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2024-07-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通用8篇)

篇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失实这一阴影却伴随着新闻事业的每一个阶段,是一个极难根除的顽症。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在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受市场利益驱使,把明明没有的,但却能吸引读者的“新闻”登上报纸。例如2002年1月,某刊物刊载了一篇名为《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的新闻,报道的是山西某地的一名记者因为写批评报道而遭报复,被人贩子拐卖到一个山沟里呆了61天,最后获救的经历。全国许多媒体都转用了这条新闻,该新闻后来证明是条假新闻,这一事件对媒体的信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任意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夸大细节,添油加醋。最近最引人注意的事件是张柏芝,谢霆锋离婚案件,两人从未说过离婚,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宣称两人已离婚。

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有时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或为了报答某人的恩惠,记者和新闻单位会故意隐瞒事实给读者制造假象。

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记者和新闻单位为了塑造典型人物的光辉形象,把别人做的事移植到典型身上。例如有些电视台在拍摄专题经济新闻时,让一些长的漂亮的文艺员代替工人装模作样操作机器,代替农民喜迎丰收。

5.因果不符

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是炒新闻。何谓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那些广告公司、公共公司为包装明星、宣传企业形象、推销商品,伙同新闻从业人员炒作假新闻时有发生。例如,2003年元月,一些媒体炒的火热的“三亚有望成为公开品尝虎肉的城市”,就属无稽之谈,有关主管部门认为,这就只是一条经过策划的假新闻,目的是提高三亚的知名度。炒新闻,失实新闻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媒体的威信,而且间接导致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的下降。

记者本身职业素质不高和职业道德缺失是新闻失实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只是为了获得个人名利,将很可能导致新闻失实。如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有些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更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新闻从业人员不顾职业道德,拿人“红包”搞有偿新闻。所以,制止失实新闻,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还必须从新闻媒介内部下功夫。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应该如实客观地报道事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人民大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整个新闻界来说,要建立防范虚假、失实新闻的长效机制,健全新闻法规,依法惩治新闻领域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篇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自己的犯罪事实进行了供认并深刻悔罪,整个事件峰会路转,舆论哗然。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中联重科的商业信誉,给中联重科造成重大损失,是长沙警方刑拘陈永洲的理由。如何规范媒体秩序,防止出现虚假报道等行为,是陈永洲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今后政府应该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虚假报道源头的预防,培育采编人员在工作中尊重事实,遵守法律,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一经发现,坚决取缔,铲除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的买卖市场。并依法打击虚假报道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进一步明确新闻纪律。中公教育提供

【申论范文】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我们生活随着信息的发展与传播速度的提升,不断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有很多优秀的新闻记者为新闻的真实,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中公教育提供

但是,在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性在今天之所以越来越突出,是因为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影响力等都有了相当大的不同。比如,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一个小报的假新闻一般只能影响到它有限的读者。但这条假新闻如果被转载在网上,再连续转载,其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必须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确保新闻宣传导向正确。

一是树立正确的新闻真实观,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实话,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从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立场出发,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修养,提高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中公教育提供

二是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导致虚假新闻出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情况很多,危害性也很大。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他恶劣影响的,有关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同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

篇3: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最近, 网络大V董某某因“借谣发财”被检察院批捕, 《新快报》记者陈某某因捏造事实诋毁中联重科造成严重影响被警方拘留。这些接连发生的事件, 均为当事人受经济利益驱使, 违背新闻道德规范, 铤而走险, 值得深思。笔者认为, 事件也给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只有真实, 新闻才有生命。

作为电力系统的新闻工作者, 报道的内容多以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方面为主。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 不能仅通过电话了解, 就对施工进度作出判断;也不能简单地把数据汇总, 就成为营销工作的具体成果;更不能听信一人之言, 就凭个人想象, 随意发挥去编撰优质服务的故事。

只有深入一线,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才能获取到鲜活、真实、生动的素材;只有深入实地, 才能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理性的判断;只有通过不同角度、对不同受众进行全方位的采访, 才能让新闻更有说服力、更具真实性, 更能提升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

电力行业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 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报道过程中, 必须奉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一个电压等级数据的不实, 就会在行业内成为笑柄, 更有可能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一篇未经实地采访的报道, 不仅会引起读者的质疑, 更有可能给被报道单位带来工作上的被动, 给企业的形象“抹黑”。

篇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关键词:作文;真实;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51-02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认为有的作文写的很真实,但缺少一种味道,实际上这种味道就是“情感”。缺少了这种“情感”,就好像生命缺少了灵魂。“真实”是小学生作文的基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放心灵,在乐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个性作文的思想

