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2024-05-28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精选6篇)

篇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胡晓义: 社会保障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基本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广泛宣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共同参与改革,共筑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重要标志之一是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

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诸多领域,其中社会保险覆盖面最广、筹资结构多元、与全体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制度安排。目前法定的社会保险有5项,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要覆盖全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主要覆盖职业群体。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社保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重点是“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增长,诉求呈多样化。当前,群众对社会保障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的期盼主要是4条:一是人人享有,二是水平提高,三是公平合理,四是安全可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

一、加快实现基本社会保障覆盖全民,人人享有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自新中国建立之初始建,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制度覆盖范围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偏到全的演进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险主要适用于公营单位职工;改革开放以来,覆盖面扩大到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的目标后,陆续建立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制度,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的重大转变和发展,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到2013年底,医疗保险覆盖了城乡13亿以上人口,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8.2亿人。其他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也都大幅增长。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用十几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的路,这一巨大成就,振奋人心,举世公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上还有欠缺和不足。如养老保险,还有近2亿人未纳入覆盖范围,大部分是就业流动性强的农民工。再如医疗保险,虽然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但由于管理体制分割,也有一部分在城乡之间是重复参保的,即仍有几千万人游离在制度之外。为解决这些问题,及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需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第一,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尽快实现对所有群体的全覆盖。养老保险在2017年要达到9亿人,2020年达到覆盖率95%以上;医疗保险要通过参保识别,剔除重复参保的水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对进城农民工,引导他们尽可能参加待遇水平较高的城镇社保。第二,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制度覆盖。适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其5000多万职工和退休人员纳入社保制度。通过健全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解决部分人群游离在社保制度之外的问题。同时,针对家政服务业、网络就业创业等新就业形态兴起,研究适应这些从业者特点的参社政策。第三,强化激励引导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多缴多得、长缴长享等激励机制,引导将“自愿参保”转向早参保、多缴费、持续参保,提升群众的自我保障和社会互济意识,维护其长远利益。

二、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人民分享发展成果 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保障制度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待遇水平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盼。近十几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近10年增长2倍多;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近7年增长7倍,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的诊疗项目、用药范围、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都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标准也明显提高。但是,目前的社保水平与群众的预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突出地表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活困难,还有一些群众因病或因伤残致贫、返贫。因此,我们要持续稳步做好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调整工作。

总结国内外的长期经验教训,恰当安排社会保障水平要坚持3个基本准则:一是在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社保水平具有典型的“易升难降”的刚性特征。一个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既要尽力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把握待遇调整的节奏和力度,不能开空头支票,不能做超出社会承受能力、不可持续的过高许诺。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梦不是天上掉馅饼,而要靠全体人民长期团结奋斗才能得来,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形成合理预期。二是坚持公平优先、适度激励的原则,避免落入福利陷阱。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是社会保险,参保成员要缴费,而不是政府全包下来的福利制度。所以,待遇水平提高不能全靠政府,个人和单位也有重要责任。特别是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包含了待遇水平与缴费多少和长短相挂钩的机制;失业保险费的领取期限也与参保缴费时间长短相关,以促进失业者积极择业和尽快再就业。三是坚持社会互济统筹的基本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保险的基本规律是大数法则,即多数人参保缴费帮助特定时间内少数人抵御遭遇的风险,参保人愈多则分散风险能力愈强;而今天减轻了别人的风险,明天就或许会帮到自己。中华民族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社会保险本质上是以组织的方式、在社会的层面发扬这种民族优良传统。所以,要坚持社会互济、团结、统筹、风险分担的理念,避免“逆向选择”,防止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导致社保基金入不敷出,进而损害大多数群众的长远利益。

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下一步要在社保待遇方面努力做好3项工作:第一,建立社保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以工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物价变动等为重要参数,形成有规划、有规则地调整社保待遇的机制,使社会各类成员都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第二,完善社保待遇与缴费更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如新农保,对选择高档缴费的应提高政府补贴,对缴满15年后继续缴费的也要增加补贴或基础养老金,促进群众持续参保长期缴费,以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医疗保险也要坚持个人或家庭适当缴费,并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适当增加;要坚持就医个人适当付费,合理引导医疗消费,不能脱离基本国情搞“全民免费医疗”;要通过改革完善医保付费方式(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支出。第三,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险的发展。政府组织实施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只能定位于保障基本生活,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大力发展补充性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通过政府实施更有力的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促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项目的发展。

