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青春无悔曲

2024-07-28

谱写青春无悔曲(精选8篇)

篇1:谱写青春无悔曲

践行科学发展观 谱写青春无悔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叫**,来自*****超限检测站,今天,我演

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谱写青春无悔曲》。

作为一名年轻的公路职工,站在这方演讲台上,谈论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我感觉到是如此的厚重而深刻。如果你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我可能无法完整的诠释。不过,依我的理解浅显直白地说: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建国初期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十七大提出“又好又快”发展——这看似简单的词序变化中,不正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吗?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俱旺的国度,科学发展观像一座灯塔,照耀着我们各行各业去谋求和开创兴旺发达之路。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注定了我们年轻人,要树立并肩负起与时俱进、创新图强、不断赶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和时代重任!

如果你说,科学发展这样宏观的话题事关国家、事关领导,距离我们普通人有点远、有点虚、有点深;

那么,你一定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10多年前,公路问题一直是制约着我市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具备经济“动脉”功能的高速公路一直是空白,国省干线公路等级不高,路况较差,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更是不发达。

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契机,把构建现代化公路网纳入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之中,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全面掀起了公路建设热潮。

当前,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干线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网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已经逐渐形成。

这种种可喜的转变,不正是公路工作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最完美的诠释吗?

作为基层公路的一名职工,我无处不感受到科学发展观闪烁着耀眼光芒。

长期以来基层公路部门围绕上级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按照“依法治路、建养并重、科学管理”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法治型、节约型、和谐型、廉洁型、信息型、人本型”公路机构,把公路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朋友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公路建设的美好蓝图已经描绘,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拓开了一条创新创业之路,公路事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呼唤着我们去追求、去探索、去创造!

如何在“科学发展”的大合唱中唱响自己的声音?

怎样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主旋律里加入自己的元素?

我想,这可能是在坐的你我都在深深思索的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许我们没有政治家、理论家那样的宏韬伟略,也许做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那就让我们——

立足岗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吧!

你想想看,多读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你的工作思路是否有了提升?

多做一次自我剖析,你的工作作风是否有所转变?

多写一次心得体会,你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所改进?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做到这些,不就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迈出了第一步吗?

如果你再能站高一点,看远一点,胸怀全局,为全市的科学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我想,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上你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朋友们,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们青年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新长征路上的突击手,一定要立足于本职工作,积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朋友们,让我们人人都来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谱写我市科学发展的——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谱写青春无悔曲

泪水轻轻划过苍白的脸颊

青春的书卷却无处落笔

夕阳的余晖是不是在散尽时

还会留下一滴无助的残泪

——题记

岁月蹉跎,藏匿了多少山盟海誓,颠覆了多少一腔热血?远处的风景如花美丽,多少人心甘情愿的醉倒在它面前,不愿醒来,花前月下辗转无数次,却未曾在意过自己颓废了的青春,能否配得起万花丛中的那一株小草?

看着夕阳渐渐靠近地平线,染红了海岸上的一片空气。莫名的,我感到呼吸急促,是害怕夜色侵袭天空,还是恐惧记忆填充脑海?真的,我已经没有力气去挣扎了,在社会面前,我也许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奴隶,唯一欣慰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尚还自由吧。

风轻轻的刮过脸颊,泪水却悄悄的`在蔓延。雨后的远方总会有彩虹的突现,那我这滴泪,是不是被风吹干了以后就会得到灵魂的升华,

资料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此时的愁怎能用一个悔字诠释?

唱响了一曲青春之歌,唱出的却是斑驳的悔恨。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回首往昔,原来在美好的时光中,做了那么多的傻事遗憾终生。如今,深知时间不能倒转,悔不及当初又怎样?

此刻,在这个静谧无息的夜晚,太多的憾事在心间活跃,在灵魂深处聚结成了一张青春的海报,勾勒着曾经犯下的点点滴滴的错误。跪在遗憾的跟前,乌鸦一般的鸣叫着,却怎么也唤不回了青春的色彩。

在时间岁月中,一路飘飘荡荡,磕磕碰碰,错过了多少悠悠美梦。山野中,笛声温柔的响起,平平仄仄的调子从远方传来,挽着清风,携着夜色,一点一滴流尽在我身体里面。远方的,是谁也在独自感伤的吹弹着逝去的青春?

暮色布满了,才知道青春也渐渐老去了。此时,淡然的心态也无声混乱了。留下那一地寒酸的泪水,何时才能被岁月的尘埃淹没,何时才能在我的记忆中消失?最后那滴泪,是无助还是悔恨?

