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2024-07-26

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共7篇)

篇1: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摘要】: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中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作风建设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和谐社会目标的任务实现、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关系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但是,当前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作风不正问题十分突出,如学习流于形式,理论素质不高、功利思想较重,权力误区逐渐扩大、享乐主义滋长,思想格调不高、群众观点不牢,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弄虚作假严重。追根溯源,导致领导干部作风上出现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为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是领导干部作风上出现问题的历史文化根源;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是领导干部作风上出现问题的现实根源;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党内民主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从主观方面来说,则包括领导干部个人素质急需提高、领导干部缺乏科学的权力观。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要借鉴国外关于廉政文化建设所采取的一些好的做法;二要继承与创新,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建立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三要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机制;四要构筑监管网络,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机制;最后,探索并建立保障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良性发展的制度群,如个人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完善行政问责制、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等。

【关键词】:领导干部 作风建设 长效机制

篇2: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缩短城乡收入差距的必然要求

“三农”问题一直牵系着国家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问题,是我国基本的国策,也是经济、社会、人文必须重视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步入小康社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在改善三农问题时,要不断缩短收入差距,平衡城乡差别,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是当前的主要责任与义务。面对党的方针,教育的突出作用不可忽略,是农村经济建设、社会环境改善、农民思想认识提升的直接途径。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长期的引导、帮助和服务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经济重心放在城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使得农村依靠劳动力生产成为主要劳作方式,从而任务重心以农村为主,聚居到城市的人口数量远远不及农村。随着经济的进步,农村生产模式渐渐解脱了人力资源,使得多余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原地得不到利用。此时,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从我国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协调式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资源的优化与引导利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依靠地方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与技能引导来形成长效机制。此外,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加快,必须依靠教育来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从而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有序,释放农村中多余的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三)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市场的重要途径

农村建设首先就要将内需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市场、社会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稳定和可持续。扩大内需是符合我国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点。由于我国人口庞大,农村市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具有较大的交易空间,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增速慢,交易受限制使得农村市场活跃度不足。因此,扩大内需需要以农村为切入点来拉升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此时,不仅需要从资金投放、设施配套上着手,还要从教育理念上和先进技能上进行推广与落实。这就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村建设的长效性相吻合,构建服务型长效教育支撑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市场的繁荣。

(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稳定需要教育从理念、认识、行为、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引导与熏染,才能在基层农村构建稳定、和谐、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形成新农村的政治新气象,经济新形势,社会新局面,并得到长期维持,给农民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由于教育水平的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等,城乡差别始终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需要从财力上、政策上、教育上进行长期的以农村为重心的支持策略,才能尽快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可见,构建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机遇

(一)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职业院校进行改革,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优质平台

我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农业生产也没有达到绝对的领先水平,使得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导致农村市场开发度低,农村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等等。这些想要得到全面改观,首先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因此,地方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创新是农村加快建设步伐的前提。同时,面对这种发展机遇,地方职业院校有了更好的改革平台和目标,将农村资源开发和引导服务定为长期目标,致力于提升农村整体的素质。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迫切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构建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

农村劳动力资源具有文化程度低,技术更新慢,思想认识有待提升的文化素质问题,使得整个农村对教育的思想认识不足,从而拖慢了农村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正是这种教育问题使得农村违法、犯法现象不在少数。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先从教育抓起,使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符合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必须针对农村文化氛围的现实问题,进行教育策略的改革与创新,将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利用好当前的机遇,正确认识挑战的激励性,将院校的优势进行开发推广,构建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转化资源价值,使得农村劳动力最终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构建文化与技能并重的高等级人才队伍。

(三)如何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实现节能环保与新农村建设并举,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受我国资源消耗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存在文化程度低、思想认识差、能源消耗大、劳动力价格低等问题,使得我国农村建设障碍重重。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认识、提高现代化科技转化率、促进农民自我激励进行素质提升、技能提升,从而形成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氛围,实现资源优化整合与科学利用,落实先进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的清洁、可持续和循环发展,实现节能环保与新农村建设并举,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因此,长效服务机制使得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问题。

(四)城乡差别的缩小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从教育体系上进行分层统筹,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城镇化转移,其目的是降低劳动力的大范围迁移,保证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的这种转型中,需要人力资源在整体素质上要适合城镇化发展,使得思想认识和行为能够自动消除跨越式文化冲突的影响,这无疑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在教育上进行熏染与再塑。