1.1应消除顾忌,营造愉快的环境

当前小学生应付作文是普遍现象,老师要求写什么,他就得写什么。因此,作文是封闭的,不是开放的,这就造成学生习作的种种顾忌:怕离题,老师不高兴;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总之,学生是在绞尽脑汁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因此,交上来的作文真心话很少。要让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必须做到“我手写我心”。例如,小学课本要求写一件最有趣的事。我先让同学们预习作文要求,

掌握事情的发展顺序,然后让同学们选一件最喜爱的活动,同学们都选了打乒乓球,我告诉同学们写作文之前我们要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并且以这次比赛为例写一篇作文,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比赛时,同学们特别留意那些引人发笑的小插曲。比赛结束时,我说:“同学们,你们肯定经历过很多像今天一样有趣的事,‘趣’往往是体现在细节上,请同学们抓住‘趣’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件有趣的事写下来。”同学们听了,对这次作文都跃跃欲试,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一旦学生真正有了写作的热情,他们就能自觉地去钻研、去探索,才能在写作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达到快乐地作文,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1.2应打开心扉,体验真实的情感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敢想敢说,可在作文时,却表现为思路狭窄,作“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做到思路开阔,构思新颖奇特,写出极富个性的作文来。如:我要求学生在家仔细观察自己的妈妈,用心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以“妈妈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通过眼看、耳听、身受,一篇篇真实感人的作文写成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一篇《妈妈的眼睛》的作文,小作者是这样写的:“我的胆子很小,晚上自己睡觉害怕,可妈妈总不肯让我和她一起睡,还鼓励我说:‘你是男子汉,要勇敢,不怕。’有一天,妈妈终于答应我和她一起睡了,我高兴地朝妈妈笑了。这时,我发现妈妈的眼睛里有一个小小的我,我奇怪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却不告诉我,我撒娇似的搂着妈妈的脖子,非要她告诉我不可。妈妈看了我一会儿,说:‘因为你的影子深深地印在妈妈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想起你,所以眼睛里有一个小小的你。’听了妈妈的话,我使劲地盯着她的眼睛,然后悄悄地告诉她,我的眼里也有一个她。”多纯真的语言,多好的孩子,他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体会到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它不仅学会了“写文章”,还学会了“做人”。

2热爱生活,在丰富视野的过程中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

2.1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如: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洋快餐,了解洋快餐,我开展了以“走近洋快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议论纷纷,并迅速组建各调查小组。有“采访组”,专门负责到洋快餐厅采访工作人员,了解洋快餐的配料等,到街上采访行人对洋快餐的看法;有的小记者居然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采访院长、药理科医生,了解洋快餐对人体,尤其是对少年儿童身体的影响。有“资料组”专门负责到图书馆、网络等收集有关资料。有“汇报组”,专门就汇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汇报……经过活动,同学们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此时再引导他们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字,以小报、日记、作文等形式张贴在校刊上,甚至可以投稿。同学们作文情绪空前高涨。

2.2让学生尽情地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当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轻松快乐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难为无米之炊”了。我喜欢在课上穿插一些游戏,让学生玩一玩、动一动,在玩中说体验,说感悟,先说后写。中年级可组织一些趣味性强的、浅层次的、简单的运动游戏,训练学生将游戏

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高年级则可组织一些较为深刻的益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悟得启示,然后写下来。

3自由表达,在不吐不快的过程中扫除个性作文的障碍

3.1命题要自主

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天马行空,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由于不受老师指导的束缚,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深刻立意”,“思想健康”的作文价值取向,因而学生非但不再怕作文,而且经常产生写作冲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如场面描写,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农贸市场、工厂、超市、街道等地方去观察,写出场面,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自由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

3.2表达要真情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如:于永正老师在一节作文课中的启发谈话,就能在无形中引领小朋友们不知不觉走入作文的圣地。他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认识我吗?”于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认识!”小朋友喊道。“我姓什么?叫什么?”你叫于永正。(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气氛立即轻松起来。)“今天我来这儿,是向你们打听两个人。一个叫高云健,是数学大王;一个是钱宇伟,是举手大王。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学生们都积极地介绍起来。“钱宇伟比较胖!”“他人很高,鼻子上有颗黑痣!”“钱宇伟今天穿了背带裤!”“高云健人很瘦,脑袋上有个疤!”“皮肤很白,白得血管都显出来了。”“他今天穿了件棕白相间的衣服,背上有个口袋!”“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于老师又请两个小朋友上黑板画那两个人。当学生没有把特点介绍出来时,于老师就假装找不到,“还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学生们都踊跃地发言,通过自己的观察把特点都介绍出来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闲聊,毫无顾忌的说笑,经常会显示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敏感、最有兴趣的事。从他们的谈话中,能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新鲜事。这时,教师若能精于点拨、指导,使学生从中领悟,提高认识,获取作文材料,这类作文的内容往往最富有生活气息,最具有个性特点。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说自己的话,想得有特色,说得有特色,这就是创造性的开端。要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子、自由倾吐、我写我想,真实的写作才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True” It is a Life of the Composition

