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与农业现代化

2024-05-24

农机与农业现代化(通用9篇)

篇1:农机与农业现代化

宁津县农机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规划好下一步宁津县农机化发展,近日,该县农机局就农机部门如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这一课题在积极向省、市农机部门寻求政策信息、与农机管理人员酝酿讨论、和乡村干部、农机手座谈了解、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初步确立了宁津县农机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农机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农机管理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宁津县农机局创新思路、扎实工作,服务农业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12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02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822多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50台。农用运输机械56492台,柴油机59054台,各类小麦玉米精播机10507台,秸秆还田机5120台,整地机械5600台(套),棉花播种机4100台,拔棉柴机1526台。玉米机收率已达到了85%,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耕、播、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三夏、三秋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占用劳动力最多的环节已经实现了机力代替人力。

二、服务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思路与措施

近几年,国家连续实施农机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面对这一难得机遇,宁津县宁津部门将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谋求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促进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为总体目标,重点抓好“五个一”措施。即:抓住一个机遇,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建好一个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一个平台,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推进一项技术,改进传统耕作方式;实现一个突破,加快秋粮机械化进程。

(一)抓住农机补贴政策机遇,发挥资金导向作用,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全县农机化水平。继续抓住国家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良好机遇,2010年共争取农机补贴资金900万元,对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设施农业方面温室所需的卷帘机、微耕机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进行补贴,重点是把国家对购买机械的补贴政策,优先投入到设施农机化的建设上。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因势利导,培育农机合作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力争新组建农机合作组织15 个,使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个。对新组建的进行帮扶培育,对计划组建的服务设施农业的农机合作社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进行倾斜,促其做大做强。采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机服务组织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服务,引导激励他们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其适应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帮助农机合作社健全制度、规范运作、提高技术、诚信服务、树立形象、打出农机合作社的品牌。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服务专业户致富发挥积极作用。

(三)强力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和农机新技术推广,推动全县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温室大棚生产

机械推广技术。2010 年,省农机办确定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中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项目》在宁津县实施,该项目有效调动全县农民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实施免耕播种新技术的积极性。在今年完成10万亩小麦免耕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争取省市配套资金支持,推动保护性耕作这一“土地耕作革命”技术在宁津县的大面积使用。同时把设施农业机械化当成今年工作的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筛选适应我县温室大棚生产的卷帘机、田园管理机、微耕机、微灌机等先进实用的机械,积极争取省市农机部门将其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对柴胡店镇、保店镇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集聚区的农户进行宣传,调动农民购买使用设施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推动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建设好农机示范基地,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好权县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2010 年在柴胡店镇普西村、时集镇八里庄村集中实现土地代管1000多亩,办起了“保护性耕作农机化示范园”,全程实行玉米机收和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通过实施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机械化等先进的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在全县有步骤、分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最终将该示范园建设成为我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展示应用、长足发展的亮点工程。

(五)强力装备秋粮生产农机新机具推广秋粮生产新技术,努力在秋粮机械化收获方面实现新突破。2010 年以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为重点,抓好秋粮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发挥好农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补贴玉米机械化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三秋”生产的先进适应的农机新机具,搞好技术培训,示范演示推广,在未来 2-3 年内使秋粮收获机械化水平有一个大的突破,争取全部实现保护性耕作新目标。

三、服务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设想和建议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农机化做技术支撑,设施农业机械化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此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把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推动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统筹规划和安排,在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对先进农机具进行地方配套资金叠加补贴,特别是设施农业机械化所需机具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增加补贴额度,能够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先进适用的农机具。

二、在有代表性的在乡村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农机化示范基地,让农民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农机化在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经常性的组织现场会、演示会、观摩会进行示范宣传,扩大影响。

三、注重农机技术人员培训,经常性地举办农机管理、农技推广、农机操作、农机合作社等人员的培训班,使其不断适应新型农机具的操作技术要求。

四、加大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相关机具的研制推广和技术创新,拿出一定经费投入研制推广和技术创新上,加快农机科技创新,积极搞好技术服务,逐步实现设施农业规范化、灌溉微灌化、卷帘电动化、温室大棚耕作机械化的发展态势。

