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教案

2024-07-2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教案(精选4篇)

篇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教案

5.4眼睛和眼镜教案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

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生]因为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上节课我布置收集关于眼睛的资料,来说给大家听。

二、新课讲解

[放投影片,眼球的结构,让同学们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

[生]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师]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视网膜起什么作用?

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一)眼睛(板书)主要构造:

角膜晶状体凸透镜 眼睛视网膜底片瞳孔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师]那么怎么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看投影。

[生]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是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发散后再射入眼睛。

[师]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老花眼是怎么形成的?怎么预防近视眼?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生]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预防近视要做到: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cm。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④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⑥不躺卧着看书。⑦不在走路时看书。

老花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晶状体弹性变差,调节能力减弱的缘故。是生理性变化引起的,看远物不需要晶状体的调节,但在看近物时,需要佩戴凸透镜。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Φ=1 f如果远视很严重,所戴花镜(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它的焦距是1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了,但如何预防?如何矫正?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从无穷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平行光的会聚点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三、课堂小结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组成。

2.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3.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

1.甲图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是正确的。

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应成为平行光,而乙图的光线向外发散,是错误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应发散,而丙图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向主光轴靠近成为平行光。丁图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是错误的。-12.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度数深的眼镜镜面弯曲得较多,度数浅的眼睛镜片相对较平。

3.让学生们各自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并且相互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是不同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而远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长。

4.+300度是远视镜片,-200度是近视镜片。焦度是3m,焦距是3m,眼镜度数越深,说明眼镜镜片焦距越短。

篇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2)知道近视眼 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教学挂图、投影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原因的了解,学会如何保护眼睛和矫正视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眼睛的构造及视力矫正。

【教学难点】

(1)近视眼及其矫正。(2)远视眼及其矫正。

【教学方法】

体验式学习、引导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自制课件;凸透镜,凹透镜,近视眼镜一架,远视眼镜一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一组眼睛的图片。

【过渡】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通过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信息,图片上,我们看到的是漫画中常会出现的各种眼睛,肯定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长的像这样的。看看周围,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近视,而有的人远视,还有一部分人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眼睛究竟是如何看到事物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近视、远视的人?

二、新课学习

1、眼睛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到,照相机可以记录我们走过的美好回忆。那么眼睛就是在当时,去欣赏美好的,眼睛究竟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

课件展示眼球的结构,并指明每部分的功能。

(1)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 于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3)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

【知识巩固】

1、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关于眼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

【过渡】我看,大家有一部分同学是戴着眼镜的。近视的同学都知道,不戴眼镜,看远处的物体是昏暗不清的。戴了眼镜之后会正常。到底为什么会形成近视眼呢?

图片展示近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的前后方向过长,成像于视网膜前。【过渡】前面的课我们学过,凹透镜有发散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来进行矫正。近视眼的矫正: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知识巩固】

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3、远视眼及其矫正

【过渡】人到了老年之后,容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远视,这时候就需要佩戴老花镜。图片展示远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前后方向过短,成像于视网膜后。远视眼的矫正: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知识巩固】

3、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4、眼睛的度数

【过渡】大家在去眼镜店配近视眼镜的时候,医生总会先问你近视多少度,如果不知道,医生会先进行测量,然后再拿合适厚度的镜片。那么眼睛的度数究竟该如何计算呢?

(1)透镜焦度: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Φ=1/f

(2)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3)凸透镜(远视镜)的度数是正数

凹透镜(近视镜)的度数是负数

三、课堂练习: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B)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眼睛:眼睛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

2、近视眼及其矫正: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的前后方向过长,成像于视网膜前。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篇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列举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联系生活生产中串、并联电路的实例,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并联电路的连接.

2.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

四、[教学用具]

电路示教版、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上课,同学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美丽的城市夜景图,(多媒体播放天安门、鸟巢、东方明珠夜景图).

