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2024-07-26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共6篇)

篇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三年多来,我省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由于传统的影响,一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教学的主体性;一些教师全盘否定传统,“为新而新”,课堂呈现出一片虚假繁荣。这些现象必然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出现,严重地制约着新课改目标的实现。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学习的主体,突出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才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一年来南京市“个人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的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祈盼同仁指教。

一、把握、理解“两标”,明确教学方向

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行动指南。这里的“两标”是指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两标”,才有可能实现课改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理解课程标准呢?

第一,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这里的宏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全部必修和选修模块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即课程目标。中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某一学习模块后所能达到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Ⅱ)》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规定:“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这段文字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在学完必修(Ⅱ)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内容标准,即模块的学习要点。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是一个系统,它共同构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

第二,正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层次要求。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没有表述。鉴于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的一贯性,教师可借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将“内容标准”中的学习要点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考试目标,是基于课程目标的一种测量标准。考试目标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如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和选拔性考试目标。前者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后者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考查。

综上分析可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1)教学过程要作整体设计,从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到微观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2)在讲授学习内容时,要按照课程标准,梳理具体的层次要求。抓住重点难点,并在授课前向学生展示,让目标在师生心 中。(3)在教学中,应围绕课程目标,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是否拓展教学内容。

二、营造乐学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决赛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内容标准》梳理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和教学重点,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图片资料、影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引出问题,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使教与学同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和学习状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既可以用于新课题的导人,也可以用于知识间的过渡、历史事物的论证和探讨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

实践证明,缺乏有效指导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将教师合理有效的指导或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成果。从师生互动层面看,首先,坚持高效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教师高效讲授,是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讲授的内容要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侧重重点、难点和疑点;“新”是指教师适当补充新内容(或材料),有选择地介绍新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或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深”指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讲授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并非无限拔高),对学生设置学习“障碍”,有利于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而对学生的自学,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更有效。

其次,教师引导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讨论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课而言,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疑问,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重点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同时疑问要确保

有梯度,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具有典型性与示范性。使学生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当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联想已有知识,各个击破。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再次,教师引导与学生个性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理解程度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设计,让他们对知识都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珍贵的新知识,彰显各自的个性。例如:一位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明治维新时期“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也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摆脱半殖民地的危机,有利于深化改革;还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也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奴役和掠夺其他民族。学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富国强兵思想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是各自个性彰显的体现,也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探寻后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识,并加以适当的方法指导,自然会得出初步的共识,即日本的富国强兵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引导与彰显学生个性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价值,而且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博采众长”,掌握学习历史、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生生互动层面看,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间合作的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可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课堂 绩效,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历史事物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一个历史事件中往往蕴含着诸多因素,在有限的时间里,仅靠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解决,借助学生间的合作来提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走向世界的日本》一课时,让学生合作探究俄日改革的差异及其原因。他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学生去研究两国改革的政治差异;一组学生去研究改革的经济差异;一组学生重点研究改革差异的原因。通过分组重点学习与合作探究、讨论,三组分别选派代表宣读合作研究的成果,当学生宣读的成果中有错误或不足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完善,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个题目的探究。可见,在生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名组织者,更是一名指挥者和调控者,同时也是一名参与者和引导者,并且根据学生的实践把个人和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变成集体的智慧。

总之,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时机,突出方法的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活动方法等,因为掌握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四、挖掘资源。合理渗透。升华情感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的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而体验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本质就是公民素质中的人格教育。其内容包括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坚强不屈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民主科学和法制的意识、开放的世界意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和载体,依托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合理解读史实,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有效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壮观的历史画面,体会历史智慧,认同历史文化,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自然生成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加强检测,及时评价,巩固提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对于课堂检测要及时反馈、矫正。课后练习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②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③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④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当然,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除了检测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要将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加以记载,存入学生档案袋中,体现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发挥积极性与参与性,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总之,高效课堂建设的途径很多,教师明确目标、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变“主演”为“导演”,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前提;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突出主体,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关系,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建设高效课堂、推动课改深入的保证。愿我们所有教师牢记肖川老师的话:教师要“围绕学生转,教学方式围绕学习方式转”,身体力行,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高效课堂建设的好办法。