篇2:农机与农业现代化

中共潍坊市委副书记 郑金兰

农业机械化是当今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推进,我市农机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到748.3万千瓦,农机总值44.9亿元,65%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量已由机械承担,农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机总产值的25%,在我市机械行业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全市有 3家农机生产企业股票上市。主要农机产品,像小麦联合收割机、大中马力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在国内场占有较大份额,还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我市是一个农机生产大市,又是农机经营大市,还是农机使用大市,农机化工作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区之一。

当前,我市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当看到,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培植有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从机械装备和生产手段上提供支持、发挥农机的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面积应用先进农艺技术和生物技术,需要发挥农机的载体作用;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需要运用先进的农机技术装备、发挥农机的增产增值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机增收渠道,需要发挥农机的替代作用。还应看到,农机化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农机化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同时又是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速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催化剂。就我市农业来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农产品在竞争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部分农产品质量偏低和价格偏高。我们必须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农产品成本,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现代化的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来配套,作支撑。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机化对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在已有的良好条件,大胆学习、借鉴和利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机具和管理经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打造潍坊大农机品牌。力争到2005年,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机总值55亿元,农机总动力1050万千瓦,机具配套比发展到1:2,整体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农机化发展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推进农业国际化,提高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化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坚持量效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从过去主要侧重于机械保有量的提高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加快高科技含量机械和农村各业生产所需机械的发展步伐,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向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扩展。

二、抓好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塑料大棚的大发展,已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普遍存在设施档次不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随着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对此,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加大推广工作力度,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基本实现“耕翻机械化、植保烟雾化、给水自动化、卷帘电动化”。当前应突出抓好两个重点:一方面要继续抓好棚内耕翻、灌溉、卷帘机械的推广应用,扩大作业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以此带动设施农业机械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形成产业化;另一方面要搞好烟雾植保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提高产品市场准入程度,增加经济效益。

三、抓好加工业机械化,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这是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前、产后服务为切入点,引导农机服务向深度、广度发展,延长服务链,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在产前服务方面,要积极促进种子精选、包衣等环节的机械化,尽快形成规模和市场,并进一步延伸。在产后服务方面,要重点搞好粮食产地烘干、分选等加工的机械化;重点搞好干鲜果品和蔬菜在贮藏保鲜以及分级、包装等方面的加工机械化,不但要完善、丰富现有技术,扩大推广应用范围,还要加快农机科技创新,充分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四、抓好养殖业生产机械化,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畜牧业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养殖机械化生产,不仅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要继续发挥在机械化养猪、养鸡方面原有的技术优势,加大已成熟的工厂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投入。并把发展牛、羊等食草畜养殖机械化作为重点,通过大力推广秸秆收获青贮和秸秆氨化处理机械化技术,推动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要通过开发、引进,大力推广适合家庭牧场生产的机械化养殖技术和养殖机械,推广牧草种植、收割、烘干、加工机械化,尽快使家庭牧场生产步入科学化的发展轨道,推动草食畜牧业的规模养殖。同时,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把退耕还林还草同机械化农田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建设高标准的机械化作业农田,加快高质量的草地建设,有力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五、抓好农机协会工作。要利用农机使用者协会这种形式,将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和个体农机大户等加以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构架农机服务网络,为开展农机管理和农机服务提供基层的依托、组织上的支持,努力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以农机同业发展公会为依托,对农机生产企业给予信誉支持,抓好农机产品的质量信誉,树

篇3:农机与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措施

1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只有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 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得到大大的改善、全方位的改进生产装备。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现在农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也是一次挑战, 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发展。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的手工作业,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技术革命,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一定要有先进的农业机械做坚强的后盾。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 从根本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比便利的条件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同时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加快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

2 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重要因素

国际工程技术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中, 第七项就是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2.1 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离不开农业机械。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并且加入到我国农业建设的第一线,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当然, 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起到了督促作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解决了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这样才能扎实稳妥的拓宽农产品的竞争市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大前提是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农业机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必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 这样又有力地促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结构优化和布局合理, 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大步地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迈进。使传统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向市场农业转化。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离开了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手段,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 要想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 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作保证, 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用先进机械设备。

2.3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 要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依赖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这样就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是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增加农民收入, 前提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作转移, 要想达到城乡一体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势在必行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在城镇就业, 促进小城镇建设。

