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来源

2024-06-20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来源(共6篇)

篇1: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来源

医学科研选题的来源

[关键词]

健康网讯:

根据我国国情,医学科研选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来源。

1 指令性课题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全局或本地区医药卫生事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某一时段完成某一针对性很强的科研任务。这类课题具有行政命令性质,因此称为指令性项目。这类课题的经费额度较大,但获得指令性项目,必须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如血吸虫病防治课题,计划生育课题等都属此类课题。

2 指导性课题 指导性课题又称招标性课题。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医药卫生科学发展的需要,制定若干科研项目,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落实计划。在招标中,实行自由申报,同行专家评议,择优资助。尽管对指导性课题申请者的职称要求副高以上,但只要有两名同行专家推荐,副高以下职称者也可能获得中标资格。指导性课题主要有以下渠道。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每年度颁发招标《项目指南》。有关医药卫生科学的主要类别如下:①面上项目:这类项目面广、量大,占所有资助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自由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项目与新概念、新构思探索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鼓励35岁以下且具有较高学位或科研能力较强的年青人申报课题。②重点项目:即指处于学科前沿并可能出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此项目资助强度较大。③重大项目:即指理论与应用意义重大,目标明确,基础坚实,可望在近期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④新医药基础性研究基金:用以资助新医药前期的`关键基础性研究和实验。

2.2 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基金 国家、省市及地市科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医药科学专用研究基金。主要资助应用性课题,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研究。

2.3 单位科研基金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单位的市场意识和科研意识增强,均拨出一些经费用于科技开发。资助对象向年青人倾斜,重点资助起步性课题,为下一步申请国家及与省级课题奠定基础。

3 委托课题 委托课题来自于各级主管部门、大型厂矿企业和公司,委托单位的目的是看中受托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优势,研制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或测试分析某些产品的成份。某些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的资源,加大了在我国医学药学的研究投入,资助的力度较大。

4 自选课题 临床医学工作者,可以按照个人的专长与经验,在自己岗位上根据本人或单位的需要与可能,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在基层单位,自选课题大有潜力可挖。例如试用一个新药治疗某病,就可有意识地比较新药与原有同类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差异,也可研究该药与其它西药或中药联合用药的效应,还可研究该药疗效与不同

[1] [2]

篇2: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来源

一、课题的来源

1.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可以把那些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例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期困扰教育界的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教育教学中怎样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学生厌学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种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从这些突出的现实问题中提出课题进行研究最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能直接的提高教学质量。

2. 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

教师可以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矛盾与困境,并且没有现成的成功解决方法可供借鉴。这种疑难或困境至少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教师的理想与实际存在着差距。 (2)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如教师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指导思想出发,在教学中布置较有挑战性的作业,但这种做法却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功课,产生挫败感,最终厌学。(3)教师与领导、同事、或家长对教育教学存在的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如有的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但周围同事或学生家长却不认同,认为他在出风头,会影响学生学习。(4)教学中存在着比比皆是的“两难困境”。例如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有可能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规范性就很可能被削弱;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角色就可能无法实现了。

上述的疑难、矛盾和困境都可成为教师的研究课题,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化解问题的方法,从而走出困境,提升教学效果。

3. 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

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教师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源发地,是问题产生的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做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量的有待研究的课题。

二、选题的原则

(一)科学原则

所谓科学原则,就是指我们在选题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必须符合已经为人们所认识的教育规律,都应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

(二)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是指选题要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简单地说,就是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用价值,一方面对我国的教育科研成果积累起添砖加瓦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广大教育工作者

教研课题的选题来源及原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参考意义。

(三)可行原则

选题,首先要考虑的是价值原则,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仅仅从客观需要上来考虑选题是不够的,还必须从主、客观方面考虑是否具备展开研究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课题。可行原则是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行性。

(四)创新原则

篇3: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思考分析

一、教育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结论的需求性原则

上文提到, 高校的教育科研选题需要结合“最该做什么?什么问题能带动问题的解决, 能促进学校的发展”的问题来进行思考, 因此, 教育科研的结果是否会对学院具有创造性的收获, 有其必要性, 是否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选题非常重要。所以, 高校教育科研选题是必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实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主要的选择依据。