而且,城乡差别的缩小需要从教育体系上进行分层统筹,面对不同的需求对象构建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保证社会教育的公正与公平,使得农村劳动力具有跨领域、跨区域的素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的不断完善与改造。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必须适时进行自身优势的补充与再造,不断针对新农村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能力拓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构想

(一)构建院村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了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基层农村发展的匹配性,必须构建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得教育引领农村,农村反促院校的不断完善与健全。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了解本地区职业院校的特色和办学优势,尊重职业院校的改革思路,在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方向上进行把控,对职业院校的专业、科研等进行战略规划与引导,从而实现不同职业院校的互补氛围,并努力将职业院校的综合性进行提升,以保证人才的全面性和教育的全面性。地方职业院校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都要兼顾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进行反向驱动,从而发挥地方职业院校的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实现小康社会与教育并头发展的格局。

(二)利用技术优势,构建现代化农业开发长效机制

新农村发展必须以现代农业为主,实现农业科学化、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结合本地经济优势、农村优势和教育优势,将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体系和办学理念,为“三农”提供全面而充实的服务。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必须建立长期服务机制为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开发能力和能源消耗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生态、人文向科学发展观不断靠拢。

(三)利用教育优势,构建人力资源培养长效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职业院校服务的关键,在于培养出的人才能否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用职业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评价与考核制度,构建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人才资源培养长效机制。

(四)建立并完善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以创新机制、开放市场为核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重要载体,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突破口,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等为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战略及发展规划,建立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的产业化、市场化和拓展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和完善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石冰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研究,2015(06).

[2]黄晓明.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篇3: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当前基层机关作风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工作作风浮、职业形象丑,当前未能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岗位责任、教育培养、奖励惩处和制约监督机制,当前阻碍机制发挥的主要因素是传统文化、机关劣习、主观认识和工作惯性,当前加强基层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在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

基层机关作风;机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8-0037-03

作风作为一种资源、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机关好比是一部机器的关键部位,机关作风关系到机关整体责任职能的有效发挥。机关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只有构建长效机制,以制度治党,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当前上上下下对于机关作风长效机制不是不重视,而是重视的程度不够,落到实处的不多。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并创新实施工作机制,才能使机制真正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发挥实效。

一、当前基层机关作风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访谈显示,干部群众对机关作风状况的总体评价“好”占32%,“较好”占42%、“一般”占20%,“较差”的占8%。干部群众认为“有必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占81%。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重拳”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效果,干部群众感到“满意”占28%,“基本满意”占41%,两者合计为69%。梳理当前基层机关作风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服务意识差,角色意识不到位。问卷调查显示,干部群众反映机关作风问题中“联系群众不够紧密,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占48%。一些机关和部门不能很好地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以为所谓的管理就是对群众进行控制和围堵。一些机关和部门的衙门作风很重,对群众的感情淡漠,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不足。一些机关和部门的本位主义突出,往往以本部门为中心,以本部门利益为标准,服务角色严重错位。

(二)办事效率低,沟通协调不到位。一些机关和部门权责不清,职能重叠交叉,相互之间推诿扯皮,行政审批环节过多过繁。一些机关和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怕麻烦,怕担责任,消极怠工、人浮于事。一些机关和部门相关之间缺乏合力,不能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为了一点小事、为了盖一个章让群众跑断腿。一些机关和部门岗位职责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考评监督。有的机关和部门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事为本”,缺乏人性化的服务,仅仅只是满足形式上的完成工作任务。

(三)工作作风浮,调查研究不到位。一些机关干部除了逢年过节走访慰问多,很少下基层,更不愿意发现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些机关干部缺乏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完全依赖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成果往往张冠李戴出洋相。有的机关干部仅仅只是机械地按照“红头文件”办事,上下一般粗,工作中缺乏创新,解决问题简单粗暴。不少机关干部不愿意动笔记录,归纳总结,把撰写调研报告或课题的任务一味推托给科研机构或借调到机关的外来人员。

(四)职业形象丑,廉洁自律不到位。一些机关人员参加工作的动机不纯,简单地以为就是“收入高、有面子”,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精神委靡。有的机关人员生活情趣不高,热衷于吃喝玩乐,中午酗酒,影响形象。有的机关人员不愿意到社区报到,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在志愿服务方面还不如普通群众,在社区中表现很差。一些机关干部表里不一,“八小时以外”对自己要求很低,频繁出入于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娱乐场,为群众所不齿。

