六年级音乐

2024-06-21

六年级音乐(共9篇)

篇1:六年级音乐

第一课《妈妈对我说》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妈妈对我说》

2、练习:认识连线;学弹琴。

3、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对我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认识连线;巩固右手五指原位指法。

3、听赏《让我们荡起双桨》,使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具:电子琴、录音机。

四、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新授:《妈妈对我说》

1、歌曲中的两段歌词,揭示了“祖国爱我,我爱祖国”的辨证关系。学唱前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有表情地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特别是切分音及附点音符要读准时值。

3、要注意歌词中的“国”、“朵”、“窝”、“落”等字的发声,教唱时教师用范唱引导学生正确地咬字、吐字。

4、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力度的对比,三处的切分节奏型不要一律处理成“f”,可用“mf”或“mp”力度来演唱。应通过教师范唱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唱得更亲切,更柔和。

四、小结:

第2课时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练习

1、认认

(1)对于连线的认识,只要求学生认识其形状,知道其名称,能在教师指导下,分辨“连音”和“圆滑”两个作用即可。

(2)教科书中的谱例是同音连线,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别前两个不带连线“5”与后两个带连线“5”的不同唱法。

(3)结合教唱歌曲《妈妈对我说》最后一句,比较一下连线的两种不同作用。

2、跟着老师唱

(1)这项练习要与练习1结合起来进行,通过跟着老师唱,让学生知道同音连线的唱法是:连线内的同音时值相加;异音连线的唱法是:连线内各音要唱得圆滑、连贯。

(2)让学生在所学唱的歌曲中找找连线,体会两种连线的不同作用。

四、小结:

第3课时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练习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用打击乐器按四二拍的基本节拍为歌曲伴奏,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或变换打击乐器。进一步巩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整体的配合能力。

4、学弹琴:右手五指原位练习

这是学生新学期第一次接触电子琴,训练前,要组织学生弹奏上、下行音阶,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读谱、唱谱,确定指法名称及弹奏姿势等练习前的准备工作。练习曲中三度音程较多,教师组织学生放慢速度进行练习,待熟练后,再按正常速度弹奏。重点指导第五指的按键,要求按键要稳、要立住。

四、小结:

第4课时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教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歌曲,然后,了解一下学生是否能听出这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划船的歌。

2、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使学生感受歌词中美的诗句,以及所构成的优美意境,使他们受到陶冶。

3、教师在简单介绍歌曲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听赏,并要配有红领巾划船的画面,以引发学生联想。

4、再听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聆听优美、舒展的童声齐唱、合唱的音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歌声感染下,体味童年的幸福生活,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四、小结:

第二课

学弹琴

一、教学内容

1、学弹琴:右手五指原位练习

2、练习:律动

3、听乐曲:《放鞭炮》

二、教学目的

1、继续学弹电子琴,通过右手五指原位练习,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进一步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2、通过学习律动——展翅花,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提高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3、通过听赏二胡独奏曲《放鞭炮》,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和二胡优美的音色,初步了解民族弓弦乐器。

三、教具:电子琴、录音机。

四、课时安排:6课时。

第1课时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学弹琴:右手五指原位练习

1、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照片,并在电子琴上进性对照、检查,以便掌握五指触键的手型和位置。

2、训练前,播放短小、节奏鲜明的四三拍乐曲,由教师弹奏四三拍乐曲让学生听赏,以便帮助学生感受四三拍节拍规律。

3、要将学弹琴与听赏、唱歌、唱游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单调的训练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4、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可进行分组教学。

四、小结:

第2课时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学弹琴:右手五指原位练习

1、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三拍一音的时值,训练开始时要放慢速度,然后逐步过渡到中速。最好的方法是由教师领唱,让学生弹奏,使速度和时值能得到统一控制。

2、第4条练习选自幼儿歌曲《娃娃跳舞》,多数小节是一拍一音,经过前面三条练习,再学弹此曲不会有太大困难。这项练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四三拍乐曲的节拍,练习时,可将上下两个乐句分开以减少难度。

