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培养徒弟工作总结

2024-06-05

师傅培养徒弟工作总结(共5篇)

篇1:师傅培养徒弟工作总结

前几天一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武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现在临近考试了,同学们的心情有些浮躁,我想让一个好学生带一个差学生。下面我读名字的同学请站起,李婷、崔新宇、李涛、张晗……这些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说罢,温柔的目光把站着的同学扫射了一遍,带着无奈,面无表情的拿起另一张纸,念道:“婉儿、吕嘉欣、韩雪、杨一鸣、程倍佳……你们这些人是老师,分别收一个学生,负责辅导他们。现在一个师傅选择一个徒弟。”一听这话,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左顾右盼。我选择了张晗,我觉得她平时虽然爱管闲事,但是爱发言,无论错还是不错,她都会积极的举手。从这点看来,他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定好了选择的目标,我第二天就开始行动了。

首先,为了更好的帮助她学习,我让她和我的同桌换了座位,这样,她有不会的题或者检查她作业就方便多了。第二,我规定她只要不是自己的事,就不许插嘴,就不许多管闲事,排除一切干扰因素,静下心来学习。第三,在回答问题上,张晗要更上一层楼,积极发言,争取把问题回答对,理解到位。第四,干什么事都要勤动脑子,向别人问题时,解题思路是最关键的,理清题意,掌握方法,做到融会贯通。不要直接问答案,这跟“抄”没什么两样。第五,认真听课,作业字体要工整。天天承诺,天天记、看,为什么就用不到学习中,生活中呢?要知道,字就是我们的脸面,考试时,书面整洁了老师心情就好,有可能会给你个卷面分,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成绩还可以提前几名。张晗,我相信你,在你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你一定可以做到!

从此,张晗做什么事都很谨慎、很小心,害怕一不小心自己又养成坏习惯。写作业时,她竭尽全力,慢慢的,一笔一划的认真写字,比以前进步了很多。老师布置了作业,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磨磨唧唧了,不关自己的事也不再过问了;别人说她怎么怎么样,她也不跟那人计较、斗嘴了;学,要认真的学,玩,要开心的玩!如今的她改变了很多!

张晗,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祝你期末考试考出好成绩,加油!

篇2:师傅培养徒弟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眼徒弟在长辛店项目部工作一年多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过程。工作中能牢记自己身份,找准位置,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提高思想认识,时时能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起到模范作用,给大家留下好印象。

总之徒弟在这一年半的工作学习中,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能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严格要求自己。

徒弟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刚刚走向工作岗位各种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些许差错,例如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个别工作做的不够完善、遇事不够冷静,但正所谓前事之鉴后事之师,希望徒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坚信随着徒弟知识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在日后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将会更加成熟、得当,一定会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他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3:师傅培养徒弟工作总结

1.“传、帮、带, 师徒结对模式”最终效果不确定, 不能保证所有新教师培养的有效质量, 也就是说并非每个师傅带出的徒弟都是合格的。

教学工作最讲实际, 新教师在大学里所学的理论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际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现在全依赖于师傅个人的“传、帮、带”, 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的。万一师傅本身亦有某个环节上的弱项呢?或者这个徒弟是一位自觉性不太高的新教师呢?或者师徒关系过于密切以致“培养要求”被师傅“和谐”掉了呢?凡此种种, 都是新教师培养中的不确定性。所以, 学校不能将新教师培养重任转化为个人行为, 不能将一名新教师的前途仅仅就交到一位老教师的手里。还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规划。

2.“师徒结对”容易导致拉帮结派, 有碍教学竞赛的公平性。

在学校的安排下行了拜师大礼, 那么师徒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比一般的同事要走近很多。于是在实际工作中, 据笔者观察, 很多徒弟成了师傅的义务打工仔———改作业, 改试卷。师傅则成了徒弟在教学竞赛中的保护伞。因为一旦学校要组织工作时间在1~3年的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评委自然就是这些师傅们了。于是为了谁是一等奖, 肯定要争执一番, 甚至也可能闹出点小矛盾, 毕竟师徒一张脸嘛。所以笔者认为这种师徒结对的第二个弊端就是有碍教学竞赛的公平性。

3.“师徒结对培养模式”效率低下, 类似于农业时代手工作坊中师徒手把手地传授技艺。

一个新教师可能2~3年的时间就花在向某一位老教师学习上了。每周听师傅两节课, 仅此而已, 至于课后的讨教, 用鲁迅先生的话来形容就是“总觉得很寥寥”。这是笔者留心观察与深入了解后的正确结论。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这是多么大的时间浪费。就算是这位师傅有着魏书生一样博大的教学思想。新教师也不至于整天锁定目标跟在他后面学啊。更何况一般的师傅又不是魏书生呢。甚至有的师傅顶着骨干教师的头衔, 其实知识老化、方法老化, 只不过在学校的资格也老得可以。新教师需要学的东西太多, 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任小艾等经典的教学艺术你能不了解吗?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法、教学五认真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你能不熟悉吗?所以新教师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 他们应该接受系统的、要素齐全的职业性培训。