3 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3.1 农业机械发展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结构不合理

当前, 小麦的生产已实现机械化, 但水稻种植和玉米生产还只是部分地区实现机械化, 有的地方虽然做了些尝试, 但是总觉得还不如人意, 利用率不是很高, 发挥得不够全面。经济作物、养殖业利用机械化水平也不太理想。

3.2 农业机械发展赶不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具, 新技术还满足不了农民的要求, 在现阶段“三农”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从原来的粮食生产机械化向设施农业、效益农业、精确农业等领域扩展, 同时以产中为主, 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而目前在这方面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太少, 有的领域甚至是空白, 明显滞后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4.1 加快农业机械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配套

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状况,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利用领域,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应及时调整和优化, 推进结构调整配套机械化速度, 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中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它各业所需机械的比例。切实解决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作业效率低下的难题, 在农业机械发展布局上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讲求实效, 根据各个不同地方的具体特点, 以机械化促进产业化发展, 逐步形成不同区域优势。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和目标。

4.2 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向前迈进, 农业机械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农业机械服务水平要大幅度的提高, 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要更深一层的向前推进。促进其发展壮大, 迫使农业机械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朝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农业对农业机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而得到有效利用, 非常有利于拓宽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 反过来又为实现农业机械规模经营、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资源的利用率, 为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农机推广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机推广:现代农业

农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装备落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稳定增收。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生产,不断提升农业系列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1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推广工作

1.1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现代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经营的产业,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为原则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型产业,也是通过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到技术积累为过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条件和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1.2 农机推广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加快农业由资源依附型向知识依附型转变,即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来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由产中为主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以服务粮食生产为主向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全过程伸展;由单一的机械技术为主向以综合、组装、集成为特色的工程技术方向发展。

2 农机推广工作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1 大力推广和引进农产品加工机械

在前几年农机推广工作中,我县把重点放在了农业生产的播种和收获方面的机械应用,却忽视了产品加工,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为此,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并委托县农机管理局全权负责,加大力度引进和推广一批较先进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并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2.2 农业装备向系列化发展

农业装备向全程化、产业化、区域化、多样化、系列化方向一条龙配套发展,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适应重点作物、优势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加工的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以促进农业技术装备的开发和应用,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县通过近些年来农业装备机械化、系列化的发展,促使了猕猴桃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努力推广和发展节约增效农机

开发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节能型农机装备和应用技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坚持节约发展、增效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发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效益型技术为目标,提高农业的精准化水平,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现代化农业装备技术保障。

2.4 向人文环保型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开发、引进先进的环保农业装备技术,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先进的设施保障。

3 农机推广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

3.1 发展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技术推广项目

当今社会引进推广每项新技术、新机具要注重其技术内容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性能是否可靠,否则没有推广前景。在推广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或机具;决不能走形式、摆架子,或进行纯粹的推广方式和机械化发展。同时高瞻远瞩,所推广的技术或机具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 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长时期农机与农艺一直很难配合,主要是由于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不断变化,农艺要求也随之变化,农业机械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两者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吸收各行业、各部门的技术人员参与;二是农艺制度的建立与推广要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完成,农机作业要满足农艺质量要求;三是联合农机、农艺进行对比试验或设立示范点。

3.3 推广的技术要试验、示范,以点带面

多年的经验教训表明,不管推广何种技术、何种新机具,都需要在当地进行示点试验,按照试验要求,得出真实数据,用数据来说服广大农民朋友。用示范点效果来增强农民朋友的信心,以点带面,进行大面积推广。

3.4 搞好协调服务,促进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为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必须搞好农机化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工作。一是通过农机主管部门的领导,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以赢得领导重视支持,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物质等方面的适度倾斜。二是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和效益方面的信息,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民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水平,增强信心。三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农民学习掌握适用的新技术或新机具的方法及安全、维护、保养技术。四是以乡、镇农机站为主,经常深入田间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对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应进行技术培训,以便使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5 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篇5:农机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规模化,市场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突出表现是:土地产出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劳动生产率高。我们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三高”目标的关键在机械化。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农业农民呼唤农业机械化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从内在要求、发展条件看,总结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到,在推进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围绕“三农”需要,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坚持统筹兼顾,以农民为主体,国家补助为辅助,形成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局面。着力解决影响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农机化大业真正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从湖北省现实情况看,加速农业机械化尤为迫切:

一是“老人农业”需要农业机械支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40多岁的妇女。他们的体能很难承担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如果没有农业机械替代,耕、整、收、脱等农事环节的操作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农业生产力就会出现萎缩。这几年,在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数量减少、耕牛大量淘汰的情况下,农产品产量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机械化作用功不可没。

二是分散经营需要农业机械支撑。一家“三四口,四五亩”仍然是我省农业生产基本格局。在小农生产的情况下,养牛成了负担,购买农业机械很不合算,普遍寄希望于社会农机专业户或农机合作社承担部分农业生产环节,以此种田保口粮、保承包耕地不荒弃。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和促进了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近两年全省已拥有农机专业户24万户,农机合作社186个。他们活跃在农村各地,专司各家各户的农机服务,既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又促进了农村劳力的分工分业。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业机械支撑。在多数地方,“一事一议”议不了,事难办,这是造成农业机泵生锈、机耕路不通、渠道堵塞、塘堰淤积、农田水利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主要原因。客观地讲,农村现有的“3861部队”是不可能胜任此任的。解决这一矛盾,仍然靠农业机械。试想,如果一个行政村有一台挖土机常年作业,何愁农田水利失修、老化!何愁并村腾地新村建设的艰难!

四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稳定增产需要农业机械支撑。“老人农业”分散小户经营的特征是粗放经营,把农业当家庭副业,只求收个“口粮”,农机上去了,就能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精细农业,就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抢住农时季节,有利于提高农田复种指数,如发展双季稻等。在天门的九真镇和京山的钱场镇,今年大力推广机插秧,双季稻面积由上年的30%增加到70%,仅此就可增产粮食20%。

农机化正在推进农业现代化

近两年,国家加大购机补贴的实施力度,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持续高涨,目前,全省拥有农机总动力265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94198台,收割机31941台,比三年前分别增长12.29%和19.86%;农田机械耕整率达60%,稻麦机收入率达75%,机械插秧实现零的突破,机插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10%。随着农机综合作业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正在悄悄地发生一系列变化,现代化农业的格局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一是适度规模经营蓬勃发展。2004年前,因种稻效益低出现的一些种田大户在艰难探索中再次兴起。大冶市的“侯安杰现象”(侯安杰一户承担农田1.96万亩,涉及当地2万农户)不断涌现,在武汉、云梦、安陆、宜城等地一户种上百亩,几百亩乃至几千亩已不乏其

例。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进入规模经营的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8%,比去年末增加5.2个百分点。为什么在半年时间规模经营的发展速度就超过前几年的总和?靠的是农业机械的拉动。这些种田大户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户有几台或几十台(套)农业机械,靠规模种粮增收,户户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同时,承包耕地转包户的劳动力能够安心转向其他产业,还能从转包耕地中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规模经营农户以经营农业为主业,一心一意从事农业生产,有效解决了耕地粗放经营和隐性抛荒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耕地出让方和受让方的双赢,展示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是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应运而生。“电话种田”、“坐在家里收谷”的梦想,在一些地方如今已成现实。云梦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城沙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承包耕地承包户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服务,从选种育秧,大田耕整,到机械插秧、植保、收割脱粒,实行“一条龙”、“保姆式”服务,耕地承包户只需拿着麻袋装谷,有的只在家里数钞票,完全不用为生产劳动犯愁。这种全过程服务适应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老人农业”的需要,推动了农村劳力专业化分工,确保了耕地承包户、专业服务户稳定大幅增收,较好地展示出了致富农业靠减少农民的远景。

