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2024-07-26

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通用7篇)

篇1: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设计理念:

1.读中品味,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感悟是理解的基础。本课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启示,再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寓意。

2.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学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础上扩展联想,扮演多种角色进行劝说,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并会写“此、桩”两个生字。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朗读和交流讨论来自主理解寓意。

3.知道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以及在每一件事情上都不能有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的去做。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课文中的几个生字并会写“桩、此”两个字。难点:研读课文理解寓意。教学教具: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上午我们已经学了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小小的故事就给我们带来不少生活和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

1.播放动画

要求:仔细观看动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揭示课题读题

3.结合刚才的动画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并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每个生字都读正确,并把句子读通顺。

2.分段连读(分组)

3.随机识字

字:个别——集体

词:选字扩词——个别——分组

要求:个别字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4.指导书写生字中的“此”和“桩”两个字

5.通过刚才的朗读,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一)这位种田人等啊等,等啊等,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可是结果呢?

1.默读课文用“——”划出写他等的结果的句子

2.交流说说

你从哪儿知道的?

3.读一读句子

理解:●“从此”指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整天”怎样才叫整天?

出示练习:●早上,别人在 时,他在等。

中午,别人在 时,他在等。

下午,别人在 时,他还在等。

● “一天”和“一天一天”有什么区别?

4.小结:你从他的做法和结果中能知道些什么?跟大家说说。

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劳动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

(二)使得种田人干坐着傻等的起因是什么呢?

1.读一读课文其他段落找一找原因

2.学习第一段

理解:“窜”

什么叫窜?哪些动物或情况还可以说是窜?(教师提示笔直的跑不是窜,慌乱的急速的没有目的的跑才是窜)

3.想想会是什么原因让小兔子到处乱窜呢?

各抒己见

4.种田人看到这只自己出来撞死的兔子时有什么表现?(读句子)

尽管你们说兔子自己出来的撞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你们觉得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吗?

学生在班级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5.小结:做事不能光靠碰运气,要脚踏实地,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学习也是这样。

板书: 守株待兔

野 庄

兔 稼

没 全

来 完

做事不能 不劳动是

光靠碰运气 不会有收获的

︳ 注:(画成一个兔头)

篇2: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2、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二、对话平台: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二)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三)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四)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 “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原 因

做 法

结 果 巴 望──── 拔 高──── 枯 死

急于求成违反规律

事与愿违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教学反思

篇3: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故事就是用来讲的。寓言故事通常贴近生活, 生动形象, 文字简易明白。教师要有引导学生由读故事上升到讲故事的智慧。“讲”比“读”要求更高, 层次也深, 把故事读出来, 那是索然无味的。我们要在学生读好寓言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体现由简单到复杂、先积累再运用的学习过程。

“讲”出形象感

引领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 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 不断在脑海里丰富这些文学形象, 并从中汲取营养。如纪昌的“勤学苦练”, 教师可以抓住“躺、睁大、注视、盯”等动作体会身体之劳累;把“两年”细化为“从白天到傍晚”“从严寒到酷暑”“七百多个日夜”, 再想象其间他怎样面对妻子、邻居、路人对他的看法, 他自己怎样忍耐那份孤独与枯燥。这样一来, 纪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丰满起来了。此外, 还要让学生学会在故事中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 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些人物形象。

“讲”出节奏感

课本中的两则寓言不但寓意深刻, 语言也很精巧。如扁鹊说:“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 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寥寥数语, 扁鹊就把蔡桓公的病情发展、医治方法、应对态度表述得简洁清晰。关联词的使用也很巧妙, 语言上自然流畅, 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中充分感受这些特点。

二、与语言相处———寓言故事的智慧教学

捕捉言语“缝隙”, 提升言语智慧。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故事教学也同样要落实这一任务。

寓言简短, 语言直白, 情节简单, 不容易吸引学生深度思考, 四年级学生要习得这些智慧有难度, 所以, 这就需要教师寻找“缝隙”来不断丰满文本, 丰满人物形象。如《纪昌学射》, 写纪昌在织布机下看了两年梭子, 在窗口前看了“三年”虱子, 这么多年都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文章里一个字也没写, 这是多大的“缝隙”啊。不深挖、不补白, 纪昌的形象就不够丰满, 学生对于练好基本功的体会就不够深刻。又如《扁鹊治病》, 几个不起眼的时间词对揭示本寓言的主旨之一“防微杜渐”起关键作用, 怎么组合?怎么呈现?这就需要智慧了。又如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都没有写他的内心活动, 这恰恰是体现扁鹊高尚医德的重要内容, 是需要教师的智慧去丰满文本的。

