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2024-08-22

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精选9篇)

篇1: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教案)

学习者分析: 对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同时因为现在学生家里基本上都有电脑,在家也经常会使用,因此对这一节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个别学生操作较熟练;但在学生当中仍存在着两头分化的现象,同时也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使他们容易造成忽视有关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喜欢做点其他小动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3、掌握Windows的桌面

4、掌握Windows启动与退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重点

①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②掌握Windows的启动与退出操作方法

2、教材难点

①如何启动和退出控制面板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读书指导法

3、自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就是操作系统,它负责整个计算机资源的管理。最初流行的操作系统是DOS,需要用户键入口令才能执行操作,后来逐渐出现了以Windows为代表的图形操作系统,Windows98、Windows2000和Windows xp是目前最流行的视窗操作系统。在本章中,我们以Windows xp为例,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

2、学习新知

①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图标名、开始菜单栏、任务栏、托盘

②各部分的功能

桌面背景:指Window桌面背景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更改。图标:一个图标代表一个应用程序,在图标上双击左键,这个图标就会被激活。

图标名:显示这个应用程序的作用。

开始菜单栏:单击它可以进入Windows xp的开始菜单,并执行各项功能。

任务栏:每打开一个窗口,在任务栏上自动生成一个按钮,可以在多个窗口之间来回切换。

托盘:也叫指示器,显示当前的时间、计算机喇叭、输入法等当前状态。③计算机的打开与关闭

3、课堂练习与巩固

①练习任务栏的作用。请分别同学们分别打开“我的电脑”和“我的文档”,并且可以在两个窗口之间来回切换。②学生自主练习开关机

4、小结

①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作用非常重要。②Windows桌面主要由图标、任务栏、桌布组成。

③只有正确的打开和关闭计算机,我们才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延长计算机的寿命

5、布置作业

①试写出快速启动工具栏中的图标的作用?

②分别用鼠标单击、双击、右击任务栏右端托盘中的图标、试说出这些操作的不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这也造成学生容易忽略一些基础知识,致使基础不够牢固,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此外,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逐渐明显,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同时可利用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

篇2: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教学思想:认识、操作、掌握、探究。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教学内容:第二章(操作系统基础)第三节,认识Windows98的窗口。

二、教学地点及设备:

1、教学地点:大成馆三楼多功能教室。

2、主要硬件配置:投影机等设备一套、有盘工作站63台、教师机一台、激光教鞭一只。

3、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WPS2000、Powerpoint2000等应用软件。

三、教学目标:

目标学习

教 学 内 容 要 点 范畴 了解 认识 掌握 操作 探究 接受

1、鼠标的四种常用操作方式

※ ※

2、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按

※ ※

认 钮

3、窗口的组成 ※

4、窗口的基本操作

※ ※ ※

5、对话框的操作 ※ ※ ※

6、快捷菜单 ※

※ ※

1、用鼠标对窗口进行操作 ※

技能

2、能用三种方式打开应用软件

通过对计算机的交互,感受现代情感 科技的方便与快捷,在操作过程

中去感受乐趣。

四、教学过程:

1、打开一个窗口:

教师用三种方式分别打开三个应用程序,并用投影机在大屏幕上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用其它的方式去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发现新的打开方式后,让学生也在大屏幕上进行示范,用以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执行菜单“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打开应用程序。

(2)双击桌面上的应用程序图标(如“WPS2000")打开应用程序图标。

(3)在图标(如“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用快捷方式打开窗口。

(4)让学生反复练习以上三种打开应用程序的方式,并启发学生用其它的方式去打开一个应用程序。

2、窗口的组成(1)菜单栏

(2)标题栏

(3)边框线

打开资源管理器的窗口,指出菜单栏、标题栏和边框线,并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并启发学生认识窗口中的其它栏目,用激光教指出快捷工具栏、工作区、状态栏等可让学生回答。

3、窗口基本操作

(1)打开的三种方式:

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操作三种及其三种以上的打开应用程序的窗口。用鼠标拖动窗口、改变窗口的大小、最小化、最大化和还原等操作。

(2)关闭的三种方式:

·

单击文件菜单选中退出菜单命令。·

单击窗口最右上角的关闭窗口。·

双击窗口最左上角的标题栏图标。

以上让学生操作,教师提示。

4、对话框操作

在写字板中,写一段文字(中英文都行)。关闭窗口,出现对话框,按提示取“文件名”,“另存为”保存文档到“我的文档”的文件夹中(教师巡视察看)。

五、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对Windows98的窗口能进行多种方式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应用程序”是对窗口的操作来完成的。在讲授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老师的讲授让学生去探究其它的方式操作“应用程序”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在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达到学生进行“探究”方式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六、作业:

(1)课堂练习

P39第2、4、5、6题,快捷菜单的使用。

(2)书面作业

P39第1、3题

《认识Windows98的窗口》教案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目标,我对《认识Windows98的窗口》一节课,结合教学内容和应用实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观察、操作、实践、掌握、探究、再掌握的认知规律。在机房利用课件在大屏幕上演示,然后反复进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留出较大的思维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在学生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并让学生进行探究其它方式控制Windows98的窗口,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一、认识观察Windows98的窗口

通过示范,观察“应用程序”是由Windows98的窗口的形式来展现的,要求学生观察窗口的组成,控制窗口的大小和在桌面的位置,至少要用三种方式打开或者关闭“应用程序”的窗口。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或初学的同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操作认识Windows98的窗口

每一个学生都要对窗口进行操作训练,达到比较熟练地进行控制窗口。利用学生进行操作的这段时间指导那些初次上机的同学,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并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对计算机交互的乐趣。

三、探究其它方式打开或关闭Windows98的窗口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它的方式来打开或关闭Windows98的窗口呢?让学生对大屏幕进行操作,表扬他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对“应用程序”的认识

通过对操作认识Windows98的窗口,举一反三。《认识Windows98的窗口》教学总结

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采取以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重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并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以达到熟练操作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目的。

