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2024-07-20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精选12篇)

篇1: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辅导

为什么说速冻食品的质量通常好于缓冻食品?

(1)形成的冰晶体小,对细胞的破坏性也小;(2)冻结时间短,允许溶质扩散和分离出水分以形成纯冰的时间也随之缩短;(3)将食品温度迅速降低到温生物生长活动温度以下,能及时阻止冻结时食品分解变质;(4)减低浓缩危害的程度;(5)减轻汁液流失现象。食品干制时,确定干燥工艺条件的原则有哪些?

(1)通常情况下,食品干制的工艺条件应使食品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尽可能等于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2)在保证(1)的情况下,在恒速干燥阶段尽可能提高水分蒸发速度;

(3)在干燥后期,食品水分蒸发接近结束时,应尽量降低水分蒸发率,避免食品温度过高,受热过度;(4)干燥末期,加热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的水分含量加以选择。

试述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理状况

微生物种类不同,其耐热的程度也不同,而且即使是同一菌种,其耐热性也因菌株而异。正处于生长繁殖期的营养体的耐热性比它的芽孢弱。同一菌种芽孢的耐热性也会因热处理前菌龄、培养条件、贮存环境的不同而异。

(2)污染量

腐败菌或芽孢全部死亡所需时间随原始菌数而异。原始菌数愈多,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愈长。因此,食品杀菌时减少原始活菌数到最低程度极为重要。

(3)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

热处理时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环境条件有:pH值和缓冲介质、离子环境(盐类)、水分活性、其他介质成分。

请阐述肉类腌制的保藏机理。

肉类腌制的保藏机理

盐的保藏作用(6-12%)

干燥的保藏作用(比如金华火腿,水分含量40-50%)

有益菌与杂菌竞争形成的优势菌群

烟熏的保藏作用

发酵的保藏作用(抗菌素、酸和醇等)

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保藏作用

香辛料的作用

篇2: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摘要:本学期我们学院给我们开设了食品工程导论,作为一个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都知道我们学校的生物工程是跟食品息息相关的,两个专业交叉很多。因此我们有幸在本学期能选修食工导论,这有利于同学们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增加对食品工程专业的认识。在这八周中,各位老师详尽的为同学们解说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给大家讲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也让大家对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尽管我下学期就要转专业了,不会再接触食工生工等理科类专业了,但我都还是认认真真的听讲,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领略食工的风光,那接下来就来说说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关键词:研究方向,前景

正文:

一.食品工程的研究方向

在老师们的讲解下,我了解到食品工程是一个应用型专业而非基础性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课本基础知识,重在实践与实验。食品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到食品加工,保存,综合利用及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1.对于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比如用小麦经过碾磨,筛选,加料搅拌,成型烘干,成为饼干;如将马铃薯加工成薯片,或将面粉加工成方便面等等。就是属于食品加工的过程,食品加工是一种专业技术。而是食品加工又可以分为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水果制品加工、酒类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糖果制品加工、饮料加工、休闲小食品、水产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面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米制品加工、薯制品加工、蔬菜制品加工、综合加工技术。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2.而对于食品的保存,其方法有除去食品所含的水分,如干燥、脱水。冷藏食品,如冷却、冷冻。运用加热的方法,如罐装、瓶装。利用X或伽玛射线照射食品,采用化学方法,如盐腌、腌渍、裹糖屑等。正是有了这些方法,我们的食品才能长时间运输和保存,我们才能吃到以前吃不了的东西。

3.对于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随着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拓展,不仅需要食品理化分析和食品卫生学检验人才,还需要食品安全,食品保健功能的检测人才。按现有的专业目录,“食品毒理”(即食品安全检测的理论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由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承担。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食品工程的发展前景

刚开始进入学校时,我就觉得生工与食工这两个专业就业都不怎么好。起初也是不怎么了解这两个专业,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明白了其实很多时候专业都一样的,关键是看个人,“360行,行行出状元”。虽然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这个专业的美好前景,但是我真心不对这个感兴趣,所以还是转了专业,但我还是对食品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本科生,不考研的话,这个专业毕业后工作对口单位主要有:海关,卫生疫站,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管理局,粮食局等不这些没有关系不好进,这个需要强大的实力。其他的就是食品企业虽然目前很少有机构雇佣专门品安全负责人,但是就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无疑是食品专业就前景很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就可以工作了,考研也可以。食品专业研究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吃饭问题,其作用不可低估。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她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各门学科。

篇3: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有这样一群老师, 他们熟知学科前沿, 对教育教学饱含热情, 看重学科发展前景, 着力培育学科继承人。

于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这样一门课程应运而生, 将这两个群体零距离无缝衔接起来, 让他们于大学课堂上融洽和谐相处, 在科学之路上一同携手前行。

