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2024-04-11

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精选8篇)

篇1: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回顾我在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十年中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纪检监察信访工作难度大、责任大、压力大,这致使我一时都不敢懈怠,一刻都不能放松。

先说“难度大”。

我们受理的信访,其反映的内容几乎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范围内的信访举报件(在本文中简称“纪内件”),又有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范围外的信访件(在本文简称“纪外件”)。不同性质的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上访人反映的问题梳理分类,又无法告之其究竟该上哪个部门进行诉求。如果反映的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一并查证,专业性较强的还要按照“归口办理”原则,由专业部门拿出处理意见,导致工作进度自然受到某些专业部门工作过程的制约。如果性急,越俎代庖,还有可能出现超越职权的问题。如果是非专业部门,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纪内件”可分“实名举报件和匿名举报件。就匿名举报件而言,匿名的信访人真实信访意图,则无从了解,如果匿名信访人文化程度有限,词不达意,我们就很难了解到其真实意图。

如某信访人其意图是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但在信访中绝对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是以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有违法违纪问题为由进行信访,要求对其绳之以法纪,使其下台,给自己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扫清障碍。即使我们就其信访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处,如果没让原任村党支部书记离开书记的“宝座”,信访人真实的意图未能达到,他仍以各种理由缠访,甚至到上一级有关部门上访,连我们一起告,并冠之以“官官相护”等罪名。即使我们掌握了其真实的意图,也不能向他本人说明,因为他的目的是不可告人的,只是一种内心活动,在他本人未明确向我们表述前,我们如果点破,他肯定矢口否认。

加之纪检监察部门受理信访问题不受年限限制,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的问题均要受理,在调查中案件事实因年长日久,无法找到证据,更谈不上查实,因而造成上访人的不满。还有的信访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认为我们干部和他过意不去,便去上访,也就是“花了五角钱,让你忙半年”。

其次是压力大。

一是有上压,即上级领导的压力。对领导批示,指示,交办的,及时查办不了或查办结果不如上访人所愿,上访人便鼓动一些与上访有利益牵连的人员越级访、或在你上级领导前面告你黑状,堵门、围领导,以上压下。

二是有下压,即群众的压力。上访人员在上访过程中,缠着、闹着、哭着、喊着、跪着求你解决。一双双企盼的眼睛在看着你。哭声怨声总是萦绕在耳际。解决不好、解决不了,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感到愧疚。

三是外界压力大。即群众对信访工作不了解,外界对信访工作不理解,不知情,不知道,不知道其中的难处,盲目责怪,片面指责信访干部。

再次是责任大。

当前,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将人民赋予的权利当做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承载着民众对惩治腐败,净化社会风气的希望,担负着匡扶正义之责。

为此,信访干部必须要有一颗对党无限忠诚的心,工作中要有“爱心,查办案件过程中要“细心”,凭自己对党和人民的一颗忠诚之心和一腔热血,多化解、快化解信访矛盾,减轻党和政府的压力。特别是在我们和田这样的反分裂的前沿地区,一定要要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防范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诋毁党和政府的形象,搞破坏、搞分裂。因此说信访干部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篇2: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经常换位思考,切实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

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来电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是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效途径,实质上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一种信任,正确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有利于惩治和预防腐败,有利于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不正之风,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转变观念,整合力量。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和信访举报部门几个干部的事,信访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各方面、各部门都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切实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合力。

二是换位思考,转换工作思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全体干部应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服务“第一要务”的高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的合理要求,随时转换工作思维,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忌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而要把群众信访、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更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三是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作为纪检前沿阵地,要高度重视,经常过问,逐步建立起加强做好信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使信访举报工作既要立足于基本职责,把执纪办案与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相结合,与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又要把调查取证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充分发挥案源主渠道的作用和直查快办的优势,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服务。

