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实验报告范文doc

2024-07-25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实验报告范文doc(通用3篇)

篇1: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实验报告范文doc

实习报告

基础医学院

实践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认知,可以熟练所学的各项操作技能,它是各专业学生成才必不可少的一步。医学是特别神圣的学科,正如人们所言它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临床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像以往一样给我们安排了一年的实习转科。转眼一年的实习就要结束,心里有太多感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方面,仅以此记录我这一年以来的心得体会。

滕州中医院实习篇

2010年5月来到滕州中医院,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全新医院。在此之前我一直在一个乡镇卫生院见习,初次来到一个医疗系统相对来说比较正规的医院,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担心自己所学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应用于临床;担心科里的老师不会像课堂的上的老师那样有耐心;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接待我们的科教科主任王老师人特别和蔼,脾气也特别好。当天安排好我们的住宿,第二天下午给我们开了实习前的一个小小会议,安排实习分组并且交待一些注意事项。紧接着我们就开始了这为期一年余的实习。

心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正如王老师所说科里的老师都特别友善,对待我们也特别热情。我们的带教韩老师特别负责,他严谨却不严厉,博学却不多语,在这个科里韩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典型表现。指导我们学习心脏的听诊,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听正常心音、二尖瓣狭窄(我们特别幸运见到几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有幸听到二尖瓣狭窄时的开瓣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时的杂音。当时学习西医内科时心血管系统疾病所学不是太好,所以很多东西都有些一知半解的感觉,以致当时老师考我们房颤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我都没能答上来,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教训:虽说理论知识在临床所用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离开了理论谈临床,那就是空谈。因此在我有空时间好好恶补了一下西医内科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的有关知识。还有一个记忆深刻就是第一次见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并且参与到抢救过程。药物过敏性休克特别严重尤其是青霉素类的药物过敏。当时是晚上7点左右,科里的老师大部分都走了,只剩朱老师值班,当时还有一个骨科的会诊,朱老师因事一时走不开,派我们先去做个心电图。在这过程中病人诱发房颤,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病人自觉心慌,出汗。当时值班朱老师和护士老师一直守护在病人旁边进行抢救,当时一段时间病人血压降到测不

出,我们回来后帮忙做心电图,记述抢救过程,观察病情变化。还好病人经静推肾上腺素后血压开始回升,心率开始恢复。经一系列抢救措施运用后病人自觉症状逐渐好转,心电图回复到原有状态,血压上升至正常水平,抢救成功。朱老师和护士老师都松了一口气,幸好朱老师没去会诊,否则病人就难以抢救过来。我通过这件事意识到临床医生的责任的重大,也意识到时间对医生和病人的重要性。

在心内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后我又陆续去了呼吸和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风科、烧伤整形和肛肠外科。由于滕州中医院的规模并不很大,他的很多科室是合并在一起的。例如呼吸内和内分泌科就合为内二科。在呼吸和内分泌科学习了肺炎、糖尿病、甲亢的诊断和治疗,学习了干湿啰音的听诊,有幸见到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她的手指几乎均是天鹅颈样畸形,并且有大量心包积液,心电图呈典型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特别典型,还有一例中央性肺癌的患者,他的右侧肺部听诊完全没有呼吸音。在消化内科,科主任是我们学校的中医博士,也就是在这个科和中风科中医的运用是最为广泛。阻塞性黄疸(中医的阳黄,茵陈蒿汤主之)、单纯性肠梗阻(中医的腑实证,承气汤系列主之)、脾约证(麻子仁丸)、腹胀(中医的痞满,半夏泄心汤主之),虽然中医应用相对心内科来说比较广泛,但是仍然只是起辅助作用,西医西药的运用依旧占主导地位。