1 教学内容:前沿科普

“衣食住行乐, 材料把桥搭”, 材料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认真思考材料、能源和环境的密切关系, 越来越重视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的材料学科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制备和加工工艺、性能和应用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涉及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各个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 是研究“为什么”和解决“怎么做”的学问。

大一新生甫一入校, 绝大多数都未能明白“材料是什么, 材料学科是什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会学习什么?”为提高材料专业本科生质量, 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帮助本科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跨越和角色转变, 使新生尽快了解、认识、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05年开始, 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这一名师课堂。一批知名教授开始了“一班一师”的小班授课, 教学内容也从科普讲解的角度延伸到领悟学科前沿魅力。名师课堂上不仅有传统的课堂教学, 包括专业内涵特点、主要学科知识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专业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专业与行业职业的关系和联系、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特色等, 还拓展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同, 如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经验座谈, 参观科研教学实验室和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 参与科研和教学实验设备的研制、维修、改造及众多专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学科专业的特性及学术前沿, 为其学习提供指引、支持和帮助。授课教师之一、现任学校本科教学副校长张跃教授形象的指出, 我们要当牧羊人, 不可当放羊人, 虽一字之差, 但效果大不同;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带领学生走入科学前沿, 迈入材料学科高水平的高地。

2 师资团队:名师云集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这门课程的讲授教师无一例外都是材料学科中赫赫有名的翘楚。教学团队名师云集、星光熠熠, 有国家“海洋腐蚀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物、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研究室首席教授李晓刚,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进粉末冶金成形技术研究室首席教授曲选辉,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材料失效与延寿研究室首席教授乔利杰,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材料优化设计与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室首席教授刘国权,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新材料制备与加工研究室首席教授谢建新,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室首席教授张跃,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孙冬柏,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磁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室首席教授姜勇, 还有吴春京、康永林、孙加林、尚成嘉、毛卫民、刘雪峰等国内外材料学科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

正如就读博士三年级的小付同学所言, 材料学科学习了近十年, 回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生涯, 感触最深的就是名师课堂, 它引导大家迅速走入学科前沿殿堂, 每一位教授都是那样的善诱善导, 每一个学科方向都清晰的展现给大家, 教授们传递给我们的“对科学的渴求、对学科的探究”的学术思想成就了一批材料新生代的成长成才。

授课教师之一、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姜勇教授强调, 开设导论这门课的意义在于通过名师与新生的课堂交流, 借助教学名师和科研领军人物的人格魅力和高尚风范, 帮助新生感受到教师对科学的执着热爱和刻苦钻研精神;通过名师讲授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等内容, 借助最新科研技术成果的吸引力, 开启“本科生课堂”与“世界一流科研工作”之间的“直通车”。

3 课堂体验:创新吸引

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是课程建设的重点, 教师们使尽全身解数打造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 务求学生们感受到极具吸引力的课堂体验。“我们被老师描绘的材料科学世界所吸引, 从一个不知道材料为何物的高中生, 转变成了兴趣浓厚的大学生, 更加坚定了认真学习材料专业的信念, 这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众多学生如是说。

体验1:“何为纳米?纳米是什么?纳米能干什么?”张跃教授介绍了从“费曼提出纳米的概念”之后纳米这一学科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纳米领域的基本知识。不时穿插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 课堂气氛活跃。带领学生参观国家纳米中心、纳米领域研究实验室, 近距离观察电子显微镜等设备, 引导学生清晰了解了纳米材料的研究过程。考试方式是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对行业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小分支进行研究, 通过答辩的形式介绍自己对这一分支的了解。相比于试卷, 这种期末考试显得十分灵活, 更有益于学生提高能力。

体验2:姜勇教授课上介绍了千奇百怪的多功能材料、绚丽夺目的发光材料、耐火耐压的建筑材料等, 各式各样的材料种类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带领学生领悟了材料研究中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如隧道扫描仪是用探针“访问材料表面”, X射线衍射则用来探索材料神奇的内部世界等, 耐心生动的讲解着仪器的结构、原理及用途。组织研究生、留学生与大一新生座谈, 通过面对面和学长们交流, 同学们对未来的学科、专业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座谈会这一有趣而实用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一致好评。

体验3:李晓刚教授从讲授大学的概况入手, 谈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为刚进入大学尚有迷茫的新生指点了方向。借助具体的事例和数字向同学们展示了学校在金属腐蚀方面取得的成就、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曾去英国牛津大学交流的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一张张图片展现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学校的风貌, 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 激起了部分同学出国深造的愿望。还请来了曾在美国留学的同学, 现场解答有关出国留学的疑惑。

……

每一位教授的课堂教学都是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 学生们得到的是新奇、深刻、鲜活的课堂体验。这门课程犹如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了材料科学研究的大门, 引导他们充满激情的在材料研究之路上持续前行。

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成功入选2013年“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试点建设课程, 作为重要部分参与的“发挥材料学科优势, 培养高水平创新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据悉,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吸收更多的专业大牌教授讲授该课程, 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的前沿介绍, 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开阔专业视野, 激发学习动力, 为材料学科培育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拔尖人才。

摘要:记一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启迪创新思维。

关键词:学科前沿,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王乃毅.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92-93.

