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2024-06-28

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共9篇)

篇1: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主题教育有感

彭州市致和镇小学肖兴武

我作为彭州市致和镇小学的一名党员教师,在学校支部和行政的组织下,积极开展了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让我对“中国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十八大”精神的指引,决定了我们各民族下一步幸福的到来,给了我们十三亿人民一个能圆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现实中不同种族和肤色有不同的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梦想,不同的政党和派别也有不同的梦想。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回肠荡气的少年中国梦;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眼里,是轰轰烈烈的共和之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眼里,梦想是坚持听党指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在地震灾区人民的眼里,是幢幢高楼,温馨的家园;在航天人的眼里,是神舟号和天宫号的完美对接;而在我们教师的眼里,是桃李满天下,幸福花儿处处开放;十三亿人的梦不只是个人的梦,更有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中华民族生生息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伟大的复兴之梦。

“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 1

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根本要求,这个梦,既是个人的梦,也是共产党人的梦,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的人民越来越感觉到有一种梦想成真的喜悦!

梦,对于每个人来说,谈梦易,但要实现梦却何等艰难。在我看来:首先要敢于做梦。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第一个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是伟大的革命实践者列宁,而走向真正的共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起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浴血的奋斗缔造的新中国,这时才实现了真正的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我们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坚信,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梦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在敢于做梦的基础上,我们要勇于逐梦。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自强不息,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的轰鸣中,我们屈辱的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知道了什么是丧权辱国;在日本豺狼之师的铁蹄踏进我们的家园时,我们用鲜血痛苦的知道了什么是“三光政策”“万人坑”“731”“南京大屠杀”;在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战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后,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见证了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让我们知道了“中国人民站起来

了”那是多么的自豪!中国共产党苦难曲折的发展史,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就是一个敢于探索中国梦,勇于追逐中国梦的历史。建党90余年的历史证明,无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大 的困难,我们的党都能带领全国人民开拓进取,奋勇向前。我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敢于做梦,勇于逐梦,善于圆梦。

通过对中国梦主题活动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乡村党员

教师应该明确的是:一是要淡泊名利。当一个人把自已的名利看得过高过重之时,便会在心中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许多奇奇怪怪的梦想,这些梦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学校,社会都会产生不和谐的旋律,既会影响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幸福观,幸福感。二要潜心工作,一定要在学习热情和实际行动中起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什么工作,还是上一节课,都有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传授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做一个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为致和镇小学的基础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梦想的人幸福的,有梦想的人民是幸福的,有梦想的民族才

会是有希望的,看着眼前正在走向富强的中国,美丽和谐的四川,欣欣向荣的彭州,我怀着一份教师的执著,教师的荣耀,轻轻拾起我的中国梦,四川梦,彭州梦,致和梦,珍藏在心,我坚信,这个梦一定会更加真实,美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四日

篇2: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理想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理想的实质;现实生活的可能性发展趋势, 这是理想的科学性所在;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形象化构想, 这是理想的具体表现形式。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 超前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理想属于人类的精神现象, 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 由其决定并受其制约, 因而具有时代性。 然而, 理想并非眼前的现实, 而是以未来作为目标, 是对自我及社会发展前景的构想, 因而又具有超前性。

(二)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理想首先表现为个体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反映的是个人的需要, 但是任何个体都不能脱离社会组织而独立存在, 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所以, 人生理想又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二者互为前提, 互相依赖。

(三)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理想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断, 如果脱离实际、不合规律则成了幻想或空想。 也就是说, 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有着实现可能的向往和追求。

(四) 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由于个人社会地位、政治观点、职业素质等不尽相同, 决定了人们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就理想的多样性而言, 按其性质划分有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崇高的和渺小的;按其内容划分, 又可分为社会理想、政治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等。 就理想的层次性而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理想的功能和作用

(一) 导向功能

五四时期, 李大钊曾谆谆告诫青年:“青年啊! 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 应该定定方向, 譬如航海远行的人, 必先定个目的地, 中途的指针, 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 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 ”他在这里所强调的, 就是理想的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 是指理想在指导或引导人们思想、行为方向上的作用。 理想之所以可以导向, 是由理想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理想作为人们的奋斗目标, 一旦确定, 就成为人们的前进方向, 并对人们的活动方向发挥定向作用。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虽然并不是一举一动都有明确的目的, 但人的一生不能总是漫无目的的。 理想的导向功能表现在, 它能使身处困境中的人不迷失方向, 从而一如既往地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使顺境中的人保持清醒, 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既定目标。