探究结构表征, 领悟表达智慧。

《纪昌学射》一文绝大多数文字是在叙述纪昌如何练基本功的, “学射”只有一句话:“于是, 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 怎样放箭。”寓言的结构就隐含着一个表达智慧:怎样突出重点。

原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二年后, 虽锥末倒眦, 而不瞬也。”“三年之后, 如车轮焉。”这么多年就只在练习枯燥无味、内容单调的“瞪眼睛”基本功, 这告诉我们练好基本功不容易, 更不可能速成, 要静得下心, 下得了功, 吃得了苦, 最后才能像纪昌般成为能手。这算智慧二。

光有恒心、毅力还不够, 练基本功的方法也很重要。纪昌先选择梭子练习眼睛的“定力”, 后选择虱子来练习眼睛的“张力”, 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这也是一种智慧。

文章开始写“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文章结尾则写着“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名师才能出高徒啊!这是纪昌“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智慧。

纪昌能够成功, 还跟他谨尊师教的学习态度分不开:“回家之后, 就开始练习。”“回到家里, 又开始练习。”这肯定能给学生以启发。

此外, 一个大男人躺在织布机下, 一躺就是两年, 而后盯着一只虱子又是“三年”, 难保妻子不怨, 别人不笑, 个中滋味令人嗟叹, 然成大事者不计小节, 这可是大智慧。

作为师者的我们, 在纪昌的老师飞卫身上, 我们至少可以参悟, 教育学生、培养人才要夯实基础, 循序渐进, 要善于指导, 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扁鹊治病》中的蔡桓公明知扁鹊医术高明, 却不肯相信他, 面对扁鹊一次又一次的拜见越来越不耐烦, 最后落了个无药可救的下场。再者, 蔡桓公的病开始在皮肤, 而后在皮肉间, 二十几天后到了肠胃里, 月余才到骨髓里, 病是渐渐深入的, 我们要防微杜渐啊!从中可以得到警示:千万别让自己的小毛病变成了大毛病。

从形象到抽象, 开启思辨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寓言教学是哲学思想的启蒙教育。我们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认知世界、质疑思辨的能力, 引导学生于无疑之处提出问题, 并且通过分析与讨论,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探寻问题的结果。由形象思维逐步学会抽象思维, 由经验思维逐步学会理论思维, 在长期训练中逐步养成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并且把那些作为人类几千年思维结晶的哲理逐步融入自己的日常思维之中。

课题质疑。如《纪昌学射》中纪昌学的“射”与“练眼力”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扁鹊治病》中治的是身体上的病, 还是心理的病?然后引领学生回顾以前读过的课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故事, 整合思维, 明白对待别人的意见要“兼听、善听”。

反思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假如蔡桓公能积极配合治疗, 会是什么结果?假如你是他身边的大臣, 你怎样劝大王就医?假如你是扁鹊, 你会怎样巧妙施治?每一个阶段我们又能吸取什么教训?

古今类比。《扁鹊治病》这则寓言里, 蔡桓公是个反面形象, 但是在现实生活里, 却有许多医术不高、医德糟糕的医生, 甚至有许多以骗人钱财为目的的门诊、医托。这里, 需要教师的智慧, 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既不能讳疾忌医, 也不要谈病色变。

对比思考。两则寓言放在一课, 自然有编者的意图。我们应有找到两则寓言整合点的智慧。两则寓言不是孤立的, 第一, 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第二, 两则寓言的人物是有可比性的。纪昌听从名师的教导成了射箭能手, 蔡桓公不听名医的话一命呜呼。第三, 可以从分析语言特点出发, 让学生学会对比, 学会归纳。我们要让学生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 回归生活, 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生活, 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智慧。

三、语言与精神共生, 寓言教学中的文化浸染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中国文学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还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结, 我们要在学生心理上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这两则寓言分别出自《列子》和《韩非子》, 折射出诸子百家的文学、思想、艺术光芒, 我们可相机提到相关的时代、作品、作者等, 也可推荐阅读浅显的原文, 让学生亲近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