篇3:谱写青春无悔曲

1996年, 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 荣获沈阳百姓口碑榜金牌单位;

2011年, 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跨越, 历经三十年的耕耘奋斗,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已然成为沈阳市职业教育的一张名片。翻开她的毕业生风采录,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熠熠闪光:沈阳筷道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谷峰, 沈阳冬冬食品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东辉, 金钥匙管理品格奖获得者李昌盛, 皇朝万鑫帝王餐厅总经理冀晓晴, 凯宾斯基饭店行政副总厨姚国庆, 高登大酒店宴会销售部副经理徐春雨, 中国烹饪大师李齐飞, 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模范教师马翀……

她像一块磁石, 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又如一朵奇葩, 绽放出独特的魅力。“职业教育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校企结合更为紧密, 在学校发展的每个结点上, 我们都始终紧握住企业的手, 共渡难关, 共谋大计, 企业是学校发展的润滑剂、助推剂, 是最有力的引擎!”校长马英这样说。走进外事服务学校, 浓重的企业文化氛围会时时处处包围着你:教学楼内的“专家墙”, 展示出学校强大的企业师资阵容;实训楼内的大师风采、名家语录、企业文化历史溯源等文化长廊, 显示出学校深厚的企业底蕴;敬贤厨艺班、钓鱼台班、小哈津班等很多新奇的班标, 揭示出学校广阔的企业背景。在这所职业学校里, 校企文化正以一种紧密而自然、深厚而质朴的方式交融在一起, 置身其中, 仿佛在聆听一首校企文化交融的雄浑交响乐……

名师引领唱响职教新序曲

“在与贵校合作的三十年中, 我亲历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亲见了几代外事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 也亲尝了学校探索中的痛苦与欢乐。而今天, 看到外事人在马英校长的带领下再次用自己的大手笔、大智慧树立了前进发展道路上又一座里程碑, 作为学校的名誉校长, 学校的老相识、老伙伴, 更是老朋友, 又怎能不为之击节赞叹、欢欣鼓舞!”这是中国烹饪大师、学校名誉校长刘敬贤先生在2012年学校专家工作室启动仪式上的一段讲话。

让我们把镜头回放到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老一辈开拓者以高屋建瓴的睿智开启了职业教育的大门。学校不惜重金聘请了刘敬贤、李鸿志、金立新、王荣久等当时享誉辽沈烹饪界的名师, 他们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厨德”, 让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职业教育开创伊始就站在行业的高起点上。

留校任教的赵利仁是学校烹饪专业的首届毕业生, 在辽宁电视台主持《食全食美》节目, 是辽沈地区著名的美食专家, 在每学期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 他总会满怀激情地说:“当我刚刚步入这所学校学习时, 是当时的烹饪名师为我打开了美味世界的大门, 让我树立了继承和发展祖国烹饪艺术的信心和远大理想。留校后, 学校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先后拜刘敬贤大师和齐新大师为师, 我愿意像当年师傅教我那样教你们,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 为传承祖国烹饪艺术发挥所长。”

30年来, 学校先后聘请了中国烹饪大师刘敬贤、表演艺术家吕晓禾、著名歌唱家杨维忠、中国服务大师许长清、中国美发大师林发明等85位大师、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教学顾问。学校自己也不断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设岗练兵、企业实践、出国进修, 打造出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2011年,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戴侠男老师代表全国中职教师在“第九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暨职业教育创新教材展览会”上做“葡萄酒品鉴”现场公开教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到现场听课, 并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大师一方面在教学中不遗余力地传授技艺,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者;另一方面, 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校与众多企业合作搭桥、铺路, 成为校企合作的引路者。

合作办学打造职教最强音

如火的七月是中考考生焦灼等待与选择道路的关键时期, 也是外事服务学校最为忙碌的日子。操场上三五成群的家长边谈论边张望, 教学楼内的教室里坐满神情严肃的备考学生……一名男孩从教学楼内走出, 操场上的家长们便围拢过来, 男孩的家长满脸希冀地拍着孩子的肩膀问:“发挥正常吗?评委怎么说?咱家人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呢!”这是外事服务学校冠名班——钓鱼台班面试的一个场景, 在学生和家长眼中, 进了外事学校的企业冠名班无异于考上了重点高中。企业冠名班到底有怎样的魅力, 能这样吸引家长和考生的关注?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学校通过校企合作, 选择优秀高端企业开展订单培养, ‘冠名班’学生企业录用率达100%, 实现学校与企业、招生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为学生架起就业金桥, 为校企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马英校长在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上曾经这样说。

早在2006年,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就创办了全市第一个冠名班——刘敬贤厨艺班, 开启了订单培养的先河, 树立了“校企合作”的里程碑, 从此, 冠名班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先后与钓鱼台国宾馆、沈阳皇朝万豪酒店、小哈津幼儿园、安东尼造型等80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至2012年, 学校共开设企业冠名班45个。

