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2024-07-01

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通用8篇)

篇1: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

农业科技以生物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所依赖的气候、自然环境变化无常,使得农业科研呈现出周期长、变化多、出成果难的.特点,其转化过程周期长、过程复杂、转化条件受选择、受市场需求影响.

作 者:李东 李澎  作者单位:李东(沈阳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

李澎(沈阳农业大学科教兴农办公室)

刊 名:科技成果纵横 英文刊名:PERSPECTIV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摘 要: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了利用学术性群体组织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以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

关键词: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 学术交流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高校也是从事研究的主要基地,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校的这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多数科研成果依旧停留在实验室的试管里、或仅在学校的研究所里“开花结果”,未能形成商品收益,很多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比例平均只有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5%,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而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已达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0%,这说明我国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存在着巨大的科技资源浪费。如何降低科技资源的浪费,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充分利用挂靠高校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利用他们搭建的具有市场功能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有意识地组织高校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依托市场找项目,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是值得我们尝试的工作。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分析

1.1 科研模式不能与经济活动有效衔接 高校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以教学和学术活动为主的社会组织。一方面,受封闭的办学传统影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一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现实生产需要往往产生脱节,许多科技人员缺乏经济观念、市场价值观念,致使他们的研究项目难以做到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的统一。从表面上来看,高校科研成果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每年高校的成果不断鉴定的多,不断登记的多、获奖的多,但实际上能够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数量少。高校和科研人员长期囿于学术理论范围内探讨争鸣,习惯于从资料、文献中寻找科研项目的选题,结果研究出来的东西,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项目选题脱离了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很难形成生产力。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科研人员他们往往片面地追求理论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一个科研项目从完成课题到发表论文、鉴定成果,再到申报奖励,最后落实到申报技术职称上,该项研究就算完成了并被送到校档案室,成果转让好象根本与他们无关。在这种思想观念支配下,部分科研人员在选题方面,不注重市场需求,使科技投入不能有效地回收,不能实现成果的转化。目前高校各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大都存在这种现象。

1.2 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高校成果难以插足

市场机制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我们说,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乃至一体化。要科技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必须要有科技的供给动力和经济的需求动力的结合。

当前,由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还不紧密,经济发展本身还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科技发展也缺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活力,因此极易造成高校科研成果在向企业转化这个“接口”上脱节。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脱节”问题的办法。

我国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转轨。在这个转轨时期各项改革政策逐步出台,但措施不配套、市场成熟度不够,不能将各种市场资源合理有效地加以配置。这样一方面许多企业不能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实力,造成高校的科研成果难以进入企业,高校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困难的。

1.3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科技成果转化受阻

高校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开发还受到科研投入的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是把研究阶段的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新系统进行适应生产和应用的二次开发,即中试阶段,中试阶段是研究与发展阶段与生产经营阶段的中间环节,它既难以界定为科研活动,也难以界定为生产活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不能得到正常的科研经费,企业的生产投入也轮不到它,这一阶段成了高校科技和企业生产两不管的地带。此外,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风险较大,既有技术风险也有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因此,银行贷款、非金融机构贷款等常规资金也不敢或不愿投入。

其实,科研投入既是支持开展科研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投入,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研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加大对高校科研投入,特别是技术开发的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第一、国家财政拨款;第二、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第三、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支持科技成果商品化;第四、科研开发机构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研究开发资金;第五、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技进步法》规定的保障措施为我们指出了发掘科研经费的渠道,但目前这些渠道仍是不畅。

2 技术中介组织之一――学术性群团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的重要作用

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随着我国的入世,它的信息交流的桥梁作用日益凸现,它们可为高校与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场所,构筑多层次学会信息平台,发挥着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作用。我们说,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了转化,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若没有技术中介,科技成果转化就难免出现梗阻。在我国每年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获奖的项目不少,寻找技术、需求技术的企业和单位也很多。同时,我国目前多数学会、研究会挂靠在各高校内,其组成多由许多高层次的学者专家,在社会上享有声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已经具有了市场功能,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学会应义不容辞地成为科研成果转化中介的主要导体。利用学会这样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特点,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在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1 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市场功能