重自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重环境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氛围;重实践就是要强调学生多动手,多上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体会,去探索;重创新则是指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设置目标,任务驱动

课堂教学任务明确后,学生才学有目的,每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给学生讲《认识Windows98窗口》时,自制了一个简单的CAI课件,接着讲本课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自学激情。

二、分层指导,发展个性

高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要考虑到分层教学和分层进行指导。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操作任务。要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活动主动地探索,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增加知识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在学生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并让学生进行探究其它方式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精讲多练,勇于实践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实践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要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如在讲“Windows98窗口”窗口的组成时,我用不同我方法打开窗口、关闭窗口而不着重去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让他们知道同一任务有多种办法可以实现,应该有不同的办法去实现,以达到传授学习方法和培养发散思维的目的。在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又要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个体实际的具体学习方法,这些都是在实践中去获得的。

四、自我教育,探索创新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环境和机会,只有在自主的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只有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实际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他们才有机会去发挥创造,才能去独立思考,才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操作,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Windows98窗口”的使用和操作,有98%的同学掌握了三种以上的方式启动和关闭“Windows98窗口”。由于学生掌握了操作规律,因此使他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篇3: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Windows 10的推出标志着我们将进入 ‘ 移动为先, 云为先’ 的世界, 开启更为个性化的计算新纪元,” 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yta Nadella) 表示, “我们的宏伟目标是让目前正在使用Windows的15亿用户逐渐喜欢上Windows 10, 并让更多用户开始使用Windows。”

Windows 10: 更为个性化的计算

篇4:重新认识Windows平板

曾经,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在设计上还没有今天这样泾渭分明,“是否配有触控屏幕”是区别两种设备的核心参数。然而,点触式的操作还需OS进行“技术支持”。因此,“Windows平板电脑”正式被业内认可的时间节点,就是微软于2001年推出“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操作系统的历史瞬间,而Windows平板电脑在这个时期也被广泛定义为“Tablet PC”(图1)。

没错,Tablet PC其实就是配备了旋转式触控屏幕且预装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系统的笔记本。在Tablet PC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原IBM(现联想)旗下的ThinkPad X Tablet系列(图2),从X41T开始到S230u Twist,这种旋转触控屏幕的机身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可惜,Tablet PC从诞生伊始就注定要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就连最新的Windows 8.1对触控操作的优化都不够好,你还能指望10多年前的XP系统有“人性化”操作的机会吗?此外,这种旋转触控屏幕与机身连体的设计形式,也注定它不会很轻薄,再加上“绝对高端”的市场定位,Tablet PC从未被普通消费者所认可。

作为Tablet PC计划的推动者,“Wintel”联盟(微软和英特尔的英文缩写)也认识到了这种大块头在便携性和成本方面的缺陷。于是自2006年起,UMPC“Ultra-Mobile PC”和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的概念孕育而生。严格来说,UMPC才算是“平板电脑”的雏形,它采用了7英寸或者更小的触控屏幕,搭载英特尔超低压版处理器,并预装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系统(后期Vista系统也内置了Tablet PC的组件)。

UMPC和MID虽然解决了便携问题,但仍存在性能孱弱、触控体验不佳的缺点(电阻式触控技术),因此长期都仅是时尚达人手中的玩物。作为最广泛的消费群体,普通用户只能在电影里看到此类设备大放异彩。于是,一股被压抑很久的“平板情结”开始蠢蠢欲动,等待爆发的时机……

2010年1月27日,当乔布斯正式将iPad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消费者被压抑许久的“平板情结”得以释放(图4)。因为iPad解决了Tablet PC和UMPC面临的诸多麻烦:用电容式触控技术解决操作难题、用iOS系统替换Windows实现易用体验、ARM架构芯片和超大电池不再担心续航缺陷,而499美元的上市价格,更是将素以“土豪专用”自居的Tablet PC和UMPC们打回了原型。

可以说,iPad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的设计形态以及操作思路,并在价格上首次向普通消费者示好。随后,借助谷歌Android系统的东风,Android平板电脑则以更亲民的姿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iPad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没有Windows系统的设备也能叫“电脑”,无需键盘鼠标也能“好玩”。

有高兴的就有哭的。在iPad发布前,“上网本”正在传统PC领域大杀四方,凭借小巧身材和低廉售价,让用户忘记了还有Tablet PC和UMPC的存在。然而,随着iPad和其他Android平板上市,上网本也如明日黄花迅速衰败。没有笔记本性能强,不如iPad好玩,上网本死得并不冤枉。

当iPad成为新一代平板电脑的标杆之后,在该领域早已耕耘10年之久的Wintel联盟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追随者”。此时的消费者已被“惯坏”,在他们心中的平板电脑应该具备和iPad一样的便携性,有流畅的触控体验和好玩的APP,还会用iPad的价格去衡量其他品牌平板是否具有性价比。因此,Wintel联盟开始转型了:给上网本换上触控屏幕——失败,因为性能太差;给笔记本装上触控屏幕——失败,因为笔记本太过笨重;提出触控式超极本/超薄本概念——失败,因为价格超标(图5)。上述设备更深一层失败的原因是,长得“不像”平板电脑。

实际上,Wintel联盟的平板梦从未中断,微软将Metro(动态磁贴)界面引入Windows 8/8.1就是为了触控体验;英特尔在上网本领域定制的Atom处理器,也一直在为实现高性能低功耗而做着技术积累。时至今日,微软有了更适合触控操作的系统,而英特尔也推出了无需风扇散热的高性能处理器,当二者结合之后,让Windows平板既可具备iPad一样的便携特性,又拥有主流笔记本性能表现的机会(图6)。那么,这一次的Windows平板能让我们满意吗?