三、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要更加注重公平。目前在社会保障领域反映比较突出的公平性矛盾,一是制度公平问题,主要是企业部分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存在“待遇差”,也就是“双轨制”问题;二是区域公平问题,主要是跨地区流动中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报销结算问题;三是城乡公平问题,主要是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溶合和基金统筹问题。这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第一,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上热议的所谓“双轨制”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产生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率先在企业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险的转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总体上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由此造成待遇水平的差别。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不断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水平、努力缩小待遇差距的同时,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这不仅是弥合待遇差的需要,也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在要求。其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性也在增强,完全由单位自保退休人员的制度难以长期维持,纳入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是必然选择;其二,退休费单纯与最后工资挂钩,不能充分反映工作人员任职长短和贡献大小,需要改革完善计发办法;其三,养老待遇调整应当与工资调整脱钩,而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整体提高和物价水平相联系,这有利于避免待遇调整的不正常波动,也有利于促进总体的社会公平。解决“双轨制”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退休养老制度本身,还要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相互配套,并全国统一实施,妥善处理好老中新人的关系,周密设计过渡期政策,确保改革平稳顺利。

第二,完善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劳动者和居民跨地区流动性很强,而现行的社保制度还存在地区分割,如果不能解决参保人员社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难以实现制度公平,也会制约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2010年开始,我国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实施了跨地区关系转移接续政策,4年来已累计办理379万人次的跨省转续,跨省转移资金585亿元;2014年又出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互的衔接政策,为参保人员在不同制度间流动打开了通道。落实好这些政策,有利于实现各类劳动者“无论你在哪里干,养老保险接着算”,解除流动人员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对当前群众反映突出的异地就医报销不便的问题,可采取3项措施:一是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全面实现地市级统筹,解决同一城市范围内所辖县区的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二是推行省内联网结算,解决省内不同城市异地就医结算问题,目前大部分省份已建立了省内异地结算系统。三是在此基础上,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搭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异地结算。同时,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转诊转院制度,完善阶梯型医保报销政策,鼓励参保人员尽量利用基层和本地医疗资源,减少无序地涌入大城市就医。

第三,推进社会保险城乡统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2014年,国家在新农保和城居保已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两项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无论农民还是城镇居民都可以在统一的缴费档次中选择、并享受与之相关的同等待遇。下一步还要按中央部署,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服务,并实现与职工基本医保的统一管理。

四、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可靠运行,永续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是不是安全可靠,能不能长期稳定运行,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持续增强,监管措施不断加强,总体是安全可靠的。2013年,人社系统管理的城乡各项基本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总支出和累计结余规模分别达到3.53万亿元、2.79万亿元和4.56万亿元。面对老龄化高峰临近、城镇化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社会保障体系稳定运行、永续发展的目标,要进一步改革创新,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

第一,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难题。我国2013年60岁以上人口2.02亿人,老龄化率14.9%,65岁以上老龄化率9.7%,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亿人的国家,而且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预计21世纪30年代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并在老龄高位持续40年,养老负担极为沉重。应对老龄化高峰期挑战的主要举措,一是完善制度安排,特别是适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以延缓人口抚养比的上升速度;二是完善政策措施,扩大覆盖面,使更多人持续缴费,做到应收尽收,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向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三是增加社保资金的战略储备,实现纵向调剂。国家自2000年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达一万亿,这是负责人政府的谋远之策,应进一步增大规模。

第二,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县级统筹起步的,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实现了省级统筹。按照 “大数法则”,社会保险的统筹范围越大,分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重点是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增强养老保险的整体调剂能力,既注重全国的统一公平又兼顾地区发展和生活水平差异。这是一项重大改革,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利益关系调整,需要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具体方案必须慎之又慎,长期精算,周密设计,稳步实施。

第三,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社会保障资金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养命钱,必须确保安全,不容有半点闪失,更不能挤占挪用。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们就不断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现在全部社会保险基金都实行收支两条线,存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还建立了专业监督和信息披露制度,有效规避了风险。但随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不法分子也盯着这块“肥肉”,冒领、诈骗、挪用甚至盗窃社保基金等案件时有发生的,我们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社会保障基金是最大的公共资金,除了完善预算制度,加强行政和法律监督外,最重要的举措是构建社会监督体系,通过适当的平台和方式,让广大参保人员、缴费单位、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对社保基金的监督,使之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第四,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为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目前我们实行了最严格的投资政策,就是只能存入国有银行和购买国债。这确实防止了跑冒滴漏,但也带来了基金增值渠道窄、保值压力大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成熟,要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以增强抵御风险的物质基础。但社保基金毕竟不同于一般资金,投资运营必须坚持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安全第一,不能做高风险投资,而要注重长期稳定收益;二是统一规范运作,不能各地自行其是;三是多元化投资,包括国债、企业债券、实业投资等,不能“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社会保障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基本制度。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广泛宣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共同参与改革,共筑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1、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一缴费、统一经办、统一待遇。

