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新管理培训体会

2024-06-23

学校创新管理培训体会(精选8篇)

篇1:学校创新管理培训体会

一所学校的发展抓手很多,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突破口,2008年8月,我调任××中学校长一职。在这样一所平稳发展的完中任职,作为后任突破点如何选择,还是颇费心思的。我想到的是文化,想到的是倚靠专家的引领。

这就是我请那么多专家学者来××中学的一个初衷

××中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学校由于位置偏僻且处农村,在周边四星级学校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在政府区域规划调整的压力下,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如何面对现实,寻求新的发展,成为我走进××中学伊始主要思考的内容。席勒说过:“走出空间危机的唯一办法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空间。”对学校发展而言非常适用。从校长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管理有三重境界,一重境界是人治,靠权威管理;二重境界是科学管理,靠制度;三重境界是文化管理,靠熏陶。p>

我就思考着把学校管理的着力点放到了“文化”二字上,通过先进理念,通过行为传递,改变师生员工的观念,改变师生员工言行网止,建设一种新的学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等学校文化,并在这种文化重建中树立学校品牌、赢得社会声誉、获得学校发展。

我提出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理念,策略是用先进的理念指导领导的行为,用领导的行为改变教师的理念,让教师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教师的行为改变学生的理念,让学生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这里,寻找先进的理念,进而给××中学的行为文化确定基调,引导师生员工言行举止转变与臻善,已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关键。这就是我请那么多专家学者来××中学的一个初衷。

学校发展理念有了指针,文化重建找到了旗帜

谈到学校邀请的专家,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张文质先生。

正是他的四次到来,正是他和我们的管理者、师生、家长对话交流,正是他与我们探讨文化发展学校的策略和战略、生命化课堂建设的思路、家校协作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学校由此发展理念有了指针,文化重建找到了旗帜,那就是“生命化教育”理念。

学校将张文质先生所有的讲座、对话整理并学习,提出用生命化教育理念统领行为文化建设。学校并且开始重新审视原有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新的校训,调整了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学校定位。从理念入手,对学校发展进行价值取向。

实实在在的转变教师的观念

专家、学者、特级教师,那种感染力、号召力,不是校长的行政命令就能达到的。每一次讲座,都会在教师中获得一份共鸣、引发一场讨论。每一次讲座,都会给予教师观念的撞击、思想的洗礼。

其中,教师观念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应试文化抛弃,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回归。比如管教学的蔡华军校长在培养学校青年教师方面,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加他们的生命厚度。管后勤的葛坚副校长聆听了张文质先生的报告,提出后勤管理,更需要我们“生命在场”,提倡生命化的服务。朱建主任内心感悟到教育是“栽培”,而不是“选择”。丁汉荣老师更认为教育是一种气度。曹火强老师受到了丛晓、葛淑芬老师讲座的启发,对于学生违纪问题,不再是严苛的惩罚,实行的是通过开展“我承诺,我践行”活动,实现学生内在的转变。

专家学者来××中学,实实在在的转变教师的观念,“生命化教育”观念逐步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与行动。

专家引领春雨润物般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

有些时候,号召和硬性规定会引起师生的反感的,失去效果。专家引领春雨润物般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比如:南通大学创新教育专家的王灿明、心理学专家姜永杰教授等都请进了学校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很多教育方法使老师们茅塞顿开。张文质先生在与学校班主任对话时,给学校班主任出谋划策,教师们学到了很多符合学生生命需求的教育方式。

南通中学教科室主任陈杰、原通州市教科室副主任陈有明、通州中学陈颖等都以他们的其言传身教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引领了他们生活方式,学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特别师是陈有明先生讲怎样读书的报告后,教职员工获益颇深,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郁郁读书之风。

同时,在全国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的影响下,5月9日,学校成立了本区域第一支教师读书队伍——“××中学张文质之友读书会”,以此提升了学校教师文化行为。

专家的诊断、建议,学校的许多举措更是浸润学生的生命

学生在与专家的交流、对话中,丰厚了生命厚度。如张文质先生与学生交流,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中,给学生生命以慰冀、以温情、以信念!更为

重要的是,专家的诊断、建议,学校的许多举措更是浸润学生的生命。学校在从师生的周边环境入手,食堂添设了绿色植物,改善校园内的照明设施,解除大门外危及师生安全的“停车场”,润泽师生生命。从触摸屏电脑、开放式实验室、开放式篮球架开始营造开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心智家园”心理咨询室,教育行者博客圈,班旗设计、每天一个励志故事等活动为突破,激扬师生生命。