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努力化解基层矛盾和对信访问题的预防处置工作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也有其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加大信访举报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树立法制观念,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问题,自觉遵守信访秩序。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访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接待场所和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相关的法规、信访者的权利与义务、信访工作流程图、本委局受理的范围、工作程序及时限、质量要求以及领导接访的时间等,扩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影响,增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全年工作坚持做到“三办”,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普件快办;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保持一张笑脸,程序上讲一个清楚,明确给一个答复,承诺一个时限,搞好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实践“三种下访”形式:定点下访,即到信访问题较突出的单位和地区开展下访,督促基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定人下访,即针对军转人员、重点上访对象、改制企业分流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开展下访,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及时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信访“症结”,做好“预警”处理,切实解决好这些人员的实际困难;定事下访,针对移民安置补偿、新城征地补偿、城市拆迁等特殊弱势群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下访,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以群众合法合理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满意或不满意作为衡量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第一标准,也就是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和主线,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信访、上访的苗头和隐患,多一点思考,少一分盲目。

篇3:对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一、强化教育,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首先, 各级部门需建立起反馈机制, 使上级对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部署有一个上下贯通的渠道, 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 按照党委 (党组) 要求,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做出具体安排, 并指导基层开展好教育活动;其次, 建立协同配合机制, 与人事教育、宣传等部门密切配合, 把阶段性的教育内容与干部培训结合, 与党员日常教育相结合, 与党的组织生活相结合, 形成经常性的系统教育格局。在这一过程中, 同时还要注重提高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效果, 扎实推进内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努力培养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 增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在纪检监察工作中, 要充分引入创新意识,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各项创新, 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 工作中要改变传统、僵化的纪检工作思想认识, 同时结合新形势下纪检工作面临的状况, 引入创新意识, 这样会使纪检监察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纪检监察工作要有所创新, 就必须改善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方式,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第二, 深入解放思想, 改变过去纪检等于惩治的错误理念, 使干部职工更容易接受, 排除抵触情绪, 便于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 收到有效成果。纪检监察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 在纪检工作中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复杂问题需要纪检人员去解决, 因此纪检工作一定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和方式, 深入解放思想, 总结实践经验, 创新工作模式, 努力做到纪检工作与干部职工和单位的利益相统一, 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纪检监察环境。

第三, 创新工作方式, 使纪检监察工作由传统的工作模式向新形势下创新型工作方式迈进, 努力使纪检监察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局面, 展现全新的纪检监察面貌, 为职工排忧解难, 始终维护好广大职工正当合法的权益, 当好职工的贴心人, 和他们同呼吸, 心连心, 开创出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三、不断提高纪检监察部门履职能力,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工作在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要大力推行廉政风险预警制度, 完善预警机制, 超前介入、主动参与各级部门各项经营活动, 明确风险点和风险等级, 围绕各项活动开展监督检查, 开展风险分析, 研究预控措施, 及时、准确地进行廉政风险预警, 减少人为因素, 减少决策失误, 不断强化资产资金管理、招投标监督把关、工程项目监督、财务内部稽核和审计等, 始终保证各项活动在健康轨道上运行;要本着构建“大监督”的思路, 建立由监察、审计、司法、信访等部门参加的监督工作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综合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法律监督、财务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等作用, 及时交流监督管理和信访举报信息, 促使经营管理风险预控能力的提高, 促进执行力的提高。总之,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完善惩防体系、强化源头治理的过程中, 要善于用好执行力建设载体, 加强对部门和重点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 既要坚决纠正乱执行、乱作为, 又要防止不执行、不作为, 以有效执行确保认真履职和廉洁从业。

四、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工作水平, 树立良好的纪检干部形象

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 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一是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把学习当作一种职责, 一种境界, 一种追求, 贯穿于工作和人生的整个过程, 不断掌握新知识, 增长新本领, 达到新境界;二是要树立威信。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 要把品行端正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要更加看重自己的人格, 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 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 以身正求公正, 以公正换人心;三是会调研。调查研究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一项基本功, 要把其作为做好公正的重要环节抓, 要围绕大局, 结合工作实际, 选准调研的着力点, 在调研中破解难题, 在调研中科学决策;四是要敢于碰硬。敢于碰硬是维护党纪政纪尊严、忠实地履行党章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的具体行动。敢于碰硬的勇气源自底气, 前提是坚持原则, 重点是攻坚破难, 关键是百折不挠。要坚持原则, 对违纪违法行为, 做到发现一起坚决查办一起, 绝不手软。