iPad对传统PC市场的冲击很大,对上网本和UMPC/MID类的产品更是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为了证明自己的价格,Wintel联盟也从未停止过反击。其中,微软尝试与ARM联姻,绕过英特尔去开创新天地。而英特尔也早早地展开了无风扇化的芯片设计,以求摆脱X86处理器发热大功耗高的缺陷。只是,这对联盟成员似乎在步调的协调度上出现了差异,最终导致了现今的Windows平板领域同时存在着“四股势力”。

在iPad诞生后的第3年(2012年),微软做出决定:向ARM处理器抛出橄榄枝,并推出全新的Windows RT操作系统。同时,微软自主品牌Surface RT平板电脑也就此亮相。遗憾的是,Windows RT虽然和Windows 8很像,但它既不兼容exe程序,也不兼容Windows Phone系统应用,而应用商店里还没几款拿得出手的APP,最终导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遇,原本不多的几个合作伙伴也提前“退场”,现在只留下微软自家的Surface2独撑门面(图1)。

iPad的成功与ARM处理器的崛起密不可分。作为处理器领域的绝对王者,英特尔自然不会允许ARM挑战自己的权威,因此一直试图降低X86架构处理器的功耗,以便可塞入更纤薄的平板电脑中(图2)。2012年英特尔终于推出以Atom Z2760为代的表“Clover Trail”架构处理器,也是首次可安装进8英寸以内且无需风扇散热的X86处理器(图3)。

很可惜,Atom Z2760的性能仅和2012年同期搭载Atom N2600处理器的上网本持平,播放高清视频问题不大,但玩游戏仅能勉强运行Dota。换句话说,基于Atom Z2760设计的平板电脑就像换上触控屏并拆下键盘的上网本,属于“过气”产品。要注意此类产品现今依旧活跃在市场中,且售价在1500元以上,性价比严重不足。

和ARM相比,英特尔在芯片的制程工艺上始终领先一代,可以凭借最先进的制程工艺降低性能级处理器的功耗。时下主流的Haswell系列酷睿处理器最低可将TDP控制到11.5W。这意味着只需超薄热管、散热片和风扇就可解决发热问题(图4)。因此,对笔记本厂商来说将酷睿处理器塞入不逊于iPad便携性的设备里也并非不可能。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以Surface Pro为代表的酷睿平板,此类产品拥有和集显超极本一般的性能。可惜的是,酷睿平板的体型基本都在10.1英寸甚至更大,而且售价也多在3500元以上,便携性和性价比相对一般(图5)。

既然Clover Trail的性能不给力,而酷睿的成本又相对高昂,现在有没有折中的选择呢?好消息是,英特尔BayTrail平台就是为此目的而生。简单来说,BayTrail是Clover Trail的升级版,其在无需风扇散热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了性能,在低画质流畅运行《英雄联盟》级别的游戏不是问题(图6)。更令人欣喜的是,这次Wintel联盟的另一个成员微软也对其寄予厚望,甚至可以为BayTrail平板提供免费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8英寸或以下尺寸设备),而此类产品的价格也没有让我们失望,599元起价几乎没有价格门槛,属于谁都买得起的存在。

本期特别话题,也将以BayTrail平板为主角,后面章节的系统软件优化技巧、Windows 8.1平板选购思路,以及通过外围设备获取笔记本般体验的出发点,也是帮用户尽可能挖掘此类廉价平板的潜力,让大家能以最低的开销获得纯正的Windows体验。

BayTrail-T才是英特尔真正为Windows平板定制的芯片(功耗在2~2.2W左右),它旗下所有型号都是以Atom Z3xxx命名。而BayTrail-M则是针对笔记本定制的芯片(功耗在4.5~7.5W左右),它旗下型号以奔腾(如N3520)或赛扬(如N2910)命名。早期市场上曾出现过一些基于BayTrail-M设计的Windows平板(如伟彦PH-101和ViewPad 10i),此类产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SATA,也就是可以加装2.5英寸的HDD/SSD或mSATA/NGFF接口的SSD(图1),获得更大的存储容量或更快的读写速度。反观BayTrail-T,其仅支持eMMC板载闪存,在容量和速度上存在先天瓶颈。

可惜的是,BayTrail-M的功耗高、芯片成本高(约17~26美元/片),而且周边配套零件数也达到了700~900个,其综合研发成本、生产制造成本相对高昂。所以对平板电脑而言,BayTrail-M已经没优势可言,哪怕支持SATA,主频更稳定。

英特尔为了在平板电脑领域推广BayTrail-T,可谓不遗余力,不仅将BayTrail-T细分成了无数子型号,而且还意图统治Windows 8.1和Android的双重江山。而这也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相似的产品,却同时出现了搭载Atom Z3735D、Z3735E、Z3735F、Z3735G处理器的四款型号(图3)。面对不同“后缀密码”的困扰,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目前英特尔BayTrail-T的生产已进入了C-STEP阶段,综合成本较2013年底~2014年中降低了很多。此外,为了更好地反击ARM阵营,英特尔有足够的底气和理由“免费”推广BayTrail-T。具体的表现是:

针对Windows 8.1市场,祭出了完全免费的Atom Z3735D和Z3735E(也能免费用于生产Android设备),它们周边零件数需要600个~800个;针对Android市场,英特尔也提供了两款免费的Atom Z3735F和Z3735G(也可用于生产Windows设备,只是需要加收4美元左右的费用),周边零件数降低为400个~500个,从而令综合成本更低,也给X86移动设备的普及、英特尔在移动端抢占市场份额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其中Z3735F/G(日后还会有Z3736F/G)有望成为2014年第3、4季度厂商普遍采用的芯片组(图4),毕竟整体成本下降明显(有厂商已推出售价499元的Windows 8平板就是最好的案例)。而D与E、F与G的差别,无非是D和F支持1920×1200像素分辨率,且内存规格更高。具体选用哪款芯片,完全取决于厂商考虑的重点以及OEM的配置要求。D与F、E和G两同类型芯片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差别几乎体会不到,消费者也不用过多纠结厂商用的是哪一款以及谁更强悍。

虽然英特尔将Z3735系列处理器的价格降低到最多4美元,并且周边零件数也大幅度下降,但是ODM厂商的研发成本、生产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等并不会降低很多(下降10美元/台左右),为什么会出现699元甚至最低499元的平板电脑呢?

