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所有作品分类

2024-08-02

鲁迅的所有作品分类(精选6篇)

篇1:鲁迅的所有作品分类

鲁迅作品分类

小说集: 《呐 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 徨》(共11篇)

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 《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 《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 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杂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 风》 《三闲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中国小说史略》本书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

篇2:鲁迅的所有作品分类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 徨》(共11篇)

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 《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 《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 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杂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 风》 《三闲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篇3:鲁迅作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鲁迅 课文 教学 思想意义

中国分类号:G4

引言:在梁启超呼吁小说界革命之后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文化运动,激发了中国无数个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小说创作热情。现代文学史上能称得上文学名家的人很多,被称为文学名著的作品也很多。即使是这样,这么多的作家和文学作品都无法遮蔽鲁迅和他的作品的光芒。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在作品中反应国民性的批判意识和揭露封建思想吃人本质也是几千年中国文学史上的独一无二的。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作品中数鲁迅的作品最经典,也最有教育价值。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文体的创新尝试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有开创性意义的。近年来总有怀疑鲁迅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的教育意义,提议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减少鲁迅的文学作品的声音。出现这种声音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重点偏向于工具性作用,即白话文创作实绩和先进思想的传播。鲁迅作品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用白话文创作固然是重要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

一、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

首先,反抗一切的传统和立人的主旋律。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之后被尼采反抗传统的思想所吸引,后来鲁迅作品的主流思想就是反抗封建礼教。尼采的一生都在揭露和批判传统,他的一句:“上帝死了”反抗基督教的统治,主张尊重个人的要求和欲望。鲁迅的作品中贯穿着反封建思想、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重新评价人的价值的思想。他在作品中塑造和批评了封建礼教的卫道者、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试图反抗封建礼教却不得的知识分子形象,对于这些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中国人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绝望。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就渗透着尼采的反抗传统的思想。故事中的狂人想起自己的兄弟吃了妹妹,又想到這次准备吃自己,觉得阆中也是帮助人们“吃人”的阆中。兄弟告诉狂人“从来都是如此”的时候狂人指出“从来如此,便是正确的么?”,这正是反抗封建传统的“呐喊”。同样属于“狂人”系列的《长明灯》中的“疯子”不顾周围人的反对要灭掉吉光屯的那盏从梁武帝时就在的长明灯,当人们坚决阻挠他的提议时他更是提出“我放火!”,因为“疯子”觉得这盏被奉为神明的长明灯不仅不能保护吉光屯的百姓而是所有灾害的根源,在这里长明灯代表的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封建传统思想,《狂人日记》中的“我”和《长明灯》中的“疯子”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封建传统产生了抗拒心理并且呼吁人们反抗封建传统、重视人的价值。这就反映出了鲁迅的反封建传统礼教和立人这两个主要思想。

