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聘用合同

2024-07-08

华为的聘用合同(通用6篇)

篇1:华为的聘用合同

附件2:

乡村医生聘用合同书

甲 方: 卫生院 职务:

乙方: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所在村室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文件精神,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经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

一、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乙方到_______村卫生室工作。

二、聘期三年,自2012年___月___日至2015年___月___日止。

二、根据甲方安排,承担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服务。

三、受聘期间,乙方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经甲方考核合格后,有权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劳务补助费和适当的基本医疗有偿服务收入。

四、受聘期间,甲方有义务组织乙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引导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甲乙方承担费用比例依国家规定。

五、乙方在工作期间,应当遵守甲方制定的劳动和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甲方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技术操作规定,保证工作质量。如违反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导致发生医疗责任事故,乙方应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六、乙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并取消其行医资格证:

1、年度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的;

2、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3、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4、严重扰乱工作次序,致使甲方、村卫生室和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5、吸毒人员,受到刑罚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6、不服从工作安排和调配的,私自行医者;

7、村卫生室财务、药品账目混乱和私自进药的。

甲方签字: _____年___月___日

乙方签字: _____年___月___日

篇2:华为的聘用合同

文职人员与现役文职干部等同管理与文职人员实行岗位管理、聘用制管理的要求存有一定矛盾, 对于文职人员实行的聘用制管理、岗位制管理, 缺少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制度依据[1]文职人员和聘用单位双方“双方协商一致”, 不仅就解除聘用合同本身达成一致, 还应当对互相提出的解除条件协商一致。只有对解除合同的条件协商一致后, 才能对聘用合同合意解除。对聘用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 《文职人员条例》规定, “聘用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 对被解聘人员给予经济补偿”。如果双方对是否解除聘用合同未能达成一致, 聘用单位或文职人员可以依照《文职人员条例》中规定的法定情形依法解除聘用合同。依据聘用合同和军队有关规定, 对文职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体进行全面考核, 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结果作为文职人员调整工资待遇、奖惩和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2]同时在试用期内考察用人单位原来介绍的条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自己不适合工作, 也可以解除合同。[3]

二、法定解除聘用合同

(一) 即时解除聘用合同

1.聘用单位即时解除聘用合同

即时解除合同是单位因为文职人员主观过错而单方解除合同的一种形式。根据《文职人员条例》规定, 文职人员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 聘用单位有权解除合同:“1.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聘用岗位要求的;2.严重违反军队纪律或者聘用单位规章制度的;3.工作失职, 对聘用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劳动教养的”。聘用单位在“试用期”内, 解除聘用合同的, 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文职人员不符合聘用岗位要求。聘用单位依据“重大损害”解除聘用合同的, 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文职人员的失职;二是该失职行为对聘用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本情形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包括:1.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2.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3.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条免予刑事处分的。聘用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解除文职人员的聘用合同, 无需支付文职人员经济补偿金。

2.文职人员即时解除聘用合同

文职人员根据自身权利及雇佣单位过失依法单方解除合同, 《文职人员条例》第4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在试用期内的:2.依法服现役的;3.聘用单位未按照聘用合同约定支付工作报酬或者提供工作条件的”, 文职人员可以解除聘用合同。在试用期内, 除聘用单位在解除聘用合同时需说明“文职人员不符合聘用岗位要求”外, 聘用合同的解除都是双向的既聘用单位和文职人员在试用期内, 的都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合同, 而不必征得对方同意。

(二) 预告解除聘用合同

1.聘用单位预告解除聘用合同

预告解除聘用合同是指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需向文职人员事先告知。《文职人员条例》第46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聘用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并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文职人员:“1.文职人员年度考核不称职的;2.文职人员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3.聘用单位移防或者被缩编、撤销, 致使聘用合同无法履行的。”第46条规定的“预告”是聘用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这里的“预告”包含四个方面。首先, “预告”是聘用单位单方解除合同并不要求双方合意, 事先告知文职人员被解聘的事实。其次, “预告”的时问是30日, 对于任何文职人员无论其工作性质或工作年限, 预告期间一律为30日。再次, “预告”的形式,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最后。“预告”的对象必须是文职人员本人。

2.文职人员预告解除聘用合同

文职人员由于自身原因, 可以依据《文职人员条例》第49条规定, 解除聘用合同。“文职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 应当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 文职人员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从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聘用的文职人员, 合同期限未满的, 不得依照前款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三) 限制解除合同

1.聘用单位法定解除聘用合同的限制

《文职人员条例》第47条是对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限制, “文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在文职人员岗位工作期问患职业病的;2.因工负伤, 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3.患病或昔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性文职人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聘用单位不得依照本条例第46条的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女性文职人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违纪, 按照有关规定和聘用合同应予解除聘用合同的。可以解除其聘用合同。此外。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性文职人员在合同规定的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可以辞退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2.文职人员解除聘用合同的限制情形