提起学会的学术活动,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它的学术性。实际上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还具有市场功能。学会的学术活动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学者参与的,他们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部队,从大城市、小城市、农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信息,有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有研究单位对市场的需求,有企业对研究开发单位的需求,有新成果、新产品介绍,有市场行情等等。对这些信息与会者当然都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企业。现在,相当一部分学会举办学术活动时都有许多企业参加,为取得对学会活动的参加权,企业积极主动地缴纳会议注册费,有的企业为了能在会上有一席发言之地还自愿为学会活动提供赞助或经费支持。说明企业已经认识到学术活动的信息市场功能,需要利用这种渠道,寻求企业的发展。

2.2 学术活动的技术市场功能

由于政府机构的改革,一些原来属于政府的职能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这为学会系统开展技术中介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从学会开展的学术活动来看,不可避免地会有技术发展动态、开发研究动态等等,还会有对技术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会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报告,甚至会有在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对这些成果不仅企业需要,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也会感兴趣。有些单位得到这些信息后会花钱买下这些成果。反过来,企业参加这种活动,也会在会上发布本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或其他企业也会注意引进,或购买来使用,或将其用于新的设计之中。学会活动的技术市场功能已渐渐被人们所认识。

学会活动的市场功能是确实存在的,我们要努力研究学会的特点,研究学会活动的规律,发掘学会的潜在优势。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在保持传统、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力量、科学普及的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主渠道”之外,还应成为技术成果转化中介的主要导体,把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中介工作当作学会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科研成果好比一颗良种,不推广、不应用就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不论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如何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如何使高校科研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转化,是我们必须探讨和重视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2 李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3):32~35

篇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1 现行科研成果转化状况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已初步建立, 通过日常的工作中也探索出了一些符合自身特征的方法与策略。但随着国际科研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科研技术需求的增长, 传统的科研发展思路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作为需求方的企业, 技术革新的加速也导致对技术升级的旺盛需求, 作为传统的技术输出单位的高等院校也必须做好快速应对的方法。科技需求不断增加, 而国内和国外的科研转化形势也略有不同。

我国高校专利申报数量巨大, 但是专利转让、许可的比例不过是个位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 我国有300余万名科技研发人员, 世界第一, 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19位;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但能“赚钱”获取商业回报的却很少, 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

2 湖北省科研转化政策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2015年修订) 》正式完成。在国务院会议和该修正案表达的精神中, 对完成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给以重奖成为一个最大亮点, 各地方省市政策也快速跟进。奖励的比例从50%一直到99%, 远远超过世界科技奖励的平均水平。

2015年5月, 湖北省科技厅颁布“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 被称为湖北省的“黄金十条”, 意见提出:建设新型科技创业服务机构、鼓励建设专业技术开发平台、降低初创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激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企业、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在孵科技企业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发展、健全创新资源服务科技创业工作机制、提高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规模、加大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力度、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2015年9月,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也提出加大科研院所人员与企业合作, 并列举了详细的意见内容。对于具体的实施单位下达了政策执行进度表, 力求快速的响应国家发展战略, 做好科技扶持和转化工作。

3 建立科研成果交流转化平台与对策

转化平台的建设目的是能把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 让信息对等、通畅。通过分析湖北省企业的技术研发现状, 高校科研单位技术储备与研究能力, 地方政策导向三个方面, 综合得出符合市场的策略。

3.1 现有技术需求研究

对于企业单位的技术需求, 一般分为现有技术问题与待开发拓展的技术方向。转化平台的建立首先要为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快速的匹配, 找到相对应或者先关的研究成果, 快速的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企业实现快速的技术升级, 同时也使得高校科研成果快速落地。

3.2 现有科研成果推广

科研转化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高校的技术储备出发, 梳理符合市场化需求和利于商业推广的科研成果, 找到对应的关键词;第二步, 梳理区域市场热点研究, 与单位研究方向进行匹配, 为科研转向提供市场依据;第三步, 联系科研需求企业, 推动研究团队和成熟的研究成果与企业战略配对, 做好科研团队与企业的桥梁。

3.3 校企联合研发

联合研发属于新技术的开发, 对于技术转化来说相对周期比较长。但可以更准确的与地方政策的扶持方向对接;可以更好的契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可以更充分的为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做搭好基础平台, 利于后期技术升级。

4 结论

政策的指导对于刺激校企科研合作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符合三方特性的解决方法来构建转化平台, 有利于政策的推进和实施效果。提高了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推广效率, 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革, 三方合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弓兰秀.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对接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6) .