2、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后,在迁出地来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在单位就业的随同单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待遇。在迁出地已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可由个人按规定选择参加迁入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具体衔接办法如下:

①、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时,转移个人账户存储额,可以由个人选择补缴费的办法或折算的办法进行衔接。

选择补缴费办法的,由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同期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基数和比例,计算出应缴的养老保险费(含利息),由个人据实补缴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含利息)和转移的各对应个人账户存储额的差额。补缴后,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计算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篇3: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据有关统计,2007年,我国一年的快递量是12亿多件,2014年为140亿件,到了2015年已经超过200亿件。“十二五”期间基本上每年年均增长超过50%,发展非常迅猛。按照国务院2015年10月23日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快递年业务量达到500亿件,年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

快递业的发展,降低了流通成本,不仅推动了电商发展,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快递业是互联网+新经济业态的新成果,是打造城市生活服务圈、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快递末端服务现状及问题

以城市为例,机关、学校集中,大型居住区、商业区、企事业单位综合办公区等不断涌现,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的快递服务需求量大、要求高、服务需求个性化突出。现行投递服务方式与物业管理格局不匹配,引发系列冲突。

1. 服务需求和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的矛盾

城市中学校、社区、机关等单位,快递末端服务问题主要表现在:基于物业(或后勤)管理的安全考虑,对快递员工有门禁限制;单位收发室拒收快件;没有接受快件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欠缺、投递末端摆摊设点、马路分拣等已成为快递发展和城市建设急需研究解决的重点。

2. 偏远乡村快递服务需要政府给予支持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特色不同,快递业务发展不平衡且需求相对分散,快递企业揽收、投递成本比较高。各快递企业为了保障服务标准,站稳农村市场,基本采取自建、合建服务网点的方式,对农村各网点进行收派件补贴,从省、市级分拨中心到农村县城基本要保证每天1~2趟快递班车。到偏远乡镇的快件送达采用共同配送、委托代收、交EMS投递等方式。

随着电商发展,农村网络购物需求急剧增长,但还没有形成产品进城下乡的双向对流,如西部地区老弱人群较多,基本以消费为主,仅依靠企业现有快递服务设施、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政府培育市场,给与一定支持推动发展。

3. 快递服务在各个城市城区通行面临较大瓶颈

城市城区工作、生活的人群密集,越靠近城中心,快递需求越集中,单位辖区面积需要更多的快递服务。每天面临交通通行的压力和快递服务旺盛需求的严峻挑战,快递运输和末端投递成为近几年来影响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加快完善快递末端服务体系的建议

快递末端服务是快递服务的重要环节,是行业发展惠及百姓、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应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政府引领、协会指导、企业主导、公众支持的工作格局,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促进快递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健全法律规划体系。

国家《快递条例》2016年要颁布,各省应加快推进本省《快递条例》实施意见的出台;将发展快递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合理安排快递处理中心、便民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将配套建设快递物流共同配送站、智能快件(包裹)箱等纳入城市社区发展规划。

2. 推动城乡快递末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商务、农村、教育、社会建设、住房建设等部门与邮政管理部门一起认真研究将快递服务业纳入地区关系民生:的优先发展产业加以重点支持,将快递末端投递服务纳入城市配送体系,支持物流(快递)配送站、智能快件箱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区物业、村级信息服务站(点)、便利店等提供快件派送服务。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支持快递企业或第三方服务以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进机关、进乡村为重点,以共同配送、智能快件箱为主要模式完善快递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政府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并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

3. 推动城市快递配送车辆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应尽快制定快递三轮车国家标准。

篇4: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一)政府救助

政府救助是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供暖、殡葬等专项救助衔接配套,并以灾害应急救助、两节救助等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的救助体系。政府救助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

基本救助

城市低保。我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8年4月开始实施,规定以家庭为单位,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纳入城市低保范畴。

农村低保。从2005年开始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定以家庭为单位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纳入农村低保范畴。

农村五保户。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农村“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等“五保”)。

城市低保边缘户。城市低保边缘户是指收入水平虽高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但实际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城市居民,对其实施就业、就学、医疗、供暖、“两节”救助的保障制度。

农村低保边缘户。农村低保边缘户是指收入水平虽高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实际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农村居民,实施就业、就学、医疗、住房、“两节”救助的保障制度。

2.专项救助

就学救助。就学救助主要针对沈阳户籍的学生实施。一是设立“寒窗基金”,对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对已考入职高、技校和高职院校的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家庭子女,由财政给予减免学费,提高其就业技能。

医疗救助。分别从2004年和2007年建立对城市和农村贫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2010年对困难群体在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的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并对其进行门诊救助。