3、要将学弹琴与听赏、唱歌、唱游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单调的训练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4、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可进行分组教学。

四、小结:

篇2:六年级音乐

下灌完小乐秀艳

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音乐课程标准》为理念指导,全面实施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的艺术素质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新的探索,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重视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为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多元,持续发展而努力。

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过五年的音乐课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对音乐缺乏兴趣,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非常困难。部分男生正处在变声期。他们更是不愿开口唱。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主义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音乐,并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教材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书本上的新歌,能用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2.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四乐章《黄水谣》,感知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段落所呈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3.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王者之舞》《马刀舞曲》,了解舞曲的基本特点;学习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4.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音乐作品。

5.学会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感知5/4拍子。教材难点:

1.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四大乐器组;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了解个音乐主题的主奏乐器。

2.感受歌曲、乐曲中音乐要素的变化。

3.学习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用二声部合唱形式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和《八只小鹅》。

5.学唱京剧小戏《小放牛》中村姑与牧童的对唱乐段。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音乐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学习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积极钻研《新课标》和《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深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听听、唱唱、拍拍、动动、敲敲、跳跳、玩玩、想想、看看、画画等手段,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感受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积极做好培优扶差的辅导工作。

7.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8.音乐课堂中渗透环境保护、爱国教育、思想教育、廉洁修身、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项教育。课时安排

篇3:六年级音乐

目前关于小学教材方面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到的文献有11篇, 本文与前人在此研究领域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文对人音版音乐教材所编写的曲目进行表格式的分类比较后, 以数量比值对比分析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较理性的探讨。

4-6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的编写曲目总数为157首, 曲目的音乐风格与流派丰富多样, 音乐风格涉及中外多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外创作音乐等。从数量比例上来看, 中国作品占71%, 外国作品占29%, 这反映了教材的编写者们充分考虑了教材的使用对象是中国的小学生们, 熟悉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是第一要务。

笔者对教材中的中国音乐作品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的比例进行了统计, 声乐作品占74%和器乐作品占26%, 反映了教材在的编排上较大的偏重了声乐作品。笔者认为, 4-6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在声乐和器乐作品的比例配比上有所失衡, 是否编者考虑到对于小学生来说, 有歌词的演唱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笔者仍然认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各种音乐类型之间的平衡。

在教材中传统民歌占10%、戏曲占11%、曲艺5%、创作歌曲61%、影视歌曲7%、诗词歌曲6%, 其中所选的曲目不乏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 但笔者认为编写者们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时的地方性问题, 如果能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些地方性版本的教材可能更为妥当, 而不是一本教材通行天下。

笔者注意到, 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和现代创作歌曲的数量比上, 创作歌曲的数量为传统作品的一倍以上, 笔者认为, 在流行音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 对于学校教育第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而言, 更加要强调学生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认知, 从而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让这些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学生们感受到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音乐是当务之急。

创作声乐作品中的许多歌曲的创作年代为上世纪50—90年代,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唱山歌》《大海啊, 故乡》《男儿当自强》等, 笔者认为这些歌曲虽然都是优秀的经典之作, 但距今已有20—60年的历史, 歌曲中所描绘的内容和现代小学生们平时接触的生活相去较远。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 小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是《小酒窝》《狮子座》等诸如此类的网络歌曲和流行歌曲, 若教材的编写者们能多加入一些内容和旋律“时尚”的歌曲, 是否更能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对所学习的音乐产生共鸣, 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美妙。

从器乐作品数量上看, 现代创作作品的比例为76%, 远远超过传统作品的24%。但笔者认为, 从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 应努力平衡两者之间的比例, 让更多优秀的传统器乐作品从小学阶段就能够被普及, 只有这样中华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逐渐被国人熟知, 否则最后只能成为“博物馆文化”。器乐创作作品的曲目比较多, 多为上世纪30-90年代的经典作品, 如《牧童短笛》《天山之春》《北京喜讯到边寨》《森林狂想曲》等。这些器乐作品的创作年代距今已有20-80年, 笔者认为在弘扬经典音乐作品的同时, 在教材曲目的编写上也应对中国21世纪当代作曲家的新音乐作品有所涉及, 如谭盾创作的电影配乐《卧虎藏龙》、郭文景创作的协奏曲《山之祭》、叶小纲创作的《长城交响曲》等, 如果教材可以编写这些具有中国人文情怀的21世纪作品, 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操, 让小学生了解当代器乐音乐, 也可以使教材丰富而全面。

