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创新职能

2024-07-25

管理学的创新职能(精选6篇)

篇1:管理学的创新职能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安富街道党委

开展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以来,我们安富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在坚持管理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随责走、责随事转,便民高效这四大工作原则的指引下,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现将我们目前开展的一些工作和今后工作建议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我们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其他班子领导为副组长,机关中层干部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机构,负责日常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并设立了办公室,落实了工作人员,使此项工作人员有了保障。同时,我们各社区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由党支部书记、主任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为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安富街道党委、办事处关于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实了牵头领导、牵头部门、责任单位以及配合部门。突出领导抓责任,分级抓落实。突破了六大创新体系,打破以往人单势孤,各管各线的工作局面,实现了“大网络”管 1

理服务工程。

召开专题会议,强化思想认识。街道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区相关会议后,通过多次召开党委会、干部职工大会、社区干部大会等,专题研究安排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使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深入人心,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让广大干部职工和社区干部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过程中,我们安富街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专题讨论会、意见征求会、宣传橱窗、黑板报、悬挂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综合展现“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通过广泛地开展宣传工作,充分营造了“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转变职能统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统筹考虑,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1、逐渐转变街道各项工作职能。

我们街道现有的工作职能主要有:综合管理、在城市管理方面。我们做好了偏街小巷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城市秩序、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的日常管理的维护。在经济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了对包括辖区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及相关信息的摸底、调查、统计工作,财税工作,以及辖区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水上安全、环境保护等的检查监督、报告处置的工作。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我们做好了包括社会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民政优抚、卫生保健、文化教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的管理服务工作。

强化行政监督职能。街道对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在街道辖区范围内的行政行为行使了反映权、监督权和考核权,特别是对行政管理的缺位、错位、越位情况,经过调查核实的,我们对当事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并要求限时处理,对逾期不处理的,有的上报区政府督促办理。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了提高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改变由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一模式,针对居民的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康复服务需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如近期我们丙灵路社区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居家养老点,养老点的建设工作马上就接受验收,很快会投入使用。

强化指导自治职能。近年来,街道指导居委会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发挥群众自治功能,动员社会组织参与社

区服务,组织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和谐社区。

2、强化各项保障机制建设。

一是人员保障。我们在各社区按其辖区1000人设一个工作站人员的规模配备社区工作站人员,增强社区工作力量,分离行政事务,强化自治功能。目前我们每个社区基本上都达到了有6名工作人员。

二是经费保障。一是按照事权与财权匹配的原则,重新核定街道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支出基数,在清理事权的基础上,对未进入支出基数的事权部分列入街道支出基数;二是将街道财力部分的城建教育附加留归街道,以弥补偏街小巷管理维护经费的不足;三是实行工作准入机制,对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工作明确由社区工作站承接,准入审批机关或准入审批领导根据工作量要求职能部门匹配相应的工作经费。

三是阵地保障。社区阵地是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在基层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多,应超前性、高标准建立功能完善的服务窗口和活动阵地,目前我区各社区办公场地和活动场地虽与上级对社区阵地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现我辖区上坝、丙灵路两个社区的办公阵地问题已得到解决,但仍有2个社区办公阵地严重不足,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努力,力争尽快解决剩下这2个社区的办公阵地狭小拥挤问题。

四是机制保障。职能部门对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的考核评比,须经区目标办同意后方可实施。区有关部门对街道办事处的考核,要根据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的要求,调整考核项目,改进考核方式,对影响街道职能的发挥、增加街道工作负担的不合理考核指标进行剥离或整合。按照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区目标办应调整经济指标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权重,逐步淡化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考核,重点考核评估街道办事处在发挥社会管理综合协调作用方面的履职情况,不断增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考核权重。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一般采用评估和居民代表评议的方式。

3、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

今年3月以来,我们开始了以上坝社区为试点的社会管理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工作,随即在其余4个社区全面展开此项工作。上坝社区在经过前期调研准备、宣传动员、考察学习借鉴、办公阵地扩展装修等程序后,现已全面完成网格划分、网格责任人落实、摸底走访居民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全部录入电脑等工作,在此期间,上坝社区也因行动早、经验多被市上列为我市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单位之一。

现在已按照建立的社区工作网格化管理网络体系和街道公共服务虚拟平台,及时受理居民的公共服务项目,同时配套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投诉倒查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为扎实有效推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建议区上对我们做好政策指导、财力支持、人员配备、协调沟通和应急干预五个方面的指导。

政策指导,即加强对现代社区工作的政策研究,出台相关文件,督促工作开展。保持公共信息的透明和畅通,指导社区居委会依法办事、业主委员会依法维权,宣传、落实党和政府对社区居民的各项政策。

财力支持,即要尽可能提供和切实保证社区建设经费、居民活动经费、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及其工作人员薪酬等一系列必要的财务支出和需求的递增。