篇4: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关键词:车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整体设计;综合素质

TN0-4;G642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拓展、云计算等计算模式的应用、泛在服务的推广,物联网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2013年5月发布的预测报告中认为是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1]。车联网是典型的物联网,涉及汽车业、通信业和信息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车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新的产业链的建立和快速成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该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而且拥有国家级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商用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汽车工业在十堰市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2]。因此,在我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大工程背景优势,紧密围绕“汽车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按照“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路径,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并提出要围绕“汽车产业链”积极培育汽车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新专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

因此,我校结合当前车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和在科研、教研中积累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设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在车联网专业方向的综合改革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兴趣,进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导论课程将承担这一任务[3]。《车联网导论》课程首次对2011级学生开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4年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车联网导论》课程整体设计

(一)内容和方法并重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本专业方向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具有专业内容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要能够全面概括本专业方向所涉及到的大学四年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能够清楚地说明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有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

因此,设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是“车联网是能够对车用信息进行采集、识别、传输、融合和利用的一种物联网,能够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被认为是最容易形成系统标准、最具备产业潜力的物联网应用。本课程从车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车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框架、应用范围具有初步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本门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方法是“课程报告(60%)+课堂汇报(40%)。”这个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后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针对一个主题,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同时,还要以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体现在,学生刚刚从高中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主动式学习转变,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从查、思、写、讲等多个方面全面挑战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趣味性体现在,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考核,不仅能够在合作中找到乐趣,而且能够在PPT汇报过程中,体验评价他人和自我对比的乐趣。

(二)前后知识贯穿

《车联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清楚地说明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3]。为了能够组织教学课程关系,本课程在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等四层的车联网分层基础上,通过把专业相关课程和车联网体系结构各层进行分学期的对应,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未来所学专业相关课程在车联网中处于什么位置。专业相关课程与某层的分学期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左图分类课程中红色字体的课程表示该课程与车联网直接相关。

另外,本门课程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同期,学生正在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其中包括Word和PowerPoint等内容。本门课程要求学生用Word软件完成课程汇报,用PowerPoint软件完成课堂汇报的演示文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二、培养综合素质

在《车联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培养。这种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因此,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外查阅大量资料,而且需要学生对科技写作进行实践。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过程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文献检索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从学校主页找到图书馆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并进行关键字检索。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为学生后续的文献检索工作打下了基础。在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查找期刊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投稿模版和论文撰写要求。这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论文格式、论文组织方式、参考文献,以及摘要、引言、结论等各个部分的撰写要求等。同样地,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科技写作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毕业论文以及科技资料撰写打下了基础。特别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任务式的教导方法,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的目的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找到所需要的参考文献,而且撰写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颇为专业的课程报告。

二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本门课程还要求学生以10分钟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因此,学生还要准备正式的课堂汇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课程报告内容,而且在汇报内容组织、课堂过程、仪态等方面都要做精心的设计。虽然部分学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但是都认真对待,顺利完成了课堂汇报。每一届学生的都能够带来惊喜,例如,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图文并茂、视频穿插的设计,使得汇报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学生语言幽默,结合当前时事和网络语言,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对每一组同学的课堂汇报都要即时点评,包括PPT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点评要突出优点,使得学生增强自信,但同时也不能回避缺点,但是要注意语言表达,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附加效果是在最初设计课程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即学生对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了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即这并不是一件随意可以完成的事情,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上好一堂课。

三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课堂汇报和课程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自己选择主事人,分配各个任务。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够出色地完成课程考核要求。在学生提交课程报告时,需要注明本组成员的分工,在考核成绩上,会根据分工给予考虑。从对2011级学生开设本门课程开始,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通过本门课程的小组任务,学生们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效果

尽管《车联网导论》只有16个学时的授课时间,但是课程信息量大,同时尽可能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四、结束语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新生进行初步专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和考核方法的设计,如何通過本门课程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并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了学生课堂汇报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法,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还需要在学生自我评价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卢锡城;颠覆性创新与信息技术——兼谈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5(8):4-8.

[2]杨风.全力推进“国际商用车之都”建设——记十堰市汽车产业基地[J].专用汽车, 2015(10):72-75.

[3]朱福兴,李惠娟,李莉.高校增设“学科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探索与展望[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12):33-36.