4.“师徒结对”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复制, 而少见创新与超越。

新教师刚工作, 可塑性大、模仿性最强。如果将新教师比作一张白纸, 那么你画啥就是啥。当然这只是从大的方面讲是复制, 或者说是不完全复制。其实人都有一点依赖心理, 大多数新教师也同样如此, 你给我指定了师傅, 那我依葫芦画瓢就是了。其主动要求改进自我的内在需求性极有可能大打折扣。近十年来, 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新生代教师的总体质量究竟如何, 是上升还是下滑, 笔者不敢妄下推断, 但与八九十年代比, 有一点可以肯定, 就是大师未闻, 名师零星。现见诸报刊媒体与学术讲座的基本还是上世纪的老同志。

5.一个重要的思考题:现代教育背景下, 教师的个性化与规范化哪一点更重要?

笔者以为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教师培养, 规范化应重于个性化, 首先要做规范合格的教师, 然后再做有个性的教师。不能以个性化的传承代替规范化的要求。比如, 陈景润、沈从文都曾做过一阶段教师, 个性很鲜明, 但却并不适合教师职业。

教书育人这项工作, 吃苦耐劳、爱生如子的责任心是第一重要。教学技能是第二重要。个性则又次之。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因为教师工作乃是为学生服务的, 学生出成绩才是硬标准。成绩从哪里来?当然要靠教师的诲人不倦。从这个角度看显然首推前两项。至于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 那是次要的。

6.一个并不复杂的建议:三个层面三招齐下抓新教师培养。

第一, 给新教师提供一个师傅群体。

假定一位成熟教师有一个擅长的教学点的话, 那么一群成熟教师相互叠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覆盖面。新教师可以随意听课, 各取所需, 兼收并蓄。这就好比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 哪个男一号不是师出众多名家, 然后博采众长, 又自成一家的呢。

第二, 用专题讲解的形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逐个突破。

前文提到新教师工作后应该接受系统的、要素齐全的职业性培训。学校应调集全校各学科的精英教师就他们最擅长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技艺对所有新教师开讲座, 讲深、讲透、讲全面。每周或每两周突破一个教学点, 如, “课堂提问的技巧、怎样设置课堂的高潮、怎样赢得学生的信任”等等。这比新教师多听两节课的作用大多了。这个层面由学校集中组织, 发挥集体的力量, 有利于提出刚性的要求, 有利于考核, 最能够保证培训的质量, 是使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最佳路径。

第三, 促成新教师相互研讨, 交流学习心得。

专家的指导对新教师来说, 有时可能还有种“眼高手低、望之莫及”的感觉。这时, 来自新教师群体自身的交流研讨就显得很有必要。有时新教师相互间的启发与帮助会比专家的指导来得更为实在, 更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所以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促成新教师创建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 (如, 教育沙龙、办公场所的相对集中等等) , 随时随地相互学习, 相互“碰撞”, 相互鞭策, 共同成长。

篇4:师傅不同 徒弟的命运也会不同

8岁的长今,靠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熬过了通宵的惩罚,终于被韩尚宫录取为徒,跟随学厨艺。

师傅让长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她端一碗水来。长今小心翼翼端来一碗,可师傅看看水,便再不理长今,做自己的事去了。

如此过了许多天,师傅什么也没有教,只是让她重复地端水。长今非常地痛苦,也非常茫然,不明白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因其他的小伙伴都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了很多手艺。

直到有一天,长今因为跟母亲多学了一门知识:在下土雨的时候,要把煮开的水洗菜,才能解决宫中食物莫名其妙变质的大难题。一时长今赢得了宫中所有人的好感,韩尚宫惊喜地对长今说:“你有个很聪明的母亲,知道根据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煮食方法。”

长今恍然大悟,在端水之前,开始问韩尚宫:“你要喝凉的还是喝热的?你今天肚子痛吗?大解了吗?”然后在水里加了一点食盐给韩尚宫,并说出自己加盐的理由。

师傅大悦:“你终于明白了!因对于做食物的人来说,水放在碗里,就是一碗食物,你要了解对方倒底要什么?需求什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需要,再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美食来。”

庄子说:“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能学习的东西;做事,就是要做他不能做的事;辨论,就是要辨他不能辨论的内容。对知识的学习探寻,要把目标定在不知道的境界,这样就达到学习的顶点了。”

要学习“不能学习的东西”,就是要学书本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前人没有传下来的东西,世间上没有定论的东西,老师不能教的东西——那就是“创造力”。

