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论文

2024-08-22

电力配电论文(共8篇)

篇1:电力配电论文

摘 要: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往耗电量大、操控及运行非智能化的电网建设特点,电企应结合及运用现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及现代化设备和管理理念,实现配电的自动化运行和

关键词:电力配电论文

0 引言

自从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对于电力的依赖和用电质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将之应用在电力配电工程中,已经成为电力事业必然的发展趋势。电力配电自动化可以说试将电力配电管理引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不断提升用户质量的同时,也加大电力配电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1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概述

1.1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一项集合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远程/自动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和管理的现代信息管理系统[1]。电力配电自动化能有效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降低电力运行的成本和对人工的依赖。如今在较为发达的国家中,电力配电自动化已经得到普及,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

第一阶段为自动化开关相互配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配电自动化设备主要分为重合器和分段器,整个自动化管理系统对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依赖程度并不高。这阶段的配电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控制开关保证故障隔离,或恢复健全区域的供电。有效避免了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扩大。由于该阶段的的自动化技术仅仅局限在自动重合器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所以整个配电自动化仍处于较为初级的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是建立在通信网络技术、馈线终端单元和后台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这一阶段的电力配电对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较深。能够全面检测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并通过远程遥控改变其运行的方式。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察觉并做出诊断,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控制系统。这一阶段对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管理系统的依赖程度更高。在这个阶段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会有集配电网SCADA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需方管理(DSM)、调度员仿真调度、故障呼叫服务系统和工作管理等,能全面实现变电所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和远方抄表等140多项功能[3]。可以说,第三阶段是电力配电自动化最为理想也最为完善的阶段。

1.2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应用

自人们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用电负荷量就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情况。随着各种用电负载的情况不断出现,用电质量已经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随着环保理念的推广与普及,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也成为电力行业所关心的问题。

现代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均建立在当前发达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上,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的全面检测和管理,大大保证了用户的用电质量。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具备监控作用,在各行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电力配电自动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运行监视和控制、电能质量监视和分析、功率因数监视和控制、高精度电能计算、电能消耗统计和分析、预防性电气火灾监视、报警和事件管理和用户管理[4]。现代电力配电自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同时与其他系统和智能设备联用。

2 国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概述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首先是出现在国外工业化的国家,因此国外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相关系统的建立都已经非常成熟,进入了第三阶段的稳定时期。如今国外的配电自动化已经在研究和应用上都获得了不少成果,如将配电自动化全面推向多岛自动化,让配电自动系统具备更好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并提升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水平,让其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目前,只有英国、美国和日本已经进入了真正意义的上配电自动化时代,最大限度提升了配电的可靠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日本九州为例,其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读入变电站和继电器信息的SV/TM装置,监视控制配电线和远程遥控开发装置以及对信息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计算机系统[5]。为进一步加大九州全区的配电自动化,在城市使用专用的通信线的脉冲编码方式,在郊区使用配电线载波的频谱扩散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九州电力公司将配电自动系统与气象信息系统进行了结合,使之能在辅助因为天气原因造成大规模地区停电之后的修复工作。这对于我国沿海地区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在次发达国家中,韩国的配电自动化较为典型。由于韩国的配电网电压为22.9kV,具有配电线路长、分段多、输送容量大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韩国尽早实现配电自动化。所以,韩国的配电自动化是由国家组织统一进行。韩国的配电自动化分为三种模式,即小规模DAS、大规模DAS和单服务器型大规模DAS。目前,韩国的配电自动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光纤普及,大大提升了配电自动系统的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能力。韩国在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时,非常注重技术经济的投资回报,注重自主研发技术。因此其配电自动系统中使用的高级应用程序并不多,但具有操作简单、经济使用、安全性高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的配电自动化大多数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部分国家的电力工业非常落后,日常的电力供应都存在问题。为保证本国的电力的逐步发展并降低网损,需要该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出综合性强的配电自动化发展计划。而另一部分已经具备良好电力基础的国家,则注重发展配电自动系统的兼容性和功能性,进一步降低配电自动化的运行成本并提升经济收益,同时也保证各区域人们的用电质量。

3 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及问题

3.1 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现状

(1)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实现电力配电全面自动化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致力实现的目标,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了CC-,SD-6000和OPEN-2000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的.使用质量[6]。使这三种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提供两种数据的采集方式,让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所使用的技术更加的契合、灵活、安全和可靠。

