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2024-05-26

经济学的核心要义(通用6篇)

篇1: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国语·晋语》说:“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厚”就是增长、发展、培养。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另外,《尚书·召诰》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节”就是节制,“性”既然应该“节”、需要“节”,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

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

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曾几何时,《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愚民”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孔子于学术界的名声不是很好。在普通民众中,人缘亦难称上佳。更有甚者,凡言孔子,必呼之为“孔老二”以示鄙夷。往日的“至圣先师”竟沦落到如此窘迫的境地!其实,人们反对孔子缘于对孔子的误解,而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句,恐怕要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尤其在强调阶级对立的时代,孔子斯语被统治者拿来用做愚民政策的理论依据,两千余年间,受此荼毒的劳苦大众真的不知凡几。

事实上,人们真的误解了孔子。若翻开《论语》、《孔子家语》等先秦儒家典籍看,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则外,竟再难寻出一句孔子有愚民倾向的话语。单凭一言就断定孔子有“愚民”之意,结论下得有些匆忙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语出《论语泰伯》篇。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孔子门下的哪个弟子,就这么记下了老师这句话,连个前后语境也欠奉。虽只是简简单单10个字,但既缺少了上下文意串接,无论如何解释,总会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也无怪乎后人会因这句话而争讼不已。

传统解释即“愚民”说的代表人物首推郑玄。郑玄对该句的注解还算详细:“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郑玄以为,国家法度,只让老百姓照着做就行,千万不能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否则的话,让一些人知晓了内中详情,定会对王法产生轻视之心,从而会变得不再听话。郑玄的观点影响很大,宋代王安石对其深以为然,他说:“‘不可使知’,尽圣人愚民之意。”(《朱子语类》)今人杨伯峻也认同这个观点。

按照郑玄的说法,孔子是将民众完全置于了被统治、被支使的地位!百姓的知情权被剥夺,成为了一个个只知以服从国家命令为天职的顺民、奴隶。“文革”期间,这曾成为孔子除“克己复礼”妄想搞复辟之外最大的罪状。

但事实上,这里始终存在着一个绕不过的大问题。要知道,说孔子愚民,单单是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极相抵牾的。但凡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不外乎通过限制教育、控制舆论等手段来达到愚昧人民以维护统治的目的。而孔子,则向来是主张对民众施行教育的。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以为,除了极少数天生便能通晓天下万般事物的圣人外,余者都是需要学习的。

其实,百姓需要学习,政府责无旁贷。在孔子思想里面,“教民”思想乃一极重要之环节。《论语》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看到市面里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感慨道:“人口真多呀!”冉有随即问:“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回答:“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再问:“富了以后还要做什么呢?”孔子又回答道:“教化他们。”故事虽小,见微知著。俗话说:衣食足而知荣辱。故事里面所反应出的孔子由“庶民”到“富民”再到“教民”三段治民理论,顺应了民性,着眼于长远,实在是非常的有见地。再具体到如何“教民”问题,孔子最赞成的是德教。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以为,让民众沐浴在德礼教化之下,必能帮助他们明是非,知荣辱,使其进退有度,举止有节,社会藉此安乐,国家依此长安。孔子力倡“教民”的言论还有许多,如“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等,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从这些话语中我们是丝毫看不到孔子有愚民之意,相反,感受的更多的是孔子那番期盼百姓接受教化,求知向学的良苦用心。

三国时期的何晏,其见解又略有不同。他在《论语集解》中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使知者,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语出《易·系辞上》,原文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本孔子所作,以此为据,何晏巧妙地将“不可使知”的责任转嫁到百姓头上,认为由于百姓愚钝而圣人之道又太过深奥,百姓只能用而不能知。何说与郑说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可惜仍未脱愚民范畴。

真正挺身而出为孔子鸣冤者,始于宋人。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道:“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又引程颐语:“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公开为孔子叫屈。程朱虽仍走何晏将“愚民”问题化为“民愚”问题的老路子,但二人首次明确指出了孔子本人绝无愚民之意,只因开启民智,“尽使民知”的难度实在太大,唯有避难从易。为此,朱熹还特意打了个比方。他说:“圣人只使得人孝,足矣,使得人弟,足矣,却无缘又上门逐个与他解说所以当孝者是如何,所以当弟者是如何,自是无缘得如此。”了了几句,孔子无奈之情跃然纸上。南宋以后几百年间,程朱二子被奉为学术权威,他们的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自此,程朱说几成定论。

到了清末,对于这句话的解读终于再起波澜。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行文讲究用词精炼,章法紧凑,可偏偏又没有标点符号,这对阅读造成了一定困难。于是,聪明的古人发明了一种“明句读”的学问。同一句话,于不同处断句,意思竟会大相径庭。梁启超深悟其中三味,他在《孔子讼冤》中说道:“此句正读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譬如关于君主立宪,民众已有此知识,就立刻实行之;民众尚无此知识,就开发民智,创造条件,准备尽速实行之。”(见《新民丛报》第八号《杂俎》栏《小慧解颐录》,19)在梁启超口中,孔子摇身一变竟成为伸张民权的先行者了。然而梁氏之语,大有将孔子“民主化”的意思,很受人诟病。二十年后,就连梁启超自己也放弃了这个观点,重回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旧路。