长今的师傅韩尚宫和今英的师傅崔尚宫,两人教导学生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崔家在朝中当了五代的最高尚宫娘娘,祖祖辈辈积累了大量做膳食的经验,收藏了无数做膳食的秘诀,崔尚宫希望今英把这些膳食秘诀烂熟于胸,并时时以家族的权势要求,来作为做出最美味食物的标准。

韩尚宫却要长今不停地端水,她希望通过这个极普通的行为,启发长今如何了解进食人的心情,体悟食物的道理,感悟到做膳食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切都不是现成的,是不能直接教导给长今的,要靠长今自己的领悟力和创造力。结果长今真的做到了,所以韩尚宫激动万分,认定长今是一个可造之材。

世界华人成功励志第一人——陈安之说:“你只学我讲的成功知识,你不会成功,你只有去做,把成功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行为,你才可能成功。” (摘自《要你成功》)

庄子说:“对知识的学习探寻,要把目标定在不知道的境界”,是要求学习者,把最终目标放在无限的,表面知识以外的追求上,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韩尚宫知道自己记录的密诀虽然很多,但它是有限度的;端一碗水虽然很简单,但要端一碗能让饮水者感动甚至永志难忘的水,就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而这正是韩尚宫的追求,是韩尚宫一直没变过的“做食物人的坚持与信念……

崔尚宫教授今英做膳食的知识,韩尚宫则启发长今领悟做膳食的真谛;崔尚宫传授今英做膳食的杰出本领,韩尚宫则开拓长今做膳食的创造潜力;崔尚宫关注做食物的技巧,韩尚宫则关注做食物者的人生态度……

所以长今从来没有见过鲸鱼,却能做出最美味的鲸鱼美食;长今失去了味觉,却能做出令人惊叹的美食美味,按师傅的话来说:“长今有画出味道的本领”。

长今和今英,两个同样的聪明、是同样有天赋的孩子,却最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个成功,一个毁灭,是因为她们的老师不一样,是因为她们对学习最高境界的理解不一样。

《大长今》励志的启示:

1、能拜智者与名家为师,是可遇不可求的福份,到书店,到图书馆拜高人名师为“随身教练”,是人人都容易做得到的事,当拜师以后,修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就看每个人的悟性,每个人的行动力及每个人的自制力了。(摘自《王阳感悟》)

2、世界华人成功励志第一人——陈安之说:“领导者懂不懂专业技术这不是重点,懂得如何凝聚适合的人才,如何改善缺点,如何发挥优点,如何激励别人达到巅峰状态,这才是领导的重点。

一个食品公司的总裁可以当IBM公司的总裁,让它从亏损到获利,可见跟产品行业没有关系的,惟一有关系的是他本人的领导力。”(摘自《领导力决定一切》)

篇5:文凭惹祸 师傅对徒弟痛下杀手

河南省华龙电缆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誉。

董浩昌1952年4月生于新乡市,是顶替父亲进入电缆公司的。他虽然小学勉强毕业,但在工作中爱学习、肯钻研,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革新能手。后来董浩昌不仅获得了高级技工的职称,还曾多次代表厂里参加全国性行业技术大比武,为厂里争得荣誉。这期间,连续几任厂长都对他非常器重,有意提拔他为主抓生产的副厂长,可工厂改组公司后,领导班子研究来研究去,最后还是认为:董浩昌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套,可他的文化基础太薄弱,做副厂长的潜力有限,也不能服众。为此,董浩昌在第七车间车间主任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好多年。

有一阵子,董浩昌希望通过成人考试拿个大专文凭,于是买来相应的书籍自学。可是,他苦读了几个月后,董浩昌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儿。对他来说,看书学习远没有开机床、搞技术创新有意思。曾有朋友劝董浩昌不如花钱买个假文凭,他对此嗤之以鼻。最终董浩昌痛苦地放弃了拿文凭的念头,并把希望都转移到了独生女儿董媛媛身上。

2005年7月,公司给董浩昌调配过来一名叫黄长远的助手。

黄长远43岁,本科毕业,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而更难得的是,他通过半工半读,又拿了硕士文凭。这样一来,黄长远在领导眼里就成了既有高学历又有技术的全能型员工。厂领导安排他给董浩昌做助手,正是想让他把董浩昌出类拔萃的技术学到手,然后委他以重任。

董浩昌打心眼里欣赏黄长远的悟性和灵气,为了公司的发展,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生产技术传授给了黄长远,全然不顾别人“要有所保留”的提醒。一年后,黄长远的技术被公认上了一个台阶。董浩昌不仅没有丝毫失落,相反认为徒弟为自己争了光。