(2)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发程度有待提升: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国家电力的发展目标,其发展趋势逐步呈现功多样化、综合性强的特点。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因此一些国家致力于自主开发配电自动化技术,以提升本国的配电自动化程度,如韩国。但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大多数是引进国外,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并不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市场化、数字化均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3)我国配电自动系统中的新技术应用情况良好:电力配电自动化最终是会实现最优化线性控制,通过多种自动化技术的协调和非线性的控制来实现全面配电自动化。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所使用的新技术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已经实现对变电器设备在线监控技术、对供电系统实时保护技术和GPS智能控制技术。

3.2 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的问题

(1)配电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配电管理系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价能力不足方面,对市场的适应力不足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和功能综合度不够[7]。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作一直是电力系统运行成本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专门建立一套监测系统将进一步加大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但如果在配电系统中多加一个自动监测电能功能,就能大大的降低运行成本。

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配电自动化的程度也应该不断的提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当前市场中,负荷量的随机性和预测的难度逐步增大,这将影响到分时电价和实时电价收费制度的推广,进而影响到我国网损的控制与降低目标的实现[8]。不同的用电质量应搭配不同的收费标准,以达到逐步优化市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这需要建立在电网故障的及时恢复和电网网络系统的重构。

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信息系统集成化和功能综合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用户信息无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主要功能用于收缴电费,了解该地区的电量负荷状况。各自动化技术没有形成很好的集成,每个技术功能还是相对独立的。如此很容易造成自动化技术的重叠,增加配电自动系统的运行成本。

(2)需进一步推动配电自动化发展:当前我国配电自动化的问题仍存在可靠性和反应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和自动化终端的综合性不强。高质量的配电自动系统不仅能保证供电质量,及时发现供电系统中的故障并作出诊断、隔离和修复,还应该减低停电的次数和时间,快速分辨出重要客户,优先恢复其用电。当前使用的配电自动系统SCADA应该能对用户进行精准、灵敏、可靠的监测,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要求。但目前电力公司并没有就其功能进行全面的开发与使用。自动化终端系统的综合性不强主要表现其功能单一,主要用于电量的监测这类基本的功能。对于其应该具备的实时电价发布、电能质量的监测、故障记录和仪表功能仍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4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4.1 配电方式实现一次设备

我国城市的供电网主要为电缆网,农村以架空线的方式为主。供电方式主要有电源线、电路开关设备和网架三部分组成[9]。这样的配电方式虽然能够组成多种供电方式,但同时也增加了电源开发设备的重复设置和网架的重叠。但配电方式实现一次设备就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区域用电的情况,采用以电源为核心,建立环网供电方式,实现从电源直接连接供电区域的目的。

4.2 远程管理系统实现二次设备

远程管理系统是通过FTU和TTU来实现对配电区域的变电器和线路开关的监控。远程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要设计出一个符合当地用电要求且能保证不间断的对电源实现监控的程序是非常难的。但加快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并加大二次设备的投入使用,就能将实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数据库结合在一切,大大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3 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得到提升

前文已经介绍到,配电自动化是建立当前发达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主站与子站、主站与现场单位、子站与现场单元、子站与子站之间、现场单元与现场单元之间都需要通信技术来完成信息传输[10]。不同区域针对用电质量的不同,其通信方式也不一样。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输数据量和速度都会大幅度提升。这必然会影响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以太网技术作为目前数据传输量和传输最快的技术,以其为标准,将变电站信息模型标准化,实现信息共享是完全可行的。

4.4 管理主站和软件多功能的高度集成

目前配电自动化管理主站的功能主要为SCADA实时监控、GIS在线管理和电网经济运行分析。这些功能都为该系统的基本功能,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空间。随着配电自动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逐步提升,其异构系统的跨平台接口、子系统的无缝集成都将实现。进而实现配电管理主站多种功能一体化,多种软件功能的高度集成。

4.5 全面智能化的发展

智能化是自动化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最理想状态,也是全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当配电自动化全面实现智能化,必然会具备可观测性,可控制性,自适应性,实时分析性,自适应性,自愈性。它将配电自动化引入一个新的时代,更为精确的保证用电质量,分析实时用电信息,还具备自我修复和预判故障的能力,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当配电自动化全面实现智能化,电网运行的人工成本将达到最低,其运行系统也将更加的复杂。