特别是在对学生行为管理上,杜绝了严苛的惩罚,提出了一个教育理念:教育有时就是一种提醒。比如提醒学生“你扔下的是垃圾,我拾起的是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提醒学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养成为人处世的仪准;提醒学生“注意烦躁的秋季”,呵护学生健康的心灵。许锡良在《南通××中学印象记》说: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人的一生,其生命内在的规律与生命的密码已经蕴藏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生命中与生俱来的,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全能的,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不能够代替学生的成长。但是,我们却可以创设条件帮助他们成长。

造就了一支理念先进、业务娴熟、事业心强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邀请专家、学者、特级教师来校讲学,营造浓郁的学术的氛围,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受益者,造就了一支理念先进、业务娴熟、事业心强的教师队伍。比如10多位特级教师给师生上课,给教师业务学习的机会。王灿明院长、蒋永杰教授,从晓、葛淑芬一线的班主任给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的管理技能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的传授。

××中学年青教师居多,学校向来对年青教师给予厚望,称之为“小团体,可以星星点火”。他们也是学校邀请专家、学者、特级教师来校讲学受益最深之人。逢有专家的到来,学校千方百计的安排他们指导年青教师的课。比如:张文质先生来我们学校不仅讲课,还对话、听课,并在听课的基础上作题目为《教师作为一个讲述者》的讲座,对二中年青教师课堂教学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学校安排许多年青教师得以和专家对话、共餐以及为专家录像与整理,耳耳濡目染中,锤炼他们的思想,增强他们的能力。

总之,邀请那么多专家到××中学来,对于学生的成才,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篇2:学校创新管理培训体会

先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王金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着教体局党委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工作安排,先任中学党支部通过倾听师生呼声,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不断创新思路、创新途径、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工作 中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使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解放思想,谋求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工作体制。深刻分析束缚学校发展的体制问题,勇于改革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流程管理,使领导干部各负其责,各履其职,协调联动;每一位教师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力求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精致;确保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同时段的工作圆 满完成。

解放思想,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将“双评估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于一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双评估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抓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是完成双评估工作的坚实保证。以学校文化为统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学校工作,以流程管理为依托,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以教学改革为平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全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和教 学改革中来,确保双评估工作圆满完成。

以抓好工作落实为出发点、归宿点,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通过

大讨论活动,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发展和促进落实上。打破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改革工作思路,谋求学校最大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教师素质,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目标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从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入手,实施幸福教育,促进和谐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给教育以全新定位,把实施幸福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不懈追求。首先进行课程改革,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展示个性特长。其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情感目标达成和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让学生乐学、善学与学会。再次,以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一技之长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为自身发展打下基础。

深入调查研究,查摆问题,不断完善工作与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要想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党支部成员要认真总结和广泛吸收大讨论成果,制定破解发展难题的举

篇3:学校创新管理培训体会

从端正办学思想入手

学校办学和从事任何工作一样, 都要以一种思想为指导, 办学指导思想是教育思想的反映。

我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依法办学”的治校方略, 确立“校本管理, 合作服务, 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 以“创办一流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为宗旨, 做到内挖潜力、外创条件、规范办学、优质轻负, 通过向机制、向队伍要质量, 促进全校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即“四制改革” (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考核制和效益工资制) 是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对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继续和延伸。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 遵循方向性、政策性、法规性的原则, 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各个岗位, 先后制订了《领导班子自律公约》、《党政工作议事规则》、《教代会例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教学工作制度》、《教职工岗位素质教育考核方案》、《关于教学质量奖励的规定》、《学校安全保卫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并通过教代会审议,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集》, 使教师在工作、学习中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对新分配聘用的教师或者调聘到我校的教师, 首先组织他们学习有关的制度, 进行岗前培训。只有广大教职工对工作规范明了于心, 才会去自觉地循规守法。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是贯彻实施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有力保证。学校着力抓的是执“法”过程的管理, 行政干部树立起了“宁可得罪人、也不得罪事业”的思想, 在不断加强整个执“法”过程中, 严格检查, 严格考核, 并一定做到及时反馈, 同时把这种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符合各项制度要求的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 对于违反法规和制度的给予纠正和处理, 从而把组织意志有效地转变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十多年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们有目共睹, 大家真正理解了执行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制度的健全, 执“法”的严谨, 学校政通人和, 教育秩序井然, 各项工作均纳入了正常而规范的法制轨道。