教材中外国声乐作品有20首、器乐作品26首, 作品数量基本达到平衡。外国的声乐作品可谓异彩纷呈, 有创作歌曲如:《铃儿响叮当》《木瓜恰恰恰》等;一些国家的经典民歌, 如: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斯洛伐克民歌《牧童》等, 这些作品有助于小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貌与风土人情。此外, 风靡全球的经典影视歌曲在教材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雪绒花》等, 还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人声合唱《欢乐颂》、歌剧“卡门”的童声合唱《街头少年》、音乐剧“猫”中的《回忆》选段, 为教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外国器乐作品呈现风格的多样化, 20世纪创作的作品占主导地位, 而产生了大量西方经典作品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相对较少, 笔者认为在外国音乐欣赏作品的编排上应以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为主导。

通过对以上教材曲目的梳理与分析, 笔者认为音乐教材的编写在音乐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过程中, 4-6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以学唱声乐作品为主要部分, 其中创作儿歌占大多数, 题材内容有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革命英雄主义、环境保护等方面, 如:《我们的田野》等作品, 这体现了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教材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歌、戏曲、曲艺、器乐作品纳入其中, 让小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美, 如《茉莉花》等。教材中还录用了许多外国作品, 如《卡普里岛》等, 这让新时代的小学生打开视野看世界, 认识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音乐风格, 感受到不同体裁与不同流派作品带来的特殊审美体验。

但此教材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在中国作品曲目数量的选择上声乐作品的数量大大多于器乐作品, 创作作品的数量大大多于传统作品, 笔者认为作为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应兼顾到古今中外各个层面, 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欣赏和领会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的“美”, 这种“音乐的美”的教育才是音乐学习的“终极目标”, 进而让小学生们从“音乐的美”去感受“心灵的美”和“人性的美”。其次, 在教材的选曲方面, 大量的中国创作歌曲成为了教材的主体, 但其创作的年代较久远, 对于新时代的小学生来说显得陌生而没有亲切感, 当然不能吸引他们, 如《赶海的小姑娘》《小螺号》《难忘今宵》《爱的奉献》《歌声与微笑》、《同一首歌》等歌曲, 虽然是上世纪的经典之作, 但在新世纪的小学生面前显得有些陈旧。笔者认为, 教材中的作品在选择经典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与时代接轨, 应选择适应新时代小学生审美需求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 2001.10.16.

[2]梁亚桥.中小学音乐教材循环使用的弊大于利[J].中国音乐教育, 2009 (5) .

[3]韩勇.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化内容解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4]张谦.从“一元论”到“多元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中国音乐教育, 2004 (8) .

[5]朱黎娟.对小学音乐教材功能的审视[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6) .

[6]雷达、张玉榛.关于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的思考[J].