摘要:本文针对纪检监察制度和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践, 提出相关建议, 以有助于纪检干部树立良好形象, 从而确保认真履职和廉洁从业。

篇4: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关键词:职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不够

职业学校学生很多為初中毕业考入,在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之前,从未接触过职业教育,刚脱离中学时代的他们对职业二字毫无概念,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是一片茫然。进入职业学校后,部分职业学校只是在开学时候给学生介绍下职业情况与形式,但是当时的形式与几年后的就业形式可能大相径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只字不提,经过几年的专业知识教育后,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召集学生给他们简单地开一两次会议,草草了事。对于已经就业的学生,学校则彻底放掉,不再过问,没有与之配套的跟踪服务与管理。学生就业后,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就业稳定率较低。

2.教育结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就业指导内容比较空泛,对各专业的职业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在指导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展一些就业指导活动,随意性较强。同时,就业指导教队伍缺乏,学校从事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招生就业部门作为一个引进学生与最终送走学生的部门,缺乏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没有系统的学习掌握,多是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讲解,这些都影响了就业指导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对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提出几点建议

1.保证就业指导课程质量、注重实效

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小,毕业时在18~20岁左右,在经历一年的实习后,对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国家的就业政策法规了解很少。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时候可着重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同时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求职面试技巧以及求职权益的保护和适应职场的能力。就业指导课程可由学校的德育教研室与招生就业部门共同落实实施,德育教研室侧重对就业理念、态度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招生就业部门可结合就业现状,着重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素养、求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能力。

2.拓展指导形式,加强实践引导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应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教学中,可以收集择业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本校学生的就业案例,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可通过案例展示,增强教学效果,通过组织各种主题活动,训练学生各方面的择业技巧等。亦可通过模拟求职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求职体验。同时,还应增强学生对就业风险的认识。通过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3.建立复合多元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队伍应不断予以丰富,实现人人参与的局面,如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德育教师、就业工作部门的教师等。辅导员是就业指导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和学生的接触比较多,可以充分接近学生并且掌握学生就业的最新动态,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确立每个阶段的努力目标和付诸实践的具体措施。专业课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优势在于其对所属专业认识较为全面,能够清晰地把握该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层次和所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而且利用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全程、连续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合理的设计并实施职业发展规划。而德育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求职理想、求职道德、价值理念予以引导、修正,为学生在人生规划中指明总体方向。就业工作部门教师对社会的就业形势的准确把握,时效性突出,在求职面试的指导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静,柯玲.“立体多面”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导刊,2011(9):35-36.

[2]李耘.对加强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南昌高专学报,2012(1):143-144.

篇5: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调研思考

当前,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尚未根除,反腐败斗争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从最近几年揭露出来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看,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值得注意:一是违纪违法案件仍居高不下;二是经济类案件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三是利用干

部人事权、司法权和行政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突出;四是涉及“一把手”的违纪违法问题突出;五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六是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串通进行腐败活动相当突出;七是作案手段隐蔽性加强。除了上述腐败行为的特点外,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校乱收费、医生收红包等问题,存在基层干部作风霸道、办事不公、执法不严、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和以权谋私的问题。这些不正之风问题虽然涉及的干部级别不高,但发生在广大群众身边,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

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来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注意把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九个特点”,做到“九个盯住”。

一是针对贪图钱财,违纪违法与不法“大款”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不法私营企业老板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问题。

二是针对腐败“家庭化”,违纪违法与老婆、孩子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通过“夫妻二人转”、“父子二人转”等形式非法敛财问题。

三是针对有钱贪美色,违纪违法与贪婪女人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包二奶、养情妇、嫖娼妓等生活腐化方面的问题。

四是针对卖官鬻爵,违纪违法与插手提拔任用干部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跑官、要官、保官方面的权钱交易问题。