“今天, 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 作为国宾馆的服务员, 我站在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身旁, 能为国家领导人服务, 这是我们每个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自豪。当初, 老师告诉我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是钓鱼台国宾馆在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人才培养基地, 我就是怀揣着到钓鱼台的梦想进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 今天我的梦想实现了。”在钓鱼台国宾馆工作的石蕊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外事服务学校近几年给我们单位输送了一批技能强、素质高、潜力大的解说员, 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用人荒。”张氏帅府的人事部经理张燕说, “姜欢是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 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获得了辽宁省旅游局举办的全省导游员大赛二等奖, 并被授予辽宁省旅游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为我们企业增了光添了彩。我们非常赞赏学校开放的胸怀, 也非常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2006年12月、2009年4月、2012年1月, 学校牵头先后成立了沈阳市酒店服务与管理职教集团、沈阳市学前教育专业协作委员会、沈阳市美发与形象设计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的成立, 使外事服务学校与辽沈地区二百六十多家企业合作更加紧密。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高速推动了学校的专业发展, 学校实现了实训场所从校内实训室到企业生产现场的扩展;合作方式从企业单纯用工向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开发等教育教学领域延伸;合作区域从辽宁省内地区向国内省会城市、北京、上海辐射;合作范围从校企双方向职教集团拓展;合作内容从单纯学生订单培养向校企合作办学深化。98家联办企业、3个职教集团、80个订单协议、105个校外实训基地, 这一个个数字记录着校企合作发展壮大的历程。

校企合作在有力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2010年7月, 王艺儒站在贵州毕节技术学院的讲台上, 为高职学院的学生讲授茶艺服务技巧, 娴熟的技术、优美的姿态、舒缓的节奏, 她的精彩展示赢得了阵阵掌声, 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认可。她是外事学校与弘景集团联合办学的茶艺班学生, 在弘景酒店管理公司实习后被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 并提升为酒店领班。“进入弘景班, 我就确立了努力方向,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了解企业的平台, 也时时以企业标准要求我们, 所以我们很快就能适应岗位工作并做出成绩。”王艺儒不无自豪地说。

在校企文化的交融中, 学校实现了“招生招工一体化、毕业就业同步化”, 为企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为服务区域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才培养奏出职教主旋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操场时, 新一天的“晨练”拉开了序幕:白色的一队清一色男生, 他们手端大勺, 迅速地将勺内的沙子颠来翻去, 灵巧的手腕, 娴熟的动作, 沙子在勺中回飞自如, 这是烹饪专业的学生在练习勺功;黑色的一队清一色女孩儿, 她们手持放着砖头的托盘, 步速匀称, 姿态优雅, 职业的笑容绽放在脸上, 这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练习摆台基本功。这道靓丽的风景, 常常引来一些晨练的人驻足观赏。

“我们专业的实训基地建有酒店大堂、中餐厅、西餐厅、客房、茶艺室、咖啡厅、康乐中心等实训室, 就像一个微缩的五星级酒店, 我们足不出校就可以在真实岗位环境中进行实训操作。”2011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班的魏明说。

多年来, 学校始终将技能培养放在育人的首位, 为保证学生技能的实用性、现代化, 学校与企业合作, 按照企业的标准建设实训环境, 全面推行“实战型”实训教学。

走进现代化烹饪专业实训楼, 如同走进了一座美食工厂。中西式烹调、中西式面点、食品雕刻、冷菜拼摆等15间现代化技能教室, 近600个工位, 充分满足了教学需要。学生按照企业厨房生产工艺流程, 实施“菜单式”实战实训。教师扮演厨师长, 制定“菜单”, 学生实施各岗位工作职责, 完成初加工、切配、打荷、炒锅、冷菜、面点等一系列岗位工作任务, 再将冷菜、热菜、面点三个实战岗位部门产品组合设计成宴席, 教师 (厨师长) 针对宴席任务给予评价, 并分别对岗位团队及个人成绩效率打分。他们练就的是技术, 展现的是艺术, 创造的是产品, 校企、师生共同研发的多项菜品已成为饭店热销的佳肴。

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为各专业的技能展示会:热菜考试现场红彤彤的火焰照红了学生稚嫩的脸庞, 他们正忙着下食材、洒调料、颠大勺, 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冷拼现场, 学生们精心拼切、争分夺秒, 将原本毫无联系的食材, 搭配成又漂亮又有创意的作品, 展示出烹饪艺术独特的视觉享受。餐厅客房考试现场既热闹又紧张, 铺床单、套被芯、套枕头, 一气呵成;铺桌布、摆碗筷、放酒杯, 井然有序;展才艺、做演讲、应答辩, 收放自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考试现场更是有声有色, 钢琴动听, 舞蹈赏心, 故事动情, 书画悦目。