同时, 科研理论价值也是高校科研选题是否有其必要性的而一个重要指标。当前, 我国教育的科研理论明显相对滞后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很多的状况和为题, 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 因此急需相应的科研工作者研究出能给予的理论支持。

另外, 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理论研究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也是相当必要的。因此, 在研究选题过程中可以根据其是否具有一定价值的预见性, 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及特征进行科学选题。

2.内容的创造性原则

高校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教育规律, 认识和掌握尚未被人发现的对教学有帮助的发展规律。因此, 科研的选题势必具有创造性。

首先, 要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并结合新的问题提出教育领域中的新的概念、思维、设计及方案的选题。从不同角度的观点和多方矛盾中进行选题, 甚至在教育领域的空白中尽心选题, 都是进行高层次、创造性的科研选题, 并根据其选题创造新的理论体系, 得出新的教育规律。

其次, 根据创新性的选题进行再创造, 加深课题的科学性和深层次性。对原有的课题进行深入挖掘, 组装和改造再生新课题, 也是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再次, 根据时代的特征, 选取内容新、角度新的教育科研选题。结合时代的特征以及学校的现状, 和科研工作者自身的经验进行科学选题。“因此科研选题不应重复别人已经做过并取得成果的课题, 而应在广阔的科技园地上, 寻找那些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这就是科研选题的创造性。”

3.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教育科研选题具备一定的可行条件, 具有能够完成全课题方案的外部及内部条件。首先, 课题的选择在原理上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其次, 结合研究人员自身的条件决定其是否具备可行的条件, 具体来说, 需要结合研究者“知识基础、专业特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的科研经验、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时间”。另外, 看其是否符合研究团队的集体兴趣, “志同道合”的团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高效率性。因此, 在进行团队科研选题时, 最好选择具备相同爱好的成员选择。最后, 是选题的经费预算是否在可行范围内, 包括课题研究的场地、设备以及人力投入等多方面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二、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过程思考

1.明确科研选题的目的

明确目标是进行科研工作的首要思考条件, 我们必须在知道了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的前提下, 才能较好地掌握如何做这项工作的方法。同样的道理, 高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也需要在明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课题选择。科研研究, 顾名思义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规律, 坚持创新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并紧密结合学校的当前实际, 选择的选题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又对学生和教师造成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一般来说, 高校教育的课题选择具有导向性, 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 在明确选题目标的过程中要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

2.思考其选题是否具有创新价值

“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20世纪以来就一直流行的一句话, 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 高校科研工作者是必要谨记课题的创新性原则。因为教育科研选题反映的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具有将强的引导作用。通常来说, 研究课题都是根据研究者自身的相关经历或者通过调研了解的相关规律进行课题研究, 所谓实践出真知, “尤其在走进新课程以后, 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 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 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 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教学方法的择善而从, 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等无不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

3.是否能够形成师生共赢的局面

教育科研, 也就为了改善当前学生、教师的不利因素, 促进课堂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因此, 在选题过程中, 不得不思考其选题是否能对师生产生正相关的影响作用。

当前, 我国的教育界呈现“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定位局面。其实, 教师也是人, 在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并不是说实现学生的价值就要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上。所以, 在选题过程中, 我们要慎重地看待教师的作用, 作为引路人的教师也同样需要及时地充电。因此, 在新的教育科研选题中, 要把教师的发展等同于学生的发展, 同样站在受教育的位置。

对学生而言, 学生的目标也并不只是只有上大学一个人生目标,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教育下, 许多学生已经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以及视觉宽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些都是当前教育领域所呈现的一种弊端。因此, 在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时候, 势必要避免这一弊端。

新的教育教学课题需要转变当前学生和教师所处的状态, 恰当的改善教师的“圣人”地位及学生的“考奴”状态, 在选择新的教育科研选题时, 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4.选题的实用性和具体性十分必要