军队是履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它承担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祖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文职人员做为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在参加军队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时, 也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为了防止文职人员在参加军队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时, 任意提出解除聘用合同而损害军队和国家的利益。《文职人员条例》第50条, 规定“文职人员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期问, 不得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在此期间, 文职人员不但不能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而且即使聘用合同期限已满, 聘用合同的期限也须顺延至任务结束。

(四) 建立完善的文职人员退出机制

1.建立适合部队发展的文职人员退出政策, 这其中必须包括人才退出的依据、标准和程序, 并在招聘时向应聘人员事先告知并在聘用合同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这样招聘到的都是接受退出政策的文职人员,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用人单位以后执行人员退出政策疏通渠道, 减少实行退出政策时遇到的阻力。

2.定期的、公平的、公开的绩效考核, 并根据文职人员的考核结果做好人员退出的缓冲工作。这一环节是文职人员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 所谓缓冲是指文职人员绩效考核达不到要求并不直接导致解除雇佣合同, 用人单位要针对文职人员绩效考核的具体结果做出恰当的处理。比如, 对于那些本来很有潜力和能力, 但是被安置到不适合它发展的岗位上而失去发展空间的文职人员, 这时的退出就是指退出目前的岗位到新的岗位上去;而对于那些有学习能力,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而导致绩效低下的文职人员来说, 这时的退出就是离岗培训或在职培训;只有那些绩效低下且已经没有潜力和那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文职人员才会直接面对解除聘用合同的结果。关键是用人单位对绩效考核的反馈, 如果做得好, 就可以从退出机制中获益, 如果做得不好, 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还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3.重视解雇程序的管理。解除聘用合同本身是较为刚性的, 但在解除雇佣关系过程中如果过于刚性则会导致矛盾激化, 解除成本也必然增加。所以, 在操作中不仅要遵守法定的程序和也要注重方式方法, 即在法定程序基础上要以人为本。对用人单位来讲, 解雇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降低文职人员的心理失衡, 降低解雇成本。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制定系统的退出机制, 把裁员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人性化的实施方式保证退出机制的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沈新, 向征.非现役文职人员政策需要完善[J].政工导刊, 2009 (4) :48.

[2]黄晓波.非现役文职人员管理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51:217-218.

篇3:基层医院聘用合同护士管理初探

随着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年老护士的转岗和离岗,护理队伍处于严重不足趋势。

我院从2002年至今,共聘用合同护士78名,占全院护士人数的54.9%。聘用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我院护理队伍不可缺少的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院聘用合同护士的现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聘用合同护士要实施法规化、规范化管理的对策,即用法律、规定、制度加强对聘用护士的管理,以此提高聘用护士的整体素质。

聘用制合同护士的现状: ①临床经验不足:我院聘用制合同护士大多数在25岁以下,为刚毕业的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上进心不强,敬业精神差致使护理技术水平提高缓慢。 ②业务素质差:绝大多数聘用制合同护士为中专毕业,专业技术和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她们在具体工作中,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失误,不能和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个别护士显得心理紧张,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甚至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③心理壓力大: 聘用护士的心理压力比在编护士大,工作缺乏稳定感,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前途无保障。致使她们主人翁责任感不强,临时观念强,经常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特长;同时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自卑、烦躁、嫉妒、虚假、委屈、抵触、埋怨等。

管理存在的问题: 部分人员未经正规护理专业培训进入护士队伍、从事护理技术工作,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护理专业的发展。管理者理念:缺乏对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在编护士逐年减少,医护比例下降呈倒置状况,护士常年超负荷运转,大多数临床科室以聘用制合同护士为主体。由于护士配备数量不足、责权利不一致,严重地影响了护士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以至护理质量难以提高。

管理对策:择优录取,依法执业,严格准入制度 认真核查毕业证和护士执业证,并进行面试、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达到录用标准时方可录取。首先从本院即将毕业的实习学生中选拔,实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科室推荐、后择优录取留用。另一部分来源于社会招聘录取,选择综合素质好、热爱护理专业,受过中等以上本专业学习,并且有正式护理专业文凭,学习成绩良好,并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的年轻护士作为考核对象,然后进行面试、笔试,护理技能考试这三个环节进行选拔,择优录取。录用后需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方可签订劳动合同。

加强在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由护理部组织训练组和考核组,系统的进行培训,科室加强护理继续教育,提高聘用护士的业务素质,然后分配到各个临床科室试用,试用期一般为3个月,试用期满,认为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方可签定合同。培训的重点内容是:护士素质教育,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育等,培养聘用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她们热爱护理专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护理专科知识的培训,主要针对医院的特点,请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和科室护士长讲授本院的专科护理理论,使大家在思想上对本院的护理工作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她们今后参与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各项基础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培训。提高聘用护士的心理素质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合理化作用诱导聘用护士理解和在编护士的待遇不同;培养职业自豪感来理解自己的辛勤工作,为病人解除痛苦;建立适宜目标,增加自信心。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引入竞争机制,制定管理规定,明确奖惩制度,对敬业精神好、责任心强、业务技术好的护士给予奖励,并作为转为在编的依据;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定期考核,淘汰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的人。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护理管理者应利用各种机会促进在编和聘用护士之间多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增进了解,促进正常人际关系的发展,减少护理人员之间的隔阂,增加护理队伍的凝聚力。

