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2024-07-03

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精选9篇)

篇1: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3、政策效益最大化,实体建设“由无变有”。在省厅社会事务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去年竣工的**公墓,民政自筹300万元,位于龙海寺西侧,占地2万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人性化、艺术化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是省内县级公墓的精品。牢牢抓住民政部门独家建设、管理公墓的政策,用经营的理念找准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使**墓园成了市民政系统的“聚宝盆”,为反哺民政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加大对全市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示范引带作用,今年,我们又投资200万元新建一处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集管理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级社区指导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根据发展需要,把该中心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使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

4、常规工作超常化,业务职能“由浅变深”。20**年免征农业税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难”问题,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带、指导推进等措施,探索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基层政权建设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省厅基层政权处的有力指导和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社区工作原来只注重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和搭建机构,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市领导包社区、部门进社区、全社会共建共享等原则,指导社区的职能不断深入,社区功能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立了多处文化活动室和读书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浓厚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氛围,在全省社区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

我市低保工作在全省最先向农村非农业人口进行了延伸;去年又将1.3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对50户残疾农民实施了每户7500元的住房救助;对5800多名五保老人落实生活补贴700多万元;今年,做为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已初步确定低保对象4.5万人。前不久,省厅福利处和省社会康复医院专家专程对我市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已确定为80多名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救助。几年来,我们在救灾救济处的支持下,每年省、市、乡三级筹措的救灾扶贫资金达500多万元。救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深化经营理念,实施六化机制,民政工作产生了“六变”格局,使我市民政系统固定资产总量实现了翻番,民政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年以来,我市连续获得了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婚姻登记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等5个国家级荣誉。

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责任编辑:曾老师 阅读:人次

范文网

篇2: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经营民政事业“六化”催生“六变”

一谈起经营,耳熟能详的大都是商业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营。而对于远离经济主战场的民政工作来说,似乎与经营沾不上边。那么,民政事业究竟能不能经营?市民政系统近两年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承担着社会公益福利工作的民政事业不但同样可以经营,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⒈民政事业社会化,基础设施“由旧变新”。原福利院年久失修,环境破烂不堪,供养标准很低。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采取争一点、省一点、捡一点、换一点、挤一点、干一点的“六点精神”,用了万元的钱,干了万元的事,圆了院民年的梦。共计改造了栋平房、多平方

米的房盖、门窗、地面和多平方米的甬路、草坪,使福利院的面貌涣然一新。

原殡仪馆规模小、环境差、机制死、管理弱,多年想改一直没改成。我们用经营的理念,自筹资金万元,仅用天就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省内一流的北华苑殡仪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年收益由原来的万元提高到现在的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⒉“五保”供养市场化,福利机构“由一变二”。按照省厅集中建院的要求,我们从××年开始,利用福利院、公寓闲置床位,将个乡镇近名敬老院院民接进城里进行有偿转移供养,乡镇除了将每位老人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元划拨到福利院和公寓之外,再自筹元给福利院和公寓有偿供养。使每个老人供养经费达到每年元,这个数字在全省是比较高的。此做法,老人享福、乡镇省心、民政获益,三方高兴。受到省厅等上级领导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再建一个福利院,并腾出旧公寓,继续扩大农村敬老院院民进城集中供养。为此,今年投资万元,在福利院北侧新建了三栋面积为平方米的联合福利院。竣工后,可集中供养院民人,彻底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减轻乡镇负担、发展民政事业。

原老年公寓房间设计不合理,无室内卫生间、无厨房,不便老人自主生活。今年,我市创新思路,采取收取休养老人房屋折旧抵押金的办法,在原公寓南侧正在建设一处平方米的新型公寓。既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又降低了老人入住成本,特别是新公寓设计为单元式、小户型,厨房、卫生间设施齐全,深受休养老人好评。原老年公寓腾出后,可集中供养农村敬老院院民人,实现了农村敬老院院民全部进城集中供养,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

⒊政策效益最大化,实体建设“由无变有”。在省厅社会事务处的指导和支

持下,去年竣工的九泉山公墓,民政自筹万元,位于龙海寺西侧,占地万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人性化、艺术化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是省内县级公墓的精品。牢牢抓住民政部门独家建设、管理公墓的政策,用经营的理念找准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使九泉山墓园成了市民政系统的“聚宝盆”,为反哺民政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加大对全市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示范引带作用,今年,我们又投资万元新建一处面积为平方米的集管理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级社区指导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根据发展需要,把该中心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使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

⒋常规工作超常化,业务职能“由浅变深”。××年免征农业税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难”问题,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带、指导推进等措施,探索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基层