其次,作为革命者的鲁迅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他的革命意识。鲁迅师承章太炎,而这章太炎先生有个外号叫“民国骂圣”,这位饱读诗书的民国大学者骂过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只要是引起他注意的都被他骂过。知道鲁迅的老师是个喜好骂人的学者就不难理解鲁迅走到哪儿骂到哪儿的“怪癖”的根源了。鲁迅拜在章太炎先生门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鲁迅敬佩章太炎先生的“革命战斗精神”。对于革命者来说革命没有成功的时候,革命者一直走在发现问题再改革问题的道路上,至少对于鲁迅来说他的革命就是这样的。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以后主持或者发起过不少的文学团体,但是每次这些团体刚要成熟一些鲁迅就脱离这个团体而且批评这个团体。鲁迅的行为是一个看似不断的否决他人,其实是自我否决的革命者的行为。鲁迅在1936年病逝之前的那段日子都说出“一个都不饶恕”这种话。鲁迅的革命意识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坛活动上还体现在鲁迅的每一篇作品中。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的时候发生的幻灯片事件让他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劣根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以及封建礼教思想下的奴性。鲁迅不满中国人“沉默”的国民性,因为“沉默”就是人与人之间冷漠和隔阂的变相表现。在封建统治者和外国列强的欺压下国人也没有奋起反抗,而是改变自己而适应不同统治者的欺压。所以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一直反对国民学习古书,他认为学一点古书有点基础就可以,稍微多学点就会让人学会阿谀奉承、对强者谄媚、对弱者是欺压的本领。个人是国家最小的单位,个人的思想进步才能从根本上除掉国家落后的根源,使国家强盛。鲁迅找到了国家衰弱的原因,那就是封建礼教毒害下形成的国民劣根性。鲁迅一生的创作都是为了革掉国民劣根性的命,尊重个人的要求、欲望,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二、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从封建社会转型到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从《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在列强的强迫下不断地签署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忙于应付不平等条约的高额赔款,民不聊生;国土也一点点被列强瓜分。康有为和梁启超呼吁发起的维新变法敌不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在开始变法的103天就被迫结束;维新派提出的新政策被全部废止,唯一保留下来的是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中国急需一场改革推翻封建制度,赶走列强。当时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抗封建制度和列强的殖民主义,但是不仅是受到了殖民列强的镇压,还受到了国民政府的残酷镇压。留学海外的爱国青年回到残破不堪的祖国,传扬西方文化、组织发起了一系列学生运动。《新青年》的创刊、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揭示国民性、批判封建思想的毒害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鲁迅走上文学道路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鲁迅的童年阴影外因是当时的国情。鲁迅的祖父因为科场舞弊案受牢狱之灾,鲁迅的父亲又抑郁成疾,年幼的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很大的压力。鲁迅在回忆他的童年拿着东西到典当行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的情形,他就发现周围的人异样的眼神和态度,这成为了后来鲁迅作品中反复指责的冷漠的旁观者形象。外因是鲁迅留日期间接触到国外进步思想以及当时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而国民只知道一味的接受却不知道奋起反抗。鲁迅开始反思和探索民众愚昧、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要想国家富强,必须使国民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中觉醒,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从封建思想的催眠中清醒过来。作为揭示国民劣根性的里程碑,《狂人日记》把中国“吃人”的习俗指出来并予以指责;《祝福》、《故乡》、《无声的中国》等作品揭示国民劣根性、批判封建传统思想对国民的毒害。endprint

中国已经是新中国,而不是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民国。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发达、国家昌盛、人民富裕,那是不是国民劣根性已经被革新,鲁迅等人提出的的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呢?其实,国民劣根性是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一代代传承下来又慢慢渗进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性格,绝不会因为国家政体的改变或者经济情况的转变而从中国人的精神中除去。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号召停留在揭示和批评国民劣根性,却没能改造国民性。回顾文化大革命就能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吃”人的现象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政体的改变而改变。而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心态也一直存在于国人心中,比如近年来流行的选秀节目中每次有被淘汰的選手,在离开选秀舞台之前泪流满面的告诉观众自己没有失败、自己还有机会等等,这些话听起来像是鼓励自己的话,其实细分析的话和阿Q被打了耳光还想着是被儿子打了耳光的那种心态。作为老阿Q的后代,现在的中国人也完整的遗传了精神胜利法。

改造国民性这一问题在上世纪20年代被提出,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也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善。鲁迅批判讽刺的国民劣根性依然存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依然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进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如果我们不会尊重个人的要求就不会追求个人的发展,作为国家的最小单位的个人不寻求发展,国家也就止住了发展的步伐;如果我们沉浸在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心态中,就发现不了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沉浸在往日的繁荣中慢慢落后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人的国民性是几千年的沉淀物,绝不是几十年就能根除的。鲁迅的作品指出国人性格中的弊端,也指出这笔断不会轻易改造。改造国民性的任务还需要继续。

参考文献

【1】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J/OL〕.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GB/14759/21867/4951799.html

【2】常林.鲁迅文本的时代意义及其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p48-p50

【3】常纪.鲁迅国民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陶力.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主题的建构与发展〔D〕.沈阳.辽宁大学.2012

【5】蒋帅.鲁迅小说人学意蕴浅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6】靳丛林.竹内好的鲁迅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4:试析鲁迅作品的儿童视角