重视培养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抢救技能:认真学习应急风险预案,让护士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并通过不定期的演练、模式及情形训练加深印象,把风险预案放在病房固定位置,便于护士在空闲时和操作过程中对照整改。每天利用晨交班后的15~30分钟,让每位护士轮流进行操作流程演示,从而提高了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注重强化护士进行危重患者护理技能及抢救中使用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仪器的操作培训。 

总之,使聘用护士迅速成长为精通业务、爱岗敬业、体贴患者、身心健康、技术精湛的护理工作者,是我们每位管理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尹承宇.对我院合同护士整体素质的剖析及其管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6):672

2彭莲,王雪岩,刘蕊.加强聘用合同护士的管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1):815-818

3王伟.如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6年2月第3卷第3期

篇4:华为的聘用合同

一、高校的聘用合同制管理

高校聘用合同指以高校及教职工作为当事人双方, 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关于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和聘用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的协议。协议就是合同, 也就是双方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契约。高校的聘用合同管理制度, 是以聘用合同管理为基础, 体现高校对教职工的指挥、管理与监督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它是维护高校与教职工双方权益、促进双方和谐稳定的基本关系的依据。高校聘用合同管理制度涉及高校公开招聘、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签订、聘用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安置等广泛内容, 不仅关系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更影响着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 在高校推行聘用合同制度, 建立高校充满竞争与活力的人事管理模式, 应构建一套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目前,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逐步深入, 聘用合同使高校与教职工双方都自觉受到其制约和约束, 基本实现了从人治转向法治的状态。对教职工而言, 已提高了依“合同”办事的意识, 对高校管理者而言, 也提高了以“合同”代“权”的意识。合同意识、岗位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合同管理的观念亦逐步深入人心, 这是高校推行聘用合同制以来已取得的成就, 为高校进一步完善聘用合同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聘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聘用合同管理在试行中, 因体制性原因及政策配套原因, 也暴露出一些立法上和操作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给高校人事制管理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1. 立法层次不高。

《意见》是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合同的指导性文件,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是企业单位实行劳动合同管理的主要依据, 两者都是改革用工制度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无论是劳动合同还是聘用合同, 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认和形成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 从根本上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关系的变革。两者在适用范围上不同, 《意见》适用事业单位中编制人员, 对高校而言就是高校编制内人员。《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主要适用在企业 (当然同时包括高校这种事业单位中编制外劳动者) , 两者在合同内容、合同条款、考核制度、解聘辞聘制度方面, 大同小异, 在“大”的原则、法律精神方面基本相同, 但在“小”的规定方面存在差异。此外, 最重要的是法律效力不同,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 是国家基本法律, 而《意见》是原人事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其法律效力低于《劳动法》 (当然也低于《国家公务员法》) 。目前, 人事部与劳动部已合并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力争在本质一致的基础上, 实现其制度上的

●陈莉

接轨。因此, 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改革也急须上升立法层次, 且力争在一些具体规定上借鉴《劳动法》、《劳动法合同法》的规定进行完善。