政权建设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省厅基层政权处的有力指导和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社区工作原来只注重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和搭建机构,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市领导包社区、部门进社区、全社会共建共享等原则,指导社区的职能不断深入,社区功能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立了多处文化活动室和读书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浓厚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氛围,在全省社区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

⒌扶贫解困多元化,救助能力“由弱变强”。城市低保对象由年的人增长到现在的每年万人,增长了倍,且补差额度不断提升,由每人每月平均多元,增加到多元,省低保中心每年补助我市的低保资金达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

按照省厅加快建立城乡综合救助

体系的要求,我市低保工作在全省最先向农村非农业人口进行了延伸;去年又将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对户残疾农民实施了每户元的住房救助;对多名五保老人落实生活补贴多万元;今年,做为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已初步确定低保对象万人。前不久,省厅福利处和省社会康复医院专家专程对我市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已确定为多名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救助。几年来,我们在救灾救济处的支持下,每年省、市、乡三级筹措的救灾扶贫资金达多万元。救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⒍社团发展规模化,民政数字“由小变大”。福利彩票由年的万元将增长到今年的万元,增长了倍。

登记的民间组织由××年的多个增长到现在的多个,增长了倍多,特别是由只重视民办非企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侧重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

长点,使民间组织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做法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

篇3: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在21世纪之初, 人类正逐渐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资源已成为能与材料和能源相提并论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让信息化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 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 各国都把加快信息化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在美国率先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和“数字地球”概念的带动下, 引发了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

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民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民政工作社会作用、民政工作现代化程度、民政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促进民政事业的发展, 推动民政业务与信息化融合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民政工作在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渐突显, 必须加快民政信息化发展的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怎样解决人民的民生问题, 成为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民政部门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加快民政系统的发展和创新。

2 当地民政部门现状

湖北省松滋市民政局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完善制度建设, 充实救助内容, 拓宽救助渠道, 整合救助资金, 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分类施保, 使各项特殊救助形成长效机制, 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有了新的突破, 五保供养的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敬老院建设也随之整体推进, 建成并完善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为主体, 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住房以及社会各部门优惠政策为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使城乡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量的逐渐加大, 民政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加。经费少、人员少、工作手段落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等种种问题, 制约着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当地的民政人, 他们不缺乏“孺子牛”的精神, 但是缺少的是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工作的决心和能力。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为人民做出最有效的服务, 如何在新时期利用信息化建设推动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 这是摆在民政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3 民政部门信息化系统的更新需求及创新

3.1 低保信息管理需求

在以往, 民政低保部门只能靠手工定期核对低保户身份, 以原始纸介质作为主要的信息载体, 存在查询速度慢、资源利用率低、数据量增长速度快等问题。资料的类型多, 格式变化较快, 虽在办公过程中承载着大量档案信息, 但不能充分利用信息, 导致局内办公负荷重, 信息收集、资料分析效率低下, 领导决策、指导工作缺乏信息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信息响应效率低

多年来民政事务相关的资料、档案、政务数据多以纸质文件或电子格式文件零散存放, 不能体系化、有组织地集中管理, 所以在需要信息整合、数据分析、事务决策时候, 很难在短时间内精确、高效地完成信息资源响应。利用管理信息系统, 进行统一信息格式、集中存储、共享数据方式的办公自动化管理, 为决策领导、政务执行者、社区民众等带来了切实利益。

3.1.2 存储容量大

面对超大规模的纸质文档资料和分散式的电子文件资料, 不但日常管理工作量巨大, 而且在实际事务发生的时候, 进行检索、归纳、整合都十分困难, 并且准确度不高。采用先进的DBMS技术, 采用电子方式存储数据, 不但占用空间小、日常管理简便, 而且可以快速获取业务信息;同时采用计算机管理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精确度非常高。

3.1.3 系统集成

人工式的政务管理模式, 无法和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民政厅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 随着国内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建立民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势在必行。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 能确保使用者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向专家学习、学习组织现有知识, 使员工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地位从被动变为主动, 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3.1.4 无法给管理者提供支持科学决策的管理信息

根据松滋市民政局目前的办公方式, 出具相关管理方面的统计分析数据比较困难, 这部分内容也正是领导者关心的内容。当前松滋市民政局使用民政部全国范围下达的统一软件《城市低保软件2.0 (单机版) 》, 该软件有以下几点不能满足松滋市民政局低保业务的需要:

(1) 低保对象只能按户 (或者家庭) 审批, 不能按人员审批;

(2) 人员档案不能建立媒体资料, 如人员照片、家庭情况视频资料等;

(3) 低保证套打不便;