我们都知道,一台平板电脑的硬件成本基本包括:研发费用的均摊、PCBA成本+芯片(一般30美元左右)、内存、硬盘、屏幕和TP、模具费均摊等(图6)。ODM厂商研发出的“整机”要想下降成本,可以想象得出,用料缩水、零件以次充好就是第一选择。不同的用料、节省一些“不是非常必要的零件”,连Android设备的电池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光这些一般可以节省3美元~12美元/台。但当多数ODM厂商都采用这样的方式降低成本时,再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难度就大了。这难不倒深圳厂商,全新的获取更低成本的方式出现了,也是现在低价产品共同采用的方式——用原先Android平板的模具套X86的主板。

Android平板的模具多数都已经成为公版,ODM选用时不再需要支付高达数十万的模具开发费用(每台一般可节省10美元左右),而英特尔的“交钥匙”模式比联发科更彻底,ODM厂商直接拿英特尔研发成熟的公版PCBA,然后用各种排线、链接器将修改过的新接口小板与该PCBA链接固定,再装上外壳,摇身一变成全新的Windows 8.1平板。所以同样配置的产品,有的品牌卖999元,而有的品牌甚至可以卖499元,其中差别可想而知。

上半年有个案例,A品牌在某ODM厂商处订了5000台X款平板以1899元销售;1个星期后B品牌去该ODM厂商处订了1000台同款平板以1699元销售;又一个星期后C品牌去该ODM厂商处订了100台同款平板以1499元销售,而该ODM厂商的出货价是1550元左右(图7)。也就是说,C品牌1499元的价格不仅自己亏本,还让A和B品牌的货全部成立滞销品,而因为C只定了100台,就算每台综合亏本200元,损失不过2万元,却获得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当B和C正在拼命消化库存时,C已经在着手下一款产品的规划和试产。同样的事情基本每周都在深圳上演,而英特尔和微软出于自身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背地里是相当乐于见到更低售价的X86产品出现。

实际上,联想等一线品牌的同款配置售价依然坚挺,而盲目打价格战的都是被所谓“互联网思维”武装、洗脑的深圳白牌厂商及迷失自我的传统消费数码品牌们,都以为能靠价格战获得市场关注和消费者认可,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议价资源,让下一款或下下一款能盈利并让对手崩溃。“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两刀,看我们谁血多耐力久能活下来”——成为最真实的写照,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盈利那一天。

深圳的中小厂商依然还会是中小厂商,而一线品牌依然还是一线品牌,利润依然在一线厂商手里(图8),一个接一个倒下去的永远只是盲目跟风的中小厂商们,他们不过是英特尔和微软在抢夺市场份额过程中顺手利用的积极主动的棋子而已。而表面上消费者获得了更低价格的产品,实际上这类产品的品质实在不能保证,最终伤害的依然是消费者权益,附带的影响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更加失去信任,从而进入“追求低价→购买品质差的产品→繁琐的售后→对国产失去信任”的死循环。

至此,挑选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基础理论知识已告一段落。接下来“插播”有关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系统和软件优化技巧,随后再进入如何选购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环节。

Android平板的模具多数都已经成为公版,ODM选用时不再需要支付高达数十万的模具开发费用(每台一般可节省10美元左右),而英特尔的“交钥匙”模式比联发科更彻底,ODM厂商直接拿英特尔研发成熟的公版PCBA,然后用各种排线、链接器将修改过的新接口小板与该PCBA链接固定,再装上外壳,摇身一变成全新的Windows 8.1平板。所以同样配置的产品,有的品牌卖999元,而有的品牌甚至可以卖499元,其中差别可想而知。

上半年有个案例,A品牌在某ODM厂商处订了5000台X款平板以1899元销售;1个星期后B品牌去该ODM厂商处订了1000台同款平板以1699元销售;又一个星期后C品牌去该ODM厂商处订了100台同款平板以1499元销售,而该ODM厂商的出货价是1550元左右(图7)。也就是说,C品牌1499元的价格不仅自己亏本,还让A和B品牌的货全部成立滞销品,而因为C只定了100台,就算每台综合亏本200元,损失不过2万元,却获得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当B和C正在拼命消化库存时,C已经在着手下一款产品的规划和试产。同样的事情基本每周都在深圳上演,而英特尔和微软出于自身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背地里是相当乐于见到更低售价的X86产品出现。

实际上,联想等一线品牌的同款配置售价依然坚挺,而盲目打价格战的都是被所谓“互联网思维”武装、洗脑的深圳白牌厂商及迷失自我的传统消费数码品牌们,都以为能靠价格战获得市场关注和消费者认可,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议价资源,让下一款或下下一款能盈利并让对手崩溃。“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两刀,看我们谁血多耐力久能活下来”——成为最真实的写照,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盈利那一天。

深圳的中小厂商依然还会是中小厂商,而一线品牌依然还是一线品牌,利润依然在一线厂商手里(图8),一个接一个倒下去的永远只是盲目跟风的中小厂商们,他们不过是英特尔和微软在抢夺市场份额过程中顺手利用的积极主动的棋子而已。而表面上消费者获得了更低价格的产品,实际上这类产品的品质实在不能保证,最终伤害的依然是消费者权益,附带的影响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更加失去信任,从而进入“追求低价→购买品质差的产品→繁琐的售后→对国产失去信任”的死循环。

至此,挑选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基础理论知识已告一段落。接下来“插播”有关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系统和软件优化技巧,随后再进入如何选购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环节。