2.《意见》中反映出聘用合同制的法律缺陷。

用人单位实施聘用制管理的角度分析, 《意见》中反映出聘用合同制的法律缺陷。对有些重要规定模糊不清, 或规定缺失, 或出现与民主法治精神相背离的情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规定反映出不平等。聘用合同倡导的是平等, 彰显的是公平正义, 反映的民主法治精神。但《意见》在第六项关于“规范解聘辞聘制度”中, 将“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列入受聘人员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 这点与民主法治精神相背离。其一, 国家机关包括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只要被录用或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 就可随时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无形中表明了国家机关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优于普通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存在明显不平等;其二, 将“国家机关”限定在公务员范围, 该规定有明显的“官本位”思想而不符合民本精神。在实践中, 只要高校教师考入国家机关, 高校就得无条件地放行, 就得毫无疑义地解除聘用合同, 这不利于保护高校的利益。从保护双方利益的角度, 此种情形应为双方约定解除的情形。 (2) 解除聘用合同的另外情形中无竞业性限制规定。《意见》对聘用人员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 受聘人员应当坚持正常工作, 继续履行聘用合同, 6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 即可单方面解除合同。”这点是基于保护人才流动的角度立法的。但对有些特殊人才的流动没有作出规定, 如对掌握单位重大核心技术、重要机密等高层次人才, 没有限制性规定, 即对竞业性限制没有作规定。对高校而言, 一些掌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高级人才, 只要本人提出单方解除, 单位在受聘人员提出时可以不同意, 但只要其“混”够6个月, 即只要时间拖够, 单位也得无条件同意解除, 这点显然不利于单位的管理, 更不利于单位的权益保护。 (3) 受聘人员违约后无承担违约责任规定。《意见》在违约责任方面, 规定了单位提出动议, 解除聘用合同时, 单位须向受聘人员支付经济补偿, 同时规定单位在无过错责任条件下, 如受聘人员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受聘人员考核不合格的情形下可解除聘用合同 (解除同时须支付经济补偿) , 这是基于保护弱者一方的利益而制定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 可以理解。但《意见》对受聘人员单方提出解聘动议的 (凭培训服务期违约外) , 却没有规定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也没有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如支付单位经济补偿或支付违约金) 。受聘人员单方解除合同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 怎样承担违约责任, 在《意见》中没有任何规定。从订立聘用合同的宗旨看, 聘用合同保护的是双方的利益, 重在保护弱者教职工的利益, 可以理解, 但对高校与高校一些特殊人才的关系而言, 特殊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 在违约责任的规定上, 《意见》规定明显不完整, 存在明显缺失。 (4) 单位解除合同的程序问题未作规定。《意见》对聘用单位单方解除的程序未作具体规定, 这导致司法实践中高校在单方解聘的程序和具体解聘时间之界定不明而发生纠纷。《意见》对聘用单位单方随时解除合同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解除合同的情形, 但对聘用单位单方解除的正当程序未作规定, 如程序上是口头通知还是书面通知, 限定多少时日之内解除, 解除是否有书面解除事由, 在解除时相对方是否还应有其申辩权等都未作规定, 这让高校在真正解除受聘人员时没有法定的程序依据。 (5) 人事争议仲裁内容及受案范围不合适。2003年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3]13号) , 规定第一条“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 它规定了程序上及某些人事争议实体上适用《劳动法》, 但事实上人事争议的实体应该适用人事相关规定, 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意见》中将公开招聘、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的期限、定期或聘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安置等问题上发生争议的, 认为当事人可以申请人事仲裁。2007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了《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国人部发[2007]109号) , 规定人事争议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意见》对人事争议仲裁规定不合适, 也就导致人民法院受理人事争议的受案范围也不合适。在人事争议仲裁及法院受案中, 公开招聘、聘用程序、未聘安置等可作为人事争议仲裁和受案范围, 但聘用合同期限、定期或者聘期考核等, 不应纳入。理由在于, 其一, 聘用合同期限、考核问题等是用人单位内部管理的内容, 如将之纳入人事争议仲裁和受案范围, 势必会干涉高校的一些自主管理权利, 影响了高校作为法人组织的自主权利的发挥;其二, 在司法实践中, 因为聘用期限、考核等问题是单位内部管理问题, 如将之纳入仲裁范围和受案范围, 在仲裁或审案时,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都难以判案。建议关于聘用合同期限、定期或聘期考核问题, 由用人单位制订规章制度来规定, 同时, 有关其争议问题应由高校内部建立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解决。

3. 高校实施合同聘用制度的操作难点。

(1) 双方约定条款受限。《意见》对聘用合同的条款、内容以及变更、解除条件做了原则规定, 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则需要双方约定。例如《意见》规定了双方可以约定合同终止的条件、违约责任等, 如果双方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约定合同终止的条件及违约责任、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等, 这些规定就很难执行。总的讲, 高校要“用足用够”法律赋予的权利, 掌握合同约定的技巧, 根据高校自身情况约定合同内容, 包括前面提到的竞业性限制约定。必备条款, 要有大量约定内容, 当然约定条款要注意遵循法律原则。聘用合同质量高低, 关键在于约定内容是否符合实际, 是否具体可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聘用合同只能是搞形式、走过场, 难以起到合同化管理的目的。 (2) 相关制度不配套。首先, 外部制度规定上, 需要制定相互衔接的政策。高校实行聘用制后, 人才流动必然加快, 原有的管理方式和政策将会遇到挑战。例如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 是制约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议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国家应鼓励人才市场的发展, 促进人才交流中心的职责完善。其次, 从聘用合同内部管理上, 需要高校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聘用合同制的推行有赖于聘用单位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考核、薪酬、奖惩制度等。制度是否健全, 制度的执行过程是否合法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滞后。许多高校习惯采用过去的惯用做法, 没有及时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 变更相应的条款和规定, 与现行规定接轨。规章制度更多地体现的是用人单位的意志, 当高校现行规章制度与聘用合同约定不一致时, 则以聘用合同为准。因此, 高校必须按照经过民主程序制订人事规章。在民主程序上, 有些涉及教职工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规定必须经教代会、工代会上讨论通过。二是不合法, 包括内容不合法。因而要注意相关规章制度的合法性, 并及时进行审查、修改, 量化细化考核、奖惩标准, 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三、加强探索, 积极促进聘用合同管理