篇5:《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课程论文

姓名:陈格格学号:201230410021班级:2班联系电话: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在密密麻麻的专业志愿中一眼就挑中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是我的兴趣所在,化学、生物,一直都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学科;“科学”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严谨、深入的一面;“工程”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好的发展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字当头,食品领域的知识当真应是无穷无尽的。我的理解是,这门学科研究所有关于食品的知识,最终我们可以参与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等一系列的工作。然而我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对这门学科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有的人谈到这个专业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是个吃货”,有的人将这门学科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混为一谈,甚至有人直接问我:“你们这个专业学完了毕业出来能干嘛啊?”

由于周围人的不了解,甚至是个别人的误解,导致我身边的同学有不少人都想转专业,我想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个学科的不了解导致的。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喜欢建筑、法学、金融这样的学科,因为家里人、朋友或者自己本身认为那些学科更加有用甚至更能赚钱。但在我看来,赚钱并不是我们学习一门学科的真正目的,如果把赚钱当成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相信你的成就也就只能到达赚到钱为止了。

首先,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确实有不少都是“吃货”,他们出于对食品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专业,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确是很幸福的事;其次,食品质量与安全是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内的内容,但这门学科研究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它更多地是偏向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这一复杂的过程,综合性更强,也更实用;最后,相信能把这门学科学好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热爱食品的人,这样的人,何愁找不到工作呢?当然,若是眼高手低的话,相信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这么多门学科,这么多种工作,相信能学好这样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绝非易事。如果能了解到这些,那些说这门学科毫无意义、简单易学、就业困难的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根本就是基于自身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不足。

它的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设备、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化学等。在学校里,我们只能学到这么多,而在实际的生产运用中,还会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这门学科同样属于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之一,看来想要学好,还真需要足够的热情。

不过即使是学了这门专业的人,也有不少人诟病这门专业的本科生起薪低,工作环境差,就业没前途。但我相信不止这一个专业存在着这一问题,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就业问题,没有百分之百所有人都能找到高薪、环境好的工作的专业,这不单单与行业的大环境有关,更与个人的能力、机遇的把握有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食品行业其自身的发展前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不再仅仅是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的途径了,它被新时代的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人们对于方式、用料、健康、营养等方方面面都开始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正是顺应了人们新时代的需求。

2、我国地大物博,本身就具有多种菜系,人们自古以来就对“食”十分讲究。中国除了拥有十分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更是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试问,谁能不买食品呢?再加上人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对于食品的消费定然是只增不减。

3、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作为我们发展食品行业的经验,相信我国的发展速度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并且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4、如今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常常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我国的食品行业急需一批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其重新焕发生机。

篇6: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1010339141 舒聪妍

本专业在我院2011级主要围绕食品营养为核心,开设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几个大类学科,并在此基础上依次设立了多个分支学科,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等。其中,以功能食品及应用营养学为重点建设学科,为社会培养此方面的人才。

食品分析包括: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以物质组成、物质代谢、结构与功能、繁殖与遗传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门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溶液化学平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重要的生命元素等。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

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食品营养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基础、功能食品、及应用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我国定义功能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食品。功能食品为我院的重点培养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功能食品的分析检验能力。

应用营养学是研究各类食物营养素及非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改善食品营养价值的原理和方法;各类人群的合理营养与膳食要求,改善各人群营养的基础理论与途径。

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及鱼类、蛋类、乳类的营养价值;熟悉食物中的抗营养因素;了解加工烹调对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对于食品卫生学的培养学习。我院主要开设的学科为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除此之外,我院还为学生开设了食品质量管理,食品生物技术,生理学和普通生物学。

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如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分子的进化工程等。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它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

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篇7: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安全工程B班

贾小静

091241209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验主义已不能满足人们进行各种领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而形成了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一个系统进行阐述、设计和分析的概念,由此,管理科学体系初步形成。而当人们开始利用系统观念来研究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问题,系统科学逐步渗透至管理领域时,就初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经过这八个学时的学习及课外借阅图书馆资料,我已了解到这门学科是极其广博的,囊括了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学科、系统工程学科、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工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工程管理学科及科技管理学科等。近年来企业的竞争焦点逐渐由产品、技术等硬件转移到信息、策略、知识等软因素上来。同样的,对于一个企业,好的企业文化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公司管理制度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管理制度亦是依据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被建立的,因此公司文化这一软实力是对经济学理性主义范式的超越。公司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甚至能成为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即是本企业管理科学内化的结果。接下来,我想谈谈基于博弈分析的公司文化研究的问题。经济学的思维确实暴露出了片面性,因为它过度的简化了人的心理动机,并抽象掉了实实在在影响着人际互动关系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我们需要立足于更现实的人性特征和社会画面,才能真正认识公司文化的角色特征和作用机制。