五是针对得势便放纵,违纪违法与位高权重、功成名就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重要人物特别是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发生的问题。

六是针对交友庸俗化,违纪违法与长期固守一地、被人情关系包围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酒肉朋友”和黑恶势力的问题。

七是针对巧取豪夺,违纪违法与插手干预热点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活动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银行贷款、土地批租、工程发包等方面的问题。

八是针对捞钱铺后路,违纪违法与“五九现象”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离职退休、岗位转换前后的问题。

九是针对作案靠帮手,违纪违法与身边工作人员有关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秘书、司机等身边工作人员的问题。

二、今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的重点

(一)突出重点对象

各级要根据各自的职责,抓好重点对象、重点部门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既重点查办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严肃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同时重点查办三机关一部门和处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违反政治纪律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案件。

(二)突出重点领域

着重查办建设工程、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经济、金融、物资采购领域的案件,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领导干部伙同或支持其亲友非法敛财的案件,严重腐化堕落的案件;司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和严重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赃款赃物的追缴力度,加大对携赃款外逃公职人员的追逃力度。

(三)突出阶段重点

根据不同时期突出的消极腐败现象,确定查处重点。当前要根据中纪委三次全会的部署,认真查处和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不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规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以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当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把握政策要准确

在查办案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以法纪为准绳,准确把握政策,严格区分违纪与违法、错误与失误的界限,把握好改革中因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与失职渎职的界限,在深化公有企业改革中国有集体资产的正常流动与流失的界限,正常的公务接待、业务往来、企业行为与公款吃喝、拉个人关系的界限等。对打着改革旗号或以招商引资为名中饱私囊、谋取私利的行为,特别是对破坏招商引资环境、扰乱经济秩序的案件,要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对敢于干事创业而出现失误的干部、因客观因素出现失误的干部,对改革过程中因经验不足出现的失误,要具体分析,慎重稳妥地处理。通过准确把握和正确执行政策,严厉惩治腐败者,鼓励和支持改革者,努力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心齐实干的良好氛围。

(二)查办案件态度要坚决

对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发

现一起,查处一起,无论涉及到谁,无论手段多么隐蔽,无论背景多么复杂,都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注意抓住“两头”,既重点查办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严肃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查办案件这个惩治腐败的有效手段,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

证政令畅通。

(三)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剖析案件、总结教训,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三次全会对办案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是对已经查结的重大典型案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剖析案件发生的特点、规律。要坚持“一案两报告”制度(案件调查报告、案件剖析报告),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揭示腐败滋生的深层次原因。既要剖析违纪违法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又要剖析涉案单位在体制、机制、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提出针对性强的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和深化改革的建议,并督促落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作用。

二是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对新时期查办案件工作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思想。办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惩处个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件的查处,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规律和特点,找出加以防范的办法和措施,使查办案件工作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6: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以下简称信访)是纪检监察整个工作重中之重的环节,信访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当前,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的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信访的主要特点

一是信访举报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复杂化在实践中体现,有的信访问题受历史沿革、体制改革和时过境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同时涉及体制问题、政策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又因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一时难以解决。多样化在实践中体现涉及信访举报内容的多样化,既有反映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方面的问题,也有反映其他方面的问题,其中部分是民间民事纠纷的问题。这些问题本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信访人坚决要求通过信访途径来解决,这类信访件占了整个信访总量的一定比重。

二是信访举报内容经济化和利益化。从信访反映的内容来看,群众信访中,多数是反映经济和利益类的的信访件。反映干部贪污贿赂的信访件占居首位;反映集体资产转制、流失,工程承包、土地征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信访比较多,且呈上升趋势;反映干部挥霍浪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信访件占一定比例。-1-