提到扁鹊, 我们自然要向学生介绍他创立的“望闻问切”及与他齐名的古代名医华佗、李时珍等, 让学生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神奇。

学完二则寓言之后, 我们还可以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世界文学的殿堂, 特别是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等世界文学经典。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世界文学, 初步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异域文化、民族风情, 在熏陶感染中垫厚精神的底子。

篇4: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是篇的意思。

二、学习《揠苗助长》,初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出示课题,正音。

2、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3、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指生读第二自然段(认读词语:筋疲力尽)说说“筋疲力尽”的意思,读出他的累。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课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呢?

2、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学生读。

3、体会“焦急”。

(1)找出文中带有“焦急”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2)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3)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样子。(4)理解“自言自语”。

4、找出文中的其他语句来感受他的焦急。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理解“巴望”:盼望、期望、希望、渴望,朗读句子。(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你从哪个词语中知道的?(好象)

指导朗读:一天,两天,三天,要读得慢,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的焦急。

四、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1、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为什么不能急?

2、植物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按照一定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来长高、长大。这可不能着急。

3、揭示寓意,说说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急于求成、违反规律)

五、学习第3—4自然段

1、可是这个人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还非常得意!谁来读读他说的话?

2、喘气这个动作是怎么样的?

3、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大口大口地喘气?

4、想想当时的样子,读读他说的话。

五、拓展运用寓意

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其实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如果太急了,违反了事情发展的规律,反而不会有好的结果。希望大家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来。

3、明确“揠苗助长”的意思。

六、板书:

揠苗助长

着急 —— 拔苗 ——枯死

急于求成 违反规律 欲速则不达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书写“守”字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揭示课题,正音)。

二、初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指生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生字:窜出来、撞在、树桩、从此、锄头

3、巩固字词

(1)集中出示词语。

(2)出示生字:守、窜、装、桩、此、锄。

4、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出来吗?

(2)集体交流: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3)守株:整天坐在树桩旁边

待:等

兔:野兔(4)连起来说说“守株待兔”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那个人为什么要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待野兔呢?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2、原来是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啊!请你再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结合文中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俩。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抓住“忽然、装、窜、不知怎的”来体会事情发生的偶然。“窜”是怎么样的动作?

(2)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乐滋滋、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来体会种田人的贪心和不劳而获。

随机理解“乐滋滋”,给“乐滋滋”找个近义词。

指导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就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理解“整天”

4、他整天等着,可是结果呢?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到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庄稼又全完了,真是一无所获啊!

5、如果你就是种田人的朋友、亲戚,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同学们,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得到收获。

四、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侥幸得兔——不劳而获——一无所获

篇5: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一)【内容简析】

本课是精读课文,包括《滥竽充数》和《邯郸学步》两则寓言。《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奏给他听。南 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可是他却能混到乐队里去,相安无事。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缗王继位。他的爱好与先王不同,喜欢听独奏,南 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了。这则寓言讽刺了没有真本领,却混进行家队伍中充数的人。后来作为成语来用,指不好的东西混进好的里面凑数。另外也常用来自谦。《邯郸学步》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寿陵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学走路的故事。现在人们把故事作为成语用,比喻机械地模仿别人,最后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记。

【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语文的进程是一个自悟自得的过程。本设计力求避免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两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教学时,主要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达到通读熟读的程度后,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从而悟出寓言的寓意,并在自读自悟中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认识“竽、郭、腮”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等10个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做势、彻底、机械”等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难点:学习活用这两个成语。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寓言两则》,读题。

2.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寓言故事。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刻舟求剑„„)

3.这些寓言故事都有些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

过渡:那么今天这两则寓言是通过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呢?

二、观看课文录像,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朗读这两则寓言故事,思考这两则寓言故事分别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圈画生字、新词,同桌互学。

3.检查自学情况。(重点指导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

4.再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

5.抽读正音。(注重评价。)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则寓言分别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卡。(注意“械xi€琛弊值亩烈簟#?