人员配备,即要针对社区工作总量的增加和内涵不断复杂化的情况,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选拔和配备,改善年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的要求。

协调沟通,即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政治、行政、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协调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相关社会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关系,拓宽社区与外界的联系,扩宽社区工作者的眼界,提升社区工作水平,促进各方沟通、协商,帮助社区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创建和谐社区。

应急干预,即政府要有切实措施和预案,预防和保证社区在发生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救助、补救、救济,将广大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维护社区安定。

篇2:管理学的创新职能

摘要:以“一案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促进了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但公共安全形势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亟须创新。从结构与功能关系角度看,应急管理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职能分散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应急管理职能定位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进行目标整合,以决策情境为视角进行流程和功能整合,以安全文化为视角进行价值整合,最终实现常态管理职能与非常态管理职能的协调。

关键词: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公共安全;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3-0011-06

一、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现状与挑战

自2003年“非典”危机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1]。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的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二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三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原则;四是预测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披露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政府与公众联动机制、国际协调机制等一系列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五是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这一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应急管理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从实践层面看,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随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推进有了明显的进步。

然而,现有应急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它的脆弱性[2]。“据国家统计局近五年的数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年均近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远高于中等发达国家1%~2%左右的同期水平。”[3]这说明我国应急管理绩效与公共安全需求之间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大爆炸”事故,实际上集中反映了我国应急体系在风险识别、监控、治理上面临的行动困境:政府的常态管理不能从应急管理的视角审视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应急管理也无法真正有效地主动约束和引导政府的日常活动。“应急管理发展再超前,获得行政资源再多,也无法减少突发事件的发展频率,应急管理最终能够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 [4]概而言之,政府日常管理与非常态管理在功能上的脱节,使得政府应急管理还不能实现风险治理与应急处理的有效整合,是制约我国应急管理效能的核心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自然的、社会的风险相互交织,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在不断增加。“按照近年来的公共安全趋势,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环境将更加严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将进入事态多样多发、影响更大更广、处置更难更复杂的阶段。”[5]这无疑加大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从理念、价值、策略各个层面对应急管理进行反思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才能建立适应我国复杂情境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风险治理与应急处置的有效整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开展应急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定位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创新的关系

应急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持续性的管理活动,因其目标、情境及依赖的资源的特殊性,它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个政治的过程。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政治的过程(政府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各种实际功能与履行这些功能的相应结构相关。“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结构是基础,特定的结构必然具有特定的功能,而特定的功能也必然需要特定的结构。”[6](p.296)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应急管理职能需要特定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作为载体,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就谈不上应急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样,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应急管理职能的准确定位为前提和基础,应急管理职能定位不当,组织体系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演进看,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认识和推进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一直处于主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建立常设的、综合性的协调机构是现代应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提高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路径。基于这种认识,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成为2003年“非典”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结果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应当说,专门应急管理机构的建立,对于提升我国应急管理综合协调能力特别是应急管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体制自建立至今,“重救轻防”、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在日趋复杂的社会风险形势面前,其弊端越发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已经成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瓶颈。

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应急管理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的。应急管理职能定位就其本意而言,是指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职责和功能的界定,它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理论上厘清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第二,明确应急管理在整个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角色以及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第三,划分具体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前提和基础,如果这两个问题弄不清楚,应急管理组织的职能界定和划分就会出现失当甚至错位,从而影响应急管理体系功能的发挥。一方面,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际看,虽然在“非典”危机之后,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提出[7]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应急管理这一概念并不清晰,特别是它与救灾、防灾减灾、灾害管理、公共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以至于在实践中经常被有意无意地等同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另一方面,虽然我们试图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语境下建立综合应急管理的体系,但由于实行分类管理的原则,所以事实上并没有改变我国包括减灾救灾、安监、疾控、治安等在内的区分灾种管理体制,应急管理职能分散、交叉、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配置在法律意义上得到了确认,但其实际作用仍然被主要限定在对突发事件的被动响应上。无论多么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其功能的发挥最终取决于整个政府体系的架构与运作,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准备和减缓等日常工作的开展尤其如此。对于以“条块”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我国政府组织体系而言,“条块关系虽然直接反映的是条块之间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权限问题,但能否处理好条块关系的更深层的因素,却在于政府如何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能”[8]。以此逻辑视之,将应急管理职能与政府日常管理割裂,把应急管理视如“救火”的政府公共管理,很自然地会把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心放在机构设置、预案编制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上。政府职能得不到转变,政府应急管理的具体运作也就会继续遵循过去的模式。在这个意义上看,政府应急管理建设过程实际上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进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就当前我国应急管理的建设而言,科学、合理界定应急管理职能,实现应急管理职能与常态管理职能的整合,是克服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弊端、走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困境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应急管理职能的定位是应急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