实用性是指选题的研究成果是否具备对现在教育的科学指导性, 或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 能够解决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因此, 需要科研工作者从客观的实际出发, 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深度挖掘。而选题的具体性是指科研题目要明确的提出研究目的及其价值所在, “研究题目选定的越具体、明确, 说明研究者的科学思维越清楚, 题目的假说越集中, 试验观察的对象, 使用的方法手段及所采取的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越明细, 预期结果也就越可信, 回答的问题也就越深刻。”

三、结语

因此, 在高校教育科研选题过程中, 需要结合选题结论的需求性、内容的创造性和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并充分思考其选题是否具备科学性的执行条件以及是否能实现其选题的最终目标。

摘要:高校教育的科研选题, 总体来说是要实现对高校学生具有引导性和教育性的目的。因此,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选题原则, 在掌握必要的选题方法和明确的目的前提下进行选择。

关键词:教育科研,选题,原则,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凯.教育科研论文选题的思维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02) :2009.

[2]论文科科研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2010.

篇4: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法

一般来说,一项新的、正式的科研课题的确定大多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过程:a.提出科研课题;b.对课题进行初步论证;c.将课题具体化;d. 撰写选题报告;e.征求意见,反复修订。

1.选题的策略

(1)从教育实际工作需要中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根据社会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2)从教育文献中选择题目

查阅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是选择课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策略之一。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已有研究的完成质量,如果发现已有研究质量不高,这就说明该问题值得研究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研究资料中被忽视的“空白点”;注意发现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注意发现已有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3)选择教育科学研究题目要注意可行性

研究者要根据自身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来选择研究课题和课题的深度。主观条件指研究者为完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及对有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它反映了研究者承担课题的可能性和完成课题的水平。客观条件指完成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设备、仪器、工具以及必要的人力、物力、图书资料等。对于任何一位研究者,选题必须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它。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课题按研究深度的高低是分层次的,选题时必须考虑课题的研究深度。按照研究深度,研究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①描述性课题是指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教师生活状况调查、学生看电视情况调查等都是描述性的研究课题;

②因果性课题是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它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如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就属于因果性课题;

③预测性课题是指在弄清了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它主要回答“将来怎样”的问题,如探讨下个世纪中国教育状况,就属于预测课题。

在上述三类课题中,描述性课题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小,层次低;因果性课题层次较高,难度较大;而预测性课题则是最高层次的研究课题,难度很大。研究者对课题的层次性、难易性在课题选择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4)从自己所学的专业、所担任课程范围内选择教育研究题目

专业基础知识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选定教育研究题目,只有紧密地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而有人因临时的兴趣,选择脱离自己专业的研究题目;有人偶然得到其他专业的资料,轻易决定选择脱离自己专业的研究题目,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分析肤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目前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题目往往偏大

初做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考虑各方面研究的条件,选择的研究题目往往偏大,结果不是不能完成任务,就是只能得到一些肤浅的材料,得不到可靠的、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的科学结论。

(2)对应用性选题重视不够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性的选题中,理论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大,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小;二是在应用性课题中,忽视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而是分散、孤立地探讨了一些相互关联的细小问题。这种局面与社会需要相距较远,选题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很小。

(3)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研究者在选题时不注意查阅研究文献,不了解他人研究结果和有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对已有研究成果缺乏深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二是许多研究者研究方向不明确,选题前后无关联,不能使自己的研究课题把握住问题发展的脉络而层层深入,而是在一些毫不相关的课题上按自己兴趣随意选择。

(4)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

目前在教育科研中,描述学生学习现状、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方面的课题比较多,对各种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相关分析的层次上,而对学生发展规律、影响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在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预测等研究少,即缺乏因果性、预测性的研究课题,使教育科研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功能,妨碍了其研究水平的提高。

(5)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低

许多研究课题未能同有关教育理论联系起来,研究问题较表浅,就事论事,缺乏理论深度。因此,目前大量研究未能在有关教育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很多研究结果也未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加以分析、概括。

(6)单一性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

目前,研究课题大多从某一学科的某一方面人手,缺少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科研合作大多局限在同一领域的研究者之间,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之间、同一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未能对一些较大课题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7)对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重视不够