三是信访举报活动组织化和崇上化。从当前信访工作实践来

看,群众信访主体逐渐由个体向群体转变正逐步演化为有组织上

访。有人组织牵头,有人筹集资金,有人计划方案,有人联络协

调,有人负责车辆,又因组织者表面不动声色,隐蔽操纵,很难

察觉。信访高递和人员高访在信访活动中也显得较为突出。大

多群众心理认为,机关越大,领导级别越高,阅批的信访件“震

动”越大,解决问题才快。因此,不少基层群众越过镇、县直接

向省、市反映。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信访问题经省、市有关领

导和部门批办,就能很快着手解决或得到解决,这种情况的存在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越来越多。还有就是一信多投,重信重访

也是信访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从基层纪委信访工作的组织建

设来看,目前虽然已经基本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组,建立了信访

工作网络,订立了规章制度,明确信访工作职责,似乎没有疏漏

之处。但一些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还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难

于落实到位的情况,当信访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矛盾,往往存

在相互推诿、拖拉不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

也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群抓群管的反腐倡廉局面还

未真正形成。

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落实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有力保

障,而信访实践中,各项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信访

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和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如村级财务

管理、村干部换届选举、重大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等,如果制度

不完善,办事不公开、不透明,势必会造成一方面给干部留下以

权谋私的空间,另一方面使群众产生许多疑虑,一旦出现问题,群众就诉诸于信访。

三是法制意识不到位。从实践来看,群众缺乏依法信访的意

识,一些群众对信访工作不了解,盲目信访的现象比较多。一些

群众出于个人目的,借信访来发泄对干部的不满情绪;有的信访

人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心存疑问,就带着猜测进行信访举报;有的信访问题本身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由于信访人缺乏法制意

识,喜欢采取传统的方法,通过信访来解决问题。由于上述这些

问题往往一时无法解决,这些信访人在得不到满意的情况下,反

复信访,一信多投。

三、当前信访工作机制的健全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责任机制,畅通举报渠道。从信访实践看,信

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构建新的信访工作机制,首先应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责任机制。明

确领导职责,落实责任,完善领导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制度。

把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列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

内容,特别要把基层主要领导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且

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知情人和协调人,确保重要信访问题领导亲

自关注,亲自过问,亲自解决。对玩忽职守酿成重大群体事件的,对主要领导实施问责,真正做到制度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避免责任虚化。同时建立健全基层信访网络,做到层层建立信访

工作网络,级级配备信访专职干部或信访联络员,并注意通过培

训等手段,及时提高信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

基层网络作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排查信访动态。

二是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一个信访问题的解

决往往要涉及到多个问题,牵涉到多家部门单位,单靠纪检部门

一家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因此,对一些重大涉及到几个部门的信

访问题,要确定牵头和参加单位,来共同处理解决。应当由纪检

部门牵头处理的问题,纪检部门就应主动承担起牵头责任,主动

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信访问题,制定解决处理方案。做到互通

情报,加强协作,整合资源,使纪检信访工作形成“大信访”的格局。实践也证明有些信访问题必须在协作情况下才能解决。同

时,纪检机关内部各职能室之间,也要搞好沟通协调,相互配合。

三是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源头防范。把内部监督与上级

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既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又积极探索治本之策,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从

源头上防范和减少群众上访。加大事前的监督力度,围绕建设新

农村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活动,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政

策落实到位。特别加强对一些地方在制定政策或执行政策中不顾

群众承受能力、引发群众上访的做法的监督。积极推进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完善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

督的各项规定,深入推进群众密切关注的政务、村务、事务、党

务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是健全宣传教育机制,规范信访举报。宣传教育是导向,普法宣传教育是做好信访的基础性工作。一要将中纪委、监察部

控申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和国务院、省信访条例纳入基

层普法计划,增强群众依法信访和干部依法办理信访问题意识;二是开展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认真落实纪委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分级管理,归口办理” 的原则,促进建设有序、规范、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努力控制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三是宣传反腐败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理直气壮地阐明现阶段出现的腐败绝不是根本制度性的腐败,腐败现象同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不相容的,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三者关系,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自觉地揭露腐败,反对腐败,维护大局,维护稳定。