每年一次的技能节更成为各专业优秀选手展示比拼的舞台。当一手拿刀、一手拿气球的小厨师们登上舞台, 台下的嘉宾和同学们满脸狐疑, 这要展示的是什么功夫呢?只见他们把气球放在一块钉板上, 再将一块白嫩嫩的豆腐放到了气球上, 台下的人屏住了呼吸, 气球上切豆腐, 这怎么可能?当小厨师们收刀, 将毫发无损的气球放到地上, 将切得细而均匀的豆腐丝放在水中呈现给大家的时候, 台下掌声雷动。这是2011年技能节上的一个场景, 《沈阳晚报》对这一绝活进行了报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金、8银、9铜”的佳绩, 正是外事技能培养收获的丰硕成果。“对于面向第三产业的生活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 文明礼仪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 它们都将成为学生的生存本领, 从某种意义上讲, 礼仪比智慧、学识都重要。”马英校长在谈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这样强调。

“头顶一本书、腿夹一张纸、口衔一只筷子, 这是我们每天早检的必练内容, 虽然有些枯燥, 但坚持下来, 我们的个人气质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张娜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一所面向生活服务业的中职学校, 外事学校始终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基石。2009年, 学校成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实验基地, 几年的实践, 已然探索出一条“国学铸魂、礼仪塑形”的德育特色之路。礼在“国学”——强调内外兼修, 礼在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礼在日常——强化行为习惯, 礼在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礼在赛场——构建典型载体, 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 形成了彰显外事特色的礼仪文化, 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走在外事的校园里, 你会听到“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的朗朗书声, 你会看到学生整齐的仪容仪表, 你会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礼仪文化的熏陶带来了师生境界的突破, 学校成立雷锋班、义工团, 设立爱心基金, 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到社区义务劳动, 慰问鳏寡老人, 到孤儿院做义工, 为灾区募捐, 为患癌症同学捐款等等, 他们将“大礼”、“大爱”传播到社会上。

“礼仪之花引来金凤凰”, 2010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沈阳外事服务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正式成为国宾馆的人才培养基地。“钓鱼台国宾馆的培训涉及面广, 强度极大, 怕苦怕累肯定坚持不下来。幸好学校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比如走路姿势、穿旗袍的仪态、手势以及英语会话、餐饮摆台等基本功都能迅速适应钓鱼台的要求。几年下来, 我也一直在学习,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站在最前排, 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服务的工作人员了。”现任钓鱼台国宾馆餐饮接待服务员的潘美超满脸自豪地说。

在2012年6月29日的辽宁省创新争优“一先两优”表彰会上, 在催人奋进的颁奖曲中, 当11名礼仪小姐走上颁奖台时, 人们不禁眼前一亮, 优雅的气质, 亲和的微笑, 显然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些就是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的礼仪队学生, 她们作为表彰会唯一指定的礼仪服务人员, 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几年来, 学校礼仪队承担各种社会礼仪服务1000人次, 仅2010年就参加了沈阳市举办的“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接高峰论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亚龙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三项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活动, 受到了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及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深植职教三十年, 春花不负风雨露。在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 外事人以现身职教的敬业精神、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踏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培养、校企合作发展、校企合作育人之路, 奏响了校企融合的华美乐章。外事服务学校创造一切条件让教师成功, 教师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成才。

2011年, 在申报国家级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大决战中, 学校上下思想统一、力量合一, 追求创新、追求卓越, 执着奋斗、只争朝夕, 外事人用急促而坚实的脚步踏出了一条学校发展之路, 谱写了外事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篇4:平安谱写和谐曲

2004年~2007年,河南省驻马店平舆县连续4年荣获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营造了一方和谐发展的“平安绿洲”。根据驻马店市对该县的治安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在96%以上,居驻马店市榜首。平舆县已成为驻马店市最安全的县区之一。

大防控,构筑一张平安网

2004年初,一个铿锵的口号在平舆叫响,力争打造“驻马店市最安全城市”。同时,社会各界群众群防群治,精心构筑治安防控体系,密织安全网。

人防——率先推行了风格化巡逻控制机制,重心下移、警力下沉,每个巡逻区覆盖1~2平方公里、按民警5分钟内赶到现场的原则,实施网格化布局。县城区,每1000户配备1名社区民警、10名社区保安队员,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目前,该县社区警务室有57个,覆盖城乡所有区域。