理想的导向功能可以帮助人积极地设计人生, 使其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备理性指导。 理想的导向功能对人类影响的时效性较长, 崇高的理想会持续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二) 激励功能

理想是人生自我实现的目标, 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 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拼搏进取的动力。 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方志敏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彰显的都是理想激励作用的巨大正能量。

198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

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在这个共同理想的激励之下, 我们党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

(三) 人格完善作用

人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理想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 个人自身及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要素关系中体现出的整体形象。 人格作为个体生存形态的直接反映, 具有现实性、理想性, 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理想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因此不同的人可能理想也会不同, 进而导致不同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人格。 共产主义理想包含理想人格的价值标准, 共产主义的人格要求是: 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 坚定的个人意志, 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 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 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抵御诱惑和考验, 有助于人格完善, 促使其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理想的选择与追求

2013年3月17日,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又为我们理想的选择与追求指明了方向, 即不论每个人的个人理想如何, 我们都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来说, 对于个人理想的选择与追求, 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 加强理想教育

认真抓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教育, 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论修养和理想境界。

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没有真学、真懂。 只有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深学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才能够提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的辨别力, 增强对各种封建迷信和腐朽没落思想的免疫力。

理想信念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非常现实, 时时处处在人们的行为上体现出来。 尤其是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 是否具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归纳为四个能否: 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 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对照上述标准, 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教育客体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 用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 这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 又是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 对于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既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 又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引导人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及最高理想有机结合, 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努力为社会释放正能量。

(二) 严格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理想教育的必要条件, 通过把理想教育中对教育客体素质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 使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可以更好地促进理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理想教育和科学管理应该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通过科学管理, 使教育客体在接受理想教育过程中“内化”的因素“外化”为行为习惯, 从而增强理想教育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要解决上述问题, 仅仅靠加强理想教育提升个人觉悟是不够的, 对于不能自觉“自律”的少数人, 必须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其受到“他律”,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少教育效果被打折扣。 从一定意义上说, 纪律既是科学管理目标, 更是科学管理的手段。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 1948年11月,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题写“军队向前进, 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一靠理想, 二靠纪律才能团结和组织起来。否则, 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 ”党的十八大以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加强纪律建设,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的位置。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理想教育, 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弘扬人们的正能量, 同时也不忘运用科学管理, 尤其是要切实加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方面纪律建设, 及时纠正偏离社会发展正确方向的错误言行。 对于党员来说, 就是要时刻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纪律“底线”, 坚持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道德“高线”看齐。

(三) 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客体正确思想或错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与外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理想教育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对教育客体产生重要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 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着力消除外部环境中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方面的消极影响, 才能营造理想教育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当历史环境没有提供选择某种行为的客观可能性时, 如果要进行选择, 也总是在不由人的独立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

当前, 在某些地方和单位, 用人不当。少数领导干部视制度、规矩为橡皮泥, 想拿捏就拿捏。 在这样的风气和外部环境下, 理想教育的效果肯定会遭受消极影响。

为了营造理想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老老实实做人, 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 努力做一个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认认真真学习理论,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 恪守修己正身之道, 遵循干事创业之要,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以优良的作风践行远大的理想。

没有远大理想, 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 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真正的理想是明天的现实, 更是今天的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为之不懈追求。

社会环境是平台、是舞台, 需要人们自己去搭台。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沓纲领更重要。 ”我们应该牢记理想的客观标准, 以实际行动为环境的优化出力, 为理想的实现出力, 为社会的进步出力。

参考文献

[1]秋石.革命理想高于天———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求是, 2013.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 (1) .

[3]张墨宁.理想需要制度和社会的德性.南风窗, 2013, 20.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 6, (1) .

[5]江金全.共产党员必须遵规守矩.中国纪检监察, 2015.4.

[6]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学习研究, 2015.9.