一、儿童视角:介入或旁观

这里的儿童视角是指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儿童的口吻客观地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觉,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审美评价。从第一篇小说《怀旧》起,鲁迅自始至终对儿童怀有一种持久的关注,“他的胸中燃着少年之火,精神上,他是一个‘老孩子’”,其不少经典作品都是以儿童视角来展开叙述和思考的。

1.诗意的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成人的沧桑口吻开头,一提起承载着许多记忆和温馨的儿时乐园,叙事者顿时转换为翻砖扒墙的顽童,看“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竟是一方妙趣横生的乐土,甚至蜈蚣和美女蛇也并不十分可怕可憎。“记忆中的一切都罩上了一层诗意的光芒,使逝去的一切在无知儿童的眼睛过滤中恍恍惚惚多层美感,在这层美感的烛照下,三味书屋也从封建礼教的象征中解放出来,附丽了特有的情趣”:溜出去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描绣像,都饶有兴趣;先生是和蔼而博学的,即便他不知道“怪哉”,而那拗头诵读的形象,已经成了我们记忆中不逝的风景。

《社戏》展现的是一群儿童月明之夜的浪漫之旅。作为旁观者的“我”在京看戏的郁闷经历被删去,课文是以一个十一二岁少年的身份来开始这次精神还乡的。小说写到和小伙伴们撑船去赵庄看戏时,叙述者动用了他所有的感觉器官,用诗意盎然的文字,写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悠扬的笛声,渺如仙境的野外戏台远景,儿童们偷豆、煮豆的欢快场面,字里行间仿佛朦胧着江南水乡的暧暧夜气,欢腾着双喜阿发们的晏晏言笑。这里儿童叙述视角的选择,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叙述策略,更多的是内心情感表达与怀旧情绪流淌的需要。

和上述两篇作品不同,《故乡》中的童年视角只是出现在一段补叙性文字中。“我”到家后母亲提起闰土,这时,一切美好的回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闰土守护着一望无际的瓜地。从闰土那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儿:雪地里装弶捕鸟,夏日海边拾贝壳,月亮下守瓜刺猹,潮汐来时看跳鱼儿。作者以充满浓郁诗意的笔触,细腻地忆写了“我”和闰土童年时的友谊与欢乐。此时,叙述者已由一个忧郁的返乡者悄然变为十多岁的富家子,叙述语言也转为轻快欢畅,冲淡了现实中的故乡给人的压抑与感伤,而童年回忆中的美丽故乡,深蓝的天空中金黄圆月下的缥缈乐土,正是返乡者苦苦寻觅的治疗成人世界病痛的诗意家园。

2.亲情的温度

在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叙述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对长妈妈进行了刻画,语气诙谐而富有情趣,但感情又不失深沉庄重。“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就叫她阿长”,“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稚气可爱的孩子的口气给人一种亲切感。“切切察察”的神态,“大”字的睡相,吃福橘的紧张,“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而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许多“规矩”、“道理”“烦琐之至”、“非常麻烦”,这些抱怨显得率真而幽默,隐藏着浓浓的爱意。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的长妈妈“哥儿”的一声高喊,“三哼经”的误读,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愚鲁中见真率,粗犷处显细心,这种发自天性的淳朴无私的爱,至今读来仍觉情真意切,暖人肺腑。

《风筝》似乎是关于文化原罪的诘问和救赎可能的思考,其中以儿童视角展开的叙述仅限于毁风筝一节,但兄长在“精神的虐杀”后的补过之举,兄弟的全然忘却,仍能让我们触摸到“春日的温和”与亲情的温度。

3.旁观者的冷眼

当然,叙事人并不总是事件的介入者,《孔乙己》的叙述者就被设置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酒保,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漠地述说着孔乙己的生存际遇,见证着被看者的可笑与可悲。