二、当前基层机关作风存在问题的

根源是机制未能有效发挥

问卷调查显示,群众认为目前机关作风建设机制“比较完善”的仅占17%,“不完善”“没有发挥作用”的高达83%。综合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比较突出的机制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岗位责任机制不够有效。“三会一课”、“三重一大”等这些制度是我们党经过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往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党内的各种法规中,对于党委“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八小时内外”的要求都非常明确具体。然而,这些规定在某些机关、某些部门却没有真正的约束力,领导干部或领导班子缺乏担当,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责任制。

(二)教育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对于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同志,一些单位和部门缺乏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没有解决好他们参加公务员队伍的动机问题,缺乏传、帮、带。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中老年同志,一些单位和部门缺乏有操作性的业务培训,没有真正树立起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教育培养内容追求高、大、上,培训方式单一、陈旧,培训周期很不稳定。有的单位和部门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三)奖励惩处机制不够科学。不少机关和单位虽然都建立了民主测评机制,但是在具体指标上设计得并不科学,因此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有的机关不是按职能设岗,而是因人设岗,自然形成了人浮于事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不惹事但也不干事”的温吞水型干部,没有什么有效的惩处机制。还有的基层同志认为,一些工作表现奇差的公务员,在年终考核的打分未必很低,没有科学的奖励惩处机制,各个机关部门忙闲不均、苦乐不均、奖惩不均。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党的机关作风建设的评价机制主要来自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组织,一些基层党组织每当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时往往对作风建设的成效浓墨重彩,而对自身作风建设的不足和问题轻描淡写。一部分机关领导干部在提拔前组织上会进行严格的考察,结果显示作风没有问题。一旦东窗事发,经过群众和新闻媒体的揭露,就发现其作风非常腐化,甚至达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这充分表明在监督制约机制上有明显漏洞。一些窗口部门作风很差,群众意见很大却长期得不到有效反馈。

三、当前基层机关中阻止长效机制

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

在问卷调查中,不少机关干部和群众反映,不少已经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放在办公抽屉里,甚至锁在机关档案室里,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机关干部群众认为,一些机关单位只是把规章制度当作一个集思广益、调动基层干部参与积极性的过程,规章制度作为红头文件下发之时就是其生命力终止之时。一些机关干部群众觉得,一些机制刚运行之初也曾取得立竿见影的明显成效,但是时间长了,活力逐渐消退,最终很多事情还是按照惯例和长官意志去办。仔细分析阻碍长效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主要以下几点:

(一)传统文化因素。中国是个熟人社会,“情面”在社会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平等竞争”、“遵守规则”、“讲究秩序”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这种重视“情面”的传统文化的负作用逐渐凸显。一些“人情”之风,戴着温情脉脉的面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不正之风,逐步侵蚀我们机关的肌体。一些机关干部与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仍遵循以地缘、亲缘、熟人等关系庸俗化地构建人情网络,不讲公正、不讲规则,甚至公然违反某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成为阻止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障碍。

(二)机关劣习因素。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随着执政时间的增长,党的各级机关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各种衙门作风的浸染。此外,前苏联计划经济带来的僵化的机关通病和资本主义社会政府代言人和财阀之间的权钱交易规则也对我国的政府机关作风产生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唯长官意志论和所谓“潜规则”的现象,歪曲了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模糊了是与非的界限,使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产生动摇。使各种国家“王法”和党内“规矩”成为捏来捏去的泥团、伸来缩去的牛皮筋,对于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起到了巨大的腐蚀作用。

(三)主观认识因素。从当前机关干部群体来看,对于作风建设机制重要性的认识仍不够到位,有的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想法。有的领导干部从心底里抵触相关机制的制订,认为这是约束自己的自由,是不得已戴上的“紧箍咒”。有些公务员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机制,认为周密的机制“太繁琐”“添麻烦”。有些公务员对于机制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心存疑虑,认为“法治”和“人治”相比较起来,归根到底还是靠“人治”在起作用。对于主观认识糊涂乃至错误的执行者来说,即使是再周密、完美的机制也是不可能发挥实际效果的。

(四)工作惯性因素。长期以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习惯于通过会议和决议落实重点工作,通过某项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某项工作深入开展。从调研部署到动员发动,从深入学习到整改提高,很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长期耳濡目染,逐步形成工作惯性。相反,对于贯彻执行、长期保持某项长效机制则显得很不熟悉、很没有把握。这种工作习惯,在面临重大、紧急事务时,往往能够发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实际效果。它在平稳时期、日常时期则显得隔靴搔痒,难以持久。对于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来说,尽快扭转这种多年形成的传统工作惯性是一个严峻的紧迫挑战。