[3]孟成民.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4)

篇4: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管理体制 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212-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与生产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变成新产品或新技术。高等学校作为科学技术密集的生产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诉重要的先锋作用。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成效显著,既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高校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

虽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优秀成果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转化。

1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1.1 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有局限性

据统计,高校每年大约产生20000项科技成果。从近些年高校申请专利数量和科技成聚转化数量对比来看,高校很多科研成果都没有被充分利用,与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没能有效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无关系。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许多教师在中报科技项目时,过多地强调个人研究必趣,没能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使得很多获得专利的科技成果存放在“档案柜”里,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部分科研人员把研究成果神秘化并“秘而不宣”;或把产业化资金当作科研经费使用等等。造成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2 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制约

高校现行的满负荷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分散了教科人员从事科技开发的精力,以获得的项目数,出版的专著数,发表的论文数,获奖的成果数为主要依据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也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僵化的用人机制使科技工作者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成果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成果缺乏向成熟技术、产品转化的资金资助体制的支持。

1.3 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科技工作行承担大量教学与科研任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而更多地依赖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发达,为企业和高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信息、法律咨询服务有限,资产评估缺乏权威性。同时,人们对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

1.4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和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科目,科技成果转化及其支撑条件的建设滞后的状况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从社会层面上看,缺乏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使政府和企业的资金不敢放手投入高校的成果转化。

1.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从事科研活动和科技产业化工作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正当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时,会极大地影响了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也担心科技产业化工作失敗后会影响到自己作为教师的相关待遇,因此不愿意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2 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解决扼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办法,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理顺高校产权关系,改革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优良的资金保障,强化转化的激励机制。

2.1 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积极引导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高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合理安排工作量,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深入企业调研,到企业兼职合作研究,进行产品开发,做工业性现场试验,创办高科技企业,促进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高校教师在完成额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和推广转化工作。第二,允许承担有应用前景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请暂不承担教学任务,全力投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津贴可以在科研经费或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列支。第三,支持科研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到企业兼职、技术入股。科研人员可以申请留职创业,工资和各项津贴由本人承担,并向学校交付一定费用,使用学校知识产权的支付相应费用。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工作后,允许他们回到高校,竞争上岗。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既有利于大学宽松的,自由的研究环境,又有利于队伍的整合和学科的交叉,能产生新的生长点。对高校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2.2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面向市场

要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从源头做起,在课题立项时对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建立档案,进行追踪管理。以产业化为目标,确定科研课题,转化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一方而探入了解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应用方向,进行成果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另一方面,对一个需求技术的企业要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高校和生产企业之间才能产生纽带。

2.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成果转化后的技术服务意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转化成果的过程中,是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的桥梁,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协助科研技术人员帮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素质。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自己的技术跟踪服务队伍,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2.4 建立一支离水平的高校科研管理队伍

篇5: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发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作者:荷欢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3期

摘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是发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技的引导作用。改革高校内部料研管理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激励机制。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走向正轨。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管理体制 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212-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与生产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变成新产品或新技术。高等学校作为科学技术密集的生产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诉重要的先锋作用。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成效显著,既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高校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

虽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优秀成果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1.1 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有局限性

据统计,高校每年大约产生20000项科技成果。从近些年高校申请专利数量和科技成聚转化数量对比来看,高校很多科研成果都没有被充分利用,与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没能有效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无关系。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许多教师在中报科技项目时,过多地强调个人研究必趣,没能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使得很多获得专利的科技成果存放在“档案柜”里,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部分科研人员把研究成果神秘化并“秘而不宣”;或把产业化资金当作科研经费使用等等。造成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2 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制约

高校现行的满负荷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分散了教科人员从事科技开发的精力,以获得的项目数,出版的专著数,发表的论文数,获奖的成果数为主要依据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也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僵化的用人机制使科技工作者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成果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成果缺乏向成熟技术、产品转化的资金资助体制的支持。

1.3 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科技工作行承担大量教学与科研任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而更多地依赖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发达,为企业和高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信息、法律咨询服务有限,资产评估缺乏权威性。同时,人们对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

1.4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和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科目,科技成果转化及其支撑条件的建设滞后的状况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从社会层面上看,缺乏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使政府和企业的资金不敢放手投入高校的成果转化。

1.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从事科研活动和科技产业化工作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正当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时,会极大地影响了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也担心科技产业化工作失败后会影响到自己作为教师的相关待遇,因此不愿意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2 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解决扼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办法,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理顺高校产权关系,改革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优良的资金保障,强化转化的激励机制。