2.指导书写。(抓住“滥、宜、械”字,让学生先观察,后练写。)

3.学生抄写生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听写新词。

五、回归整体,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质疑导入

1.回顾一下:这两则寓言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2.你想提什么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进行梳理,明确本节课的要求。)

二、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板书:寓言两则。

2.口述目标:我们不光要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更要知道它们的寓意,学会活用这两个成语。

三、细读课文,领悟寓意

(一)学习第一则寓言《滥竽充数》。

1.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自读自悟。

附自学提纲:①南 郭先生为什么要偷偷逃跑?

②你觉得南 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准备竞赛,看哪个小组准备得最好,理解得最透彻。)

3.全班讨论,老师作适当点拨。

(南 郭先生之所以要偷偷逃走,是因为他没有吹竽的本领,齐缗王这样一来,他再也混不下去了。)

4.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举例说说。

5.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引导理解“溢竽充数”这个成语别的意义。

7.巩固成语用法:根据“滥竽充数”这一成语不同的意思,分别造句。

8.自由读课文,回想学习这一成语的方法。

(二)学习第二则寓言《邯郸学步》。

1.总结学法,迁移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然后分学习小组自学第二则寓言。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步骤:提出问题→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学习情况。

a.那个学走路的人为什么要爬着回去?b.他是怎样学习走路的?c.像他那样学本领行吗?d.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四、熟读升华,超越文本

1.熟读这两则寓言。

2.小组再度合作,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演一演。

3.汇报表演。

4.模仿记者采访“南郭先生”和“那个燕国人”。

五、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六、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1.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小学弟、小学妹听。

篇6:《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师介绍扁鹊其人。(略)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我读了你的故事,虽然你是国君,你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写正确。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篇7: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

主备教师:赵丽琴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材分析:

寓言指的是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但是这个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是古代人们为了给人们一个提醒而编造的。那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这则寓言故事中所点到的错误是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过它的告诫会时时提醒孩子们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所以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见《赵国策*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给魏王讲的一个故事,原文见后附资料。可以从多角度概括寓意:

①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

②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

③自己错了,不听朋友的忠告,只能错上加错。

④由于措施不力而导致达不到本来目的。

⑤反映事与愿违的情况。

季梁的朋友自恃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好,以为很快就能到楚国,但是认错了方向,并且固执己见不听劝,所以越走离楚国越远。

课文依《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叙述。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如季梁说话‚问‛一‚不解地问‛一‚告诉‛一‚再次诚恳地说‛,诚恳的态度跃然纸上。朋友的回答分别是‚不怕一‚没关系‛一‚你不用担心‛,成语‚固执己见‛概括了他的态度。

寓言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深刻的道理。这则寓言短小精悍,叙述生动,对话性、形象性强,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可以理解这两个故事的意思,但对于其中的道理还是懵懂的,需要利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和总结,让孩子们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能够自己看出其中的寓意。

教学具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学生:收集寓言。总课时:两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二)第二、三、四自然段。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三)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一)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二)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后悔)

有错就改 不算晚 教学反思:

日期: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一)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一)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二)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三)(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四)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五)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七、板书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

教学反思:

日期:

课 时 教 案

主备教师:牛津津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学难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

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古代寓言故事,成语故事都较为感兴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部分学生课外已经有所接触,教学前我也布臵了预习。所以,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从而学习对事物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 总课时:两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一)导语: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二)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一)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二)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一)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更羸‛人名,读作gēng lé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二)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三)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2.熟读并理解词意。

(四)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四、思考、讨论

(一)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二)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六、作业。

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

教学反思:

日期: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

(二)‚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三)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四)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纳,用几个‚?‛在黑板上标出)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一)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字理分析‚雁‛:‚厂‛是它的声旁,古时候读作‚han‛,里面的‚隹‛指鸟,单人旁指鸟飞时能排成人字形。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二)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

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仅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直往上飞‛:↗;‚直掉下来‛:↓。)(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

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

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á‛,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三)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实物投影仪出示: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3.检查自学情况。

(1)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字理学习‚惨‛。(从竖心旁分析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2)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 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

学习生字;愈(古时候愈是有个病字头的,是指病好了。课文中的‚愈合‛指伤口长好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失群‛的意思:这里的‚失‛可以用上文中的哪一个词来理解?(‚离开‛)‚群‛字呢?(‚同伴‛)看字形能不能说出它的意思?(形声字,形旁是羊字旁,羊喜欢成群地在一起。)

(3)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鸟。)

(4)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心里害怕 板书:听到弦响 掉了下来

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先分说,后总说。)

(5)更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板书:

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

(6)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

(四)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称为‚种菜能手‛。射箭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为‚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大家都知道他。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2.是不是因为更羸射箭射得特别准,所以才大雁落下来的呢?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而且能对观察到的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还后会对更羸说什么?