5 结论

电力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趋势。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自动系统也将多功能化和全面化。未来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会以全面智能化、多功能高度集为主要特点。它也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更好的提升电网系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篇2:电力配电论文

1对现阶段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探讨

电力计量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电力计量过程中现阶段常用的设备包括: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控制系统设备、供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全数字计算机监控设备以及网络管理设备等等。电力计量设备对于供电销售、人力资源配置、设备安装调试、财务管理、生产调度等方面都影响重大。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实现高效、可靠以及安全的电力系统管理目标,并且帮助实现科学化的财务管理、自动化的设备管理、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等目标。

2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2.1不断完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要想有效地提升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不断完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建立电力计量的管理机构,在工作中实行岗位责任制,保证工作人员对其相应工作责任,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同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例如,制定电力计量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供电系统的管理制度、电力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制度等。此外,要实行奖惩管理制度,对工作优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工作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惩罚,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2增强电力计量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研发和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按照企业发展要求,制定培训周期和培训时长。同时,加大科技投资,鼓励产品技术创新,提高研发实力,积极引入国外前沿技术,并不断的进行推广,使产品质量获得不断地完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保证企业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2.3做好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在为电力计量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管理中要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信息,同时根据信息制定相应的编制,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审查设备更新、修配、购置、改造等,实现多层次和全方面的监管。此外,要及时的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实行在线管理,能够在设备故障中技术的做出反馈,并制定规范的维护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改进设备中的传感部件,关注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不断地引入加自校正、自诊断以及状态识别功能,提高其质量,延长其工作寿命。企业还应加强技术调研,明确自身技术条件,构建符合企业安防展的综合管理体系,同时,要制定设备综合管理制度,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形成有效地检查制度,保证设备管理的合理化,技术管理的科学化、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企业的高质和高效的运行。

2.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和设备应用逐渐广泛,其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应的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所以我国必须进一步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使用技术和性能;同时要时刻关注国外电力网络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加大研究力度进行产品创新,提高我国的研发创新能力。智能计量电网的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不仅保证了我国电能在线计量的准确性,还通过对整个电网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对每度电的实时跟踪,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个支路上发生的电网损耗,并能发现电网末端电表的计量误差;第一时间发现支路上出现的窃、漏电问题。

篇3:浅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关键词:配电管理,配电自动化,智能化,数据采集

配电网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为电力网的末端直接与客户相连, 担负着分配电能的重任, 一般由高低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保护装置组成。配电是电力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如果配电不合理, 就会导致送电不均匀, 极易出现供电不足或电力浪费的现象。尤其是在用电需求量骤增的情况下, 电力企业既要保证正常供电, 又要确保供电安全, 进一步增加了配电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必须实现配电自动化, 其能够在稳定供电的基础上降低运行费用, 并提供优质的配电服务。

1 配电管理和配电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结构庞大, 包括发电、变电、输电和配电等部分。近年来, 社会各方面的用电量大幅增长, 电网规模也随之扩展, 电力设备和线路也越来越多, 使管理工作越来越困难。配电管理主要是为了调节配电功率负荷, 使电能得到合理分配。故障诊断、配网分析、数据采集、报表统计、设备维修和用户服务等都属于配电管理的范围。

目前, 配电网日益复杂, 数据信息量逐渐增大, 且具有变动性, 加上线路点多、面积广, 很难及时、准确地采集信息。在计算机网络的推动下, 配电网逐步实现了配电自动化, 减少了故障的查找时间,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 提高了配电效率, 且配电安全有了保障, 还节约了运行费用。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按照标准的信息架构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利用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础平台, 并通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和网络分析等应用功能, 改变了配网调度手段落后的局面, 加快了配网故障的响应和处理速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2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原则和管理要点

2.1 应用原则

2.1.1 安全、可靠

电能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却也带有危险性。供电企业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轻则影响供电的持续性, 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任何工作都要以安全为前提, 遵循安全性原则。配电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影响着用户能否正常用电, 比如用户在夏季的用电量较多, 如果配电不可靠, 必将影响其正常生活;对工厂而言, 配电不可靠则会影响到正常生产。所以,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要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 无论是电网布设, 还是系统设备的选择, 都必须遵循此原则。

