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支部庄里村典型材料

2024-06-04

优秀党支部庄里村典型材料(精选4篇)

篇1:优秀党支部庄里村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发展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记北王乡庄里村党支部

庄里村位于北王乡政府以西2公里处,全村共有118户、437口人,耕地面积1229亩。全村16名党员,村“两委”班子共6人,人均收入3500元。近年来,庄里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使全村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四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全村干群紧紧团结在村支部周围,迎难而上、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一、夯实党建基础,发挥核心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庄里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定期学习制度,规定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一次政治理论知识。严格执行议事规则,提高群众参政议政能力,自“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以来,各项重大事务,都严格

按这一工作法程序执行,发挥领导干部团结协作、服务群众和示范带头作用。

2、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党员分片包干制,每个党员尤其是年富力强的党员包2---3户农户,重点扶持,发展家庭经济。经常组织农户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探讨致富经验。通过努力形成了团结向上,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

3、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党员六项制度,正常规范地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每月两次)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与要求教育和约束每个党员的言行。通过组织党员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和评先评优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促使党员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努力推进村民自治。几年来,凡是重大事项都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保证各项事务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形成了党员干部洁身自爱、廉洁自律的良好风气。

二、彰显特色创新发展,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近几年,庄里村支部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劳务输出两方面入手,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全村总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左右,全村大多数农民住进了砖房,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农户饮用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一)调整产业结构方面

在县、乡发展“一村一品”的号召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下,辣椒成为庄里村的一项主导产业。2011年庄里村被定为北王乡“一村一品”示范村。2012年辣椒种植面积共计400亩,统一使用新一代优良种子。

(二)劳务输出方面

近年来,庄里村党支部积极外出联系,组织群众利用农闲在县内进行植树造林劳务输出,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近10万元。既为群众发家致富增添了门路,又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和谐。

三、情系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以前农民出门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很多农田靠天吃饭,村支部认识到,要想农民早致富,还得先修好路,于是村支部通过上级有关部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动员农民出劳力,开始对庄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狠下功夫,短短几年时间里,村支部做了不少实事,解决了农民用水难,行路难等问题。

四、倡导先进文化,树立文明乡风,提高村民素质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创建文明。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群众,让村民真正认识到创建文明村

是一项“惠民工程”。

2、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三产服务技能服务为主要内容,先后请县、乡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来村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3、加强道德建设,树立文明乡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村内宣传栏内宣传公民道德,“八荣八耻”,加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创建文明的乡风民俗。

五、坚持建管并举,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广播等宣传阵地,针对农民实际,对村民着重进行《选举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婚姻法》、《经济合同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学习,增强村民的守法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同时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先后请乡司法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六、确定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村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庄里村”为主题,以“五比五争五创”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争创北王乡“五好”党支部。

庄里村利用上级建设新农村的优惠条件,不断改善村内各种基础配套设施。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目前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已经完成,正在有序实施。村卫生室、安全饮水工程、文化体育室、改水改厕、沼气等都已建设完工,新村道路铺就,移民改造新村已建设完工,人居环境优美。几年来,活跃进取、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如今的庄里村人心稳定,安居乐业,治安良好,社会和谐,全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景象。

二0一二年五月

篇2:优秀党支部庄里村典型材料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中共**镇**村党支部

**村地处**县城北7公里处,全村面积11.9平方公里,共384户,1226口人,有党员30名,其中女党员6名。

**村是**镇的传统农业村,农业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夯实村级组织基础,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党员干部主动转型、积极创新,走出了一条生态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建制度,压实责任。“制度就是执行力”,**支部把制度建设作为建好支部的保障。为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我们逐步修订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服务群众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各项党务工作制度;制定了《财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多项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实现了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每个干部明责担责尽责,为党员干部主动适应新常态设了禁区,划了红线,树了标杆。

抓落实,强化执行。“落实是制度的生命”,我们主要抓好班长带头落实,成员主动落实。支部书记按照与镇党委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扎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责任内容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落实,为班 子带了好头。班子成员按照成员分工和“定查评”责任分工,主动去落实所承担任务,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任务”的格局。支部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破解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难题,确保执行到位、落实到底。