篇7: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今年以来,为强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根据哈尔滨市纪委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乡镇和部分部门实行了“纪检”、“监察”双派驻制度。撤消了8个乡(镇)党委纪委,成立驻祥顺镇和富林乡2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撤销教育纪委、卫生纪委,成立驻教文卫纪工委、监察分局,同时负责包括文体局、广电局和计生局等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撤销农委纪委、水务纪委、畜牧纪委、林业纪委、农机纪委,成立驻农业纪工委、监察分局,同时负责包括水产总站和扶贫开发办等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工作,确保改革收到实效,按照《中共通河县委关于对乡镇(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实行分片派驻统一管理的意见》,现提出工作意见如下。

一、正确认识派驻机构的定位

1、纪工委监察分局的性质。推进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 大举措,是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效整合了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实现了业务工作责任主体与工作监督主体分离,实现了“分兵把守”到集中力量实施监督的转变,实现了由班子内部监督到部门班子外部监督的转变,更好的加强了对权利运行的监督。

2、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地位。成立纪工委监察分局,改革了过去乡镇(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双重领导”体制,改为县纪委监察局对纪工委监察分局实行垂直领导。纪工委监察分局接受县纪委监察局垂直领导,正常工作向县纪委监察局请示报告,纪工委书记、监察分局局长及纪工委委员向县纪委常委会述职述廉。辖区乡镇(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对本地(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纪工委监察分局按照规定职责予以协调、配合、指导和监督,有关情况及时与辖区乡镇(部门)党委、政府沟通。

3、纪工委监察分局的职责。(1)监督检查监察辖区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党政“一把手”贯 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情况,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情况。(2)监督检查监察辖区乡镇(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及乡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情况,执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情况。(3)经批准,初步核实辖区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辖区乡镇(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调查辖区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4)协调指导辖区乡镇(部门)党委、政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5)按照管理权限受理对辖区乡镇(部门)党组织、党员的检举、控告。(6)开展调查研究,对所辖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倾向性或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7)每年对所辖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和有关专项评价。(8)承办县纪委监察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有效履行派驻机构的责任

1、把握责任重点。要关注乡镇(部门)领导班子 及其成员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廉政勤政情况,乡镇部门管人、管钱、管物的关键部位,干部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要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从协助辖区内乡镇(部门)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加强预防腐败工作上着力,从推动驻在乡镇(部门)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上着力,从发挥派驻机构查办案件职能作用上着力。

2、明确责任划分。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辖区党委负全责,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检查指导;对于基层上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指导权限,涉及部门和干部作风方面的由派驻相应部门的纪工委监察局或党委纪委负责指导,涉及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实行属地管理,由部门所在地的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案件查办。县纪委监察局的各室(办)负责联系和指导纪工委监察局开展好相应工作。

3、搞好责任分解。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辖区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辖区内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派驻机构的工作方式

1、开展监督检查。纪工委监察分局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会议监督、审计监督、信访监督、开展专项检查和暗访暗察等形式开展监督工作。

2、强化工作联系。采取有分有合工作方式,实行重点联系辖区乡镇(部门)制度,纪工委监察分局驻在中心乡镇(部门)办公,经常深入重点联系乡镇(部门)开展工作。书记、分局长及每名委员分别重点联系一个乡镇(部门),并定期交流轮换。

3、参加有关会议。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员参加辖区乡镇(部门)有关党委会议和其它重要会议。纪工委监察分局按要求参加县纪委监察局有关会议和组织活动。按要求参加全县重要会议和战线工作会议。召集有关会议,传达部署县纪委监察局要求开展的各项工作。

4、健全工作网络。采取各党委推荐,纪工委监察分局任命的方式,在辖区内聘请若干名党风廉政教育宣传员、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监督员、纪检监察信访信息员,由纪工委监察分局统一发放证书,并负责培训,构建有效的工作网络,夯实工作基础。

四、派驻机构的工作职权

1、检查权。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权查阅辖区内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的有关文件、会议记录、财务账目等资料。

2、问询权。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权以当面询问或发函方式要求辖区内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的工作人员就纪检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

3、制止权。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权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建议辖区内乡镇(部门)停止涉嫌违反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4、建议权。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向辖区内乡镇(部门)及所属单位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等等。