在目前众多的教育学科研究课题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极少。由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因而目前国外对方法学的研究十分重视,不少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3.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研究课题基本选定后,研究者一般需要对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地论证。做好研究课题的论证工作,对撰写好课题申请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书面形式的课题论证有助于进一步详细阐述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从而使整个研究课题具体化、系统化、完善化。它将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行动纲领,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起重要指导作用。

(2)进行课题论证,撰写课题论证报告,是争取科研项目立项并取得资助的需要。根据研究者的课题论证报告,学校、基金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了解研究课题的价值,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客观依据,决定是否对项目进行资助。

课题论证报告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科研基金申请书”、“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申请表”等等。对于研究者来讲,课题论证报告又是“研究课题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题目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材料来源、研究步骤、经费预算等。在此不做更多的介绍。

篇5: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来源

《指南》说明:

1、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本《指南》为课题立项工作服务,促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课题。

2、课题指南项目不等同于课题名称,应用和落实的过程应是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的过程。

3、课题指南仅为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制定研究课题时提供基本思路,希望各研究主体创造性地选择更适合自身实际、更具有实效性的课题。

4、选题应从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求新、求异的现象,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具备较完善的研究条件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5.请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选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每个备课组至少报一个小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

6.各备课组小课题严格按照省市教科院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操作规程和《昆明八中教师小课题手册》进行;

7.按照省市教科院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操作规程和《昆明八中教师小课题手册》要求进行申报、开题、展开课题研究、结题活动,并由学校教研室统一组织省市区教科院有关专家进行结题评审,进啊定位优、良、合格、不合格等次,经鉴定为合格等次的结题课题由学校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课题经费1000元。

一、学科教学研究

语 文

1、初中课外文言诗文阅读材料的选择

2、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策略研究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案例研究

4、课堂教学教师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

5、作文讲评中学生例文的选择标准研究

6、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

7、提高高中学生辨证思维与言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8、高中语文课堂交流言语行为的研究

9、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性研究

10、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11、小学语文阅读情境中的表达技能训练的序列研究

12、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中语言知识学习的实践研究

13、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预防和纠正的实践与研究

14、XX年级阅读课阅读形式研究

15、语文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16、课前五分钟演讲如何成为课外阅读的平台研究

17、如何提高阅读课效率的研究

18、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

19、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的研究 20、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的研究

21、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研究

22、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

23、如何高效背诵文言文研究

24、如何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究

25、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26.初中文言文趣味性教学的行动研究 27.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练习的实践与研究

28.初中语文阅读指导课课型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29.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形式的实践与研究 30.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进策略的研究

31.初中语文“读悟写”三结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2.初中生作文“自改互评”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3.初中生考场习作低效的成因与对策

34.初中语文“情境再现”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35.初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36.提高学生作文评价能力的实践研究

37.初中学生语文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38.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

39.谈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40.语文教学中潜回答的挖掘和利用 41.“经典名篇”作文格的实践与升格研究 42.挖掘校本资源,优化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43.借助影像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研究 44.语文课堂渗透古典文化的策略研究

45.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积极性的设计研究 46.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 47.基于情感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48.渠不清流缓缓来——浅谈师生共读 49.初中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浅谈 50.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 51.让九年级学生学会梳理语文知识

52.让初三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说明文 53.让初三学生学会古诗文复习的方法 54.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 55.如何让初三学生把中考作文写得漂亮

数 学

1、中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2、数学课程新增教学内容训练体系建构的实践与研究

3、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4、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问策略的案例研究

5、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案例研究

6、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7、数学单元学业评价案例研究

8、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案例研究

9、小学数学选择和设计促进思维投入的学习任务的实践研究

10、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发展空间观念的实践研究

11、小学数学课中内部思维外显化的实践研究

12、小学数学练习中综合思维的实践研究

13、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

14、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渗透初步代数思维的实践研究

15、在数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研究

16、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17、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研究

18、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

19、促使学生及时有效订正作业研究

20、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探究 21.初三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

22.初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疑的研究

24.培养农村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25.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型辩论会的实践与研究 26.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27.初中生数学知识巩固方法的研究

28.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29.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30.初中数学讲评课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31.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际与研究 32.初中数学学习笔记本的设计与研究

