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

2024-06-21

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精选3篇)

篇1: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

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

摘要

该文从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德育的实效性、主体性德育、德育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外国德育发展等九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研究状况。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或反思以往学校德育问题和困境,或介绍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或探讨德育改革的对策和方法,使我国的德育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热点问题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

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而研究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自然成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之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同样,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改善和提升,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维护和增进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障和个人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

第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及其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 1 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自我才能有效形成,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回归生活才能保证学校道德教育的综合性。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因此,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不让学生的道德发展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条块所分裂;同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要求,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增强他们道德实践的能力。

二、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现实存在的“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的困境,众多研究者纷纷撰文探讨其成因和对策。

德育步入困境的原因复杂,因而研究者探讨的角度多样,论述的侧重也不 同。然而从宏观上来看,其对德育困境成因的分析大体围绕社会、学校以及德育 活动三个“环境”。其一,社会环境作为学校德育的“大环境”,对学校德育困 境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今,国人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 陌生,人的存在“意义感”的缺失,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这些对 学校德育的开展无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二,学校生活作为学校德 育的“中环境”,对学校德育陷入困境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以应试教育为 主的学校教育中,智育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德育遭到了挤压和驱赶。德育成了 智育的附庸,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导致我们培养的学 生成了有知识没道德、有文化没教养、有目标没信仰的人。其三,德育活动过 程作为学校德育的“小环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学校德育直接陷 入困境。例如,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有问题,即看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和缺点多,看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优点少,从而把学校德育便成了“盯人”的活动,变 成了“抓辫子”的工具。

关于解决困境的对策的探讨,文献繁多,涉及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完 善、德育方法改进、评价导向重构等方方面面。但是,总体来看,研究者关于 对策的探讨,大多流于“开药方”式的泛泛而谈,即谈应该做什么的多,而谈 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少;谈应该达到什么结果的多,而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 结果的少。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分析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领会与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的需要,自然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他们与以往学校德育课程相比较,将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推导,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因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

第二,从静态建构向动态建构转变。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各部分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因此,为增强学校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的建构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课程内容的动态综合性,即强调课程建构应当基础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范围和社会化要求之上;其二,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性,即强调课程建构应当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去综合组织课程体系。

第三,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尽管有利于教和学是课程建设的一贯要求,但是以往学校德育教材的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考虑较少,以致德 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的互动关系。为了有效克服这一弊端,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当前学校德育教材在编写要求上十分强调教学的对话性,即教材应当成为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和平台,应当促成一种既有平等沟通又有自我表达,既有相互合作又有个人探索的教学互动关系。

第四,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尽管以往学校德育课程也一直强调道德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但是在情与理之关系的具体研究和实践中,往往重理轻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情感在促进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感悟和掌握方面的重要性得到普遍关注,知情交融已成为课程建构的普遍要求。

第五,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由于受有限的教育资源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注重结果和成绩,侧重甄别和评优,难以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随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确立,学校德育课程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实施等方面出现了相应革新,即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四、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其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含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深入理解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绪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解析了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第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以往的德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因此,在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依托和确证关系,使之与学生的社会现实 4 和成长需要相联系,使之能够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困惑,才能真正建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往学校德育教材的组织和编写,由于更多地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考虑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当前学校德育课程在教材组织和编写要求上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强调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内涵,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学内容;强调加强教学合作,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

第三,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从以往学校德育的实践来看,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师生情感关系不佳或学生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基础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乃至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在教学和评价要求上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使师生情感交往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

五、德育的实效性

关于学校德育现存问题的探讨,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以至在期刊网上,你只要打上“德育”和“实效”两个关键词,就能搜索出将近700篇关于德育实效探讨的文章。

谈到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是众口一致的评价,因而几乎所有该方面的文章都从其原因分析入手。尽管其原因分析的角度不一,强调的侧重各异,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①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学校德育受到冲击;②应试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德育位置未真正摆正;③德育与智育水平不协调,缺乏正确的德育观;④德育内容泛政治化,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⑤德育方法陈旧呆板,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统一;⑥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灌输、强制过多;⑦偏重学校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⑧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⑨德育督查乏力,不利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形成;⑩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共同化和一般化,缺乏现实性、层次性和具体性,从而导致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然而,在众多关于德育实效探讨的文章中,普遍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关于衡量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标准问题。尽管在该方面的文章中,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没有一篇文章明确提到其论断据以参照的标准。高与低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参照或依据某个既定标准而言的。说现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总得有个标准做参照吧!是否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衡量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既定标准,是否我们是与以往的德育实效相比较,还是与语数外等学科的实效相比较?在缺乏既定标准的情况下谈德育的实效性,不能不说是欠严谨的。