篇3: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一、七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务必”精神的提出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隆重举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极其精彩而又富有长远预见意义的报告,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经典篇章。

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报告的最精彩篇章在于其最后一部分。当时,由于解放战争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取得快速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干部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逸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增长。同时,我们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暗藏的敌人和企图靠投机获利的资本家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腐蚀我们党的干部。正是在这種背景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思想是对李自成农民革命军攻进北京后,被胜利冲晕头脑,最终失败这一深刻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更是对共产党人执掌政权后的要求和约束。今天,“两个务必”思想依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1.戒骄戒躁,敲响历史警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意在提醒全党不能被刚刚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一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重大作用。

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始皇帝骄奢淫逸,刚愎自用,终二世而亡。隋王朝也同样二世而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王朝的更迭,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道理。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骄傲自满同样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演讲中就提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必须要时时重温“两个务必”思想,保持头脑清醒。要看到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要看到我们党今天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继续发扬我党长期以来所保持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能因为骄傲自满、贪图享受而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人亡政息。

2.艰苦奋斗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法宝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可谓远见卓识,目的是为了警醒全党,在夺取政权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在此后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两个务必”始终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

同时,艰苦奋斗还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两个务必”思想,不想再过艰苦生活,而是图享受,最终身败名裂。1951年,因贪污而震惊全国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就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说的被“糖衣炮弹”所打败的人。他们忘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忠告,不愿艰苦奋斗,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今天,我们党内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有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有的得过且过,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导致“四风”泛滥。无数事实证明,一些党的中高级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大搞权钱交易,直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无一不是从放弃艰苦奋斗思想,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一些人正是看准了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不想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不惜用各种手段投其所好,最终达到拉拢腐蚀的目的,教训极其深刻。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员干部,是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当年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的形势极为相似:巨大的胜利与考验并存。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面临的内部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外部的严峻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危机意识,少些“盛世心态”;多些群众意识,少些做官观念;多些艰苦奋斗,少些安逸享受。归根结底,要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困难所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篇4: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伟大中国梦

把握时代主题, 团结亿万职工

“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工人运动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时代主题, 才能引领历史潮流, 坚持正确方向, 生机勃勃地向前迈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肩负着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此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坚定信念、改革创新、埋头苦干,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过去五年的工会工作, 是党的十六大、工会十四大以来十年工运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展现出我国工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十年工会工作的最大成就, 就是继续探索并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科学回答了“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工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坚持和拓展工会发展道路的要求, 深刻理解探索和坚持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准确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实践要求, 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历史充分说明, 我国工人运动始终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 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洪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工会是党领导的重要人民团体, 要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 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建设, 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 奋力把党的工运事业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在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中, 分析了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 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 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 坚持改革创新, 振奋精神、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是:大力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贯彻落实, 使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保障;有效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切实加强维权和服务工作, 使广大职工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 使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 要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 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立新功;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正能量;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强化源头参与和制度创新, 增强工会工作的法制基础和制度保障;积极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 打造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肩负着光荣使命。党对工会寄予厚望, 职工群众对工会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22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主要经验, 突出了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 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 讨论通过了《中国工会章程 (修正案) 》, 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这是一次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大会。党中央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刘云山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了祝词, 李克强总理为全体代表作了经济形势报告, 充分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的亲切关怀, 对工会组织的殷切期望, 为我国工运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必将激励全国亿万职工和广大工会干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贡献, 谱写工运事业的新篇章。

中国工会十六大的主要任务, 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是时代赋予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庄严历史使命。切实肩负起这一庄严历史使命, 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我国工人阶级就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 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就要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国家主人翁姿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就要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胸怀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己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历史先进性,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始终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参与者。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就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并不断丰富这条道路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 始终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就必须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大局, 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大力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就必须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 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层次需求, 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 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充分不充分为标尺, 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 创造性地落实工会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 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篇5:谱写青春新篇章 实现伟大中国梦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支持,经过包括青年同志在内的全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教育主要发展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为富民强省、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青年始终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青年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教育发展共前进,为全省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教育强省的实践中,到处都活跃着青年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身影,留下了青年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足迹。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成长成才,展示了新时期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昭示着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实践充分证明,全省教育系统青年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勤奋好学、勇于开拓、值得信赖的一代,不愧为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和突击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根据中央部署,对加快全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1月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改革推进会,明确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新时期我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思路已经明晰,目标已经确立,任务已经部署,当前的重点是抓好贯彻落实,全面深入推进。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一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理想信念是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是凝聚力量、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当代青年要树立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坚定不移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全体青年的共同使命。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把理想抱负与实现中国梦和江苏“两个率先”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报效祖国,建设江苏,服务教育,造福人民,谱写更加壮丽的人生篇章。