2.1 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积极引导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高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合理安排工作量,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深入企业调研,到企业兼职合作研究,进行产品开发,做工业性现场试验,创办高科技企业,促进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高校教师在完成额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和推广转化工作。第二,允许承担有应用前景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请暂不承担教学任务,全力投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津贴可以在科研经费或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列支。第三,支持科研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到企业兼职、技术入股。科研人员可以申请留职创业,工资和各项津贴由本人承担,并向学校交付一定费用,使用学校知识产权的支付相应费用。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工作后,允许他们回到高校,竞争上岗。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既有利于大学宽松的,自由的研究环境,又有利于队伍的整合和学科的交叉,能产生新的生长点。对高校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2.2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面向市场

要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从源头做起,在课题立项时对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建立档案,进行追踪管理。以产业化为目标,确定科研课题,转化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一方而探入了解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应用方向,进行成果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另一方面,对一个需求技术的企业要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高校和生产企业之间才能产生纽带。

2.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成果转化后的技术服务意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转化成果的过程中,是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的桥梁,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协助科研技术人员帮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素质。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自己的技术跟踪服务队伍,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篇6: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探索教师分类管理,实行灵活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灵活化,在人事管理上应改变“一刀切”的考评模式,探索试行分级分类考核。针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设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工资、奖励制度,鼓励学校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完善引进人才的评价标准,试行分类引进。除了引进传统的学术型师资,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各省市“创新千人”、“创业千人”等人才计划项目,引进一批熟悉相关领域发展和市场规则,具备较强研发、实践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某种特殊专长,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业型人才,壮大学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此外,可根据专业特点、行业领域技术发展需要,聘用企业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注重青年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试行师资博士后制度。有条件的高校,应鼓励新进教师到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篇7: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

我国高校聚集着数量众多的科研人才,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1/3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 研究 发展 规划项目“973”占3/1以上,获得国家 自然 科学 基金面上的项目占全国70%以上[1]。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而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使科研人员在开发阶段获取该领域知识产权成果状况,避免重复研究和侵权;在实施阶段保护科研人员权益;在取得知识产权后可以在保护期内获得合法的垄断,从而激励科研人员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因而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一整套完善、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1.一些高校未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999年 教育 部发布施行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16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建立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实行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制度;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机构,归口管理本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暂未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高等学校,应指定科研管理机构或其他机构担负相关职责。但由于一些高校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造成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混乱。这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2.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一些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由教师或科研人员自行持有,学校对科技成果缺乏统筹了解。在成果开发阶段,科技成果是否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通常由教师或科研人员决定,使得部分成果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在成果转化的推广阶段,成果持有人擅自转让本应归属于学校的科技成果,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一些高校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或负责成果转化的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对成果转化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也导致高校知识产权流失。

(二)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1.对知识产权制度缺乏正确认识

据美国著名 经济 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 分析 得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药品发明不能研究出来,有65%不会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2]。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目前 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的主管领导和科研人员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不能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真正领会知识产权的深刻内涵。有些高校认为专利申请耗时太长,管理烦琐,不愿承担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部分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 意识,没有及时对科技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技术合同的签订、履行时为了项目和经费迁就对方,使用对高校不利的格式文本,忽视技术合同存在的风险;对技术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约定不明;对知识产权的权属约定不合理;个别科研人员在签订技术合同时,忽视学校利益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高校承担违约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果高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能为学校带来收益,将会挫伤高校进行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既不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水平,也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不利的 影响。

2.高校缺乏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知识产权法在激励知识创新,维护正当竞争的同时,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促进文化 艺术 成果的传播和其他知识产权信息的扩散[3]。由于一些高校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上重成果轻知识产权,重论文轻转化,科研人员在完成发明创造后,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能否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或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而是鉴定、论文发表、出版专著等与职称评定密切相关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导致一些选题新颖、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开发阶段因公开而丧失新颖性,使预期收获的知识产权“胎死腹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不应仅仅以论文的发表数量为标准,而应当将能不能进行成果转化并带来实际收益,能不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显然,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利于知识产权的取得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1.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主要有《宪法》,1993年颁布、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这些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的确定和利益分配方面的复杂关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欠缺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评估法律制度、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税收优惠等等法律制度。必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2.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我国高校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主体是由政府各部门组织实施的,比如火炬计划、攀登计划、863计划、展望计划、211工程、丰收计划、富山计划、社会 发展科技计划、教育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等一系列项目和计划。这些项目构成了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主体,国家的科技投入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这些项目[4]。政府应当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进行引导,在项目的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于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由于我国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缺乏协调,使得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