在中风科实习过程中,跟随张院长待过一天门诊,也许只有在中医院的门诊里才不会见到西医的身影。一天下来,我抄方的手累的酸痛酸痛的,但是感觉还是蛮激动,学到不少中医的知识,虽然自己不打算再从事中医方面的医疗事业,但看到这么多人相信中医认可中医心里还是蛮欣慰的。我特别佩服中风科主任杨老师,他自己根据经络的走行,发明了中风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一系列器械和体操,尤其是五个圈疗法,简便易行,任何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进行。杨老师特别热情,用经络分析仪给我们每人做了个经络全息图。逐一向我们讲解中医经络的运用。我记得当时因为准备考研,加上滕州天气炎热我的身体几乎到吃不消的地步,杨老师为我做完后告诉我十二条正经均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再不注意身体,加强营养就会生病。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中医的未病先防的优势。

内科系统转完后我来到烧伤整形和肛肠外科,外科的老师同样特别和蔼,耐心指导我们该如何换药,如何拆线,如何包扎。并且带我们去手术室,身临其境感受手术全过程。我记得第一次去手术室,心里特别紧张,一直担心自己的操作不规范。进去后只记得该如何刷手,忘记该怎样穿手术衣了,手术室的护士老师把我骂了一顿,赶了下来。当时脸皮比较薄,眼泪一直在眼窝打转,不过坚持没有落下来。后来仔细想想老师骂的很对,无菌概念对外科医生非常重要,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的感染,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我回去好好把外科无菌术重新学习了一遍。在接下来的外科系统里由于准备着考研,用在实习上的心思开始不像以前了。滕州的实习到2010年9月份就圆满结束了,我们依学校的安排回到济南,来到千佛山医院。

千佛山医院实习篇

按学校安排原先在章丘人民医院和胶南市中医院实习的同学回济南后同样在千佛山医院实习。这样我们22个人组成了新的实习队伍。2010年10月我们在实习管理科李明老师带领下走进千佛山医院,继续我们的实习学习。为方便我们实习,李老师把我们分成11个组,安排了11个科。因为2011年1月份的考研,为让我们好好备考,所以年前只安排了两个科。我要转的就是肾内科和内分泌科。

肾内科是我来到千佛山医院这样一个省三级甲等医院要转的第一个科。心里充满了激动感,同样也充满自卑感。激动是因为自己能走进这么一个正规医院实习,自卑是觉得自己是中医的学生,西医的知识掌握的比不上西医院校的学生。这种感觉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才散去。在肾内科实习过程中,带教王尊松老师对我们实习学生认真负责,每次查房给我没讲授很多东西。因为之前从来没在肾内科待过,在这科里实习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很多都不懂。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肾性高血压的用药(ACEI、ARB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必选则,多药联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治疗。熟悉了环孢素、骁悉、强的松等药物的应用。在病房里观看了颈静脉穿刺,肾穿刺取活检标本的全过程。很快两周的实习就结束了。接下来我来到内分泌科,那是距离考研还有2个月的时间,心思开始全部放在考研的备考上。实习有些松懈。在内分泌科的实习不再像肾内那样认真,所学甚少。

1月份考研结束,实习重新进入状态。我开始了心内和消化内科的实习。在这两个科重温习了在滕州中医院所见的疾病,见识了千医老师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心内科胡和生老师指导下学习了病例的书写,独立完成一份大病例。学习了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治疗。第一次走进介入诊疗室观看了冠脉造影术和射频消融术。第一次参与心肺复苏。在消化内科,和师姐配合完成胸腹腔穿刺术。很遗憾是没有去胃镜室观看内镜检查术。内科系统结束后我来到千医的急救中心,在这个科里跟随王光海老师在抢救室和病房学习了百草枯中毒的抢救流程,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治疗。在这个科里,感触最深的就是时间的重要性,对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个急诊的老师都紧绷着一根弦。做个好医生不易,急诊的好医生更难。