篇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实践――高效课堂

文/杨晋霖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形势,初中历史教学不得不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实践。高效课堂是教师对课堂的改革,它能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高效的发展,所以,它无疑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一项教学新举措。

篇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都是以上课讲授加小测验为主, 很少有教师关注如何创新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 认为提高成绩才是最终目的。新课改是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理论指导, 高中历史新课改提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既有能力的训练, 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更有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指导原则, 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思路进行创新和改革, 旨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模式。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思路

2.1 丰富学生历史信息获得能力的途径,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是一个贯通古今, 信息量大, 包含内容丰富的科目。历史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绝不仅是某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与几个重要的历史年代的简单拼凑。因此, 要想学好历史, 把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发挥得更好, 仅靠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年代需要学生准确、牢固识记, 但是许多学生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又觉得“老虎吃天, 无从下口”, 在识记的过程中, 常会出现把知识记混的情况。因此, 必须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更为丰富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独立获取历史信息、历史知识的能力, 才能随时随地领略历史的魅力, 而且能不断的充实历史知识, 提高历史素养。历史新课改中,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强调的是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因此, 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行培养, 比如通过写历史片的观看日记、网上查阅、阅览图书、参观古迹等很多方式, 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历史信息获取的方式都可以被我们整理改进并利用, 提高学生历史知识获取的能力, 提高课堂有效性。

2.2 积极改进“教与学”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种的历史教学过程, 更明确地定义为“教与学”的过程, 它包含“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这是对传统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主导课堂, 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机会, 而且其主动性得不到任何发挥的“一言堂”式教学最大的改进。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处理好如何讲课的问题, 而是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如何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这才是关系到历史课的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为历史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课堂也不仅仅属于教师, 而是属于教与学的双方共有。发挥好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多种方式, 比如让学生分组轮流主持课堂, 每个小组准备一部分知识,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 学生同时也可以提问教师。“小老师”讲课的效果, 需要大家打分评判, 并定期评出优胜组;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去, 为教师提供双方都能接受的教学案例、教学思路等。以此来激励学生主动的学习和主动的思考, 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3 多元化作业策略, 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学生, 只有学生真正的产生了兴趣, 才能有积极性去学好历史, 因此, 新时期高中历史仍然要以培养学生积极性, 引导学生产生内驱为主要宗旨。作业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环节, 而且对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传统的作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甚至被学生当成负担, 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多元化作业策略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遵循多种原则, 以多种载体、多种类型、多种评价为内容的作业, 对于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需要发挥多元化作业策略, 培养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在作业中发现自己学习的闪光点, 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3. 结语

总之, 面对新课改历史教学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认真积极应对, 并且要耐心学习新课改的精神, 认真践行新课改的内容和原则。让新课改真正深入到我们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 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着重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标准, 注重改进新情况、新特点下的教学方式, 从而摸索出一些新时期新的课堂教学背景下所面临的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学习的主体,突出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才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一年来南京市“个人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的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祈盼同仁指教。

一、把握、理解“两标”,明确教学方向

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行动指南。这里的“两标”是指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两标”,才有可能实现课改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理解课程标准呢?

第一,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这里的宏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全部必修和选修模块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即课程目标。中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某一学习模块后所能达到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Ⅱ)》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规定:“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这段文字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在学完必修(Ⅱ)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内容标准,即模块的学习要点。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是一个系统,它共同构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

第二,正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层次要求。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没有表述。鉴于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的一贯性,教师可借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将“内容标准”中的学习要点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考试目标,是基于课程目标的一种测量标准。考试目标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如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和选拔性考试目标。前者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后者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考查。

综上分析可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1)教学过程要作整体设计,从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到微观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2)在讲授学习内容时,要按照课程标准,梳理具体的层次要求。抓住重点难点,并在授课前向学生展示,让目标在师生心中。(3)在教学中,应围绕课程目标,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是否拓展教学内容。