梁启超虽重归程朱旧路,但这并不表明程朱所言真的符合了夫子本意。事实上,程朱所说,还是十分值得商榷的。程朱二子将孔子“不使民知”的原因归结于“民愚”身上,认为百姓天生愚钝,就连圣人也难以开解,无奈避难从易。此说固然替孔子洗刷了冤屈,但不免又多了许多不通之处。首先是“民愚”问题。我们知道,孔子很早就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他一辈子教授弟子无数,桃李满天下,《史记》说他“授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将招生资格放得极宽,凡年满十五岁者皆可入门,不限出身,不限民族,不限生源地。须知在孔子之前,一般只有贵族家庭的子弟才有资格上学。孔子此举,堪称开创,一时间,各地学生云集景从,迅速汇集到孔子门下。这些学生中除子贡、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几个出身富贵家庭之外,其余出身多很普通,乃至有些五花八门,如:子路出身“野人”,仲弓是“贱人”之子,子张家庭贫贱,更离奇的是,有一个叫颜涿聚的学生在入门之前竟从事过盗贼这种职业。试问假若孔子真以为“民愚”而难教的话,费心费力收取这许多弟子不是自讨苦吃?

其次,依程朱二子之言,一个尴尬的问题令人难以避免:对于百姓长期处于愚昧状态且难以改变的事实,孔子畏难而退了。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简直就是对孔子一生的真实写照。十四年去国游历,风沙漫野,碰壁无数,虽九死而犹未悔,只为证道!孔子之倔强坚毅广为人知,就连鲁国看城门的都知道有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孔夫子。这样的孔子,以为他会在困难面前主动退缩,是不是有些小看人了?

最后,《论语·阳货》篇记载过这样一则事情:子游升官做了武城宰,孔子带着一众学生前去参观,刚行至城下,便听到了弹琴、瑟并歌唱《诗》的声音。孔子莞尔一笑,说:“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道:“过去我听老师您说:‘执政者学了礼乐制度和文化就会具有仁爱之心,百姓学了这些也会变得容易听从政令。’”孔子说:“学生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前面说的话是和子游开玩笑而已!”这个故事出现在《论语》里面,可信程度当然很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仅十分赞成使百姓“知”,他的弟子更已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做到了让百姓“知”。由这个小故事来反过头来看朱程二子之言,又如何作解呢?

朱程二子之说多有缺疵,看来非是孔子本意。那么,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语究竟意旨何在呢?前面所提梁启超之新解,虽未得到大家认可,但梁启超所用之断句法却给后来者以无限启迪。此后,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新断句层出不穷,仅广泛流行者就有四种。其中最契合夫子思想者,莫过于这种断句: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此标点的话,该句的意思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百姓可以被支使,(君主)就顺其自然,由其所为;如果百姓不可以被支使,(君主)就要知晓(百姓为什么不能被支使的)原因。这样一来,哪还有丝毫愚民思想的影子。

孔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强求别人做不愿做之事,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君子莅民,更需如此。孔子以为,民众乃邦国之本,君主制定国策,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民众的意愿,从百姓的实际出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如此的话,百姓自然会乐于听从政府政令。君主与百姓鱼水和谐,国家自然会变得繁荣强盛。“民可使,由之”,其目的即在于此。

君主欲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却不能无的放矢,而是要建立在知晓民情、民性的基础之上。百姓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为什么愿意那么做,为什么不愿意那么做,都要考察清楚,并将之作为其后行政的参考。这就是孔子所谓“知之”。《大学》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可见,一个合格的“民之父母”,一定是善于深入群众者,对群众之“好”、“恶”能做到心中有数。关于孔子“知民”思想,表达最为直白透彻的,还是要数《孔子家语·入官》篇,“君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故仪不正则民失,表不端则百姓乱……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为政做官,除了对百姓起表率作用外,就是要对百姓有所了解。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政知晓民性,顺应民心,百姓心悦诚服。

“以民为本”是儒家重要的政治理论之一。这个理论不是孔子创造的,它源于周公“敬天保民”思想,但将它发扬光大的,却是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体现的正是孔子的“民本”思想,与愚民思想风马牛不相及。“孔子愚民说”之所以长期盛行,当是与孔子在古人心目中的超然地位有着莫大关系。但凡统治者欲实行愚民政策,如何缺得了孔子“至圣先师”这块响亮招牌作掩护,为此,他们不惜曲解孔子本意。两千年来,孔子为他们背负了无数骂名,时至今日,怎能还让这种错误再进行下去?