比如在与陌生人进行的偶然交易中,比如在人流涌动的异地汽车站,许多人都有上当的经历,而且往往因为贪图便宜中了算计。在“一锤子买卖”中,机会主义动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流动商贩不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而且由于缺少市场价格信息,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大,交易费用也比较高。为了提高交易效率,一方面同类商家往往聚在一块,这样就有了准确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商家必须把自己的营业地点固定下来,有自己的门脸儿,这样就能培养出忠诚的顾客群。于是出现了人们经常光顾的各类市场。商家和回头客之间的交易就是典型的重复博弈。直观上说,重复博弈之所以能约束机会主义是因为,只要博弈进行下去,参与人就可以在后续博弈中采取不合作行动以惩罚对方当前的不义之举,而且投资于乐于合作的声誉有可能在将来得到对方的积极回报。带着这个结论回到将讨论的问题公司文化上来,我们能得到好多有用的信息。首先,鉴于大量出现合作困境的博弈出现在企业与雇员之间,我们认识到,公司制的优势之一正是创造出一个“长期参与人”,这样的参与人由于眼光长远而更有合作信誉。其次,为了尽量实现重复博弈促进合作的可能性,公司内部的规则和员工队伍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可频繁变动。当然无论如何,代际更新是不能避免的,出于其他理由也必须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而迭代的重复博弈情形能产生一般重复博弈的结果关键在于博弈的历史信息的准确性传递,也就是每一代员工都知道上一代员工是怎样表现和被对待的,即职员与公司领导人是如何互动的。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公司文化的部分内容,也就是公司文化作为信息的共存库区。共享的信息自然要求公司职员经常性的交流,交流的渠道和形式与公司文化也是相关的。在公司不间断的员工培训中,通过案例和历史的方式,将公司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

重复博弈使陌生人逐渐变成熟人甚至是朋友,熟悉的信任使社出于某种利益或兴趣。在重复博弈的前提下,局中人就会倾向于另一种交换形式—互惠。多元互惠形成社会情感。企业进行积极引导塑造积极企业文化,规范内化形成员工价值观。在实践中,许多公司都公开陈述自己的使命宣言,首先向员工,其次向社会展示组织的愿景,就是把意义和方向赋予员工和集体的工作和事业。此外,形象符号,庆典和仪式、组织故事和传奇等也是有效和常用的文化手段。

091241209

篇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探讨

一、合理设置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其主旨是为食品生产企业输送技术人才, 直接与地方食品企业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由于不同食品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 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要求有所不同, 因此对高校如何合理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必须对原有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因材施教, 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环。模式化教育的

弊病就在于刻板化教育, 不能因材施教。21世纪的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它要求教育必须有针对性, 在实施一定的基础课教育后, 就要尽可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发挥各自的才智和潜力, 提高其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效率。因此在专业课设置要富有弹性和可选性, 在专业方向上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要求, 做到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对选修课设置要更富有“柔性”和“实践性”、“多学科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宽, 涉及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发酵、水产及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微生物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向。如果这些方向都要面面俱到, 那么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将难以讲深、讲透, 造成学生的知识广而不专。因此如何合理设置课程, 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多方向性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用“面+点”的模块式教学。“面”就是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设,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点”就是按不同专业方向, 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在该方向上获得深入学习。在“点”的课程设置上, 可以与地方食品行业经济和地域特点结合, 形成各高校的鲜明特色。通过“面+点”的模块式教育, 可以让学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在具体方向上获得深入发展。同时也更能满足不同生产类型的食品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普通高等院校过去的办学模式是一种学科性教育, 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学术的严谨和完整, 因此极易造成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生产脱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旨是为食品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 还应具有较好的职业技能。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的学科性教育模式, 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必须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有机融合职业教育元素, 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按照“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的要求,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 以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建设为切入点, 增补部分国家职业标准双证课程, 使学生在取得学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 实现“双证制度”课程互认模式,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同时突出职业性和学历性, 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 同时获得普通高校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学生质量和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三、重视实习、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科技和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也不断涌现。但由于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 不可能涉及所有技术、方法和项目的理论和实验。同时, 作为工科专业, 只有深入企业开展教学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工作, 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真正感受和感知食品企业的工业化生产过程, 在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才能有的放矢, 并结合在各种实习中的认知, 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 更全面地掌握食品生产的工艺、技术和方法。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 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 而且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传授学生各种工作技能的同时, 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加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力度, 使学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 是改进工作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根本基础。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食品的消费理念也发生根本转变, 对食品的种类、功能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伴随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 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品质、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 人才培养必须从传统的知识型、专才型向现代的复合技能型转变。只有时刻把握食品行业的发展潮流,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点, 根据社会需求, 合理设置课程, 调整办学模式、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道德教育,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张家年、罗学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 2009, 1:54—56。