篇4:六年级的音乐课该怎么上

一、让信任在第一节音乐课中孕育

良好的开端,可以成功打开一扇清新迷人的窗口。音乐教师任教班级多,影响面广,一旦在学生心中留下不良形象,连补救都困难。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如果教师没有威信,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更何况本人多年连任六年级,每年接手的都是素不相识的新班级,因而在第一节课赢得学生的信任尤其重要。每次接手到新班级时,一切都是那么的拘谨别扭,和学生之间没有自己亲自从低年级带上来的那种默契和熟悉。面对陌生的脸庞,我从好学生闪着光芒的眼神中读懂了他们对新任音乐老师的期待;从调皮的孩子随意的高谈阔论声中,我明白这是他们对新音乐老师的试探和考验…… 这一切都迫使我对第一堂音乐课有了新的冷静的思考。所以在我的第一节音乐课上,我会先“丢开”教材内容,作简单自我介绍后,接着说:“初次见面,为了表达我对大家的喜欢,老师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时候,学生定会特别兴奋,就这样,在教师精彩的节目中拉开愉快的帷幕。几年来,我为学生展示过歌、舞、钢琴、手风琴演奏等,虽然专业技能一般, 却足以让学生热情高涨。节目结束,教师一定要记得风度翩翩地鞠躬道谢,这样可以很好地为自己提升信任指数,然后及时邀请有特长的同学进行节目回赠,欢迎新老师的到来。这时学生已抛开羞涩和顾虑,会厚道地送出他们最优秀的节目…… 这样,不仅营造出课堂融洽的气氛,而且及时捕捉到了学生音乐特长资源的信息。当然,也会碰到音乐能力相对较弱的班级,不妨可以采取齐唱一首歌表达心意。接着,我会神秘地出示一些让他们开眼界的法宝吸引眼球,让他们知道音乐老师不仅多才多艺,而且还是个收藏家呢!如当我出示30年来的春晚光盘时,学生都惊呆了,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见识见识最早的春晚是怎样的,在学生的期盼声中,我们欣赏着、评价着、比较着…… 这样的第一节音乐课,学生还不“亲其师,信其道”吗?

二、让兴趣在优化的教学策略中萌芽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追求站在流行的前沿,对自己认为时髦和前卫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使音乐课本的教学内容显得那么苍白、孱弱。教师只有不断开拓视野,选择学生认知度高的有时代感的优秀教材,并根据学生的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才能使之产生强烈而浓郁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产生最直接的兴趣。例如:在学唱人音版12册第2课《邮递马车》这一歌时,为了拉近学生与教材歌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教材歌曲的兴趣,笔者试图从各个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入手寻找共鸣: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周杰伦《稻香》开场;视听上世纪90年代费翔的《故乡的云》、80年代田震的《我热恋故乡》经典流行歌曲片段为铺垫;过渡到70年代日本歌手中岛美雪演唱的《邮递马车》,并结合中文演唱版、童声合唱版的对比欣赏。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学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去了解歌曲的背景,感知上世纪70年代的知识青年的生活,理解歌曲传入我国并迅速流传开来的原因等,从而得心应手地去解决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节拍的难点,也水到渠成地实现体验歌曲的意境、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

三、让自信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自我胜任感,这种需要的满足与实现,就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学生增强信心,产生争取更大成功的愿望。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不安定的年龄阶段,开始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经常在人前流露出不安的情绪。所以,音乐课堂上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留足时间给学生自由表现,更大程度地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平时课堂上的“敷衍了事”和“漠然”的现象。

1.在“快乐五分钟”中展示自我

在每堂课前为学生腾出约五分钟左右时间,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新天地,学生把准备好的节目在上课时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节目形式不限,歌、舞、器乐、音乐故事、音乐小品、音乐赏析等,对乐于参与表现的同学给予艺术星奖励。教师努力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在学生成功时为之喝彩,迷茫时指点迷津。六年级的学生一方面由于学习紧张,鲜有时间充分准备节目;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正热衷于流行歌曲,因此在“快乐五分钟”栏目中,学生更多选择的是流行歌曲演唱或赏析,这时,教师最明智的做法是欣赏、评价、疏导。例如,当学生唱某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时,我这样对学生说:“你的歌声有特色!可惜不能获大奖。”学生惊讶,我接着说:“凡是正规的少儿歌手大赛第一条规则就是:歌曲内容健康向上。我们现在把XX同学唱的歌曲的歌词集体朗诵一下,你觉得符合参赛要求吗?评委会打高分吗?既然如此,像我们XX同学既有素质,歌声又美,居然唱这么庸俗的歌,岂不可惜?”尔后,再恰到好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审美常识,如怎样鉴赏歌曲、歌词、歌唱等,指导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鉴别、分类。学生很聪明的,以后课堂上出现的流行歌曲就会“清新健康,不拘一格”。