抓服务,树好形象。“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天职”,**村党支部依托“三包三联系”和“311”党建中心的服务载体,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通过开展“三包三联系”活动,使能力的党员和干部主动包联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产业大户和特殊群体。村“311”党建服务中心开展全天候值班,为群众提供亲情化服务,值班干部按照“村级代办”的要求主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帮助群众代办相关事项,真正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搭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也树立起村干部忠诚、担当、为民的形象。

通过各项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培养了一批善作为、敢担当的干部,也为**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积蓄了发展动力。

二、发挥两个引领,促进农民增收

谋转型,勇于创新。“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是传统的农业村,种植模式单一,农民收入徘徊在低水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支部一班人的“心病”。2013年,村党支部经多方调研,决定以“双引领”为突破口,发挥**村区位优势,采用集体流转土地的办法,发展特色产业——**村休闲农业观光园,打造现实版的“**”,并把此项工作作 为当年“定、查、评”的书记工程,当年入社社员达50余户,**一炮打响。如今,“**”发展势头喜人,不仅转化本村30余名剩余劳动力,而且每个劳动力每年可收入1.6万元,村委每年可以增加集体收入6万余元。开全县特色农业的先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引领,多元发展。**村党支部还充分依托环境和资源优势,鼓励党员创业,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党员韩东平引进优质核桃苗,连片种植500余亩,带动25户种植650亩;支委张新明积极发展连翘加密产业,联合8户农民,加密连翘1100余亩;党员蒋永旺在支部帮助下,投资5万多元,发展土鸡养殖,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村支部和党员干部引领下,**村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发展的后劲持续加强。

三、提高幸福指数,建设美丽** 抓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村两委,不断加大投入,近两年,硬化道路2800平米,修建垃圾池20个,安装路灯55盏,新修下水道800米并加盖板600块,修建文化娱乐广场500平米周边绿化1000余平米,维修加固村漫水桥等,先后投资约300万元,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村文化中心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器材等全天免费开放,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实了广大村民的精神生活。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使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篇3:翻江镇东坪村优秀党支部典型材料

促新农村建设上台阶

——记翻江镇东坪村党支部 东坪村位于湘乡市翻江镇西北部,与壶天镇交界,是一个只有5个村民小组,101户村民,367口人的小山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5人,分三个党小组。近年来,东坪村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红五星”活动,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党支部的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该村的新农村建设。

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和积极份子队伍建设,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常言说:“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发展看支部”。实施创先争优“红五星”工程以来,东坪村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创建“先进党支部”的奋斗目标。支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消除班子“内耗”,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班子团结。坚持优良作风,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热情接待服务群众,耐心细致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每月召开一次以上的支委会,研究工作,找准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方案和办法。每半年研究发展党员工作,近几年每年都选送两到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到镇党校参加学习,并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积极稳妥地发展党员,近年每年都发展了1名党员。

注重抓好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和增强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促进党员队伍建设。该村党支部把解决党员思想上入党和模范作用发挥为主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党章、守纪律、正党风”教育活动、争当五星党员活动等主题教育。强化一个党员一面旗,立足岗位多奉献的责任意识,使党员不忘自己的身份,摆正位置,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上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大部分党员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带领群众致富意识和本领不强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或党小组会展开学习,以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组织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进行学习,学种养殖技术、学传统文化、学道德礼仪、学法律知识、学先进典型村建设事迹。通过学习,每位村干部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每个党员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他们真正做到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全局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促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该村党支部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事因人设岗、简单明了、自主自愿、方便操作”的原则,设置了计划生育监督指导岗、维护社会稳定岗、科技示范岗等6个岗位。通过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构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有效的推动了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连续几年位列全镇先进,去年第一批完成长韶娄高速公

