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

2024-07-23

《师生情》(精选8篇)

篇1:《师生情》

师生情作文800字:浓浓的师生情

岁月悠悠,流年似水,从小到大的事情就像一片片云,各式各样,但过不久就忘却了。可是,那一件令我感动至深的事,仿佛像一颗又甜又硬的糖豆,不被岁月的海浪冲刷掉,每每想起,心中就会涌出一股暖流包围全身,让人感到温暖。

那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王剑宁老师。王老师脾气很好,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出亲切的光芒,嘴角边常常挂着笑容。

有一天早上,天气冷的异常,好像天公要把所有寒气在那天放射出来。王老师慢慢地走进了教室,不停地咳嗽,往昔里很有神采的大眼睛也没有了光芒,变得黯淡。显然,王老师是患了感冒,但是,她还是用沙哑的嗓子给我们讲课。

刚上到一半课时,我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剧痛,一瞬间,我顿时感到头重脚轻,身体发软,一下子趴在了课桌上,有气无力。王老师看见我这个样子,连忙走过来,亲切地问我:“昱含,怎么了?”我气若游丝地回答:“我,我的肚、肚子痛。”王老师听了,脸上的笑一下子消失了,她不顾自己身体的疲惫,背起我就往医务室跑。

在去的路上,王老师看我没穿棉袄,就把自己的`呢子大衣给我披上,我看她自己穿的那么单薄,就说:“老师,您也患感冒了,这寒冬腊月的,您不披大衣,能受得了吗?还是您穿上吧,我不冷。”王老师对我一笑,说:“你看,老师头上还冒汗呢,你就自己披上吧!”年幼的我信以为真,就穿上了老师的大衣。其实,那时,老师冻的嘴唇都发紫了。

到了医务室,校医说我没事,只是吃坏了东西,饿一天就好了。王老师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看完病,老师又背我上楼。因为她的力气较小,一年级的我体重也不轻,再加上她又在生病,因此每上一级楼梯都是那么费劲,那么吃力。只听见她每上一级楼梯,都要喘息上好大一会儿,然后才能再往上爬,好不容易爬上一层,王老师已累得气喘吁吁。我看见她这个样子,于心不忍地说:“老师,让我下来自己走吧。”老师听了,勉强笑着对我说:“傻孩子,你病还没好,再着些凉,病会加重的。老师的病已经好了,没有事了,你就让老师把你背上楼吧!”我听了,信以为真,就不再坚持自己上楼,就这样,老师咬着牙,背着我一步一步地挪上了二楼。

刚到二楼,老师就急匆匆地把我送到办公室,给我搬了两把椅子,让我躺下,又给我冲开了一碗糖水,一口又一口地喂我喝,还用手轻轻地揉我的肚子。在她的抚摸下,我觉得好点了,可一坐起来,肚子里就翻江倒海,十分难受。我受不了了,“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呕吐物都吐在了老师的大衣上。可王老师一点也不嫌弃我,一边拍我的背,一连安慰我说:“没事儿,没事儿,吐出来就好了。”老师把我安顿好后,才去清理大衣上的呕吐物。弄好后,老师怕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静坐无聊,就和我一起聊天,编故事……就这样,老师在办公室陪了我一个小时,见我好了,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虽然王老师只教了我短短的一年,但是她在我生病时对我慈母般的关爱,那浓浓的化不开的师生情,我永远不会忘怀!

篇2:《师生情》

今天我们师生聚首相逢,大家欢歌笑语、欢呼雀跃。看着一幅幅泛黄了的黑白照片,在我心中顿时涌起了许多学生时代的留念,是一种情,还是一种忆,勾起了我所有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是随着文化大革命开始走进课堂,又在文化大革命结束离开学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读书无用论”有点混淆视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遭到批判;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思潮在同学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当时也确有一些学校受到了冲击。但令我们欣慰的是:武重子弟中学教学日程井然有序,学习气氛紧张和谐;在人的一生中学习文化知识的最重要阶段,同学们的学业没有荒废,青春年华没有虚度,我们学到了应有的文化课知识。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位优秀的、精通教育的校长,我们有一批优秀的、辛勤耕耘的老师,是他们将文化知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的真谛。在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候,师长们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并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师长们的谆谆教悔、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哺育我们茁壮成长,让我们终身受益,在我们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一直还在享用学生时代的那笔精神财富。

我们为有这样的校长和老师而倍感骄傲、无比自豪。今天与其说是我们同学50岁的聚会,倒不如说是在我们年届50之时,向我们的恩师们汇报思想、倾诉心声,并表达感激之情。

我突然觉得同学的那段岁月是人生最美的,也是最珍贵的,也许当初无意中的伤害会导致彼此的不和,但是若干年之后如果再相遇,再提起当时发生的事情,才感觉是多么的纯真,那不正是孩提时代稚嫩小脸的天真和童趣吗?这就是同学有别于其他不同的地方,最纯真莫过于同学间学习与打闹嘻笑的日子。

回忆可能掀起你些许不安的心,可当你静静的回味那朝气蓬勃的学生时代,会让你有止不住的感动。今日百侣相游,忆往昔文革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倜傥风流,描绘冬夏,书写春秋,感怀人生风雨舟。昨天我们因怀揣梦想、憧憬未来而兴奋和激昂,今天我们因回忆过去、重温昔日同窗而温情和甜蜜。

我为有这样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而感到荣幸,这段难忘的经历会让我们永远珍惜。

篇3:毛泽东承续三代师生情

伯乐的慧眼与千里马的深情

周震麟是湖南宁乡人。早年入读武昌两湖书院,与黄兴同窗5年,结为好友,也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志同道合,十分友善。1903年11月,周震麟在长沙与黄兴、刘揆一、章士钊等人创立华兴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湖南支部部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讨袁护法等革命运动,是国民党资深元老。