物防——实施以居民楼单元电子对讲门、居民户防盗门、安装防盗网等为主要内容的物防“六小工程”建设,以“楼道亮灯工程”、“窗户防盗工程”、“车棚工程”、“防盗门工程”、“联防看护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项工程建设,有效地控制了入室抢劫、爬楼盗窃、楼道抢劫等多发案件的发生。实施“平安家园”联防的镇街61个、村(居委会)180个,参保户6万户。

技防——在全县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安装电视监控系统20套,视频探头数量200个。

同时,平舆县坚持“严打”思路,先后组织开展“命案攻坚”、“打击盗割通信电缆专项斗争”、“打击两抢一盗”、“打黑除恶”、“网上追逃”等30多次统一行动和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高发的态势。

大调解,夯实社会稳定根基

近年,平舆县在驻马店市率先开展领导“开门接访”,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敞门接待来访群众,先后解决群众疑难信访案件296件,解决率100%。

为加强基层综合治理组织建设,该县在乡镇街道一级全部建立了综治委及办事机构并配备了综治委员,全县有90%以上的村(居委会)建立了集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位一体”的规范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与此同时,该县还重点组织实施了以“两个中心、两支队伍、一站、一员”为主体的“2211”工程建设,建立高标准的镇街调解中心56个、镇街治安防控中心20个。社区保安队员和乡镇保安队员分别达1200人和4000人。

自2006年以来,该县率先提出平和司法理念,推行平和司法程序。两年来,该县已对50起案件启动了平和司法程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该县还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大量矛盾纠纷控制在基层、化解在一线、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模范,奏响和谐稳定最强音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平安是繁荣的根基。2008年,平舆县着力在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立完善“五项机制”。

“一个目标”就是在确保“五个不发生”的基础上,达到社会局势进一步稳定、治安秩序进一步良好、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依法治县进一步深化、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五个进一步”的要求,把平舆建设成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的城市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源头预防、利益协调、诉求表达、舆情研判、矛盾化解“五项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平舆县委书记刘汝生对“五项机制”做了简要的解释:源头预防机制,就是关口前移、超前预防,核心在“防”;利益协调机制,就是平衡利益关系,核心在“调”;诉求表达机制,就是通达民意,核心在“通”;舆情研判机制,就是掌握舆情,核心在“明”;矛盾化解机制,就是对社会矛盾实行综合处理、联动调处,核心在“联”。同时,要人性化推行平和司法,达到“平复创伤、恢复和谐”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篇5:谱写青春无悔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谱写青春无悔曲》。

科学发展观,依我的理解浅显直白地说: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的国度,科学发展观像一具高悬的灯塔,同样也照耀着烟草行业兴旺发达之路。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注定了我们年轻的创业者,要树立并肩负起与时俱进、创新图强、不断赶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和时代重任!

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们青年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新长征路上的突击手,如何立足于本职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面对着这一连串的发问,我不由得想讲讲XX烟草新招聘的一批年轻人。公司制定的“团结、拼搏、创新、一流”的企业精神就充分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在这一共同理念的训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创着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勇闯佳绩的工作局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围绕如何践行问题,展开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我公司基层的一线员工,许多都是具有大学毕业文凭的青年人。您可能要问:“大学毕业生怎么愿意承受这酷暑严寒?”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我们从事的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在一线同样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同时,我们是才出校门的青年人,只有从基层做起,接受锻炼,才能掌握技术,增长才智,才能取得更坚实的成功。”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伟大的时代呼唤着青年,宏伟的事业造就着群英。这些热爱平凡岗位工作的当代青年,他们不但在最基层的繁重岗位上,认真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逐步成长为各部门的骨干和支柱,而且还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为XX烟草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了净化市场,专卖部门的青年人们通宵达旦,彻夜蹲守;为了提高卷烟结构,营销部门的青年人们深入市场,耐心指导;而各科室的青年人们则默默做好后勤保障。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一个目的——XX烟草的腾飞!

唐代诗人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那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看今朝,一代代有志青年正在为振兴中华挥洒着青春热血与汗水,赓续着属于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瞻明日,振兴中华的猎猎战旗,正呼唤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去扛!

风不能令我惆怅,雨也不能令我忧伤,风和雨,都不能 使我的心情不晴朗,坎坷,是一双耐穿的鞋,艰险,是一枚闪光的纪念章,我是一片叶——筋脉是森林,我是一滴水——魂魄是海洋。

青年朋友们!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拓开了一条创业之路,呼唤着我们去探索、去创造。青年朋友们!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目前怎样,只要你志存高远、乐于贡献,你的人生就充满了快乐和希望!愿我们牢记党和人民的希望与嘱托,团结一心,携手并进,进一步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奔向明天、创造辉煌,去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乐章!