四、当前加强基层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

实践证明,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结构合理、设施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长效机制,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某些机关作风顽疾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的现状,更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把作风建设转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一)加强制度完善与创新,提高制度机制的科学性。对于机关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一些华而不实、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的制度予以精减,对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抓好落实,并进一步制订完善,对作风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动态,推出新措施。比如,关于党员干部的责任机制问题,既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单位的下属工作人员,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言行举止、清廉的作风影响、带动、感召自己的家属和职工群众。这就要求针对党员干部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加强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填补各种漏洞和空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严格制度执行,维护制度机制的权威性。严格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求必须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不能使制度成为空架子,“稻草人”。这就要求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对影响制度执行的不良倾向要及时纠正,同时要求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制度,强化纪检监察、党委组织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开展严格的制度落实情况测评。比如,关于公务员的教育培养机制,要努力形成定期培训、专题研讨的学习制度,坚持不懈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正反典型教育。通过量化各种具体指标,积极交流学习的经验体会,检查考核学习效果,使机制真正管用、带电。

(三)聚焦解决问题,增强制度机制的针对性。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就是要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从制度的视角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围绕解决问题建章立制。比如,关于公务员的奖惩机制问题,要围绕“测什么”,从群众观点、创新意识、工作业绩、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多方面、多角度细化测评指标;要围绕“怎么测”,运用媒体、网络、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督查等多种方法进行测评,形成综合测评意见;要围绕“如何用”,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实现有效的结果运用,对重视作风建设且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表彰,对于作风状况差、群众意见多、问题多发的单位,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四)搞好统筹规划,提升制度机制运行的协调性。基层机关作风建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很多附加和连带效应。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追求的不仅仅是某一项具体制度的创建,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加强已有制度间的内在关联和对接上,对诸多制度要素进行梳理,对各类制度功能进行有效衔接和整合。比如,关于公务员的监督制约机制问题,首先体现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部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整合起来;其次是明确监督重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大决策以及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监督;第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积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这就要求建立多元化的机关作风立体监督机制,实现机制运行的整体协调。

课题负责人:潘宏凯

成员:侯志学、相建华、马俊、张大伟(执笔)

篇4: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缓慢、人均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那么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农民收入现状, 我们将根据各地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 积极寻找拓宽大多数农村农民增收的良好渠道, 并且在提高广大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持续增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将有助于早日实现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劳动生产意识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 也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较前些年有所提高, 但是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幅度缓慢, 并且增加幅度不高。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幅一直围绕着15%的增长幅度在阶段性地波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民的劳动和生产积极性, 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在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比较窄, 大多数农民还是过着以种养为主的传统农业生活, 对于新型农业品种的引进或是投资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等还存在着抗拒的心理。另外,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每年的递增幅度有的地区还保留在很低的数值上。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只在几百元上徘徊, 根本满足不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各项开销。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农民收入现状的基本情况, 我们要具体分析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资源禀赋不足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资源禀赋的落后不利于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加。我们所说的资源禀赋实际上是指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我国广大农村中作为主要生产者的农民人均所占有的土地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普遍不多, 我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 (1.52亩) ,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作为另一项重要资源的农村生产劳动者——农民们的普遍科学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观念比较落后, 意识不到自己收入迟迟不能增加的根本原因, 也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如何引进新型农产品、如何拓宽创收渠道、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相关工作时更是畏首畏脚。所以说,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中作为主要人力资源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农民收入增加趋缓的主要制约因素。

2.2 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大部分农民长期受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的思想观念影响, 逐渐形成了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的现实。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中, 农民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处在社会最底层地位的普通劳动者, 大多数农民往往在社会中还是会受歧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交通不甚发达, 也使得农民自身的发展不顺利。尤其是近些年, 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农村中一些农民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有的农民还是简单沿袭传统的种养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 收入平平, 有的农民却已经高调迈入了市场信息化的主流中, 并且成为了勇敢的弄潮儿, 他们投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公司, 并且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和农民之间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差异。另外, 作为我国最大一个群体的农民, 很多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受尊重程度也不是很高, 这都使农民思想发展受限。除此之外, 现如今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闲置和过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2.3 大多数农村农业结构不合理

表2显示大多数农村中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一般还在实行比较传统的农业结构, 即片面追求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单一经济结构, 并且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农产品质量也呈现出相对不高的态势。这些表现无不有力地说明我国大部分农村农业结构还比较落后, 农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大多数农民生产效率不高, 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4 政府扶持力度较弱

近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民问题, 也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惠农措施, 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 但是总的来说, 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农民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市场化进程缓慢相当于在某种意义上切断了农民增收的源泉。政府发挥作用不足也是市场进程缓慢的一个原因, 政府规范农业市场力度不足使得农民生产环境不佳。另外, 农村公共物品的充足供给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大部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有的经济落后的农村可以说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实现增收。国家现在执行的相关土地制度、农村财政制度等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