以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显示了高超的叙事策略。小伙计的活动舞台在咸亨酒店,因此,孔乙己不会营生,偷书被打,腿折身亡,这些极为重大的事件只作为暗线处理,通过酒客们漫不经心的闲谈侧面交代。而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活动成了叙事明线,他站着喝酒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在旁观者的冷眼中被聚焦,引来掌柜和酒客们的哄笑与嘲弄。在小伙计的儿童视角里,“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人们提起他,仅仅因为粉板上记载着他“还欠十九个钱”。鲁镇的酒店成了世态炎凉的陈列橱,旁观者的冷眼成了人性的显微镜,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二、乡村乌托邦:逃避现实都市的诗意家园

不管儿童叙事人是作为事件的介入者还是旁观者,以儿童视角构筑的回忆性文本终究无法拒绝成年经验的入侵。儿童视角的采纳并不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远离,成人作者借助儿童的视角,实现了对成人世界的拷问。

自早年“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后,鲁迅便开始了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的辛苦辗转,不断变换的都市环境赋予作家鲁迅“旁观者”气质和“漂泊者”心态,“过客”与“弃儿”的苦闷和孤独成为他凝重的心理内涵,这种生活在别处的都市体验构成了鲁迅许多作品的阴郁底色。即使面对寓居了十四年(1912.5-1926.8)的北京,他也感觉“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如其有灵魂,他们的灵魂恐怕未有不染遍了灰色罢”。在《社戏》的前半部分,作者借成年叙事人之口渲染都市生活的疲惫、厌烦甚至恐惧:长凳让人“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使人觉得“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希望从拥挤的街市中解脱,从喧闹的人群中逃离,这使作者从未真正融入现实的都市生活,而是远远地站在都市的边缘,以隔岸遥望的姿态向诗意乡村观望,向童年经验回眸。

在城市与乡村的对视中,乡村成了作家的情感依归和精神家园。“在中国文学叙述中,对乡村的诗意想象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家园’的意义,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乌托邦,陶渊明和王维们的灵魂,就栖息在乡村。”当回忆穿越漫长的时间之河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以儿童视角构建的乡村拼图绽放出诗意的光芒。童年叙事中的乡村图景并非现实故乡的实指,它只是回忆编织的诗意存在,是逃避现实都市的乡村乌托邦。“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童眸中的诗意乡村能使作者“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慰人“无端的悲哀”,暂时成为作者心灵栖息的草庐和对抗城市文明的解毒剂。

三、教学上的启示

运用叙事学的视角理论来考察中学鲁迅作品中构建的乡村图景,对我们的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还原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间鲁迅,消解鲁迅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脸谱化形象,让学生通过温暖的乡村去认识冷峻鲁迅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一面。

1、童年回忆,见证鲁迅的率真和温情。

鲁迅作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因此,如何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出发,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让学生亲近鲁迅,阅读鲁迅,是我们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个冷峻的鲁迅也许令人心存敬畏,而一个率真的、温情的鲁迅会让人愿意亲近。从儿童视角解读鲁迅作品,品味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文字,走进一方寄托深远的风雨故园,触摸都市游子的内心情愫,学生或许暂时还难以理解其中复杂的人生况味,但对故乡的脉脉温情,文学的纯粹与人性的温暖,已经深入人心。学生感受到鲁迅的亲和力后,再去了解鲁迅的时代、鲁迅的身世,去阅读鲁迅忧愤深广的作品,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梯度阅读的良性循环。

2.去脸谱化,还原一个立体的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有限,加上鲁迅作品自身意蕴丰富、艰涩难懂,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误读,甚至不读。在老师们抽象的政治说教和机械的阶级分析中,鲁迅被简单地脸谱化为一个笔如刀剑的战士,一个横眉怒目的好斗者。

事实上,鲁迅不仅是高声呐喊的斗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如说他小时候顽皮,上课搞小动作,在课堂上偷偷地描摹图画;他生活小资,好吃小吃,还抽烟,更爱看电影,尤其是3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他还喜欢坐汽车兜风,这可是当时的高消费;他甚至像普通的父母一样,溺爱儿子海婴。鲁迅就是这么一个率性至情的人,用孔庆东的话来说:“鲁迅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这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如果我们在文本教学之外,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一点关于鲁迅的相关材料,还原一个立体的、率性的鲁迅,学生也许就不再畏惧鲁迅先生,不再抗拒阅读先生的作品了。