最后,请允许我用梁启超的几句话作为演讲的结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篇6:忠诚谱写人生曲,真心唱响廉洁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谱写人生曲,真心唱响廉洁歌。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穿越小说网 http://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在新时代,做党的忠诚卫士,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我们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的职责。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反腐倡廉的重要职责,必须更加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时刻提醒自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廉洁从政的模范,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带头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管好自己的行为,做到廉洁从政,无私奉献。

首先,纪检监察干部实实在在做人,侧重于德。“德”字意义深远,内涵之广几乎无所不包:忠诚于党的事业是德,勤奋好学勇于进取是德,乐于奉献助人为乐是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也是德;我认为,为人处世的哲学应该是先做人后做事,而做人必须先修德,没有德就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称之为“缺德鬼”;而纪检监察干部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切实担负起党内监督的重任,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党的忠诚卫士,首先应该学会怎么做人,要在强化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上做文章;俗话说:正人先正已,身正不怕影子歪;打铁需要自身硬。所以,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注重自身建设,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更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党的忠诚卫士,首先必须自己站得正、立的牢,没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没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和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很难抵御各种诱惑,就很难不辱使命、就很难去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坚持做到以德为本,德是立身之根,德是做人之本,德更是为官之道!

其次,纪检监察干部勤勤恳恳做事,核心在勤。有这样一句歌词:党啊,亲爱的妈妈!把党比喻成亲爱的妈妈那是再恰当不过了,你见到有谁为妈妈做事不负责、不勤快、不精业求精的吗?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端着党给的饭碗,掌握人民赋予的权利,岂有不尽心为党和人民做事的道理?道理没有错,但实际工作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有时甚至很难!要知道,纪检监察工作中,有很多是繁琐的工作,是得罪人的工作,是带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信访中遇到缠访你会觉得难以自拔,办案时遇到旧友你会觉得左右为难,学业务读条规你会觉得索然无味,那么靠什么去解决这些困难?只有靠责任,靠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只要有了责任,就可以用耐心和政策去解决难以自拔问题,用原则和正义去解决左右为难问题,用职责和责任去解决索然无味问题!具体怎么做,一个字,勤!用勤于动口来处理信访问题,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勤于动脑来处理案件问题,是办原则案还是办人情案?在人身的十字路口、在处事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勤于动脑,迈错一步就很可能遗憾终身;用勤于动手来处理学习问题,俗话说,不学则无术,不学则无能,就无法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方面的体会笔者尤为深刻;所以,做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过这三关,这就是责任关、人情关和业务关;要过这三关始终离不开一个“勤”字,这就是勤于学习、勤于动脑、勤于工作;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要做党的忠诚卫士,就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党交给的各项纪检监察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并能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因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影响工作的效力和质量。

再次,纪检监察干部真真切切爱民,关键在行。俗话说的好,忠不忠看行动,对党的事业忠不忠,和人民贴不贴心,关键看行动。不能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纪检监察干部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并不难,只要把握两点就行,一是有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二是了解人民群众需要我们做什么。一个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应该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这不用说,关键是我们能为人民群众做什么,怎么去做,从那儿做起?其实,这也没有多

深的学问,因为我们就来自于人民,就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只要我们没忘本,我们自然就知道什么是人民的疾苦,自然就能急人民之急,想人民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也正是这些腐败现象加重了人民群众的疾苦,人民群众把给他们带来疾苦的这些社会渣滓称为“白狼、黑虎、眼镜蛇”,深恶而痛绝;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人民群众的穿越小说网 http://贴心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还不一目了然吗?我们的人民是善良的,我们的群众是淳朴的,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她们对待不平之事习惯于克制和忍让,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她们就要说话,就要上访;她们之所以还想到上访,说明她们还相信党,相信我们,相信这社会并不黑暗,还有人民群众说话的地方,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忠诚卫士为她们扎扎实实做点事,实实在在的解决些问题难道还不应该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正朝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这个美好的目标飞速前进。伟大的时代赋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神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只要牢记我们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不畏艰苦,勤奋工作,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办点实事,才能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才能无愧于忠诚卫士这个光荣的称号!

