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学习感悟

2024-05-25

教学论学习感悟(精选9篇)

篇1:教学论学习感悟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文稿54篇。其中许多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是全会对党员干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

篇2:教学论学习感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出发点,遵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依法维护人民权益,为实现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奋勇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法律法规不断颁布或修订,使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尤其今年《民法典》的颁布,标志我国法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完善了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

当前,要持续用力加强普法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一要有针对性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逐渐形成法治思维。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强化法治意识,让领导干部做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干事,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强化道德与法制教育,自小教育,引导形成法治思维。二要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6·26”国际禁毒日、“12·2”“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推动宪法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和行为准则。三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提升法治实践成效。法治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式,法治的核心要义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目的是要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使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要总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有效制度,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和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培养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在保障人民权益上提升法律惩处执行力,激发全社会共同信仰、共同参与。

★ 读季羡林《论压力》感悟

★ 书籍《正义论》读书笔记感悟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论文学

★ 论道德

★ 论梦想

★ 驳论稿范文

★ 富国论读后感

★ 论哲学基本问题

篇3:论感悟教学的作用

一、感悟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 感悟教学是一种创新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感悟是学后之思, 思而有得。它是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组合、选择和建构, 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它形成的是“精髓”式的认识。对知识创造性地接受, 其过程本身就带有创新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有限的时间里, 通过课堂教学和一定的社会教学活动, 使学生得到发展?感悟教学可以说是最好的途径。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而懂得生活, 又因为生活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举一反三, 终身受益。

(二) 感悟教学是人的智慧与品格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 是一种优化的学习之道。

教学是对人的培育, 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认为, 人的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的积极主动性。这也就是说, 学生的积极活动是他们获得知识、经验的前提条件。在感悟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对知识进行领悟, 主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发掘, 学生创造性地对知识接受、运用、转化, 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活动中, 他们的知识得以巩固, 能力得以加强, 品格得以提高, 个性也得以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但学生主体的地位却常常得不到尊重。在被动的接受状态下, 学生个体精神长期被压抑、被忽视, 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效果因此也往往并不理想。

(三) 感悟教学伴随着愉快的体验, 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悟教学, 学生因感触而获得感悟, 因此而拥有成就感, 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求知的乐趣、思考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体验着生命的快乐。“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这种兴奋感、愉悦感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把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使自己在得到发展的同时, 长久地保持一种积极求知的心态和学习语文的激情。兴趣是智慧之母。情绪高, 兴趣浓, 求知欲望强烈, 参与主动, 这也就为他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 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使自身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提供了潜在的动力。

二、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

(一) 提供感悟条件, 注重感悟指导。

感悟是主体生命的功能, 它不可替代。但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感悟虽然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生命主体对事物的留意。因此, 教师在感悟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引导, 尽量促进学生感悟的发生。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要注意通过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激励等为他们的感悟提供条件, 提供触发点。同时, 感悟也是一种全方位的辐射。教师还应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学生作引导, 使他们的感悟朝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二) 丰富学生的知识量, 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

感悟不是“无米之炊”, 它应当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感”是“悟”的基础, “悟”是“感”的提升。知识越丰富, 产生感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定的基础性的知识, 让他们掌握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对了解与掌握一门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对进入教育教学内容的新知识, 教师也应把握其特性, 作相应的处理。

(三) 注重思维开发, 发展学生思维。

知识的富有并不自然带来智力的发展, 并不意味着感悟的发生。在教学中,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说, 思维的开发更为重要。思维的训练与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不能完全剥离。为此, 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把知识的习得与思维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始终注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使他们在知识量增长的同时, 思维也更为活跃。

(四) 尊重学生感悟, 重视情感激励。

篇4:《享受学习》教学感悟

[关键词]激情享受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73

思想品德课应该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享受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成功的机会。

一、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感悟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告知学生应如何,很少有效,重要的是自己要体验到。”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巧妙地设置各种游戏活动,就能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学习活动就会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