1.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篇8: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高校教育科研成果,成果转化,政策,路径依赖

随着我国教育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一再强调“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 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1], 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政策转化率很低, 大量的教育科研成果仍是作为“著作成果”、“论文成果”或“获奖成果”而被束之高阁, 更不用说以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去服务教育决策和指导教育实践。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政策转化率为何如此之低?是哪些因素制约了这些成果的转化?如何提高这些成果的政策转化率?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现实困境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 是高校教师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在采用不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加工, 生产出具有学术价值并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高校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的教育科研成果和隐性的教育科研成果。因此,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也存在两种形式:一是以显性知识为表现形态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调研报告被决策者利用, 为教育行政机构和教学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 影响教育决策;二是培养了教育政策研究人员, 这类教育政策研究人员直接参与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但是,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中间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 导致目前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困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育科研目标的功利化。

“教育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产系统性知识和信息、分析性知识和信息的工具, 从而有助于理解教育现象, 有助于规划和推进教育改革所必需的教育变革。”[2]然而, 当今高校, 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将学术研究和个人物质利益紧密结合, 极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很多教师热衷于将教育科研成果以论文、著作等各种形式出版发表, 再以此参评职称、申请各类奖项和申报各类课题, 而很少考虑到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出现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当然, 这种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获得的功利化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科研界延续下来的研究取向。因为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将教师岗位设置为教学科研岗, 教师不但要进行教学, 还要进行科研。而且在我国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中, 对科研成果都有明确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甚至在大多数高校, 不管教师教学效果多好, 如果在职称评定中, 科研成果达不到学校的硬性规定和要求, 那么就有可能被淘汰。为了满足最起码的职称评定条件, 很多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争取在学校规定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而至于论文到底有多大价值, 教师则考虑不多。一些教育科学研究者为了早日评上职称, 不得不闭门造车, 最终发表的教育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教育科研选题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 远离实际, 科研选题缺乏新意, 研究方法陈旧, 研究内容滞后, 缺乏创新。二是在类型上, 偏重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忽视应用和对策性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可以“埋首书斋不问世事”, 习惯于“故纸堆里做文章”, 忽视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缺乏市场意识, 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三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就像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的:“有些研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漂浮在半空中, 真是像毛主席形容的那样头重脚轻根底浅!”这种功利化的研究成果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能和市场需求有效结合, 对教育政策制定和学校教育决策没有指导作用, 很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难以得到教育界及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和接受。

2. 研究成果评价的表面化。

在我国高校, 科研管理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立项而言, 基本包括发布课题选题、课题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验收鉴定和成果转化等过程。很多高校在课题申报、课题立项和课题成果方面比较看重, 至于最终成果能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高校在这方面意识比较淡薄。很多高校只看教师发表文章的篇数、发表文章的刊物级别、著作的字数与出版社名称, 教育立项科研课题只看通过了哪一级鉴定和专家评价, 而很少关心这一成果是否被教育行政机构采纳而转化为教育政策, 是否被实际教学部门应用并发挥了应有的社会效益。种种原因导致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表面性, 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于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 在结题时只看重署名资助该课题编号的文章篇数、发表的刊物级别和著作的字数与出版社名称, 对于是否为教育政策提供了智力支持, 则不太关注。虽然我国当前在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时已经将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作为课题立项和结项的重要衡量标准, 但是最终的结题评价都是以上报的书面材料为参考标准, 至于教育科研成果是否真正向政策转化, 则难以考证, 因此教育科研成果向教育政策转化容易流于形式。二是教师职称评定的规定也只是文章篇数、刊物级别、著作的字数与出版社名称, 而很少关注文章的社会影响度。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将职称评定发表论文的刊物分为权威、核心和普通刊物等级, 将出版社分为国家级和省级, 分别要求参评副高和正高需要在哪些刊物发表论文多少篇, 在哪些出版社出版论文多少万字。总之, 评价成果还是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概括。三是学校将教学科研成果视为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装饰品, 当作被上级部门和民间评价机构进行评估的筹码。很多高校为了应付省部级检查, 鼓励教师发表教育科研论文, 以便在省部级检查布置下来时, 有材料可写, 有科研业绩可表;一些民间评价机构在做大学排行榜时, 科研成果特别是教育科研成果就成为一个硬性指标, 有的学校就是将教育科研成果作为大学排名靠前的评估筹码。