2.在“快乐音乐会”中发展自我

可以说,快乐五分钟为期末举办快乐音乐会开辟了捷径,活跃在快乐五分钟栏目的同学往往都是班级的音乐骨干,有了这些同学自信表现的榜样,感染了更多学生的参与,来共同体验快乐。在音乐会这个舞台上,既施展了才艺、张扬了个性,又陶冶了情操。学期末举办的快乐音乐会上,要求人人自信地登台展示自己的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只要用心准备的,任何体裁都可以。音乐会演出前需要充分地准备,可民主选举产生总策划、主持人、组委会、评委,要求分工合作;演出时,评委根据每个节目的不同特色评出最佳人气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现奖、最佳技能奖等不同奖项,并接受主持人和嘉宾的采访以及对节目的点评;演出后,演员要发表获奖感言……这不仅是一种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他们组织、协作能力的一项重大考验,更是在这个平台上满足了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因创作成功而带来的自信和愉悦。

四、让审美在拓展延伸中提升

一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教师通过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留下相关开放性问题,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课堂上延伸至课外活动中,这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在教学人音版11册第2课《草原牧歌》这一课时,笔者选择一曲洋溢着浓浓蒙古韵味的《吉祥三宝》作为导入,学生爱听会唱,而且还适合我们的课堂器乐葫芦丝的教学演奏呢!而后,通过设置吉祥三宝指哪三“宝”的悬疑引起学生的好奇。课堂上,学生在解疑答惑的兴奋中,通过聆听《天堂》《万马奔腾》,认识“长调”“马头琴”二“宝”,随着原生态音乐的不断崛起,我补充欣赏“呼麦”也作为其中一“宝”介绍给了学生;课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思考探索“马头琴”“呼麦”这个蒙族音乐之“宝”背后凝结的文化渊源。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信息的了解与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新的理念,才会产生新的教学方法。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丰富的音乐资源,带着激情和希望,努力将音乐课堂构建成生机勃勃的广阔天地,运用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六年级的音乐课堂流光溢彩!

篇5:六年级音乐教案

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

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

(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

(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

2、揭示主题。

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

㈡、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

㈠、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㈡、整体习唱与指导:

思考与讨论:

①:思考与练习之一。

②: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强些?哪些地方唱轻些?

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

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

①独唱。

篇6:六年级音乐教案

3、学生能从欣赏中了解鼓在音乐中起的作用。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

一、单元教学目标:

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1、唱《第一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 课时 19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内容 1、复习《鸟儿多美丽》2、动:我的创造(3)(4) 课时 22

教学内容 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在灿烂阳光下》 课时 23

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复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灿烂阳光下》 课时 25

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听《初升的太阳》 课时 26

教学内容 1、唱《七色光之歌》2、复习本单元几首歌曲 课时 27

教学内容 1、唱《第一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 课时 19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内容 1、复习《鸟儿多美丽》2、动:我的创造(3)(4) 课时 22

教学内容 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在灿烂阳光下》 课时 23

教学内容 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唱《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课时 24

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复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灿烂阳光下》 课时 25

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听《初升的太阳》 课时 26

教学内容 1、唱《七色光之歌》2、复习本单元几首歌曲 课时 27

教学内容 1、复习本单元的歌曲2、介绍常见力度记号 课时 29

教学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跳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歌曲学习过程体会我们的友谊随着歌声在空中飞扬。

2、难点:这首歌曲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如大跳音程的音准把握,变化音的音准把握等,复习时可用听唱法和比较法来帮助学生听辨。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复习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整首连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注意休止符、连音、切分音型、休止符、大跳音程。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好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高兴的,并让学生回忆演唱中采用怎样的力度变化歌曲效果将会更好(强弱的处理)

2、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唱歌曲:男生和女生接口唱或领唱、齐唱,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好歌曲的情绪。

3、复习唱《在灿烂阳光下》:用明亮、饱满的声音表现出 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4、复习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注意用轻声高位法唱出歌曲的高音部分,表现出悲愤控诉的情绪。

二、复习唱《花季雨季》:

1、唱一唱:注意附点音符、前倚音,高音的位置等。

2、配乐朗诵歌词:要有不甘示弱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

3、处理歌曲:用什么样的强弱关系,速度和演唱形式的选择,指导学生细腻地表达歌曲的丰富情感。

三、复习唱《七色光之歌》:

1、复习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交替出现,后八分休止符、后四分休止符,重音记号,带连线的长音。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好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高兴的。

2、让学生说一说演唱中采用怎样的力度变化歌曲效果将会更好(强弱的处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方式再唱一唱,如:领唱合唱、接口唱等形式。

四、复习唱《歌声与微笑》:

1、复习唱歌曲:注意主歌部分旋律轻快活泼,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增强了歌曲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感觉亲切而甜美;副歌部分音区变高,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把把情绪推向高潮,象征着我们的友谊伴随着歌声在空中飞扬。

2、用不同的方式唱一唱:

五、整理下课:

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唱《幸福快车》2、听《让世界充满和平》 课时 30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比较准确地演唱好切分音,附点音符。

2、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和平》,感受多声部的和声效果及歌曲主题的内涵,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唱好歌曲《幸福快车》,用欢快活泼、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表现出。

2、难点:准备唱好切分音、附点音符。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学唱《幸福快车》:

1、自由读歌词:注意歌词美。

2、分句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型、休止符、大跳音程。

3、整首连唱:注意弱起小节、间奏、休止符、连音。

4、教师范唱:体会与自己唱得有什么不同?

5、录音范唱:体会与自己唱得有什么不同?注意演唱形式、演唱情绪。

6、试着模仿唱一唱:用欢快活泼、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多试几次。

7、跟着伴奏带唱一唱:注意速度和力度。

二、欣赏《让世界充满和平》:

1、初听:注意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演唱形式,演唱情绪和力度、速度,充分、完整的聆听。

2、再听,听出歌曲的结构,几个乐句组成?听歌词,大概唱了什么内容?

3、读一读歌词:(中文歌词)

让世界充满和平,让我与我的兄弟和谐地走在一起。

让世界充满和平,让实现和平从自己开始,

让实现和平从自己开始。从现在这一刻开始。

让世界充满和平,我人生的每一步中都要宣誓,

他本就应该存在。生命中的每一刻要和平地生活。

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永远如此,让世界充满和平,

我们都是兄弟,让实现和平从自己开始。

4、分析歌曲:一段体结构,由两个句组成,然后再重复一遍。第一乐句旋律平稳、安详,第二乐句旋律舒展、开阔,形象地表现了“让世界充满和平,从我做起”的主题思想。

5、复听:跟着最感兴趣的乐句。

6、讨论:这首歌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意境?它适合在怎样的场合播放?“让世界充满和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促进作用?

三、整理下课:

篇7:音乐作文六年级

当你感到自卑时,你会获得自信

进入初中后,不知怎么的,我变得比以前多愁善感了。看着身边的同学,总觉得不好。为什么不聪明,为什么不漂亮,为什么那么普通?一种自卑感涌上心头,我很难过。打开电脑,听到谭维维的《谭某某》后,我的心情很好,悲伤的情绪消失了。当我自卑的时候,音乐给我信心和快乐。

当你浮躁时,你会变得平静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只是一道数学题,但是让我思考了一个小时也没有算出来。当秒针滴答走的时候,我终于不耐烦了,开始为人担心,抱怨老师留下的问题太难了。突然,vae的《幻听》在我耳边响起,我浮躁的心情立刻沉淀下来,我突兀的火热的心变得平静。浮躁的时候,音乐给我平静和快乐。

当你失败时,你会得到希望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第15名。回到家,爸妈没说什么,我却很自责。看着写满了红十字的试卷,其实没写对题目,当时真的很后悔。打开手机听克里斯汀的《最初的梦想》。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成为现实,无法改变,那就不要停留在过去,要抓紧时间投入新一轮的学习。我开始更加深入地学习。当我失败的时候,音乐给了我希望和快乐

篇8:六年级音乐

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 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他被尊称为“乐圣”。