二是论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的角度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然而。纵观现有文献,大多在论述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及其对策时,效果、效益和效率不分或混为一谈,从而使这些论述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文章也显现出实效性问题。

六、主体性德育 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必然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尽管主客体关系在教育研究中并非新的话题,但是由于我国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使主体性德育的研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其一,学校德育的“先天不足”所导致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的说教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作用被严重限制的教育状况,使得主体性德育研究成为提高德育实效和探讨德育规律的教育要求;其二,社会开放所导致的西方文化影响的广泛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混乱乃至冲突的社会现实,使得主体性德育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辨别、选择、建构能力的社会需要。

不过,从现有文献看,主体性德育的研究中依然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尽管研究者普遍认为主体性的核心特征就是自主性和能动性,并强调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是多数研究者对其前提条件与限制条件缺乏应有的探讨,以致直接或间接造成教师--学生、个体—社会辩证关系上的认识混乱,还有少数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将主体性德育探讨简单化地视为给学生“放权”的运动。当然,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某些学者的重视,他们指出,自主性和能动性都是主体性的对象化表现,自主性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目标与个体需要的统一,能动性的实现依赖于主观反映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否定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无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违主体性德育的本意,且会导致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

七、德育模式

由于德育模式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是德育理论的范型化,又是具体经验的概括化,从而构成联结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因而一直是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现有文献中,德育模式的名目繁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①内容型德育模式: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系统传授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道德知识和观点,对受教育者的品德施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影响;②形式德育模式:关心品德的形式,轻视品德的内容,强调在德育过 程中要突出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能力;③主知型德育模式: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道德概念,发展包括道德理解能力、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等在内的道德认知能力;④主情型德育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置于德育教育的首位,主张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形成学生的移情能力;⑤主行型德育模式:强调道德行为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作为德育的重点,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促进品德的形成。尽管这些德育模式的出发点或侧重不尽相同,但是其中存有一些共同特征或趋势:①坚持“无灌输的道德教育”;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③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④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⑤注重道德情感体验。

关于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有不少学者清醒地指出,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种方式、形式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在借鉴西方德育成果的基础上,使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研究“本土化”;②如何从模式应有的规范上建构德育模式,而不使之混同于德育流程;③如何介入德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德育模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八、网络环境下的德育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网络文明”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其特点就是在虚拟时空中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这个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学校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中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世界无疑是一个精神流亡的圣地,一个情感宣泄的场所。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这个世界无疑充满了诱惑、布满了陷阱,特别是近来随着网络环境下的道德问题乃至犯罪现象的日益增多,网络环境下的德育问题自然成为德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前关于网络环境下德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个可喜的变化,即不再像起初那样,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谈消极、危害方面多,谈积极、有益作用少,谈堵漏、限制措施多,谈疏导、利用方法少,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网络环境的现实,着力研究如何利用网络的独特价值,开创网络德育这一新 领域,并着力研究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理想世界对青少年的不同影响及其综合效应,全面把握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从而调整德育理念和方式,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九、外国德育发展

世界上一些经济、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但在当初经济起飞、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类似于我国今天遇到的一些德育问题。因此,系统研究外国德育发展的经历和规律,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一直是我国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重要参照。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国家在德育发展方面的共同经验和规律的把握上,具体有:①道德失范、道德滑坡,是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遭遇的共同问题;②“价值中立观”盛行和学校实施“无导向教育”,将导致学生道德水平普遍下降以及社会秩序的不断恶化,是发达国家在德育发展中的共同教训;③充分重视德育在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④从本民族、本国家的特点出发,注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发达国家德育的共同特征;⑤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以利于学生充分接受,是发达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的普遍要求;⑥全社会关心德育,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是发达国家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02JAZJD8800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DEA030110)成果。] 9

篇2: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

一、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我国过去往往只强调诉讼程序的形式或工具作用这一面,而忽视其独立价值。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治国方略后,如何看待程序法的价值,遂成为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多数同志认为,程序法具有双重价值。程序法的首要价值是保障实体法的正确实施,体现出程序法的工具作用,或称“外在价值”;同时,程序法还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或称“内在价值”,即保证程序正义和诉讼公正。

程序法的工具价值表现在:通过明确授权实施实体法的.专门机关及其分工,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诉讼制度,以保证专门机关权力行使与权力制约相统一;规定运用证据的准则,规定一系列前后衔接的诉讼阶段,以保证实体法的及时、正确实施。