篇9:浅谈食品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改革实践 成果

中国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设立较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然而,“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饮食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山西是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正经历着从“黑色经济”为主向“绿色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绿色经济”中,“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其中关键一项,食品工业作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行业。但是由于食品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山西师范大学于1989年成立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2000年转为食品科学专业,属于学校“十一五”重点扶持学科,这在全省高校办学历史上仅次于山西农业大学。而且在学校办学历史中,本专业曾多次获奖。2004年,“高纤维食品的制作技术”、“汉硒营养掛面的制作”分获发明制作类三等奖、优秀奖;2005年,“高活力阿尔法-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研究”获山西省首届“新晋挑战杯”新东方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匠、山西师范大学第三届“挑战杯”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06年,“挑战杯”作品“糯玉米发酵酸奶的研制”获校一等奖;“不同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于《食品科学》发表,并获校二等奖;“绿色食品增白剂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获校优秀奖。同年,中国蛋品科技大会论文集收录了“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鸡蛋营养苦荞面条的研制”、“醪糟苦荞鸡蛋糕的研制”、“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等6篇“挑战杯”论文。其中,“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获优秀论文奖;“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获优秀论文奖,并在《中国家禽》发表。17年来,经过专科、本科的多层次办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生源数量,可以保障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自2007年起,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个人魅力的优秀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1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构建了一个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高起点、高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不同年级分别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基础准备阶段形成的各种计划、制度及措施。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大实习、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1.1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改革与创新。大一年级要重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专业认识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普及心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以专职教师为专业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专业咨询热线”,大一新生还可通过参加各种相关协会来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1.2设立第二课堂设立第二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大二年级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活动平台,学院组织学生按兴趣参加相关专业协会,各开放实验室按规定向学生开放,重点满足学生进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杯、发明制作等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学生可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完善个人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大三年级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线,师生双向选择,参加有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导师“寄读”活动,以校园网络媒体为中介,跨专业选修课程。

1.4综合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综合大实习的指导老师,利用食品工艺室先进的成套设备进行典型食品的生产示范。实习项目包括面包、饼干、饮料、果酒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通过典型食品生产示范,不但解决了专业课实验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相关食品生产的实用技术。

1.5加强毕业实习管理,规范论文设计程序。大四年纪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自选主题,完成现场实践性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的考核和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成绩考核。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2.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应用型能力考核体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实验人员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来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为学习态度、基本技能、实践成果等,努力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整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根据学校已有的教师管理条例,补充完善“双师型”要求级待遇,完善教师岗位考评、任聘、考核制度,确立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体制。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由学生和院教学督导组来进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责任心和改革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打分,督导组对指导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实验人员的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主任来进行,指导教师对实验人员能否及时、全面的提供易损仪器、消耗材料和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好坏等进行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人员的出勤、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给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影响其各个实践环节的成绩,进而影响其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次。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相挂钩。实践证明,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体系。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培养总结,修改培养计划及内容,落实培养方案,撰写论文、论著,申报成果。

虽然在此过程中还有尚待解决的有机统一师范教育与应用专业教育在课时、经费方面的矛盾。但是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善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体系、能力考核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在内的以“立足食品,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提高素质,创办特色”。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为重点,以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

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体系。食品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此外,获取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技能类型的奖励2项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5篇以上,出版专著1部,申报校级、省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奖。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0: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专业导论课是学习本专业的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知识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由几位杰出的本领域的老师讲授,在此过程中,我们对本专业有了整体而细致地了解,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它的关键在于课业比较系统的了解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同时,这门课还有着培养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相关知识的兴趣的作用。

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的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历这个阶段,有了对这个专业知之甚少到现在有所了解的转变。通过王金玉等老师专业导论课对于本专业细致讲解,让我们颇为真实地感受了材料的魅力,引起我们的广泛兴趣。老师们从材料和人类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作为出发点,深切地指出材料在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等。过去,现在和将来,材料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比如中国古代,人们往往把人类历史分为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陶瓷材料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后来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瓷器。这是陶瓷材料发展的一次飞跃,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对世界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再如,人们在大量地烧制陶瓷的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了高温加工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来烧炼矿石,逐渐冶炼出铜及其合金青铜。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金属材料,它使人类社会从新石器时代转入到青铜器时代。中国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都是古代青铜材料制品的代表。

在近代社会,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代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

创新显得更为异常活跃,新材料诸多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产业发展机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着眼于材料科学的基本问题、共性问题,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初步把握材料共性的同时了解材料的个性。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属、非金属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或几种材料为增强体,可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不仅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不断扩大应用。材料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动力,任何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支持和促进当时世界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从人类的出现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材料及材料科学也在不 断发展,材料的发展始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向更高更远处前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基本上经历了纯天然材料,火制造材料,合成材料和材料的复合化和高级科技化这几个阶段。目前的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 料。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电、超导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等。现在的前沿材料主要是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产业波及效应逐步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尤其是老师在讲授高分子材料时,我对高分子的种类如此之多,性能如此之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分子材料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原子外, 其他元素主要是氢、氧、氮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 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 能形成稳定的结构.碳原子是四价, 每个一价的价键可以和一个氢原子键连接, 所以可形成为数众多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总数已接近千万种, 远远超过其他元素的化合物的总和, 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还不断地被合成出來.這样, 由於不同的特殊结构的形成, 使有机化合物具有很独特的功能.高分子中可以把某些有机物结构(又称为功能团)替换, 以改变高分子的特性.高分子具有巨大的分子量, 达到至少1 万以上, 或几百万至千万以上。高分子已明确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生物化三个方向发展.21 世纪的材料將是一个光辉灿烂的高分子王国.。