篇2: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金刚经》所说的破执著,指的是破除我们的贪欲,而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活着,是要有愿望的。欲望和愿望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做的,就叫欲望;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发心,才叫愿望。每个佛在成佛之前,都要发大愿望,不发愿,成不了佛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发了四十八大愿。欲望和愿望的区别,在于起心动念,不在事情的表面。

欲望来源于贪婪,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官当多大、钱赚多少,根本没底。陷于欲望之中,就是陷于痛苦之中,只有破除对欲望的贪着,才能打掉痛苦的根源,出离苦海,获得快乐。人生成不成功,不在于有多少钱、当多大官,而在于快不快乐。今天你过得快乐,你今天便是成功的;今天若不快乐,今天便不成功。

从更深一层上讲,这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指人造作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一切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恒常的。就像我们人,生下来是一个小不点儿,然后长大、变老、死掉,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有的人不想老,为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痛苦不已,这就是执著无常的结果。

执著于无常就只能痛苦。苏东坡在其词作《永遇乐》中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新欢旧怨。”人生的确是一场梦。人在开悟之前,其实都是在做梦。你们想想看,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都如梦幻一般?佛用梦幻泡影、露、电来形容人生的无常,是不是很恰当?可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这一层,总是执著于无常,执著于贪婪的欲望,结果就总是痛苦不堪。《金刚经》从头到尾讲的,就是破除这种执著。

可是,有的人很害怕自己没有欲望,认为没有了欲望,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掉到“偏空”里了。学《金刚经》,弄不好就会掉到“偏空”里。那么,破除了对欲望的执著,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呢?其实,没有了贪婪、执著,就会得到清静、快乐的真心。真心是快乐之源,也会指引你发心做利益别人的事。愿望是我们需要的,你看地藏王菩萨,发愿度尽地狱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佛果。

真心发出的愿望,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人生正确的方向和准则。不执著,不是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因此,所有的菩萨都很精进,没有一个是懈怠的。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总骨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

选自虚云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二)自渡渡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

选自《虚云和尚年谱·重兴曹溪南华寺记》

(三)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轨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篇3: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支柱产业,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发展, 机械制造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行业之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机械产品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质量过关, 行业发展的根基才能稳定。因此, 对于我国而言, 机械锻造技术的研究与深入, 是机械制造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产品使用以及报废年限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要对生产锻造线进行整顿与改革, 从而保证机械产品的合格率。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机械锻造工业的和谐发展, 满足未来生产的需求, 有必要对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并对其生产技术的核心要义进行研究。

2 机械锻造技术广义解析

机械的发明,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意义的一次变革。因为机械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也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基础。现代生活中, 机械设备以及机械产品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于机械类的设备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只是从产量上的要求, 更在质量上对机械产品提出了挑战。那么, 在原有的加工基础上, 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因此, 机械的生产加工技术必须要进行改革。那么, 新式的机械生产技术就得以诞生———机械锻造技术。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 机械锻造技术是一种新式的机械生产与加工技术。从表面意义上分析, 机械锻造技术似乎要比机械制造技术要更加严格。实际上, 机械锻造技术则是机械制造技术中的一种。机械制造是机械生产的一种广义的定义, 而机械锻造技术则是更加适合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的一种机械加工技术。从生产的流程和加工技术手段上分析, 机械锻造技术生产的产品更加具有高质量和高性能的特点。耐用性方面也更加符合机械产品的使用环境, 并提高了防腐规格, 减少了维修几率。实际上, 大大的提高了机械产品的使用性。

因此, 对于机械锻造的广义解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

第一、相对于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解;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生产的统称, 而相对于机械制造而言, 机械锻造属于机械制造中的一种生产方式, 相比于其他机械生产加工技术而言, 机械锻造技术更加符合现代市场对机械产品的一种需求。因此, 相对于机械制造技术而言, 机械锻造技术只是其技术分支之一。

第二、机械锻造技术是以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为核心, 把握现代机械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使用环境等综合因素, 从而形成的一种机械制造技术。锻造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流水线车间生产, 能够通过更为精密的仪器和设备锻造出更为高质量的机械产品, 从而减小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大提高使用效率, 提高设备使用率。

第三、锻造技术的形成是受到市场以及行业的需要, 从而在机械生产技术领域的一次技术开发。因此, 锻造技术是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 也是行业的需求。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冲突, 而是一种相对推动的作用。

总之, 机械的锻造技术的广义就是一种机械制造技术, 只是相对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更为先进, 机械产品质量更过关。因此, 对于机械锻造技术而言, 要从技术和行业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从而真正了解机械锻造技术的含义。

3 机械锻造技术的技术发展

对于机械锻造技术的含义, 已经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机械锻造技术领域是目前机械生产行业中比较重要的领域之一, 因此, 对于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 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对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3.1 机械生产技术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 确定了机械为主要产品的市场。人类开始了大规模生产机械设备以及机械产品的阶段, 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机械的生产技术开始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得到了扩展, 并为以后的机械生产工业提供了保障。那么, 为什么机械生产技术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呢?机械生产技术兴起的标志又有哪些呢?