三是农业机械作业领域越来越宽。人们印象中的农业机械化,一般只想到耕整、收脱、运输。这些年来,一方面农机科研、农机事业发展迅猛,另一方面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潜心研究,农机作业领域已可以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我省,不仅大田耕整、稻麦收脱机械基本普及,过去尚未涉足的农业机械已实现大突破。有耕整、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的播种机,有水稻插秧机,有解决劳动强度大的拔棉秆机,有花生、玉米脱粒机,云梦丰民农机合作社还在蕴酿购置应用日本技术研制的油菜、蔬菜定苗机等。这种多方位、广覆盖的农机作业领域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实现农业机械化任重而道远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一要解决农民种田“三弯腰”的问题;二要用机械替代人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量主要由农机完成;三要充分体现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显著减少;四要靠机械化推动规模化,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生产方式的重大突破。实现这四大目标,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努力增加农机社会保有量。目前,我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55万千瓦,平均每公顷8.29千瓦。但要清醒看到,我省现有农机保有量中有50%的机械需要更新报废。从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的机械动力配备情况来看,我省基本实现农机化,要求每公顷拥有农机动力12千瓦以上,添置、更新的任务很重。为进一步调动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购机能力,必须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在国家不断加大购机补贴资金额度的同时,省级财政应配套支持,至少按国家给我省购机补贴的50%以上安排,以帮助农民添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和配套装备,确保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农机作业的全覆盖。

(二)引进示范新型农业机械。耕整、收脱、机插秧已有定型成熟的机械,最紧缺的是油菜和蔬菜直播机、玉米收脱机、花生收脱机、棉花采摘机、拔棉秆机、微耕机、棉田管理机、船式旋耕埋草机、秸秆还田机、烟叶起垄机等,这些新型农机,有的我们已经引进,需要加强示范、加速添置、尽快推广;有的国内技术尚未成熟,需要加强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培植农机工业。对新型机械的作业示范,省市县应予扶持补贴,增强示范效应,对需要研制的农业机械,组织科研与农机企业联合攻关,实行优惠的补贴政策。

(三)攻克农机作业的障碍因素。农机作业要有必需的配套条件,当条件不配套时,可能影响作业效果,降低生产量,有的甚至不可操作。一是机耕路配套。在高产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中,一定要把机耕路建设纳入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农机与农艺的配套。特别是水稻育秧与收割,油菜育苗、移栽与机收,水果生产与收获应用机械作业等要相互配套。三是农机与机械维修的配套。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机维修与零部件供应工作要随之跟上。四是坚持农机作业与农机监理一起抓,把农机监理机构、经费等纳入农业行政管理的范畴,确保农机作业安全。满足这些配套条件,要从农机作业低利润的实际出发,在财政资金上给予适当扶持。

(四)推广以机插秧为主要内容的轻简栽培。种田“三弯腰”是农民最苦的活,形成“三弯腰”的主要农活是收割、栽播。收割已经基本解决。这几年,我们摸索和推广的是以机插秧为主要内容的轻简栽培技术,是解决栽培疾苦的好办法。机插秧和免耕直播、抛秧共同构成轻简栽培体系。要继续加大这三大技术的推广力度,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努力用机插、直播、抛秧,完全替代人工栽插,彻底解决农民种田“三弯腰”的问题。

篇6:农机与农业现代化

随着农机技术的推广,在农业中所需要的各种农业设备得到了有效的更新和使用,从而可以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而劳动者劳动强度的降低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得农业生产成品降低,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高效农业设备的使用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向城市或者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1.2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农机技术中有节水灌溉技术、也有农田水利建设相关设备,这些设备或设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方面的支持,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途径。这是因为高效的农机设备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降低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风险。

1.3缓解现代农业生产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来自于环境的污染,不管是农业的生产,还是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例如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也会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甚至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在高效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出现以后,可大大降低化肥和药剂给农产品带来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品所受的污染。

2农机技术推广受到限制的原因

2.1农机技术推广运营模式问题

农机技术在推广中受到运营模式的影响,因为如果农业政策或技术普及等相关模式发生了问题,那么就会使原先准备好的运营推广方案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从而耽误了农机技术推广的最佳时机,影响推广进度,提高推广成本。

2.2农机技术推广运营方案问题

农机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一个合理稳定的运营方案,如果运营方案变化快就会影响到技术管理方案,影响项目资金进度。这是因为项目资金的实施和农机的推广管理是相对一致的,如果技术推广管理人员不重视运营方案的管理,就会降低资金的运营效率,从而影响农机技术的推广。

2.3技术管理方案问题

篇7:谈农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

谈农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局已定,为适应入世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机要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 者:张淑花 作者单位:刊 名:河北农机英文刊名:HEBEI FARM MACHINERY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篇8: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的思考