在《享受学习》这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知识竞猜”的活动,题目来自于学生正在学习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一些课外知识。这些题目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会得心应手。当全班学生都在大声而有感情地背诵《龟虽寿》时,对笔者来说是一种享受,对所有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在形式上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竞猜,每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来回答问题,从“我们享受学习”这6个字中选择题目,答对的可以给小组加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个环节还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学生代表能答对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地学习,没有答对的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二是通过答对问题为小组加分,获得教师和学生的肯定,这就是一种快乐,这是对享受学习的诠释,是通过轻松的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的。

因此让趣味盎然的活动取代充满说教的课堂教学,让严肃理性的教学目标“隐藏”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能赢得学生的心。

二、在丰富的参与机会中体验成功

叶澜教授说:新的教学教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的表现是否主动,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笔者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参与机会,始终在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的教学理念。

1.时政播报

时政播报是能为小组加分的一个项目,设有基本分和创意分,鼓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创意。学生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潜能得到不断挖掘。从两个主播的新闻播报,到全组学生齐上阵的播报;从新闻记者的连线,到连线听众的妙语连珠;从说新闻内容,到学生的即兴表演……学生给笔者创造着一个个惊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2.自由辩论

首先给学生一个辩题 “学习中苦大于乐还是乐大于苦”。辩论规则:三个组为正方,另三个组为反方;正方开始,交替发言;轮到某方,没有人发言即为输;每人只能发言一次。这个规则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辩论中来,并且为了让他们都能有成功的体验,笔者给了他们一些时间提前准备。虽然初一学生还不会引经据典地辩论,但是他们在这节课中都能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辩论,学生体验了成功,增长了自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小组讨论

在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快乐瞬间后,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更加快乐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每个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都有话可说。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笔者要求每组学生最后的汇报要代表本组集体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倾听的习惯,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也能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一个教师的义务。因此在这节课中笔者也是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成功的体验。

篇5:感悟《大教学论》

——摘要——

夸美纽斯没有夸大所谓的人与人的个体差异,而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肯定这个种族的价值。

夸美纽斯在这一章中,充分阐释了教育的作用。他热烈的口号即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夸美纽斯提倡的教育是要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

——关键词——

人的价值 教育的作用 对教育的要求 有效性、便易性、彻底性 自然适应性原则

——正文——

夸美纽斯,作为古代的最后一位,也是现代的第一位教育学家,以《大教学论》这样一本饱含他个人理想和时代精神的著作开启了一扇全新的门。从此,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这意味着人类的变得更智慧,也更会培养智慧。

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便是宗教的香气,神圣而神秘,贯穿全书。虽然宗教感如此强烈,但我对它“教学”的本质却毫无怀疑。因为我深信,这本《大教学论》,无疑是献给上帝的热切赞歌,但同时,它又是谱写给人世的悲悯福音。

作为一名选择了教育学的学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这本《大教学论》。但首先,我必须承认,它最开始带给我的震撼,无关教育,而是源自宗教。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宗教的力量自它诞生那天起就不曾断绝且。这可以毁天灭地的力量曾带来数不清的灾难——十字军东征、三十年战争、法国宗教战争等等。但反而观之,宗教带给人心的支撑和治愈的力量又是何其强大!我虽然是无神论者,却无法不对那些信仰忠诚的人由衷地尊敬。

我想,只有我也带着一颗理解宗教的心去阅读这本书,才能尽可能多的触及夸美纽斯的精神世界。

而当我读完这本书,便更坚定了我在第二段最后提出的感想。这本书的确披着宗教的华裳,但无疑,它在教育方面带来的启示和进步是彪炳千古的。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夸美纽斯对“人”的价值、“教育”的作用以及对“教育”的要求的论述。