首先, 对于机械生产技术而言, 通过金属的开发以及冶炼技术的出现, 制造技术也随着开始有所发展。当制造技术的原料开始主要采用金属中的钢铁开始, 机械生产技术开始受到重视。机械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工业以及农业中, 并成为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 机械生产技术开始兴起是必然的。

其次, 机械生产技术的兴起从瓦特开始发明蒸汽机, 就是一项重大的标志。蒸汽机的出现, 使得汽车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世界中。汽车行业的兴起, 让机械产品的供求量迅速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机械工业的发展, 并对机械生产技术开始提高要求。尤其是机械产品的质量, 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才能够使用到汽车工业中, 对汽车的生产进行加工以及改造等。此外, 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加工, 都需要强有力的机械生产技术。因此, 机械生产技术的兴起, 汽车工业的起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关系。

最后, 机械生产技术的兴起, 代表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复兴。机械行业的主要支柱就是生产技术, 工业领域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推动, 当然在市场需求的前提下,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才是一个行业真正发展复兴的关键。因此, 机械生产技术的兴起, 成为了机械工业未来能够蓬勃发展的关键, 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机械生产工业的复兴。

3.2 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复兴

随着机械生产技术的兴起, 与机械相关的行业也开始大力发展。在工业革命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由于战争的影响, 使得机械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并大幅度提高了机械产品的使用需求。由于战争对机械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因此机械生产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3 机械锻造技术的出现和主要地位的确立

人类发展不断发展, 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虽然以互联网以及信息作为主要的交互领域, 但是机械领域的需求以及市场范围却更为扩大化了。现代社会处于经济以及科技高度发展阶段, 对于机械工业而言, 传统的机械工业生产以及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市场以及人们的需求。因此, 机械工业需要从量产以及质量上, 对机械产品进行相当大的一次改革, 才能在根本上实现机械工业的可塑性发展。因此, 传统的车间加工, 人工加工方式不仅在精度上无法保证市场的规格和要求。因此,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技术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机械锻造技术开始应运而生, 并逐步成为了机械生产行业的主要技术之一。

因此, 现代工业的发展, 促使了机械锻造技术的出现。那么, 其主要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于机械锻造技术而言, 其能够在机械生产技术领域中, 实现其技术的主体地位,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能够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 并在生产最终质量上达到一定的水准, 从而满足市场经济下, 机械产品的规格和要求, 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根据市场的发展定律以及技术层面的改革, 将机械锻造技术研发成功, 从而实现了机械锻造技术的主体地位。

3.4 机械锻造技术的未来发展分析

新一代的技术出现, 必然会引领一定的市场发展。因为受到现代工业的影响, 机械锻造技术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且成为了机械生产领域中的主流技术。但是, 机械锻造技术的未来会如何发展呢?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 一项新的技术会在市场需求剧增的时候发展起来, 并在一定的时期内都处于一种主流的地位。但是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扩张, 一项技术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改革。但是, 当技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 就会被淘汰。和传统的机械车间加工技术一样, 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 车间加工是机械生产的主要手段。但是后期的市场经济以及现代化工业就直接淘汰掉了原有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因此, 市场是残酷的。对于机械锻造技术而言, 也同样需要经历这样的的过程。但是未来的方向不管怎样, 一项技术的存在是不可磨灭的。

4 机械锻造技术的技术核心

对于机械锻造技术, 从市场需求角度以及技术发展角度都有了一定的分析。但是, 既然是机械技术, 其核心必然是技术。技术层面与技术领域, 都是需要不断的革新, 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以及技术领域的标准。那么, 对于机械锻造技术而言, 其技术核心有哪些呢?如何能够通过改变技术层次来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呢?

4.1 现代化加工设备的支持

作为现代化的机械加工生产技术, 机械锻造技术的技术核心之一就是采用了现代化的加工设备。传统的机械加工设备主要就是机械机床, 加工的方式主要就是人工加工。通过一定的标准, 车间工人会按照流程和步骤进行工件的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属于传统的加工方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占据着主要的技术地位。但是随着量产的需求以及对生产工件的准确度的要求, 这样的加工方式很明显已经不再适合于精度较高的生产加工了。因为人工加工, 难免会出现主观的误差。因此, 面对现代化的加工需求, 就需要采用现代化的加工设备。现代化的加工采用流水线的加工方式, 精确度通过计算机远程通信计算, 保证了精确度的准确性。此外, 车间工人的使用率大幅度降低, 减少了因为人员操作和控制造成的误差。因此, 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引入, 让机械锻造技术的精确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阶段, 从而减少了机械的不确定性, 提高了机械产品的质量。