2.5 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体现在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 科学知识文化水平不高, 所以农业生产技术也稍显落后, 尤其是一些新兴农产品的引进和生产技术不得要领, 农业生产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这些都属于农民农业技术的不足。另外, 大多数农民即使有空闲时间, 但也很少积极主动参加相关的农业技能培训学习, 不知道用自己的科技农业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 增加自己实现创收资本。大多数农民还停留在只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一落后思想, 他们中的大多数向城市其他产业进军的勇气还明显不足, 这些也都在某些方面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

3 促进农民增收对策的相关研究理论

3.1 技术革命论

想要真正实现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平稳上升, 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相关问题的技术变革, 让科学技术改变广大农民的命运、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全国农业大发展, 尤其是要利用一些高新技术实现广大农民的增收。

3.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论

要想实现农民的全面增收, 需依靠国家财政力量的扶持。国家对于农村、农民、农业的大量扶持可以体现在积极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上, 大修农村道路, 在偏僻地区修建网络信号塔, 在农村兴修大小水利工程等。

3.3 产权制度改革论

周其仁经过研究指出,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的大多数农民的财富产权制度要通过改革来完善。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产权界定问题。他同时对产权制度问题提出了自己恳切的建议, 即各级政府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时可以宏观调控农业市场, 也可以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的多方渠道。另外, 一定要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彻底还给农民, 要确实把农村土地中的各项权利下放到农民手中, 各级政府要及时对农村现有的各项资产进行准确登记, 并且帮助农村招商引资, 完善农村市场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4 加强资源投入力度论

王春超郑重指出, 要想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除此之外, 还要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投资, 并在具体过程中积极引导。尤其要普遍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鼓励广大农民参加相关技术培训,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适当增加对农民的各项教育投资,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积极培育和建立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4.1 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 积极培育新的创收理念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农村中的广大农民要想利用有效的农业资源实现增加自己收入的美好愿望,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积极培育新的创收理念。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1.1 积极培养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创收理念

应该转变以前靠天吃饭的传统落后思想, 积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的相关先进农业科学知识, 让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作为自己创造收入的坚强后盾。尽可能多地把自己学到的现代农业管理相关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农业生产中, 并且融入自己的聪明智慧, 全力打造出科技含量极高、备受人们青睐, 并且能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4.1.2 积极培养可持续的生态创收理念

广大农民也要与时俱进地树立可持续生态农业增收理念。这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增收理念可以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做到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并且让很多农业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发展现如今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之上也为以后的千秋万代不断造福。广大农民在这种可持续生态观念的指导下, 会积极探索并不断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无公害、生态绿色农业产品,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值得信赖的农产品供应。从而扩大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 促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并且将持续呈现收入增加的态势。

4.1.3 积极利用各种农业相关信息的创收理念

近年来, 随着网络、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持续不断发展, 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广大农民还应该积极培养信息增收的全新理念。广大农民可以及时关注国家对农村农民适时的政策倾斜或扶持信息, 也可以及时关注全国各地新型农产品的培育以及市场推广信息, 也可以利用一些媒体对自己生产和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扩大自己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增加自己农产品的收益。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广大农民要能够根据本地实际,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农产品信息网络, 并且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业市场中各类农产品基本信息的同时也准确提供自己最新的农产品信息。从而加快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步伐, 增加农民的收入。

4.2 国家增加政策倾斜和扶持,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

国家对农村实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保证。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在近年来已有明显体现, 比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力度明显不够, 所以为了建立农民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 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修路、修建网络信号塔、兴修大小水利工程等都是最基本的体现, 同时粮食直补、农业科技知识进乡村也应继续实行。另外, 在对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 要能够充分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农村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真实需要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不单纯追求设施建设的数量, 更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广大农民的受益程度。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可以具体体现在逐年增加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并且实施创新农业投资体制。具体可以向一些地区的创业农民提供低利息或无利息的小额贷款, 鼓励农民进行养殖业发展或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小型企业。政府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投资方式, 政府多为农村注入水利工程、村内主要公路的建设资金, 但是农民也可出资出力。政府和农民共同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增收做贡献。