5、谈话权。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权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要求,对辖区内党政班子党政副职、基层站所长、村级班子成员进行工作谈话、警示教育谈话和诫勉谈话。受县纪委常委会委托对辖区内党政主要领导进行工作谈话和警示教育谈话。

6、考核权。按照《通河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要求,强化工作检查,注意掌握情况,协助县纪委做好辖区内党政班子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考核工作。

7、问责权。按照《通河县关于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对辖区内未达到责任制规定要求的各级党员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建议县纪委监察局和有关部门给与党纪政纪处分、进行组织处理、取消荣誉称号和评先评优资格。

8、督办权。督促辖区内党政班子及时办理县纪委监察局下达的各类整改通知书、监察建议书,协调督办县纪委监察局直接交办辖区内党政班子的各项工作。

五、派驻机构履行职责的保障措施

1、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须提前通知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参加。拟提拔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须征求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意见。发生重大事故、突发性事件等情况须及时告知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

2、列席党委会议制度。纪工委监察分局可以派人列席辖区内党委会议、行政班子会议和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

3、文件抄送传阅制度。县纪委下达各党委的文件 要抄送纪工委,上级和县委下发的有关文件要送纪工委传阅。各乡镇、各部门印发的全部正式文件须及时抄送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

4、实行交叉巡视制度。县委成立派驻祥顺乡、富林乡、文教卫生和农业4个巡视组,巡视员由各辖区党委聘任,发放巡视员证书,并报县纪委备案。巡视活动的组织开展、人员培训由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巡视工作采取异地巡视的方式,巡视结果向纪工委监察分局报告。

5、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纪工委监察分局辖区内分别建立宣传教育、案件查办和监督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篇8: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随想

一、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信访举报就是群众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 对党员、党组织或者行政监察对象的违法违纪行为, 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活动。通过信访举报受理制度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举报人、被举报人和纪检监察机关三方形成以下关系: (一) 被举报人实施违纪违法行为, 这是信访举报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 举报人的检举、控告、申诉行为激活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程序, 但这一行为并不逻辑地产生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效果; (三) 纪检监察机关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举报进行受理, 从而正式启动整个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程序。

在这个关系链中, 有以下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信访举报工作具有政治性和准司法性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 通过解决信访问题, 使各种违纪问题得到查处, 不正之风问题得到纠正, 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信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 通过筛选、加工、整理信访反映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和部署工作的参考依据。信访举报工作以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式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据此, 信访举报的受理应当是严肃的, 也是严格的。

(二) 信访举报受理权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权力, 作为纪律检查权和行政监察权下一位阶的子权力, 与调查权、建议权、督促权等权力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就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查办程序而言, 信访举报被受理后, 纪检监察机关才能对问题线索做进一步的处置, 通过初步核实、谈话函询等方式进行初步调查, 发现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才能进入立案程序。不难看出, 信访举报的受理事关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能否进入案件查办部门的视野, 受理权的行使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

(三) 纪检监察机关对信访举报的受理不同于法院对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案件的受理。

我国法院的案件受理制度改革,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即只要当事人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起诉状, 法院一律接收, 极大的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受理更接近于立案审查制, 但是目前还缺乏有效而完备的制度约束和程序要求, 使得各级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否受理在判断尺度上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

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主体的条件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属于纪律检查工作范畴, 一部分属于行政监察工作范畴。这就导致了关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主体条件的规定, 散见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条例》 (以下简称《控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以下简称《行政监察法》) 、《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 (1996年1月19日) 等法规文件局面, 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法规制度对此做出系统的规定。

(一) 举报人的条件———谁可以反映问题?