青年时的周震麟,思想进步,不满现实,锐意变革。深得洋务派领袖、湖广总督张之洞赏识。1901年,周震麟同黄兴一道从武昌两湖书院毕业,踌躇满志,逸兴遄飞,准备东渡日本留学或北上京师大学堂任教。正在这时,他接到了来自家乡的信函。原来,新任湖南巡抚俞廉三奉旨在长沙开设湖南高等学堂,正从各处招揽具有新学思想的人到校主事。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系长沙人,思想较为进步。由于俞廉三、张百熙的开明和引领,当时的湖南长沙悄然兴起了新学。家乡的士绅因慕周震麟才华横溢,学名极高,邀约他回湘办学兴教。是北上,还是南返?周震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为此,他与同窗五载的挚友黄兴商谈多次,黄兴认为创办学校“此乃转移湘人顽固脑筋,养成多数革命党员,以为宣传运动革命前驱准备,绝大良机,不可坐失。”听黄兴一席话,周震麟心中深同此感,于是断然打消东渡和北上念头,不顾一切回到长沙。从此,他在湖南兴办新学,开办学堂,开发湖湘风气,培养革命人才,立志教育救国。

这一年,周震麟在长沙望麓园沩宁试馆创办宁乡驻省中学,后又创办宁乡师范速成学校。在这里,他慧眼识才,破格免试招录了一位乡下年轻人就读。后来,这位“乡下人”从这里走了出去,成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位坚定的革命家,也成了伟人毛泽东的老师和同志。正是周震麟这一个破格举动,成就了一段三代人半个世纪的师生情,成就了湖南教育史上传颂至今的一段佳话。

周震麟破格录取的乡下人名叫徐特立。徐特立,1877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徐特立的父兄因愤于没文化常常受欺压,千方百计凑钱让他读私塾。他读了六年书,又因家穷无法交学费而辍学在家,只好跟随一个和尚学习禅宗。后来他一边在家劳动,一边教私塾,一边刻苦自学。徐特立目睹乡下穷苦农民的子弟无钱上学,也没有机会读书,决心兴办平民学校,让穷人家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上得起学,读得起书。但是,他缺乏创办学校的经验,学制设立,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不知道要从何入手。怎么办呢?“求学贵有师”,徐特立决心找到能帮助自己进步的好学校、好教师。于是,他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来到长沙城里,决心报考宁乡驻省中学师范速成班。

1905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大雪纷飞,望麓园沩宁试馆寂然无声。年轻的周震麟校长正在庭院散步,忽然有一位风尘仆仆的乡下年轻人求见。此人正是长沙五美乡的私塾先生徐特立,求周校长收录他入宁乡驻省中学师范速成班就读。当时师范速成班招生已结束,见来人心意诚恳,周震麟就叫他过两天再来校补考。哪知徐特立直言相告:“如果要通过考试,我是不能考上的。”周震麟甚是诧异,便问他:“既然考不上,你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来要求上学呢?”徐特立便将自己的身世和志向向周校长作了介绍,并从提篮里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文稿和习字拿出来双手呈给周震麟。品读徐特立的文章,欣赏徐特立的习字,周震麟不由连声叫绝,他握着徐特立的手说:“我看凭你的文章就有资格当上我们学校的教员,又何必再进师范学习呢?”徐特立也丝毫不加掩饰地说:“说实在话,我在乡下教蒙馆也是小有名气的,以此谋生尚可混得下去。可是当今世界潮流日新月异,如果依旧是用古旧的东西教授少年儿童,国家民族的前途岂不困殆?因此我想进入新学堂,学习一些新知识,用新知识教育后一代……”一番交谈,周震麟震惊地发现,这位身材瘦弱、面容憔悴的年轻人,不仅通晓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而且还熟悉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有志青年。徐特立的远大志向,尤其深得周震麟的赞许:“真有志气。我们办这个学校,就是要造就一批有才有志之士,为国家为民族干出一番事业。我决定破格批准你免试入师范速成班学习。”于是,周震麟既不问其求学渊源,也不问其家庭出身,免试录取了徐特立入学。就这样,28岁的徐特立终于跨进了宁乡师范的校门,开始给30岁的周震麟当起了学生。

在周震麟的帮助和影响下,徐特立在师范速成班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和新知识,认识了许多进步人士,逐渐走上了反对康梁而信仰孙文的道路。

徐特立在宁乡速成师范只学习了四个月,但对他人生转折关头的这段学习生活,他却铭记终身。60岁时,他回忆这段学习时深情地说:“28岁进宁乡县速成师范,学过四个月。但这时我的科学己远在教员之上,不过过去所学的都是旧的,在四个月中一切科学知识都有新的发展。”

晚年的徐特立还记得速成班毕业典礼的情景和周震麟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振聋发馈的讲话。毕业典礼是在布置简朴的礼堂里举行的,周校长面对近百名即将走向社会的莘莘学子,心情十分激动,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办这个学校,不是只为培养你们当一个好教员,得到社会上的名誉地位,更重要的是希望你们创造事业,创造有利国家民族的事业。”周校长极富鼓动性的讲话,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

新中国成立后,这时的徐特立已经是中共元老了,受到党内外人士的崇敬和爱戴。晚年在北京会见周震麟时,还提到这件事,他说:“我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周先生的这几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很深的。从此我走上了反对康梁而信仰孙文的道路。”

1960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办在长沙望麓园宁乡试馆狭小院落里的宁乡驻省中学速成师范科,已由长沙迁到宁乡县城。耄耋之年的徐老,仍惦记着这所为他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学校。这年的2月8日,他偕同大革命前夕曾在宁乡师范当过教员、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到宁乡师范视察。两位革命老人十分体察民情,行前叫人通知不要迎进送出。到校后,二老兴致勃勃到处观看,又到学校办公室坐下来,与教职工亲切交谈,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和师生思想状况,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出对那段岁月的深深怀念和感激。

1964年3月周震麟在北京逝世,已80多岁高龄的徐特立扶病来到灵前与自己的老师告别,再次对周围的人说起了在宁乡速成师范所受到的教益,感谢周震麟校长对他的教育和栽培。

“最敬佩的老师”与“最得意的弟子”

1905年,28岁的徐特立在宁乡师范速成班毕业后,以“兴办平民教育”为主旨,开始了他在家乡的办学生涯。在1905年到1913年的短短8年内,先后创办起梨江高等小学堂,平民夜校,长沙师范学校和私立五美高级小学。为了办学,徐特立带着家人省吃俭用,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寒碜生活。