篇7:谱写青春无悔曲

奏响课堂新乐章

——低年级识字课堂改革心得体会

在学校近几年的新课改模式下,我认真学习和领悟,并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在课改期间,我在识字教学中遇到不少困难:学生识字基础参差不齐,每天识字教学花费的时间较长,不能充分巩固复习,学生对识字兴趣不浓。家长也反映,孩子的生字有些不能熟练正确地运用。这些情况,使我常常陷入思考,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让学生愉快扎实地识字和写字呢?我也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付出总是有回报的,现在我班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对识字也有了兴趣。因此,我就对这学期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谈谈识字教学改革分三步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低段语文教学,识字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低段就需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面对如此庞大的识字量,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步课前识字:提前预习,动手识记法。

1、学生每天根据课后要认的生字表做好预习,在课文中动手勾划出生字,给生字注音,并大声认读,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问爸妈,这样一来可以对形成认得生字形成初步印象。

2、父母在家帮助学生做好要认的生字卡片,注好音,通过做生字卡片学生又预习了一遍要认得生字,起到多方位的认读的效果,在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的识记意识,识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步课堂识字:互教互学,高效识字法。

1、互动激趣法。借助课前制作的生字卡片,学习小伙伴互教互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因此,在识字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差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有的学生已会读,有的学生基础差一些,因此学习小伙伴合作,互教互学,互相带动,打破以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单调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共同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喜悦。这种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

2、对比识记法。帮助学生把字形相近、偏旁相同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量。例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的“蛙” 字,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如“蝴蝶、蚂蚁、蚯蚓、蜘蛛、蝌蚪、蜻蜓”等。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都是虫字旁,这些都是昆虫类的。再比如:二年级上册《识字6》,让学生找出带“包”的字,“跑、泡、炮、袍、抱、饱”,引导学生比较读音与字型上的不同,结合各字的意思思考,读音相近,意思却不同,让学生熟记“学习形声字,辨认要仔细,声旁多标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的规律,来区分音形义,从而体会识字的乐趣。

3、字谜识记法。猜字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创编,学会识字。如:“春”字,“三人看日出”让大家猜一个字。再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学(朝 碧 夕)三个字时。我就让学生根据字形,自行编字谜。十日十月(朝)小王和小白坐在石头上(碧)多字少一半(夕)

4、口诀识记法。根据字型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句子来帮助学生识字,如:“休”,人木休。“看”字,手目看。“国”字,盖起一半房,玉器里面藏,害怕人偷去,又垒一堵墙,这个口诀不但提醒了学生“国”的字形特点,还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国”字的笔顺。

5、游戏识字法。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学得快忘得也快,有些孩子看见拼音就认识生字,一旦去掉拼音就不认识了,所以游戏识字中我们可以去掉拼音让学生进行趣味识字。如: “小猴爬楼梯”、“猴子摘桃子”(学生扮演小猴子识字过关)、“超级组合”(将字的两部分拆开,分别贴出来,小组进行组合比赛,帮助生字找到家)“找朋友”(音节与字成为一对朋友,你喜欢哪个字就与哪个字交朋友)等等。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6、加减换偏旁法。加上偏旁或部件组新字,去掉偏旁组新字,换上偏旁组新字。加偏旁:舌——活(生活);去偏旁:就——京(北京);换偏旁:抄——沙(沙子)。在一年级下册《识字5》教学“请、情、清”时,孩子们用这样的方式丰富了我的课堂: “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清澈的河水”所以“清”与“水”有关; “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真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喝彩。

7、随文识字法。随课文识字的特点是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生词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

在教学《乌鸦喝水》里有“喝、渴、旁、许、办、法、高、升”等生字。我一边讲故事,一边随着故事情节出现生字。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学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区别,就能牢固地记住,不易混淆。“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瓶子里的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出示“怎么”这个生词并进行教学。这时乌鸦开动了脑筋,它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旁边”和“办法”这两个生词,意思都容易理解,不需要多加解释,只要对字形稍加指点就可以了。对“办”字我还作了这样的强调:“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边’字旁边的两点千万不能丢。”讲到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第三步课后识字:生活识字,延伸识记法。

当今的社会,呼吁开放的教育,呼吁汉字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生字做朋友,这是最自然、最轻松的识字方法。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的对子时,我就把它延伸到了生活中的对联,教学片断如下:

过渡语:老师发现过年时家家户户要贴的对联也是对子,我把我家和邻居家的对联也带来了,我们来读一读。

1、读对联,找出对子。

2、同学们你们读得时候发现了吗?我们今天学得生字宝宝就藏在对联里,你们能找到吗?

过渡语:同学们对子是不是很有趣呀?回家后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你们家贴的对联,找找有没有你们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

再比如街上的广告牌、店名、电视里的广告、食品包装袋上的名称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课外读本,如:还有报刊、故事书等,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增强主动地识字的意识。教师每月可在班上开展识字大王比赛,看看谁找得朋友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离开书本,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生字。

篇8:谱写青春无悔曲

马怀兰主任, 在荣获了“首届感动晋中十大公德人物”、“晋中市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之后, 又摘取了全国十大“最美村官”的桂冠。成为全国320多万名村官学习的楷模。