“Emotion” it is the Soul of the Composition

Zhang Lingyan

Abstract: It is a life of the composition to be true, but the composition only makes sure true and still not enough, there is emotion. Teacher should put forth effort guidance students description people, chatting the real event, expressing the true feelings. How does this text leads students to write out the composition with strong character to do while just writing teaching a discussion .

篇5:真实和深刻,谁才是作文的生命

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深刻独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和道理。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二者都能兼备,当然肯定是一篇内容厚实、立意厚重的成功作品,问题在于如果“鱼”(真实)与“熊掌”(深刻)不可兼得,如何来对两者进行取舍和选择?究竟是取“鱼”而舍“熊掌”,还是舍“鱼”而取“熊掌”呢?或者先获“鱼”再猎“熊掌”?这是每一个写作者和教学者不可绕避的作文现实命题。

一、“深刻”背后的追溯从目前作文教学的整体现状审视,日常的作文教学体系基本属于应试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选题命题、过程指导,评价反馈等等策略与方法都带有鲜明浓厚的应试色彩,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体式表达,都在应试作文的框架和规则下波澜不惊地运行着。在这套由师生共同构建而又牢不可破的应试作文教学系统下,普遍的价值取向是去真求深,唯深至上,“深刻”被过分拔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学生作其文,深其意,以博取批改者亲睐的目光和慷慨的分数;老师观其深,察其思,以检阅写作者思辨的深浅与为文的境界。个别学生和老师更是固执一端,剑走偏锋,非深不下笔作文,非深不足以为佳。其实,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为主要内容的“深刻”“发展等级“评价标准,或许正是学生作文“伪主体、伪事件、伪情感”的客观源头之一。当学生的材料储蓄,思维水平,技巧积淀,难以支撑和展现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的作文格局之时,为了迎合老师“深刻“的口味,讨取诱人的分数,只有勉为其难地故意编造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勾描几个空中楼阁式的人物角色,叫喊几句苍白乏力的空洞口号。于是乎,虚假的事件就此上演,高大的形象因此诞生,空泛的思想从此萌芽。可以说,唯深是判、唯深是写的作文评价和写作观,在一定程度上对“假、大、空”的作文乱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为了求深,可以杜撰事实,谎话连篇;为了求深,可以掩饰个性,故作高大;为了求深,可以虚情假义,蒙骗老师。勿庸置疑,叙假事,抒假情,表假意的“假打”之风的滋生和泛滥,对学生说假话、做假事、为假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不仅文将不文,而且必定人将不人。如果说“深刻”至上对学生的写作影响是现实而可见的,那么它对孩子的个性成长和精神世界的负面辐射则是长远而无形的。在虚假浸染和包裹的写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最终“成果”只能是生产一批批貌似深刻、实则孱弱的假文,造就一个个湮没自我、善于逢迎的“假“人。如果这样,那将是”深刻“的沉痛悲剧,是作文的最大悲哀。

其实,从目前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思想实际来看,作文也是缺乏根基,深刻不起来的,这正是作家方方之所以不主张中学生作文深刻的原因。她说:“我以为中学生写作文,也不必强作深刻。深刻不是你们这个年龄的事。深刻是需要年龄和阅历垫底的。在经过风风雨雨的人生磨砺后,在反复地跌倒和爬起来后,在领略各式各样的人事后,无论成功与否,深刻都自会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小小年龄做深刻状,却只给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可笑感。”反观今日之中学生,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坐井观天的狭隘视域,一穷二白的思考体验,何以能有力支撑起深刻写作的底座呢?因为“深刻“的土壤和基石是丰富的阅历,厚重的积累,宽广的眼界,深邃的思考。舍此,人不足以言深,文不可能为深。由此观之,为文深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情,深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必然会降临的一个“节日”。方方说,如果一味过早“追求深刻制造深沉,全然没有了自己本真的面貌,失去自我比得到深刻的损失要大得多”。