4.2 技术力量的大力支持

一项新技术的研发和研究, 需要组织研究团队, 并对市场进行调研, 进行需求分析, 从而寻找市场需要的机械产品规格。将这些数据和信息通过统计的方式, 制定成生产流程分析图, 根据这个流程分析, 解决在生产和研发中遇到的问题, 并实现进一步技术研发。在进行技术革新的时候, 需要不断的引入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 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的真正革新。对于机械生产也同样如此, 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 将计算机的数字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机械锻造技术中, 实现无人工操控的生产流水线。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生产造成的误差, 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远程通信技术, 是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 能够通过远程控制, 来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也同样是锻造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 因为锻造技术通常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 因此需要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问题。总之, 机械的锻造技术发展绝非只是单一的技术问题, 更多的是要实现多项领域的技术综合, 从而实现机械锻造技术的统一发展, 完善机械锻造技术的技术缺陷。

5 结束语

从现代化机械生产概念的引入, 到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 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也是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趋势。机械锻造技术的引入, 让传统的机械生产制造行业有了新的技术血液, 并为其未来的使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 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却是经历了较为长时间的历程, 从最初的机械磨具、打磨人工加工, 到后来的车间生产以及人工车床制造工件, 到现在的流水线机械锻造技术。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从一种生产方式向着另外一个生产方式转变, 而是从技术的角度以及技术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技术领域与行业领域的发展, 都需要通过技术的变革来推动行业的发展。机械工业在经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现代的锻造生产方式, 完全是受到市场的影响, 才会有这样的转变。因此, 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 是行业与市场的双向作用。而其核心生产技术, 需要融合材料力学以及机械设计理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核心结合而成的。总之, 机械锻造技术是目前机械生产在主流技术, 未来机械的发展依然倚靠机械锻造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 机械锻造技术也随着有了快速稳步的发展。机械制造在我国一直是比较重视的技术课题, 制造技术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机械产品的质量。机械制造在改进与改革的过程中, 逐步体现出锻造技术。锻造技术能够在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工业以及各个行业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因此, 机械锻造技术是目前机械工业研究的重点项目。本文通过对机械工业的发展了解, 并研究机械锻造技术的发展, 并进一步了解其技术核心的要义。

关键词:机械锻造,技术发展,核心要义

参考文献

[1]常青, 郭彩云.西门子运动控制部助力中小型造纸机械技术升级[J].中国造纸, 2013 (3) :77-78.

[2]翟步顺, 缪冬平.浅析小麦半精量播种化肥深施复式机械技术特点[J].江苏农机化, 2012 (6) :25-26.

[3]丰忠军.关于可控硅过流保护装置在煤炭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 (11) :82-82.

[4]李志勇.对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行业现状和发展的一些思考[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2 (11) :68-69.

篇4: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理想;校本化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13-02

【作者简介】成尚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0)。

一、“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与追求”的价值认知

“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与追求”是一个极富价值意义的命题。一个国家要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一所学校也必须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其一,核心价值观就是最大公约数——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今天,用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确立改革和发展的愿景,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之而共同奋斗。现代学校确立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寻找教育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以此树立信心,破解学校教育中的难题。往深处讲,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之魂。其二,核心价值观就是德,既是个人之小德,又是社会、国家之大德。国家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呢?学校无德就不是真正的学校,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撇开道德是滑坡还是爬坡的争论,道德及其教育陷入困境是个不争的事实。摆脱困境是教育的又一难题。确立核心价值观,就是让学校教育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教育真正成为道德事业。其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其他扣子一定会扣错。确立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渐渐进入学生的心灵,从价值澄清走向价值追求,其中教师真正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为走对人生之路奠定基础,让学生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有用的人才。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学校都是由核心价值支撑的,问题在于核心价值观有没有经过审视,有没有形成文化自觉。不过,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现代学校尤要确立核心价值观。毋庸置疑现代学校面对着一个日益多元、复杂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互联网时代带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多种表达,这些都对学校发出了新的挑战。寻找、确立核心价值就是为了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自己的脚跟,办现代学校,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现代人。时代的责任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迫和强烈。

二、从价值的本体意义出发,现代学校确立核心价值,在于追求伟大的理想

何为价值?关于价值的解释很多,而且都不无道理。在诸多的解释中,我认为鲁洁教授的定义简明而深刻:价值是理想中的事实。[1]的确是这样。价值总是附着在事物中,并不虚空。但是,要从事实中开发出理想,让理想之光照耀事实,照耀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事实才会显现价值。价值就是理想对我们的召唤。从价值的本体意义去看,现代学校确立核心价值,就是确立学校发展的理想,在理想的召唤下形成大家的共识,并以此激发大家为理想的实现而共同奋斗。理想总有个落脚点,那就是梦。不难理解,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同样,学校的核心价值应凝练成学校发展之梦。有了理想的光照和召唤,大家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脉管里流淌着的血液,那心灵深处跳跃的火花,正是我们的理想,正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当前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理想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挑战,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推手是一些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当然还有一些家长,因而挑战越来越公开化,越来越厉害。应试教育磨蚀着我们的教育理想,伤害了我们的志向追求,于是一些人在应试教育体制前显得无奈又无助,严格地说,学校核心价值正在慢慢后退,有可能退场。怎么办?我们的回答应当是:坚守理想,坚守信念,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小环境,让核心价值观永远闪亮,让理想永远引领我们向前方。