建设两支队伍是重点

办好一所学校有许多条件, 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

1. 运用制度, 营造良好师德师风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实践。作为学校, 应创设条件, 营造氛围, 提高教师队伍群众素质。我们认为, 要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就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和评价机制, 尝试多种机制运营。各种完备的制度是我校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措施, 更是师德建设的有力保证。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不尽义务就不能享受权利”。为使教师明确自己应履行的义务, 更好地指导其行为, 我们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 制定了《葛沽实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准则》是《规范》的细化, 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 对师德建设起了积极导向作用, 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敬业的工作作风使老师们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学校兴荣, 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想干就干出个样儿来……”。由此可见, 制度也具有激励的作用。

坚持对教职工进行月、学期考核和不断完善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是我校一直坚持的重要原则。考核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攸关, 与学校发展攸关。我们依照“激励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择重性原则”每学年都对师德考核细则进行调整。我校考核细则的制定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命令部属, 而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出草稿, 交由全体教师、教代会、校行政反复研讨修订。可以说考核方案的出台过程就是一次生动的师德教育与自查过程。正是教职工人人“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所以我校各项工作开展的“真实”、“扎实”。

2. 激活个体, 提升群体师德水平

人是社会人, 置身于教师群体之中, 每个人在师德追求上都有一种趋同心理, 那就是追求高尚、摒弃庸俗。为发挥学校集体教育功能, 我们利用政治学习、师德评比、征文等群体竞赛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不但学习教育理论、法规、先进教育思想、人物事迹, 而且结合教师师德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引导, 内容精要, 形式新颖, 体现了我校办学的教育性、规范性和创新性。我校的政治学习受重视、讲落实、抓实际、高效率, 使每位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

注重用身边的师德典型引路, 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标兵”评选。把师德定性定量考核与评教结果汇总, 取前六名为校“师德标兵”, 并进行公示, 期末结业式为其颁奖, 新学期伊始, 组织“师德标兵事迹宣讲”。这种生动鲜活的师德教育形式, 促使学校涌现出越来越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同事认可”的师德标兵。更使我校师德建设呈现出比、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也是师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体现在“优秀年级组”评比中。此评包括定性测评和定量考核两部分, 其实质是群体师德水平的评比, 使年级组成员之间既有激励又有制约, 通过舆论的隐性教育实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收到了比预想更佳的效果。

完善的考核及育人机制, 使我校师生教风正、习惯好、学风浓, 促使了我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塑造了“学生喜爱、家人信赖、社会认可”的学校品牌。我校先后赢得“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天津市体育工作先进校”、“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卫生先进单位”、“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天津市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民生管理先进单位”、“天津市规范收费示范校”、区级“十五立功先进学校”、区级“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区级“青年文明号”、区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区级“落实<规程>示范校”、区级“孝敬教育先进集体”、区级“科技示范校”、区级“优美校园”等各种荣誉称号, 十四年来, 我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成绩, 创造了“三年爬坡” (区中下游) , “十一年成就” (居区前六) 的辉煌历史。

3. 提高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素质

我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班子成员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以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为座右铭, 勤奋工作, 默默奉献,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良好师表形象垂范于教师、学生。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办好学校经费、设备等固然重要, 但班子成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更为重要。为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更新知识和观念, 我们注意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学习提高。充分利用时间, 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坚定事业心;加强对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 并在实践中贯彻运用。

作为班子集体, 必须作风优良, 品德高尚, 秉公办事。我们在评优、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 公开办事, 增加透明度, 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 班子成员还把评到自己的荣誉、职称指标让给教师。几年来, 全校教职工对学校领导处理这些问题的做法和结果非常满意, 教师们心悦诚服, 肃然起敬。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廉洁自律, 十分注重协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每年都按收费许可证及文件规定收费, 向社会、家长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 接受社会监督, 从不乱收费、不乱花钱, 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篇4:学校的创新管理