在接下来的几个科里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要数神经外科和妇产科。这两个科对我来说同样是崭新的空白(从未实习过)。在神经外科,各种车祸所造成的颅脑外伤比比皆是,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颅内血肿同样应有尽有,他们或意识清醒或处昏迷状态。每个人的症状都很典型。在这个科里我学会了看颅脑CT和MRI,学会怎样区分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血肿并估算出血量,学会了看动脉瘤的三维立体呈像,在病房观看了腰椎穿刺术,第一次跟汪建军老师进入千医手术室,观看了钻孔引流术。在神经外科实习收获颇丰。在妇产科实习时,观看顺产和剖宫产手术全过程,熟悉并学会妇科检查的全部流程。在产房学习了胎心的听诊,观看了2个月胚胎停育后的清宫术,和妊娠4个月的引产术。熟悉了产科的用药奥力妥、米索、垂体后叶素、利多卡因和引产用药依沙吖啶。在妇科跟随老师进手术室观看了卵巢恶性肿瘤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妊娠取胚术。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病人痛苦相对以往减轻很多,且手术刀口小,容易愈合。

在这一年余的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不曾讲述的东西,同时基本能做到将课堂所学应用于临床,也意识到很多自己所学的不足,仍旧需要继续努力。正所谓医学没有止境,选择了学医就选择了终身学习。非常感谢学校安排的这一年的实习,无论是对我今后的学习中还是工作中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经过这一年的实习过程,我可以坚定的说选择学医我不后悔。

篇2: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实验报告范文doc

生物医学工程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1967年,美国大学开始有计划培养专门研究人员。70年代初期,美多所大学相继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到目前全美共有60余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获美国工程技术认定委员会(ABET)的认定,获得授予学士学位资格。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40余年发展,现已有120多所高校开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教育,其中90多所是综合性或理工类院校,30多所是单科性医科院校。

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主要项目。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分7批在全国本科高校立项建设337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专业310个)。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自筹)、湖北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10所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被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1]。

本研究以普通院校和国家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院校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课程体系,分析差异与差距,寻求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结构切入点,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

搜集分析各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所有院校课程体系结构均包括人文社科类、医学基础类、理工基础类课程、工程类核心课程。一般来说,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偏向于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理工方向,医科类高校侧重于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等领域。具体研究对象在普通院校中选择综合性院校湖北科技学院,在特色专业建设高校中,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主,兼顾与其它特殊专业高校的对比,以求分析全面,得到多方面启发。

1.2 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原咸宁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应用版)、学院主页及其它查询调研;南方医科大学研究资料来源于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提供的专业培养方案电子版,该校质量工程建设点主页。

1.3 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参照作者前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思路[2],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对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多维度要素、多质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特点及规律,发现问题。

2 2校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比较

2.1 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有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检测、医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方向,另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多门,出版国家级教材多部,多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2.2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湖科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包括医学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信息工程、听力学、眼视光学(注:眼视光学、听力学等方向没有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6个培养方向。2007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3门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信息工程方向)被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近年出版医用传感器、医学影像设备、医学物理学、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多次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市级教学成果奖。

2.3 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南医大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电子、信息、计算机和一定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基础,拥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工程实践开发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医疗仪器研制与开发、生物信息处理、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或从事相关行业的系统开发组织与管理工作。

湖科院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命科学、成像系统与成像技术、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机构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研究、开发、医疗、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综合性医院或其它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放射科、设备科、核医学科;医学影像设备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在医院多部门从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

2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方向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方向相近,使本研究具有可比性。

3 课程体系比较与分析

3.1 专业课程体系性质与层次比较

南医大主干核心课程群:理学类课程、生物学和医学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信息科学、影像技术类。教学特色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信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息与处理、医用传感器、生物医学信息预处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医用X线机原理、CT成像原理与技术、MR原理与技术、医学电子与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等。

湖科院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基础医学、电子信息类,核心特色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系统、放射肿瘤学、核医学、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学、超声医学仪器、医用传感器、放疗与核医学仪器、CT原理及设备、磁共振成像原理及设备、医用加速器原理及设备等。