2.1.2 实事求是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在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时, 应符合当地的经济条件, 不能只追求高新技术而引起资金困难, 设备也要得到充分利用, 否则将造成资源浪费。肇庆的城建规模不大, 可以在近期内完成集成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建设。建成后的主站配置了SCADA、馈线故障处理、事故反演、WEB浏览等基本应用功能和网络拓扑、区域潮流分析、网络重构等电网分析、应用功能, 可实现城市中心城区10 k V电缆线路主干线故障的自动定位功能, 实现10 k V架空、混合线路主干线就地型馈线自动化覆盖, 并在第一级分支线就能实现故障自动定位。

2.1.3 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应不断完善。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向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投入, 需要在运维管理方面做好新设备与旧设备的搭配, 特别是开关定值方面的调试和配合, 防止设备出现误动、误跳的现象。

2.2 管理要点

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馈线自动化、事故呼叫、配电地理信息、高级分析等子系统。在安全管理中, 要合理分配线路, 以免出现短路;在信息管理中, 要及时采集信息并自动储存、更新, 且工作人员要实时对信息进行增删、修改。

总之, 除了快速定位、信息共享、负荷减压、故障排除等关键点, 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功能。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和用电负荷的增大, 高级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以, 配电自动化系统要协调和提升其整体功能。 (2) 为了减少故障发生率, 降低损失, 可在自动化系统中安装FA功能装置。在出现异常时, 利用该装置能及时查出故障点, 同时将故障点隔离并发出报警信号。维修人员要及时接收信息, 并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 (3) 配电网的覆盖面积广, 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 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具有精确定位的功能。配电系统可采用GIS技术建立定位控制平台, 实现静态地理位置和动态配电过程的结合, 并充分利用系统信息数据来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4) 在选择配电运输方式上, 需综合考虑承载量、速度和经济性等因素。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可选择使用电话线, 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选择使用光纤。 (5) 在自动化管理中, 信息数据一般是由中、低压向高压流动的, 这就要求信息采集应按地理特性进行分层, 以便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更新。另外, 要考虑电能质量和运行成本, 尽量选择统一管理和单独管理相结合的保护操控方式。

3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 国内的配电自动化起步较晚, 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比如缺乏国家统一标准, 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标准, 这样增加了管理难度, 而且不利于技术创新。同时, 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 没有彻底实行责任制;在技术上, 技术的实用性不高, 智能化较低, 国外在此方面已基本实现了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但国内的技术还需提高。因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 所以需要经常调整网架结构, 这必然会增加资金投入。另外, 配电网建设与输变电建设不匹配的问题也应尽快解决。

3.2 解决措施

具体解决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 合理规划配电网, 加强安全建设。常用的配网接线有树状、放射状、网状、环网状等形式, 其中环网接线较为常用。发生事故时, 110 k V变电容量、10 k V主干线和10 k V馈线要有足够的负荷转移能力。 (2) 加强领导, 统筹安排, 分步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是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飞跃, 内容十分广泛。因此, 必须加强领导, 统一规划, 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以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3) 配置合理的通信通道。信道种类有光纤、微波、无线、载波等, 主干线应尽量使用高、中速信道, 试点项目可使用光纤。一次开关设备除了要满足相应的标准外, 还应满足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系统的要求。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用户用电量在不断增加, 用电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使配电管理更加困难。传统的运维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要求, 需实现配电自动化。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还需对自动化技术加以改进, 并使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以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星.对于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分析[J].广东科技, 2013, 20 (03) :118-120.

[2]王成刚.刍议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生活, 2012, 24 (16) :109-110.

[3]张莹.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技与企业, 2012, 23 (20) :180-182.

篇4: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应用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28-2

0 引言

随着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应用时间还比较短,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严重降低了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对于当前电力企业配电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就是不断完善自动化技术,改进配电管理方法,优化电力系统配电管理,促进电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1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概述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符合电力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用电要求,科学、合理配置电量,在缓解电力紧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从本质上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变电力系统人为配电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使用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设备进行配电。采用自动化配电,不仅提高了配电的可靠性,还降低了电量消耗,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但是电力企业受技术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达到自动化配电管理要求。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必须建立配套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将区域内的电网都统一起来,实现不同区域的数据共享,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配电系统的影响,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电量消耗,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供电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电力系统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即发电体系、输电体系、变电体系、配电体系以及用电体系,也是电能得以应用的整个过程。配电体系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升配电工作效能,电力企业将自动化技术引入配电系统中,从而形成配电系统自动化体系。配电自动化包含配电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与恢复以及配电网应用软件的一些子系统等,这些自动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使配电系统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将人为因素对配电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有效提高了配电效率。配电的主站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主机与前置服务器构成,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前置服务器将会代替主机,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得到高效的管理。