供暖救助。从1997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建立了供热保障金制度。对城市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实施供暖补贴,集中供暖按每户一定面积给予报销;非集中供暖的城市低保和低保边缘户按供暖补贴标准给予救助。

住房救助。对城市低收入群体中的住房困难家庭,采取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房相结合的住房救助保障措施。对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进行补助。

基本殡葬费用减免。凡具有常住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死亡后可享受遗体火化费、遗体寄存费、遗体接运费、纸棺费、骨灰盒费等5项基本丧葬费用减免待遇。

3.临时救助

实施两节临时救济。春节元旦期间,对低保户、五保户、孤儿、特重灾民和重点优抚对象每户发放一定的救济金。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每年根据我市受灾情况,做好灾民的生活救济工作,切实做到灾民口粮、住房、烧柴、衣被和子女就学的“五个保障”。

(二)群团组织开展的专项救助活动

工会、残联等社会团体组织,面向其服务对象开展的救助活动是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如工会向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中的困难群体开展专项救助,残联向残疾人开展的专项救助,妇联向妇女开展的法律援助、家庭暴力救助等救助活动,切实缓解了这些困难群体因转岗创业、重病就医或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生活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慈善救助

慈善救助是由慈善总会等慈善团体根据自身的章程等组织有关慈善活动,对困难对象进行募捐救助,慈善救助也是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主要救助项目包括慈善助学、慈善敬老、慈善助医、慈善助残、济困、临时救助。

二、救助体系的特点,助层次分明,救助政策各有侧重

从救助对象看。一是政府救助的救助对象面向的是全体居民,确定的标准是在一定收入水平以下,具有全社会的普遍性和公平性;二是群团组织的救助活动面向的是特定的社会群体(如企业职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中的困难人员,在特定的群体内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公平性;三是慈善救助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从资金来源看。一是政府救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安排,属于公共财政保障的范畴;二是群团组织的救助活动资金包括政府支持和社会筹集,如残疾人保障金和工会经费等;三是慈善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慈善捐赠收入。

从组织实施看。一是政府救助具体由各级民政部门组织实施;二是群团组织的救助活动由残联和工会等群团组织组织实施;三是慈善救助由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实施。

三、存在问题

救助对象收入核定面临“隐性收入”和“隐性就业”问题。从低保家庭收入看,主要分为工资性收入、一次性收入、自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赡养费、抚养费等)。因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较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导致在收入认定中除对退休金、工资性收入查实相对较容易外,其他收入的核实大多只能靠证明、自报等方式核实。

救助配套政策多头管理,信息传递并不能覆盖教育、工会、残联、房产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不同部门操作的专项救助标准衔接不一致的情况和重复施救的问题,也相对的给“福利依赖”提供了相对便利的外部条件。

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中农村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重心工作在乡镇,服务对象在农村,且这些服务对象大多素质较低、居住分散,审查、复核工作量大。基层工作人员数量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严重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有关建议

抓实动态管理细节,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以低保审批为例,一是要进一步细化社区、街道、民政三级低保审批职责,在坚持社区协审环节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收入审核的规范化和原始记录的整理;二是进一步完善低保管理办法,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低保保障新的不平衡,确保分类保障落到实处。

运用科学手段,建立联动机制。要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民政部门主管,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其次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使救助资金、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得到合理调度使用,避免施救中的重复与遗漏现象,或者相互推诿,以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效果。

增配工作力量,助推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审核、核查,就低保工作而言,由于对低保对象实行的是动态管理,低保对象进出频繁,进大于出,随着保障标准的不断调整提高和扩面工作的稳步推进,城乡低保对象将会越来越多,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建议将通过增设编制或招聘方式来解决救助工作人员偏少问题;同时,在解决必需办公经费的情况下,参照计生、信访、综治维稳部门,给予分管民政工作的同志增加岗位津贴。

篇5: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益的意见》的通知

(2007年12月6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南府办〔2007〕30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就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南宁市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根据《南宁市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就业服务工作,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协调发展。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功能,提高城乡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为城乡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构建和谐南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试点期间(2007年-2008年),全市12个县(区)人力资源市场、121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334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实现与市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建设重点乡镇人力资源市场21个(覆盖人口7万人以上的乡镇);成立1391个村委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创建1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基地、10个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品牌基地、40个农村劳动力品牌培训基地;全市充分就业社区总量达153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75%;对有就业愿望且有就业能力的城镇零就业家庭确保其有1人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要达到9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达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基础

1.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2007年,全市97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市区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要继续按“六到位”要求完善、改善办公条件,配齐电脑、电话,解决办公经费、场地等实际问题;2008年基本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