Android平板的模具多数都已经成为公版,ODM选用时不再需要支付高达数十万的模具开发费用(每台一般可节省10美元左右),而英特尔的“交钥匙”模式比联发科更彻底,ODM厂商直接拿英特尔研发成熟的公版PCBA,然后用各种排线、链接器将修改过的新接口小板与该PCBA链接固定,再装上外壳,摇身一变成全新的Windows 8.1平板。所以同样配置的产品,有的品牌卖999元,而有的品牌甚至可以卖499元,其中差别可想而知。

上半年有个案例,A品牌在某ODM厂商处订了5000台X款平板以1899元销售;1个星期后B品牌去该ODM厂商处订了1000台同款平板以1699元销售;又一个星期后C品牌去该ODM厂商处订了100台同款平板以1499元销售,而该ODM厂商的出货价是1550元左右(图7)。也就是说,C品牌1499元的价格不仅自己亏本,还让A和B品牌的货全部成立滞销品,而因为C只定了100台,就算每台综合亏本200元,损失不过2万元,却获得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当B和C正在拼命消化库存时,C已经在着手下一款产品的规划和试产。同样的事情基本每周都在深圳上演,而英特尔和微软出于自身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背地里是相当乐于见到更低售价的X86产品出现。

实际上,联想等一线品牌的同款配置售价依然坚挺,而盲目打价格战的都是被所谓“互联网思维”武装、洗脑的深圳白牌厂商及迷失自我的传统消费数码品牌们,都以为能靠价格战获得市场关注和消费者认可,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议价资源,让下一款或下下一款能盈利并让对手崩溃。“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两刀,看我们谁血多耐力久能活下来”——成为最真实的写照,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盈利那一天。

深圳的中小厂商依然还会是中小厂商,而一线品牌依然还是一线品牌,利润依然在一线厂商手里(图8),一个接一个倒下去的永远只是盲目跟风的中小厂商们,他们不过是英特尔和微软在抢夺市场份额过程中顺手利用的积极主动的棋子而已。而表面上消费者获得了更低价格的产品,实际上这类产品的品质实在不能保证,最终伤害的依然是消费者权益,附带的影响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更加失去信任,从而进入“追求低价→购买品质差的产品→繁琐的售后→对国产失去信任”的死循环。

篇5: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备课人:冷太星

一、课程内容的变化 1.教学平台 2.教学内容 3.实验内容

增加Windows XP基本管理;

增加网络应用基础

二、教学要求的变化

1.降低了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内容的要求(第1、2章了解); 2.加强了对操作系统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 3.将网络应用基础列为要求掌握的内容

三、考核要求

以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中每章最后的“考核要点”为准

四、教学手段和建议

知识性内容: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 操作技能:通过上机实习完成; 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录像教材;

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CAI教学光盘及学习效果测试系统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1.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观看录像教材或CAI教学光盘; 3.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上机实验;

5.集中辅导和答疑;

6.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1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

第2章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重点:2、3、4节

第3章

Windows XP基本操作 重点:

1.鼠标操作

2.选择输入法和汉字输入方法(掌握至少1种)3.窗口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 4.获得帮助的方法

第4章

文件及文件管理 重点:

1.“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两种的共同点,后以资源管理器为主)

1.1 文件与文件夹概念

1.2 磁盘与磁盘驱动器

1.3 常用移动存储设备(包括USB设备、U盘、移动硬盘等)

1.4 资源管理器(启动、窗口组成和窗口菜单命令)

2.文件与文件夹基本操作

2.1 资源图标及其操作

2.2 创建文件夹

2.3 文件与文件夹的选择

2.4 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和更名

2.5 文件与文件夹的共享

2.6 应用程序的启动

2.7 回收站

2.8 查找文件

第5章

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

重点:

1.桌面(快捷图标的操作)

2.任务栏(任务栏自动隐藏和位置移动、向快速启动栏添加

/ 删除图标)3.显示(设置屏保、主题、桌面背景)

第6章 Windows XP常用附件 重点:

1.写字板与记事本(含文件的存盘操作)

2.画图(不同程序窗口的切换、绘图工具的使用)

3.剪贴板操作(剪切、复制和粘贴,不同应用程序间信息的交换)

第7章 Windows XP基本管理

重点:

1.控制面板(功能和启动方法)2.更改系统日期和时间

3.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使用控制面板完成)4.磁盘管理(磁盘清理、碎片整理和格式化软盘)5.系统还原(创建还原点、死机及其对策)

第8章

网络应用基础

重点:

1.网络基础知识

1.1 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

1.2 常用上网方式

1.3 配置TCP/IP协议 2.拨号上网

2.1 安装Modem

2.2 建立一个新连接

2.3 拨号连接与断开连接 3.上网浏览

3.1 IE 6.0浏览器(功能、启动)

3.2 浏览器基本使用方法(网址输入、超级链接、刷新与出错分析、返回已浏览网页、使用收藏夹)

3.3 IE选项配置(更改启动主页、图片处理、禁用弹出窗口)4.WWW常见服务

4.1 使用搜索引擎

4.2 软件下载 5.电子邮件

5.1 申请电子邮箱(电子邮件地址)

5.2 Outlook Express(功能、电子邮件地址设置方法)

5.3 收发邮件(含附件)

5.4 邮件管理(删除、答复、转发、归档管理)

5.5 使用通讯簿

六、实验安排

文字教材中提供的必做;

篇6: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教学内容:Windows XP系统还原功能的设置和使用。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indows XP系统还原功能的设置和使用。教学重点:使用系统还原功能进行系统文件恢复 教学难点:系统还原功能高级操作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Windows XP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系统自带的“系统还原”功能,通过对还原点的设置,记录我们对系统所做的更改,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系统还原功就能将系统恢复到更改之前的状态。

二、讲解新课

一)、系统还原基本操作

1.准备工作

使用该功能前,先确认Windows XP是否开启了该功能。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系统还原”选项卡,确保“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复选框未选中,再确保“需要还原的分区”处于“监视”状态。