三、复述课文。

(一)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二)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

(三)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

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四、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教学反思:

分析:受过箭伤 孤单失群 判断:害怕 高飞 结果:伤口裂开 掉下来

日期:

课 时 教 案

主备教师:牛津津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11.画杨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用‚严肃‛、‚熟悉‛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作者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来龙去脉交待得十分清楚。此外,课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

内心世界。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循循善诱,饱含哲理,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训练、探究、对话为基本元素设计教学,构建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体现‚以疑促读,读中探究,自主感悟‛的教学特色。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实事求是;不要随意取笑,要善待他人。

教学具准备: 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总课时:两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检查预习情况。

(一)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二)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一)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

(三)齐读课文。

(四)思考(也可同桌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五)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

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的第1部分)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的第3部分。)

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也可根据预习情况,对生字词做一强化)。

(一)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

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

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

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的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的结果。

(二)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部分。

1.选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的话,教师读‚老师‛的话。

2.教师将这部分出现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名读一读它们所在的句子,达到正音、解义的目的。

‚审‛(sh7n)‚晌‛(sh3ng):翘舌音。

‚肃‛(s)):平舌音。笔顺:(共8笔)

熟悉(x9):知道得很清楚。

哈(h1):拟声词。本课指放声大笑时发出的声音。

(三)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诲‛:四声(hu@),字义是教导、诱导。受用:得到益处。

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

(四)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

(五)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悉课文。

教学反思:

日期: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为什么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后没受到老师的批评,反而受到了肯定;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话为什么能使作者终生受益呢?(也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把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讲读课文

(一)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从‚一生受用‛这个词中,我们能不能估计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是什么年龄?(大约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从‚使一生受用‛这个词还可以看出,本文是用回忆的手法,写了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件事。)

(1)能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和父亲的话。)他们讲的内容一样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从‚是那么相似‛这个词中看出的。他们讲的内容一样。)相似是相像或相同,前面的修辞词‚那么‛怎样理解?(特别、十分)

(2)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父亲的话(出示写有父亲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出示投影,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两层。)

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一层是说应该怎样做,即要认认真真地去观察所要画的一件东西,画时要按观察到的样子老老实实地去画;第二层意思是说不要怎样做。即不要不顾看到的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对事物的印象下判断,把画画得与实际观察到的样子不同,因为这样是学不会画画的。)

小结:父亲从正、反两方面讲了画画时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道理。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父亲对作画很有研究,是作者学画的启蒙老师。他的话不仅使作者在学画画时受益,而且影响到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即:无论画画还是处理其他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学习课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1)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出示写有‚老师‛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五句。)

(3)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A.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作者及他的同学都是杨桃故乡的人;他们都非常清楚杨桃的外形。)

B.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从这句话中能想到什么?(用‚但是‛一词转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回想起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也不一样。‛既然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都不一样,更何况具有肩部肥大,底部略尖削,并有五条棱这一明显特征的杨桃呢。)

C.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指恰巧面对杨桃底部这一观察点来观察的时候。)

D.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小结:‚老师‛的前三句话,紧紧围绕画杨桃这个例子,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明确地指出换一个角度看,杨桃根本不像杨桃了,还真像个五角星,肯定了‚我‛观察仔细认真。书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同一个杨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两种样子。其中一种样子还真像五角星。(板书: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4)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2.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板书:我画成了五角星)

(2)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既与其他同学不同,也与自己平时看杨桃的角度不同。)也就是前面学的‚老师‛说的哪句话?(看投影读一读。)

(3)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的结果。)

(4)指导学生看文中的第二幅插图。

小结:作者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有两个原因。但第二个原因是最主要的。‚认认真真地看‛说明他不凭想当然,既相信实际,也相信自己的眼睛。‚老老实实地画‛就是作者遵照‚爸爸‛所叮嘱那样去画。

3.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

(2)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3)‚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板书:同学哈哈大笑)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

4.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他先是怎样做的?其中有一个词语,请找出来。(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板书:老师审视)

(2)‚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

(3)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

考虑。)他是怎样考虑呢?(先摸清认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好笑的是哪些同学。)

(4)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5.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1)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板书:‚这几个‛让轮流看)

(2)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6.继续看幻灯片,剖析‚老师‛说的话。

(1)‚老师‛从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的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说下面一番话的?‚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2)看投影片。默读‚老师‛的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的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的批评?