三、应急管理职能定位的视角与整合策略

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创新,应当从逻辑上理顺应急管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决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定位模糊及相关职能分散的问题,从而突破政府应急管理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赋予其新的活力。这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并经过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制度创新过程。因此,首要任务是超越政府专业化分工,分散治理的传统思维,转换视角,从理论上重新审视应急管理的内涵、边界与功能。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目标整合

无论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还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组织,满足安全的需要是其主要功能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应对各种风险的知识、能力的进步,人类对安全的理解和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国家组织的安全职能及安全体系的结构也因之不断发生变革。

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传统安全的概念是政治、军事意义上的。冷战结束后,这种安全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随着环境、资源、饥荒等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以及各种非国家行为引发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威胁的增大,非传统安全的概念开始流行。1994年联合国秘书长在《安全议程》一文中提出了“人的安全”的概念。非传统安全概念的引入将传统安全领域之外的安全问题纳入国家安全的视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并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划归其管辖。这说明美国已经将国内的安全问题上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或者说,已经从国内经济、社会以及公民保护的角度规划和管理国家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随之提出论证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就意味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之下,国家安全、国土安全、公共安全以及社会安全等各类安全之间的关系亟须理顺,新阶段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也需进一步明确”[5]。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以及主权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具体安全概念,主要是从安全问题所属的领域,或者从引发安全问题的因素来源的角度进行区分的。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不仅反映了国家对安全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安全价值观的变化:一是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安全,“对人的安全的突出,是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本质区别”[9];二是突出安全问题的“公共性”。“尽管学术界对非传统安全的定义还有不同见解,但是,认为非传统安全是包括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卫生安全、文化安全等涉及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与公共利益有关,却是没有分歧的。”[10] 这说明国家安全观已经从区分人的安全与物的安全、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局部安全与全局安全的分散的安全观,转向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整体安全观。它代表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其危害从根本上讲就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和破坏。在这个意义上,应急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功能就是保障、维护公共安全,使公众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免于或减少来自各种自然的、人为的事件的侵害。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安全的内涵。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安全通常是法律意义上的,即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界定中的公共安全。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共安全是指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显然,在法律意义上,公共安全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保护,并且它只是特定情境下的概念。或者说,只有当不特定的多数人受到其他行为主体的故意侵犯时才有实际意义。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公共安全已经变成一个整合的概念。它几乎涉及所有现实的、潜在的威胁和破坏。迄今为止,这些威胁和破坏因素主要被人们描述为风险、灾害、危机、突发公共事件,这些概念代表了人们维护公共安全的不同视角和思维逻辑

[11]。

在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实现这一目标重要途径和工具的政府应急管理,也必然要求对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治安维稳、应急救援等分散的安全职能进行梳理和整合,以增强应急管理追求公共安全目标的效能。

(二)决策情境视角下的管理流程与功能整合 根据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任何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斯蒂文?芬克(Steven Fink)将危机事件的周期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12](p.5);有学者直接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来分析危机的生命周期,并据此提出危机管理的框架与机制[13](p.47);还有学者提出包括疏缓、准备、回应、恢复四个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的危机管理[7]。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都着眼于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从事件本身的角度看,上述思路有其合理性,但政府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实现其常态管理职能的,非常态管理职能通过常设的或临时的协调机构嵌入其中,并不与公共安全事件的生命周期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因而不同政府部门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应急管理流程中的功能往往模糊,基于此,确定公共安全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非常困难。因此,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和恢复功能往往被弱化。

从国外的经验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应急管理都经历了一个从事后应急处置转向全过程管理的发展历程。比如,美国许多城市的应急规划,都是针对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使应急管理处于一个有序的状态;日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每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防灾演习,往往在危机出现之前就能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英国政府提出,灾难真正来临时的应急手段只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预防灾难发生才是关键所在,应当把应急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体系,做好充分准备,以防万一 [14](p.47)。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在反思应急管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应急管理应当建立“风险―应急一体化”治理体系[5],实现风险管理的职能化[15],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解决深层次问题[16]。这说明应急管理的准确定位需要对其流程和分散的功能进行整合。

要实现功能的整合就需要新的视角。对于管理者而言,公共安全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意味着不同的决策情境。换句话说,我们在公共安全事件面前采取何种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事件本身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从管理者的角度,将事件的演变过程划分为风险、突发事件、危机三个不同的决策情境。风险即表示事件处于潜伏期时管理者面临的第一种情境,这个阶段管理的重点在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以期将风险消灭于萌芽当中。当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通过控制的途径加以消解,当风险转变为对公共安全的现实冲击时,它总以某种突发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事件的第二种情境,即突发事件。这个阶段管理的重点在于紧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以使其尽快恢复到常态。当因控制不力或者其他原因使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恶化时,它就会使管理者面临极端状态――危机,它只是一个特定的极端状态,也就是当某事件发作而管理者应对不力时将出现的第三种情境。这个阶段的管理重点在于,做好公关工作,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良好的沟通重建政府形象并迅速控制危机。