二、营造乐学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决赛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内容标准》梳理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和教学重点,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图片资料、影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引出问题,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使教与学同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和学习状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既可以用于新课题的导人,也可以用于知识间的过渡、历史事物的论证和探讨等。如:在讲授(必修Ⅱ)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我先讲述:“一个人,一个时代,在这里要感谢一位老人,一个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位伟人,是他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再投影出一组图片——《喜看南京变化》(幻灯片)。“南京新火车站——南京高速行驶的列车”、“南京长江二、三桥——气势宏伟壮观,如同彩虹卧波”、“乡村新曲——过去的奢望,今朝的现实”。然后,我随即提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这样的情境创设仿佛将老师和学生变成了导游和游客,通过富有情感的导人语、南京建设新成就的展示等身边的资源及浅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既符合学生由近及远认识外界事物的学习规律,也能快速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学生以高昂的精神状态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

实践证明,缺乏有效指导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将教师合理有效的指导或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成果。

从师生互动层面看,首先,坚持高效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教师高效讲授,是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讲授的内容要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侧重重点、难点和疑点;“新”是指教师适当补充新内容(或材料),有选择地介绍新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或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深”指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讲授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并非无限拔高),对学生设置学习“障碍”,有利于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而对学生的自学,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更有效。

其次,教师引导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讨论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课而言,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疑问,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重点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同时疑问要确保

有梯度,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具有典型性与示范性。使学生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当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联想已有知识,各个击破。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再次,教师引导与学生个性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理解程度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设计,让他们对知识都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珍贵的新知识,彰显各自的个性。例如:一位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明治维新时期“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也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摆脱半殖民地的危机,有利于深化改革;还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也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奴役和掠夺其他民族。学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富国强兵思想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是各自个性彰显的体现,也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探寻后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识,并加以适当的方法指导,自然会得出初步的共识,即日本的富国强兵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引导与彰显学生个性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价值,而且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博采众长”,掌握学习历史、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生生互动层面看,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间合作的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可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课堂绩效,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历史事物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一个历史事件中往往蕴含着诸多因素,在有限的时间里,仅靠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解决,借助学生间的合作来提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走向世界的日本》一课时,让学生合作探究俄日改革的差异及其原因。他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学生去研究两国改革的政治差异;一组学生去研究改革的经济差异;一组学生重点研究改革差异的原因。通过分组重点学习与合作探究、讨论,三组分别选派代表宣读合作研究的成果,当学生宣读的成果中有错误或不足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完善,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个题目的探究。可见,在生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名组织者,更是一名指挥者和调控者,同时也是一名参与者和引导者,并且根据学生的实践把个人和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变成集体的智慧。

总之,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时机,突出方法的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活动方法等,因为掌握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四、挖掘资源。合理渗透。升华情感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的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而体验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本质就是公民素质中的人格教育。其内容包括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坚强不屈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民主科学和法制的意识、开放的世界意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和载体,依托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合理解读史实,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有效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壮观的历史画面,体会历史智慧,认同历史文化,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自然生成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加强检测,及时评价,巩固提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对于课堂检测要及时反馈、矫正。课后练习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②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③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④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当然,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除了检测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要将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加以记载,存入学生档案袋中,体现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发挥积极性与参与性,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篇5: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南京市秣陵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进行实验,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同年秋季新学年进行高中课程改革。2006年辽宁、安徽等省份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具体来说新课程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即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学习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装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个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有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装过早偏科,同时避免所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领域的设置是新课程体系的一大亮点,同以往的课程改革有着明显的不同。而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由于有学习领域的宏观统领,这里的科目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培养的素质进行了更理性化的规范,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模块则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这种单元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

高中新课程除了有内容设置的完整体系外,还有一个最大亮点,那就是课程设置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两个方面:其一学生有在获得该科目的最低学分后选择最高学分的权利;其二,即便要获得同样的学分,学生也可以选学不同的模块。这样的结构设置在保证每个不家务事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可供不同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1990