3.确立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需要提炼、概括校本化的教育思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每所学校需要提炼、概括校本化的教育思想,彰显学校核心价值的独特性。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包豪斯:作为启蒙的设计》。包豪斯是一所建筑学院的名字,它于1919年建在德国的魏玛,虽然只存在了19个年头,却声名远播,至今都在影响着法国和世界的建筑设计,包豪斯不大,却是思想的熔炉。包豪斯的核心思想凝结在《包豪斯宣言》里:“建立一个新的设计组织,在这个组织里绝没有那种是以使工艺师与艺术家之间产生壁垒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我们要创造一栋建筑、雕刻、绘画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之矗立在云霄高处。”[2]宣言揭示了具有前瞻性的纲领:艺术与技术结合,手工与艺术并重,创造与制造同盟。显然,这是包豪斯学校所追求的核心价值,闪烁着独特的思想光彩。正是这一独特的思想主张,让包豪斯一直影响今天的世界。

提炼、概括学校的核心思想,常常需要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去,回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去,同时要把核心思想植根于学校的文化传统之中,还要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体现时代的要求与特点。南师大附中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高度凝练了教育的宗旨、品格和精神,简单的八个字,却有解不完的深意,既独特,又充满思想的张力。美国布朗克斯中学,以“自由而规范”为校训,道出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就在这五个字中,处理了自由与规范的关系,简洁而大气。常州武进清音外国语学校,把学校建成儿童地球村,表达了这所学校面向全球的世界胸怀,以及鲜明的儿童立场。独特性,实质是思想的个性化表达,唯此,才有真正的价值。

说到底,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的要义在于追求。追求首先是寻找、探索和发现;其次,追求永远是个过程,也许,它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也许,这正是核心价值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篇5: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鲜明提出了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一份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宣言书。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三中全会《决定》回答了“怎么看、怎么办”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对过去的改革怎么看,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对不对,行不行;二是今后的改革怎么办,探求的是路径选择,改什么,怎么改。这两个基本问题,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决定》精神应该把握的要点。

(一)《决定》的结构组成

在框架结构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60条,2.1万多字。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1-4条),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即怎么看的问题。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述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另外四个必须长期坚持,系统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2-7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8-10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11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12-13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14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15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5+2的改革布局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着力把握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点。

1、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目标就是指引,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促进思想的统一,汇聚改革的目标。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这个总目标着眼未来的发展,体现了改革的决心,解释了改革的方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衔接,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的引领,也是我们必须要把握好的第一位的要求。我们的总目标就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这个总目标强调的是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捷径,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不断的自 我调整,自我完善,更好的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生机与活力。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一新的思想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核动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谈话时候讲过,说再过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把国家制度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具体化。

第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运用制度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不断提高党的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如果我们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就很难达到。

3、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标志,支柱性理论。最大、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亮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特点。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按照全会的要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政府和市场这个关系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体现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发挥什么作用,政府发挥什么作用,所以这实际上是我们改革的基本问题。

第二,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所以这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是说,发挥市场作用标志着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政府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4、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突进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人民福祉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揭示了深化改革的本身要求和价值趋向,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改革才能更好的汇聚人民群众,才能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获得深厚的源泉和持久的动力。

第二,要加快制度机制的创新,切实把蛋糕分好。蛋糕小的时候,需要分好,大的时候更需要分好。改革那些不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抓紧解决那些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更好地保障人们平等参予,平等发展权利。

第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体现到各项具体改革的措施中,从根本上抓紧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好这样的要求,就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让人民更多公平地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5、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开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这三个结合既阐明改革的条件又明确了改革的目的。第一,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每一次改革的重大突破,每一次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的。

第二,社会生产力能够充分释放,是检验改革成效的基本尺度,改革要求的举措千条万条,最终都要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来体现。我们要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让人民相信社会主义,就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上高出一筹,胜出一筹。

第三,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束缚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的障碍。最后的目的就是《决定》里面讲到的两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真正做到三个解放,即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社会活力。

6、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第一,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为主轴,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实际运用,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我们立足国情,深化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

第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二、三中全会的六大亮点与三大关系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时间表,有许多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其最为突出者,有六大亮点。而要将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必须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三大关系

1、三中全会的六大亮点

亮点1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改革决心坚定不移。

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对于《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我理解主要有五点: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只写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对于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举措的,除非理由特别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内容,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

亮点2: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

此次全会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的提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

第一,全面,而非局部,预示着改革将横向铺开,不再留下死角。发展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领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既相互制约,亦相互促进。在某一特定时期,单一领域的改革或可立见成效,但为长远计,各个关联领域的整体推进、全面改革,方能达到最佳效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二,深化,而非浅进,预示着改革将纵深推进,不再遇难辄止。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刚开始,一般总是选择“应改”且“好改”的领域下手,剩下有些难啃的“骨头”,不妨向后搁置。正因此,改革越是向前推进,越容易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而所面临的利益博弈,也会越来越激烈。一味拖延,迟疑不决,只会丧失改革时机。也正因此,此番改革,可谓背水一战,不留退路。

第三,全面深化,强调了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说明十八大后开启的新一轮改革,已不再是单兵突进,也不再是倚轻倚重,而是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几乎所有关键领域的全面纵深展开。

亮点3: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社会上即有议论和揣测,既然要全面推进改革,需不需要设立一个统领改革诸多事项、类似过去体改委那样的专门机构?