如果说,1905年徐特立在宁乡师范速成班4个月的学习经历,引领他由推崇康梁君主立宪到信仰孙文的三民主义思想,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1913年至1919年他在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经历,则使他逐步接受了新民主主义思想,开始信仰共产主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道路,从这时起,他人生最辉煌的一页开始掀开。

1913年至1919年,受孔昭绶校长的邀请,徐特立兼任湖南一师教员,在这里,他结识了他最得意的弟子、后来成为革命同志的毛泽东。由于他人品高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教学精湛,在师生中威望甚高,成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老师”。

徐特立在第一师范任教6年,他的品德和学识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很大的。

徐特立当选过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又曾担任长沙师范校长,是全省有名的教育家,当时被称为湖南教育界的“长沙王”。但是他生活却极简朴,一年到头,布衣布鞋,被人谑称“徐二叫化”。他把家眷也留在乡下,夫人在家喂猪种菜,维持家庭生活。为了让农民子弟有机会上学,他用自己的大部分薪金,让出自家的房子,在家乡创设了五美高小,而他和家人却过着异常勤俭的生活。为了筹资兴学,他节省每一个铜板。那时,他每次回家看望家人,40公里路全靠步行,连往返的午餐也舍不得花,将就吃点家炒的薯片等食物,聊作充饥之用。

徐特立这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对毛泽东影响很深,此后,他一生加以效法,并发扬光大。无论是作为当时湖南一师范的学生,还是作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一直保持着这种优良品质,坚持清廉作风,给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给领导干部树立了崇高的榜样。这一点正是广大老百姓一直以来崇敬和怀念毛泽东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徐特立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他曾亲切地告诫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说:“润之,我认为读书要守一个‘少’字诀,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看通,看透。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来估量书籍的价值,要用一个本子摘录书中精彩的地方。总之,我是坚持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这样读书,虽然进度慢一点,但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不但能记得牢固,而且懂得透彻。”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很重视徐先生的读书经验,也是实践徐先生教学主张最有成效的人。我们从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等典籍就清楚知道青年时期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可以影响一辈子。

最令毛泽东难忘的,是徐特立拔刀断指、誓死反袁的壮举。一天,在长沙修业学校兼课的徐特立,应邀向该校师生作时事报告。会上,他慷慨陈辞,历数袁世凯对外执行屈膝投降政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借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之机,在湖南枪杀所谓“党案”牵连者数千人,为其复辟帝制清扫道路的滔天罪行……越讲越激昂,越讲越悲愤,声色俱厉,热泪如注。突然,他纵身从讲台上跳下来,跑进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当即砍断左手小拇指,以示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愤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顿时,血流如注。徐特立即以指蘸血,写了“请开国会,断指送行”的血书,交给即将赴京请愿的湖南立宪派人士罗峙云等人,然后就晕倒了。

徐特立不愧是一位能给学生以良好影响的好老师,他以自己的优良品格和高尚师风赢得了毛泽东的尊敬和爱戴,毛泽东能够走上革命的道路,并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人民的领袖,与徐特立的教育引导密不可分。

应该说,毛泽东对老师徐特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徐特立由最初胸怀教育救国理想到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这个伟大的转变,与学生毛泽东的影响也紧密相连。

徐特立的前半辈子始终胸怀教育救国的理想。1919年,年届42岁的徐特立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赴法国留学。在法国的4年时间,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声援勤工俭学学生的斗争,坚决反对迫害进步学生的恶行。之后,借资赴比利时、德国进行教育考察。

1924年徐特立回到阔别5年的祖国。回国后,他的教育救国的梦想依然实现不了,令他陡升郁闷之情。而他的学生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已然成熟。通过对中、西方政治和社会的研究与认识,徐特立深感毛泽东走的是一条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道路。家乡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也深深地触动了徐特立。他更感到共产党人的社会作用,也体察到学生毛泽东潜心从事农民运动的远见卓识。于是,他参加了湖南省农民协会,并担任教育科长,兼任湖南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主任。从此,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50岁,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7岁,他竟然义无反顾地随红军主力离开江西,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红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长征老兵。

1937年初徐老60大寿,毛泽东顾不上前晚一个通宵没合眼,提笔为徐老写了一封饱含情谊的长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写完信后,毛泽东仍然顾不上休息,他连饭也不吃,就赶去寿堂亲自将祝寿活动的准备情况检查了一番,直到每个环节都落实了他才放心。寿堂设在延安城东的天主教堂里,瓜子、花生、红枣伴着六十个热气腾腾的“寿桃”———大馒头,摆满了铺着红布的桌子。参加祝寿的人挤满了整个教堂,等待着徐老的到来。在大家的热切盼望中,徐老头戴一项鲜艳夺目的大寿帽,在毛泽东等人的陪伴下走进来,人们按捺不住兴奋和喜悦,纷纷起身祝贺。大家热情地将徐老团团围住,每个人都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徐老敬献寿酒。毛泽东也亲自起身祝贺,真切地献上对老师的现场祝词:“老师,俗话说‘返老还童’,我们都祝您长命百岁!”