1. 立法上充实内容, 相关政策尽快配套。

(1) 内容上应充实完善。由于我国用人制度和用工制度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过程之中, 高校聘用合同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 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也不断出现, 因此, 需要结合8年的实践情况, 对《意见》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借鉴执行了10年的《劳动法》和新的《劳动合同法》的精神, 修订相关规定, 完善相关内容。 (2) 立法层次应上台阶。国家机关公务员受《公务员法》的调整, 企业劳动者受《劳动法》的调整, 这两大类别的人事关系、劳动关系都受到国家基本法律的调整, 唯有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 目前仅停留在法规层次, 受《意见》的调整和指导。因此, 需要加大对《意见》的执行研究, 加大对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调查研究, 不断总结改革经验, 力争将《意见》上升到国家基本法律层面, 争取立法上水平, 立法层次上台阶, 为高校聘用制推行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3) 相关政策尽快配套。聘用制的顺利推行, 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配套。目前必须专门对事业单位人员医疗期、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等问题进行政策规定, 同时加快对聘用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 加快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启动和完善, 加快事业单位的聘用制改革, 顺利推进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套完善, 为高校聘用制推行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

2. 高校合同管理的操作上要配合推进。

(1) 树立合同管理的意识。中国人对合同从来不够重视, 其实合同就是契约, 合同就是有法律意义的文件, 是合同双方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法律依据。人员聘用制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得以实现, 因此, 实践中, 用人单位与聘用人员应进一步树立合同管理的意识, 从聘用合同的本质和内涵上把握签订聘用合同的现实意义, 避免在执行中玩过场、走形式。高校双方树立合同管理意识, 可以促使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合同聘用关系。 (2) 建立健全高校管理规章制度。高校聘用制的不完善将导致聘用合同功能的弱化, 将导致聘用合同的履行无章可循。对高校而言, 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首先, 在组织机构上, 应建立聘用工作组进行聘用资格审查等工作。在高校, 高校教师是履行合同的主体, 对高校的从业教师而言, 还有职业资格的限制, 因此, 高校在推行聘用制度时, 应同时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高校在聘用时应建立聘用工作机构, 对聘用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同时, 聘用工作组对聘用程序进行指导, 对聘后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再是, 加强聘后管理。在民主法定的程序上, 建立健全工作纪律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同时, 规章制度内容应具合法性, 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最后, 高校应建立聘用合同纠纷的事前防范机制, 建立书面约定合同内容机制, 避免口头约定和可意会的模糊方式带来的不必要纠纷。 (3) 倡导诚信文化。诚信文化能建立良好的隐含的心理契约, 诚信是生存的基础。法律的框架把人的一切行为固定在了诚信的范围内, 没有信用就失去了人格, 这种人就很难生存。应该说, 在高校与教职工建立合同的同时, 也就建立了心理契约。西方很注重契约精神, 已形成了稳固的契约文化。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我们也面临着遵循游戏规则与恪守道德秩序这两大历史性挑战。聘用合同的本身就要求人们在精神、道德领域弘扬诚实守信。因此, 高校双方在签订合同时, 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原则, 做到言而有信, 信守承诺, 力争建立起与教职工责任和义务的交换关系的感知和理解。当履行合同中出现争议纠纷时, 双方也应加强沟通, 充分协商, 互相释疑。高校应积极倡导诚信文化, 普及教职工信用观念, 加强道德教育, 避免不良职业道德带来相互利益上的伤害。 (4) 人性化管理。高校聘用合同管理中, 应加强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绝对不是人治管理, 它是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管理。高校聘用合同的订立, 要求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形成约定。从管理的角度, 高校聘用合同管理制度更多地体现着高校作为用人单位的主体意志。因此, 高校要做到人性化管理, 首先要将教职工放在真正平等的位置上协商合作, 避免出现原有体制下的人身依附关系, 避免造成双方的不平等地位。高校应避免将其管理意志强加于人。同时, 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疏通内部沟通渠道, 实现教职工的情感交流, 塑造教职员工的心理期望。 (5) 加强管理技术, 实现合同虚拟化管理。目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受到网络化的强大冲击, 高校聘用合同管理也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 以网络为工具, 人事管理可以将处于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人力资源有效地整合, 为高校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技术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工作方式, 如网上招聘、网上培训、网上沟通、网上考评等, 因此应建立高校网络文化, 并由此来规范、约束、指导虚拟环境下员工聘用合同管理。从管理技术角度, 将减少聘用合同管理的成本, 在网上维护员工的合同管理情况, 如增加合同修改、终止等合同模块功能, 从管理技术上推动聘用合同管理的有效执行和监督。

[本文为西南科技大学校内重点预研基金项目。]

摘要:国内高校在2002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的意见》后, 相继推行了人员聘用合同制度。聘用合同管理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立法上和操作上的问题, 给高校推行真正意义上的人员聘用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外部配套政策支持下及规范内部合同管理制度下, 加强合同管理, 积极推进高校人员聘用制的施行。