信访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虽然《宪法》并没有“信访”二字的记载, 但是根据纪检监察制度中对检举、控告、申诉的规定, 可以在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中找到权利依据。[1]学者普遍认为“信访权”是《宪法》第41条所赋予公民权利的次生权利。举报人通过揭发、检举、控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监督权力运行, 实现权利救济。信访举报既然是一种权利, 那么非经法律明文规定予以排除, 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滥为干预或者禁止。《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第二条也表明了对这一权利的认可和保护, 第二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纪违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检举、控告人依法进行的检举、控告。”可以说, 现行纪检监察规范没有对举报人的资格条件做出限制性规定。信访举报人不必须是违纪违法行为的受害人, 或利害关系人。也没有对信访举报人的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做出要求。

同时, 现行纪检监察规范对举报人的举报方式也没有限制, 可以采取实名举报, 也可以采取匿名举报;可以个人举报, 也可以集体举报;可以逐级举报, 也可以越级举报。但是, 根据《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鼓励和引导群众署实名举报和逐级举报。

(二) 被举报人的条件———反映谁的问题?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对党组织、党员、行政监察对象, 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国党内监督与行政监察合一的监督体制决定的。现行纪检监察规范对信访举报中被举报人的条件要求, 首先是身份适格, 即被举报人应当是党组织、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党员和党组织的身份是十分容易明确的, 这里的行政监察对象包括: (一)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 (二)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3]。 (三) 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3]。其次, 被举报人应当是被认为存在以下行为之一:一是党员或党组织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二是党员或党组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三是党员或党组织其他败坏党风的行为[4];四是行政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2]。身份条件和行为条件同时具备, 才可以作为被举报人被检举和控告。

三、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的条件

实践中, 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多种多样。世事现象本身纷繁复杂, 举报人表述也各具特色。有做事实描述的, 有做大量价值判断的, 有宣泄情绪的, 也有兼而有之的。并不是所有的群众反映都要予以受理, 除了前述信访举报的当事人要符合条件外, 对反映的问题也要做出判断、筛选, 从而确定哪一个问题是属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的范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哪些问题?有三个主要文件做了规定:

(一)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条:

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这一文件对受理范围的规定有两个特点:一是过于概括, 不便于操作。比如, “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问题, 仅2014年5月中央纪委法规室编写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常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手册》[5]就收录了111个文件, 并在《编辑说明》中特别说明“重点收录基础性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规定”、“为遵守国家保密制度, 对于保密和限定发放范围的规范性文件, 本书未予收录”。这本手册只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工作常用法规制度的汇编已达111个, 还有没有编入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之外的其它法规文件及纪检监察工作以外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大量党内法规文件, 可见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文件之多。二是过于抽象, 不便于把握。比如,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问题, 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十分抽象的政治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广阔的历史背景、不断发展的内涵及层层延伸的次级概念。在受理信访举报的工作实践中, 用以衡量具体的甚至是现象性的举报问题时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标准。笔者认为, 这一条规定可以作为原则性规定, 应当再通过列举等方式对受理事项或受理事项的特征做出补充规定, 从而便于受理工作的开展。

(二)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条例》第十条:

纪检机关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下列违纪问题予以受理:1.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违纪问题;2.属上一级党委管理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3.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4.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5.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属下一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组织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 必要时也可以受理。

这一文件规定的逻辑结构仍然是“行为主体+违纪问题”。但是什么是违纪问题?什么是可以作为案件来受理的违纪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03年12月31日) 第九条规定了“违纪问题”的定义。第九条规定: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 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 都必须受到追究。不难看出, 违纪问题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 违纪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违反了党纪国法;第二, 危害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危害了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三, 应受惩罚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第九条规定是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总则, 从宏观上描述了什么是违纪问题。随后在分则中对具体违纪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 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方面规定了每一个错误的成立条件。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六条:

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 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这一规定对行政监察类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限定为“违反行政纪律”。那么, 行政纪律具体指哪些纪律?目前, 尚无系统文件规定。《行政监察法》第十八条虽然没有具体明确何为行政纪律, 但是对监察范围做了进一步限定: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 履行下列职责: (二) 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也就是说, 行政监察所涉及的行政纪律事关监察对象的执法、廉政和效能情况。

参考文献

[1]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 2004 (3) :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997年5月9日)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2004年9月7日) .

[4]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1993年8月22日) .

上一篇:加强疫情防控通知下一篇:《昆虫记》小学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