70岁,胡宗南的部队正在向延安步步紧逼。尽管战事紧张,但党中央毛主席仍然决定在撤离延安之前为徐老祝寿,并公开发表为徐特立祝贺70大寿的贺信。毛泽东用祝寿这种方式既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同时,又用徐老坚定的革命精神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夺取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徐老已年过古稀。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继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中央宣传部教育研究室主任、党史资料室主任,还担任过中国历史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的名誉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贵为党和国家的最高统帅,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可是仍不忘与徐老的师生情谊。一次,毛泽东特地派人邀请徐老到中南海家中吃饭。席上,还专门配备了几样家乡风味———一碗湘笋,一盘青椒,来招待尊敬的老师。入席时,毛泽东十分歉疚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哟。”徐老呵呵一笑,说“: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坚持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谦让着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硬是亲自扶徐老坐了上席。见老师穿着还像当年那样简朴,毛泽东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老师,说是以表学生心意。

“老师的老师,是我的祖师爷。”

辛亥革命之后,谭延闿督湘,湖南组织学生军,请来当时在湖南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周震麟先生演讲,周先生在台上慷概激昂,深入阐述了推翻帝制,要求共和的革命思想。其演讲内容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当时台下的听众中,有一个来自湘潭的年轻人,他就是毛泽东。毛泽东对周震麟这次演讲印象十分深刻。后来又通过徐特立、周世钊的介绍,对周震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周震麟早年在湖南办学,开发湘省风气,培养革命人才,功绩卓著;他又是华兴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同盟会最早的会员,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从那时起,毛泽东对周震麟先生敬仰有加。

1949年,周震麟先生与程潜等人发起湖南和平自救运动,湖南得以和平解放。湖南和平解放后,周震麟先生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周震麟已74岁高龄,程潜将他安置在长沙下麻园岭住下,并命长沙军管会每月送给500斤大米,作为他和家人的开支。远在中南海的毛泽东,虽然工作繁忙,仍不时惦记这位为湖南教育和中国革命作过贡献的老人。1951年8月底,他嘱咐周震麟的族侄、他在湖南一师的同窗学友周世钊写一份报告,然后由自己批示,请湖南省政府的同志,在国庆节前护送周震麟到北京。并且决定,在周震麟来京参加观礼后,就在北京定居,可安排在文史研究馆工作。9月,毛泽东亲自致电周震麟,邀请他进京参加国庆观礼。这一年的国庆前夕,周震麟从长沙到北京。翌日,毛泽东就在中南海勤政殿宴请周震麟,还约来了刘少奇、李济深、邵力子、章世钊、王季范、徐特立、周世钊等周震麟先生的故交旧友作陪。见到这么多的老朋友,周震麟先生兴奋不已,紧紧握住了毛泽东的手。毛泽东风趣地说:“您老人家真健旺,有蛮大的劲哟! ”接着,指着周震麟和徐特立两位老人对大家说:“徐老是我的老师,道老(周震麟字道腴)又是徐老的老师,这么一来,道老可算是我的老师的老师,是我的祖师爷了。”说得席间众人哈哈大笑。这年国庆节,周震麟先生作为毛泽东亲自邀请的客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握手的人很多,但毛泽东没有忘记他的“老师的老师”,他健步走到周震麟先生身边,再一次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

有一次,毛泽东去北京饭店看望周震麟先生,恰逢毛泽东的表兄、著名教育家王季范也在。毛泽东深情地对两位老人说:“你们两位都是湖南著名的教育家,为革命培养了许多人才啊! ”并再一次向周震麟先生说:“徐老是我的老师,您又是我老师的老师。”毛泽东按照他对老师关照的惯例,让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人员,给周震麟先生送去皮箱、棉衣裤、皮大衣,逢年过节还送去现金。

周震麟先生在北京定居后,全家住着一个宽大的四合院,政府每月发给他优厚的生活费用。毛泽东还经常派人把国际友人、兄弟民族送给他的礼品,分送给周震麟先生。周震麟先生生病时,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周震麟在耄耋之年,还常常被邀参加一些国事活动,每年“五一”“十一 ”在天安门城楼观礼、观赏焰火。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各种会议时,毛泽东总要走到周震麟跟前,与他握手交谈。

1961年春节,毛泽东派人给周家打电话,说他想见周震麟先生,并特别关照:“老人家能来的么?不要特别换衣服,莫着凉……”周震麟先生十分高兴,身着便衣,戴着毛巾,前去见毛泽东。见面时,毛泽东热情地握着周震麟先生的双手,十分关心地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当时摄影师按下快门,留下了一张令周家几代人为之激动的珍贵照片。

周震麟先生后来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届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尽管年事已高,须发全白,听力下降,但由于毛泽东的关怀、鼓励,老先生怀着对新中国的一腔热情,积极参政议政。对教育、科技、体育和统战工作,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1964年3月28日周震麟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毛泽东送了花圈,对这位教育耆宿,他的“老师的老师”,老同盟会员和民主革命先驱,表示了最诚挚的敬意和深切怀念。

篇4:三代师生 三代情

王育璜老师对我一生影响最大。记得我上小学时,他教数学,他总是把繁琐的算术讲得非常精彩。有一次语文老师病了,由王育璜代课,结果更受学生们欢迎。

1939年的春天,家乡遭遇日寇侵占,我上的小学停办,王老师转到芜湖附近的一所学校工作,同时介绍了我和其他两个学生前去就读。新学校收费较高,我家一时筹集不上住宿费用,父亲无奈之下决定让我暂时辍学。王老师怕我就此失学,代我向他的同事、校领导恳求,在教9币宿舍里为我支了一张床,使我避免了无处住宿的窘境。转学以后,我的成绩没有以前理想,王老师担心我们因为环境和成绩的落差而丧失自信,就利用假期给我们补课,他知道我家境贫寒,尽量不收费用。

他还特地给我讲了自己的求学故事。原来老师家中累代为师,曾祖王梓敬是清末权臣李鸿章的老师,祖父与李鸿章是师兄弟,关系很亲密。李鸿章在南京做两江总督的时候,曾将其祖父请去,意欲赠金许官为谢。没想到两者都被谢绝,唯说:“王家祖训是:不做官,不收馈赠,只是你的老师、我的父亲在北京去世,棺木无力运回祖籍安葬,这件事情你看著办吧。”李鸿章当即承诺,不久就将其曾祖的遗骨重仪相送,厚礼安葬。

王育璜老师从1934年到1937年就读于现代著名教育家邓季宣执掌的安徽省“省立四师”。邓季宣出身名门,上溯7代都是从事艺术与教育工作,他的先祖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维新派,其父邓绳侯是清代维新派成员之一,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他的亲侄和得意门生。王育璜年轻时候体质很差,经常生病,邓公知道后亲自介绍他去医院请名医诊断。当王育璜毕业的时候,邓公体察他经济困难,比一般毕业生多发了他20块现洋。后来王育璜才知道邓绳侯和其祖父多有交往,因为王育璜和邓公的师生关系,两家又恢复了交往。王育璜老师说,邓公还曾亲勉励他献身教育事业,并亲自题词:“一切操之在我,尽可能化阻力为助力,以‘廉’、‘正’、‘勤’三字为座右铭。”邓公的教导,他终生遵循。