二要勤奋学习,提高本领。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化加快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类文化相互影响。今天的青年,是未来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主力军,更应当从现在起,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栋梁之才。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主动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把学习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尤其要通过学习加深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要主动适应我国、江苏和教育事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培养世界眼光,开拓国际视野,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王强、侯晶晶、耿高鹏等先进青年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教育、服务基层、服务发展中练就过硬本领,担负起建设教育强省、把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三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青年朝气蓬勃,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当代青年只有用满腔的创造活力和热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青春才更有意义。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勇敢地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扬弃和变革,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发挥聪明才智,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要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江苏时代精神,以争创一流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在本职岗位上不甘落后、永不停滞、创优争先。要把创新精神和努力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为创新集聚能量、打好基础;要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紧紧围绕新时期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取得新突破;要把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相结合,敢于尝试、愿意挑战、不怕失败,争做创新的排头兵。

四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斗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甘于奉献的思想品德,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我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发展先进省市相比,很多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建设教育强省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事业都是长期耕耘、不断积累、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经过艰辛的努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化为现实。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进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促进发展,又要树立长期作战、艰苦奋斗的思想。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把胸怀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统一起来,牢记使命,勤勉敬业,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自强不息,任何时候都不懈怠,任何时候都不自满,任何时候都不停步,在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艰苦创业,奉献青春,建立新功。

五要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青年的道德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发扬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切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追求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要继续弘扬社会文明新风,踊跃投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扶贫助困、抢险救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志愿服务,热诚关爱他人,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不断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尽力为青年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共青团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关心帮助共青团干部锻炼成长,更好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省教育系统共青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更好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

篇6: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一、毛泽东统战思想与“中国梦”的逻辑关系

新时期, 发展毛泽东统战思想以实现“中国梦”不仅具有可能性, 也具有现实性。新时期, 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凝聚力量, 而凝聚力量则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1. 毛泽东的统战思想与“中国梦”具有内在一致性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其必然性, 或是刺激物的催化, 或是时代的需要。当下, 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时期, 各种问题凸显, 必须凝聚力量, 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尽量减少改革、发展阻碍, 推动全民族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等目标。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实质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与中国梦的内涵、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 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梦”作为唱响华夏大地的最强音, 体现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它具有凝聚力量的功能, 能把全国各族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和热爱祖国的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联合起来, 调动起他们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和毛泽东的统战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2. 统战思想对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毛泽东的统战思想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新时期虽然阶级一定程度上消失了, 但是出现了“阶层”等新名词, 各阶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矛盾, 如何有效克服矛盾, 凝聚力量, 则需要科学的思想作指导和借鉴。毛泽东的统战思想为人们在新时期推动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现实的指导, 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毛泽东统战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启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毛泽东的统战思想曾在革命战争年代起着巨大作用, 然在社会矛盾凸显的今天, 毛泽东的统战思想也对指引我国推动实现中国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 要善于保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巩固领导地位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主体原则与独立性原则是内在统一的, 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领导核心地位, 保持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独立性。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多次反对党内一些领导人放弃领导权的错误思想和做法,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时期, 一些人基于西方“民主”“自由”“无政府主义”等思想的影响, 散布言论, 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 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权威性、合法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当下我国已经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但党自身问题依旧不少, 因此, 在当下,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深化改革, 加强自身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 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能力、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等, 切切实实为人民办大事、办好事, 才能增强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感, 增强其权威性, 为实现“中国梦”打造一支坚强的领导力量。

其次,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主题, 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消失。鉴于此,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决策的自主性, 勿摄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干涉而放弃自身的主权利益, 也勿因各民族党派的施压而妥协、退让, 否则我们将丧失更大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可能面临威胁。因此, 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 不论是处理国外关系还是处理国内各党派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必须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 我们的“中国梦”事业才是一项独立的事业, 才能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2. 要与时俱进, 创新统战方式, 实现社会整合多元化