二、“真实”的价值存在钱理群在谈及当前作文教学时,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最大的弊端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表达,不想说的他却能说得出来,甚至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这样一来,语言就不是作为负载自己真实思想的载体,而成了蒙蔽自己、覆盖自己的一层帷幕,把真实的自己挡在里头,使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当然,这种伪装和逢迎的写作,除了应试背景下师生共同构筑而又坚不可摧的功利心态使然之外,学生缺乏生活、阅读和思考体验,素材、思想、情感、语言积累严重不足,教师漠视主体存在,扼杀写作自由(定话题,定内容,定立意,定写法等),成人崇尚虚华、社会远离真善的虚假言语习惯和做作矫饰风气也是假文盛行的主客诱因,尤其是老师和公众对写作的捆绑和影响更甚。曹文轩在一篇与中学生谈写作的文章中说:“在写作文这件事上,中国的少年缺少足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你们预先(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被灌注了种种不利于发现自己生活的思想。一套机械的、僵硬的、幼稚的、教条的、程式化的、抹杀个性的写作文的纲领与方式,迫使你们将自己的身体扭转过去背对自己那份熟悉的生活,而睁大了眼睛,根据几条空洞的思想去寻觅一些所谓崇高的、高尚的、伟大的、光辉的人和事。”总之,“假”是当前作文难言的阵痛,“真”是走出迷途的必然选择。与“深刻”相比较,“真实”为什么是第一位的?为什么是文章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呢?我想,当今作文教学之所以要提倡和践行“真实”的写作,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课标的指引

现行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不难看出,“真”在课标中是一个反复出现和强调的高频词汇。“真”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考作文评价细则来看,作文之“真”,主要立足于“感情真挚”似乎有些偏颇和缺失。其实文章之“真”除了“感情真挚、真诚”的隐性特征之外,还包括显性可见的材料真实(不杜撰),语言真纯(不藻饰),文章真作(不宿构、不套作、不抄袭)。

2、名家的寄语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颇有建树的名师也表达了他们对“真实”写作的观点和看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决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理的真实,合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特级教师方仁工也认为:“作文要百分之百的真实,百分之百的本色。”可见,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语文大家都主张作文以诚为贵,以真为高。此外,一些具有实际创作经验的作家也把“真”视为作品的生

命和精魂,并且以此作为评判一部作品价值大小、艺术水准高低的主要依据和衡量指标。作家方方说:“我以为中学生写作文,大可不必去编造情节。我一直觉得作文最应该追求的是真实。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这些都应该是写作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她还认为,除了内容和思想情感真实以外,语言文字也应当真纯一些。“不必去堆砌华丽的词藻,不必为显示独特而去寻找怪僻生冷的字词,也不必拼命追求‘推’和‘敲’之间的差异。”“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写出来,哪怕文字粗疏一点也没关系,哪怕段落模糊一点也没关系。”鲁迅先生在谈到“白描”手法的运用秘诀时,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来加以总结。“有真意”即要讲真话,写文章讲真话,这不能算是秘诀的秘诀,却成为鲁迅写作最实用、最有效的秘诀。另外,以“真”作为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也是文人学士传统的审美取向。顾炎武在《日知录》“文辞欺人“中贬斥谢灵运、王维文辞之伪,而称道屈原、陶潜文辞之真。他说:“汩罗之宗臣(指屈原),言之重,辞之复,心烦意乱,而其词不能以次者,真也。粟里之征士(指陶潜),淡然若忘于世,而感愤之怀,有时不能自止,而微见其情者,真也。”“心烦意乱”,“不能自止”,正是屈原和陶潜为文时真情真性的自然流露和反映,也是顾炎武非常欣赏和看重的地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对潘岳“失真”二字的评价,也正好抓住了他文章致命的硬伤。

3、“真”人的呼唤

钱理群先生有言:“对人的培养和对写作的训练是统一的,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作真文,做真人,就是写作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目标。常言道:作文如做人,文学即人学。作文和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渊源,二者相互促进,彼此依存,难以割舍。只有秉承“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的为文之道,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表达,把体验和表达衔接起来,把作文和为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和实现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真谛和理想。被誉为德国教师之母的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知识和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真实”的写作目的就在于召唤和引领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发真言,做真人。这既是写作本体价值之彰显,也是做人精神价值所必需。