少年的我躺在教工宿舍里,听着老师的故事,看着窗外的月光,暗暗下定决心,今生一定不会辜负老师这份如父如兄的情谊。

篇5:师生情,亲情,同学情

师 恩 难 忘

赵明阳

有一种心扉深处的想念,是三年光阴的距离所承载的,希望在一首诗的梦境里停泊,踏着字尖上的每一缕温度走向流年的深处,拈起那些温暖的回忆,那些关于师恩的往事,然后弹指,让晶莹的思绪悠然滑向心海。

记忆的清流,源起于那个凉爽的秋天

这学期开化学课。第一节课,走进教室的是一位身材匀称的女老师,说不上美,但总让人感觉她的身上有种无法形容的东西可以吸引你,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气质吧。总之,我不能准确定义。初次上课,素不相识,您提问我,我对您的课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自然回答的完美无缺。我回答问题后,您微笑,赞许,你的眼神在我的脸上停留了很久,我从你的眼睛里,读出了一种久违的期许,真诚的信任,可贵的鼓励。那天以后,我的心里有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化作一种坚实的动力:我一定要学好化学,只为那深情的目光。

之后的课堂上,我变得积极踊跃。我可以和您争论,可以缠着您问个不停,可以在取得高分时向您讨要赏赐。。。可以说,因为你,或许是不经意的初识,提问,眼神,赞许,使我对化学的学习生发深厚的兴趣,最后进化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这样的师恩,不是一句感谢就能诠释所有的真情,而只能默默地珍存心间,用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成就来回报点滴。

初三的时光,流淌到可以用倒计时来计算距中考剩余的日子了。

记得那个晚上,我们在下面改错题,老师您在讲桌前批阅前天考过的卷子。由于我那张卷子后面没有错题,就变得无所事事。于是,拿出粘贴,设计好形状,开始自得其乐的创造起来。我玩得正起兴时,被您发现了。你没有发火,无声的走到我的桌前,将我的粘贴悉数拿走。被您发现,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内疚。马上就拿出书本学起来,好像只有这样才可以弥补一点自己的过失。而内心的自责与后悔却是无以复加。此时无声

胜有声,您的举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理解,您的无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又是最大的宽容。

这样的师恩,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包含所有的歉疚,而只能暗暗地在心里,无数次的默默地祈求,老师您不要生气,保重,安康!

我在班级里不怎么出众,但您无言的眷顾,无语的教诲,不仅引发了我对化学的兴趣,也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观念和情感观念,更将恩泽一个孩子的今生。

朱自清先生曾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是啊!我多么希望能重回往日啊!在这剩余的十多天里,在您不多的课节上,我要细心聆听您每一句话语,记住您每一个动作,耐心品读也铭刻您对我意味深长的付出。

繁华即将落幕,深情即将定格,在这告别的时刻,就让我把往事,把师恩,一一封存,在每一个六月,默默回溯,静静回味。。。

校园情

难忘同窗情

赵明阳

芳华落尽,谱一曲生命的轻歌,敲开记忆的心扉,让思绪在跌宕的曲调里徜徉;思绪远扬,吟一首清婉的小诗,撩起记忆的轻纱,让自己的心在诗行的错落间浅唱低吟。

三年时光里,难以忘怀的是朋友的理解与陪伴。

由于对科幻书的痴迷,早晨偷偷把那本读到高潮的书带到了学校。第二节课时,我实在挡不住情节的诱惑,就把书加以伪装,偷偷读起来。可就在我如醉如痴、头不抬眼不睁的掉进书里不能自拔的时候,班主任出现在的身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我的手中抽走了那本宝书。然后就是让我难以接受的斥责。老师的话,使我的脸有了被针刺痛的感觉,心有了被冰雨淋透的凄寒。我从偷读课外书的乐境坠入被惩罚的哀情。中午,你走近我的身旁,把午饭放在我的面前。给我讲起了你受罚挨批的经历,讲起了前段时间自己一桩桩一件件的糗事,并且自顾自的发笑。

整个午休你都在一旁,费尽心思要把名为“快乐”的病毒感染到我的身上。至于我被老师没收书的事,却是只字不提.看着你在身旁欢声笑语,我古井无澜的瞳孔,闪过了一丝笑意,我没法不被你感染!我知道,你在意我的感受,你懂得我的难受,你就用这样的方式哄我开心。

现在想起来,那时如果没有你的开解,我不知道如何度过那难熬的时光.哥们,每每忆起那天,我的心底都会漾起深深的谢意。

三年的时光,难以忘怀的是同窗的鼓励与掌声。

班级分组排演课本剧,我是我们小组的剧务。古装剧,帽子很重要。时间短,任务急,我必须全身心投入了。我花了一小天的休息时间,查资料,设计,买材料,制作。终于在第二天上学时把成品摆在了组内同学们的面前。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异口同声的说:“非常完美!”得到组员的认可,我心里美滋滋的。可我在进一步斟酌剧情后,总觉得有些地方还有问题,有待改进。带着这样的想法,晚上我进入了改进与攻坚。接连几个不眠的夜晚,九顶帽子如期交工。

同学们戴着既古典又现代,既美丽又幽默的帽子,完成了这次课本剧的比赛。我们小组夺得了冠军。当同学们把雷鸣般的掌声送给我们组的时候,我的组员把九顶帽子摞起来,都戴在了我的头上,并且把我围了起来,把掌声与感谢也送给了我。

现在想来,你们的赞美是我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起点。每每想到这次活动,我的内心深处都会泛起阵阵涟漪,感谢的情意会随岁月的波纹扩展到整个心海。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三年的时光,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与欣赏,我的生才命多姿多彩,我的心怀才快乐自信。我想,再难忘的美好也有退色的时候,那就在心底镌刻上深深地感谢,让它记忆曾经的岁岁年年!