2 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应用现状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智能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应用效果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配电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智能性方面。当前,配电系统自动化体系并没有覆盖全国范围,并且只有较少的区域实现了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应用范围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对于当前电力企业而言,提高配电系统的实用性是关键。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一些先进技术还有待完善和进步,降低了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2.2 电力系统各分支的融合性能较差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配电系统中的输电建设和变电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系统建设融合性较差的问题。近些年来,为了缓解我国用电紧张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配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配电网依然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但是一些电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配电网的建设力度依然不足以支撑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导致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无法实现变电系统以及输电系统基础设施的融合。

2.3 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时间还比较短,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电力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不全面,在应用和维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且我国没有建立统一的配电网技术标准,降低了配定网系统的适用性,阻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 实现配电自动化,加强配电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必须不断提升自动化系统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科技含量。同时电力企业选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一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配送电能,保证电能质量。同时电力企业为了适应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必须构建专门的配电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效整合配电设备,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

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保证社会发展。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电力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研发力量,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还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维修队伍,及时解决配电系统出现的问题,为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在建设电力配电自动化时,要合理地规划资金的使用及技术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平,以便满足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在电网基本覆盖国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条件下,电力企业应实现较为先进的配电管理方式,进而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首先,技术人员要及时反馈配电技术的使用情况,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电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的情况下研发配电技术。

3.3 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由于不同地区的电网与配电的情况都不相同,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选择使用性较广泛的设备进行管理,这样能够确保配电的机械设备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更新与检查相关的配电设备,定期更换全新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内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先进,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同时,为了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管理、维修人员要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及时检查系统中的设备,为系统的高效发展创造条件。并且电力企业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配电设备,提高配电系统的先进性、科学性,使电力配电系统的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4 结语

总之,电力配电自动化符合电力企业发展要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要重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科学、合理地分配电力能源,并且为了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电系统的利用率,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戴勇.试论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J].新西部(中旬刊),2016(2):45,106.

[2] 孙跃辉.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3):27-27.

[3] 原建纲.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8):201-202.

篇5:电力公司配电专责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和大家这次展示自我的平台。我叫***,现年**岁,专科学历,从事过配电、送电、试验、检修、营业治理等工作。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配电专责。

我之所以竞聘配电专责一职,是因为我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读书,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以“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作事”为信条,言行一致,踏实干事,老实待人。经过多年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业务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定分析能力、领导部署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是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充沛的精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使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当中去。

假如我当选为配电专责,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一、摆正位置,抓好业务,做好公司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凌海公司在过去的城改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当前的工作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的,作为配电专工,首要的任务是在公司领导领导下,尽快了解电网运行情况,按照工作分工,积极主动开展业务工作,为公司领导分忧。

二、加强业务学习,搞好团结,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过去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治理经验,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挑战,这点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假如我当选配电专工,我将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学习,不断深入基层,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做好员工的表率,当好经理的助手。作为配电专工,在工作上还要主动与其它专业搞好交流和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维护团结大局,在电力企业大的安全治理环境下,通过规范的安全治理机制、流程,使电力生产、基建、施工过程的安全治理工作人性化、程序化、制度化、合同化,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使电力企业的安全治理步入良性的运行轨道。以上是我对做好配电专工职务的一点熟悉和看法。凌海供电分公司还很年轻,他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有一批爱岗敬业的企业员工。我想信,凌海供电分公司的全体员工,会抓住城网建设这一难得的机遇,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创造更辉煌的业绩,进一步把公司做大、做强、做实。假如大家选择了我,我将竭尽全力,和大家一起,用辛勤和汗水,去共同铸造凌海供电分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衷心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篇6:电力工程配电线路升级浅析论文

摘要:在电力工程中,积极实施配电线路改造升级,有助于改善居民用电情况,有效提高用电质量。文章重点分析电力工程的配电线路升级技术。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线路;升级技术