会议决定给了人们预期外的惊喜,不但成立专门机构,而且是级别非常高、超越国务院一般部门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决定明确指出,改革领导小组具有四项职能,即,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作为级别如此之高的中央改革领导小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则进一步将其职能由“搞设计”拓展到了“抓落实”,这样一种创新设计,在过去也是从未有过的。

领导小组成立后,可以改变原来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脱节的局面,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改革将统筹考虑,全面推进。亮点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过去我们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提出的。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衔接起来了。

我对这个新目标有几层理解:

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

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变去的体制机制;

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

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亮点5: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三中全会召开前,人们对“土地改革”议论颇多,也抱有较大预期。全会决定并未提及“土地改革”,但是,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此一提法,字面表述虽不一样,但实际也是“土地改革”的一部分,在观念和体制上已有很大突破。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在城市是国有土地,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土地,二者处于相对隔绝的两个市场,农村土地不能进入市场直接交易。

正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获得农村建设用地,转手后又用城市建设的市场价格售出。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热衷于“以地生财”、“以地套现”,使得农民被动上楼,被城镇化。

在现阶段,广大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将会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不能公平同权问题。相关链接:

安徽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改革

安徽柳街镇的鹤鸣村,“是中国第一个完成土地确权的村庄。”农民手里都有了“红本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解决了支配权的归属问题。农民的自主意识提高了,目前鹤鸣村2700亩土地中,共有1000多亩土地已被村民自由流转,引进“珍稀水果及农业旅游度假产业园”、“非洲菊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鹤鸣山庄”乡村旅游等项目,最大的一个项目投资额超过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元增加至一万元,翻了五番。

从全国来看,安徽已经先行一步,在20个县进行改革试点,预计在2016年前,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可能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村建设用地改革的方案,以实现土地流转,此项改革,很可能融入城镇化改革进程之中。

亮点6: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目标是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涉及的强力部门之广,需要协调的因素之多,跨越党政军警外交,最终在三中全会这一决定中国未来十年格局的场合登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

教学案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第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它成立于战后的1947年,初衷是当时美国领导人意识到单靠国务院的外交手段已无法应对来自苏联的竞争和挑战,因此需要一个更综合全面的制衡手段和平台。在“冷战”的背景下,1947年美国通过《国家安全法》。根据该法,一个成员涵盖海陆空三军、海军陆战队以及中央情报局(也根据当年的法案成立)高层在内的国安会就此成立。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由美国总统作为主席,其法定成员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和能源部长;军方代表为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情报机构代表为国家情报总监和中情局局长;常规出席者为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白宫办公厅主任、副主任、以及司法部长;其他参与者包括财长、国土安全部长、常驻联合国大使等。

日本已于2013年12月4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日本首相、内阁官房长官、外务大臣和防务大臣将定期会见,切磋外交和安全政策。如果有紧急事件产生,相干部门大臣同样会参加会议。

2、把握和处理好三大关系

要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三中全会《决定》,必须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三大关系。

第一,务虚与务实。仔细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决定,你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在处理务虚和务实问题上,非常一致。历次决定均以务虚为主,主要提出大的方针战略,指出总的改革走向。对于在此走向前提下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办法,一般并不涉及。

细心的读者发现,此次三中全会公报中,同样没有提及户籍改革等城镇化相关的制度改革,也没有就人们关心的房价和股市问题发表具体意见,这是因为,作为一次全会,其使命更多是务虚,提出宏观原则,指出总的方向,而不会细微到出台具体政策。此番决定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暗示,房价股市之类具体事情,且让市场去解决吧。

第二,渐变与突变。中国改革,多年来走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之路。其基本方法是,凡是推出一项改革,大都有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考虑。

首先,从横向看,先不全面推开,只在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待试点总结出经验教训后,再将经验尽可能放大、推广,而将教训尽可能减小、归零。

其次,从纵向看,刚开始,推进的速度不是太猛,进展不会太快,先从表层进入,层层深入、递进,遇到难点和一时啃不下来的“硬 骨头”,则先放一边,另作它议。

最后,顶层与基层。改革到底需不需要顶层设计?是从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三中全会前曾引起一番争论。其实答案是明确的。任何改革,只要涉及全局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必须是有项层设计的。至于顶层设计的思路从何而来?无一例外,又都是从基层实践中来。