(4) 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固化, 不能根据业务需要全面、完善地提供统计、分析数据;

(5) 运行速度缓慢, 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

(6) 修正误操作数据困难;

(7) 日常登记工作中, 重复数据造成工作量巨大、工作繁重、数据大量冗余等问题。

因此, 为了保障民政局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节约人力、物力, 并进一步推动松滋市民政数字化建设, 需要建立符合民政局低保业务现状的低保信息管理系统, 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网上信息传递, 并能提供全面的申报、登记、复查、低保金发放、汇总、分析、统计、上传以及自主管理等全面的业务功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后, 该系统可以缩短低保工作的审批周期, 在运用该系统后, 过去需要近3个月才能完成的审批工作, 今后仅需7天。

3.2 数据的共享需求

在民政低保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之上进行共享, 表1是社会各方面对低保救助的相关业务。

以上列举部分, 是与低保业务相关的主要外部系统。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间的信息交流逐步增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传输提供了保障。当大量的空间数据出现在网络上, 面对多种多样的数据格式, 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呢?这其实就是数据共享与数据转换的问题。简单地说, 数据共享就是让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能够读取他人数据并进行各种操作、运算和分析。

数据共享的程度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信息发展水平, 数据共享程度越高, 信息发展水平越高。实现数据共享, 便可以使更多的人充分地使用已有数据资源, 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劳动和相应费用, 而把精力重点放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及系统集成上。由于不同用户提供的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途径, 其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千差万别, 因而给数据共享带来了很大困难, 有时甚至会遇到数据格式不能转换或数据转换格式后丢失信息等棘手问题, 严重地阻碍了数据在各部门和各软件系统中的流动与共享。

要实现数据共享, 首先, 应建立一套统一的、法定的数据交换标准, 规范数据格式, 使用户尽可能采用规定的数据标准。其次, 要建立相应的数据使用管理办法, 制定出相应的数据版权保护、产权保护规定, 各部门间签订数据使用协议, 这样才能打破部门、地区间的信息保护, 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

3.3 信息安全需求

在信息时代, 数据和信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基础和命脉。面对数据丢失的危险,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保障信息安全。

3.3.1 建立容灾系统

为了避免火灾、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意外事件,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规避。随着数据安全技术的发展, Cluster (HA) 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Cluster的部署越来越普及, Cluster技术确实解决了用户系统的高可用性问题, 也为业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石。我们应当让一个本地Cluster系统在理论上提供99.99%以上的系统高可用性, 建立起一个容灾系统来提高自己的抗灾能力。

3.3.2 建立加密系统

首先, 为了防止黑客的攻击及病毒的入侵, 对所有的的网络传输数据进行加密, 采用SSL加密系统, 提供数据交换的相互鉴定、信息的保密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三大服务。其次, 采用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 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 它同时也是对发送者发送的信息的真实性的一个证明。在签署一个文件或其他任何信息时, 签名者须准确界定要签署内容的范围, 利用数字签名来得到独一无二的私人密码。再次, 采用分组并行加密。在民政系统中使用一个系统参数作为加密人数, 实现多人 (2人以上) 加密设计, 对并行加密可同步采用硬加密措施, 可以使用USB key加密狗、射频卡、指纹识别仪、瞳孔识别仪等配套设备。最后, 采用多层次加密口令需求。采用多层加密, 即在输入一次口令后, 必须输入第二个口令、第三个口令才可以进入系统。多层口令可以对特殊的高级用户开通, 系统初始化默认所有用户只有一层口令控制。

3.4 系统整合需求 (平台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各单位、各部门系统越来越多, 民政部门主要信息系统见表2。

如何将分散的系统整合到一起,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整体的软件体系必须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构件化管理, 以及业务应用系统的组合、运行。其中包括功能模块、操作权限、资料附件、流程配置等核心的复杂业务机制的整合和协调运行。依据当前我国软件领域所应用的构件技术, 对于文件、文档、媒体资源、文本、批处理/脚本、程序等类型, 民政系统选择了适合并可以解决当前研发需求的程序插件模式, 建立起自主式的构件平台及应用构件。利用平台的构建处理功能来扩展平台和管理构件, 为构件操纵平台和与构件通信提供了标准的平台扩展接口。

3.5 数据库技术的创新

当前数据库的类型很多, 如Access、MS SQL Server、My SQL、Oracle等, 因此程序软件能否支持多种数据库, 已是衡量一个软件的标准。本文构建的民政系统数据库结构如图1所示。