三、探求中的应对之策

由以上对“深”的粗浅认识和对“真”的价值透视来看,对于“真实”和“深刻”在写作中的定位及二者关系,我们应当形成“三个一”的共识。

1、转变一种眼光

在一般人看来,以为“真实”就是吟唱风花雪月,描摹山水草木,没有厚重的思想含量,缺乏崇高的精神境界,小气有余,大气不足,而“深刻”则是大题材、宽视野、高立意的象征和代表。其实,这种观点与对“有意思”和“有意义”两种选材观和立意观的片面认识和孤立理解有关。曹文轩先生说:“写东西不一定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你尚处在少年时代,这个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时代。如果真的把‘有意思’的事完全排斥掉了,那这个人的一生就惨了。他活得太严肃,太死板,太缺乏活气,太没有色彩,也就太累,人生的质量也就不高。”他还说:“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你若心里不踏实,我再告诉你一个理:‘有意思’的事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学生作文多倾情包容“真实”特质的“有意思”的事,对带有“深刻”特征的“有意义”的事件的过分热恋降降温,“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真实自由写作状态才会呈现,“为生活而写作,为生命而写作,为自我而写作”的生态绿色的“三为”写作观才会形成。

2、实施一条策略

一般而言,“真”由于对学生要求不高,门坎较低,只要养成热爱生活、勤于观察、积极体验、善于积累、以“真”为本、乐于表达的语文写作习惯,当“真“的精神种子破土萌芽、枝繁叶茂之时,“深刻”的幼苗也将会在其滋养和荫庇下生气蓬勃地茁壮成长。道理很简单,没有无数次“真实”写作的锤炼和夯实,“一览众山小”的“深刻”是没有源头和依附的。这种由“真”到“深”的阶梯型、渐进式写作思路和教学策略,其实正与分层级、讲序列、有步骤、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分项到综合的作文教学路径不谋而合。当然,“真“和“深”的具体先后顺序则视情况而有别。若“真”“深”全无,可“真”字当先,“深”随其后;若“真”已见火候,以“真“哺“深”,“深刻“为主;若“深”立于虚,则俯下身子,寻找本真;若求“深”不见“深”,不如顺其自然,弃“深”保“真”。无论哪种模式,“真“都是写作的基点和提升的台阶。由”真“到”深“,以”真“求”深“,这是认识和处理”真“”深“关系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3、增添一步措施

篇6:感动生命的真实故事

那年的初冬,粮食刚入仓就下了一场冰雹,一阵冰雹之后,树成了光秃秃的。林子里、场院里,到处都能看见鸡鸭、麻雀的尸体,有的死了,躺在地上不动;有的还活着,翅膀折了,在地上扑棱;还有的张着嘴,一抽一抽地倒气,惨不忍睹。

下过冰雹,又出现了怪事。一只狐狸,火一样的狐狸,在村子里出没。火狐很容易让人记起,额头上有一片白色的毛,村子里人说:“火狐狸,白额头,那是妖狐。”

似乎是带着某种妖气,那只狐狸出现在谁家,谁家就要出点儿事。狐狸最先出现在张九家,是在傍晚时分,刚刚点上的煤油灯,被狐狸撞翻,张家的三间草房,被倒地的油灯点燃,眨巴眨巴眼睛,三间房屋烧个精光。两天后,狐狸又去了乔家,乔家老太太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狐狸一溜火红,眼一黑,翻了几下白眼,蹬蹬腿,没了气。

乔家老太太有个孙子,叫乔顺风,是村子里有名的猎手,玩土枪很顺手,基本是百发百中。奶奶被狐狸害死了,乔顺风很悲痛,站在奶奶的棺材前,抹着眼泪豆子说:“奶,您等着,等我逮到那只狐狸,我一定到您的坟前,用狐狸的血祭奠您。”

乔老太死后,狐狸像隐了身,没有影踪,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乔顺风没有找到狐狸,狐狸却找到了村子里,那只白额狐狸,在村东边刘家拖走了一只鸡。村子里人看见,狐狸拖着一只鸡,一晃就没有了影子。刘哈巴说:“像一溜火,哧溜就进了树林。”人们跑过去时,啥也没看见,只有那些稀稀疏疏的槐树。

乔顺风说:“只要狐狸在,我就能找到它,我一定会找到它。”

刘哈巴说:“乔顺风说能找到就能找到,乔顺风那蒜头鼻是狗鼻子,啥味都能闻到,闻一只骚狐狸,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这只狐狸是狐狸精,能不能逮到,还不好说。”

刘哈巴说的是实话,就是一只野兔走过,乔顺风也能闻出味道。每次打猎,他从不空手回来。獾子也好,黄鼠狼也好,百十米范围内,通过鼻子他就知道猎物是否在附近。

乔顺风不愧是个好猎手,没过几天,他就找到了那只狐狸。原来,狐狸就在一棵大槐树的洞穴内,那个洞在树根下,洞口被落叶覆盖着。他在那里瞄了两天,狐狸终于从树下钻了出来。他端起枪刚要搂火,正在奔跑的狐狸突然转过身站在那里,看着他手中的枪,脸上带着一种绝望的表情。