篇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探微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为借鉴,反思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并观照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和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景和价值追求,具有整体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5)03―0109―04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它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奠定了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制约着社会改革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论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契机,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发展。如何使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达成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性的根本之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和现代性运动的理论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而重大的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一个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归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关涉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特殊形式.只有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维度透视社会形态,才能把握其本质。马克思认为,由于人的发展程度不同,人类社会大致会经历人的依赖性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和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三大形态。在第一个社会形态中.人处于“人身依附”的状态,受自然和他人的压制和束缚,没有独立个性和人身自由;在第二个社会状态中,人处于“物化”的状态,人尽管摆脱了自然和他人对自身的奴役,却成为资本主义商品、资本等“物”的奴隶,被物所控制。只有到了第三个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代替了“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摆脱人身依附关系。超越“物”的蒙蔽。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共产主义是真正“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必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与根本价值取向。

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现实前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指出了生产力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这些社会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为了能够生存和创造历史,首先必须生产满足吃喝住穿这些基本需要的生活资料,“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充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而不是某种抽象的口号。这种在质和量上都充分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依赖于生产力高度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唯有高度发展才能创造出丰裕的物质资料,劳动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以往那种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对人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同人相对立的分工才有可能消灭,从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状况的观照,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条件。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社会关系的丰富为基本条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人的社会交往提供良性秩序的发展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修身养性的价值规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的个性和能力发展的全面性,“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随着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发展,个人应该打破以往民族的区隔和地域的限制,在社会共同体中形成普遍的社会交往,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关系,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实际上,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丰富离不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有序社会,也离不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培育,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精义,还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想的追求和践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真正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理想,具有人民性。

二、双重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而造和一蹴而就的,其形成、演变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深刻的现实依据,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念。

首先,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其自身的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公开申明自己的理论性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成其所是。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制度,还是一种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指出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和价值。正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予以反思和探索,是社会主义运动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集中反映,具有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之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土壤,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精华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和新诠释体现了其历史血脉和价值传统,具有传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之三是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闭门造车之物,是在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现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成果,具有包容性。

矮次,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于对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的反思基础上。是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观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实践过程,否则,它就有可能成为某种空想或者抽象的臆想。

自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之日起,社会主义已走过五百年的历程.对社会主义五百年运动、探索、建设和改革过程教训的反思和经验总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必经环节。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西方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浪潮涌入中国的背景之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不仅需要雄厚的硬实力基础,还需要强大的软实力支撑。当今世界.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国纷纷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来争夺发展制高点,而文化的力量.归根结底源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培育和践行富有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向世界回答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中国制度设汁、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可以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国际论域中的竞争力和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标识。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转型使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各种思潮激荡起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价值主体是“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寻求自身利益的人。人的存在的这种现实条件决定着每一个体不同的存在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不同的利益追求和生活愿景使得价值主体需求多样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之快、社会变化之大、矛盾问题之多,是以往任一时期不曾面临的。不同价值主体的利益冲突、观点矛盾折射出深层的价值观分歧,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社会意识之间难免会产生某些断裂与分歧,增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风险。如何统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共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须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积极观照和应对这个实践难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树上的果实。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深刻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一方面,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理想信仰迷失、价值观念扭曲、主流文化虚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主动回应人们的思想疑虑,特别是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们的各种价值困惑,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破除突出的矛盾、拨开人们的思想迷雾。另一方面.面对价值多元化、价值主体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差异和共识是共生共长的,没有差异,也就没有价值共识存在的必要和诉求,“只有充分地认识和接受文化的多元,才能努力地寻求和恰当地界定一种共识,才能真正使多元文化和平地共存乃至发展’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标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各价值主体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中通过协商对话达成最大共识,有利于弥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社会意识的断裂与分歧,是凝聚社会合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向标,能有效地引领与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地避免因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具有合理性。三、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与个人兼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想、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原则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构成的内涵丰富、层次清晰、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对当前我国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修养的定位,是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价值理想。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内核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它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价值观的三位一体,三个层面的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相互促进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它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心声和愿景,指引和统帅着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它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凝练了现代文明的共同价值准则和行为取向,是国家和个人层面价值观的重要支柱和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导向,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昭示了公民必须恪守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的实现基础。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相互贯通的。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以个人价值追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符合个人需求和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如果离开了人,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便成为抽象空洞之物。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凝练以个人价值观为参照,把合理的个人价值观上升为国家的或社会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是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国家制度和社会规则影响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模式,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程序运作等方式引导和整合个人的行为和观念,从而使其转化为个人的价值意识和价值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生成的理性探索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简明表达,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涉及和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景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的新自觉和新高度。同时,它还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是人民性、科学性、开放性、包容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并以民族复兴、人人享有人生出彩机会为基本取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维系。

上一篇:青年员工二次创业倡议书下一篇:《希利尔讲艺术史》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