3.6 构件创新

面向构件的应用机制, 通过可视化的构件组装方式来搭建应用产品。面向构件的模块, 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组装而成。面向构件第一次使软件像硬件一样, 能任意装配定制, 从而有效缩短产品推出时间, 提高对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的响应能力。它可以为行政系统实现以下价值:

(1) 实现不同应用需求的敏捷定制。

(2) 实现不同业务流程的敏捷定制。

(3) 实现不同业务规则的敏捷定制。

(4) 实现不同数据资源的敏捷定制。

同时随着政府应用环境和业务需求的日益发展变化, 行政系统的分析、设计、构建、管理和维护过程已显得复杂而漫长。现有的产品化或定制化的应用模式, 使得民政系统的专门定制软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各部门的需求。同时必须兼顾系统软件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力争以最低成本和最短周期最大程度地获取系统创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课题组, 章群.试论农村社会救助政府责任担当的路径选择[J].劳动保障世界, 2009 (6) .

[2]刘锦城.浅议社会保障权利的制度构造[J].法制与社会, 2006 (8) .

[3]游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和法律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篇4: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一、以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引,增强反腐倡廉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近年来,厅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以及民政部的部署与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寓于民政发展和改革的各项工作之中,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了全面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推进民政发展与改革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损害了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与民政部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相悖,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期望相悖,与切实保障民政对象基本生活权益潍护基层群众民主权利、向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相悖。各级民政部门、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务必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居安思危。增强紧迫感。年初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今年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和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硬环境,更需要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软环境是否良好,主要是看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和行业的党风政风行风如何。在长期的民政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去年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大家都深刻感受到,党风政风和行风好,不仅会使民政系统的同志们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还会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吸引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共同参与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大业。反之,如果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盛行,则会涣散我们的思想,消磨我们的意志,削弱我们的战斗力,影响我们的形象,阻碍我们的事业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去认识,放到全省民政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增强紧迫感,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措施,突出针对性,增强责任感。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把握特点和规律,拓展服务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领域和思路,创新服务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民政资金和民政项目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民政事业发展的高峰期,越要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民政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对全省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继续深化政风行风建设,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促进事业发展与保护干部安全相结合的环境和氛围,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廉洁勤政、业务过硬的民政干部队伍,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为全面推进我省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廉政会议,着重阐述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基本要求和重点工作,要求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制度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了议事规则、资金分配、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持续推进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把各项工作进一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和反腐倡廉不断深化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使反腐倡廉教育更有说服力。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坚持和完善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主要负责人讲党课、党性定期分析、反腐倡廉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教育制度。要推进教育方法制度化,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制度,增强教育的实效。要加强对反腐倡廉教育规律性问题的研究,加快形成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根本性的制度建设,使各项要求更有约束力。一是要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今年1月18日,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8个方面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认真组织学习和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落实《准则》的具体意见。二是继续贯彻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中央、省委和厅党组先后下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厅党组下发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各地、各处室要按照年度目标和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将涉及我厅的4项牵头工作(深化村务公开、社区廉政文化创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和3项协助工作(建立健全审批工作机制、加强招投标协会建设、建立救灾资金监督系统)抓好抓紧抓实,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透明、有序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原则,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把落实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作为反腐败的有力措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很多干部出问题,就是因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难免形成人情网、关系网,也容易一个人说了算,滋生违规违纪现象。出了问题,也不容易及时发现。机关公务员之间、事业人员之间、二级单位干部之间都要按规定实行轮换交流,达到一定年限的要强制交流,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形成干部廉洁从业的良好环境。要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全员聘用制,不同编制、不同身份人员做到同岗同酬。四是要健全完善财务制度。各级民政部门和厅直各单位、机关各处室必须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厅规划财务处、后勤中心要在规范资金和经费

使用管理、规范专项收入和经费使用、控制经费开支、完善公务接待、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公车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等方面加大力度,研究制定管用的措施办法,更好地弘扬民政部门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进一步加强关键性的制度建设,使监督工作更有制衡力。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大量事实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出现滥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敢于接受监督,养成在监督下开展工作的习惯。要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程序,规范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对重要项目审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咨询、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继续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的监督和审计,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四)进一步加强惩治性的制度建设,使惩治腐败更有震慑力。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和源头防腐的有效手段。各级民政干部要质,对易发案件的环节保持高度警惕和查办案件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政部门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健全反腐倡廉举报和受理机制、兴情收集和处置机制,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可以通过合规的渠道安排必要的费用,探索建立特邀监督信息员制度和举报人奖励制度,增加我们的“耳目”和真实的信息来源渠道。另一方面要针对发现和查处的问题,完善机制,堵塞漏洞,建立廉政预警和监督纠错机制。