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南宁人力资源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和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2008年上半年,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要开通远程可视见工系统。重点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城乡网络互联,向下延伸就业服务。在市(县区)逐步推广网上职业介绍、网上求职登记、远程职业指导等服务项目,实现就业服务送到村屯,为劳动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服务。

3.认定一批就业培训基地。按照评估验收条件,在各县区授匾挂牌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基地、返乡创业基地、农村劳动力培训品牌基地,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基地为依托,就地、就近开展就业培训,减少农村劳动者参与培训和转移就业成本。

(二)加强就业服务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功能 1.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制度化

建立健全就业登记和服务制度。从2008年起全面开展城乡劳动者实名制就业登记,对无工作岗位或无承包责任地的城乡劳动者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统一进行失业登记。改革现行城镇人员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创新城乡就业登记模式,取消城镇、农村“二元化”的就业登记制度,对本市人员均按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使用统一样式的就业手册,实行统一标准的就业服务。

建立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以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等人员为重点,做好调查摸底,把帮扶任务分解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确定专人负责,一包到底。坚持日常援助和集中援助相结合,各县(区)要根据辖区具体就业情况,继续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依托社区,对重点援助对象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实行“一帮一”、“多帮一”服务,切实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形成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和培训制度。认真总结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成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再就业专项资金资助制度,制订与服务绩效、实现再就业指标相挂钩的专项经费拨付办法,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成果的新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制度。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当前着重解决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经费不足和人员到位不在位的问题。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基础工作建设,实现基础台帐、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服务规范、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六统一”,制定评估标准,实行验收制度。2.以效率和质量为主旨,拓宽就业服务方式

坚持服务方式人性化。大力推行“诚心服务、真情相助”的人本服务理念,对包括被征地农民、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者、随军家属等在内的重点扶持对象,开展承诺服务、配套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排忧解难。

坚持服务功能多元化。充分利用现有的就业服务机构和设施,最大限度地拓展服务功能,开展求职登记、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培训指导、咨询援助、招聘洽谈、就业援助、自主创业、档案托管、社会保险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规则,改进服务态度,实行“首问责任制”,为劳动者营造便捷、高效的求职环境。

坚持服务手段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管理功能,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各县(区)要组织劳动力资源调查、采集,建立实名制台帐,依托“金保工程”数据平台,建立包括失业登记、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再就业优惠证》管理等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项信息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共享。

坚持服务队伍专业化。从2007年起,着重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继续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的政策水平和经办能力。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要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上岗,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从2008年起要逐步取得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或信息分析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3.围绕就业服务“全覆盖”,推进就业服务社会化 服务社会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面向社会为各类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要加强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拓宽服务功能,把本市的农村劳动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各类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以及外来流动人员等纳入服务范围。

参与社会化。加强统筹规划,一方面引导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举办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覆盖广泛、面向全社会的就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坚持打击和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违法行为,每年组织开展职业介绍机构信用等级、“放心职业介绍机构”评比。强化对各类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对其服务项目、内容、标准,实行公示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摆在统筹城乡就业的突出位置,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立市级考核评估小组,吸收区内劳动保障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对我市及县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国家劳动保障部“六到位”的要求进行考核评估。对各(县)区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区)要把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通过整合资金、压缩一般性支出预算,从资金上保证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要解决好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改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办公条件。落实对重点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对需规划建设的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原则上每个市场按市级财政投入不少于5万元,县区财政投入不少于3万元;对1391个村委劳动保障工作站信息员的业务补贴,各县区纳入财政预算给予解决。

关于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培训机构:

为适应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根据《南宁市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职业培训工作的实际,现就建立健全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以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以改善劳动者素质结构为出发点,以技术工人需求量大、对职工培训积极性高的行业和企业为突破口,紧密结合用人单位用工需要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综合运用培训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复合技能型人才,逐步实现我市城乡劳动者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足够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试点期间:

(一)重点建设和扶持100家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机构,搭建以定点培训基地为骨干、其它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职业培训组织体系。

(二)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加快培训和建立一支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技师、高级技师为龙头,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城镇在职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率达95%以上。

(三)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全市职业技能鉴定6万人,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1750名,持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占鉴定通过人数的比例达到5%以上。

三、主要内容

(一)实施“4321”培训基地认定计划 1.认定40家农村劳动力品牌培训基地。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我市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转移就业的能力。2.认定30家定点再就业培训基地。充分运用再就业培训扶持政策,面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认定20家订单式定向培训机构。鼓励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对参加培训后进入我市企业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享受一次性政府培训补贴。4.认定10家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示范基地。认定具备设备、场地、师资等培训条件的企业,面向社会或本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5.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依托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建设面向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为城乡劳动者提供高级技能培养和评价服务。