此三个主题相辅相成,笔者将在本文中围绕夸美纽斯的观点对其进行阐述,还望各位读者雅正。

第一个主题,是夸美纽斯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初读第一至第五章,满眼均是“上帝”“来世”“永生”之类的词语。但却丝毫不让人觉得蒙昧迷信。我从这五章中,第一次把握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的观点——穿越这么多年的时光,他想要传达给后人的这个动人的观点:即人的价值。

这是一个基本性的问题,书中其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夸美纽斯虽然是虔诚的教徒,却没有因为飘渺在悠悠云端上的神,忘记了落脚在泱泱大地上的人,在我看来,这正是夸美纽斯一种终极人文关怀的体现。他看似将上帝无限放大赞美,但实际不就是对人本身的赞美吗?因为书中反复提到“人是上帝的形象”“天使也不比人高贵”。第一章的四小节,引用大量优美诗篇,突显了人的尊贵和崇高。宗教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里程碑,神是大写的人,是人心中至善至美的人的形象,全知而全能。于是夸美纽斯借助神性阐发“天赋尊严”的观点,使之深入人心合情合理。以神的意志来阐发观点,是显而易见的唯心主义,但我认为,若是换个角度,夸美纽斯的这个观点,恰恰又和唯物主义十分契合。因为这显示了能够以强大的精神世界力量改变客观世界事实,即承认了主观能动性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必须先相信自己有达成的某事的能力,才能真正达成它。夸美纽斯关于人的无限价值的学说成了一剂强心剂。它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理念,肯定了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并因此成为完美的人。而不像我国董仲舒韩愈等的“性三品”说,存在着“不需受教育”和“受教育无用”的阶层。

夸美纽斯没有夸大所谓的人与人的个体差异,而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肯定这个种族的价值,而且这种肯定又是那么强烈、笃定。

首先,他认为人的价值是无限的。带着宗教的热情,他认为人潜藏的能力如果能得到正确适当的引导和锻炼,是能够如上帝一般全知的,即“宇宙中的事物是没有一件不能够被一个具有感觉和理性的人所达到的”。他甚至说:“一个七岁的孩子如果被人谨慎地问到一切哲学上的问题,他是应该有能力对每个问题做正确的回答的”,在夸美纽斯看来,人虽然被身体限制住,但人心是比宇宙还要博大的,因为“包容者当然大于被包容者”。他将拥有无限力量的人心比作能反映周围一切的圆镜,在感知方面像个无底的深渊,找不到界限。

其次,他认为人的价值是和谐的。人是爱好和谐,也能够和谐的。他说“人的本身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和谐而已”、“人不过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他将人的灵魂运动比作精致的钟表的运行:各部分相互依靠,共同维持和谐的运转。同时,将意志、理性、欲望和情爱等比作不同的零件而赋予不同程度的重要性。显然,意志和理性是主要的部件,而欲望和情爱等不过是次要的部件。所以,对待各部件,我们要适当地去选择和排斥,才会达到和谐的状态。

再次,他提出人对知识的主动性。在他看来,人不仅天赋求知的欲望,这是我们有理性的灵魂的诉求。在这里,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人的求知欲:即即使最小的孩子,也喜欢看到新鲜的东西、听到新鲜的东西和抚弄新鲜的东西。求知欲还表现在无知的人对有学问的人的羡慕等等。夸美纽斯不仅提出“天赋求知欲”的观点,而且他认为人能够忍受为了获得知识而进行的艰难劳作,这无疑是对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价值的又一有力肯定。因为我们“好知”而且“能知”,相信这个理念能够触动那些懒惰厌学的人,能够鼓励那些自卑怯懦的人。