3.多维解读,品味鲁迅作品主题的丰富内涵。

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角度单一的解读活动难以涵盖其深刻内涵,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

教参对《风筝》主题的处理颇具代表性:“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还为教师提供了一篇《〈风筝〉思想内容面面观》的资料,告诉教师可以从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等角度去理解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这种多元化解读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批判揭露型主题概括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和自由讨论的学习风气。

鲁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能使学生认真地品读鲁迅作品,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得到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篇5:也谈鲁迅作品的增删

一、鲁迅作品增删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风尚、社会思潮的变化

按理说,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教材选入鲁迅作品顺理成章。水有源,树有根,革命化的中国,鲁迅作品的选入只会增(或保持现状)不会减。世易时移,鲁迅的思想,鲁迅的战斗锋芒,让某些人睡不着觉,如坐针毡,必欲去之而后快。但不能一下子痛快地全部地去掉,怎么办?借助某种舆论,假借一些理论,慢慢地来,今年去一篇,明年去一篇,希望假以时日,最终达到目的。从实质上讲,鲁迅作品增删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共产党人应有战略眼光,应该看到问题的实质。改革开放后,某些不怀好意的外国人极力鼓吹中国放松甚至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而他们却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教育等领域,可以说无孔不入。不说别的,现在中国有些人特别是许多年轻人共产主义信念淡薄,而纷纷去信这教那教的,光一个基督教,据说国内信众目前已达一亿之多。真的是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别的思想必去抢占。温水煮青蛙,量的积累,初期人们不以为意,一旦引起质变,悔之晚矣。教育是什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教育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部门,不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危害大矣。即使“时代变了,鲁迅之‘一家独大可商榷”,也用不着外国人来跟我们商榷。母语教育不比别的教育,是“根上”的教育,不应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尽管母语教育也可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更应坚守自己的东西。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传承自己的传统,坚守自己的思想阵地,不仅天经地义,而且必不可少。美国2013年某个州想在中小学教材里加点毛泽东的东西,不就引起全美上下的轩然大波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点上并无所谓国际视野可言。欲灭一国者,先灭其文化;欲灭其文化者,先自教育始。这个道理,古今中外,人人都懂,善良的中国人啊,可要擦亮眼睛。语文教育不只是教育,更是教化,还要在思想文化上“传宗接代”,要传给学生“精神的底子”,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这“精神的底子”只能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的底子,而不应是别的什么东西。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复杂,任重道远,不可等闲视之,不可掉以轻心。

二、思想需要灌输,教材是最能深入人心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东西

共产党人光明磊落,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有着教化的功能与责任的,应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正统思想的接班人,而不是培养异己分子。思想是需要灌输的,而具有某种思想的作品进入教材,就确定了它在人们群众中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这并非“又何妨”的问题,不能不慎重。尽管学生肯定有课外阅读,尽管人的一辈子不会只读那点课本上的东西,但毋庸讳言,还是那几篇作为精读教完的课文最能深入骨髓、融入血液,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肯定,如果社会主义的中国的教材中不再出现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作品,那么久而久之,人们将不再知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何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大部头的东西往往是专家的阅读专利,普通民众是不大会去系统阅读的。离开了课堂的熏陶,实质就是丧失了最好的教化阵地,兹事体大,能不重视吗?资本主义国家的课堂不会刻意而极力地宣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很正常;社会主义国家的课堂大力宣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也很正常,都是天经地义的,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但不论怎么改,其母语教材里不会去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东西,这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废武功,自觉去除自己的正统思想,不是太傻,就是另有所图。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好,都只是技术问题,是术不是道,当然值得认真研究,但不能混淆是非,借以作为去除思想堡垒的借口;或者因此而蒙蔽了双眼,上当受骗。能为与正统思想相左甚至格格不入的作品网开一面,为什么就不能容忍那具有正统思想的作品呢?《安东诺夫卡苹果》可以入教材,《阿Q正传》等为什么就一定要删去呢?共产党人有宽广的胸怀,但不能欺师灭祖,不能做不肖子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后继有人,离了教育行吗?