4.3 整改农村经济结构, 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现如今我国各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生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的现实问题。但是不得不说, 我们要想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就要整改农村现有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国大部分农村普遍现存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大多数农村还在实行比较传统的片面追求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单一经济结构, 并且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农产品质量相对不高。所以我们应根据各地实际,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并集中形成产业链条,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 快速、稳健地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农村经济结构。具体来说, 可以改变农产品种类单一的结构, 积极寻求合作, 引进优质的粮食品种, 也可以在引进优质粮食品种的同时积极筛选和培育能够满足更多人需求的玉米、稻米、小麦等优良品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也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一个体现, 所以要加大对农村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猪、牛、羊等的饲养规模和猪肉、牛肉、羊肉的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并且在尽量降低饲养和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畜产品的饲养和生产质量, 广大农民通过科学养殖和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增收的可靠源泉。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种养为主, 加工为辅。那么为了给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保驾护航, 农民应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步伐, 逐步建立起以粮食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产业, 并可以积极寻求企业联办和共同合作的模式来切实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4.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农民的避险能力

大多数农民在从事农业劳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伤害或者意外事故都不能得到有效赔偿, 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行了政府补贴一部分, 广大农民自己缴纳一部分的养老金缴纳, 但是大多数农民的保险意识比较薄弱, 缴纳的也只是极低的金额。还有一些从事农业投资的农民, 没有任何保障存在, 进行的农业投资有时会血本无归,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要想积极培育并建立我国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就应该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站在农民的角度提高他们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 并尽量要求全员参加, 有能力的农民还可以对自己投资的农产品及相关工厂的农民职工进行投保, 在减轻自己风险压力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农民的避险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

5 结语

遍布全国各地的广大农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体力量。我国全体农民收入的增加将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同时也能够加快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农民的生存和收入等问题, 并且不断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期让广大农民快速、稳定、持续地增加经济收入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学平.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6 (7) .

[2]景引玉.关于新时期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6 (5) .

[3]杨万东.中国“三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6) .

[4]王一群.基于当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

[5]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6]王萍萍, 贝虹.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统计研究, 2001 (7) .

[7]张明林, 黄国勤.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思考及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8]谭秋成.对当前农村政策与改革的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5) .

篇5: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摘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高校教职工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文章对高校教职工文化的内涵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建立加强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作参考。

关键字: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对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职工,不仅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继承者和承担者,更是教职工文化建设的传承者。高校文化的建设与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一、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建设内容

文化有“微观文化”和“宏观文化”之分,“微观文化”是指时空相对较小且涉及人数较少的“人们能感受到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的集合”。其作用的空间范围一般是个体可以直接感受的,如个人家庭之间的交流或活动,班组之间或者面对面的传递沟通等。“职工文化”属于“微观文化”,具体是指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高校教职工文化先进建设是指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体现教职工群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教学技能、文化程度、行为模式等扎根于大学文化的精神之中。在这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职工受到了滋润和同化,同时也对此精神进行拓展和升华。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应注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回来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着力点,精神文化建设是关键,制度文化建设是重要保障,三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规范和制约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则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保证,也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教职工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职工的精神与灵魂,但高校往往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和学生事务上,学校管理层对教职工文化建设关注较少,一些老师认为教职工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事,且耗费大,收效甚微,这些都导致了高校教职工文化活动少有人问津,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不高的现象。

(二)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高校虽然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教职工的文化活动,但因组织力量薄弱,活动缺乏创新性,无特色性,无法引起教职工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一些高校教职工的活动设施陈旧,在很大程度上陈旧的设施也限制了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空间,活动的单一性与设施的陈旧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若不能对其中一方面先做出改善,这将难以展开富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因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特点是多类别多层次的,单一的活动形式,一味地因为活动而活动,丧失了活动的根本意义,最终甚至将开展活动当做是一种艰巨的任务,以“任务摊派”的形式来促进“任务”的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

(三)组织难度较大

高校教职工日常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繁忙,大学城的建设拉大了校、家的空间距离,职工较分散,平时基本通过手机、qq、微信等方式进行联系,很难有统一的时间参与到工会组织的活动来,这与团队文化的形成有冲击,也给统一组织教职工文化活动带来一定困难。

(四)建设层次偏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高校教职工的文化建设正是教职工精神文化层次的体现。但现实中,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低层次,无法与时俱进,无法根据新时期对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理念,加之管理者思想的局限性难以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难以对大学文化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将导致广大教职工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和工作缺乏灵动性,这只能形成低层次的教职工精神文化。

四、强化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思想上的认识,明确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时提到“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为加强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提供理念指引和物质支持也应成为党和国家的目标和要求。高校应与时俱进,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教职工文化建设,把搞好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劃中,为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从而让广大教职工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维护教职工权益,贯彻落实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