最后,我想谈谈夸美纽斯的“内发说”。这显然也是他对人的价值的一种认识,而且因其浓厚是宗教意味更显独特。夸美纽斯认为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学问、道德和虔诚这 三点,“人类的一切优点完全表现在这三种品质中”。第五章的题目是《这三者(学问、德行与虔诚)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明确地表现出夸美纽斯的“内发说”观念,他认为因为神的仁慈,智慧早已在人身上生了永恒的根基,上帝早已在我们身上播下了种子,即“人是自然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万物的知识的”。正如西塞罗所说:“德行的种子已种在我们的心中,假如它们能够得到发展,自然本身就会领导我们去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因此,他将人比作种子、谷米和泥土,这些本身就可以成长或孕育的事物,并且举了自学者的例子进行论证,即自学者们不需老师,却能在自然的领导下研究万物,且能取得成功,“这岂不是告诉我们,万物确乎都已存在在人的身上;灯、油、火绒,以及一切用具都已具备,只消他善于擦出火星,着上火,点好灯,他便立刻能够看见,能够充分享受上帝的智慧放在他身上和世间的稀有的珍藏。”。

第二个主题,是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作用”的阐述。

前五章中,夸美纽斯热烈地歌颂人的崇高,肯定人的价值,或说是“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这是他理论的基础。而紧接着的第六章则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接受教育和重要性。他深信人是“上帝的造物、上帝的形似、上帝的爱物”,因此人拥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同时也因为要和上帝“永远同享最高的光荣与幸福”,人必须接受教育。虽然这可以说因为他的宗教热情而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也同时,带有时代不可替代的特性。

夸美纽斯在这一章中,充分阐释了教育的作用。他热烈的口号即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我们从第六章的题目说起——《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对于我们这些选择教育学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能让人热血沸腾的话语。我想,没有比这更有力的肯定、更振奋的鼓励和更热切的期许。

在第六章中,夸美纽斯举了“兽人”的例子,这是一个在社会学范围内也被广泛引用的例证。教育和社会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社会化”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社会学中,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的原因是人的学习能力,即学习和贮存知识的能力和无限的创造性。通过学习,人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且此过程延续终生),从而由一个单纯具有动物属性的人转变成具有社会人格的人。“兽人”的例子可由柏拉图的一句话概括:“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由此可见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或者说,教育的作用之大。

教育实在是太过重要,并非夸大其词,但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教育的改革预言着整个社会的变动,教育的流动引领着整个时代的方向。我们早已脱离了那个“国之本”为戎为祀的时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由此从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能够真正带予人裨益,赐人理性,许人未来。

夸美纽斯说,一切人,无论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的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国王还是平民,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贫富贵贱,都应接受教育。虽然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无疑,教育对他们有益。

因为教育对人的强大影响,它可称得上是一柄“双刃剑”,一个受过教育的而心怀歹念的人,显然比没受过教育而心怀歹念的人更可怕。因此,教育的正确性、有效性就 4 显得十分重要。

至此是笔者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即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必须是好的教育。

因为人是好的人,便是说你不能埋怨白纸不好,只能承认自己画工不佳。首先,夸美纽斯提倡的教育是要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他对此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他将教育称为“艺术”,这就将教育的难度提高了。

同时,他反复提及的还有“自然适应性原则”,即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因为人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还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尽管这有将教育机械化之嫌,但在当时的社会,他提倡自然规律、尊重儿童天性,无疑是进步的,对反对封建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第十六章开始至第十八章,他在阐述“有效性、便易性、彻底性”三个教学原则时使用“比如”——“模仿”——“偏差”——“纠正”的模式。其中“比如”就是列举自然界中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然的和谐有效,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证指出人类在此点上犯得错误和纠正方法,总结出规律。可见夸美纽斯对遵循自然的推崇,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正确的,影响深远。

夸美纽斯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作为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系统的阐释了人的价值、教育的作用及目的、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等。纵使三百多年过去,他的学力四重区分、班级授课制、因材施教、德智体并重等理念历久弥新,沿用至今。

读完全书,我感触颇多。

突然想起高中时曾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美国某著名大学在招生时做的一个决定:在一个家世优越、多才多艺、性格开朗的学生和一个父亲入狱、家境贫寒、略有自闭的外籍学生中选择了后者。理由是前者已接受了十分优秀的教育,而且家境优越,不会为生活所苦;而后者是单亲家庭,父亲的入狱可能更加激发他对社会的仇恨,同时加深自卑自闭,最终误入歧途,因此需要把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给他。