(3)‚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4)小结: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A.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品味,‚老师‛的话始终紧扣画杨桃这件事叙述,是本文的重点。包含着两层意思。前三句为第一层,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为第二层,告诉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怎样做。

B.通过对‚老师‛说的五句话的学习,我们不仅明白了作者是怎样把一段话写得条理清楚的,而且也明白了它的含义与父亲教诲的相似之处。

(有条件的班级,可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实际、生活实际,适当举些例子,以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并把从阅读中得到的收获,练习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板书设计:

父亲:是……就……(不要想当然)

老师: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要……不要……

是……就……

我:一生受用 教学反思:

日期:

课 时 教 案

主备教师:牛津津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段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识字能力,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因此学生们对这一模式已经适应并渐渐习惯。而且这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在单元导读时能很快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能很好的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而能很快地让他们走进文本,融入故事,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思想,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 总课时:一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故事激趣,谈话导入

(一)教师讲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考题都是一句诗,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课件出示‚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受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别出心裁,他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主考官一见之下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二)引导学生思考:主考官为什么一见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作总结:是呀,蝴蝶绕蹄翻飞,恰恰暗示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犹存,引得蝴蝶前来凑热闹,含蓄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十分精妙。这位考生比别人多动了脑筋,才会如此的别出心裁,受到主考官的表扬。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有创意,就应该想别人没想到的。

(三)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学生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反馈交流。课件出示下列句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画师让三个徒弟____________,看谁____________。大徒弟_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而三徒弟____________,却得到了画师的高度赞扬。

请学生按照句式的提示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导,主要让学生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一)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课文哪一段是写这个问题的,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

(二)画师考的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学生自由读这段话,思考:根据这段话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话却点头称赞?)

(三)学生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找一找,并用笔勾画出来。

(四)交流阅读感受,对比探究,重点感知三徒弟的画面。1.大徒弟画的什么?要读出多应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些字词看出多?指名答(板书:许许多多 果然)

猜想:二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

3.三徒弟是怎样画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后提问:小徒弟画的多吗?哪里看出不多(板书:两只 一只 另一只)

(五)对比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更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你还有什么好办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你是画师,你会怎么评价这三幅画,请用这些关联词来评评他们的画。(课件出示: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指名回答。

(六)理解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1.读一读画师的话,指名读,齐读。

2.理解‚若隐若现‛(课件出示:若 要是;你;好像)应选择哪一个,连起来说说意思。

3.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画中那只若隐若现的骆驼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小徒弟的画)学生发言后再齐读画师的话。

4.从大徒弟和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练习说话。5.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的骆驼数毕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却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才会得到师傅的赏识。

四、拓展延伸,丰富认识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

(一)课件出示图:‚蛙声十里出山泉‛,教师讲述:据说著名作家老舍曾经给画家齐白石出了一道画题:蛙声十里出山泉。画蛙声,也许只要画出鼓起鸣囊的青蛙就行了,但是要画出‚十里‛,还要画出‚出山泉‛,就并不容易了。齐白石思来想去,终于完成了——他以青山为背景,从山中留出淙淙泉水,水中欢快地游着好几条蝌蚪。老舍看见了,十分赞赏。

听完老师的叙述,请学生讲讲这幅画的妙处。

(二)继续讲故事:宋代的赵佶皇帝喜欢以诗作画,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让画师们用画表现出‚深山藏古寺‛的意蕴。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画师,会怎样画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再讲讲。

学生自由发言。(关注有创意的学生随时鼓励)

(三)揭谜。

你们想知道当时的画师们是怎样画的吗?

课件出示: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哪幅画更能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意蕴,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发言后再出示括号中的答案。

(四)联系实际: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总结: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该怎样做呢?(平时多观察,多动脑,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有限 二徒弟:许许多多

果然 一只 三徒弟:两只 用有限表无限(妙)

教学反思:

上一篇:毕业论文评语导师评语下一篇:高边坡开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