一条逶迤整洁的小路, 两边绿树成荫;两山夹一沟的小山庄, 在绿树和鲜花的映衬下干净而整洁;左手山坡上一弯弯梯田, 整齐排列;右手山上层林尽染, 绿树种、干果林漫山遍野, 虽然已近寒冷的季节, 红黄色点缀于树林间, 景色不亚于二月花。11月4日, 我们一行4人专程驱车来到井沟村, 沿着那山景村景, 探寻马怀兰夫妇不寻常的美丽故事。

马怀兰给人的印象是干练、谦虚、热情。当我向她说明来意后, 她风趣地回答道:“你们来我们村看美丽乡村算来对了, 我们这儿其实有好多的美, 归纳起来就是三美:一是生态美, 二是文化美, 三是精神美。这些美在我们村已经深入人心了。”

“生态美”———百姓乐在其中的宜居环境

今年60岁的马怀兰在担任井沟村村委会主任之前, 一直和丈夫周银柱在昔阳县经营自家的装饰广告公司。2002年初, 马怀兰被检查出患有乳腺癌, 同年7月, 周银柱也被确诊患有肾盂癌。2004年初夏, 夫妇俩带着手术后的伤痛回到老家井沟村养病。然而, 家乡颓墙败瓦、杂草丛生, 人均年收入不到700元, 曾经被列入整村搬迁对象, 为此她很难过。那年正值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 但井沟村穷得筹不出运费、机械费和工资, 见此情景, 作为井沟人民的儿子, 对井沟怀有浓厚情谊的马怀兰夫妇毫不犹豫地出资35万元, 为村里打通了3.5 km的出山路。在路的尽头是一座桥, 村民们给这座桥取名“长寿桥”以此表达对这对夫妇的祝福。除了修路, 为了更好地让村子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他们又垫资修建水窖, 引天水进井沟。

在频频“贴钱”的同时, 两人还决定用培训的方式教会村民自己“赚钱”。2006年, 他们出资300万元, 注册了昔阳县首家企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 教村民们学技术。村里养殖业发展起来了, 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灯之乡”, 农家乐让一户户“窑洞宾馆”人丁兴旺。从富裕的城市人到快乐的农村人, 马怀兰夫妇用十年给了自己一个身份变换, 也给了井沟村一个华丽转身。

2005年6月村委会换届, 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 马怀兰参选并高票当选井沟村村委会主任。在夫妇俩的带领下,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 植树30多万株, 给井沟村周围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从那年开始, 村委会研究决定, 每年每个村民都要植树5棵。实现“房在树中, 人在花里”的绿色生存环境。

“文化美”———红色传统教育的厚重源头

“三寸斗室, 方寸之间, 浓缩了井沟人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乡土文化博览园、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红色传承教育基地———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吸引着井沟人奋斗跋涉, 勇攀高峰!”这是书写在井沟村村史展览馆内的一段文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血脉, 是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 多数农户子女由于常年在外, 不事农务, 农村好多传统的农耕、农务渐渐被淡忘, 不用说城里的孩子, 就是农村的孩子现在对农村的好多传统农事也陌生了。为此马怀兰投入精力给予抢救性挖掘。在她的倡导下, 村里成立了“乡土文化大院”, 先后组织老年人、妇女制作了各式花样的手工绣鞋、鞋垫、儿童帽、肚兜及各种寓意的花灯, 辟专室进行陈列展示。由于品种丰富, 制作精巧, 井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灯之乡”。

井沟村还成立了“农耕农作园”, 展示农耕时代的石碾石磨, 手动选粮吹风机等, 参观游人可以通过亲自体验, 感受久远的民俗生活文化。现在, 井沟村还与多所大中小学校牵手结对, 设立了多功能教室, 井沟村成为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和爱国教育的好场所。

“精神美”——民富村强国昌盛的不竭动力

精神是一个村立村之灵魂所在。近年来, 农村出现了一些赌博、偷盗等不良陋习, 甚至有些妇女也成天泡在麻将场, 荒于农务、家务。井沟村有380多人, 2.67 hm2耕地, 只靠一人一亩地 (1亩=0.067 hm2) 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很难。2006年, 马怀兰夫妇又花费300万元, 注册了昔阳县首家企农合作社, 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 教村民们学技术, 发展起了养殖业, 2013年, 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 000多元。

井沟村美了, 井沟人富了, 马怀兰夫妇却为村子的建设花光了全部积蓄近500万元, 最后不惜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几年来, 他俩没有吃过任何营养品, 也没有时间休息养病。然而, 面对他们的无私和无畏, 死神也望而却步, 夫妇俩生命出现奇迹:马怀兰癌细胞彻底消除, 周银柱的体质也越来越好。夫妇俩的这种大公无私精神感染着村民们, 成为井沟村最大的财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上一篇:高一历史新课程的反思下一篇:打造产业链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