这只是我在杂志上偶然看到的文章,却终身难忘。我想,如果换做中国的大学,肯定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的,这就是我们必然的悲哀。当教育资源不甚充足时,我们只能选择所谓的“精英”,让他们接受教育,让他们担负起时代进步的责任,但是不是正是因此,我们才没能进步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明治维新时,正是因为普及了国民教育,才使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学校是最坚固的建筑物是地震时的最佳避难所,日本学校的配餐由政府大量补贴以保证其卫生营养。而我们对于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真的足够吗?不胜枚举的例子我就不在此赘述,我想,任何一个有一定观察力 5 和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读完《大教学论》,又联想起上面的事例,我知道,我选择的这条路布满了险阻,但同时,它也盛开着荣耀。我不禁开始思考教育的真义究竟是什么?目前的我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的学科认识,但仅凭着我的心,我想,教育的真义在于引导每个人更幸福更从容地走向自己的生活,使他乐于享受欢愉,敢于面对困难,用于承当责任。使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做自己希望的事,使他有足够的自制放弃不被允许的事,使他有足够的热情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事。

篇6:学习教学方法感悟

今天通过在网上关于教学方法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了解到现在中小学长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讲授法 :是一种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 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篇7:教学论学习感悟

最近,我拜读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术课程改革背景、学习领域与教学基本取向、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评价的发展、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美术新课程与教师的个人成长等。该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针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根据现代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导入案例,创设情景,强调学习者的活动和对话。同时,致力于改变教材历来的面貌和我们阅读习惯,以新的呈现方式,尊重学习者选择和使用的权利。我对“美术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这一章感悟较多,这章从教材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评价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不管评价发展到什么程度,总离不开学生,评价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各科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而在极具人文性质的美术学科中,如何让“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提高教师、家长的思想认识 评价方面,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来自学生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在心里常常把学生评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项目。总认为学生懂什么,他们是不知道好坏的。在家长眼里画得象做得好就是好作业,其实,他们由于对儿童的思维了解不够深入,对儿童美术作品理解较为片面,有的教师往往也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作业,常常一味追求象不象,导致对作品中学生的创新之处、童趣等不能作出正确评价,无形中还误导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扼杀了儿童的创造性。而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形象记忆能力比较弱,作品造型、色彩多为想象中的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距离较大。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特别是家长对儿童的思想认识,俯下身子了解儿童,多多倾听儿童的心语。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成人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促进作用。

二、营造学生自评、互评的氛围。有位哲人说过,“人与大多数动物一样都具有向群性”。也就是说人都喜欢凑热闹,比如,某大商店开业了,人头攒动,你正好散步路过,即使你不打算买东西,相信你也会融入人群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开业的热闹气氛。同样在课堂上,我们也要利用好这个“向群性”,营造学生自评、互评的氛围:可采用游戏、故事、趣味课件等手法,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过新年》这节课时,我事先在教室里布置好各种彩色窗花、对联、气球、绸带、假鞭炮等新年用品。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气氛,然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只袋子,和相同数量的年货,(年货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筹集)把年货放在自己作品的地方,等待新年的钟声。作业完成后,老师敲响新年的钟声,学生们开始以互相拜年的形式进行作业互评:你认为喜欢的作品就给那位同学一份礼品,最后看谁拜年拜到的礼品多。这节课学生既当主人又当客人,既做评委又当选手,兴趣十分高涨。

三、指引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向 评价这根“指挥棒”自身的坐标很关键,一旦方向错误,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因此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决定着教学的方向。由此可见为学生指引评价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引领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然后结合平时的教学与实践逐步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受名家的风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怎样的作品就算优秀作品,这些学生、大师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儿童绘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评价:

1、构图是否饱满

2、线条是否流畅

3、造型是否准确

4、色彩是否丰富

5、创意是否新颖独特等。手工作品可以从:

1、造型

2、表现手法

3、材料选择

4、制作的技法

5、创意

6、色彩

7、造型等方面去考虑。

篇8:基于感悟学习的阅读教学

千百年来, “感悟”作为人类解决科学、人生和其他问题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认识方式已得到广泛认可。那么什么是感悟呢?