亲情

心灵深处有最爱

赵明阳

人生如诗,浓情四溢,请容许我用笨拙的画笔,把岁月深处那浅浅的馨香,和时光里沉淀下来的爱的往事,铺展成淡淡的水墨,在回忆的心空循环播放。

记忆中,叠影的画面,不断地闪现的是奶奶忙碌的身影。

依稀记得,那是上小学时的事。退休的奶奶全权接管了照顾我的重任。奶奶的生活由过去的悠闲自在,变成了匆忙繁重。除了照顾我的饮食起居,还要接送我上下学。那年秋天到来的时候,我所有的毛衣都因为我的快速生长,而小得无法再穿。细心的奶奶毅然拾起了多年前手工编织的技艺。要赶工为我织一件毛衣。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也不是很好使,手脚也并不是特别灵活。但她不顾这些。买了最好的毛线,量好了我的上身各部位的数据,开始织起了毛衣。除了白天空闲的时候,晚上也要在安顿了我之后,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不停的织。三天后,终于为我织好了漂亮的红毛衣,而奶奶的手也磨出了水泡。我穿着漂亮而温暖的毛衣上学,骄傲和得意让我觉得自己像个王子。

就这样,在无数的迎来送往中,在奶奶日渐花白的发丝中,在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里,我走过了童年难忘的时光。

此时,坐在考场上,笔下的文字所勾勒的每一幅幅画面,都充满奶奶浓浓的爱意,而我能做的,惟愿奶奶长命百岁,好让我能在将来,报答她老人家以万一。

记忆中,跌宕起伏的画面,潮起潮落着爸爸喜忧参半的容颜。

初中的学习生活繁重、紧张,更充满竞争。对于一向缺少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男孩来说,也许在起跑的那一刻,就已经输在了起点。成绩很稳定,只是没有爸爸希望的名利前茅。初一初二,我带给爸爸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背对着我的无言的叹息。初三,面临中考,面临高中的抉择。一次摸拟下来,成绩差强人意。可好高中离我,只能用望而兴叹来形容。一向对我寡言的爸爸把我叫到跟前:儿子,咱们家你是知道的,不是大富

大贵,更无权无势,如果你不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好高中,指望爸爸或是家族其他亲属的帮助,恐怕你只有失望。大道理爸爸从来没有给你讲过,学习上也从来没有给过你压力,可是现在不同了,你要么拼几个月考上好高中,要么你就初中毕业自谋生路。爸爸从来没有这样严肃郑重的和我谈过话,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在经过了一天的考虑之后,告诉了爸爸我的决定。爸爸听了我的决定,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然后他告诉我,它唯一能帮助我的就是找老师给我补课。

我不知道是爸爸的开导还是老师给我补课哪一个起了重要的作用,我的成绩在接下来几个月中,开始了长足的进步,而我的努力使我能够有权力抉择我的理想高中。

现在想来,是爸爸用他的包容,陪我走过了青春的时光;是爸爸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我由无知走向了成熟。

此时此刻,在中考的考场上,爸爸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在我人生的重要时刻,爸爸的精神导航,为我奠基了我追求的正确方向。

篇6:师生演讲稿之师生情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这是一篇师生演讲稿之师生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苦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旧外衣。”

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

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

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

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

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篇7:2013最美师生情

金玲玲老师的敬业,体贴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还是刚进学校的时候,由于我从外地来,北京与家乡相隔甚远,难免我心中有一点伤感和失落,再加上大学与高中生活有很多不一样之处,一时间不大适应,也很焦虑。正好金玲玲老师的思修作业布置我们写“未来人生规划”,于是我便把自己的焦虑和对未来渺茫的不看好写了进去,并想通过它和老师聊聊。其实当时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过了两个星期,金老师真的打电话给我了,并请我到她办公室聊聊。我当时感到一阵诧异,但很快极大的感动在我心里漫开来,一个党委书记,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竟然还如此认真地看我们每一个人的报告,大家其实也并没有十分重视这个作业,可金老师却逐字逐句地看了每一个同学的规划,对同学的问题伸出了援助之手,老师跟我谈了很多,讲了很多她自己的例子,我的心慢慢平稳下来了,开始真正理性思考未来。金老师给我的安慰和鼓励让我信心倍增地面对崭新的一天。

金老师还把自己女儿的衣服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对她们嘘寒问暖。大家都觉得金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慈爱的,体贴的,敬业的金老师,我们爱您!

感动你我

——最美师生情

大学,一个新的环境。遇到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去适应,去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辅导员陈婕卿老师帮助了我们很多。

虽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的时间,但是我觉得最美的感情恰恰是体现在细微之处的。在适当的时间安排班会,在开学初为了提供让大家互相认识的平台而开展了“破冰之旅”,在新学期初开的班风建设班会。这些都让我们逐渐了解了大学的生活模式。

每当我们举办活动,老师总会提供给我们修改方案,让我们的活动办的更成功。而她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这无疑是对我们的支持和肯定,这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能更加有信心。

我们与她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就好像朋友一样交往,也许是因为她的年龄与我们差不了多少,也许是因为她性格里带给人的平易近人的感觉。

难忘师生情

血脉未连,情何至此;即若相连,倘难如此。公卫学院的金老师,是一个无比可爱的令人尊敬的老师,也是万千在风雨中迎接追随阳光的向日葵花田之中的一朵。她也如众多的人类心灵工程师一样,虽平凡但不普通,时刻为我们带来知识的雨露、信任的阳光、精神的依靠。

金老师是我的思修老师,在课堂上她兢兢业业的提供知识,有时表情严肃,有时和蔼可亲。表情严肃,讲解的是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和蔼可亲,阐述的是一些令人放松的经典实例,一张一弛,倍感轻松。另外她讲课并不拘泥于课本,经常讲一些人文时事,让我们也有更多的见识。

除了在课堂上,她平时温柔的笑语也让我感受到温暖,这温暖仿佛凄寒冬日的阳光,让人感受到汩汩暖流。这暖流,是考试后,她在我惴惴不安时在我肩膀的抚慰;是擦肩而过时,她亲切的招手;是寒冷冬日,她见我瑟瑟发抖时给我披上的温暖衣衫……