一、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技术问题

(一)桩位复测偏差

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通常会导致复测结构和施工设计方面存在的偏差较大。由于对坐标高程和杆中心高度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了交桩定位中产生的偏差较为严重。施工人员在对桩位复测和施工时,没能对一些废桩位进行及时拔出,因此施工人员可能会把一些废弃的桩位当成杆塔的中心,造成操作上的失误。

(二)基础施工不到位

电力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占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施工中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施工中,基础施工的质量受到自然环境或者技术手段的限制,常常会引发一些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开挖基础阶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混凝浇筑时,排水作业方面存在疏忽,造成了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所下降。第二,当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时,施工人员没能对地基及时采取基坑支护,导致了工程出现塌方现象,为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第三,在基坑掏挖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准则,在施工步骤和细节上不够严谨,造成了孔壁出现坍塌现象。

(三)杆塔、架线和光缆问题

杆塔施工时,施工人员可能会出现对保护插接的部位的疏忽,造成了钢管杆起吊时的`杆位脱节。施工人员对转杆转速度控制不好时造成了杆塔出现倾斜现象,有时因为选择工具不恰当,造成了误安装。架线方面,在对导线进行展放时,施工人员使用拖地展放的方式,造成了导线容易出现磨损。因为对临时张力拉线没安装好,使得杆塔受到了较大的压力造成了塔身出现变形,严重会出现移动甚至坍塌。

二、电力工程的配电线路升级技术

(一)做好前期准备

配电线路施工若想保障顺利进行就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工程部门要对施工图进行严格审查,结合自然环境和天气的实际状况,判断施工图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在动工前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为施工工作做好指导。工程部门要结合施工进展状况,选择好适合的物质存储地点,方便施工进度开展。施工方要对施工中所用到的物质进行验收,检查物质外观有没有损伤等质量问题,对一些元件进行抽查试验,如绝缘子、导线等。对于一些重要的电子元件,当施工方检测技术不足时,可委托一些资历较高的监测单位进行检测。总之,施工方要对物质进行严格把控,选择好安全的存储位置,保障线路工程的顺利展开。

(二)基础测量精准

配电线路的位置准确性依赖于基础测量,如果基础测量的精度不够,线路工程后续环节的测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础测量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上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的地质状况和施工环境,两者相互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反复审核分析再开始施工。

(三)基础施工技术

配电线路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是对塔杆地下部分的施工,它能有效稳定杆塔。基础施工方式包括联合基础、阶梯型基础、大板基础等。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如大板的基础特点是底板薄、埋深较浅,和阶梯型基础相比用到的钢筋量较多;大阪基础施工有着许多的优势,因为埋深较浅,所以在开挖时比较方便,适合一些基坑不容易成型的塔位;复合式的沉井基础上部分是方型台阶基础,下部分是环形钢筋混泥土沉井,针对于软土地基地下水位较高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较高水位对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影响,先用井箍隔离外围的水,用水泵抽出并填一些石块进行浇注。

(四)杆塔技术

杆塔在配电线路中起到支撑作用,施工中应对杆塔构造和样式进行严格选择。其中,铁杆用于垂直档距较宽、条件不好的地方;预应力混凝土杆适合在便于运输的地区,要逐步将一些钢筋混凝土杆淘汰掉。杆塔的组立方式有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杆塔进行组立后要对基础进行夯实,根据设计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

(五)架线技术

架线施工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紧线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悬垂的绝缘子偏离中垂位置的现象,这是因为施工人员对驰度观测计算时忽略了滑车摩擦力,造成了偏离情况的出现。第二,导线和地线连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都线路架设,它直接影响到了线路的安全和稳定。通常情况下,导线、地线连接采取爆破压接或机械钳压的方式。第三,安装附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安装力度加以控制,防止内部齿轮出现咬合问题,安装隔离开关当在动静触位置涂上润滑油,防止出现发热现象。

参考文献:

[1]李佳柏,吴刚,姜成,孙怡.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01):229-230.