(二)调整和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培训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开放式的职业培训网络。

1.各类职业院校和公办培训机构要发挥好职业培训的基础性作用。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办学格局以及调整专业设置、培训等级、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培训期限等,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办学投入、提高办学质量。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和完善“校企合作”等有效机制,使各类职业院校成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2.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要发挥好职业培训的广泛性作用。在规范办学行为、注重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培训,提高社会力量开展的职业培训在我市职业培训格局中的比例。鼓励和扶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兴办特色专业,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各类人员参加职业培训的需求。对已趋于饱和的专业要适度收缩,避免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及办学机构要重点予以政策扶持。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诚信等级评定工作,引导民办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3.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发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面向在职职工大力开展以职业资格培训、新技术培训、复合技能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工程。对有场地、师资、服务和培训条件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和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在岗职工的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自主开展培训。鼓励职工学习第二、第三技能,符合规定的可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4.行业开展专业培训是职业培训的重要补充。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培训工作。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通用技术工种的技能要求,制定行业工种培训教学大纲,特别是农民工培训计划,择优选择培训机构开展行业培训。

(三)为不同群体提供高效、适用的职业培训

1.面向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将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同加强新成长劳动力资源管理和推进职业培训改革结合起来,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建立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资源管理、培训教育、鉴定考核、就业准入、规范用工等相互关联的培训就业新机制。到2008年底,力争基本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退役士兵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在就业前都接受一次职业培训。2.面向农村劳动者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培训基地,落实好各项培训补贴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转移就业能力。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品牌培训课程,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

对被征地农民,要结合被征土地开发和用人单位需求,制定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引导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同时,鼓励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服务。

3.面向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和完善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统筹兼顾农村劳动者和城镇职工的技能培训。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做法,探索建立与培训效果、就业效果挂钩的新机制,激励城乡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包括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导航计划以及技能岗位对接行动的“5+1”计划行动,加快培养专业化技能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进一步完善城镇就业困难家庭的职业培训援助制度,确保其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人能够接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掌握一门以上的职业技能。

4.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对进入我市各重点行业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可采取由政府委托培训基地进行定单式定向培训的方式,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使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者都能享受到一次政府补贴的培训。对于培训设备、场地师资符合培训条件的企业,受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后,自主开展技术要求高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在本企业就业的,也可享受培训补贴。

5.面向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和完善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跟踪扶持“一条龙”创业服务体系,充实我市“创业指导专家工作室”专家队伍,对准备自谋职业,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和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使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了解开业或创办企业的必备知识和程序,掌握经营管理办法,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问题,并做好创业的后续服务工作。

(四)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加强技能人才的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

1.建立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管理,推进县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建设工作,指导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将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向乡镇企业和农村拓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实质性服务。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建立技能人才的科学评估体系,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设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专窗,实行报名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一条龙”服务。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提升技能人才考评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争取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双证率”。根据国家大力推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要求,以建设、商业服务、交通等重点行业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2.加强技能人才的选拔和激励制度。每年举办一次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职业技能竞赛,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竞赛,在全社会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促进劳动者学技术的舆论氛围。选择部分生产经营良好、培训制度健全的企业推行首席岗位制度,选出一批“首席班长”、“首席工人”、“首席作业者”、“首席员工”,激励职工钻研技术,潜心发展专业技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鼓励企业增加职工教育经费,建立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学技能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本辖区内的职业培训工作。要实行领导负责制,将职业培训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实施摆上重要位置并纳入政绩考核内容,根据培训目标及企业需求,合理安排各项培训任务。

(二)健全制度,确保实施。建立健全各类培训项目的招投标、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制度。创新培训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初都要与培训机构层层签订培训任务责任书,逐级负责,落实责任。

(三)整合资源,通力合作。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以及具备条件的农村初高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我市职业培训工作。同时要利用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各级党校、市民学校、农民夜校、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屯文化室、图书室等设施,积极开展农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四)加大投入,激励表彰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培训激励制度。试点期间,市县区财政每年要保障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职业培训补贴、扶持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技能人才的评选奖励、技能竞赛和表彰等。

2.企业职工培训经费要足额到位。各企业应按规定提取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职工教育经费,用于技能人才培养,重点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强化监管,提高实效

1.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培训机构实行培训进度月报告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的监管,重点监督培训任务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培训机构要按规定严肃办理,并进行曝光。

2.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要确保财政扶持资金专款专用,严禁资金挪作他用;完善企业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市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由劳动保障等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六)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和城乡劳动者共同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培训工作的良好局面。

关于统筹城乡就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

为了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规范我市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06〕51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依法招用农民工