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需要,是建设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高校各级工会组织应更加注重倾听教职工的心声,汇聚人心,努力把教职工团结起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中,并予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强教职工文化建设,加强教职工团队精神和高尚情趣的培养。

情趣是教职工团队精神的养分。在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生动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教职工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高尚情操,努力营造团队参与的氛围,培养教职工互相互爱、共争荣誉等团队意识,以增进教职工之间的沟通理解,简化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全面发展,营造求真、团结的大学文化氛围。

(四)结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职工形成价值认同。

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促进价值融合是教职工文化建设的关键。广大教职工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要引导教职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日常教学、科研和文化活动,除此之外,因价值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通过更深层次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削减,以促进教职工个体和学校整体的价值融合。因此,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思想政治工作,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炼大学精神,引领教职工价值,尊重教职工的个性发展,增强教职工价值取向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五)创新教职工文化活动,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教职工文化活动创新是加强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职工文化活动贴近教职工的生活、满足教职工的精神需求,在制订活动计划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教职工的业务技能、兴趣爱好和民俗习惯等因素,争取能赢得更多教职工的支持,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与时俱进力求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交融,使教职工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汲取与情操的升华。还要努力打造品牌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活动理念,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以切实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教职工身心愉悦、关系和谐。同时,还要加强活动的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

(六)完善高校工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水平。

高校各级工会组织是学校管理层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应完善工会组织结构,扩大其覆盖面及影响力,努力做到有教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在工作中要坚持党建带工建,及时将集体和组织的关爱送达教职工,培养好各类文化活动的骨干人才,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篇6: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的研究

一、建立并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里不可忽视的一个特定群体, 培养出合格的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高校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广大学生干部更加清晰地认清自身的定位, 履行好引领同学和服务同学的职责, 对于做好高校的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建立并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是在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其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1]也成为高校学生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依据。培养有理想、有信念、会爱国、能创新、懂荣辱的学生干部, 在理想信念和思想素质方面做普通同学的表率, 从而引领和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是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只有不断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制, 才能使学生工作更高效地开展, 才能在高校中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二) 建立并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制度保证。

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改进并完善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 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干部, 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争做讲理想守信念、善学习勤实践、识大体顾大局、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表率, 始终保持学生干部的朝气蓬勃的思想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 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后继有人, 民族复兴才能看到新的希望。

(三) 建立并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

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干部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能力不到位、热情不高涨、工作局面沉闷不求创新等问题, 因而无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 甚至招致同学反感, 不利于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问题给高校和谐校园地筛选出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热情较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 显然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老师应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对学生干部, 尤其是主席团成员的工作态度、综合能力、学业成绩、群众基础等方面进行考察, 以选拔出真正能够胜任职位的学生干部。此外, 尝试引入学代会制度, 通过召开全体学生代表大会完成学生干部的换届工作, 从而提高学生干部选拔和任用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在选拔环节认真把关, 形成完善的选拔制度, 这是培养合格的学生干部的重要前提。

(二) 定期召开培训座谈, 形成系统培训体系。

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干部进行专题培训, 如学生干部应有素质和能力培训会、学生会工作方式方法培训、提高学生理想信念专题座谈会、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专题培训会、公文写作培训会、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专题培训会等, 长期培训, 形成系统专题培训体系。在专题培训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干部的政治、道德、文化、身心素质, 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口头和书面表达、组织管理、沟通协调、适应改变、研究提炼等能力, 从而使学生干部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 应是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同学的表率。深入开展“与信仰对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教授针对时事热点、形势政策, 以及学生成长成才中最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题报告会, 组织学生干部听取报告会并展开讨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进一步对学生干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干部内部应定期召开座谈交流会, 及时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 以及总结的好的经验进行交流, 解决问题、驱除困惑、分享经验, 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进步和成长。

(三) 以团学活动为载体, 打造全方位的实践锻炼平台。

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级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 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使学生干部通过日常管理, 以及参与、策划、组织大型活动得到更多的锻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成立的组织, 秉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理念, 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一个重要舞台,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丰富活动内涵, 创新活动形式, 拓宽活动载体, 才能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校园内外弘扬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为学生干部提供更大的锻炼舞台和成才平台。此外, 为学生干部打造全方位的实践体系, 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 在实践体系中加大志愿服务实践的内容, 引导学生走进养老院、残障儿童关爱中心开展志愿奉献活动, 将常规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日常的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奉献爱心, 锻炼能力, 砥砺青春, 回报社会,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干部的培养。