1.土地经营规模小, 不利于机械化发展。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人口平均分配, 把整块土地分割, 分户经营, 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由于耕地面积狭小, 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 劳动生产强度大, 物化劳动消耗成本高, 生产效益低下。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也不利于分工协作的发展, 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 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 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 外国农产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新生一代农民工群体务农意识低。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显示, 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数初步估计是1.5亿人, 其中“新生一代农民工”, 主要指80后、90后, 这批人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 也就是大约1亿人。他们大多出生后就上学, 上完学就进城打工, 相对来讲, 对农村、农业、农民、土地缺乏认可度, 对土地的热爱度低。他们渴望进入城市、融入城市, 不愿意回到农村, 不愿意提及农民身份, 更不愿意在家务农。农业发展速度慢、农业技术推广难、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3.种粮利润低, 农民投资意愿小。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存在“一多两高”现象:

(1) 机具种类多。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中, 机具的种类非常多。既有大中型拖拉机, 又有自动、半自动联合收割机, 还有插秧机、油菜播种机、玉米收割机等。种类繁多, 五花八门。假如每个家庭都要自行购买的话, 资金压力太大。虽然国家有购机补贴, 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群体节省了一大笔钱;银行有办理购机贷款,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体资金压力。但是, 每个家庭完全拥有这么多种类的机具, 是不现实的。

(2) 维护成本高。农用机械大多体型大, 许多农户没有专门的库房, 大多数农用机械都是直接放置在户外, 任凭风吹日晒, 这无形中加速了机械老化, 导致维护成本上升、机械寿命缩短。还有许多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 对所使用的农用机械不了解, 操作技能差, 导致机械故障频繁发生、维修成本高。

(3) 使用成本高。农业机械耗油量大, 虽然对农业用油有“三优一免”的优惠政策, 但是, 老百姓反映农业机械使用成本还是很高,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的分割导致农用机械不能够连续作业, 单位时间内较多用油损耗在频繁地转移运输农业机械途中。不能够大面积、长时间、纵深化连续作业, 不能够达到边际效益最大化。

要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革:

1.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就是要将农民的土地作为股份交由集体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集体再将土地整体上市挂牌交易。农场主、企业、农村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可以以租赁的形式将土地承租下来, 整体规划、统一经营, 大面积投入机械化作业、高新农业技术科学化管理。这样做有3个优点: (1) 有利于将城市的资金、技术、设备引入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机械化, 达到规模化, 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单位产量。 (2) 有利于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可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 解决城市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3) 每年的土地股份分红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更好发展, 作为农民工群体安身城市的启动资金, 既循环了经济, 又解决了就业。 (4) 土地分红资金也有利于留守农村的妇儿老幼更好地生活。

2.实行“新型农村合作社制度”。“新型农村合作社制度”可以将集体的土地整体挂牌上市融资, 购买农用机械设备, 在政策的引导、银行的扶持下, 新型农村合作社购买的农业机械设备属于集体所有, 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维护保养等, 以达到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3.实行“农业政策导向机制”。农业要发展、粮食要安全, 必须要有国家强有力的法律政策制度管理约束。否则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结果是大片的良田种植经济作物。种粮利润低, 但是粮食不种万万不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必须要有“农业政策导向机制”保驾护航, 在集体土地上市流转、承包经营的过程中, 必须要确保一定比例的粮食作物生产。只有粮食生产安全了, 才会有农业现代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面对现代农业, 农机监理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主动服务、贴心服务。主动服务就是要主动与农场主、农村合作社、企业等社会组织密切联系, 给予农用机械统一检验、统一上牌、统一年检等一条龙上门服务, 真正做农业生产专业户的贴心小棉袄、安全守护神。使组织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得以迅速高效、有条不紊地开展。

2.严格准入、强化安全。农业现代化要发展离不开人才, 离不开好的农机手。

一方面, 我们要联合农机学校开展学习培训教育工作, 多开班, 开精班, 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延伸田间, 多方位、全角度、讲清讲透现代高新农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准农机手们学到真知识, 掌握真本领。

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严格考试纪律, 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农机手, 确保农业机械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农业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 提升大家的专业技能。