血脉未连,情何至此,作为师长她谆谆教导;即若相连,倘难如此,仅仅作为老师却能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们的生活起居,自己虽然远离家乡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师生情,是您眉眼中散发的清幽香气;师生情,是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的浓浓香气;有时,它淡淡的像一阵风,有时却浓的像窖藏极久的美酒,沁人心脾;有时它轻如柳絮,有时它重如金樽,有时它弱如轻烟,有时它强如海浪……这如微风,如醇酒,如阳光,如柳絮,如金樽……的老师,我相信在它的滋润、爱抚、熏陶下,我会无比荣幸,无比自信,无比温暖……

感谢金老师,我的良师,我的益友。

大学的老师和我的想象有差别,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首先,老师们出乎我意料的认真,比如,上学期,我选了《音乐基础知识》这门选修课,那是一门有着两百人的大课,我们的老师竟然逐个点名了,无独有偶,这个学期,我们的《中国近现代史》老师也会在每节课的末尾部分点名,虽然点名只是考查同学们的出勤情况,但我相信,一个不认真的老师是不会通过点名记录学生出勤的。

然后,老师们很有责任心,这一点不需多说,只从每天上课就能感觉得到。最后,老师很关心我们。举个例子,上学期我们的体育课是游泳,而这个学期是太极拳,体育老师会在我们中途休息时和我们聊天,关系我们的生活,而在每次课的最后半小时带领我们做额外的体质训练,只为了让我们这些缺乏锻炼学生可以有更强健的体魄。

大学的老师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感动,我感谢我的大学生活有他们的陪伴!

宿舍温暖 杏林芬芳 初来到宿舍时,在我的思想中总觉得大学宿舍的老师们凶凶的,会很冷淡。但当我和老师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我当初的想法竟如此的可笑和刻板。老师们很热情、很和蔼,会和我们谈心聊天,也会对我们在宿舍的生活多多关心,总是让我的心中感到暖暖的。还记得,有一次我不慎遗失了饭卡和宿舍钥匙,找了好几天之后本以为找不到了,没想到这时却接到了老师给我打来的电话。原来我的饭卡被博慧楼的老师捡到了,老师特意打来电话让我去领。我那时真的很感动,我不仅感觉到自己的宿舍楼是温暖的,更嗅到了整个杏林学苑的芬芳。感谢杏林学苑的老师们,我爱你们!

师生情

一缕阳光透过树林,射在校门前的小路上,这条路书写了我三个多月的大学脚步。当稚嫩的我们跨入校园的第一步,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明亮的教室,您用迷人的微笑迎接我们。您用爱把我们带上成功的一步步阶梯,您用微笑把我们领上人生的道路。

您是我们的朋友,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和知识游戏;把我们带到道德的山林,让我们与道德交友;把我们带到快乐的田野,让我们和快乐同行,您是多么重要呀!

您就如一朵朴素的勿忘我,风雨里盛开,风雨里凋谢,您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我们身上,严格要求我们,培养我们的科研精神。一丝不苟批改过的作业,红红的一笔一笔,印进了每个同学的心中。每当您讲课时,我们看到熬夜后的您眼中透着闪烁的睿智,课堂上您讲得那么生动,可很少人知道在背后您花了多少功夫啊!您既是园丁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您也时时刻刻给予了我们慈母般的关爱!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风雨前程,转眼三个月,我们即将结束课程,即将分开,可我们师生情如同藕丝一般牵连着牵挂着,永远不分离。赵老师我爱您!

翻出第一学期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从一开始的乱七八糟到后来渐渐有模有样,每一张实验报告上都有赵老师细心批改的痕迹。无论是实验标题还是实验装置图,他都一一帮我们找出错误,然后耐心的写上注解。记得第一次老师把批改后的实验报告发下来时,我们都很吃惊。一方面觉得老师批改的太详细,连实验步骤里不小心漏掉的几个字也不放过;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没想到自己的实验报告里竟然有那么多不足。高中的时候,我们一心想着高考,对实验并不太重视,对于实验报告的不足之处老师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我们的实验报告总是写的马马虎虎。但是在大学里,更加注重的是实践,老师们对实验报告的要求都很高,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实验报告的意义。第一学期遇到这么认真的老师,我们无疑使幸运的,因为他的这份认真,我们掌握了写实验报告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学期新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我很喜欢这门课,也很喜欢教我们这门课的周老师。周老师是个很亲切的人,她总会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一些她以前上课的时候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她讲课的时候很生动,有时候还会讲一些课本里没有提到的的,灵活的小技巧,这些技巧都很实用,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平时使用电脑时遇到的小问题。有时候课堂练习结束后,周老师还会教大家怎样在校网上查找资料、怎样使用一些翻译器之类的软件。本来以为计算机基础会很枯燥,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我想这都要感谢悉心教导的周老师吧。

作为班里的生活委员,因为工作原因,我有更多与班里的辅导员陈老师接触的机会。每次陈老师将工作井井有条地安排给我的时候,我都会由衷得觉得这位与学姐年龄相仿的老师是那么的认真负责。记得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我的工作依然比较多。每次陈老师对我交代清楚工作后,都会对我说“不用太着急,有时间顺路送过去就好。”而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因为她的温柔而有些小小的脸红。有一次在我记完自己要做的工作后,陈老师突然对我说“我觉得你做事特别认真。”那一瞬间我竟像个受表扬的小孩子一样想要欢呼雀跃来表达内心的喜悦。陈老师的认真细心与温柔于我而言就是督促我认真做好生活委员工作的不竭动力,鼓励我一直认真负责下去!

我有一位在红会担任副部的同学计划在学校里开展super course的活动。为了给活动奠基一个好的开始,她希望请来的一个优秀的老师来担任第一课的主讲。与super course的成员讨论后,她决定请翁静副教授来主讲第一课。由于所需材料多且复杂,给老师的负担比较大,为了让老师能够同意,她琢磨了许久与翁老师的最佳对白。没有想到当她与翁老师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翁老师便痛快地答应了。老师的反映让她很惊喜同时也很温暖。这件事让她亲身感受到了翁老师作为副教授所有伟大的人格魅力。

篇8:掏出心里话浓化师生情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孩子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实践证明,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育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它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只有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状态。如何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正其身、导其行、明其理”呢?