关键词:高校,人员聘用,聘用合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J].中国人才, 2002 (11)

[2].申渝.建立社会化的人才信用体系[J].中国人才, 2002 (4)

[3].王通讯.入世后人事人才工作新走向[J].中国人才, 2002 (4)

[4].王岩.论聘用合同[J].中国人才, 2002 (11)

[5].唐志敏.目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需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才, 2003 (2)

[6].程延园.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中的有关问题[J].中国人才, 2003 (12)

[7].沈月娣.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J].教育导刊, 2007 (7)

篇5:华为的聘用合同

关键词:聘用合同制护士,人性化管理,探讨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 合同制护士已逐渐成为临床一线的主力军。如何对合同制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 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其效能, 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注重的问题, 也是医院护理工作发展乃至医院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合同制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 经过8年的管理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我院管理实施办法介绍如下。

1 人员资料

我院8年来, 共聘用护士46名。招聘对象, 均为女性, 年龄在18~25周岁之间, 学历为中专和中专以上学历。招聘来源, 一方面从院内实习生中择优录用:另一方面借助于广告、电视等方面向社会招聘。在聘用护士46人中:本科2人, 大专28人, 中专16人。从招聘护士总体来看:学历比较高, 自身素质好, 年轻有活力, 但职称比较低, 临床经验不足。

2 基本做法

2.1 把好准入关:

招聘方法, 首先人事科按《合同人员管理办法》组成招聘小组, 其人员组成有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 人事科主任、及资深较高有临床经验的护士长、护士等9人组成。应聘人员通过自荐、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面试等进行, 考核组成员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及综合素质进行当场打分。合格者, 报院部, 院长召开有关人员开会讨论, 通过后初步录用。

2.2 把好培训关:

对聘用的护士, 院里对她们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时间30d, 授课210h。培训内容:首先请护理院长讲解医院的设置、医院规章制度、医院的优良传统。护理部主任讲了护士理念与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教育。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做一名了优秀的合格护士?让大家思考。院里还抽调资深高的优秀的护理人员, 对其进行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医院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培训;并由各科护士长根据所在科室的工作性质, 分别主讲三十项护理技能与实际操作, 请素质好的护士做护士礼仪规范表演;讲课形式:观看录像、示教、临床观摩、实际操作等。岗前培训后, 新聘护士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理论和综合知识复习, 护理部对其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考试合格率达100%, 优秀率占96%。经过岗前培训, 目的让她们了解院史, 能更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患者。使其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化结构。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护理人才。考试合格后, 进入聘用试用期。

2.3 把好试用关:

岗前培训后, 将新聘护士全部充实到临床各科室、首先, 进进行半个月的临床试用期, 由护理部推选临床带教老师。让科护士长、带教老师进一步考核新聘护士综合素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护理操作, 考察他们对护理工作认真的态度, 和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让他们懂得有关疾病的护理、疗程以及疾病可能出现的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懂得医疗仪器的操作及治疗时所需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等等。特别是对重患者的抢救技术尤为重要。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进取性、及责任心等。半个月试用期结束后, 新聘护士写出自我总结, 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给予评价。护理部再根据科室的评价和自我总结, 逐个进行筛查。一部分考核较差的护士, 由护理部人员与每位进行谈话, 让她们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 下一次应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充分体现医院既有严格管理, 又具备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经过半个月临床试用期, 考核合格的护士, 被分配到各临床科室, 同时医院人事科与她们签订1年试用期合同。

2.4 把好带教老师关:

护理部根据需要抽调一批医院具有实力的优秀护士做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负责护理带教老师的管理工作。选拔护理带教老师的条件:要具有护理专科以上学历、具备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其负责护理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护理教学质量的管理, 护理部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的学习培训及考核。考核不过关, 不可带教。

2.5 把好考核关:

护理部人员每天到各科室走访、观察各科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对新聘护士管理情况。科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新职人员制定了考核计划。考核内容涉了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各种注射、铺无菌盘、无菌物品的使用、各种护理表格填写绘制、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等, 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实质。把考核内容融于日常工作中, 对有新患、重患、特殊病例等、带教老师要及时提问所需知识等, 使其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 结论

聘用护士的心理需求要尊重, 护理部要随时掌握她们的心理动态。尽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提升聘用护士的自尊、自爱、自强心理, 使她们不断提高掌握新知识, 新业务能力、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1]。新聘护士总体来看:学历比较高, 自身素质好, 年轻有活力, 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人才。针对以上特点:我院从护理理念和职业规则、法学教育和护士行为规范作为整个内容贯穿培训当中。对护士基本素质、礼节、礼仪知识, 沟通技巧, 急诊、急救, 专科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护士自身素质的好与坏, 对提高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鼓励她们继续努力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及护理业务水平[2]。要关心体贴她们, 经常与她们沟通, 创造一个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工作氛围, 对她们一视同仁, 共同把护理工作做好。如我院每年选拔优秀护士聘用护士占护士比例56%, 还有工作2年以上工作表现出色、业务好的聘用合同护士允许参加晋级考试, 对获取资格的聘用合同护士给予一定的待遇。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工作。工作中对她们要严格管理。护理部每月对新聘护士进行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护士素质、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等进行抽题签考核, 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技能比赛, 比赛优胜者给与奖励和表彰。目的是提高新聘护士的业务能力, 提高新聘护士自身发展的意识, 提高患者对新聘护士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王永玲.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现状及强化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8) :21-22.