从决策情境视角去认识公共安全事件及管理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厘清政府应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突发事件根源于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导致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使得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显性化”[17]。也就是说,为了保障公共安全,管理者随时可能处理上述三种情境。在这个意义上,政府应急管理应当包括风险管理、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三个高度关联的阶段。二是可以为界定应急管理的边界、整合应急管理的相关功能提供现实的途径。迄今为止,以应急管理、社会风险治理、公共危机管理为主题的研究,尽管从不同学科角度分别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但对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功能的区分与整合是模糊的。有学者提出:“从现实路径来看,应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切入,并延伸至公共危机治理,进而推动社会风险治理。”[18]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整合的思路,但对政府职能的界定特别是功能的整合来说,仍旧缺乏可操作性。如果从决策情境的角度出发,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公共安全事件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有助于应急管理的界定和相关功能的划分与配置。

(三)安全文化视角下的价值整合

从管理的角度,政府职能可以分为常态职能和非常态职能两种类型。从根本上讲,应急管理职能准确定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上述两种职能的协调,或者说实现这种职能的协调是衡量应急管理体系功能完备、适应维护公共安全现实需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公共安全事件从风险到突发事件,再到危机的演化往往与管理者自身的行动密切相关;风险管理、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无论流程还是功能的转换,都取决于这两种职能预先设定的关系。

从本质上讲,正确处理常态职能与非常态职能的关系,实际上是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尽管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因不尽相同,归根结底都与社会矛盾、社会管理息息相关,都是特定制度、政策、技术条件下人的活动直接或间接体现的结果。“社会出现的许多危机是人类社会不理智的发展方式、不理智和不适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果。”[7]1986年4月25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使八万多人口的普里皮亚特成为一座“死城”,而且放射性物质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飘向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等北欧国家,引起这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极大恐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各种化学污染、环境污染事故表明:如果不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人类将不断将自己置于灾难的边缘。社会学家贝克、吉登斯等人所倡导的风险社会概念就是建立在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基础之上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安全与发展关系的不和谐,反映在政府职能问题上,就是常态管理职能与非常态管理职能即应急管理职能的断裂。再进一步讲,就是将应急管理职能仅仅局限于对突发事件的被动响应,没有从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上去认识和定位应急管理职能。这个问题在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政府日常管理中危机意识和风险观念的不足甚至缺失。片面追求GDP增长指标,忽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致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是当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比如,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公共管理的首要目标,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没有从安全的角度制定和评估发展计划,也忽视了安全对发展计划的影响,结果使多年的发展成果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就毁于一旦。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正是导致当前灾害、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实践中,危机意识和风险观念的不足甚至缺失,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安全文化的缺失。所谓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一种价值观,体现为一个单位或单位中的每个成员共有的意识、共有的态度或共有的行为特征。只有建设发达的安全文化,政府、社会、个人才能从安全的角度,随时评估他们的决策和行动,最大限度地规避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各种损失。因此,培育、发展安全文化,是整合常态政府职能与应急管理职能、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提高公共安全服务水平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途径。

综上所述,以整合的视角实现应急管理职能的准确定位,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职能整合,政府一方面能够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变革遏制因发展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也能够依据公共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3:管理学的创新职能

政府统计工作承担准确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重要职责, 从而具备信息服务、监督和管理等职能。所谓信息管理职能, 就是统计部门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和论证等工作, 在为各级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主体提供数据信息、决策参考、预警等服务的基础上, 主动参与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 发挥调研、监测、控制、考核、协调等功能。

在信息化社会, 统计部门是社会信息集散中心。强化统计管理职能, 对推进经济和社会科学管理意义重大。一是参与决策之需要。科学决策离不开信息统计, 必须把统计参与决策提升到战略高度。二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切实履行统计的信息管理职能对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监督体系及有效的激励、制衡机制尤为重要。三是依法规范社会主体意识和行为的内在需求。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需要各级统计部门加强对市场非规范行为的监督、考评和管理力度。

统计的信息管理职能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决策与信息。统计信息不仅作用于决策的全部环节, 而且要主导计划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等工作。二是控制, 即通过信息统计对经济运行进行衡量与评价, 以既定目标为标准进行偏差纠正。三是组织。在计划实施过程中, 统计部门通过机构建设、资源整合和人员素质提升, 承担起各种信息的组织责任, 有效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四是考核。统计部门以某些统计指标为标准, 实施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效果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考核。五是咨询, 是指统计部门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 就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运营等提供信息、论证和政策建议等服务。六是协调, 即把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联结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 表现在整个统计流程和所有环节上, 如统计指标体系的调整, 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以及统计信息的对外传播和社会应用等。