从课程结构看,南医大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段式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外,其它每段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段内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在一起,显示层次与结构清晰,课程教学内容呈螺旋阶梯式上升,以循环加深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有体现知识内容再现与复认的优点。而湖科院课程结构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段式五层次课程结构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没开设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二层次。课程教学内容呈直线式上升式,以直线加深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强调知识阶梯,先学为后学知识定基础,也是比较传统课程体系。

再从部分课程分析看,南医大没有开设医用化学课,表明该专业偏离生物或高分子材料类的发展方向,专业口径相应来说较窄;把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纳入核心课程群、教学特色课程是为数不多的院校,C语言与程序设计在多数高校作为通识教育课来开设。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可能是因为该校属于医科院校将其列入所有专业的公共课之故。此外,南医大公共基础课程没开选修课,湖科院是学科基础课程没开选修课。意味着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段建立大一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教育平台特征,2校均显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创新,适合于拓展专业培养方向,更能体现出平台相对稳定、口径宽。

3.2 课程体系教学课时配备的比较分析

3.2.1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比较南医大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段式课程构架模式。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为144.5/2548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199:469/1:0.21(见表1)。(资料数据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电子版。由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提供。)

湖科院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三段式,加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二段共五层次课程构架模式。课程中总学分/总学时为155学分/27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072:628、1:0.30(见表2)。

注:表中括号数据为专选课学分、学时,不含公选课学时学分。

注:总学分不含课外实践的55学分,专业任选课实践学时未列入计算。

2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见表3。经过比较可看出,湖科院学分、学时分别高出南医大10.5学分、152学时;比例差异相差比较明显,说明湖科院重视课程课堂教学;而再从理论学时看,湖科院反低于南医大127学时,而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却高出1:0.09,这充分说明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再向前看,其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总学时相比,上交大1831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558,实验课学时为243,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为1:0.15[3]。其总学时分别低出湖科院969学、南医大717学时,理论与实践比例分别低出1:0.15、1:0.06(见表3)。经我们初步分析与推断,显示“211工程大学”在人才培养策略层面上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研发、减少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生之故。3.2.2医学课程、必修课与专选课的比较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开设情况与比较,南医大开设医学课程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4门,总学时216学时。湖科院开设医学课程是基础医学概论(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3门课授课)、临床医学概论、影像诊断学等5门,总学时是291学时。从学时比较看,湖科院医学课程学时高出南医大75学时,是因为其在专选课增开48学时影像诊断学,2校开设医学课程门数与学时数相差不大,通过对2校医学课学时比较,得出的结论与赵娜等人报道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能够为该专业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医学类课程教育,完善学生的临床知识体系,有助于该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的观点不相符合[4],而恰好相反的是综合性的湖科院反高于南医大。再从邓军民等人研究报道看,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的有6门医学课程,共472学时[5],远高于同质同类的南医大216学时,也高于综合类的湖科院291学时,可见首医专业偏医度高出许多院校。

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的优化性的适时、适宜性内容补充,调和、衔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也是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需要。南医大必修课学时是192,湖科院是450,是南医大的2.3倍还多,显示相差很大,说明南医大医疗市场面向宽、构筑市场化平台,湖科院则显示专业课相对稳定,且趋势于学科基础课边缘,专选课类似于专业课伸展。而专选课从学时本身来讲,南医大是580,湖科院是492,则相差无几。

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比例,湖科院、南医大分别是1:3.31、1:0.92。此组数据比较显示南医大专选课学时比例远高于湖科院,南医大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等3门专选课,湖科院分别作为专业课和公共课开设。

分析指出,过于偏重专选课,可导致专业建设稳定性差,容易造成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方向性不明或摆动现象。此处建议开设专选课学时保持与专业课学时1:1比例为宜,有些课程还可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6](见表4)。3.2.3基础课程学分、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的比较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数据从表4看出,湖科院学科基础课48.5学分低于南医大51学分,低出2.5学分;学时817低于南医大894,低出77学。再从基础课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看,湖科院是30.2%,南医大是35.1%。再从南医大理论:实践学时比例是744:150/1:0.20。而湖科院理论:实践学时比例是828:189/1:0.30,低出1:0.10。从这四组数据看,前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意义。后一组数据相差明显,正能说明湖科院在基础学科中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课时。也能反应综合性院校,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10大学科门类,组建有多个教学院部,给实践教学创建良好条件和突厚共享资源(见表5)。