年和2002年的高中课程计划将大多数学科都分为必修和选修,所谓的选修是在为实践中的文理分科服务,学科类的选择性却并未显示。

新课改除了课程内容的改变外,还有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等诸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面对这些改变,学校将如何应对,教师将如何组织自己的教学,学生将如何进行自己的学习,如何让新课改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如何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新课改后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年的建校史,先后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并有多人考入北大、南大等知名高校,许多优秀人才分布在祖国和世界各地,他们中有学界名流、党政领导、高级将领、科技精英、体育健儿、祖国卫士,如原空军副司令员王良旺、原南京市副市长张连发、清华大学教授金德华等。随着江宁融入南京主城区之后,随着城区名校向江宁扩张,随着民办学校的日益增多,随着中等学校招生在全市的打通,学校面临着新的更严峻的挑战。首先是生源很不理想,学生都是在区高级中学等省市重点中学招完之后录取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入学的分数还低于学校的录取最低控制线。其次是学校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的集镇,随着城市代的发展,成为江宁区普通高中离城区最近的一所高中,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再次现在社会和群众对教育和教育质量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这样的形势下,全校上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出路在哪里?我们必须要以质量求生存,质量立教、质量兴校。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秣陵中学是一所老牌完中,有着54总之,建设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求稳定、求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需要。

二、本课题界定与研究的价值

(一)本课题概念界说

新课改背景: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同年秋季新学年进行高中课程改革。2006年辽宁、安徽等省份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这是本课题实施的大背景。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将新课改的全新理念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又是城市辐射农村的桥头堡,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重要纽带。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社会形态就具有城市和农村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结合部地区的农村既没有城市的秩序井然、文化厚重、经济昌明的底韵,又没有传统农村自闭纯朴、憨厚中直、乡邻互助的民风。而座落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高中,则较城市或是农村的更加难以管理。在城市边缘化生存、教育资源短缺、生源差、老师队伍不稳定,是这类学校共同的特征。

高效课堂: 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们试图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学校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两个主要层面来进行探索,探索新课背景下我们这样的新兴城区普通中学的高效课堂的特征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关注对教学案例和教学个案进行研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 展,使学校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从新课改的前提下,从“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的视角,对建设高效课堂理论进行实践性的探讨,摸索出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建设高效课堂的模式,从而为同类型学校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研究,并形成具有一般规律性,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的理念和结论。

2、实践价值:

A、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重视人的发展,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研究当前的教育问题,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构建生气勃勃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信心,培养学生自控能力,有利于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学生在校发展最大化和终身发展潜力的最大化。

B、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建设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本课题在研究与实践的同时,注重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才能和管理技巧高超、人格素养健全的教师队伍,真正使学生和教师在健康的课堂氛围中,用健康高效的方式沟通和交流。

C、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校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有利于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三、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特色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四川省龙马潭区特兴镇中心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等。在我国,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或个人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山东省安丘市进行了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实验小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实施“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浙江省建德市启动“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山东省瑞发学校研究后总结出了《高效课堂六大特征》。此外,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小学蔡国仁先生撰写的《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叶枫先生撰写《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辛兆刚先生撰写的《优质高效课堂的特征》、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夏方进先生撰写的《深研“高效课堂”,建设快乐校园》等论文,这些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孙亚玲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文中对国外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她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但对高效课堂却少有提及,也没有系统的研究。

(二)本课题特色

从“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效课堂进行研究,国内外并不多见,而且是从我们这样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高中入手,因此,本课题具有开发价值和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课题研究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其共同联系是:“高效课堂”的特点。本课题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其区别是:本课题是从“新课改”的背景下,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高中角度来研究高效课堂,这是本课题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比较分析后,国内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主要在小学,而且还没有从新课改角度研究,山东安丘、浙江建德的研究的落脚点分别是快乐和有效,而我们的落脚点却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的高效课堂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将填补空白,并能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理论支撑

(一)本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制定出新课改背景下符合学校特点的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的制度和标准,为学校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提供参照标准和评价标准。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新课改背景下符合学校特点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为教师组织高效课堂的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市内、区内同类高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教师关注自身课堂管理行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行为,促进教师课堂管理与教学行为的改变,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三年内打造一支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素质过硬而又协调发展的教师队伍。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积极向上、乐于参与的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格,为学生的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陶治师生情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具体研究内容:

总课题组下分为五个子课题组,分别从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的构建、非智力因素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效课堂关系、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及对策等五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根据新课程的设置进行分类,语、数、外等大的教研组还细分到备课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相关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语言与文学类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1-