3.强化监督、检查预防。农机安全工作要做好, 就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工作, 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检测手段, 提前发现事故隐患, 提前消除安全问题, 确保农业机械安全正常运行;要统筹规划建立农用机械作业数据库, 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的机具实行数据库动态管理。简单来讲, 比如购买型号、购买时间、使用时间、作业面积、作业天数、最近保养时间登记在数据库中, 计算机自动计算下次机具维护保养时间, 模拟重点检查部位, 建议更换机械零部件等;使得农具的管理科学化、条理化、流程化。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更加有利于我们检查发现机具事故隐患。

篇9: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的思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机监理;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2;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农机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机监理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注重对农机的监理很关键。当前,农业已经呈现新形态,诸多新元素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之中,现代化农机设备的不断购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加强对转型期农业和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视是关键问题。

1 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发展问题分析

1.1 机械化发展水平不高

通过对现代农业和农机监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实现机械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机械化水平不高,部分区域还没有相对先进、发达的机械设备,依旧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如相对偏僻的山区。导致机械化无法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地域与地质条件相对特殊,无法利用机械化来开展生产与加工工作;二是由于资金相对缺乏,农村经济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机械设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是现阶段农业与农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土地流失相对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青壮年逐渐向城市推进,年轻人都愿意来到城市生活,农村的劳动力锐减,对农业经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是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性问题。在农村,由于青壮年的数量逐渐减少,很多土地被闲置,土地流失情况相对严重[2]。

1.3 农机维护的费用高

随着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农业机械正朝着多元化、科技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同时,农机的维护费用也在不断提升,农户很难支付起相关的费用,也是农机监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如今,农业机械的数量在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的体形都相对较大,很多农户并没有相应的库房,不得不将机械停在露天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较高,很多零部件的要加很高,对零部件的更换会花费大量的费用,很多情况下是农户无法承担的。

1.4 农机监理工作不到位

就目前农机监理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到农机监理工作不够深入、不到位,农机监理制度的残缺问题也相对现实[3],监理机构不够健全,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领导不重视,是导致农机监理工作受限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此类条件,很多农民在农机的操作上不够专业,操作能力缺乏专业性,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极易发生违章情况,其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导火索。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安全事故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成为制约农机管理的关键。

2 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期的发展策略

2.1 对农业的生产制度进行转变

传统的农业经济运行模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变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应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改革,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合作制,以实现对土地的集中式管理,对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实现农业经济的统一化经营。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引入定量的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可大大拓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模,切实有效的发展农业经济[4]。通过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可扩大城市与农村的交流频率,可将城市的现代化要素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例如,可将电子商务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将农产品作为电销的主打产品,针对农机的相关零件也可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购买,能够减少不少的成本支出,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加大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度

政府部门应意识到农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充分结合现阶段农业的发展态势,将更为人性化、现代化的元素融入其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了达到惠农的目的,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力度,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如若购进大型的机械设备,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优惠,并提供相关的配套设施,该项福利仅限农村使用。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机监理的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的重要优势,借助诸多的多媒体渠道来实现对农机安全问题的宣传,利用村内的张贴栏、广播站、手册或条幅等方式予以宣传,可大大提升宣传的效果。同时,利用农机监理的图片或视频信息进行普及,提高村民的农机监理意识与安全防护意识,让全体村民都加入到农机监理的行列中来,提高农机使用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2.3 强化对农机的高效监督与管理

为了提升农机的安全性,应充分结合农机监理的实际情况,了解监理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农机的安全性监理。首先,在村内安排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课程,可大大提升农机监理工作的专业性,提高监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可为监理人员提供足够的报酬,意识到自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其次,政府可派遣专业人士前来开展监理工作,提升监管工作的实效性。此外,为了保证农机監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还应对农机的相关法律体系予以完善,以提高农机的安全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3 结语

通过对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情况的分析,了解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中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土地资源流失相对严重,劳动力逐渐减少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应大大提升机械化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转型期,应加强对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监理力度,避免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农业在安全、健康和稳定的状态下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治涛.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的思考[J].河北农机,2015(4):24-25.

[2]朱彩霞.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223.

[3]周根龙.现代农业与农机监理转型的思考[J].农业装备技术,2014(4):53-54.

[4]黄兴,胡庆九.新型农业化与农机监理转型思考[J].中国农机监理,2013(12):30-31.

上一篇:pdp个人性格测试题下一篇:“80后”年轻干部要坚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