社会整合也称社会一体化, 即通过一定的方式, 将社会不同的要素、部分整合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以实现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虽然我国已经脱离了革命战争年代, 但当下社会仍是矛盾重重, 仍需要发挥统一战线这一基本整合工具的利益表达效能、政治吸纳功能、统治社会化功能、思想凝聚等功能以实现社会力量有效整合。

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统一战线以实现社会有效整合, 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矛盾更加交织复杂, 依靠统战路线整合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况, 因而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方式实现社会有效整合,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因此, 不仅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现代政治制度、党派合作制度, 以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实现政治有序整合;其次,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弘扬主旋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认同, 避免因价值冲突而影响“中国梦”的实现进度。除此, 加强社会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宗教人士的整合效能, 维护社会良好持续、实现社会良好互动、耦合, 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氛围和创造良好条件。最后, 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实现意识形态整合, 尽可能宣传主流价值与意识形态, 提升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理论修养。

综上, 在中国梦的实现历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社会整合方式, 平衡各种价值利益冲突,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断努力奋斗。

3.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整、巩固、扩大统一战线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 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力量。当下,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各种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党须善于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形势分清敌我、调整统战对象, 以顺应时代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 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 使之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人民幸福、实现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

4. 坚持统一战线中原则性与灵活性, 妥善处理各种关系、问题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 阶级在我国逐步消失,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身份也都不复存在, 但却出现了一些新的代词, 诸如工薪阶层、中产阶层、管理阶层、个体户阶层等, 且各个阶层的区分标准并不十分明显。面对如此复杂的阶层状况, 新时期我国的社会整合必须与时俱进, 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禁锢, 坚持原则性基础上灵活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族党派之间关系、处理各阶层之间、国家之间关系, 处理当下各类社会问题, 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国际、国内环境。

5. 创新统一战线思想内容, 把统一战线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

在毛泽东的统战理论中,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更多的是从社会主体这一层面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不仅涉及到人, 更涉及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时期, 我们应该把统战思想的精髓融入到当下五位一体的建设之中, 充分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 把五位一体的建设有效凝聚起来, 使我国各方面建设仅仅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一核心充分发挥各自力量, 以形成最大合力。其次, 要充分实现人力、物力资源的良好耦合,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 才是真正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保障。

摘要: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对中国革命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当下中国进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实现“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 而新时期, 发展、创新毛泽东的统战思想对于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凝心聚力搞建设, 全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7: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政治辅导员

一、“中国梦”主题活动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中国梦”指引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提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动力、明确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高校大学生是我国追梦大军的主力和中坚。未来中国,还有更多更美的梦想在向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出召唤。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基础工作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日常工作,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但是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更是维持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秩序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管理日常的学生工作,所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当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有许多相交的地方,这些工作并不是互相分割、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影响的,在这里分开罗列,只是为了表现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各种方式和途径。

(一)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知识理论教育、教学是对广大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激励他们发愤图强、积极上进。

1.在平时班会、干部会议、室长会谈、各部门工作交流会上开展教育。在平时和同学单独谈话、寝室室长会谈、班干部工作汇报、班会活动、学生会社团各部门工作交流会上,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时刻坚持师德为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大学生,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大学生都要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团日活动、党校学习等活动中开展教育

在高校开展“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党校培训等作为主平台,发挥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时,采取互动交流的“参与式”教学,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详细讲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且生动,让大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学习,使“中国梦”主题教育无处不在。

(二)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开展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发展;要把教育教学以及实训实践都抓好,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担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高校开校之初,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就要通过军训、入学教育、学生守则学习、专业介绍等一系列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制定施行各种制度,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让刚入学的大学生做好思想、生活、学习上的过渡、能够以崭新的面貌、有条不紊地投入到新的高校生活中。

1. 新生入校后,各班及时建立班委会、团支部,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值得学生信赖的班干部——他们除了可以协助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完成一些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把全班同学带动起来,通过高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同学们互相加深认识增强凝聚力,这样的一个团结的集体就能够同心协力为集体争荣誉。