(五)进一步加强体制性的制度建设,使反腐倡廉更有推进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性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到位的重大举措。各级民政部门的党组织是反腐倡廉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除了要带头遵守制度,还必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要实施责任追究。要把反腐倡廉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对发生重大以权谋私、违纪违法案件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准确地实行责任追究。二要坚持领导带头。“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是民政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全省民政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切实在标准上高于一般干部,在要求上严于一般干部,在行动上先于一般干部。=三要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反腐倡廉建设,纪检监察部门责任重大。民政部门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关心爱护他们,凡研究重要事项,都要通知他们参加;凡实施重大项目、开展重点工作、组织监督检查等,都要让他们全程介入;凡他们所需的工作条件和手段都要尽力给予支持,为他们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以加强民政资金使用管理为重点,切实推进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民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开展各项民政业务的重要支撑和基本条件,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最近,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对武汉市、鄂州市、襄樊市城市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表明,我省城市低保资金管理总体看是安全有效的,为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发现部分单位存在违反低保政策、擅自扩大低保范围、挤占挪用低保资金,以及保障对象核定不准等问题。审计署这次虽然只审计了三个地方,只审计了城市低保资金,但这些问题在其他地方、其它民政资金管理中具有一定普遍性,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问题,各级民政部门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既要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迅速、彻底地整改,又要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规范管理。广大民政干部要时刻牢记:民政资金是纪检监察的“高压线”,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要把每一笔民政资金都安全、规范、高效地用到民政事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

一是把好资金分配关。各地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分配制度,实行资金分配集体研究决定。要根据《湖北省民政厅专项资金和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公开分配管理办法》,制订和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民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项民政资金的使用范围、救助对象、审批和发放程序、社会监督措施,对每项民政资金怎么用、用在哪些范围、如何审批和发放作出详细界定。各地、各部门在下拨专项资金时,都必须制定科学、客观、规范的制度和分配模型,分配方案都要经过集体讨论。按照“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的要求,各地、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能直接管钱、管人、管物资采购、管工程基建,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二是把好资金管理关。要进一步加强民政资金管理工作,坚持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建立民政资金分配使用备案制度,对各类民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实行省、市、县三级备案。各市县民政局完成分配方案后,必须报省厅备案。省厅将对资金量大、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加强跟踪监督,建立预警机制。市、州、县民政局也要相应建立备案制度,市州监管到乡镇,县(市、区)监管到户、到人,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上下互动的民政资金监管体系,构筑安全网络。进一步完善民政资金社会化发放制度,按照“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社会发放、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遵循“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银行代发到人”的程序,对低保、救灾和优待抚恤等各项经费实行社会化发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各类民政资金安全足额到户、到人。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规范操作和全过程监控。

三是把好资金监督关。要加强专项资金执法监察,重点是市县要加大对民政资金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民政资金运用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市县民政局每年要定期对上一年度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问题。堵塞漏洞。并向省厅上报检查情况。今年,执法监察的重点,是与监察厅、财政厅联合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监察行动,努力打造阳光低保。同时,由厅监察处牵头,对救灾专项资金、民政项目建设资金、行业协会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进行执法监察。由厅规划财备处牵头,委托审计事务所对厅属6个二级单位的财务每年进行一次审计,形成规范的审计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项工作,今后要成为一种常态。要经常与纪委、审计和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把监督关口前移。把我们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的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结合起来,把经常性监督与专项监督结合起来,把民政资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评估、跟踪监督结合起来,确保民政资金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篇5:民政局廉政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孝感市民政局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教育性和娱乐性是廉政文化活动功能的两个方面。没有教育性,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没有娱乐性,教育也就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引人入胜,深入人心。因此,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

来,做到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近年来,民政系统立足自身实际,先后组织开展廉政对联、廉政书画、廉政格言警句征集、制作廉政漫画口袋书、开展文明活动等活动,深受干部群众欢迎,让人们在廉政文化活动中接受廉政熏陶和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催生、萌发和培养清新的廉政社会风气。二是正确处理好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没有领导干部的积极带头,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应有的功效和有力的组织保证;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要将廉政文化的“先进性”与“大众性”有机统一起来。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举措,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要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开展楷模学习、警钟长鸣等正反两面的教育,以及领导率先垂范、爱心民政两部分内容供干部职工共勉。同时,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民政干部不断看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不断听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断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打牢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三是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廉政文化,党的十七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味,体现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使廉政文化建设既保持传统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民政系统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不仅注重发挥宣传栏、宣传窗、警示牌的作用,更注重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开设廉政网站、领导干部职工设置廉政屏保、建立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不仅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传统的廉政教育,更注重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宣传工具的作用,扩大了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营造了反腐倡廉的人文环境。四是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大众文化。既要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的群众的积极参与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文化氛围,又要提高廉政文化的质量和品味,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实践作用和约束作用。要做好廉政文化建设普及与提高的结合文章,在建设的内容上求新,既注重吸取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又根据时代特点,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在建设的重点上求活,既突出党员领导干部,又兼顾社会普通民众;在建设的形式上求变,既注重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建设的效果上求实,既看到有形的、见效比较快的,更注重细雨润物、潜移默化起长效。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朝着纵深的方向健康发展,使得廉政文化常驻民政常开花。