(一)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严禁向农民工提供虚假招聘信息;除国家规定不适合从事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户籍、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招用农民工或提高农民工招用标准。

(二)用人单位不能以各种形式向求职及被录用的农民工收取定金、风险金、抵押金(物)、保证金、集资款等费用,不能要求农民工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扣押农民工身份证等证件。

二、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

(一)依法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责权明确的劳动关系。

(1)劳动合同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具体内容由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协商一致而确定,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冲突;劳动合同文本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各执一份。

(2)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均应当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到辖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2.用人单位不得滥用试用期损害农民工权益。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严格依法、全面履行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或按劳动合同约定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2.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1)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劳动报酬,以及农民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正常劳动义务后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均不得低于南宁市最低工资标准。

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用人单位,原则上按最低工资标准以上支付农民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的工资。

(2)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等工资分配形式的用人单位,要制订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并予以公布。确定的劳动定额原则上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工在法定劳动时间内能够完成。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拒绝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利用提高劳动定额变相降低农民工工资水平。在农民工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完成劳动定额,用人单位支付的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也不得低于南宁市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农民工加班。农民工延长工时或在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基数,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1)安排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按照不低于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2)休息日安排农民工工作的,应给予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本人日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二百支付;

(3)法定休假日安排农民工工作的,按照本人日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三百支付。

农民工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在日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百分之一百五

十、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未约定农民工工资标准或实际支付的标准高于合同约定标准的,以农民工本人上一个月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发工资总额作为支付加班或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计算标准。

三、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一)所有建筑业企业、建设单位必须实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具体办法按照《南宁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完善我市建设行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意见的通知》(南府发〔2007〕51号)执行。

(二)实施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单位及非利用国债、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自筹资金的水利水电项目的业主单位必须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具体办法按照《南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南宁市水利局关于在南宁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通知》(南劳社字〔2007〕28号)执行。

(三)公路桥梁、港口(水运工程)、管道等所有交通行业施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必须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具体办法按照《南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南宁市交通局转发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交通厅关于建立交通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通知》(南劳社字〔2007〕53号)执行。

四、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的规定

(一)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农民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生要求的工作条件;发放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就如何正确使用进行培训。

(二)用人单位必须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农民工按规定进行就业前、在岗期间定期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并按国家规定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患有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农民工应当安排康复治疗并且妥善安置,不得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农民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农民工有权拒绝在不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四)用人单位必须实行女职工与未成年人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女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禁忌劳动范围工作,不得在女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除国家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五、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制度

(一)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失业、医疗、大病住院医疗、基本养老、生育保险参保手续,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应继续为其缴费。

(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的标准支付农民工工伤待遇。

(三)未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失业后,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失业保险办法》规定的标准赔偿农民工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

(一)各级工会要发挥劳动者代言人的职能,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其劳动权益时,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建设、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组织,应当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做好农民工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农民工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

篇6: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工作计划

一、公共机构用能现状

近年来,公共机构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有所增强,节能措施逐步到位,较好地控制了能耗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看,公共机构能耗总量偏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据统计: 年底,共有公共机构 个,总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用能人数 人,公车 辆。年,全市公共机构电消耗量增长,原煤消耗量增长,汽油消耗量增长。主要节能领域呈现增长或大幅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状况调查发现,公共机构在节能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偏低。各级公共机构用能设备普遍能效较低,如高效节能灯的使用量占照明灯具总数量的比例偏低,空调等大型用电设备普遍未采用节能技术;办公设备管理粗放,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的选择,没有满足节能、高效的要求;公务用车还存在着超编、能耗高等现象。

(二)节能管理体制、制度有待完善。公共机构还有部分没有设置专门的节能管理岗位和专职人员;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和支出标准尚未确定;节能审计工作尚未开展;能耗统计制度还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能源报告制度和节能考核制度,在节能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应用等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节能管理工作还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

(三)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不够。由于缺乏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支撑体系,造成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在公共机构推广应用不普遍。同时,节能信息匮乏也影响了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普及。

(四)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艰巨。各级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外围护结构基本未采取任何节能措施,保温隔热性能差,传热系数高,能源消耗量大,且大部分集中供电、供水的办公楼,还未实现能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节能改造资金量大,任务艰巨。

(五)节能意识有待加强。各级公共机构的一些单位对开展节能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宣传教育不够深入,节能技术改造进度不快,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干部职工尚未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缺乏节约能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管理、强化宣传,积极推进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逐步改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市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按照系统节能的总体思路,贯彻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并举的方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相结合,近期计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宣传发动与狠抓落实相结合,日常节约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约束与激励相结合,领导干部带头与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最低的能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主要目标和节能指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务实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制度、标准体系、评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公共机构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术改造,争取全面完成公共机构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更换以及空调节能等改造工作;到 年末,初步形成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节能指标