师:夜晚,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在奇妙的灯光下五彩斑澜;上海的东方明珠在霓虹灯照耀下,妖娆灿烂,看到这些美丽的画面,同学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这些灯是怎样连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共同学习第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板书课题:串联和并联,)

[评析:通过欣赏天安门等美丽的夜景,提出问题,为学习串联和并联设置了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导出串联和并联电路

(出示示教板:一只小灯泡。两节干电池,若干导线、一只开关.)

师:请一个同学连接电路,让灯泡发光.

师:要使两只灯泡都发光,有哪几种连接方法?请同学们设计出电路图,并画在纸片上.(学生设计并画电路图.)

(搜集8位学生设计的电路图纸片,视屏展示.)

师:是不是说有8种或者有更多种连接方法?

师生:只有两种连接方法.分别叫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评析:在连接一只灯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连接两只灯泡,通过分析全班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分析、归纳得出,只有两种连接方式,逻辑严密.]

2.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师:请大家分析两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分析)

师生;串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首尾顺次相连,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并列连接,电流的路径有多条.

3.训练

师:(多媒体展示6幅电路图)请大家识别这些电路属于什么连接方式.

[评析: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紧接着进行电路识别练习,巩固训练及时.]

4.实验探究A:两种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

师:请大家用实验验证,两种电路中一个用电器坏了,会不会影响另一个用电器?

(学生分组实验)

师生: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5.实验探究B:两种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师:在两种电路中,开关的位置不同,控制作用是否相同?

(学生分组实验)

师生: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不同,控制作用相同,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评析:通过实验,研究两种电路中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开关的控制作用与位置有无关系等,探究细致,全面,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两种电路基本特征的认识.]

6.分析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师:讨论、分析、比较两种电路的特点,填写下列表格.(学生讨论,填表)(多媒体展示表格)

[评析:比较鉴别,有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认识和区别两种电路.]

(三)知识应用

1.分析路灯的连接方式

师:街道上的路灯是怎样连接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并联,一盏路灯坏了,其余的灯照常发光,用电器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

师:那为什么所有的路灯晚上会同时发光,早上又同时熄灭呢?

生:因为开关装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

2.分析节日小彩灯的连接方式

师:(示教版展示一串小彩灯,接通电源,闭合开关,让它们发光,)这些小彩灯是怎样连接的?怎样检验?依据是什么?

生:取下一只小彩灯,如果其余的灯亮,是并联;如果其余的灯不亮,则是串联,看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评析:应用举例典型,分析判断中,引导学生紧扣翠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有利于突出重点,落买教学目标.]

3.分析天安门前电灯连接方式

师: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知识,我们再来问答开课时提出的问题.

生:天安门广场上的灯,总体来说,是并联,因为一只灯坏了,其余的灯仍然会发光,但有些局部的灯可能是串联,如,勾画天安门城楼轮廓的小彩灯.

[评析:用所学知识回答课首提问,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四)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串联和并联,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后,我们还要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附:板书设计(见多媒体展示表格).

篇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教案

一、新课引入

引言: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喜欢,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二、新课讲解

(一)照相机

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二)想想做做

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出示做好的模拟照相机,讲解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1和2比较直观。对于3,可以让学生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

(三)投影仪

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

演示:从“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投影片中拿出一张让学生看投影片上人物的大小程度,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仪上,放置时让投影片上的人脚朝黑板,头向学生,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证实。然后移开反光镜,使光线直接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问题回答,讲解后,重新装好反光镜,把图案反射到墙壁上,让学生了解反光镜的作用。并把“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的五张投影片逐一放完,简介安培事迹。补充: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忘我精神,但不能学习在大街上思考问题,被车撞到可就麻烦了(玩笑)。

简介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仪是一样的。

(四)放大镜

让学生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教师讲解: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

提问: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水滴放大镜、水瓶放大镜、冰透镜,并让学生做成水滴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

三、本课小结

1.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树,教师再板书归纳。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2.课后实践与思考

①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 ②请你利用凸透镜制成一种有用的装置,说明制作方法和用途。③用分离原理将投影仪分离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仪器。④用放大镜以不同的距离看物体,是否都是放大的?

上一篇:井冈山参观学习感想与体会下一篇:精益生产项目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