廉政文化进民政 春风化雨润民生:

近两年来,按照市委和市纪委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积极探索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大力营造学廉守廉、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教育和预防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三个到位”,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一)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XX同志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与业务工作一并进行检查总结。

篇6:民政系统慈善之家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的精神,为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中发挥补充作用搭建平台。同时,宣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弘扬凡人善举先进事迹,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

展示街道民政工作亮点,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事业发展。

二、项目名称

“XXX”

三、项目设置

1、慈善超市。面积约平米,3间。其中,2间货柜物品展示,1间办公。

2、闲置物品交换点。捐赠物品存放、展示室,同时可作为街道居民二手闲置物品交换场所,约30平米,2间。可以存放实物,也可摆放实物相片,便于受捐者及交换者挑选。

3、“天使公益坊”。残疾人手工艺术品展销,约平米,1间,可招募残疾人志愿者现场义卖。

4、“XX堂”。慈善捐助、奉献爱心、民政救助等内容展示,约平米,1间。目的是展示社会救助的成果,提出大民政概念,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社会救助的行动中来,形成坚实的社会救助基础。另一方面,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接待他们的参观,更可以直接参与到慈善救助的行动中来。

四、日常活动

1、慈善超市服务:免费向全街困难居民发放日常生活用品。

2、爱心捐赠受理: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捐赠款项和物品,捐赠物品包括衣物、鞋帽、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等,要求物品尚存原使用价值。所得钱款即时造册登记。

3、闲置物品置换:给居民二手物品交换提供一个固定场所,可把实物或物品相关资料(图片、型号、联系方式等)放在物品置换区,供他人选择交换。

4、广场义卖活动:“爱心广场”。(1)每月第一个周六上午,开展爱心义卖活动,邀请周边居民或企业单位前来参加,义卖收入用于帮扶贫困人员或开展其他慈善活动。(2)街内残疾人可在爱心日活动开展现场展示设计、加工、生产的过程,并售卖产品,也可将手工艺品放到活动室橱窗中进行展销。

5、慈善义举展示:室外展示(是否便于操作管理),LED屏滚动播放慈善人物情况简介等。室内展示:(1)相片墙,捐赠图片加文字的形式;(2)电视屏,滚动播放关于慈善人士的捐赠画面和慈善活动及街道民政工作的专题片等;(3)制度、简介等公示。(4)在一面墙壁上覆盖一巨幅红布,用于慈善人士签名,签下支持慈善事业的承诺。

五、管理机制

1、爱心激励机制。在展示室设立“爱心榜”,凡捐赠钱物达到一定数额,可以上榜。数字较大的,以相片和情况简介公示。同时,可免费获得一个带有显著标志的残疾人手工艺术品。

2、钱物登记制度。所捐钱物,即时登记,用于困难居民帮扶。实行收支两条线登记制度。

六、基础建设

篇7: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发布日期】2008-05-16 【生效日期】2008-05-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2008年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部管社团:

今年4月,国务院纠风办召开了全国纠风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纠风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研究部署了今年的纠风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要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促进各级民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的转变,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解决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作为行风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千方百计为民政对象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根据全国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和《民政部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安排,现就今年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强化对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专项资金的监管

按照国务院部署,今年将重点对救灾救济专项资金开展专项清理,并加大对救灾救济资金监管力度,确保救灾救济资金全部用于救济受灾群众和灾区恢复重建。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认真开展和做好这次专项清理工作,各地在救灾款日常管理使用中,要严格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保证资金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对于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民政专项资金,要严格规范和加强这些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项保障民生、惠民政策得到落实。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日常内部控制制度、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制度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形成风险控制长效机制。要从制度上加强和改进资金监管,保障民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对随意干预资金管理使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追究领导责任。对贪污、截留、挤占、挪用民政资金的,要严肃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二、继续清理和纠正评比达标表彰过多问题

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清理整顿工作,对所属单位举办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对各项目逐个进行甄别审核,严格控制,该撤销的一律撤销,该合并的坚决合并,实现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大幅度减少、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运作规范、基层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并研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三、认真解决行业协会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问题