感悟的“感”, 就是建立起言语符号的感性意义, 即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的阅读, 唤醒读者已有的感性的经验和体验;感悟的“悟”就是建构言语符号的抽象意义, 即凭借语言符号对感性经验进行抽象概括, 形成对事物的准确而敏锐、独特而丰富、广阔而深刻的看法。感悟学习强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个体经验和情感体验, 形成对事物个性化多元化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坚持的重要理念或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把“感悟”与“积累和运用”对应, 成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策略。“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 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其中“感受和体验”显然属于“感”的层面, 而“心得、看法和疑问”属于“悟”的层次, “主体阅读、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 实际上是对感悟学习的过程性描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强调感悟主体性、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感悟不仅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 还在生活生存领域都是普遍的心理活动现象。感悟学习是主体在与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的交往和活动之中, 依赖直觉的方式把握活动对象, 获得对对象本性、内蕴、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迅速敏锐而深入理解和综合判断, 是主体的一种自发自觉自求自得、不断超越自身极限, 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的知识创造活动和学习方式。自主性、交互性、直觉性、创造性是感悟学习最主要的特征。它的自主性区别于他主学习而突出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的交互性区别于机械学习;它的直觉性区别于“探究学习”, 强调知识和意义的独立发现以及对未来事件的预见;它的创造性区别于接受性学习, 把知识和意义的创造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

二、基于感悟学习的阅读教学过程设计

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 教学过程应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辩证统一的过程。但长期以来,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研究, 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研究, 割裂了教与学的联系, 导致教学活动难以协调, 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学论教,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 是教学理论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的转折点。同样, 阅读教学过程也应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致的, 是在教师指导、同伴互助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 教师则起启发、诱导、点拨、激励的作用。而不是用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 阅读教学的感悟学习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学生凭借已有的语感, 自主感知、自主理解、自主想像、自主体验、自主积累, 在丰富的语文对话中, 追求对语文丰富的感知、丰富的理解、丰富的想像、丰富的积累, 从而实现学生智慧的丰富, 情感的熏陶,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

基于感悟学习的阅读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教学过程:启发, 诱导, 点拨, 激励;

学生学习过程:有所感—有话说—说得好—记得住—用得上—有所悟

三、基于感悟学习的阅读教学操作策略

(一) 有所感。

教学必须以其内在的魅力触动和感染学生的心灵, 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在儿童的心理世界,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大凡人类, 都有一种向上向善、发展自我的天性, 并且蕴藏着相应的巨大的情感与智慧能源。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这些显现为好奇、专注、沉迷, 表现为直觉、幻想、顿悟的悟性智慧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感悟是主体内在的生成,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关键在于一种情境的触发和唤醒。叶圣陶在《文心》中讲道:“所谓触发, 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的时候, 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 是触发, 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 得到一种印证, 是触发, 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 一个真实的场景、一篇生动的故事、一个典型的人物、一种有趣的现象, 乃至学习过程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丝微笑, 都能深深触动孩子的情感和思维, 使学生天性中最具创造力的悟性智慧发挥到极致。

(二) 有话说。

有话说是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对作品意义直接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 用语言表述或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古人有“可意会不可言传”、“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之说。本人以为, 语言本身就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受、体会和体验, 不能只停留在“意会”的层次, 而应上升为“言语表达或表现”的层次, 这是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文本正因为读者话语的加入, 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 阅读就是建立在对文本感受和意会基础上的“话语表达或表现”。

有话说强调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生自由自觉的表达, 允许说错, 可以说也可以不说, 而不是“老师让你说你就得说”, “不让你说你就不能说”。否则, 孩子真正想说的不敢说, “不想说的他却能说得出来, 甚至可能头头是道, 但往往是假话、套话。” (王富仁语)