二、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的制度缺陷及其表现

(一) 信息管理的制度缺陷

1.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制度不健全

统计信息管理的制度设计关乎整个统计工作流程实施的顺畅度和效率高低。中美统计管理体制相似但工作效率相差较大, 首先就在于我国统计制度设计得不够科学和健全,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制度系统设计。统计报表方面, 普遍存在多头设计、重复设计等现象, 导致报表体系缺乏整体性、统一性和协同性;统计指标设计上, 缺乏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 易造成统计信息的交叉、重叠、疏漏和不配套等问题。此外, 统计指标体系的不稳定, 不利于实现纵向 (时间序列) 分析、研究和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二是信息系统设计。由于缺乏顶层设计, 各级统计机构在信息统计流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上难以统一, 数据库类型不一, 数据结构不一致, 进而影响国家统计局对数据的集中处理和深度挖掘。

2.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滞后

当前, 我国缺乏统计信息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无法顺利实施对统计绩效的整体考评, 如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 统计部门资源状况及其配置、使用情况, 统计规划的执行状况及统计信息服务的效果、质量等。由于国家统计局对地方机构缺乏实质性的监控能力, 而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量对绩效评价缺乏动力, 两方面原因造成了统计信息管理评价的真空地带。此外, 独立、中立的监督机构十分缺乏, 这也是造成统计信息管理评价形同虚设的原因之一。总之, 地方介入和国家局监管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统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 进而影响了统计的公信力。

3. 信息管理协调弱化

美国设有专门的统计协调委员会, 负责统计机构间的协调工作,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统计机构职能重复、信息的重复统计等技术问题。但是, 我国尚未建立起类似的协调机构和机制, 地方上同时存在的两个调查机构 (统计局、调查总队) 因统计标准、口径等问题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 许多地方统计局不得不另设一套数据调查和统计系统, 无疑增加了大量行政成本。此外, 由于约束力不够, 上下、平行统计机构间往往缺乏信息沟通, 缺位和越位现象频繁出现, 而责任又无法准确认定, 导致统计工作存在无序状态。

(二)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政府统计管理的信息重叠

根据以上分析,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的制度缺陷必然造成信息重叠问题。一方面, 因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统计部门内部之间均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叠, 导致信息重复统计, 既降低了数据信息的质量, 也增加了执行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平台, 无法实现统计信息处理的标准化, 故而无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对重复信息的识别和剔除。

2. 政府统计管理的信息失真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绩效评估滞后是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信息统计绩效管理准则不健全极易造成部门管理松懈及执行力下降, 加之地方统计机构在调查中需要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 难以阻止地方政府对统计数据的经常性干扰。同时,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行监督机制, 违法成本较低, 各级统计机构和地方政府很容易达成某种默契, 造成统计信息失真, 给国家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处理造成了极大困难。

3. 政府统计管理的信息孤立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协调不力造成了统计信息孤立问题, 集中体现在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诉求和行为差异上。一方面, 两者执行的调查方案不一, 如目标、方式、渠道与执行标准等, 必然造成统计数据标准化程度低、衔接性差、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 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尚未建立, 缺乏沟通和协调, 重复调查难以避免, 客观上造成了信息孤立、割裂, 既不利于统计部门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也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此外, 由于统计信息的重叠、失真和孤立, 实际利用价值无法保障, 无法真正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

三、信息管理视角下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状况, 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应以提高统计部门信息管理能力为核心, 通过制度创新, 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统计管理模式, 增强和发挥统计部门的整体功能, 提高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服务层次, 保障统计部门综合服务目标的实现。

具体而言, 就是要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统计信息管理体系, 以信息服务为基础, 加大统计信息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要积极、逐步地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讲求效率和效益原则,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统计指标体系, 实行与多元需求相适应的调查方法体系, 为社会公众特别是企业和个人等微小用户提供多层次、高品质、时效性强的统计数据。二是提高统计部门信息化水平, 加强标准化建设, 提高统计数据一致性, 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三是在统计信息服务的基础上, 提高统计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主导意识, 通过调查研究、行业发展监测和考核、数据控制及机构协调等工作, 真正履行统计部门的信息管理职能。

四、信息管理视角下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构建

在当前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 统计部门要主动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制度环境, 顺应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 从观念、机制、渠道、手段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形成符合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民众参与”新型管理模式, 努力提升统计信息管理能力, 以服务于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一) 政府主导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政府权威的统计管理模式, 有利于增强信息统计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由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两个部分构成。

政府综合统计主要履行综合、协调和管理等业务职能, 负责国家层面和范畴的信息统计, 同时依法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民间统计的一般业务。在制度安排上,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纵横交叉的综合管理模式。横向上, 应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和程序, 形成统计管理、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处理、信息分析和研究、业务协调等职能部门, 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下级业务指导力度。纵向上,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垂直管理”的模式, 即国家统计局负责对国家、省、市三级统计工作的垂直管理, 统一实行人、财、物及信息标准化管理;地方则负责对县、乡 (镇、街道) 两级统计工作的具体管理, 并积极推进乡镇一级统计部门的“实体型”转化, 最大限度地避免地方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扰。