篇7:电力输配电节能技术分析论文

通过应用电力输配电节能技术,可以降低电力工程每年的年度运行费用。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中,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减少导线长度,例如将一些低压柜的回头线改为直线模式,这样可以使变配电接近于符合中心,从而实现运行费用的减少。另外在高层建筑物施工时,将配电室设置在与电气竖井距离较近的位置,从而方便了消防切除非消防电源。电源的减少可以保证输出电流减小,从而减少线路损耗。

2.2减少谐波危害

篇8: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 这就意味着电力企业在面临极大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电力企业需要逐渐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动, 不断地对电力设施进行改革和完善, 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1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分析

1.1 电力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是指将电子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传输技术通过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形成一套自动化管理的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使电力公司的供电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近几年来,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在各个电力企业当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1.2 配电管理分析

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也是可以分类进行介绍的。首先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摆脱人工控制管理的工作模式, 采用较高的科技配置, 主要使用的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它可以利用互联网使全国各个地区的电网形成一个网络系统, 综合进行分析电力的运输情况, 数据更加地具有权威性。通过后续的不断调整和改进可以将人为对配电的影响降到最低, 提高输电的效率。其次就是由发电站、运输设备以及配电站、变电站共同组成的电力系统。主站系统包括一台主机和几台前置服务器, 它可以保证当配电系统中出现了一个故障时, 服务器[1]可以暂时充当主机, 不会影响到电力输送的正常进行, 节省了人力, 保证电力的最小消耗、最高效率的使用。此外还有一些调度员仿真调度、进行工作管理等系统, 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

2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发展现状

2.1 个别地区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各项事业都迈向了新的阶段, 展现出了新的面貌。电力行业也是在这个改革的大潮中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电力企业改革最先进行的就是电网的分布设置, 不仅仅是城市电网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电网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这也就意味着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在上个世纪末便开始了对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探讨, 各个企业部门以及科研机构[2]都相应取得了一些成就, 发展的态势基本良好。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包括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国际化大都市,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 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基本实现。

2.2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态势比较良好, 但是整体上看, 我国的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再加上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晚, 电力配电自动化还是存在着很大困难的。不仅如此, 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 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专业人员培训工作。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电力配电的全面自动化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电力配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了实际操作的经验, 总结出几点能够促进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发展, 提高其水平的措施。

3.1 前期充分准备进行整体规划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一项艰难且复杂的工作, 要想让这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制定一个良好的前期规划[3], 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管理人员需要首先明确进行电力配电自动化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掌握控制自动化的方法, 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自动化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就是在资金的方面, 电力自动化是需要以资金作为支撑的, 因为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这也就需要在进行工作时聘请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并且施工的方法十分的复杂, 所以只有资金准备到位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再有就是要将全国的各个电力进行网络的互联, 改进电网, 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 这样才能保证在各个终端实现信息的共享, 提高配电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最后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 技术过硬的队伍, 这也是保证电力自动化建成的最重要环节。

3.2 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与拓展

技术是实现电力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的基础, 只有将技术手段不断的进行创新, 才能够使整个电力自动化的水平不断提升, 保证电力自动化的可靠性。所以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资金, 优秀的专业团队之后, 我们需要到实地进行考察, 了解该地区的具体情况, 做好相应的调查和记录工作, 对相应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 后续的技术需要与之相对应, 这样才能实现电力企业的科学化管理[4]。并且在进行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研究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将用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尽力的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为用户服务, 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肯定和认可, 增加客户群, 进而提高企业的收益。所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 及时的发现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并作出相应的改进。要做好技术研发的预算, 既要保证用户的利益, 也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3.3 扩大适用性的范围

自动化的设备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的, 也就是说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自动化设备[5]的正常运转将会受到影响, 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各个地区配电网的状况不同。在进行自动化设备的选择时, 需要管理人员充分的考虑到设备的适用程度, 要尽可能选择适用性较强, 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的设备, 这样整个体系才能够正常的运转。不仅如此配电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定时的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 不断的更新技术手段, 使整个系统的运转更加流畅。

4 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的分析, 作出如下的总结。文章主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探究。输电系统承担着大电量、远距离的输电任务, 到目前为止,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运行最为可靠的模式。配电自动化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电企业的工作效率[6], 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 降低电力能耗。但是配电自动化系统还不够完善, 技术不够成熟, 资金没有到位,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 需要不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怿维.浅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1) :95.

[2]李宗宝.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中国科技纵横, 2014 (12) :198.

[3]行玉梅.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J].硅谷, 2013 (17) :135+116.

[4]魏新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0) :15.

[5]韦昌顺.对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探讨[J].大科技, 2015 (6) :27+28.

上一篇:金融外汇买卖词汇下一篇:高考倒计时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