2.创建还原点 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还原”,运行“系统还原”命令,打开“系统还原向导”,选择“创建一个还原点” /“下一步”按钮填入还原点名,即可完成还原点创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创建系统还原点时要确保有足够的硬盘可用空间,否则可能导致创建失败。设置多个还原点方法同上,这里不再赘述。

3.恢复还原点

打开“系统还原向导”,选择“恢复我的计算机到一个较早的时间”,点击“下一步”,选择好日期后再跟着向导还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恢复还原点之后系统会自动重新启动,因此操作之前建议大家退出当前运行的所有程序,以防止重要文件丢失。

二)、系统还原功能高级操作

1.设置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功能会占用大量硬盘空间,可以通过“设置”功能来保证硬盘空间。要想取消“系统还原”功能,只需按上文所述方法操作,取消“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复选框删除系统还原点,释放硬盘空间。若只对某盘的还原设置,取消选择“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复选框,选中“可用的驱动器”项中所需要分区,点“设置”,选中“关闭这个驱动器上的系统还原”可禁止该分区的系统还原功能。另外还可给分区限制还原功能所用磁盘空间,选中需设置的分区,点“设置”后,在弹出设置窗口中拖动划块进行空间大小的调节

2.释放多余还原点 Windows XP中还原点包括系统自动创建和用户手动创建还原点。当使用时间加长,还原点会增多,硬盘空间减少,此时,可释放多余还原点。打开“我的电脑”,选中磁盘后鼠标右击,选择“属性”/“常规”,单击“磁盘清理”选中“其他选项”选项卡在“系统还原”项单击“清理”按钮,单击Y即可。

3.系统还原功能失败的处理

上文所讲系统还原功能是Windows XP中操作的,如果不能进入Windows XP系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

(1)安全模式运行系统还原

如果Windows XP能进入安全模式的话,则可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系统恢复,步骤同“恢复还原点”。

(2)DOS模式进行系统还原

如果系统无法进入安全模式,则在启动时按F8,选“Safe Mode with Command Prompt”,用管理员身份登录,进入%systemroot%\windowssystem32restore目录,找到rstrui文件,直接运行rstrui文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3)在丢失还原点的情况下进行系统还原

在Windows XP预设了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通常是隐藏的,它保存了系统还原的备份信息。打开查看“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属性,取消“隐藏受保护的系统文件”前有选择,会在每个盘中看到“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利用这个文件夹可以进行数据恢复。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系统还原”,取消“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复选框,单击“应用”按钮。这样做是为了重建一个还原点。再打开“系统还原”命令,就可以找到丢失的还原点了。

上面的叙述是针对FAT32分区,如果系统分区为NTFS,那么在启动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时会遇到一点麻烦。因为你可能并没有被加入到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安全属性中,访问不到该文件。鼠标右击该文件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属性对话框,选中“安全”选项卡,单击“添加”按钮,打开“选择用户或组”窗口,点击该窗口右下角的“高级”按钮,然后单击“立即查找”按钮,这时会列出计算机上所有的用户和组,选中自己当前的账户或账户所在组的名称后“确定”。这样选中的账户被添加到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安全属性中,就可以访问该文件夹了。

4.自定义“系统还原”空间的大小

默认情况下Windows XP的用于“系统还原”的空间最大为12%,但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更该这个值。运行注册表编辑器后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SystemRestore分支,在右侧窗口中可以看见两个DWORD值“DSMax”和“DSMin”,分别代表系统还原的最大和最小磁盘空间,直接修改它们的键值即可。该分支下还有一个名为“DiskPercent”的DWORD值,它表示要为系统还原分配的磁盘空间百分比,默认值为12%,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适当调整。三)、从命令提示符启动“系统还原”工具的方法

计算机开机启动时按住F8键,出现启动菜单时选择带命令行提示的安全模式。(备注: 必须以管理员或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身份登录。)

回车后出现如下图:

回车后,等大概3分钟会出现如下图,选择Administrator用户名进入

进入系统后,就会出现如下图的界面

输入“cd”,回到C盘根目录。

在C盘根目录下,输入“cd windowssystem32restore”回车,具体操作如下图:

进入界面出现上图,继续输入rstrui.exe,进入系统恢复界面

点击下一步,按照提示选择一个还原点

选择合适的还原点后点击下一步,界面如下图:

点击下一步系统还原操作开始运行。

三、学生练习

让学生练习进入系统还原设置,创建系统还原点,并尝试利用系统还原功能进行还原操作。

四、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Windows XP系统还原功能的设置和使用。系统还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我们计算机系统文件的修复和还原,但前提是经常对系统创建还原点,否则系统还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简述Windows XP系统还原的基本设置和功能。

篇7:汽车空调系统的认识(教案)

授课班级:09汽车 授课地点:09汽车教室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正确描述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 2 简单描述暖风系统的类型、组成

正确描述制冷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组成件的结构 能力目标:1 理解空调制冷的物理原理 能简单描述空调的制冷过程,及工作原理

能简单描述空调的暖风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电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个部件的名称 教学难点: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背景:学生在学习完汽车电器的电源系和起动系后,对汽车电器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认识电路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学习电动部件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向学生提问:夏天从游泳池上岸,身上感到凉爽。用酒精擦拭皮肤,会感觉到冰凉。是什么原因产生的现象。这是因为液体的蒸发带走了热量。这就给我们了一个启发,利用液体的蒸发可以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为此我们制作一个装置,将带有开关的容器在一个绝热良好的盒子内,容器中装有常温下容易挥发的液体,将开关打开时,容器内的易挥发液体便开始蒸发,同时吸收绝热盒子内的热量,吸收了热量的液体转化为气体,从开关排出。盒子内的温度便会低于盒外的温度。如果容器内的易挥发液体能得到不断的补充,冷却的效果便会持续下去。

二、新课教学

1、制冷循环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制冷过程中的热量转移是靠液体的状态变化实现的,我们将这种液体称为制冷剂。