33.初中数学课堂小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研究 34.初中数学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35.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36.初中数学教学分区分线管理的尝试和思考 37.初中数学习题课例有效性的研究 38.数学教学中的变式练习的研究 39.初中数学课中例题的变式教学研究 40.“五让”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让学生“说”起来的研究 41.“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减负增效”的探究 4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优的策略研究——数学智慧攻略 43.心语日记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4.让学困生爱学数学

45.农村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 46.初中数学课外作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英 语

1、初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Post-task环节有效性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3、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系列)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4、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5、合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6、提高初中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7、高中英语报刊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8、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导入的设计与研究

9、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10、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研究

11、高中英语Group Work有效性研究

1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13、小学英语课堂趣味导入方法研究

14、创设真实语境开展现在进行时态教学的研究

15、运用英语单词的拼读规则教学语音知识的研究

16、提高低年级语言游戏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17、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研究

18、提高学生英语早读效率的研究

19、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习惯的研究

20、运用听力磁带培养学生语音能力的研究

21、使学生重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研究

22、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英语的研究

23、提高单词听写的合格率研究

24、毕业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研究

25、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英语成绩的研究

26、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策略研究

27、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28、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29.如何进行有效备课的研究与探索

20.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 31.农村初中英语语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2.初中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33.初中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4.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35.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6.初中生英语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37.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先生”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8.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的研究

39.初中英语“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40.开展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行动研究 41.英语课堂活动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42.英语课堂教学语境引入的设计与研究

43.初中英语预习导学案优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44.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45.如何通过“Morning Report”提高初一英语教学效果的研究 46.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47.如何让评价更好的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

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4、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运用视频资料的研究

5、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6、提高学生课前时事演讲效率的实践研究

7、思想政治课思辨性问题的设计研究

8、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合理“使用教材”的实践研究

9、思想政治课板书与PPT关系的处理方法研究

10、思想政治课试题的编制和题型选择研究

11、思想政治课中时事资源与教材的整合研究

12、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主动发言的实践研究

13、思品课教学与班级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14、世博场馆资源与思品课程有效链接的案例研究

15、思品课程向课外拓展延伸的实践研究

16、思品课中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宣传的指导策略研究

17、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实践研究 18.优秀初中生道德自主学习状况的个案研究 19.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20.初中生学习焦虑心理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21.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2.初中三年级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 23.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历 史

1、学案导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初(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

3、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4、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课例研究

5、历史课堂教学选择史料的实践与研究

6、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研究

7、运用历史漫画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8.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研究

9.初中历史教学中阅读式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 10.改善初中生历史记忆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11.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12.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中的有效使用研究 13.关于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作业策略研究

14.巧妙设置导入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 15.随堂检测的合理设计研究 16.初中历史学案设计研究 17.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 理

1、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习惯的培养研究

2、初中学生地名识记与积累的指导研究

3、地理教学中创设激趣情境的实践研究

4、六年级学生填图作业规范的指导研究

5、高中地理综合分析题的命题研究

6、高中地理思辨性教学的案例研究 7.地理分布图阅读方法的研究

8.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9.读图分析题解题方法的研究

10.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和用图习惯的研究 11.如何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1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研究 13.读图分析题解题方法的研究

14.地理课堂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15.关于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 16.地图判读及地理图表分析能力的研究

物 理

1、情景与物理概念相关性的研究

2、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配的课堂练习研究

3、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有效形式研究

4、初中物理复习课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研究

5、物理导学案编制的策略性、有效性研究

6、物理导学案中学生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7、物理课堂小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实践与研究

8、课堂例题、练习与课后作业的相关性研究

9、利用过程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践与研究 10.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的成因与教学对策

11.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12.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13.提高物理实验课时间利用率的行动研究 14.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15.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物理学习差异的研究

16.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

17.初中物理开放性作业的编排与兴趣激发研究 18.初中物理课前预习作业的编排研究

19.初中物理学案导学的分层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化 学

1、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系列(如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化学、计算)的教学设计研究

2、初(高)三化学单元复习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

3、以化学实验为抓手,提高初(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4、中学化学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