(三) 说得好。

因每个人独特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文化背景, 师生在独立阅读中生成的认识、体会或心理体验, 呈现出多元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差异资源”, 在教学中实现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呢?这就依赖师生之间的对话。“说得好”包含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要求。就“说得好”内容而言, 就是在学生已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 通过民主对话, 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独立见解, 同时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成果, 在交流争议中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从而在阅读中“求一些甚解”, 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广阔性、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上做一个可能的拓展和延伸。就“说得好”的形式而言, 就是要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生动性等方面给以适时的指导、帮助和点拨。

(四) 记得住。

语文积累是知识、经验、思想、情感的内容积累和相适应的语言材料积累的有机统一。片面强调内容的积累, 语文有可能失去语文特有的学科功能, 成为思想品德课、社会历史课或者自然常识课;片面强调材料的积累, 有可能回到牵强附会、囫囵吞枣的私塾教学套路。语文的积累,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是自我内化的结果———内容的内化 (建构潜在话语) 和文本材料 (建构显性话语) 的统一。

学习语文, 最重要的是拥有语文, 对语文学习而言, 对那些与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作品的“记诵涵咏”是十分必要的。记诵涵咏那些动人心弦的、震撼人心的、或给他启发意义和艺术享受的名家诗文乃至一个片断, 那些诗文的言语就不只是名家的言语, 而被主体所拥有, 成了主体精神的血液, 沉浸到主体的心胸和筋骨里, 由于表达和实现自我的需要, 等到运用时, 这些言语“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朱光潜语) 。

当然“记得住”, 还包括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方法的积累, 比如基本的修辞逻辑知识以及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等。语文积累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知识和方法的统一, 这样的积累, 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语言世界, 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五) 用得上。

像记叙性、抒情性散文, 作品为读者提供了感知、理解、体验、共享的信息、场景、路径和线索 (即可观察的话语情境) , 而读者凭借这些信息、场景、路径和线索, 触摸 (含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 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 感应他者的心灵世界, 产生丰富的潜在话语, 而对于语文学习而言, 还要把阅读过程本身以及自我作为理解的对象, 感悟自己如何赋予了作品的新的意义, 感悟作品如何将这种潜在话语诉诸言语实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的。

1.作者视角的迁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阅读教学要善于剖析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视角、独特认识和思想, 思考分析作者是如何把自身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之中, 产生艺术审美效果的。对阅读教学来说, 重要的不是解释文本, 而是在文本阅读、自主交流的基础上, 借鉴他者的视角和观念理解生活、体验生活, 实现生活的意义、情趣和价值的再发现, 扩展自身认识视野, 提升认识品位。

2.阅读方法的迁移。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针对教材中各类不同文体的文章,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的阅读方法, 用所学过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如学习古诗时, 抓住全诗起画龙点晴作用的“诗眼”, 而后结合全诗理解诗意并体会感情。如教《枫桥夜泊》一诗, 扣住一个“愁”字, 引发开去:诗人因何“愁”?怎样“愁”?如何表现“愁”?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抓诗眼、悟诗情”的方法学习新的古诗如《江雪》, 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

3.写作方法的迁移。

在教学中要对各种文体的内容、主题、选材、布局、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 启发引导学生做相应的练习, 实施写作方法的迁移。比如作文如何记叙、如何描写、如何夹叙夹议、如何借景抒情。比如, 作文是如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的。