为了使前述的制冷装置的制冷过程持续下去,就必须不断的向容器补充制冷剂,从开关放出的制冷剂也应加以反复利用。为此,有必要制作一套装置使制冷剂能够在装置中循环,不断地将热量带走。

根据前述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降低压强可以使物质的沸点降低,使其更加容易蒸发而吸收热量;提高压强可以使物质的沸点升高,使其更加容易转化为液体而放出热量。为此,将前述装置从开关放出的气体制冷剂回收回来,使其进入一台压缩机,提高压强,再通过一个称为冷凝器的装置,经强制冷却放出热量变为液体,并将这种液体制冷剂暂时存放在一个储液罐中以备再次使用。

高压的液体通过一个小孔,可以使其迅速膨胀而压强降低,在种情况下,液体由于压强的降低而非常容易汽化而吸热。因此,将储液罐中的制冷剂通过一个小孔(膨胀阀)放出,让其进入一个称为蒸发器。由于制冷剂的压强下降,所以很

快便会蒸发,吸收蒸发器周围的热量,使蒸发器周围得到冷却。

总结上述原理得出:空调同坐制冷循环将车内的热量转移到车外。

2、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部件

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演示各个部件的位置及其外形。

制冷循环系统通常由下列几个部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高低压管路、膨胀阀、鼓风机、蒸发器、控制电路。

3、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在密闭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一循环包括四个基本过程:(1)压缩过程。

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压缩机。(2)冷凝放热过程

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气体的温度降至40~50度时,制冷剂气体变成液体,放出大量的热。(3)节流阀膨胀过程

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装置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排出膨胀阀装置。(4)蒸发器吸热过程

雾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此时此刻制冷剂的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因此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发又进入压缩机。

4、汽车空调的取暖系统

汽车的取暖系统分为热水取暖系统、燃气取暖系统、加热取暖系统。因为后2种没有在小轿车上应用,所以主要介绍热水取暖系统。

提问“汽车运行时哪里会发出热量”请学生回答,得出发动机在产生机械能的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的热。热水取暖系统就是利用发动机发出的多余的热量加热空气,达到取暖的目的。

5、热水取暖系统的主要部件

热水取暖系统的主要部件分为加热机芯、水阀、鼓风机。

6、取暖系统的工作过程

利用多媒体介绍热水取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强调学生加以区别,制冷与取暖系统工作的最大区别是压缩机是否工作。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构造与工作原理。制冷与取暖系统的不同工

作过程,及其区别。掌握了基本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为以后的检修课打下坚实基础。

四、作业

1、简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

2、写出汽车空调热水取暖系统的主要部件

篇8: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在WindowsNT以后的系统里,IPC是依赖于Server服务运行的,一些习惯了单机环境的用户可能会关闭这个服务,这样的后果就是系统将无法提供与局域网有关的操作,用户无法查看别人的计算机,也无法为自己发布任何共享。

要确认IPC和Server服务是否正常,可以在命令提示符里输入命令netshare,如果Server服务未开启,系统会提示“没有启动Server服务。是否可以启动?(Y/N)[Y]:”,回车即可以启动Server服务。如果Server服务已开启,系统会列出当前的所有共享资源列表,其中少要有名为“IPC$”的共享,否则用户依然无法正常使用共享资源。

除了Server服务以外,还有两个服务会对共享造成影响,分别是“ComputerBrowser”和“TCP/IPNetBIOSHelperService”,前者用于保存和交换局域网内计算机的NetBIOS名称和共享资源列表,当一个程序需要访问另一台计算机的共享资源时,它会从这个列表里查询目标计算机,一旦该服务被禁止,IPC就认定当前没有可供访问的共享资源,用户自然就没法访问其他计算机的共享资源了;后者主要用于在TCP/IP上传输的NetBIOS协议(NetBT)和NetBIOS名称解析工作,NetBT协议为跨网段实现NetBIOS命令传输提供了载体,正因如此,早期的 入侵教材里“关于139端口的远程入侵”才能实现,因为NetBIOS协议被TCP封装起来通过Internet传输到对方机器里处理了,同样对方也是用相同途径实现数据传输的,否则 们根本无法跨网段使用网络资源映射指令“netuse”。对于本地局域网来说,NetBT是SMB协议依赖的传输媒体,也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这两个服务异常终止,局域网内的共享可能就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执行程序“services.msc”打开服务管理器,在里面查找“ComputerBrowser”和“TCP/IPNetBIOSHelperService”服务并点击“启动”即可。

熟悉Windows系统的用户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组策略”(gpedit.msc),这里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比手工修改注册表更直观的操作方法来设置系统的一些功能和用户权限,但是这里的设置失误也会影响到局域网共享资源的使用,

由于IPC本身就是用于身份验证的,因此它对计算机账户的配置特别敏感,而组策略里偏偏就有很多方面的设置是针对计算机账户的,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计算机配置CWindows配置C安全设置C本地策略C用户权利指派”里的“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在Windows系统里默认是不做任何限制的,可是自从XP出现后,这个部分就默认多了两个帐户,一个是用于远程协助(也就是被简化过的终端服务)身份登录的3389用户名,另一个则是我们局域网共享的基本成员guest!

许多使用XP系统的用户无法正常开启共享资源的访问权限,正是这个项目的限制,解决方法也很容易,只要从列表里移除“Guest”帐户就可以了。

除了与帐户相关的策略,这里还有几个与NetBIOS和IPC相关的组策略设置,它们是位于“计算机配置CWindows配置C安全设置C本地策略C安全选项”里的“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默认为“无”),对于XP以上的系统,这里还有“不允许SAM账户和共享的匿名枚举”(默认为“已停用”)、“本地账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默认为“仅来宾”),其中“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的设置是可以直接扼杀共享功能的,当它被设置为“不允许枚举”时,其他计算机就无法获取共享资源列表,如果它被设置为“没有显式匿名权限就无法访问”的话,这台计算机就与共享功能彻底告别了,所以有时候实在找不出故障,不妨检查一下该项目。

篇9:认识windows系统教案

计算机又罢工了,显示器屏幕出现了该死而熟悉的蓝屏,重启后现象依旧,怎么办?