1、语文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1-

2、英语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2、数学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3、人文与社会类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

1-3-

1、历史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3-

2、政治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4、科学类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

1-4-

1、地理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4-

2、物理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4-

3、化学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4-

4、生物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5、技术类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

1-5-

1、信息技术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5-

2、通用技术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6、体育与健康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7、艺术类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7-

1、音乐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7-

2、美术学科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8、研究性学习中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9、校本课程中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调查。1-

10、影响高效课堂的非智力因素调查。1-

11、高效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成长状况调查。

2、各专题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建设研究。2-

2、教师专业成长与建设高效课堂关系研究。

3、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建设高效课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

4、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与高效课堂的关系研究。2-

5、各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2-5-

1、语言与文学类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1-

1、语文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1-

2、英语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2、数学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3、人文与社会类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3-

1、历史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3-

2、政治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4、科学类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4-

1、地理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4-

2、物理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4-

3、化学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4-

4、生物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5、技术类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5-

1、信息技术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5-

2、通用技术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6、体育与健康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7、艺术类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7-

1、音乐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7-

2、美术学科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8、研究性学习中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2-5-

9、校本课程中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3、高效课堂教育理论研究。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和整合子课题研究的前提下,从基本理论,运作模式,机制建构等方面形成新课程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高效课堂的理论,并从中探究出一定的规律,为更多的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陶行知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的根本点在与,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学生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享教。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理论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

2、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此理论启发我们: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有一种反思的意识。

3、教学最优化基本理论。教学最优化是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它启示我们:它使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但效益很少的行动中解放出来,选择最好的实施教学的课堂管理模式等。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涵义指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层涵义指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个人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就是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5、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日渐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方向,教育的功能更加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教育的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人。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研究借鉴相关的实践经验,学习研究大量教育理论,从中汲取优秀的研究成果,汲取综合一些鲜活的理念与信息,增强理论研究上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对本课题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2、行动研究法。在校内分学科进行选点试验,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并在教育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3、调查法。采用问卷及走访这两种调查方法,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对影响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4、总结法。对每个阶段都进行总结,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5、实践验证法。通过实践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构想进行验证,对构想给予相应的总结、纠偏与调节,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调节,在调节中发展,再在新的发展与实践中进一步去验证、调节,形成良性循环。

(二)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的具体思路为:调查研究——确定方案——开题论证——目标实施——总结提炼——成果鉴定。计划用

3年时间,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课题信息,多方论证后成立学校课题组,确定成员分工及具体研究内容,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2、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9年2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目标实施,总结提炼。这一阶段将从四个子课题入手研究高效课堂的构建,这一过程要注意阶段性总结,并及时做好调整。

3、总结阶段(2009年3月-2009年9月)整合资料,形成成果,作成果鉴定。

六、本课题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各学科的目前课堂教学调查报告

3、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

4、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

5、高效课堂设计方案汇编

6、高效课堂教研论文集

7、学生个案集

8、相关活动图文及影像资料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为课题的研究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我校高

一、高二均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所有高

一、高二的任课教师均接受过新课程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新课改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有的学科已开始尝试着去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并有两位教师市级个人课题得到立项。这为我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市区教科研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学校的全力支持。江宁区教科室的领导对我校的课题申报工作非常关心,并亲自到校给予指导,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学校还将邀请市教科所的领导到校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在研究实践中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对研究进行跟踪指导。学校多次召开专项会议,讨论布置课题研究工作,要求所有课任教师均要参加到课题研究之中,并为课题提供时间和经费上的保证。这些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课题组组长为南京市秣陵中学校长、南京市地理学科教学带头人,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曾先后担任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的负责人和南京市“十五”教育科研招标课题“学校师德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的副组长,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各学科的教学骨干,且都在教学第一线。这些同志不但有多人参加过省“十五”课题研究,而且还有多篇论文在国家或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核心成员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5人被评为市、区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区青年教学标兵、1人被评为区青年骨干教师。这些为课题的高质量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

4、课题组的管理中实行分级网络式管理,总课题组下分为五个子课题组,分别从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的构建、非智力因素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建设高效课堂的关系、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及对策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分类,语、数、外等大的教研组还细分到备课组。通过这样的层层管理,充分调动全体课任教师和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切实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