篇6:华为的聘用合同

关键词:三级公立医院,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

前言

随着医院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按编制配置的护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 因此各地医院开始大量招聘合同聘用制护士。那么, 如何加强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从而激发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护理质量, 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三级公立医院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某市三级公立医院的合同聘用制护理人员管理现状、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并走访了5位科级主任及护士长, 了解合同聘用制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征求人事科的同意后, 开展了合同聘用制护士座谈会, 深入了解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作情况。对问卷、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一) 合同聘用制护士队伍不稳定、离职率高。

因为工作的性质原因, 合同聘用制护士用人制度的不确定, 不少合同聘用制护士产生不稳定感和无归属感。近五年来, 合同聘用制护士离职7人, 正式在编护士离职0人。据调查这些离职人员来院工作时间较短, 离职原因有:从事护士职业压力大, 担心工作中发生错差导致医疗事故1人;工资待遇低、个人发展受限2人;合同到期1人;结婚生育2人;转行1人。

(二) 合同聘用制护士学历低, 综合素质相对不高。

前些年, 护理本科大学生较少, 再加上入编困难, 应聘者较少。后来, 医院普遍降低了聘用护士的条件, 对学历的要求是中专、3+2大专, 或是统考大专。由于选拔人才的起点低, 部分中、大专院校学习风气不浓, 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 实践能力不高, 综合素质偏低。

(三) 合同聘用制护士职业价值观模糊, 缺乏归属感。

有些合同聘用制护士在临床工作不安心, 上夜班又嫌累;有些城市独生女合同聘用制护士怀孕后, 受家庭影响, 想提前休产假或辞职当专职太太;还有的合同聘用制护士事业心不强, 工作浮躁, 纪律松弛。这主要是因为合同聘用制护士大多数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独生子女多, 生活能力和吃苦精神差, 欠缺奉献精神, 再加上合同制聘用制护士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方面还不完善, 缺乏激励与竞争机制和职业认同感、归属感。

(四) 合同聘用制护士医疗事故多发。

据统计, 该医院2012~2015年合同聘用制护士发生医患纠纷或者医疗事故4次, 而正式在编护士发生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次数1次。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学历以大专为主、她们大多来院工作时间较短。由此可以说明, 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医疗事故发生率要比正式编制护士高, 而且大多都是护龄较短、学历较低。

(五) 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

有些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效率较低, 没有表现出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工作倦怠, 疲于应付, 缺少激情;有些合同聘用制护士过于计较得失, 对待自己的工作不遗余力, 对待责任范围外的工作不管不问, 草草了事。由于护理工作本身工作忙、压力大, 容易过早产生职业倦怠, 对工作失去激情。

二、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 同工不同薪, 福利待遇低。

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资待遇低, 最主要的原因跟国家的政策有关。国家虽然出台相关政策, 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现如今, 绩效工资已经实行同工同酬, 但是与正式在编护士相比, 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基础工资及福利待遇还是不同的, 正式护士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核定, 而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基本工资是医院自己核定, 相对偏低, 没有完全实现同工同酬, 造成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差, 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室及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

(二) 晋升空间小。

医院在职称晋升、加薪等方面合同聘用制护士的评选条件与正式在编护士有所差异, 甚至以编制的条件限制合同聘用制护士的晋升。该医院合同聘用制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技术职称评定渠道不同, 正式在编护士的职称主要是由劳动部门下发指标, 不允许非编制人员占有下发给正式在编人员的指标。大部分的医院规定非在编人员是不能评定职称的。该医院从2014年逐渐放开政策, 允许非正式在编人员通过人事代理评定。但因为非正式在编人员的档案都存放于该市的人才市场, 所以在技术职称评定方面, 两种编制人员所通过的评定渠道不一样。假如合同聘用制人员评定上职称, 单位如果不聘, 那么合同聘用制人员就没办法享有应得的待遇、晋升。

(三) 医院对合同制护士的管理重视不够。

一些医院对合同聘用制护士管理从思想上就没得到很好的重视, 把她们当作临时工, 廉价劳动力使用, 不愿意花费更多财力、精力对她们进行培养。认为只需要胜任常规的护理工作, 不需要给予过多业务方面的培训, 对她们的需求和关心较少。因此, 合同聘用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机会少, 知识更新换代慢, 业务技术水平和护理综合素质较差。