注:南医大总学时2548、湖科院是2700学时。

3.3 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与就业率关联性比较分析

在集中实践训练环节,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折合成32周,1280学时,其中模电课程设计1周,数电课程设计1周,医疗仪器综合课程设计2周,毕业实习4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设计(论文)14周、军训与劳动2周、创新课程4学周。创新课程主要是信息技术2周、医学物理学师2周、软件工程1周。

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共47周,其中专业实习28周,毕业设计(论文)8周,职业技能训练8周,军训3周;而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实习分散安排,电子技术、放疗技术、医学成像技术与系统等课程设计由教学团队分散实施,没有记入训练周。

核心课程与就业的关系,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支撑着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2院校基本目标方向一致,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异性。

而从理论与实践教学关系上看,南医大教学进程表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课为主干,实践课只是理论课的附属品,单独开实验的课程唯有电子技术实验;这无凝是实践教学理念上陈旧之故,只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把实践的重心放在加深对其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上,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忽视陈设问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湖科院在这方面要做得好一些,除单独开设电子技术实验外,尚还开设电工与电路分析实验、物理学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医学影像实践等,这些单开实验关联性设及到13门基础、专业理论课,多数实践课从理论课中游离出来。为实践教学创新理念迈出新的一步。

再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看,实践教学环节是集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32周,与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47周相比,从表面上看少15周,但由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方式、方法与途径各校各异,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两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虽各有长短,其实都没有达到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湖科院的医学影像设备实践等课程设计,在操作层面上分别由临床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教学团队集中与分散安排,也是一个后续探讨的问题。

4 比较分析后的启示与建议

通过2校的课程体系比较,兼顾与多所院校特色专业的继续比对,从中得到更多启发。

4.1 坚持办学理念创新,更加突出医学影像工程专业特色

目前湖科院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不足。考虑引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真正体现特色专业建设始终以“以人为本,质量领先,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人才质量理念[7]。实际操作可以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标杆。

4.2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主干课,优化、纯化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应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建立新三段式九层次课程结构,每段课程开必修课和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医用X线机原理,CT、MRI设备原理,医疗设备故障诊断原理课,且其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不低于180学时,突出影像工程技术性核心改革方向可参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8],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9],并且可学习清华大学[10],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夏季小学期制,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选修,拓展实践的时间、空间,采用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设计。

4.3 调整课程教学时数比例

四年制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总学时控制在2550~2750学时。学时分配应适度减少专业课理论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对理论与实践课学时比例控制,研究型高校在增加学科基础课理论学时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时比例控制在1:0.3左右,专业课控制在1:0.4左右;而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适度减少学科基础课,把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时比例控制在1:0.4左右,专业课控制在1:0.5。

4.4 实践教学与就业联动,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医疗机构对医学影像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提高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是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巩固基础性、实用性、稳定性的实践教学资源;二是以人为本,实施“产学研”结合,让教师、学生了解社会与岗位,了解自我。让教师在技术实践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让学生尽早了解影像工程岗位、熟悉岗位技术要求并通过考核,实现直接就业;三是为学生就业提供参加生产技术、科学研究场所,提供一些创新性开发研究的机会;四是重视顶岗实践与毕业设计,充分利用专业实习来增加就业机会,把毕业设计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联系起来,结合岗位来选题,开展毕业设计研究,做到动脑和动手结合。

4.5 启动精品课程引领战略把握课程知识内容关联

课程设置要求减少或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处理好先修与后续课程秩序及其知识关联性,通过制定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标准,体现循序渐进的知识与技能运行程序,课程设置要显本校专业办学特色、服务于医疗市场,启动精品课程引领,培植精品课程文化效应,引领专业课程群,推进专业建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EB/OL].[2012-07-08].http://gkcx.eol.cn/ads/gaokao/tszy.shtml.