3. 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的模糊化。

就目前情况而言, 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激励制度一般停留在成果发表的期刊级别、学术同行的赞誉、职称评定、成果获奖、领导批示等, 只要教育科研工作者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就能获得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教育决策部门来讲, 教育决策者最希望教育科研工作者递交上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 这个报告里有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执行方案, 且有令人信服的定量和定性的实证研究。而对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 教育科研成果最好的证明就是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这已经形成了教育科研成果生成的路径依赖。至于从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 由于存在很多麻烦而繁琐的程序, 对于大多数研究者而言, 如果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 就会自动地放弃研究成果向政策转化。从现实情况看, 目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激励制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化, 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激励制度模糊化。虽然国家出台了政策法规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有所涉及, 但是缺乏明确的细化政策, 只是在宏观上具有指导意义。二是目前我国高校缺乏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度, 更不用说向政策转化的激励制度了。很多高校为了图省事, 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激励制度还仅仅局限于论文发表、著作出版和论文、著作获奖的层面上进行奖励。三是由于教育行政机构与高校目前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成果需求合作, 导致教育行政机构对于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没有形成良好的供需对接, 缺乏具体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当然, 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的模糊化。首要的原因是当前教育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这类成果无法向政策进行转化;其次是教育行政机构还没有意识到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教育科研成果作为智力支持, 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需求不迫切, 教育决策层吸纳意识不强。

4. 成果转化渠道的单一化。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样化的合理的转化平台, 这就要求高校建立稳定的输送成果的渠道, 有效地将教育科研成果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行政机构推销。但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 成果转化渠道非常单一, 仅仅是通过出版这一条渠道向社会发表教育科研成果, 导致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信息不畅通。

由于学术出版刊物往往发行量不大, 市场占有率不高, 读者对象大部分是学术研究者, 大部分教育行政机构的决策层难以读到这些成果, 因此, 也难以有相应反馈。所以教育行政机构的决策层需要什么成果, 高校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不十分了解;高校教育科学研究者出了什么成果, 教育行政机构的决策者也不清楚, 教育行政机构的决策层和高校教育科学研究者没能达成合理的沟通和交流, 没有形成良好的供需互动。这种转化渠道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

二、高校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困境的路径依赖分析

路径依赖是诺斯对技术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并扩展到解释不同国家制度变迁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用来描述历史对制度及组织的惯性作用。制度变迁选择进入某一路径后, 在自我强化机制作用下, 沿着既定方向演变的趋势将得到强化, 即在制度选择过程中, 初始选择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力, 一旦确定某种选择, 则会产生依赖性, 这种选择本身的惯性以及自我积累放大效应就会不断强化初始选择。

一般来说,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不仅受到制度变迁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和转化渠道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本身就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 所以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也就必然体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

1. 教育科研目标的功利化:

路径依赖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路径依赖的逻辑分析来看, 教育科研目标的功利化导向, 即大部分教育科研成果是广大教师为职称评定而研究, 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初始制度条件, 在初始制度条件的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这一路径就会沿着既定的路线不断地获得自我强化。

教育科研目标的功利化导向的初始选择,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论文和著作”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 很多高校产生了大量的教育科研理论研究成果, 同时培养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可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革, 在教育领域内涌现出很多问题, 期待教育行政机构去解决。而教育科研成果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知识产品, 要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 就需要将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 介入实践, 影响和直接参与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决策, 才能真正显现其价值。因此, 高校应创新研究方法, 改变“从文献到文献”、“从理论到理论”的陈旧研究方法, 加强“社会调查”、“社会实验”、“深度访谈”和“因子分析”等实证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得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然而, 在没有第三方力量介入下, 教育科研目标的功利化导向所导致的教师对于教育科研成果获得后的利益格局猜想和高校组织惯性, 会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获得就是为了职称评定的功利化价值取向, 进而加强了该路径依赖的特征。因为“每个介入其中的人都知道当这些规范和他对规范规定的活动的参与是一个契约的结果时他所能知道的东西。一个加入一种制度的人知道规范对他及别人提出了什么要求”[3]。因此, 在初始体制和机制选择的作用下, 相应的高校管理模式不断得到强化与刺激, 且高校的既得利益者一般不会轻易打破原有的机制选择, 而是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向前发展, 除非有第三方力量强制介入打破原有的发展格局。因此, 作为教育科研目标的功利化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之重要来源的高校职称评定制度的强制供给行为延续至今, 并成为今天高校科研成果获得和职称评定“和谐发展”的制度逻辑。