三、鲁迅作品难懂难教只是表象,不能作为删减甚至取消的理由

文言文难不难?《逍遥游》、《滕王阁》等并不比鲁迅作品好懂好学,大家不也在学吗?更有许多人在热谈国学进中小学课本,极力主张中小学生读经,怎么几篇鲁迅作品就这么让人耿耿于怀、必欲删之而后快呢?

英语难不难学?难道比学鲁迅作品还难吗?怎么却有那么多人在热心推广?而要全国那么多中小学生在没日没夜地学呢?许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也没学出什么明堂,怎么就不减少英语学习课时或取消英语学习,相反却要从小学就开设英语课呢?

鲁迅作品难懂难教只是表象,只是教与学的技术问题,教法学法都可以改进,师生对鲁迅作品的感情也都可以培养,根本不能作为删减甚至取消的理由。

历史造就鲁迅,鲁迅书写历史;时代需要鲁迅,鲁迅促进时代。因此,为社会主义中国计,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只能增不能减。

篇6:鲁迅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伟大,核心在于他用自己的全部作品确立了以人的个体生命为价值中心,从个体生命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的观念与方法。由此,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中国的民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样的观点虽然不无偏激,但谁也无法否认它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洞察。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史,残害生命的现象源远流长。人们普遍关注的只是永恒性的道德原则和群体性的伦理秩序,没有人来关心人的个体生命的权益与尊严。人们长期处在一种人人吃人又人人被吃的怪圈中,以至于吃人者与被吃者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都向往通过各种途径爬上吃人者的宝座。

《狂人日记》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么一个“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在这些吃人者中,不仅有作为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还有作为社会的未来与希望的小孩,有“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等各类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甚至连具有清醒的现代人的意识的狂人本身,也醒悟到自己“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自己也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民族的一员。

《阿Q正传》中写到的闭塞落后的未庄,同样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处于未庄上层的赵太爷之流,平时趾高气扬,专横残暴。他们依靠暴力欺压民众,积敛财富,也在暴力革命的高潮中低声下气,遭遇抢劫。处于未庄底层的阿Q之流,受尽欺压,一贫如洗。他们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劳动收益得不到保障,甚至连自己的姓名权都没有。但他们同样信奉吃人的道理。阿Q经常是“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他的革命理想首先是毁灭别个与他有过矛盾的生命,其次是拿来别人的金银财宝,接着便是随意占有他自己喜欢的女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依我看来,精神胜利法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有不同的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有特定的涵义,它既是阿Q失败时抚慰痛苦的无可奈何的方法,也是阿Q梦幻中希求宰割别人的精神畅想。他之所以希望比别人阔,做别人的长辈,潜在的目的是想随意地宰割别人。因此,不能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与一般的精神安慰等同起来。而只要社会存在吃人的现象,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就决不会断根绝种。

鲁迅在揭露吃人的历史与文化时,特别注重反对一种“精神的虐杀”,尤其是出于“好意”的精神虐杀。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立人”为核心的启蒙主义,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立人”当然包括满足人的生物性的生存与发展的欲望,同时也包括满足人的精神性的个性解放与自由的需求。在鲁迅的眼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但是,一方面是由文学创作的特性所决定,一方面是因为精神的虐杀往往无形,它对个体生命的残害常常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所以,在鲁迅的作品里,揭露精神虐杀的悲剧比比皆是。

《祝福》中,祥林嫂是带着被两位死去了的丈夫在地狱里将她分身的恐惧离开人世的。柳妈本是出于好意,告诉祥林嫂要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以免死后受苦,但客观上却给祥林嫂带来了无法解脱的精神痛苦。