在“师道尊严”的指挥棒下,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为德育的基层工作者———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应打开教室的天窗,让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把师爱均匀地洒向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心田都有我们师爱的雨露、师爱的阳光。不因个性、美丑、贫富、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与落后而有所偏爱,必须一视同仁,一样地爱。

班集体就如学校的一个“小家庭”,这家庭要能拥有共同目标,师生如亲人,要在“诚”字上作文章,“沟通从心开始”。怎么能不让他们成为脱缰的“野马”,而是一群充满斗争能齐心奔向同一目标的“千里马”呢?只有在“导”字下功夫,要“令必行”需从“心”开始,使师生间平等相待。学生能向教师敞开心扉,倾诉真情;学生的一颦一笑,教师一一明察意会。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一、指点迷津,摘除早恋的苦果

在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比以前早熟了,不少学生也步入了早恋的行列。怎样才能让他们不会沉迷在其中而荒废学业,这需要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师者的适当点拨,让学生不会过早的结这苦果。林某某,是我班的班长,在同学中口碑很好,品学兼优,但这学期她却步入“早恋”的行列,平时考查时,成绩波动大,课堂上精神也不集中,常有发呆的情形。看到她如此,我痛在心中,便找她谈心,先对她这些反应表示理解。这说明她已进入青春期,对异性充满神秘感,并迫切想了解对方,同时也把自己的担心、关心真诚地告诉她。我说:“你现在的年龄,正是为各方面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机,可谓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充满了青春活力,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对新生事物极为敏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每个人都应该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攀登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培养和磨炼自己的意志,塑造美好的心灵,为造福人类,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一切准备。如果这个时期被恋爱问题纠缠,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这无异于置一生远大前途而不顾。这种所谓爱情,极可能葬送了你的才能、事业和前途,待到以后追悔莫及。

早恋荒废了不少优秀学生的学业,毁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其实,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倘若谈情说爱,彼此情意绵绵,心辕意马,怎么能将功课学好?中学学的课程大多是基础课,学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的知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把基础打好,将来凭什么就业,靠什么成才发展,靠什么立足于社会、为国家作贡献呢?在谈话中,她也能敞开心扉,并保证要把学习搞好,不让成绩落下。在期中、期末考中,她的成绩也总保持在全年级十名以内,中考时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重点学校。

二、心灵互动,唤醒差生的良知

在一个班级中,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确实让老师们感到头疼,我认为对待这些学生,更需“进行心灵沟通”,让其懂情懂理,更懂得为师者之良苦用心。我班有一个后进生,一直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很多老师说他是“烂泥扶不上壁”,对他只有批评,没有表扬。他也知道老师看不起他,自己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应有的尊重,所以自暴自弃,自称为“烂泥”,认为自己总比不上别人。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是德育处的“常客”。接手这个班,我深入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进行了一次次“心灵互动”———谈心,从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到老师没有歧视他,把他和优等生一样看待,而且对他是“偏爱”的;经过深入调查,我了解到他学习成绩差是由于父母对他的学习从不过问,他的事置而不理。他自小贪玩,学习懒散,经常不交作业,由于父母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对他打骂,使他养成欺负弱小同学的坏习惯。开学不久,我发现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体育运动。我让他当体育委员,他尽心尽力地做好,并得到体育老师的肯定。在一次班会上,我特别表扬了他工作挺认真负责这一优点,要求全班同学学习他的优点。这一次的表扬令他兴奋不已。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指出他平时调皮捣蛋、欺负弱小同学的坏行为要不得,以后要努力改正。通过一学年的努力,他的纪律有了明显的改观,人也上进了不少。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确实让老师们煞费苦心,怎样才能起作用呢?俗话说“亲其师,信其言”,只有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再加上老师的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细水长流的关爱、鼓励,才能换来他们的点滴变化。

三、打开心结,挽救悲观的羔羊

我班有个学生叫陈某某,在与他接触之前,我经过多方了解,得知他学习成绩优秀,但对于班级工作漠不关心。开学不久,我让他担任劳卫委员一职,负责单车管理,教室的钥匙也交给他,负责开、关门,交待的事他还能尽力完成,但没交待之事,他也就不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深深体会到他是一位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交际能力极差的学生,而最令我担心的是,他对生活不乐观,有消极的人生观。他在作文中写道:“人的一生活着,就是为了等死。”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父母、老师寄与厚望的学生,居然有这一种想法,实在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也令人久久不能平静。是太脆弱,太自卑呢,还是别有原因?纵观一学期来,他在班里独来独往的影子叫我不禁打了颤栗,我决定要进行一次谈话,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让他把心理话掏出来。

在谈话中,我让他明白“人的一生活着,就是为了等死”这种想法,会让人失去自信,变得消极。“这是你与挫折作斗争的顽敌,是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你应走出这一片阴影,在班里多交朋友,跟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跟你分享快乐,共担烦恼。这样,人也开心,事也顺心,对未来也能充满信心。”我说。他点头答应,愿意尽力去做,让自己变得更活泼、开朗些。

经过几次的交谈、暗中的观察,我觉得他与同学走得近了很多,也交了几位好朋友。平日下课时,总可看到他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的身影;也能听到他与同学一起谈笑的声音;有时还主动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在班里口碑好了很多,同学也更喜欢他了。

自卑这一性格缺陷,是人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如不及时化解,将对以后的人生有莫大的负面影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正确的认识自己,化自卑为成长的动力。这需要为师者的指点迷津,只有如此,才能“柳暗花明”。

总之,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搞好班级管理,避免师生的冲突,就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不是敌人,而是亲人,是家庭的主要成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师生情》】相关文章:

师师生生情未了600字06-08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好吃的葡萄》及教学反思下一篇:《河南省税收保障办法》全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