材料的多样性使它能够保持持久的活性,能够一直扮演着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并且也正开拓着新的类型和应用领域。比如智能材料和超导材料。智能材材料是不同于传统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全新材料概念,它模糊了两者的界限,实现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是一个逐渐兴起的并很快会成为主流的材料学分枝。智能材料的构想来源于仿生学,它的目标就是想研制出一种材料,使它成为具有类似于生物的各种功能的“活”的材料。因此智能材料必须具备感知、驱动和控制这三个基本要素。而超导材料是在低温条件下能出现超导电性的物质。超导材料最独特的性能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超导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低温到高温的过程,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努力,超导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超导材料的性能不断优化,实现超导的临界温度也越来越高。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工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制备高温超导材料的材料陆续被科学家发现。现在,超导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导输电线缆,超导变压器等电力系统方面,还有,利用超导材料可以形成强磁场,是超导材料在磁悬浮列车的研究上有了用武之地,另外,超导材料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超导材料的研究未来,超导材料的研究将会努力向实用化发展。一旦室温超导体达到实用化、工业化,将对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篇11: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在500℃下,每立方米Cu中的空位数目。

2)500℃下的平衡空位浓度。

解:首先确定1m3体积内Cu原子的总数:

N0Cu6.023108.961028N8.49103MCu63.54m

1)将N代入空位平衡浓度公式,计算空位数目nv

19EV1.441028nvNexp8.4910expkT1.3810237732813.52868.4910e8.49101.37102362)1.2102)计算空位浓度

23/m3nv1.44101913.56CVexpe1.41023N1.3810773

即在500℃时,每106个原子中才有1.4个空位

制作半导体元件时,常在Si表面沉积一薄层硼,然后加热使之扩散.测得1100℃时硼的扩散系数DB=4×10-7m2/s , 硼的薄膜质量M为: M=9.43×1019个原子.求:扩散时间t=7×107S后表面(x=0)硼的浓度.C=解:将已知条件代入

Mχ2exp(-)4Dt πDtC=9.4310-7197π410710=11019

个原子

C0 =0.1%C(纲件原始浓度),CS =1%(钢件渗碳后表层C%),渗碳温度为930℃=1.61×10-12m2/s 求:渗碳4小时以后在x=0.2mm处的碳浓度(C)值。

解:先求误差函数β=

x2Dt

2104= 21.61101214400

∴β=0.657

篇12:食品科学与工程

摘 要:从改革过程中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三方面论述了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改革实践;成果

Abstract: From reform research contents, goal, problem 3 solved to wait of course describe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reform is made.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the reform is practised;achievement

中国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设立较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然而,“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饮食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山西是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正经历着从“黑色经济”为主向“绿色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绿色经济”中,“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其中关键一项,食品工业作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行业。但是由于食品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山西师范大学于1989年成立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2000年转为食品科学专业,属于学校“十一五”重点扶持学科,这在全省高校办学历史上仅次于山西农业大学。而且在学校办学历史中,本专业曾多次获奖。2004年,“高纤维食品的制作技术”、“汉硒营养挂面的制作”分获发明制作类三等奖、优秀奖;2005年,“高活力阿尔法-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研究”获山西省首届“新晋挑战杯”新东方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匠、山西师范大学第三届“挑战杯”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06年,“挑战杯”作品“糯玉米发酵酸奶的研制”获校一等奖;“不同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于《食品科学》发表,并获校二等奖;“绿色食品增白剂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获校优秀奖。同年,中国蛋品科技大会论文集收录了“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鸡蛋营养苦荞面条的研制”、“醪糟苦荞鸡蛋糕的研制”、“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等6篇“挑战杯”论文。其中,“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获优秀论文奖;“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获优秀论文奖,并在《中国家禽》发表。17年来,经过专科、本科的多层次办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生源数量,可以保障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自2007年起,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个人魅力的优秀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构建了一个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高起点、高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不同年级分别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基础准备阶段形成的各种计划、制度及措施。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大实习、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1)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改革与创新。大一年级要重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专业认识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普及心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以专职教师为专业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专业咨询热线”,大一新生还可通过参加各种相关协会来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2)设立第二课堂设立第二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大二年级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活动平台,学院