《风筝》在“肃杀的严冬”环境与“惊异和悲哀”的气氛中,深情地讲述了作为兄长的“我”在二十多年前对自己的小兄弟实施的一次“精神的虐杀”的过程,以及“我”因此而背上的深重的精神痛苦和不尽的忏悔。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将残害者与被残害者作对比性描写,以此来揭示形成人类精神虐杀悲剧的根源。“我”凭着兄长的地位和大得多的力气,平日不仅不准弟弟放风筝,而且嫌恶弟弟对放风筝的神往。后来更是愤怒地把弟弟苦心孤诣偷偷制作还没有完工的风筝折断踏扁。“我”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小兄弟好,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但当“我”将自己的意志用言语和武力强加到小兄弟身上时,给小兄弟带来的却是心的向往与绝望的痛苦。尤其是当“我”人到中年,“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时候,“我”才猛然醒悟到自己儿时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这种虐杀无论披上多么神圣的爱的外衣,它的合理性都是值得质疑的,它给个体生命带来的戕害也是无法弥补的。当然,“我”在痛苦的反思中做的种种“补过”的努力,虽然毫无效果,毕竟说明“我”已清醒。最可悲悯的其实还是“我”的小兄弟。当年瘦弱多病的他在被我残害时只有惊惶、瑟缩与绝望。他因弱小而被迫承受的心灵痛苦令人震颤和同情。然而多年以后,他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深重创伤却“什么也记不得了”。当“我”带着忏悔的心寻求他的宽恕时,他竟“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忘却是人类脱离苦海的办法,也是人类难以进步的病根。鲁迅说:“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我”不希望弟弟的忘却是真实的,“我”希望弟弟的忘却或许只是为了安慰“我”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我”不希望精神虐杀的悲剧再次重演。

鲁迅的作品因为对历史与现实揭露得深透,往往具有一种入骨入髓的悲凉气氛。但读鲁迅的作品,却不会产生绝望,或者说,总有一种“绝望的反抗”精神在鼓舞着你。因为鲁迅不仅揭示了“吃人”与“精神虐杀”的社会环境,也显示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人的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与精神。这不仅包括少数在充满敌人的“无物之阵”上坚定地举起投枪的战士,更有大量的在重重压迫和残害中默默生存顽强挣扎着的弱小灵魂。这些混合着恨与爱、死与生、悲与喜的文字,弥漫着鲁迅内心深沉的生命呼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先生,在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中教书,在浓厚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中生存,但他的生活仍然可以达到一种自我陶醉的境界。他对古典文献的痴迷,读书入神的形态,显现出满带着伤痕的人类那种生命的顽强不屈。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我”的保姆,是一位地位低下、相貌平凡,连“我”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与经历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她确实有很多令“我”“讨厌”、“不耐烦”,甚至感到是一种“磨难”的习惯与规矩,比如喜欢“切切察察”地饶舌,不许“我”随意玩耍,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新年第一天早上麻烦古怪的仪式等等。但她也有一些让“我”感到“特别的敬意”,以至于全身都“震悚起来”,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的地方,比如她讲述的稀奇故事,热心为“我”购买绘画的《山海经》,愿意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等等。鲁迅交替运用成人与儿童两种不同的视角来观照童年的记忆。当“我”以幼稚任性的儿童的眼光来看长妈妈时,“我”对她的感情是喜忧参半。当“我”以历经沧桑的成年人的眼光来看长妈妈时,“我”对她饱经风霜的一生、乐观开朗的个性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虽遭压抑却坚韧不屈的生命意志与生命精神,则有着极大的敬意。特别是,长妈妈处于那种自己的物质与精神都无法独立的环境中,自己的身心都遭受到严重摧残的时候,却仍然对“我”表现出那么恒久的质朴纯真的爱,给了“我”终生难忘的生命关怀。文章末句那声洞穿心灵的呼喊,既是“我”对长妈妈的深长思念,也是“我”呼天抢地,希望仁厚黑暗的地母能够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安慰那颗曾经给过别个生命无私的关爱而自己却终劳一生默默死去的长妈妈的魂灵。“我”以此来寄托“我”的心愿,平衡“我”的情感。这是人心与人心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这些潜存在字里行间的生命意识,在鲁迅所有的作品中是一道耀眼的闪电,它既给鲁迅的作品带来超人的思想深度,也带来永恒的人性光辉。

上一篇:关于高中学校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语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