[2]王能河,邹卫东,梅贤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4):100-105.

[3]宫照军,顾宁,梅汉成.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33-134.

[4]赵娜,丁唯一,廖敬懿.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改革浅析[J].法制与社会(教育文化),2011,(11上):244.

[5]邓军民,全海英,刘志成,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增刊):166-167.

[6]王能河.我院本科专业开设选修课现况分析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2):239-240.

[7]王能河,吴基良,沈定文,等.以质量文化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6):54-85,132

[8]浙江大学信息部.浙江大学网页[EB/OL].(2011-07-06)[2012-06-26].http://fit.zju.edu.cn/chinese/redir.php?catalog.

[9]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页[EB/OL].[2012-06-17].http://www.xjtu.edu.cn/yxsz/231.html.

篇3: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实验报告范文doc

关键词: 新专业建设    学科发展    兴趣小组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综合生物学、工程学和医学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生物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临床医学中的关键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宽广而扎实的电子学、生物学、医学理论基础,能在理、工、生、医等学科高度交叉中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产学研结合,并推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以满足我国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生物医学工程属于工学门类,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级学科。

本学科是利用生命科学、医学、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于生物信息工程、生物电子工程、大型医疗仪器系统、现代医疗监护系统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医用仪器、医学影像、生物电子学、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检测与控制、管理与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侧重于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医学等的交叉和渗透。该领域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基地,是与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领域,是关系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个年轻的、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理、工、生、医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电信学院的新兴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专业下设5个实验室,医学仪器及设备实验室、医学成像及光谱成分分析实验室、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室、医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室、膜片钳实验室,拥有一批踏实肯干、敢于创新、勇于攻关的年轻科研人员,并将不断吸引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工作。科研方面利用人体信息检测技术与智能服装相结合,设计出检测、监控、调节人体状态的一体化智能服装;膜片钳方向主要进行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向研究,同时与天津大学和天津各大医院开展密切合作,在医疗仪器研制和临床实验等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大学物理、分析化学、高频电子技术、医学基础、工程光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成像新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生物医学仪器设计基础等。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机关、医院、国防、科研机构、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疗产品设计、研发和管理工作,服务于天津医疗产业联盟的发展需求。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也是广开思路,在大一刚入学就进行思想教育,根据学生兴趣对其未来发展进行规划,由于本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学生喜欢的专业方向也不一样,有生物、医学、电子等设计物理、化学等不同方向的需求,学生提出的就业方向也不完全一致,区别于传统的专业学生,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虽然兴趣不统一,在专业方向上容易把握,而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等涉及的学科更多,对新专业教学提出新挑战。如何适应不同学生不同需求,我们系的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建立新专业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组建没有按照传统电子通信方式,而是从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几个方面引进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教师,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具有海外研究背景,更了解各个方向的国内外发展方向,因此最终我们决定由具有生物背景的老师建立生物组,具有医学背景的老师建立医学组,具有物理背景的老师建立物理组,具有化学背景的老师建立化学组,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建立实践组,一届共招收50人左右,这样每个组的人数定在10人左右,实践组人稍多,这样可以弥补生物、医学组由于设备仪器不足带来的问题,这两个组规模稍小,大约5~7人左右,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兴趣小组分组,根据不同需求,各个小组配备了不同老师和学生,这样学生由于兴趣不同在学习上的态度问题就解决了,老师可以有更好的学生资源,学生也愿意学,老师也愿意带,新专业组建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专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于老师有人,学生愿意学,设备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前用得少的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利用,在最近1年多时间中,老师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成绩,拿到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学生在各类不同类型竞赛上获奖10余项,在教改立项、师生合作教学资源建设、师生合作项目、全国大创上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并且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拿到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

上一篇:难忘的背影优秀作文下一篇:设备管理系统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