路90多亩土地和17栋房屋的征收和拆迁任务。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清垃圾、清柴垛、清路障、清宅侧,改路、改水、改厕、改圈、建垃圾池,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四乱”现象得到彻底改观。目前,已用上安全饮用水的有45户,改用水冲式厕所的有48户,用上清洁能源灶的有38户,全村有80多户畜禽栏与住房完全分开。党员干部带头捐款,集资38万元,修了一条长达3.5公里宽敞平坦的村道。新修水渠1200多米,维修塌方32处,使全村200多亩低产田效益明显增加。二是设立公开承诺、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支部每年承诺三件实事,每个党员公开承诺两件实事,每个党员联系一户困难户或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对联系的农户,定期走访、帮扶。尤其是对空巢老人进行经常性走访,帮助老人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对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帮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保证适龄学童入学率100%。

积极带领村民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引进企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利用该村丰富的油茶资源,大力打造“油茶之乡”。2009年,引进东莞旭日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成立一个占地433.7亩的油茶林建设基地。调动了村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实现了油茶产业化规模生产,促进了东坪村农业的发展。二是利用该村资源,发展草食动物喂养。在全村新发展黑山羊养殖户5户,肉牛养殖户4户。5组村民刘中良今年喂养的50多头黑山羊,净增收入4000多元,让这个壮实的中年汉子脸上笑开了花。三是推广种植杂交稻和优质稻300多亩,使全村粮食增 3

篇4:优秀党支部书记谢桂群典型材料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方城县凤瑞街道三里岔社区,只见道路整洁、草绿花香,一派清新怡人的景象,教学楼、客运站、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处处彰显着现代化气息。昔日脏乱落后的社区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这背后,倾注着该社区党支部书记谢桂群的心血与奉献。

一、强化责任亮承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谢桂群上任以后,对支部班子明确提出了“团结一致、强化责任、民主和谐、高度负责”的“四项原则”,坚持对重大事项进行公开研究,集思广益;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工作中班子成员自觉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支部成员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四项原则”的实施,使支部自身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大家干工作的步子更实了,干劲更足了。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谢桂群瞄准基层党建抓硬件、高标准规划建成了35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资20余万元完善了综合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服务阵地。为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三亮三评”活动,通过社区干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出了优良作风,亮出了务实精神。社区干部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积极为干好工作献计献策,自觉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二、“阳光办事”赢民心 三里岔社区是凤瑞街道辖区农业产业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社区,也是近年来担负服务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任务最多的一个社区。

2011年11月,县豫龙客车站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需征收三里岔集体土地71亩,迁移祖坟105座。为了完成任务,支部一班人定人分户包干,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靠政策、靠法律、靠激情、靠亲情全身心投入征地拆迁工作。对政策不理解的,苦口婆心耐心讲解;反映问题和提建议的,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干部带队、党员带头、补偿公开,征地任务得以顺利完成。2013年7月,豫龙客车站建成通车,展示了方城“大交通”的新形象。2013年,凤瑞街道启动了三里岔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项目启动以来,社区党支部始终紧抓“四议两公开”这一工作法宝,争得群众的理解和参与,用“阳光办事”取得群众信任,征地拆迁工作中未出现一起矛盾纠纷引发上访事件。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百姓院中,留下了他们辛苦的足迹;社区小路上,闪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浓墨重彩书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赢得了民心。

三、宜居宜业惠民生

三里岔社区位于方城县城区最南部,是县城的南大门,社区的形象直接关系方城县城形象。为了让家园美起来,谢桂群带领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开展卫生定区域包干服务,通过对项目周边区域环境高标准的亮化和美化,社区环境焕 然一新,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为改变社区八里沟自然村人居环境差的状况,社区全方位、大投入、高标准地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硬化居民门前道路1300米,栽种、补种绿化植物500余株,建设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建起了面积1500平方米的小公园,满足了村民健身休闲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

一花引来百花香。环境面貌的改变,带动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增添了居民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自觉性,一个讲文明、讲新风、讲学习、讲正气的新型文明社区逐渐形成。

当前,谢桂群正带领一班人以更加稳健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态去谱写新的篇章。

上一篇:支撑系统失稳造成坍塌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下一篇:2022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