八、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组长:

王小林(校长、南京市地理学科带头人)

1、负责学校总课题组的全面工作。

2、负责课题组研究经费、后勤保障工作。课题组核心成员:

唐兆亮(教务处副主任、江宁区地理学科带头人)

1、负责学校总课题组的具体实施工作。

2、负责教师专业成长与建设高效课堂关系研究子课题的全面工作。

孙友宁(副校长、江宁区历史学科带头人)

1、负责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建设研究子课题的全面工作。

王良成(副校长、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江宁区生物学科带头人)

1、负责学生非智力因素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子课题的全面工作。

鲁志远(教务处主任、江宁区生物学科带头人)

1、负责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建设研究子课题的具体工作。

2、负责数学学科、科学类学科、技术类建设高效课堂调查及其模式研究子课题的全面工作。

孙学斌(德育处主任、江宁区政治学科教学带头人)

1、负责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建设高效课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子课题的具体工作。

斌(总务处副主任、江宁区体育学科青年教学标兵)

1、负责体育与健康类、艺术类、研究性学习中建设高效课堂调查及其模式研究子课题的全面工作。

刘生忠(德育处副主任、江宁区物理学科青年骨干教师)

1、负责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与高效课堂的关系研究子课题的具体工作。

张昌军(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宁区语文学科青年教学标兵)

1、负责语言与文学类学科、人文与社会类建设高效课堂调查及其模式研究子课题的全面工作。

篇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在新课程中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一、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继承者转变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拓者;

二、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四、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五、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材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六、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权威”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学校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因而课程改革就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新课程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启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左右;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启用新课程。2009年下半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因此,研究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角色转换具有前瞻性,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基于此,我们十分有必要研究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那么,在新课程中,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下简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继承者转变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拓者

根据笔者研究发现,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理念上,课程观取代了教材观,注重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价值及总体认识,体现了新的课程资源观,而不是单一地局限于教材;[1]内容上,呈现出诸如材料广泛、多样、新颖,社会生活史、地方史比例加重,更加关注热点问题,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引入等特点;[2]而目标上,除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外,更重视学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大视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也日趋明朗,如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爱国主义、世界意识等。毋须多言,如此的命题趋势,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没有现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就不能适应高考命题的上述变化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在注重“双基”的前提下着重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继承者转变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拓者。课堂教学应着重探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有实效?”三个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强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提供相关平台给学生以展示和讨论。

针对当前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学会知识的活用与迁移。例如:在讲“百家争鸣”时,我们让学生把老师当作“诸侯国国君”,四个小组分别代表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然后让学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话题向“国君”提出各自的主张,要大家来分析“国君”会采纳哪一家观点?为什么?假如我是一位小生产者,又会赞同哪一家观点?哪一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这一教学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但是,我们要强调一点,研究性教学方法事实上与传统的讲授法并不矛盾。因为大家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法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般性知识占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效果更好,学习效率更高,考试成绩也更理想。对于复杂的概念、性质、评价、历史客观规律等的掌握,则应通过新的探究性学习,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但这必须要老师作必要的讲授与分析。

二、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老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学校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老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了。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对此,许多专家呼吁,现代学校老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老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老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证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信息和知识,但远不如动手行动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亲身体验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我们应

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新课标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合作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向生活,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在他们看来,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教师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管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处于被管制被奴役的境地,基本上丧失了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这种模式化的管理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创新能力极为不利,只是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标准件”。这与新课程的核心思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相违背。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新课标要求老师由传统的学生管理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为此,老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论”,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有可能。当前许多老师也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和学生一道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与学生一起分享问题探究中的快乐,这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新课标要求老师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要求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老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与交流。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并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而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四、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正处于生命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和尊重感,需要教师的尊重、关爱和理解。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学校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奠基阶段,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影响。所以,教师应站在生命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和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宽容、理解、关怀和支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和支持者,成为他们情感的归宿。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生命走向和谐与完善。

新课程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的老师并没有真正将教育新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如有的老师教学设计很新颖,但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关注的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参”,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