组织学生按兴趣参加相关专业协会,各开放实验室按规定向学生开放,重点满足学生进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杯、发明制作等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学生可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完善个人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三年级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线,师生双向选择,参加有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导师“寄读”活动,以校园网络媒体为中介,跨专业选修课程。

(4)综合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综合大实习的指导老师,利用食品工艺室先进的成套设备进行典型食品的生产示范。实习项目包括面包、饼干、饮料、果酒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通过典型食品生产示范,不但解决了专业课实验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相关食品生产的实用技术。

(5)加强毕业实习管理,规范论文设计程序。大四年纪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自选主题,完成现场实践性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的考核和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成绩考核。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2 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应用型能力考核体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实验人员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来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为学习态度、基本技能、实践成果等,努力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整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根据学校已有的教师管理条例,补充完善“双师型”要求级待遇,完善教师岗位考评、任聘、考核制度,确立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体制。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由学生和院教学督导组来进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责任心和改革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打分,督导组对指导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实验人员的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主任来进行,指导教师对实验人员能否及时、全面的提供易损仪器、消耗材料和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好坏等进行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人员的出勤、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给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影响其各个实践环节的成绩,进而影响其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次。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相挂钩。实践证明,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4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培养总结,修改培养计划及内容,落实培养方案,撰写论文、论著,申报成果。

虽然在此过程中还有尚待解决的有机统一师范教育与应用专业教育在课时、经费方面的矛盾。但是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善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体系、能力考核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在内的以“立足食品,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提高素质,创办特色”。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为重点,以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体系。食品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此外,获取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技能类型的奖励2项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5篇以上,出版专著1部,申报校级、省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奖。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 要:从改革过程中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三方面论述了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改革实践;成果

Abstract: From reform research contents, goal, problem 3 solved to wait of course describe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reform is made.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the reform is practised;achievement

中国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设立较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然而,“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饮食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山西是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正经历着从“黑色经济”为主向“绿色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绿色经济”中,“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其中关键一项,食品工业作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行业。但是由于食品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山西师范大学于1989年成立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2000年转为食品科学专业,属于学校“十一五”重点扶持学科,这在全省高校办学历史上仅次于山西农业大学。而且在学校办学历史中,本专业曾多次获奖。2004年,“高纤维食品的制作技术”、“汉硒营养挂面的制作”分获发明制作类三等奖、优秀奖;2005年,“高活力阿尔法-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研究”获山西省首届“新晋挑战杯”新东方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匠、山西师范大学第三届“挑战杯”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06年,“挑战杯”作品“糯玉米发酵酸奶的研制”获校一等奖;“不同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于《食品科学》发表,并获校二等奖;“绿色食品增白剂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获校优秀奖。同年,中国蛋品科技大会论文集收录了“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鸡蛋营养苦荞面条的研制”、“醪糟苦荞鸡蛋糕的研制”、“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等6篇“挑战杯”论文。其中,“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获优秀论文奖;“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获优秀论文奖,并在《中国家禽》发表。17年来,经过专科、本科的多层次办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生源数量,可以保障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自2007年起,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个人魅力的优秀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构建了一个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高起点、高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不同年级分别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基础准备阶段形成的各种计划、制度及措施。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大实习、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1)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改革与创新。大一年级要重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专业认识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普及心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以专职教师为专业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专业咨询热线”,大一新生还可通过参加各种相关协会来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2)设立第二课堂设立第二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大二年级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活动平台,学院组

织学生按兴趣参加相关专业协会,各开放实验室按规定向学生开放,重点满足学生进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杯、发明制作等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学生可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完善个人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三年级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线,师生双向选择,参加有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导师“寄读”活动,以校园网络媒体为中介,跨专业选修课程。

(4)综合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综合大实习的指导老师,利用食品工艺室先进的成套设备进行典型食品的生产示范。实习项目包括面包、饼干、饮料、果酒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通过典型食品生产示范,不但解决了专业课实验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相关食品生产的实用技术。

(5)加强毕业实习管理,规范论文设计程序。大四年纪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自选主题,完成现场实践性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的考核和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成绩考核。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2 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应用型能力考核体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实验人员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来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为学习态度、基本技能、实践成果等,努力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整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根据学校已有的教师管理条例,补充完善“双师型”要求级待遇,完善教师岗位考评、任聘、考核制度,确立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体制。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由学生和院教学督导组来进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责任心和改革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打分,督导组对指导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实验人员的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主任来进行,指导教师对实验人员能否及时、全面的提供易损仪器、消耗材料和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好坏等进行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人员的出勤、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给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影响其各个实践环节的成绩,进而影响其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次。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相挂钩。实践证明,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4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培养总结,修改培养计划及内容,落实培养方案,撰写论文、论著,申报成果。

上一篇:青年教师 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师教育随笔800字:你的付出时光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