(四) 完善考核、管理、激励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学生干部的管理、考核及激励机制, 也是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科学、有效、严格的学生干部管理制度, 使学生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是学生干部队伍工作协调、有序、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2]只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学生干部加强考核和监督, 才能时刻鞭策学生干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 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心理。适当地给学生干部一些奖励, 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中, 及时表彰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奖助学金与保研等方面对学生干部做适当的政策倾斜。管理得当、考核严格、适当激励, 三管齐下, 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素质、有能力、有担当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只有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锻炼、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环环相扣, 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培养, 才能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真正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研究新情况, 拓宽新思路,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务实高效的态度加快开展工作, 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干部的成长和成才。

摘要:在现阶段探索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立并完善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 是在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制度保证, 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因此, 严格的选拔制度、系列培训体系、全方位的实践锻炼平台, 健全的考核、管理、激励机制, 构成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 2006-10-19, (2) .

篇7: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程园园

[关键词]群众路线;公信度;价值共识

[中图分类号]A81;A8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0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期,党中央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有效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凸显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也显现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鉴于此,本文拟在探究群众路线的理论缘起、厘清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困境的基础上,梳理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和长效机制。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1.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旨归和时代诉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实际的理论产物。唯物史观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不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缘起和哲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为挽救处于危亡之中的中华民族而诞生的,其产生和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本思想”的熏陶和滋养。在古代,《尚书·五子之歌》有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指出了民众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和稳定的条件。战国时期,孟子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告诫君王要爱民利民、听政于民。西汉贾谊在《新书·大政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5],也指出了民众是国家之根本。近代以来,孙中山发扬并升华了古代民本思想,以“民”为主体提出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构成的三民主义。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优秀遗产。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群众路线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衣钵,同时展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诉求。

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现实启示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贯彻和运用,践行群众路线需要有实践主体和实践基础。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群众路线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基础上讲,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现实启示。群众路线是伴随着党的成长而萌发并逐渐形成的。1922年,中共二大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6]。1928年7月,中共六大明确指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7]。同年10月,李立三同志在同江浙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8]。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深入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臻于完善。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讲道:“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9](P933)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9](P1094-109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并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党的成长、革命的胜利无不与正确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息息相关。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调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10]。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新的历史任务,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立足世情国情党情,中国共产党只有直面时代挑战,解决实际问题,走出现实困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时代诉求与现实挑战

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时代诉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的关注点已开始由“小我”向“大我”、由“小家”向“大家”转移,从单纯追求解决温饱问题转向了对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等各项权益的追求。国家富强与否、社会公平与否、人民幸福与否,已然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成败的衡量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11]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目标的表述,也是对新时期人民群众诉求的回应和承诺。与此同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2]。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改革就是要改变那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各种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合理完善。没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民主法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给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提出了现实挑战。

首先,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对党的政治认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社会阶层分化与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新时期,我国的知识分子、社会管理阶层和新型农民等高素质队伍的发展不断丰富、充实和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内涵。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流动性特征也促成了各个阶层之间的融合与分化,以及新型社会阶层的大量涌现。不同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由于不同阶层利益差别的存在和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方面,也呈现出日趋多样化‘裂变的现象。在面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对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等现实问题的选择上,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同的抉择。”[13]因此,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能否获得所有社会阶层的政治认同,已然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其次,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对党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一方面,改革初期掌握知识、资本和权力资源的人日益成为改革的主要受益者,呈现出利益积聚态势;另一方面,在改革初期得到一定利益的社会边缘群体和困难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利益受益者。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必然使许多群众特别是利益受损群众的心态长期处于失衡、不安、疑惑与焦虑之中,从而导致对党的不满情绪的蔓延、积累,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和宣泄,那么在一定的气候下,就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威胁社会的政治稳定。”[14]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诉求显性化和集团化。由于追求和维护本阶层利益的私欲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以及各阶层利益冲突,因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兼顾全体利益,让所有阶层、所有人民真正公平合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是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重大挑战。

最后,党员干部队伍的新变化对党自身的公信度提出了挑战。党员是构成党组织的基本细胞,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水平,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信任。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承认,大部分党员干部能够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代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时代楷模,但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脱离人民群众、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党和政府的权力是公共权力,不是干部捞取私利的个人权力。一旦公共权力被少数干部用于权力寻租、权力招租,权力就会变质,腐败便会发生。新时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作风和党内腐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大削弱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度与认同感。

三、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与长效机制

在新的历史基点上,中国共产党必须直面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群众路线作出新的时代诠释,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现实路径和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目标路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凝聚中国力量,以实现中国梦

上一篇: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下一篇: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