乔顺风看着狐狸,额头正中,有一个白色的圆点,乔顺风认定,就是这只狐狸让奶奶丧了命。妖狐,乔顺风一慌神枪就响了。随着枪声,狐狸倒下了,在地上翻了几个滚,一动不动。乔顺风看到狐狸躺在那里,走到狐狸跟前,刚要弯腰去捡狐狸,冷不丁,仰面躺在地上的狐狸一个翻身跃起,从乔顺风的胯下蹿了出去。乔顺风回过神来,再看那狐狸时,狐狸已跑得无影无踪。

晚上刘哈巴跑到我家,很高兴地对我说:“祖,我说乔顺风抓不住狐狸,还真应验了。”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看到那只狐狸。一晃几个月,过年时,刘哈巴说他看到了那只狐狸,还带着三只小狐狸。

事实上,刘哈巴说得没错,那只狐狸确实带着三只小狐狸,很长时间没看到白额狐狸,原因很简单,它在生小狐狸。

那天,乔顺风和我、张九上山打猎,打了三只野兔,还有两只野鸡。中午回家,走到寨坡下的小河边时,看到小河对岸有几只狐狸在玩耍,也就几十米的距离。狐狸看到我们就要跑,可后边的小狐狸跑到河堤时,慌乱中怎么也爬不上去,三只小狐狸滑下来挤在一起。就在这时,老狐狸突然转过身,用身体挡着后边的小狐狸,站在我们面前。三只小狐狸躲在老狐狸的身后,伸出头,骨碌着眼睛看着我们。

这样的场景,我是第一次看到,我相信乔顺风和张九也是第一次看到。那一刻,我们几个都惊得目瞪口呆。一只狐狸,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子女,不要说动物,就是人,也需要勇气和胆量。母爱的力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乔顺风也傻了一般,痴痴地站在那里,端着枪的手有点儿颤抖。

那只狐狸也有点儿吃惊,这么长时间,没听见枪响。似乎是看到我们手中的枪放下了,已不再惊慌,但它依然挡在几只小狐狸的前面,警惕地注视着我们。过了一两分钟,老狐狸扭了一下头,几只小狐狸开始向山上跑去。但是,那只老狐狸,一动不动地站在我们面前,眼睛盯着我们,看似很平静,但我依稀看到,老狐狸的身子在不停地抖动。

也许,老狐狸是害怕,怕我们突然端起枪,从枪管里冒出一股黑烟。老狐狸看了我们一眼,晃晃悠悠地向山上走去。我至今清晰记得,那只狐狸没有奔跑,而是很平静地向山上走去。走到山顶,几只狐狸一字排开,朝我们看了看,然后消失在树林里。

看到那几只狐狸走进树林,我们才醒了过来。回家的路上,几个人都没有说话,空气有点儿沉闷。张九憋不住,问:“乔哥,为啥不开枪?”乔顺风说:“你想知道吗?”张九说:“想啊!”乔顺风说:“那我就告诉你,我爹说:打猎有三不打,不打鸟,鸟是天空中的精灵;不打怀犊和哺乳的猎物,那是丧天良的事;不打没有成年的猎物,那是滥杀。”

狐狸事件之后,我就离开了家乡,家乡的人和事知道得很少。后来乔顺风死了,好像是,死于食道癌。村子里的人说:“乔顺风野味吃多了,是报应。”可是村子里的人不知道,作为一个猎人,乔顺风还是有良心的。

篇7:生命的真实杂文随笔

为了一些不必要的纷扰,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像荔溪山水那样一直离奇神秘,现在,我觉得有必要揭开这面纱,隆重地介绍我的笔名给更多的人。

在我心灵深处,荔溪永远都是最美丽的地方,美的如我的笔名一样生动形象,淳朴实在。青山绿水,吊脚木屋,古朴典雅,温情秀美。作为湖南湘西“哇乡人”的主要集居地,独特的地方语言、浓郁的风土人情,神秘的“哇乡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已沿着那条荒草覆盖的茶马古道徜徉千年。

“老农”作为整个笔名的中心词,不但符合我的真实身份,尤其它还散发淡淡的泥土清香。勤劳,朴实、善良,默默耕耘,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都在“老农”二字里。“荔溪”作为对“老农”的修饰,是警示自己不忘初心,不过飞多高走多远,都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窗外落叶缤纷。荔溪老农荷一把锄头走进广袤斑斓,用力如牛、虔诚如祭的他们背负青天烈日,埋首于脚下的母土,用执着给大自然注入了一种活力与春夏秋冬的灵性。他们,是伟大的征服者,是辽阔田野的主人,就像我的笔名“荔溪老农”一样简单而又真切。