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材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视教材为“圣经”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应迅速适应这个环境,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必须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历史教材是师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文本素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桥梁和中介,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历史录像资料、历史文物、历史纪念场馆以及历史遗迹等同样都应该是学习历史的良好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应积极吸纳不同版本的教材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同时利用好地区的德育资源来丰富历史

课堂教学内容。在处理教材上应努力做到“有主有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略,有深有浅”。

江西省龙南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自2008年秋以来,大胆创新,依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参照不同教材版本,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校本教材。校本课程规范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叙述,注意了每个专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避免了教材上知识点的散乱,从而有利于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宏观把握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减轻记忆的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必修3《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在校本教材中我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重点叙述儒学的兴衰过程,即春秋战国时期产生、西汉时确立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陷入困境、宋明时期复兴、明清时期受到批判并重新趋于活跃、最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否定,使学生立即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叙述每个不同时期和阶段时,又重点列出了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落实了基本知识点。二是重点叙述了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便于学生正确看待儒家思想,弥补了教材缺少总体评价的缺陷。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教师在获得课程开发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了课程开发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建构,还要承担起开发学校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任务。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和强烈的参与意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的能力,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写适宜本地使用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六、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权威”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过去,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学科内容和相对稳定,再加上体制的因素,许多教师长年累月只念“一本经”,教上几年书,大致熟悉了教书的套路之后,便把自己的教学方式变成了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周而复始地使用。这样,教师俨然成了“知识权威”。

而今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学校教育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研究成果日新月异。那种想一劳永逸地学习知识然后坐吃老本的做法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即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如果不注意充电,也很可能会因为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的陈旧或匮乏而落后于时代,最终被社会所淘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个性、开发校本课程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陈旧的知识体系,通过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只有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泛丰富的学科外知识,才有可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知识更新异常迅猛的信息时代,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才能用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当好学生学习的楷模.

当然,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是说说而已,它需要勇气,甚至于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我认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必须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新课改下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倡导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是开放和学习资源,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找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灵活地运用好教材,来完成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目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重教知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任何时候“授人以鱼”总比不上“授人以渔”要好。第二: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

1、主体与主体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新课程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据此,则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徒如父子”式的所谓“亲子之情”,也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同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对每一个,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好、品行有过失的学生都充满关爱之情,能与其建立起亲近和谐的关系,那么,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将阳光灿烂。

2、双向交互而非单向传承关系

师生间的关系是交互式的教学相长。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明白这一点,教师就可以通过自由、民主、平等的方式,学生才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和善于创新。第三、教师应该由演员转换为一名出色的导演。

优秀的课堂并不是因为教师讲课生动而是因为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表现出色。成功的教育是一个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知识的自觉探求,能力的自发锻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充其量应该是个导演,教育过程也就是在教师这个导演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充分表演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才是演员,教师绝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有位教育家曾说:“什么样的教师在21世纪面临下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找不到下岗的感觉,自我表现欲望太强,这样的教师就该下岗了;如果课堂上学生全动起来,教师似乎没事干,这样的教师不会下岗”。

第四、教师应由优秀的工人转换为出色的农民。

工人的工作是采用同一工艺将不同的产品加工成规格一致、性能相似的产品来,变不同为一致。而农民则不同,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该施肥的施肥,该除草的除草,该浇水的浇水,该修枝剪叶的修枝剪叶。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有的要培养成茵茵绿草,有的要培养成参天大树,有的要它花开四季,有的要它硕果累累。庄稼长不好,不会去埋怨庄稼,而会从自己对庄稼的管理上、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教师的工作应象农民一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切忌对所有的班级所有同学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去教育。

总之,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新型的人才需要新型老师的培养,新型的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关系祖国兴旺、民族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1〕郭玉金《如何进行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M〕 〔2〕温州二十二中《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和研究》〔〕 〔3〕钟启泉、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4〕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

〔5〕郭玉金《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M〕 〔6〕《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J〕 〔7〕《新课改下教师行为的转变》〔C〕 〔8〕《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J〕

〔9〕刘桂玲《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J〕

上一篇:元旦节快乐贺词下一篇:杂志发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