1807-1808年间完成的《第六交响曲》也称《田园交响曲》, 是为数不多的贝多芬亲自命名的标题作品之一, 我们耳熟能详的《月光》、《命运》、《热情》等题目都是出版社或者后人添加的。浪漫主义后期开始慢慢普及为交响曲命名, 在当时也算一个不小的突破。从创作时间来看, 那个时期的贝多芬饱受病痛的折磨, 特别是耳疾, 几乎已经失聪的程度。耳朵对于一个音乐家特别是作曲家来说, 是何等的重要已经不言而喻, 这对贝多芬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 以至于他甚至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这位音乐界的殿堂级人物战胜了命运的不幸, 最后发出了英雄主义的宣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它决不能完全使我屈服。所以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打破了以往一贯崇尚和遵循的英雄主义, 返璞归真, 回归田园, 带领听众领略了一番乡村田园之旅。

二、结构特点

《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采用的是典型的古典奏鸣曲式结构, 呈示部采用了当时较为流行的反复的写法, 具有回旋的性质, 此种结构布局虽不是贝多芬独创, 但是在当时也是十分具有前沿性的。主部主题为4小节, 紧跟展开Ⅰ和展开Ⅱ, 展开Ⅰ为11小节, 展开Ⅱ为14小节, 使主部主题得以充分发展。富有歌唱性的副部主题结构上与主部主题构成鲜明对比, 副部主题采用卡农和赋格写作手法, 各种乐器交叉有序进入, 使得声部间的结合横向、纵向不断变化, 产生新的音响。展开部结构层次清晰, 引入部分、展开中心一、展开中心二、展开中心三、返回部分层次分明, 符合当时古典奏鸣曲式的布局结构。

再现部之后有一个规模相当的总结束部即尾声, 尾声是本首作品中的亮点, 它的规模十分庞大, 其结束规模将近一百小节。把主副部的材料综合起来一定程度的充分展开, 尾声中的主题素材来自呈示部的结束部分115小节, 这个主题在降B大调上展开, 后在主调F大调上重复, 渐慢、渐弱结束, 构成开放性终止。

这种庞大的结束部写法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也是贝多芬大胆创新之处。此种与众不同的庞大结束部的写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 相当于第二展开部:结束部是相对于展开部的再次扩充, 相当于第二展开部, 这样一来, 使之整个展开部规模庞大, 使展开部不仅有新的材料, 还有对主部、副部材料的重新组合发展。另一方面, 相当于第二再现部:结束部是相对于再现部的再次发展, 相当于第二再现部, 使再现部得以充分发展。

三、语言特点

和声部分, 整部作品中和声中经统计发现, T、D、S、TSⅥ占绝大多数, 正三和弦多, 副三和弦较少。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等连接处都是开放性终止。符合当时古典时期的以正三和弦为主的特点。

调式部分, 整部作品主调为F大调, 在呈示部中, 副部转到了F大调的属方向C大调, 尾声部分又转到了其下属调降B大调。展开部转换频繁, 降B—D—G—E—A—D—g—C—F, 调性基本都是近关系转调, 转调自然, 再现部中调性又重新回归F大调。

力度方面, 力度一直紧紧配合乐曲发展而变动, 在展开部中的展开中心三部分, 达到全曲最高潮, 255小节开始, 力度就变为255sfp, 257sfp, 259sfp, 261sfp, 263ff, 265sf, 267sf, 269sf, 271sf, 273sf, 乐曲进行十分紧张, 与此对应的尾声部分的第二阶段, 448-457小节, 每个小节都是sf, 最后结束的506-508小节, 每个小节也是sf, 509-512小节, 力度逐渐降为p。基本重要的部分, 每一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的力度和演奏方法都有所标记, 细微之处可见作者创作时的精心布局。

节奏运用非常巧妙, x xx xx的节奏用以模仿马蹄声, 在主部主题的第一乐节中就已经出现, 在17-25小节, 仅仅力度从P—f—P产生变化, 表现马车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的过程, 画面感极强。另外在100小节中, 还出现了马蹄节奏的抒情化处理, 使马蹄节奏以各种形态出现, 151-186小节, 连续32小节由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大提琴、低音提琴分别演奏, 使得这一节奏型始终保持。