以 年为基数,到 年末实现以下节能目标:全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总量下降。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度)、人均年耗水量(吨)均下降5%以上。水、电、汽油、原煤、天然气、液化气消耗量均下降 以上。力争创建一批节约能源资源(节电、节油、节水、节原煤等)试点示范单位。

四、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系统工程,用能范围广,节能管理跨度大。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扎实开展能耗统计工作

1、进行既有办公建筑分项计量改造。全市公共机构的办公建筑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循序推开的原则,加快既有办公建筑能源计量设施改造,逐步实现能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保证用能数据统计准确完善。年年底前,集中供电、供水的办公楼,有条件分户改造的,要按单位加装独立的水电表,实现一户一表,保证用能数据准确完善。

2、积极开展能源消耗调查。认真做好全市公共机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全市公共机构用能底数。

3、建立能耗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依据全市公共机构能耗统计数据,起步建立全市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库,并定期进行维护。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管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并根据用能情况,及时对部分能耗高的单位进行专项调查,不断提高 公共机构用能管理效率,推动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二)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1、加快用能设备节能改造。逐步淘汰高能耗的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对耗能量大的空调等用能设备,在综合考虑费效比的基础上,采用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

2、积极应用节能新产品。大力开展公共机构“绿色照明”行动,逐步淘汰高能耗灯具,更换为节能灯具;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节能技术较为成熟的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逐步更换公共机构办公区内的水龙头、洁具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年年底前,市级公共机构要逐步完成节能灯具和节水型器具的更换或节能改造工作。

(三)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

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对网络机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四)切实抓好公共机构车辆节能

1、加强公务用车配置管理。严格执行公共机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与管理办法,控制公务车辆编制和规模,优先采购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型汽车,加快淘汰高油耗、排放超标的车辆。

2、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健全公务车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市级公务用车档案,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定期对公务用车油耗情况进行公示。加强公务用车动态管理,对公务车车辆采购、检测维修、报废更新、能耗状况等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公务用车使用效率。

(五)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采购管理

1、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市采购管理单位和实施机构要根据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及国家有关规定,对节能环保产品实行优先采购。通过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管理,健全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

2、扩大政府节能采购范围。市采购管理单位和实施机构要将工程和服务采购列入政府节能采购中,逐步扩大政府节能采购的实施范围。对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照明产品、用水器具等办公设备产品,应依法优先采购或者强制采购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节能产品、技术、服务征集制度,建立跟踪、监测和优选淘汰机制,推广先进节能产品和技术。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节能工作领导机构职能作用。

1、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人对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节能工作全面负责。要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巡视检查,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2、进一步强化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网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涉及的单位多、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为保障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公共机构坚持实行分级管理,强化节能工作网络。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市节能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在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指导下,负责系统内和本辖区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切实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1、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各公共机构要结合实际,在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活动。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和重要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国情,认识市情,增强节能意识,增强能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

2、构建节能工作交流平台。要利用工作研讨会、表彰会和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促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和信息的交流,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节约热情,增强节能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及时通报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成效,宣传各地区、各单位在资源节约中的先进经验。

3、做好节能培训工作。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分期分批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人员和能耗统计人员进行节能知识培训,提高现有节能管理水平。同时,公共机构要经常进行能源教育和日常节能技术、技巧培训,培养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用能、用水习惯,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良好氛围。

(三)加强节能制度建设

1、进一步完善能耗统计和报告制度。各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能耗统计和管理制度,疏通能耗统计渠道,落实专人按规定要求如实记录能耗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并及时做好各项能耗报告工作。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好全市公共机构统计报表及台帐基础工作的布置、落实及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工作,为全市公共机构节能政策和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2、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单位,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综合水平和特点,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耗支出标准,加强公共机构的预算管理,指导公共机构加强能源支出的核算,从源头上控制公共财政预算开支。公共机构要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能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过能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当向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作出说明。

3、建立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各单位及系统,主管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用能特点和上一用能状况,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

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要研究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进行通报。节能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要作为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和其它综合考核挂钩。

(四)加强节能监督检查

1、切实抓好能耗公示工作。在规范能耗统计报告工作的基础上,将各级公共机构的水电油气和车辆用油、维修费用等耗费,每季度面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健全公示后的“跟进”机制,加强对公示数据的分析和通报,异常能耗的反馈和处理等工作,使公示起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2、加强节能检查和处理。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各公共机构节能的经常性检查。对公共机构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及时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由有关机关对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上一篇:在25届学生会干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教师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