2. 严格考勤,无论是早操、上课、晚自习、院系活动都要求同学准时参加,还要严格操行分制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学生按时出勤、积极参加活动等都给予一定操行分加分;有违犯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的给予操行分减分,一学期末进行总评,并且以此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使同学们能够遵守校规校纪、班级制度,可以严格要求自己。

3. 各班的班委各自记录本班班务日志,定时签到,并且及时通知本班同学各相关工作安排。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通过记班级日志使其对本班的情况更了解,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若出现异常或违纪现象,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班干部一起商量办法从而促成更好的班风和学风。

4. 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不定期抽查学生宿舍,不允许有管制刀具、违章电器以及酒瓶等,对特别的寝室,亲自给予指点。对优秀的寝室,让别人进行参加学习,介绍经验,使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繁忙的高校学习中,而且同学间的感情加深了,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班风及学风有了更好的兆头。

【参考文献】

[1]冯秀军.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J].思想理论教育,2013(11):21.

[2]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3(6):183.

[3]习近平.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29.

篇8: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未如此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充分认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政治要求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就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生活化和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造,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是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举措,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实践。

(二)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依法,关键是全面,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三)是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时代要求

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内涵丰富,不仅意味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的富足,同样需要社会主义各项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营造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需要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研究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实践。从理论上、法理上、国情上以及适应国际化趋势多个角度加强法治理论研究。

(二)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的配套完善

只有健全的法治体系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和国际交流交往。从现实实践来看,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法治建设是在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法规制度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要加快培养适应新形势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当前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导致前沿理论不多、法制构建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制约了法治发展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政府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推动者、实施者,其次要大力培养各类法治人才,再次要提高国民整体法治素养。

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只有和中国特色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不会偏离航行,才能更好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社情民情。

(二)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全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科学统筹,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步伐,适应中国统筹全面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着眼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研究,制定措施,切实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好矛盾问题。

五、结语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于助力中国梦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重要性,要从理论研究的深入、配套法治的完善及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但还不能满足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和人民对公平正义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的征程中,要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和确保社会正义,亟需完善各项法规制度。文章主要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推动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措施,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国梦,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熊希玲.法治背景下中国梦的内涵与实践研究[D].长江大学,2015.04.

篇9: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肖兴武)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我们的先人们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全景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变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英国发生鸦片战争的时候尖船利炮敲响了中国这个大门,从而使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双半社会,主权开始沦丧,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社会各阶级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努力,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一个新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走向民族复兴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复兴的重要标志性的事件。

(二)中国梦照亮了人们奋斗进取的宏伟蓝图,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使人们看到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前途,习主席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通过用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不断激发人们奋发进取的宏伟蓝图。

(三)“中国梦”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树立了精神旗帜。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以何种精神状态推动改革,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习主席也指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通过“中国梦”的提出,让我们全体人民,特别是部分安于现状的人们,意识到我们现实的不尽人意和未来的美好,给人们提供一种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动力和勇气。

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深情阐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再次系统论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其他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及和论述中国梦,中国梦浓缩概括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寄托了13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第一,中国梦是一种易为人民群众接受的表述,确立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昭示了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很多人讲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通过用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这样的表述让老百姓是接地气、聚人气,长志气,壮底气,这是一个鲜明的特征表述的形象化、易于接受。第二,中国梦这个概念主体上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梦是作为一个政治理念提出来的,任何一个政治理念的背后都有它所代表的主体问题,包容的主体越大越多越能得到更多的认同,更能够凝聚民族复兴的蓬勃力量。第三个是历史的延续性,习主席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这是从历史的时空方面,习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用了三句话来阐述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讲中华民族的昨天是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可谓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回顾昨天的时候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面对今天我们可以增强责任担当,展望明天我们可以激发磅礴的力量。第四个世界的相通性,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他与包括美国梦在内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有助于打消国际社会的顾虑,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面向与会代表,系统阐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方向,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要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一个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内核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强大的动力,习主席曾经讲过,生活从来不眷顾满足现状者,从不待不思进取者,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这段话不仅仅是对青年人讲的,也是对我们整个民族讲的,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篇:苹果购销 合 同下一篇:小小“动物园”-家人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