1.创新管理是一个创新系统。创新有许多的起因和知识来源,可以在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创新也有多种形式,包括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观念的创新、管理组织和工作方式的创新、管理技术和结构的创新。因此,学校创新管理是许多参与者之间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2.创新管理不仅重视对教职员工的物质激励,更重视精神激励。学校中的教职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不断创新的实用知识和能力,他们是学校创新的主体。因此,在当今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如何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力就显得异常重要。传统的学校管理虽也强调精神激励,但更多的是物质激励。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学校管理尤其重视精神激励不只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或荣誉的传统式精神激励,而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激励,即赋予更大的权利和责任,使教职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中的一员,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3.创新管理不仅体现了竞争性优势,更体现了合作性优势。学校管理的发展是以“竞争与合作”这一辩证关系的互动作为标志的。任何竞争都不外乎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广义的“生存”,既包括自身的生存,也包括自身与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共存。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并不是为了从实体上消灭对手,而是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和发展。学校创新管理更应注重合作性战略,强调通过共存促进学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共存的前提下求发展,在竞争的关系中寻求合作。这样一来,知识的总量增长了,“蛋糕”变大了,变多了。合作的结果是双方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合作性优势体现的是双赢的局面,它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之间的知识流动,为学校创新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来源。

4.创新管理不只关注眼前利益,更关注未来利益。任何一种管理总是受到一定的利益驱动才得以进行的。传统的学校管理在口头上虽也强调要目光远大,但在行动上却往往只着眼于现在,对能马上带来效益的管理活动非常重视,而对于一些在短期内不能带来效益或效益暂时不明显的项目则不感兴趣,因而关注甚少或根本不加关注。目光短浅,只着眼于现在,必将限制学校的发展,也会导致学校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创新管理则立足于现状,而放眼未来,不满足于能直接带来眼前的种种利益,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看摊守业的守旧型管理,而是以想事业、干事业、创事业的进取精神,对于面向未来的各种创新活动予以高度的重视,并投入相应人力、物力、财力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整个学校充满开拓创新的气息,为学校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

1.素质教育导向创新。我国学校管理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管理形态应先从经验型管理转变为科学型管理,再转变发展为创新型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才有可能实现学校创新管理。如在管理观念上,从应试教育观念更新为素质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及教学观;在管理方法上,从分散、指令性管理更新为系统、弹性化管理;在管理领域上,从对人或物的单一的管理过渡到对人、财、物、时、空、信息等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在管理手段上,从落后的管理手段转变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网络化管理等等,所有这些过程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学校管理只有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不断创新,才能使学校管理从生存模式转变到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整体功能的创新。

2.人本管理创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传统的学校管理也强调进行人本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把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作为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还不够。摆在转轨时期的学校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如何将人本管理与现代学校制度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战略性的根本管理制度。因此,学校完全有必要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实行现代学校制度时,认真审视自己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和学校发展宗旨,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在改善激励制度、改进领导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学校与员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等方面下工夫,从而推动学校人本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3.组织结构创新。组织结构是学校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传统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是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教职员工与领导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差别。教职员工的信息、意见或建议要通过这一组织结构逐级汇报,不能超越。创新管理要求打破这种设计,对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方式方法、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创新,并正确处理好集权与分权、职能设计与岗位安置、信息沟通与专业化控制、激励领导与管理调节等关系,建立起与创新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型组织结构。任何一个教职员工的信息、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通过简约化了的组织结构直接转输到学校领导那里,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学校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合作的创造性管理方式。

创新管理模式的建立

1.更新教育观念是构建创新管理模式的前提。创新教育主张敢想敢干敢闯,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因此学校管理者与全体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一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社会功能观;二是由共性至上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重视个体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三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观;四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观;五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观。

2.构建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民主化突出了师生的主体精神,能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科学化是在对学校管理的本质认识上,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民主化、科学化是管理思想观念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学校创新教育价值观的各项目标、手段、措施、步骤要想落实到位,还必须在民主科学的管理体系下,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龙头的、与“责、权、利”对应的管理系统;建立以全员聘任制为中心的人才资源配置系统;建立以绩效挂钩的奖励分配系统。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与氛围。

3.落实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近年来,我国课程进行了许多改革,课程新、门类多。如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在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必修课是“宠儿”,选修课是“流浪儿”,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和落实;二是选修课对必修课没有起到延续拓展的作用,学生在高考的功利性影响下,对选修课的学习感到是一种负担;三是与地域文化、时代的进程、学生的成长迫切需要相结合课程的缺乏,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应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为前提,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加强选修课、活动课、特色课的教学。积极挖掘学校、社区资源,设计出符合区域文化、学生成长需求的校本课程,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使新课程的实施得到落实,真正成为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增长点。