2. 配套政策的滞后性:

制度博弈不均衡强化路径困境。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路径困境与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特别是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息息相关。我国高校每一次重大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 而不是自下而上的高校诱致性需求行为。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 但实际的制度供给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制度需求, 也未必能提高制度变迁的效率。

目前, 我国虽然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但是没有明确的细则, 不便于组织实施和具体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 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规定:“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 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 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就为社会科学成果进入决策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后盾。”这些政策规定都十分重要, 因为党和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 对于制度供给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是, 除了在国家层面上有明确的规则外, 高校、教育行政机构和广大教育实践部门内部还应有配套的制度安排, 而现实中这三个层面上的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制度还很欠缺, 在成果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 存在着制度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正是在这种制度博弈不均衡的情况下, 当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与高校传统的科研管理制度带来的利益发生矛盾时, 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严重情况, 作为“内部人”的广大教师, 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同时, 会阻止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新政策制定, 形成集体行动的逻辑, 即制度博弈不均衡, 强化了路径困境。

3. 成果转化机制缺失:

路径依赖的异化与锁定。从根本上看, 路径依赖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因素, 是由于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会导致高校的运行成本上升, 在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足的情况下, 高校决策层贯彻落实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动机降低。这样, 新的制度 (如成果转化制度) 难以制定并难以充分实施, 制度变迁的过程缓慢。从某种程度上看, 路径依赖是高校在一定制度环境下的理性选择, 尽管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不利于社会的。

“从某种现行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的过程, 是一种费用昂贵的过程;除非转变到新制度安排的个人净收益超过制度变迁的费用, 否则就不会发生自发的制度变迁。”[4]在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过程中,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需要进行“二次转化”, 如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报道, 让教育决策层通过媒体了解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内容, 从而进行政策转化;或邀请教育科学研究者通过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阐释教育科研成果, 影响教育决策。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率, 但“二次转化”则会导致教育成本的增加。在高校科研管理受到政府管制、市场竞争不完全的情况下, 高校为提高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率所追加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 反而要为此承担更多的风险, 因此,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 这对高校不是理性的选择。而沿用论文和著作的评价方式, 不但对教师及管理部门都是轻车熟路, 还能实现教育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因此,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难以形成, 路径依赖容易进入“锁定”状态。

4. 思想观念惰性化:

价值取向强化路径阻力。“各种不同的群体有着自己特定的利益和信念, 甚至有其自身的神话和游戏规则。”[5]高校教师群体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要求, 由于报酬递增机制不明朗, 教师就不会轻易放弃原有制度产生的既得利益, 而劳神费力地去将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

作为知识型组织的高校, 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学术本位。这种学术本位直接体现为对高深学问的推崇与追求, 因此教师对于自己研究成果也一味地追求理论深度, 而忽视社会问题解决的需要。对很多教育研究者来说, 普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学术、轻应用的现象。这就导致研究者在教育研究选题上的纯理论化, 加上大多数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也注重理论研究, 更强调学术标准, 使得高校和教师的价值取向形成一致, 这就直接导致了最终的研究成果理论性太强而很难转化到应用。还有一部分教育科研成果研究内容陈旧雷同, 更谈不上为教育决策层服务。久而久之, 教育决策层就会在心里无形地抵触这类研究成果, 逐渐地就会在思想观念上看低这类研究成果, 价值取向强化了路径阻力。

三、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制度安排

要改变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所形成的路径依赖, 需要借助于外力效应, 打破制度的局部均衡与锁定状态。“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 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4]就象博弈论中需要如教育部等第三方的加入而达到博弈均衡, 创造新的路径选择。

1. 非正式制度安排:

培育积极的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环境。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习惯、传统、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等都属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其在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制度转型过程中, 非正式制度已经发生并且正在发生变迁。在高校内部培育、创造积极的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环境, 形成一种良性的成果转化氛围, 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高校作为教育科研成果的生产单位, 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决策、教育实践服务。其次, 高校应该拿出实际行动进行改革。如高校在进行职称评聘时, 可以采取“代表作制度”。即教师在报送职称评审材料时, 只需要报送能够代表自己研究水平的两到三篇代表作即可。这样, 教师就不会为了满足评职称的要求发表一些低质量的论文。对那些将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教师, 应进行奖励和大力宣传, 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科研成果政策转化环境, 创造愿意承担风险和尝试新事物的氛围, 引导教师从成果转化经验中有选择性的行动, 使经验获得本质性的转换。