151-186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51-174小节, 上方声部持续马蹄节奏, 有中音提琴和大提琴在下方声部持续奏出三连音的节奏型, 用以描绘坐在马车上的人的心跳声, 马蹄节奏与心跳节奏相互交错, 形成节奏错位。

另一部分为175-179小节, 这5个小节属于节奏华彩部分, 力度ff, 全部乐器强奏, 上方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和中提琴, 只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一直持续马蹄节奏, 用以表现马车上看风景的愉悦激动的内心活动。

四、主题

主部主题建立在F大调上, 发展充分, 4小节主题蕴含无限发展, 在主部主题之后就紧跟两个展开, 展开部中展开中心一、二、三和返回部分的材料均来自于主部主题的不同乐思。

这是整个奏鸣曲的核心主题, 呈示部中主部开始部分的四个小节, 7拍半, 前面是休止, 后面延长。作为主部主题, 也是整个主题核心。它交代了整个乐章的基本材料, 下面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从这一乐句中抽取最原始的材料。从构成来看, 可以将主题分为两个乐思, 每个乐思又可以划分成两个动机, 共四个动机, 整个主题由9个因素组成。两个乐节中的第二个乐节的两个小动机都是由第一个乐节发展变化而来, 第一个动机6-7-2, 7作为承上启下的音, 属于闯入终止, 先级进后跳进, 闯入终止在本首作品中运用广泛, 这种创作技法加强了音符之间的联系, 看似统为一体, 实则内有区别。第二个动机1-76-5-1, 先级进后跳进的结构方式与第一个动机保持一致, 结束音1本乐节的结束音, 又是下一乐节的开始音, 这种鱼咬尾的结构方式贯穿创作始终, 使得整个4小节的主题平凡中透着不平凡, 简约而不简单, 细小之处蕴含作者的大智慧。

副部主题出现在67小节, 与主部主题形成明显对比, 主部主题节奏紧凑, 由小提琴奏出, 欢快跳跃, 似乎在描绘坐在马车上的律动感。副部部分运用了极为典型的复调手法, 主旋律与另外两个辅助声部不停地变换位置和进入的时间使得横向、纵向不停变换, 产生新的组合形式, 进而产生新的音响。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相比则有所不同, 由大提琴缓缓奏出, 十分悠扬, 调性也移到主调F大调的属功能调性C大调, 副部主题采用了复对位、卡农等手法, 体现了巴赫的复调思维, 先后分别在大提琴、小提琴、长笛、圆号等乐器上分别呈现, 声部的叠置使得整个主题在横纵线条上都有所运动, 79小节开始, 出现了小题琴与长笛的主题声部叠置, 83小节在两个外音声部出现了主题, 长笛与大提琴纵向产生了混合音响, 因为是乐队中的两个极端乐器, 这样就使交织辉映的副部主题旋律线条凸显, 纵向、横向都有音响叠置, 体现了创作者的缜密的创作思维。再现部中, 从346-371小节, 副部主题又得以分别在大提琴、小提琴、圆号上呈现。

五、结语

贝多芬作为西方音乐发展长河中举足轻重的集大成的音乐大师, 其重要性已不必一一赘述。《田园交响曲》展现了贝多芬用柔情欢快的乐观精神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也展示出这位铮铮铁骨面对病魔的折磨, 扼住生命的喉咙时的傲人姿态。作为贝多芬首部标题作品, 也是作者为数不多的表现自然风光的作品, 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此之前, 并没有亲自标注过曲目的名字, 从田园交响曲之后, 作者开始亲自为作品注释标题的创作, 这使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开始了书面化表达的倾向。从创作时间来看, 《田园交响曲》始于古典晚期, 浪漫前期, 它是整个古典时期最完美的结晶, 同时对于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开拓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宁.管弦乐法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

[2]于润阳.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5.

篇9:六年级音乐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C.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这首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分小组练习、小组演唱、集体演唱等)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上一篇:优秀体育教师述职报告下一篇:除夕之夜的四年级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