(四) 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压力。

护士既是白衣天使, 又是妻子、母亲, 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有的患者对医生治疗不满意时, 往往把怨气散在护士身上, 甚至对护士围攻打骂, 导致护士精神压力大;另一方面护理工作事关患者身体健康, 甚至生命, 责任重大, 工作中不能有一丝差错;最后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病房护士一般情况下多为女性, 工作任务繁重, 常年有夜班, 经常加班。工作之外照顾家庭, 使得护士身体承担的压力超出一般女性。

(五) 倒班的不合理模式。

被调查的合同聘用制护士倒班占62%, 而白班占38%。说明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班次主要以倒班居多。被调查的正式在编护士倒班占34%, 白班占66%。说明正式在编护士工作班次主要以白班为居多。医院在排班时, 没有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能一视同仁的态度爱护、体谅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够科学有效的排班, 那么就会给护士工作造成危害和压力, 使护士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疲劳, 甚至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

(六) 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的相关文件要求医疗卫生系统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国家卫生部门虽然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实施, 但是由于以前旧的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制度的根深蒂固, 执行人员和实施对象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各项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所以导致一些地方的政策实施只是流于形式, 实际上并未完全展开。

三、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政策建议

(一) 医院层面

1、建立相对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提高合同聘用制护士的福利待遇。

公平是指一个医院在内部的薪酬体制上能够做到按劳分配、同工同薪。首先, 每年医院可根据自己经济任务完成情况, 结合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情况酌情发放奖金;其次, 对于取得职称评定的合同聘用制护士应对其进行工资上调, 兑现与正式编制护士的相同工资待遇;最后, 通过适当加大夜班费用的数额, 增加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资。除基本工资外, 合同聘用制护士可以随着在医院的工作年限增加而增加院龄、福利待遇、节日津贴等补助。

2、完善和加强针对合同聘用制护士的激励机制。

一是综合业绩考评, 提升晋升空间。病区及科室每年对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进行综合考评, 根据业绩评奖、评优、物质奖励等, 完善奖惩制度。给予合同聘用制护士在职称晋升、聘任等方面更大的空间, 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 实施合同聘用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在职称评聘和职位晋升的统一标准,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实现医院发展和员工成长实现双赢;二是关怀与鼓励, 增强精神激励。医院由于聚集了众多的高级知识分子, 论资排辈现象尤为严重, 再加上编制的特殊性, 导致合同聘用制护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缺乏职业安全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医院管理人员给予合同聘用制护士在工作、生活中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消除自卑感, 帮助她们树立信心, 更好地为医院做贡献。例如:定期召开座谈会、职代会等, 使护士了解医院的发展, 管理者也通过面对面的座谈了解合同聘用制护士的需求, 加强对她们的人文关怀。

3、对编制外的人员, 建立人事档案。

从新护士来院至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 人事科为每一位合同聘用制护士建立个人档案。合同聘用制护士的人事档案统一存放在当地人才市场, 但医院也应该将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工作情况、思想品德、奖惩情况、考核结果和合同书等进行存档。医院需要主动承担对员工档案管理的要求和义务, 为医院日后的人力资源配置、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健全医院规章制度。

医院的合同聘用制护士具有流动性强、人员比例大等特点, 医院应该制定一套专门针对合同聘用制人员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 采取与在编护士一视同仁的具体和人性化的管理原则。人事部门的绩效考核可以参照这些标准, 作为发放奖金、评优等的标准。医院的规章制度就如同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 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和规范的作用,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时, 规章制度能够作为用人单位的合法依据。

5、严把聘用关。

优秀的护士队伍是医院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合同聘用制护士普遍学历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原则上应聘者必须具备全日制护理本科学历, 从而提高合同聘用制护士整体素质。着重引进学历高、教学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因为合同聘用制护士的行为准则、业务水平、道德规范都直接代表着医院的形象,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上级相关部门层面

1、加大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保障的主体, 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投入理应是政府担负。但是,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人员工资不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投入靠医院自筹。并且政府严格控制人员编制、人均医药费、医疗服务价格, 使得医院建设发展资金压力大, 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故建议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重点是基本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投入, 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性亏损的补贴, 减轻公立医院负担, 进一步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2、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监管。

上级相关部门应重视护士及护士工作、维护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合法权益。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的原因之一是医疗纠纷不断增加。上级相关部门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服务监督机制, 为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也为调解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责任判断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新霞.综合性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岗位管理的研究——以内蒙古某综合性公立医院为例[D].内蒙古大学, 2014.

[2]牛巧红.山西省三甲医院聘用护士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 2012.

[3]王丽君, 王颖等.我院聘用制护士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武警医院, 2002.7.

[4]陈楠, 颜巍等.聘用制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D].护理研究, 2014.26.

上一篇:公安部108号文件下一篇:个人工商户合作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