2. 路径选择:

“要围绕主题主线, 着眼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加强宏观政策和战略研究, 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科研服务。要以推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出书斋, 贴近百姓,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言献策。”[6]刘延东在出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对教育科研提出深切的厚望。突破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路径依赖, 需要高校进行体制机制的突破性创新, 为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提供合适的制度安排。

尽管许多教育决策者已经认识到, 靠以往的经验, 已经很难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改革问题, 而更多地需要科学研究证据的指导, 但实践中教育科研成果对于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因此, 对于教育科学研究者而言, 在教育科研选题时需要紧密联系教育实践, 善于发现当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对这些教育问题能做出令人信服的深刻分析, 找到这些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使教育科学研究目标落到实处, 真正起到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的作用。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可以设计四条路径:第一, 为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教育科研选题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成果形式上都要以教育研究成果向政策转化为目标进行设计,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民意测验等方式, 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问题研究, 得出有影响力的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高等教育论著、调查研究报告、论证分析报告和教育专题发展规划方案等成果;另外要选择教育行政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或者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 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从而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第二, 影响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教育决策。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体, 采用各种不同的传播形式, 针对国内外存在的重大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介绍这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存在的背景, 分析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来龙去脉, 发表评论, 提出政策建议或者解决方案, 以便引起社会公众、教育行政部门和舆论的关注, 从而达到宣传教育主张、制造舆论、影响决策的效果。第三,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培养教育研究人才, 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在美国, 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是作为对外关系委员会中政策研究报告起草人的身份而开始其外交生涯的。参照美国的做法,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 培养大量的教育科研人才直接参与教育决策, 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的决策。第四, 为教学实践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 研究者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解决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样, 教育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教育实践, 为教学实践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不断提高教学实践部门的教学、决策和管理水平。

3. 有效制度供给和需求:

建立教育科学研究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良好对接机制。高校应进行有效的制度供给, 建立促进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配套政策。高校应重构适合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学术管理模式和学术评价制度等, 通过制度创新使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机制合理有效地运行, 并要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激励制度安排等。

对于国家来说, 应该满足有效的制度需求, 出台政策引导政府部门积极利用教育科研成果。从制度的需求角度来看, 如果制度供给能够带来比没有制度供给时更多的预期收益, 对这种制度供给的需求就会更加迫切。在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过程中,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学机构是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需求方, 高校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供给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学机构如果没有对制度供给的迫切需求, 那么, 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就不会达到平衡。

在国家制订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向政策转化的具体制度、措施的基础上, 还需形成教育政策需求方与教育科研成果供给方的良好对接, 才会内生出对制度的需求。因此, 必须进行有效制度需求的制度安排。

4. 信息共享:

建立全国性的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目前,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很难向政策转化, 除了政策和机制上的原因外, 渠道单一化也是重要的原因。

目前, 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信息渠道不多, 主要是依靠学校教师出版著作和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信息, 信息传播渠道比较单一。从这个角度来说, 建立起全国性的统一的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非常重要。由于这是属于非营利组织, 需要国家出资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可以让教育部牵头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学机构的政策应用研究信息 (如各类教育委托研究课题的招标) 存进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相关信息也存进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 而且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全国联网。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的信息免费对社会各界开放, 任一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在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中各取所需。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网络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促进效率, 大大降低信息搜寻成本, 也使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供需双方得到更好的匹配。对于教育科研成果需求单位来说, 能够及时地从网络平台上得到教育科研成果信息, 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学机构吸纳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 科学地进行教育决策和实行教育改革。而对于教育科研成果供给单位高校来说, 能够把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放到一个公共网络转化平台上, 接受市场的检验, 及时得到来自市场的信息, 也能够对自己的教育科学研究进行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 (www.moe.edu.cn) .1998-12-24.

[2]赵中建, 郑太年.研究、信息和决策之间联系的新挑战——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J].外国教育资料, 1999 (06) .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55.

[4][美]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73-374.

[5][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 等, 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120.

上一篇:公用经费支出细则下一篇:手术室清洁员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