4.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可能脱离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因而应在已有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丰富成果基础上,吸收创新教育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策略,进而找到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分层次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开放教学”、“实践探索”、“求新求异”等内容。

5.建立学校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目标导向激励机制。在制订办学目标时,应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核心内容,并制订相关的实施内容、措施,使目标起到导向、约束、规范、激励作用。二是建立创新教育常规管理的运行机制。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学校必须把创新教育的一些有益思想、做法融入学校教学常规中,并建立正常的运行机制,纳入常规管理。三是建立多元的评估机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教师工作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出发,建立一套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评价体系。

创新管理是一种改革,一种探索,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程序,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创新。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地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寻找创新的有效思想和办法,那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篇5:三溪中心学校学校管理创新简介

我校位于军峰山山麓,学校四面环山,林海,桔海常青,周边环境十分优美。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在学校占地约11000平米,总建筑面积4000平米。有9个教学班,学生270人,教职工27人。

原三溪中心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过一些成绩。中小学合并后优化了教学资源,不仅实现了物质上的有形合并,而且实现了办学思路,机构体制,管理理念等”智力”上的融合.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面对困难,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狠抓学校管理,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使我校能够实现赶超发展。下面我将学校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与在坐的各位探讨,请多指正.一、教育管理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努力在工作中让师生感受到发展上的关注,物质上的关怀,心理上的关心。校领导做到既严格要求教师,又尊重,信任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关心教师的情绪,情感,身心健康,做到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气氛,让每一位老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发展的合力。

二是我校在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制度外,根据自身实际还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从德、能、勤、绩等反方面激

励教职工。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办学条件方面

学校从2002年开始整体规划,分步扩建,现在教学楼两幢,厕所两幢,老师办公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各一幢。学校建起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仪器室,图书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青少年活动室,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安装了宽带等。我校特别重视教学仪器的管理,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积极落实监管措施。

(二)、教学仪器按中小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置、分类、编号、定厨定位存放,存厨卡应标明仪器编码、名称、数量、仪器、药品上的标签张贴位置、大小要适宜,字迹清楚,以免主、附件错乱而影响使用。

(三)、教学仪器设备严格家加强保管。每年年底在校主管领导的监督下进行清点盘存工作。

(四)、实验中损坏的仪器及时修理,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后可用 状态,无法修理的一仪器及时办理报废报损手续。

(五)按仪器性能做好防尘、防潮、防蛀、防霉及避光、避磁等工作,落实安全防盗措施。

(六)、实验室工作人员如有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须在场,按帐点物,逐件交接,遇有帐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最后由三方在“实验室基本情况表”上签字才算交接完毕。

三、校园文化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温馨的食堂文化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加强了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等的建设,在校园内悬挂名人名言,制作各种形式的标语,使整个校园处处皆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展示同学们的才干,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校习惯。

四、校园管理方面

我校一直把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工作重点,在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园建设全面规划,因地,因校制宜,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近年来,我校在校园建设中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物力。先后建造了篮球场,种植各种树木300棵,建设多个花圃。今后我们将加大投入,做好操场硬化建设,学校上下层斜坡的加固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地带进行绿化、美化,宜林则林,宜花则花,力求做到“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

五、学生管理方面

在学生管理方面,我校重点开展了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营造了温馨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1, 为了培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校开展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教育,取得了实效.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学生的自我锻炼。根据学生工作的需要,成立了检查小组,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如纪律、卫生、两操监督工作,及时公布各项检查结果。先后开展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多

姿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得到了锻炼,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另外还完善了班值日制度,是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得到锻炼。

3,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多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

4,积极开展评优创新活动,及时通报批评不良现象,表扬好人好事。学期末评出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学生。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

六、办学特色方面

我乡是傩舞之乡,“傩文化进校园”是我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我们把傩文化与儿童教育相结合,利用儿童好奇心理,把傩面具,傩音乐与音乐、美术相结合,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成立了“小学生傩舞队”,并聘请了当地傩班的师傅做技术指导,学生又能积极主动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又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艺术天赋的平台。

我们的傩舞队多次外出演出,并得到了较高评价,如在2009年我校与南航附校的“手拉手”联谊会上,我校傩舞队的表演轰动了南航附校整个校园。还经常给来“傩文化民俗村---三溪乡石邮村”的游客表演,有关专家观后兴奋地说:“南丰傩舞这块活化石真正活起来了”。

七、教研方面

我校的心得有两点:

一是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离经验,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比较活跃,取得一些效果。具体做法是:1,每位教师每学期推出一节公开课进行研讨外,还举行全乡性的‘优质课‘竞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成长。2,重视教学反思。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不仅要反思一堂课的成败之处,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更要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而且,期中考试后,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期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二是我校围绕教育局提出的“三个一”(一个课题,一种教法,一批名师)展开教研工作,有效推动了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篇6:学校创新管理培训体会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权势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题目;解放思想就是勇于说真话,说实话,与时俱进,热忱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解放思想,首先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熟悉,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构成自己的思想。不但要学政治理论,进步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加关键的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进步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同一起来。

作为一位党员干部,我觉得更应当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勇于解放自己的思想、苏醒自己的头脑。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也不能靠一时的冲动或血汗来潮来完成,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要根据当前的工作实际不断的发现题目、思考题目,找到解决题目的方案或措施并积极实践、检验,到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断的解放思想。这类思想解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将会使理论和实践到达更高的境地。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首先要建立毕生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锲而不舍,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华。要深进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伟人的思想、伟人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线路方针政策,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刻苦研究业务知识和科技、管理、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进步本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还要虚心向身旁的同道、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入思想,更新工作观念,把握TT业务和工作方法,从而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需要。

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即是甚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把握的第一手资料,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依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往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工作不会风平浪静,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这时候要正确认清情势,掌控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在工作中一定要留意方式和方法不能原封不动,要开动脑筋,要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根据岗位工作职责,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建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出思路,出新思路。

要勇于转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熟悉上的题目,转变工作作风,进步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既要掌控好原则性,又要灵活多变,同时,要能够放下身段,破除旧观念,热忱周到地为地方政府部分做好服务。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思想到达了的地方眼光和脚步就都有可能到达。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完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本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得到新的发展。

紧密结合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破解影响学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难题,在新的历史高度上谋求跨越,引导广大师生立足本职工作,鼓足干劲,抢抓机遇。把大讨论活动作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开创我校教育事业赶超跨越发展新局面。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我们要做到深入查摆问题,创新体制机制

(一)深入查摆问题。我校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教职员工,采取专题研讨、问卷调查、集中讨论等形式深入查摆问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会2场,发出收回调查问卷73份。查找当前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形成大讨论活动调研分析报告。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卫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卫校跨越发展的体制,确保学校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二)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为推动我校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从立足长远、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思想解放的规章制度。