相应的, 部门统计负责本部门 (行业) 的信息统计业务, 强化其部门和行业专业性, 发挥其内部范围小、统计对象属性相对单一、专业性强的优势。鉴于部门统计是综合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管理模式上应与综合统计的管理体制相一致, 既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也可以排除各级部门对统计工作的人为干扰。

(二) 市场引导模式

在社会需求旺盛、多元化的背景下, 统计工作要寻求突破,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除了坚持做好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基本职能, 还要拓展业务范围, 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一站式的调查咨询服务。由于我国统计部门目前依然存在管理模式单一、业务经费紧张、机构独立性差等一系列弊端, 应将统计工作思路转移到为多元主体服务上来, 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观念转变、体制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变革等途径, 向市场要空间, 向市场要效益。对与市场关系密切的部分信息统计机构, 可以考虑先行实施企业化改制, 成立政府控股的信息统计与服务公司, 将其推向市场, 通过市场竞争反向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三) 民间参与模式

在政府主导模式与市场引导模式之外, 还应加快统计的“社会化”进程, 即将民间信息统计机构纳入国家信息统计体系中来, 一方面使之成为政府统计必要、有益的补充, 形成信息统计的全新格局;另一方面能够对政府统计部门形成业务竞争压力, 有利于活跃信息统计服务市场氛围。首先, 民间统计机构贴近市场, 对市场需求变化敏感度高, 生存意识和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要明显高于政府统计部门, 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也更高。其次, 民间统计机构能够及时填补政府统计部门的市场真空, 有利于满足基层对微观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这种合理分工可以让政府统计部门集中精力, 专注于宏观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分析业务。最后, 通过发展民间统计机构的力量, 营造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的竞争氛围, 并依托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谢伏瞻.中国统计改革的进展、挑战和对策[J].中国统计, 2007 (11) .

[2]杨美沂, 林勇.政府统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信息管理视角[J].生产力研究, 2014 (02) .

[3]施威, 熊佳敏.媒介技术演进的社会动因与选择机制[J].新闻传播, 2013 (11) .

[4]邱东, 宋旭光.中国统计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5]施威.媒介技术演进与社会构建:内在逻辑与实践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 2014 (01) .

篇4:社会管理创新中公安职能的发挥

【关键词】社会管理 公安职能 发挥 创新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都需要有充分的社会活力和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做支撑,而这些条件的产生又都依赖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是解决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政府都要起到主导作用,公安机关作为行政单位、执法单位,具有有效控制社会治安局势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顺应民心、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面对新形势,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又有新期盼、新要求,要求我们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要求我们妥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保护各类群体的利益。只有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些新要求、新期待,才能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命题。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于社会管理和治理的职能,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机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有序和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则是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过程,不仅与政治、经济、法治和国内国际文化环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是公安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据所在。我国目前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为了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掌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央从战略的高度做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部署。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及时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又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公安职能的发挥

(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服务职能。一是打牢“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执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要求,健全公安法制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主动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以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改革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以从政策上促进、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为着眼点,牢固树立“社会治安也是投资环境”、“公安工作也出生产力”的新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形成服务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三是维护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以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生产领域的打假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烟草、食品、药品和农资等市场的整治工作,打掉一批严重危害经济秩序的制假、贩假窝点和源头。依法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特别是证券期货、财税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非法集资传销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经济犯罪,坚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

(二)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发挥主导作用。公安机关在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一方面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努力降低社会风险。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上下功夫。构建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情报信息网络,密切关注在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化等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及时发现、超前预警,加强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缓解矛盾、分化冲突。二是在提高应急能力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分析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建立完备的维护稳定的预测系统、完整的社会稳定信息系统、完善的教育疏导与处置系统,形成信息收集、决策指挥、事件处置的系统结构,保证信息的准确获得、防范的严密超前、决策的科学可行、处置的稳妥有效。同时强化以110为龙头的实战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三是在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上下功夫。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稳妥地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已经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必须准确区分性质,讲究政策和策略,依法稳妥处理。对插手群体性事件的分子,蓄意制造事端的幕后操纵者、进行打砸抢烧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厉打击。

篇5:创新管理职能,促进持续发展

----2017学校工作校长述职报告

学校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师风正,学风浓,要实现这一目标,所依赖的不仅仅是一支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和一个勤学善思的学生群体,从学校管理层面上说,更需要学校总体规划,制度引导和精细操作,现结合我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实际,谈谈具体的经验做法。

一、在创新中弘扬师德,矫正师风

结合上级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校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立师德树师风,提升了队伍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抓学习促落实:我校专门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强师德、正师风、树形象教育活动。领导班子认真组织,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教师做了不少于 10000字的学习笔记,撰写了学习体会。在查摆整改阶段,学校与教师形成了自查报告,制定了整改方案,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制定了教师“六不准”,全体教师做到了以德立身、以德从教、以德育人。