Windows 98的蓝屏现象很多人已是司空见惯,高手们早已掌握了一套战略战术,往往能够在最危险的时刻起死回生。但对于新手来说,系统故障,特别是系统崩溃简直就像晴天霹雳,只能求救于人。当您崇拜地看着别人鼓捣您的机器,没准瞅空他还数落您几句“老土”时,是否曾有冲动要自己解决这该死的蓝屏。不要紧,下面笔者就带您自己动手应对系统崩溃,让您真正体验一下高手的感觉。

用安全模式启动电脑

当系统频频出现故障,最简单的排查办法是用“安全模式”启动机器。在Windows 98启动画面出现之前,按下F8键或CTRL键进入Windows 98的启动模式菜单。这里列出了8种可选启动模式,其中Normal(正常模式)是Windows 98的缺省启动模式,Windows 98正常启动时会直接以该种模式启动。计算机一般以正常模式启动,但由于该模式要求装入的系统文件最完整,所以系统运行起来也最“娇气”,最容易产生问题。若电脑无法建立Windows环境,通常情况下可选择Safe mode(安全模式)。当然也可以在启动Windows 98时,通过按F5键直接进入安全模式。在该种模式下,Windows 98会使用基本配置和最小功能启动系统。Windows 98的安全模式基本上只供问题排解之用,此时系统会尝试去解决问题,若需要您手动操作时,会出现提示告诉您,或者您可以进入“开始/说明”里看看解决问题的建议,这里大多通过修改“控制面板”中的设置来解决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等问题。

通过注册表恢复系统

如果您的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上述方法则不能奏效,我们不妨尝试采取恢复出现故障前的注册表使问题得以解决。Windows 9X中注册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正是这个原因,Windows 98特别新增加了一个小工具――注册表检查器Scanreg .exe(Scanregw)。

在每次开机启动Windows 98时Scanreg自动运行,对系统注册表进行检查,并为每个开机日做一次备份,将System.dat、User.dat、System.ini、Win.ini四个文件打包成Cab文件,以rb00?.Cab命名,存放于系统备份文件夹Sysbackup中,默认保存最近的5个备份文档。当检测到注册表出错时,就用备份进行恢复,但其功能必须在MS-DOS命令行模式下运行。注意,这里说的“MS-DOS”指的是真正的MS-DOS,不是在Windows下运行的仿真MS-DOS模式。如果机器尚可启动,可以在启动时按F8键,在出现的启动菜单中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模式,或者在Windows下从“开始”菜单中选择“关闭系统”,然后选择“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即可进入MS-DOS。MS-DOS下注册表编辑器虽然没有Windows下那样强大,但也有它的独到之处,

在MS_DOS下键入“scanreg/restore”,其中Scanreg是注册表检查器命令,“/restore”表示按照备份的时间以及日期显示所有的备份文件,在显示备份的注册表文件时,压缩备份的文件以.Cab文件列出,Cab文件的后面单词是Started或者是NotStarted,Started表示这个文件能够成功启动Windows,是一个完好的备份文件,NotStarted表示文件没有被用来启动Windows,所以不知道是否是一个完好备份。选择Start(开始),接着在下一个对话框中选择View Backups(查看),这时可以在5个注册表备份中选取所要的,再选择Restore(恢复),最后选择Restart(重新启动)。重新启动计算机后问题很可能就解决了。

恢复损坏或丢失的重要文件

如果系统早就有故障,自己根本一直没在意,日积月累系统突然出现严重问题,这时恢复注册表也无济于事了,因为问题先于系统自建的5个注册表。其实,有时机器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往往是系统文件损坏所致,特别是应用程序覆盖了重要的系统文件,或用户不小心删除了系统关键的文件,以及磁盘错误破坏了系统文件,如.vxd、.dll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系统运行。解决的方法是:在“开始运行”对话框中键入“sfc”并回车,启动“系统文件检查器”。如查出错误,会提示具体损坏文件的名称和路径,插入系统光盘,选“还原文件”,被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就会还原,系统即可恢复“活”力。

使用新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如果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也可能是存在病毒。有读者可能想,自己的杀毒软件已随系统启动,并一直在监控着病毒,若有病毒应该早就发现了。但是,并非拥有杀毒软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必须进行不断地升级才能杀除越来越厉害的病毒和 程序。随着电脑软硬件和网络的发展,各种新型病毒层出不穷,而且其隐蔽性更深、破坏力更强、智能化更高,令人防不胜防。“求职信”病毒刚一出现,笔者就成为受害者,机器频频出现无任何反应的现象,重启机器成了家常便饭。后来笔者从“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启动选项中,发现换名加载的一个可执行文件(如winkysr.exe、winklsi.exe),将其去掉,下次启动机器它又会被重新加载。无奈笔者在DOS中将文件改名,机器好了一阵,但好景不长,又频频出现死机。使用瑞星公司查杀“求职信”病毒的专用程序一查自己的机器,竟然有44个程序被感染,系统可谓已病入膏肓。病毒被查杀以后,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进行覆盖安装

假如难以判断系统故障的根源所在,机器又无法进入Windows环境,覆盖安装系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但需要系统光盘和一定的时间。如果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首先要将CMOS改为A盘启动,接着用Windows 98启动盘引导系统进入到DOS环境,注意要选择第一个选项加载光驱,否则系统无法读取系统光盘,然后在C盘根目录下进入光驱盘符,输入Setup.exe后回车,开始Windows 98的覆盖安装。系统加载成功后,并不需要重新安装任何硬件和外设驱动程序和已安装的软件程序。

倘若上述方法仍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好使出最后绝招:格式化C盘,重新安装Windows系统了。

上一篇:建筑工程的资质要求下一篇:福州塑胶项目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