行业协会不能利用行政权力强制入会、摊派会费、搭车收费、指定服务,不能擅自制定应由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违规收费,以及设立“小金库”、乱收滥支、坐收坐支等问题。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工作

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纠建并举、重在建设、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切实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要强化监管和指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监督、互相促进的行风建设新局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纪观念教育,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上取得新突破;要重视并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通过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整改,不断规范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发挥纠风治本功能上取得新突破;要健全内部监督,加强群众监督,重视舆论监督,在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上取得新突破;要深化改革,逐步建立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规范,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新突破;要研究探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在创新纠风工作有效载体上取得新突破。

五、深入开展民政基层单位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对本地区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进行认真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当地民政工作实际,自行确定今年民主评议工作的重点,规范评议程序,明确评议步骤,注重评议结果的运用。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下大力着重纠正办事不公、作风不实、铺张浪费、以权谋私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加大防治力度,建立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把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部门和基层窗口单位作为民主评议行风的重点。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热线”和民主评议活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渠道。要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民政基层单位行风评议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为了全面总结3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的情况,研究分析今后一段时期新形势下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行风建设工作,拟于今年7月召开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经验交流会。各地民政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准备好经验交流材料,确保这次座谈会为今后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提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

篇8:民政系统民政建设经验交流

关键词: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

一、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民政系统的档案管理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依据, 它对于维护民权、保障民生、发扬民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民政系统的正常运转更是离不开档案管理的支持, 可以说民政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在民政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由此也可以看出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民政系统对档案管理又有了新的要求。在该情况下,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现代化民政工作的需要,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经研究分析,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民政建设的核心。

民政系统档案是一个庞大且全面的信息资料库, 它能够有效的将民政系统工作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有条理的储存起来。民政系统档案是各项民政工作的依据, 要想有效的开展民政工作, 我们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民政档案的整合和管理, 充分发挥民政系统档案的作用。因此, 国家必须加快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保证整个民政系统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运转和发展。

(二)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民政档案集成管理的基础。

民政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与民政工作相关的各种资料、文件以及管理中的时间、文字等各类信息都集成起来, 使得各种信息资料都得到有效的汇总和整理。只有将各类信息进行集成处理, 我们才能保证民政系统各个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自由流通。而民政档案的集成管理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三)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民政工作开展的基础。

民政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有很多, 它主要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 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可以说民政系统的工作内容是形式多样的, 但各个形式的民政工作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持。而现代化的民政工作大多是依托于计算机等工具进行的,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民政工作的需求了。而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则能很好的保证档案信息的流通与整理。所以说, 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民政工作开展的基础。

二、当前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政系统的改进与发展,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为此, 我国的民政部门也将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了民政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进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经调查研究, 当前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民政系统档案管理部门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当代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人是档案工作的核心, 而民政系统的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更是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支持与参与。民政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 并能有效的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开展民政系统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但是, 就目前而言,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严重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员, 即使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仪器, 也很难充分的发挥设备的作用。

(二)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往往很难保留文件特性。

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使得民政工作的各类档案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 很大限度的节约了档案管理与档案查询应用的时间。可以说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的提高了民政系统的工作效率, 但是将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后, 往往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 档案大多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的。电子文件相比较传统的纸质文件更易于修改和流通, 但是其在修改后往往不具备特定的字迹, 文件的凭证性与原始性很难得到保证。

(三)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

在民政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中, 要想实现其管理的信息化, 就必须保证档案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但是, 就目前看来, 由于种种原因, 民政系统档案文献的管理还是存在着标准不统一与管理不规范化现象。这些现象很大程度的制约了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四)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一定的技术标准。

目前看来, 我国民政部门很多的档案文献都保存在光盘、磁盘等载体中, 且它们往往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但是, 由于在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标准以及工作程序制定时, 没有顾及到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发展情况与信息处理的特点等。因此, 我们很难在现在的相关规定与民政系统档案管理中找到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来对过去的文档进行规范。

三、完善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现代档案管理已经逐渐的走向了信息化, 民政部门也不例外。近些年来, 我国的民政部门正在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了更好的解决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保证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 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知识、科学均高速发展的时期, 我们要想保证现代民政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民政工作的时代性, 就必须提高民政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来说, 其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的民政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 还必须具备学习现代化管理技术的能力以及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的能力。因此, 在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宣传学习, 还要鼓励管理人员在闲暇时间进行自学, 从而保证员工能及时学习更新自身的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 促进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 保证民政系统档案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民政系统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是民政系统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 在进行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做好民政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首先, 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应该着眼与整个民政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 民政档案管理的标准必须建立健全并得到彻底的实施贯彻。