5、中学化学课堂练习(或作业)的设计研究

6、以“问题”为教学切入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7、信息技术(如ChemLab、ChemSkech、ChemOffice等)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8、基于“闵行课堂教学研究网”的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

9、基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创新性(拓展)实验的研究

10、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设计案例研究 11.初三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12.影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13.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14.初中生化学学习分化的成因与教学对策 15.探究有效批改初中化学作业的模式

16.初中化学作业多元化设计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生 物

1、生物学科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命科学信息能力的研究

3、生命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与反思的研究

4、新课程背景下生命科学实验室建设的需求分析与研究

5、网络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初中科学学生能力(如表达交流、实验设计等)培养的实践与

7、初中自然学科电子白板应用(如折线图等)实践研究

8、小学自然学科与初中科学同主题教学内容衔接教学的研究 9.如何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10.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能力 11.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2.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13.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

14.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5.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6.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能力

17.生物教学中,学法指导,学、练矫正的探索 18.怎样上好生物试卷讲评课

音 乐

1、新课程背景下乐器进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不同学段、乐器、策略)

2、中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

4、舞蹈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5、制定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单元教学目标的研究

6、影响小学生唱好歌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7、培养小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实践与研究

8、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

9、音乐欣赏课教师如何收集音乐资料的实践与研究 10.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11.初中学生音乐学习现状调查

1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13.关于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的研究

14.中国戏剧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上如何展现 15.开发利用民间音乐文化教育资源的研究;

体 育

1、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

2、适应“男孩教育”的体育项目开发研究

3、体育教学中开发“有效”体育器材的研究

4、针对学生现状合理布置体育活动的研究

5、充分发挥器材功能,提高体育教学或体育运动效能实践研究

6、自制小器材,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7、小学体育教学中讲解队形的合理性研究

8、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男孩精神的项目开发研究

9、提高小学体育教材使用效能的实践与研究

10、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11.初中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12.在初中体育课中渗透“规则教育”的研究 13.初中体育课、活动课一体化实验研究

14.初中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有效结合的案例研究 15.游戏教学法对提高肥胖学生耐久跑兴趣有效性的研究

16.大课间操(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创新研究;

美 术

1、美术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教育艺术探究

2、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解读

3、发挥多媒体直观效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4、美术作业评价激励性功能的案例研究

5、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实践研究。

6、根据教学任务,设计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

7、美术课“学、画、评”一体的有效教学案例研究

8、利用学生生活体验,促进美术课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

9、美术课自主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 10.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研究

11.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美术新课程中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13.美术课堂上如何开展写生教学 14.如何开展水墨画教学

劳 技

1、中(小)学劳技教学中工具使用实践研究

2、电子实验箱在中学劳技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3、劳技学科教具创新与制作的实践与研究

4、劳技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2、学生网络成瘾与班级干预的研究

3、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集体心理氛围研究

4、中小学生积极心理体验(主观幸福感等)的现状调查与干预途径研究

5、各学段学生所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

6、外来务工子女所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影响因素研究

7、特殊家庭子女所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影响因素研究

8、各类特殊学生所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影响因素研究

9、团体学习心理辅导中积极心理学原理的应用研究

10、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及干预方法研究

11、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的实践研究

12、青少年公正感和利他主义行为的发展研究

13、中小学生升学、职业辅导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

14、中小学生积极应对升学、择校压力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式研究

1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16、在各种团、队活动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17、校园隐性课程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18、中、小、幼各阶段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衔接问题研究

19、亲子关系和互动模式与儿童积极心理环境建设的研究 20、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家教指导模式、策略、方法研究

21、社区教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22、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心理环境建设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23、社区内弱势群体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4、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德育管理及其他

1、不同类型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2、班干部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3、优良班风建设的研究

4、家校教育合作促优秀班级建设的实践研究

5、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研究

6、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

7、优秀班集体形成的阶段性研究

8、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9、班级学习心理团体辅导研究

10、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实践研究

11、班主任工作案例研究

12、班主任与学科任科教师的关系研究

13、班会课的有效模式及其选择策略的研究

14、家长会的有效模式及其选择策略的研究

15、学生干部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16、班集体建设的要素的研究

17、利用拓展课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8、沙盘游戏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研究