久居闹市的人,哪怕你曾泛舟烟雨江南,看遍江南美景;抑或策马西风,阅尽北国风光,若有生之年能去一次荔溪,感受一回做老农的滋味,泡染一回泥土的芬芳,定会让你铭心刻骨,醉美一生。

写作就好比老农如十年如一日的耕耘,“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我知道什么一定要写,什么一定不能写,有人问我:“你希望你的文章成为流行还是经典?”我回答:“当然是经典。流行的东西就像山里的雪,瞬间化为乌有;只有经典的东西才会像家乡那条荔溪,清澈甘甜,经久不息。”

记得有人说过,文字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当读者看到你的文章,首先想到的是你的笔名,而不是姓名。在这方面我认为莫言做的非常好,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笔名早已童叟皆知,真实姓名却鲜有知晓。在我还不了解莫言时,最先吸引住我的是他的笔名。“莫言”的意思可能就是不要说话,要低调的近乎沉默寡言,只重耕耘,不问收获,这好像和我的笔名有点异曲同工。

创作出传世佳作,关键不是才华,而是心态。很多时候,一个稳重质朴的笔名,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心态。一个没有淳朴健康心态的作者,只会把自己变成污浊的始作俑者,进而污染世界。成功的人,一般不是才华横溢的人,而是,最能以“老农”般亲切和蔼的态度,给人以山泉般清新好感的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落日在他乡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消失,天空像是末日的昏暗天气将一切笼罩。古人笔下的情,和雾霾下的景互相交融,凄迷而朦胧。摇曳的霓虹灯下,醉意阑珊的路口,经常会有摇摇晃晃的身影穿梭于浮躁的街巷。醉眼朦脓中,笔名里的乡愁,乡愁里才有的平和和安逸,会让你漂泊的情怀,有些许“采菊东篱下”的悠然。

我们都是故乡洒向海角天涯的种子,用笔名给自己盖一所温馨的房子,困了累了,就把诗心和真情在这里安放。有几分沧桑,也有几分接地气的赶脚。

我不拒绝生活的白眼和鄙视,面对挫折,就把难以释怀的心情,化成笔名里的淡然。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自我感觉良好就行。撷一抹山里的时光,沉淀喧嚣岁月。春来的日子,播种希望;秋收的季节,收获理想。守一方心灵净土,许流年淡薄时光,这种生活方式才是我喜欢的。我在取笔名时考虑到既要能够概括乡愁里的风花雪月,又不至于忘记自己来自哪里,将去向何方?想到这些,脑海里立即就浮现了四个字:荔溪老农。

篇8:真实,让新闻有生命

源鱼天头”地有, 。新基目闻层前是, 报记“道者走的的基层“广、阔活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

“记者们能反映我们的生活, 拉近了我们和新闻的距离, 很温暖、很贴心。”这是普通群众的心声。

“到了基层, 听家长里短, 聊生产生活, 才明白什么样的新闻是群众感兴趣的, 什么样的报道让群众看得进, 能接受。”这是编辑记者的体会。

“走基层, 走出了国情认知新维度;转作风, 转出了群众关系真感情;改文风, 改出了新闻报道新气象。”这是社会各界的评价。

两个多月来,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 广大编辑记者活力迸发, 全国新闻工作面貌一新, 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人民网:新闻生命在基层

作为网络媒体首批“走转改”采访小分队, 9月13日, 人民网一行7人走进山西长治, 深入到国家级贫困县武乡和平顺实地采访。脚踩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 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愿望, 深刻体会到“走转改”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收获颇多。

人民网副总编辑刘红表示曾经很多次听到过申纪兰的故事、西沟村的精神, 当真正来到西沟村, 面对山上的一个个鱼鳞坑和一片片已经成材的树林, 听申纪兰讲述当年克服困难种树造林的经历时, 心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感动。这种感受, 是不到西沟所体会不到的。

社区部编辑文松辉说, 通过下基层, 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 新闻报道, 要和受访者交心, 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 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 也只有走进基层, 掌握更多事实, 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英文部记者张茜说, 走基层真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只有真正脚踩在这片泥泞的山间小路上, 心里才能踏实。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 群众是真正的导师。

外文部记者李小雨说, 这次“走转改”, 让我们全方位地与农民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这些是我们在北京没有看到过也无法想象的, 让我们从报道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 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这正是“走转改”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让我们深入基层, 融入到群众中间, 切实地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问题。闻稿件跃然纸上。“记者在基层”专栏已经刊发多篇稿件, 字里行间都凝结着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的努力, 受到读者的欢迎。