(三)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必须重视网络安全管理。

民政档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信息, 因此, 在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中, 网络安全是不可忽视的。对此, 在民政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注意机密文档的管理, 还要设置一定的身份识别系统以及访问权限制等等, 保证民政系统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四) 民政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当前民政部门中, 档案管理人才流失大, 管理队伍极不稳定。因此, 民政部门必须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 民政部门要关心每一位工作人员, 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其次, 行政部门必须有计划的组织在职人员的进修学习, 并加强员工之间的学习与竞争。

四、总结

篇9:加强民政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浅探

一、加强民政档案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和基本要求是服务,没有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档案就是死档案,其价值和潜力就体现不出来。如何提供服务,需要认真研究,我认为应从几个方面思考。一是全面、及时、准确地做好民政档案资料的提供利用;二是以史为鉴,认真总结历史上民政工作的经验教训;三是为今后民政工作的发展研究确定新思路提供依据。

1、建立科学的档案体系管理模式

民政部门是政府最直接与群众“零接触”的部门之一,由于民政业务繁杂,民政档案的种类也很复杂,涉及民生的社会救助工作档案,涉及社会事务的婚姻档案,涉及区域边界的区划档案,涉及社会管理的地名工作档案等等,只按业务分类就有24项之多。每项业务都要建立专项档案,以备查考,一是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没有时间;二是工作中产生的台帐猛增,又给档案的业务工作带来难度;三是各项工作起步起点不一样,建设发展也不平衡,工作人员的数量、素质、业务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民政档案工作必须实事求是,简单易行,绝对不能“一刀切”。在档案业务上,只要收集齐全,方便检索,能查找利用。在分类编目上可根据民政工作任务分为相应的八大类。即社会事务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社会保障服务类、优抚安置类、地名区划类、基层政权类、民间组织管理类、福利企业管理类,编号实现按类跨年编,可不确定保管期限,这个方法简单易行。这样负责每块工作的同志都能把自己工作中形成的台帐整理达到档案的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成了档案人员。在硬件上,只要有档案箱柜存放,能保证档案安全的,都应得到认同。总之,民政建档要突出一个“实”字,而不应提出不切实际的标准和要求,使档案工作者在“难”字面前退缩。

2、利用民政档案为民众做好服务工作

民政档案资料的利用是民政档案资料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保存如此多的档案资料,就是因为档案资料具有查考、凭证和参考作用,有助于我们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现实工作。特别是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是其他任何资料所无法取代的。而要实现档案的这种作用,一方面要保存这些档案,另一方面则要提供利用,只有在利用中才能实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民政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开发利用民政档案资料,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要把民政档案工作的服务体现到三个层面上,即为领导服务,为各工作部门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落脚点是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好务。在服务方式上,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人要我服务为我要为人服务,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服务。只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档案的强大信息功能才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

3、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

档案工作专业性很强,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档案干部要安心本职工作,加强学习,钻研业务,熟悉民政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高为民政工作服务的能力,真正成为民政档案工作的专家。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工作知识,也要了解民政工作历史,分析每个历史时期民政工作的特点,同时要加强对当前重点业务工作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今天和明天的业务工作提供服务,为民政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民政档案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为民政档案工作的跳跃式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政部门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日益显现,改善民生赋予了档案管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内涵,使民政档案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民政档案工作自身的改革,如立卷改革、档案保管期限改革,给档案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民政档案体系的深入改革,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围绕便民开展信息化建设。

档案工作不只是看管好一大堆资料,关键是用活。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要在搞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在提供纸质档案的同时,利用电子技术提供电子信息服务和声像资料服务,拓宽利用渠道,丰富利用内容,积极为群众、为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提供利用服务,发挥档案的参考和资政作用。因此要与时俱进,开拓思路,在做好保管工作的同时,积极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更新工作手段,以变被动为主动。如单位的一些重大业务活动,可以到现场采集音像和文件资料,直接完成归档工作。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应与民政信息化建设统筹考虑,同步发展。可以购进一些必要的先进设备,用现代化手段推动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2、围绕利民实现档案有效利用。

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十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心思想就是以服务为主题,以发展为动力,使档案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档案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为领导服务,为各工作部门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方面有所建树,发挥档案的作用,实现档案的价值。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婚姻登记管理、弃婴收养、优待抚恤、双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复退军人接收安置等方面的原始档案资料的管理,使民生档案的利用走向深入。

3、围绕安民创新档案利用机制。

上一篇:司法部门下一篇:初中语文说课稿:羚羊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