2、抓制度保公平:严格落实考勤制度、绩效奖励制度、综合考评制度不动摇,采取制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使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工作记载更加详细,在学教师综合考评、优秀班主任评选、职务资格评定工作中,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办法、程序执行,考评后及时公示考评结果,广大教师心悦诚服。由于落实有力,杜绝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赖一个样的” 不良现象的发生。

3、抓班子促整改:整改从领导班子开始,要求领导干部、党员时时干在前头,处处以身作则。如今上至校长、副校长,下至每位教师,都能身先士卒,或是认真钻研、处理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或是早来晚走尽职尽责管理安全工作及学生纪律,积极主动毫无怨言,树立了良好的集体形象,增强了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临时外出或做事,都能主动请假销假或请示汇报;对于问题学生教师能主动家访;有的临近退休、身体欠佳的老教师能理解学校人员紧张的难处,毫无怨言地继续操劳在工作岗位。由于领导班子、党员的表率作用,教师的不良习惯改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在改革中深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是复杂的,如果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头绪,很容易出现打乱仗现象,挫伤教师的工作极积性。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在教学管理上打破固有工作模式,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取得了较好效果。

1、在教学过程管理中作出新尝试:

实施目标管理,以恒通二中期末考试成绩为参照目标,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是具体责任人,分别负责年级、班级、学科各项质量目标的完成,并在期末综合考核中实行量化考核,兑现奖惩;精细过程管理,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推门听课制”,领导“包年级制”,构建教学立体防控网络,不定期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随堂听课,了解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听课等教学常规是否落实,做到检查不提前通知,直接按课程表的安排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及时查看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及时与教师反馈、交流,有效杜绝了教师不备课上课的现象,达到了求真务实的效果;严格终结管理,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均由教导处记录装档,作为考核、评估教师的重要依据,每学年按照《教学常规考评细则》进行绩效考核,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全面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新思路:为解决“先观摩、后总结”传统教研零敲碎打、形式单

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校以随堂听课和打造“四环双学”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为载体,着力狠抓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平时深入教学一线推门听课,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重在了解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情况,以教研组查找主要问题,明确下一阶段教研专题和行动计划,重点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然后安排教师个人设计教学,组织共同观课,力求落实行动计划,最后说课、评课,重点评说“做得怎么样”,并明确“下一步怎样改”。活动集教学观摩、专题指导、同课异构、相互听评课于一身,取得了预期效果,受到了广泛好评。

3、在抓实教学质量上实施新举措:平时通过加强领导巡课、常规检查和随堂听课,我们积极督促每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力保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不丢失,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高度重视教学反馈,坚持定期“回头看”,做到每年级每个月都有质量检测,每一次检测都有质量分析、查缺补漏。每个学期,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复习备考会,蹲点督查、模拟测试、整改提高等手段,促使教师在教学措施方法的研究和落实上下功夫,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4、在校本研训中取得新突破:我校非常重视吸收外部经验,加大了外派力度,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在上级评优竞赛、培训交流中,尽量启用新人,避免不重复,让更多的教师得到锻炼、提高的机会。由于教研与指导到位,在省白板应用教学大赛上,王军老师获优秀奖;在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任纯、黄浩等教师获等级奖;在县教学能手评选中,王旭等9名教师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中,杨武老师获一等奖,蔡行老师获二等奖,王芳老师获三等奖。本学年我校积极承办了盟区校的校际交流活动,活动中做课教师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教研员精彩的教学点评和主管领导画龙点睛的总结,引发了广大教师深刻反思,为校本教研补充了新的能量。

我校的教学管理,由于目标明确、形式新颖,措施得力,改变了过去盲目、浮躁、应付的不良习惯,向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迈进了扎实的一步。

三、在实践中坚持以德为首,注重全面发展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求真务实和观念、方法、活动上的创新,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增强时效性,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

1、构筑德育主阵地:为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近年来我校着力在班集体建设上下功夫。一是班主任培训不松懈。坚持理论学习,学教育政策法规、学班级管理经验,努力提升班主任理论水平;坚持周例会、月总结、学期经验交流,以会促训。二是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不松懈。通过实施班主任常规考核、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集体评选促使班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

2、夯实养成教育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我校养成教育的重要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以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做到会背诵、乐执行,知行统一,让规范深入学生内心,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醒作用;以模范学生评比为依托,做到检查经常、评比结果公布及时,值周领导做到了早来晚走,值周学生干部认真负责,各班主任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德育培养目标;以班级为中心组织了养成教育大检查活动,主管领导对检查情况做了认真总结,对优秀班级和学生进行了表彰。