2006年12月初,新上任的总经理决定在厂里进行一次岗位改革,公司10个车间主任的职位都要竞聘上岗,从普通员工到中层干部都可参加。

技术水平过人的董浩昌觉得稳操胜券,可3天后厂里公布的竞聘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黄长远当选了第七车间主任,当了那么多年车间主任的董浩昌落选了。那段日子,他心烦意乱、寝食不安。好在女儿媛媛经常安慰他:“您放心,我会争气的,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徒弟风光师傅失意,师徒叫板埋祸根

新官上任三把火!黄长远当上车间主任的第一周就颁布了新的《车间劳动纪律及奖惩规定》,对上下班时间及请假制度、单位时间内工作量都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2007年元宵节那天,车间活儿较多,黄长远便叮嘱员工完成任务后才能下班。下班时间过了,董浩昌手上还有4个零件没下车床,如果加工完需要近1个小时。这时,他想起中午在饭桌上已答应女儿下班后陪她一起去看焰火表演,如果干完活儿会错过看表演时间。

董浩昌想向黄长远请个假,可当时黄长远不在车间。董浩昌不想让女儿失望,他放下手头工作溜出了车间……另一位姓马的员工家里也有事,看到董浩昌走了也步他的“后尘”。岂料两人走后不到10分钟,黄长远便从外面回来了,他一眼便发现少了师傅和马姓员工。这时,有员工说:“黄主任,新的规定奖惩分明,您可要一碗水端平啊!”

黄长远暗暗埋怨师傅带头违反规定,为了服众,他当众宣布,两个早退的员工扣发当月奖金!

事后,黄长远本想私下里找师傅解释一下,可第二天厂里安排他到江西南昌一家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一去就是一周。董浩昌当月奖金400多元被扣掉了。本来,丢了车间主任的岗位,每个月就已经减少700多元的岗位津贴,这一下子又被扣掉一笔奖金,连生活都有困难了,更何况女儿来年还要考大学呢。

董浩昌越想越窝火!

从此,董浩昌自觉与黄长远拉开了距离。

一转眼,黄长远在车间主任的位置上已经干了3个月。由于奖惩分明,锐意革新,第七车间的绩效明显超过其他车间。在一次全厂员工大会上,总经理不吝夸赞重点表扬了黄长远。员工大会后就有小道消息传来,分管业务的副经理快到退休年龄了,黄长远将成为最佳候选人。

听到这些传言,董浩昌心里的疙瘩越拧越大!

师傅怒杀高徒,惨案抛出社会问题

一次,董浩昌刚完成生产任务,黄长远走过来轻声对他说:“师傅,那边王长庆做出的模具有些问题,您帮他修复一下吧!”董浩昌已经很累了,可是他见不得不合格的产品从第七车间流出,于是二话没说便接了下来。正当董浩昌忙得满头大汗时,一旁却有人挖苦:“老董啊!您就好好带带王长庆吧,他也是个车间主任的料哦!”董浩昌心头最敏感的部位被捅得隐隐作痛。此后,他再也不愿意“给别人做菜”了。

2007年10月6日下午3点,董浩昌刚到车间,黄长远硬着头皮又捧来几个员工不合格的电缆模具让他修复。董浩昌冷冷地说:“我现在没有心情,先放一放吧!”

黄长远退让一步:“好的!下午下班前,你把这个工作完成!”

这种多少带有命令的口吻“腾”地点燃了董浩昌的怨气,他梗着脖子说:“我今天还真不想修,你有能耐就再扣我这个月的奖金吧!”

黄长远也忍无可忍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董师傅,这是车间的安排!你不修也可以,这个月的奖金要扣掉了!”

向来毕恭毕敬的黄长远突然翻脸,董浩昌的大脑霎时嗡嗡直响,积压已久的屈辱和愤恨翻滚上来……他失去了理智,一把抽出车床下面的三棱刮刀,吼了一句:“你扣我的奖金,我要你的命!”说着,朝黄长远的腹部猛刺过去……

黄长远没回过神来,师傅的三棱刮刀已经在自己胸部捅了个血窟窿……他慌忙捂住伤口惊呼:“师傅,你、你、你怎么能这样?快来人呀!”岂料董浩昌一不做二不休,接连朝着黄长远的腹部又捅了两刀……黄长远眼前一黑,倒在血泊里!

发泄完愤懑,董浩昌渐渐清醒过来!他一下子瘫软在公司的墙根下,全身颤抖成一团……

2008年3月26日,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董浩昌故意杀人一案。庭审中,董浩昌对自己的杀人事实供认不讳。法庭审理判处他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死者黄长远的家属各类经济损失11000元。

悲剧谢幕,一个严肃的问题却抛给了社会:在现代社会里,水平和文凭碰撞、资历与学历叫板的现象绝非偶然!这个矛盾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文中除董浩昌外,其余人物皆为化名)

上一篇:游黄山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作文下一篇:装修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