篇7: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

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

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也是如此。学校要发展,需要管理创新;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学校才能更快的、更好的、更有效的发展。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四大弊端 审视与检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具有重大价值。这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学校管理中合理、有益的经验,而且可以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抱有直面而不是回避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态度和意识,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找到许多有效且有益的办法。 目前,我们的学校管理存在以下四大弊端: 1.封闭性。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学校管理缺少一种开放机制,基本上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与外部环境“老死不相往来”。按照现代组织学的观点,学校管理的结构应是开放的。随着人们教育观念变化和参与学校管理意识的增强,学校组织的边际不断扩大,原来狭隘封闭的学校藩篱正在打破。“破墙办学”不仅仅是推倒了物理意义上的围墙,还要推倒办学者心理上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 2.单主体。学校管理只看重校长与主要行政人员的作用,忽视或无视学生、教师、家长的主体作用,造成“目中无人”的现象。这是因为许多校长只是将学校仅仅看作是自己和部分行政人员的私人领地,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纳入学校管理的大框架之中。 3.单向度。许多校长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或层级管理。校长们非常喜欢这种管理方式,它能充分体现领导的意志和权威,但教师们往往是处于听命执行的被动状态,缺乏创造和创新的热情、动力和思路,这与学校和教师工作所要求的创造性特点不相符合。这不仅仅是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校长的民主意识和授权艺术。学校民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师生交往中,体现在有组织的师生活动中,体现在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凡是与学生、教师有关的事情应交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在这些方面,校长要大胆放权,要充分相信教师和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负起完全责任。 4.低效能。许多学校注重硬件的高投入,忽视软件建设,致使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教育浪费现象严重。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在18就在《教育中的浪费》一文中指出:“因为一切浪费都是缺乏组织的结果,而组织背后的动机是促进节约,提高效率。”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社会效益是一个重大课题。经合组织(OECD)曾于1983年开展了教育系统国际指标项目(INES)研究,力图从多个方面来研究学校效能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所学校是否具有高效能,取决于教学的组织性、有效的学习时间、学校氛围、评估、激励、学校领导能力、家长的参与等十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学校物质特征或硬件设施。这个结论与我们日常的判断基本一致。 二、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面对学校管理中的四大弊端,我们不能诚惶诚恐,举步不前,坐以待毙,而是以一种积极有益的态度来投入工作。就是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观点,努力改善心智模式。这需要确定三种改革观念和六种教育意识。三种改革观念是: 1.整合观。目前的教育改革应是一场“绿色”教育革命。它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关系。因此,目前的改革必须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之上的一种升华、提高和发展,它是一种生态的表现。并且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2.融合观。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学校管理创新放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中来进行,其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和社区的文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磨合观。目前有关学校管理及其改革的理念、学说、观点非常之多,既可能推动学校管理改革实践,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让大家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正本清源、理智对待、避免追风,谨慎处理好学校管理改革的“路”的问题。 六种教育意识包括:第一,服务意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提供教育服务。第二,质量意识。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校长和教师要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市场意识。校长和教师眼中要有市场,这包括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其他教育资源市场。第四,竞争意识。学校要确立一流目标,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第五,规则意识。遵循约定的学校竞争规则,认真履行承诺。第六,风险意识。学校将会遇到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种生存问题。 三、学校管理创新的策略 1.注重学校品牌管理 一般来说,品牌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独创性是学校品牌的活力源泉;稳定性是学校品牌的信誉保证;持续性是学校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思路。品牌一旦树立起来并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就会发挥品牌效应,就会增加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品牌的信任度。反之,则有可能降低人们对学校品牌的信任感。 具体而言,学校品牌管理的具体程序包括:(1)树立品牌经营观念。(2)制订品牌承诺。品牌承诺可以在《学校章程》和学校办学方案中具体描述出来。这还可以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形象设计(CI和VI)的做法。(3)传播最佳品牌信息。学校通过媒体、咨询会、家长会、开放课堂、考察学生活动等多种途径来介绍、描述学校品牌特征与特色所在。(4)履行品牌承诺。这就要求认真落实办学方案和对家长的承诺,注意有理、有利、有节,既不夸大其辞,也不谨小慎微。(5)提升学校品牌资产,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2.订立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属于学校中期计划或三至五年的远景规划,属于学校层面的微观计划,而不同于国家或地区宏观教育规划;其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整体及与整体相关工作方面的规划;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静态的规划结果(plan),而且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planning)。 学校发展规划的宗旨,一是就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综合与协调的措施;二是为学校的长期发展设计短期的管理目标;三是可以提高教师的信心和士气;四是提高教职员工的发展质量;五是发展规划要关注教育目的,特别是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就。 3.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这首先要求做好教师需求分析,建设“教育人才蓄水池”。这有几大好处:让新教师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校长的性格、思路、办事风格;校长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新教师;使他们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让新教师在竞争的氛围里成长。 其次要做好教师资源的动态分析。因此,在培养、引进和使用教师的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方面是:选人一定要选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好的;格外注意人品与工作作风;最理想的人选是没有被“污染”过的人;注意考察与使用上的公正与公平;防止他们的特权感和优越感;学会要有一定的代价意识。 第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目前,教师培训逐渐得到加强,培训模式发生两大转变:一是从“外部培训”逐渐转向学校内部进行的“校本培训”模式;二是从“学科中心”模式转向“主题中心模式”和“问题中心模式”。 4.精心打造现代化学校 目前,何为现代化学校,可谓见仁见智,尚未统一的标准。根据我的研究,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需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第一,现代化学校具有超前全新的办学理念。这里,关键是全体学校人员的办学理念要求要一致。英国学校效能研究表明,全校人员对办学目标和看法是否一致是学校效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和实现过程中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往往是校长唱改革高调,老师们依然自我行事,不能与校长的办学理念保持一致。因此,要求校长和教师的目标一致是现代化学校的重要要素。 第二,现代化学校具有健全灵活的管理机制。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组织框架。按照现代化学校的要求,学校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并以原则来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学校可以设计成三类机构,即教学实施机构、教学服务机构、教学发展机构。二是基本制度。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理清原有的学校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基本制度;学校制度要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束缚和制约各种发展。三是运行模式与手段。要区分法治与人治。有效的机构设置和学校制度应保证学校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四是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效能是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标志。 第三,现代化学校具有丰富有效的人力资源。现代化学校要建立和有效使用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现代化学校首先要确立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标准。其次要倡导和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参与管理的三个误区,即浪漫主义式参与、恩赐式参与、情感式参与。再次,要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措施有:倡导教师的自主学习,实施发展性评价,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等等。 第四,现代化学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办学方案的载体。 第五,现代化学校具有体现人文关怀的学校建筑。学校建筑要求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和教育理想相融合。目的是通过学校建筑的设计,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愉快、平缓舒适的学校环境。就此,学校管理创新与发展应以构建绿色学校、发展性学校、学习型学校,初步形成现代学校制度等为目标。 《中国教育报》12月23日第6版