3、重建“三结合”阵地:为了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一年来,学校着力做好“百名教师访千家”这篇文章。每学期开学前后,领导班子认真规划和部署,就家访的目的意义、家访对象、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做详尽解释和说明,安排教师实施家访,碰到问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教师的懈怠情绪淡化了,家访工作大多做得有声有色,“开学前集中访、个别学生重点访、应急问题电话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学生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群众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4、创建校园文化阵地:为把学校打造成温馨家园和幸福乐园,我校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和书香校园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以“四姿三声两操一活动”为基本项目的“让校园充满生机,让学生健康成长”主题活动,通过六个到位——时间调控到位、人员安排到位、场地落实到位、组织形式到位、内容设置到位、评价考核到位,力争让人人动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唱起来,使校园充满生机,让学生健康成长,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学生展示风彩的舞台。

四、在管理中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1、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

我校坚持行政领导分管年级、联系教研组和学科制度,落实每位行政领导的教学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工作的领导。实行每位行政领导蹲点一个年级组,联系一个教研组,负责一个学科,定期组织召开年级组教师和教研组会议,分析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参加教研组的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对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2、建立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我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各科教师岗位职责,完善了《红袖中学教职工考勤细则》、《红袖中学教师教学实绩考核细则》、《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常规考评细则》等,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的岗位职责,让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到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力求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构建网络,形成管理合力

我校形成了“分管领导——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管理网络,实现了监控无死角,把管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管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6:管理学的创新职能

社会管理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活动。税务机关既是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又是国家重要的社会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优化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努力承担社会管理职责上有新贡献

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的职能,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税务机关应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主动承担好社会管理职责。

一是要坚持应收尽收,保障社会管理财力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国家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与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相关的支出将迅速增长,需要充裕的财政收入。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大力加强税收征管,保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筹集更多的财政收入,为推进社会管理和实施民生工程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是坚持应惠尽惠,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以落实税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己任,继续抓好各项税收调控措施和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落实,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应惠尽惠,努力培植财源、涵养税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明显加强。

三是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税收法治环境。把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办税,作为税务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要认真执行税收法律法规,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税法能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从。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整治税收秩序,营造一个法治、公正、优质的税收环境。

二、着力优化纳税服务体系,在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大局中有新作为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践中,地税部门要从理念和行动上主动融入“服务型政府”的大系统中,结合构建税收征管新格局,建立新型的纳税服务新体系。

一是创新服务机制,不断适应社会管理要求。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引导,从为纳税人提供职能性服务、权益性服务、程序性服务出发,对税收工作的各环节精细分工,明确工作职能和服务标准,制订一系列税前、税中、税后的全程性服务规范。完善配套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对整个纳税服务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阶段性的科学评价,奖优罚劣,从而达到推动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目的。二是拓展服务内涵,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要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税收领域的各个角落,不断深化“一窗式”服务。要进一步推进信息管税,构建政府、社会信息共享体系,推广网上申报、电子缴税、机打发票等信息化服务,减轻纳税不必要的资料报送,有效落实“两个减负”。健全纳税人维权机制,落实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纳税人制度,畅通、规范纳税人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纳税人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化解征纳矛盾。

三是加强信用管理,不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将有纳税信用不良记录的纳税户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在发票领购等环节采取一定的控管措施。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工具,开展失信纳税人公告。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供公众随时查询,接受全社会监督。进一步推进税收信用的社会治理,建立税收信用破产惩罚与商业信用挂钩机制,使失信惩罚机制的作用全面渗透。

三、不断创新税收管理方式,在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上有新突破

税收征管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机关要把提高税务管理质量作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税收管理方式、机制、手段,实现税收管理效能最大化。一是实施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行税源分类管理办法,按照纳税规模、行业、入库税种等标准,兼顾特定业务,对税源 进行科学分类,探索和把握管理规律,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大企业税收专业管理模式,制定中小企业税收专业管理办法,积极推行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税源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程度。二是推行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行税源一体化管理机制,明确界定税收征管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加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联动,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横向的综合协调机制和各层级之间纵向的任务分配机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整体效能。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税收考核机制,坚持考核收入计划与考核收入管理并重,考核收入数量与考核收入质量并重。三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加强涉税信息采集,严把征管基础数据采集关,强化信息资源的分析利用。充分利用综合征管系统在数据查询统计、收入分析预警、征管质量监控和报表生成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切实提高征管工作效率。加强税控设施应用管理,广泛宣传和开展发票有奖活动,加大对商家不开发票行为的查处力度,堵塞税源管理漏洞。

四、不断完善内部行政管理,在保持税务系统和谐稳定上有新举措

税务内部管理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分析研究影响税务机关行政管理的主要因素,积极寻求创新和规范税务机关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公正透明地提拔使用干部,扩大干部交流面,让各个级别层次的干部在机关与基层、业务与政工岗位之间进行适当的轮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激励人,用环境激励人,为干部职工提供具有发展空间的环境以及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要把作风建设同目标责任考核和评先选优相结合,以良好的作风助推税务机关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从风险应对入手,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税收执法体系、严密的税收内控机制和健全的法制保障体系,有效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强化执法责任考核,认真展开执法督察和执法监察工作,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

上一篇:八上第15课导学案下一篇:电焊工技术教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