程序法的独立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程序法规定的程序保障体制,强调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体现了公正、民主和法制观念;2.程序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实体法的不足,并通过由司法机关审理具体案件不断丰富、补充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创制实体法;3.程序法规定的民主、公正程序使得判决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也易为当事人从心理和行为上予以接受;4.程序法在特定情形下限制了实体法的实施,譬如:没有起诉就没有审判。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能有主次、轻重之分。程序法的第一价值是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同时绝不能忽视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当前,我们应当重点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和做法,但也不能矫枉过正。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程序法的双重价值――工具价值和程序正义价值应当是各自独立的。程序正义价值应独立于工具价值而存在,程序正义不应居于工具价值之下,甚至程序正义价值比工具价值还要重要。

总之,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强调重视诉讼法独立于实体法之外的程序正义价值,都强调了应当改变目前“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这对认识程序法的独立价值、强化司法实践中遵守程序法的意识,实现司法公正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关于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是近几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就为什么要改、怎么改和改什么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探讨。

(一)为什么要进行司法改革?之所以要对司法进行改革,是因为司法在体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即:体制不顺、队伍不精、作风不正、执法不严、

篇3:云计算的当前热点问题研究

狭窄的定义是云计算提供基础设施和使用模式, 通过网络来获取动态计算资源。“云计算究竟能给21世纪的互联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是不清楚, 很可能是革命性的, 也可能带来崭新的互联网架构, 很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产品就会消失”。——卢青在云计算架构中, “云计算”被定义为该网络可以提供适当的资源。“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 基于需求随时可以使用访问, 这便让使用云服务像用水电一样。

一般来讲云计算指的是使用模式和服务的提供, 通过网络, 对任何时间的请求提供服务。这可能是程序、数据服务方面的服务, 网络或者是其他任何服务。云服务抽象示意如图1所示。

2 计算机的虚拟化问题

在单一设备网络环境下, 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日趋成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服务虚拟化需具备三个条件: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 、平台即服务 (PAAS) 、软件即服务 (SAAS) 。”为了实现动态管理, 将计算资源收集、分配和使用互联网资源配置的变化。

3 云计算与网络计算其他方面的差异

云计算, 作为一个主要的集群计算, 计算节点之间各自独立服务, 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各不相同的, 网络并行计算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区域组织, 通过系统统一管理工作中的分解过程的并行计算。云计算的节点计算存在节点异构, 与计算机编程存在差异, 原则上, 节点的能力差异的大小和操作的公共服务资源, 来实现一个交换节点。计算机网络需要更高水平的保护的异质性, 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中, 允许用户共享相同的资源。云计算来完成持久性和多样性的网络服务, 不同的云计算中心通常提供各种服务和持久的特定行业;通过计算机网络提前实现特定的任务。

4 云层计算中心计算机性能的问题

云中心主要节点以集群为主与大量用户的互动, 形成虚拟服务器。然而, 目前许多机构购买了电脑, 建立高性能计算中心。“目前流行的专业化, 集约化, 规模化云计算中心。”因为云计算服务的用户需求是相对独立的, 对于响应不同用户的任务请求的交叉和服务性的依赖大大降低。云计算中心, 往往需要大量的服务, 包括主要的互联网用户搜索应用程序, 内存和网络、贸易等。应具备更多不同类别计算中心以提高执行能力, 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企业创新。

5 云计算标准化的问题

本质是云服务的虚拟变量不同尺寸和类型的用户基础, 关键技术和实现一个开放平台的云服务之间的互连, 通信和互操作性, 网络的互操作性基本特点是整个开发过程中必须标准化。因此, 云计算机技术的标准化便同样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Iaa S层上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在产业角度上, Iaa S是日前市场最受关注的云计算模式, 已然成为了云计算技术的代名词。从技术上, Iaa S实现, 更具体的概念, 主机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在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更均匀。标准化的可行性技术和Iaa S有很大的需求, 成为当前的重要目标, 从而实现关系正常化。

6 云安全问题

作为一个交流平台, 云计算资源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同样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客观的说, 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型, 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也应该出现的安全漏洞、病毒攻击、信息披露的常见问题中存在的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云, 超过了安全问题网络应用的传统。一些专家建议, 如“云安全问题”为自己的安全, 即“问题”人格, 以确保安全的云。云, 不仅要解决这些问题常见的安全, 而且还解决安全问题的个性, 不只是技术层面的解决安全问题, 也有管理制度、法律方面的保证。安全是不可分割的, 包括控制技术获得适当技术、加密和数据完整性、数据备份和容灾备份, 以确保应用云层的安全。编码是一种补充其他机制也可以提供交通安全和用户数据。在第一部分中的云客户端可以使用SSL加密, 防止欺诈行为, 如网络假网站、钓鱼和盗窃。在后面, 还通过加密防止用户数据及权限的窃取和修改。访问控制技术, 分为访问控制和安全技术。为确保解决方案, 用户可以安装杀毒软件或证书USBKEY来避免这些问题。

7 结论

上一篇:读书与成长初一作文500字下一篇:海报文字内容(宣传单展板都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