篇8: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1 大力推进人本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中国战略发展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落实到学校管理上, 就是要贴近学校的实际, 充分考虑教职工的事业追求、经济追求和精神追求, 以更开阔的眼界和发展思路, 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首先, 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在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务必换位思考, 因为只有通过换位思考, 学校管理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心灵, 得到他们支持和拥护;只有通过换位思考, 管理者才能了解教职工的实际需求, 学校制度才能内化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管理者应着力创造条件让教师们发表创见, 实现他们创造价值的愿望, 赏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简言之, 了解教师的需要, 就是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欣赏教师的优点, 感受教师的情绪, 并给予他们真切的关怀, 建立一支和谐高效团队。

其次要构建和谐向上的组织文化。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摇篮。学校的组织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 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它揭示了学校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 反映了学校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人被“物化”的现象也日趋严重, 要改变这种现象, 就必须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 寻求管理上的突破。学校必须建构起核心价值观, 形成学校独特的组织文化, 促进学校管理创新发展。因此, 学校就是要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起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 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 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积极倡导新准则、新作风, 注重组织精神的构建, 充分发挥组织文化的激励导向功能, 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体的自我实现统一起来, 融入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 让学校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 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断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 推动学校更加发展壮大。

最后要与教职工进行有效沟通。管理的本质就是有效的沟通, 再伟大的思想、再优质的管理也需要沟通才能闪光。

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尊重。所谓尊重, 就是接纳教师的现状, 引导他们的价值观, 充分关注教师的需要。在尊重的前提下, 我们还要善于当倾听者, 经常深入教师群体, 感受教师的情绪、欣赏保他们的优点, 及时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 调整学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只有这样, 学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心灵, 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拥护。

2 树立分权思想

学校管理工作的推进离不开教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为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创造性, 学校管理中必须要有分权的思想。随着学校的规模扩大, 管理队伍也越发庞大, 为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降低管理重心, 分权思想必须得到更多管理者的认同。有权必有责, 在责权明确的基础上下放权力, 既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 更体现了对下级的信任, 让基础管理者发挥创造力实现自我。当前年级组管理模式就是分权思想的产物, 也是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科学探索。

3 管理制度的科学化

管理离不开制度, 其实诸多管理的问题是可以在制度制定环节加以解决的,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水平。一是学校制定制度和计划一定要贴近学校的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众所周知,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管理活动就是从计划开始, 只有切合学校实际的计划, 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只有考虑周全方案细化的计划, 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领导和控制, 只有目标明确的计划, 才便于总结评估。因此, 提升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二是要制定配套完备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科学客观的评估教师的业绩, 能使教师的付出有可预见的回报。三是要制度设计上要注重团队建设与管理, 避免出现恶性竞争, 削弱学校整体竞争力。

4 管理制度与情感管理的综合运用

学校管理是松散的管理, 用行政的、经济的方法固然便于操作, 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但灵活性的缺乏易将教职工置于消极被管理的状态, 限制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情感管理则能激发教职工深层次的工作动机, 发挥天赋挖掘潜力, 有利于形成学校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但工作规范与分工的模糊容易使管理变得低效。因此在学校管理实践中, 要注意把握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度, 既要坚持制度管理, 防止无组织无纪律的混乱, 又要深入推行情感管理, 体现对教职工的充分尊重。

5 关注教职工的普遍关切

学校管理只有得到教职工广泛的认同和参与, 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因此, 管理者要关于抓住教职工的关切, 对学校发展的期待, 广泛关注教师们的所思所想, 进而改善学校管理, 为他们解决好现实困难 (如解决教职工住房、子女入学问题) , 为学校管理争取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把人文关怀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激发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升学校管理的活力。

上一篇:四下语文期末试卷精下一篇:2018年铁路春运宣传横幅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