19、利用影视资源(电影、电视剧等)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实践研究 20、心理剧在青春期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21、青春期教育中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的案例研究

22、学生信息道德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内容、指标体系;培养途径和适应不同学生的教育案例)

23、学校班集体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及评价指标的实践研究

24、班主任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主动性的案例研究

25、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的作用、机制和成功经验的研究

26、运用“家庭上网小卫士”软件,控制学生“网瘾”依赖心理研究

27、“注意起伏性” 对学生听课效果的研究

28、班主任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29、主题教育课的系列化研究

30、班主任创建特色班级的思考与实践

31、教育民主的内涵、特点、要求、以及度的把握的研究

32、纪律管理的目的、方法、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

33、谈话艺术、批评艺术、表扬艺术、激励艺术、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

34、班级课余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

35、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36、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37、学生团体与中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

38、学生闲暇活动设计与教育管理研究;

39、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策略 40、学校科研管理的策略

41、做好教研组长的策略

42、教研组建设的策略

43、教科室建设的策略

44、年级组建设的策略

45、制定教育科研计划的策略

46、制定教学计划的策略

47、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策略

48、组织教师成果展示会的策略

49、开展教师交流研讨会的策略(问题交流、学习交流、教育故事交流、听课评课交流、教育一得交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经验交流等等)

50、教师开展个体反思研究的策略(包括反思札记、专业成长史、专业日志、课堂随笔和成长档案撰写和记录)

51、网络资源环境下教研组集体备课方式研究

(此目录仅供参考,老师们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行确定课题。)

昆明八中教研室

篇6:如何确定教育科研的选题

从教二十几年的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够真正做到从问题中来,通过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那么,教育科研就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教师只有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教育科研才会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才是有生命力的,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多年经验及看法。

一:教师立题的大小要适度

开始应以小课题研究为主,不应贪大求洋。尤其是年轻教师初搞教育科研的人,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往往把研究课题选得过大,以为大课题就有研究价值。实际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些问题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或者无从下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如“中国青少年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就太大了,使人难以入手。教师的个人能力、工作从教范围、经历、经济等条件都是不允许。“研究”并没有加以限定,很难操作。但若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就可以了,例如上面的课题改成“我校小学高段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研究”。如还可以进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愉悦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调查、学生考试“怯场”心理研究等,就容易获得成果。

二:教师立题要在教学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中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范围大小与实际研究条件相适合的课题。而且,无论是微观课题研究还是宏观课题研究,综合课题研究还是单项(单科)课题研究,都要力求使所研究问题清晰、具体与可操作化,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如果你站在学校的管理者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发现诸如校本课程如何建设、教师积极性如何调动、德育工作如何提高实效性、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加高效等问题;如果你站在班主任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发现诸如班主任角色如何正确定位、心理偏差学生如何教育、严格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度如何把握等问题;如果你站在老师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发现诸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等问题……这些大大小小的、司空见惯了的、甚至是熟视无睹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

三:选择课题时要扬长避短,紧密结合本职工作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是必要的。但对于工作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存在着不利之处,即教育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那么,教师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教师工作在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并能保持与教育对象的直接联系,这就是优势,这就需要扬长避短,选择那些与实践联

系较密切的应用性课题、微观课题进行研究。还要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即课题研究就是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一边工作,一边研究,这样既可以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又较容易获得成功。当然,若有条件者,也可以选择理论研究或宏观研究方面的课题。

四:选题时应大量参考相关文献,同时参考的资料要高档次,开始时应广泛阅读,先确定的题目;然后逐渐缩小。最后选定的课题题目应越小越好、越微观越好。

一句话,就是要把令人最烦恼的问题作为课题。因此,老师都要做有心人,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展开研究,积累资料与体会,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规律,上升到理论。

最终路径应该为:

1、发现问题阶段。

2、学习理论阶段。

3、确立课题阶段。

4、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阶段。

上一篇:如何提升演讲内容的逻辑性下一篇:十八岁成人礼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