(六) 有所悟。

语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而表达的前提是有自己的思想。“有所悟”就是强调个体独立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没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的表达只是传递别人思想, 如同一台录音机。“有所悟”, 必须依靠读者的自我投入, 置身文本情境, 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亲身经历, 建构“他我”的同时体验、反思自我, 感悟我们在生活世界里、“在经验世界里能做什么, 处理物质对象的成功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方式”, 即我们应该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待人、怎样做人, 从而形成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更准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个体对世界合规律性的感悟需要依赖科学探究, 深化人对世界的认识, 从而改善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或思维方式, 推动人类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个体对世界有目的性的感悟, 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 从而深化人们对人生的看法, 把人们引向真正的幸福人生, 提升人的生命境界, 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人总是在他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体验着、感悟着和实现着自己独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篇9:“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实践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不够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它是指教师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比较全面和合理地看待学与教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学与教关系的认识的深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在今天,“为学习设计教学”就更有生命力。近几年,笔者遵循“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感悟良多。

一、重视学情分析

案例:高一《摩擦力》教学片段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然后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作出如下猜测:

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跟物体间的压力(正压力)有关

C.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根据以上几条猜测,师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探究(利用控制变量法)。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决定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进行探究,看似非常符合科学探究的要素,先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猜想与假设,随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最后师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实验结论。上述的步骤每一步都中规中矩。但这样做对高一学生合适吗?有必要吗?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有关,现在再进行探究就显得多此一举了,显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正确分析学生学习摩擦力的起点能力。这样类似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要么是对学生的学习估计不足,要么是对学生的起点能力估计过高,这些都将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或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适宜学习者进行学习,必须进行前期分析。前期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内容分析;二是学情分析,包括学习者起点能力、认知结构等特征因素的分析。

在现实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比较重视,但对学情分析不够重视。要重视学情分析,是由下列原因决定的。

1.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重要前提。教学内容都是根据需要选择的,而且还经过了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加工处理,离开了对学生的了解就难以正确解读教材。

2.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才有可能设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也是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因为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风格与学习特点。脱离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设计,容易演变成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

二、灵活使用教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提倡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用教材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完教材。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应甘作教材的奴隶。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地选择、组织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材料,而不能过分依赖手中现成的课本。

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综观高中物理教材,明显可以看出,它是紧紧围绕两条主线,一条是力,一条是能。比如《电场》这是围绕力和能来理解和分析电场的,磁场也同样如此。教材这样编写,知识序就非常清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把握,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也比较明确。但有的内容知识序就不是很清楚,如果碰上这样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对教材进行整合,不能盲目照搬教材进行教学。

2.调整教学顺序

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以知识为主线,以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出发点,它更合适于教师的教而非利于学生的学。如果要为了学生好学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有时必须适当地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

案例:“磁通量”概念教学

人教版教材中“磁通量”的教学是在《磁场》这一章中完成的,但在这一章中基本没有运用“磁通量”,学生学了“磁通量”之后感觉它却是“没用处”的,直到在学习《电磁感應》时才清楚“磁通量”意义所在。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法拉第也没有提及磁通量的概念,后来电磁感应的理论化需要才提出磁通量的概念,因此在《磁场》里提出磁通量的概念有点生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把“磁通量”的概念调整到《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节内容里,当学生明白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时才适时地补充物理学上把“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称为“磁通量”,这样调整教学顺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中调整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体工作需要在课前完成,但教师对学情分析不一定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原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可能会有不适。同时课堂教学时出现错误或者一些意外情况,如果教师仍旧按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就会变得不太合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设计。有些时候,教师也会出现某些差错,教师更是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认真讨论的问题,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课中,当磁铁插入螺线管中时产生感应电流之后,提问学生: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有学生会喊出:磁通量发生变化。如果这时教师仍旧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来演示实验进行“探究”,这样的探究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学生已经知道结果了,因此在课堂中有必要更改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变探究为验证。比如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是磁通量变化?这明明是切割磁感线,如果条件是磁通量变化,那么也有可能磁通量变化但没有切割磁感线,这时是否有感应电流呢?通过讨论,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观点。

总的来说,“为学习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易学、有效地学,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学情,课中关注学生,唯有如此,课堂才会精彩、高效。

参考文献:

1.《教学设计——基于学习环境的教和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蔡铁权等著

上一篇:被动语态总结及练习下一篇:失恋的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