他们深刻体会到, 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网络电视部章然说, 在武乡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环境下, 很多人都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农家乐”。我们晚上也都住在老乡们自己办的“农家乐”大院中。就其本身而言, 村民们办的“农家乐”都还不错, 饭菜可口又便宜, 住宿也比较干净卫生。但是, 据我们的观察, 他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地旅游的知名度较低, 来砖壁村旅游的人很少, 而游客们游玩之后愿意留下吃一顿饭、住上一宿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 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砖壁, 了解砖壁, 愿意来旅游, 便成了当务之急。要把自己的产品当成明星,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营销手段, 比如利用微博、论坛、贴吧等平台进行一些口碑营销, 既节省投资又能达到宣传效果。

北京媒体:记者下去了, 好新闻上来了

选题不典型不行, 稿件不生动不行, 现场感不强不行, 采写没有细节不行, 稿件没有感情不行——这是《北京日报》近期在头版推出的“记者在基层”专栏的选稿标准。在“五不”标准的带动下, 一篇篇深入反映基层生活、文风活泼质朴的新闻稿件跃然纸上。“记者在基层”专栏已经刊发多篇稿件, 字里行间都凝结着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的努力, 受到读者的欢迎。

北京市属报刊、电台、电视台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专题, 各媒体纷纷鼓励督促编辑记者尤其是年轻同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采写生动感人、清新质朴的报道。

据介绍, 北京电台新闻广播在重点新闻节目《北京新闻》中开办了“记者一线体验”“现场直击”等专栏, 已播发《记者实地探访顺义集雨蓄水工程》《记者体验本市院前急救体系》等一系列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消息和录音报道。北京电视台除继续办好已有的“开局之年走一线”“12345需求与反馈”专栏外, 还在重点新闻栏目推出“我在基层”专栏, 把镜头对准最基层劳动者, 对准为社会进步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深入反映他们坚韧执著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为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北京电视台记者王业在电力公司的线缆沟内体验电力抢修工人的工作

人民网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走访老党员, 听老党员讲八路军故事

人民网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采访

南都:做有温度的新闻

在南都报系“走转改”专题研讨会上, 各位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 不能将“走转改”活动当成运动式的任务, 而是要以活动精神指导新闻媒体的工作。

“南都开展‘走转改’活动, 不是应付式地完成, 而是要和‘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结合起来, 要和南都的日常报道结合起来, 要和南都采编的业务建设结合起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黄常开在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说, “走转改”活动首先就要回归到专业, 要求记者一定要专业, 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 不能人云亦云, 这样的采访作风, 才能保证稿件的文风。

研讨会一周前刚到地处粤西的云浮市新兴县龙山塘村进行“走转改”采访活动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轲, 也分享了自己走村入户的感受。他特别提到了村里的教育均等化学校, 两千多名学生中一半是外来工子弟, “一个粤西的农村如何做到教育均等化?希望通过这样的稿件, 能对外来工做出大量贡献的珠三角城市有所启发。”曹轲说, 不能把“走转改”当成命题式的任务, 而要结合南都的特色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做一些相应的探索。例如在文风上要注意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新闻混淆在一起, 不要在行文上咄咄逼人, 高高在上, 以免和采访对象、读者造成隔阂。

《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表示, 作为南都, 光“走基层”是不够的, 应该是“在基层”“入基层”;对于“转作风”, 他认为南都也应该在一些方面反躬自省, 避免先入为主预设立场, 避免纯逆向思维;在“改文风”上, 他提出新闻作品应该适应现代传播手段的丰富性, 比如通过全媒体报道方式, 本身也是改文风的一种形式, 这也能满足受众更多的需求。

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苏宏元教授在座谈会上, 建议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 要从一些凡人小事中发现一些新异, 从而反映整个时代。“但更重要的是要贴近现实, 不要变成单纯的好人好事、鸡毛蒜皮, 徐悲鸿说过一句话, ‘尽精微, 致广大。’一些小事, 确实是在反映我们这个时代。”苏宏元还认为, 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 我们应该多从人文主义角度去理解, 多一些人文关怀, “温暖一些, 再温暖一些, 做有温度的新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张志安博士认为, 记者在基层, 首先要理解不同人群的生存心态, “你看到的是外在的状态, 但未必是他的心, 他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

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没味、没用, 听不明、看不懂, 最大的要害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

“勿忘人民”, 语重千钧。这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穆青生前最为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他曾饱含深情地说, “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 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 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新闻界素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 范长江深入大西北, 写出的不朽名著《中国的西北角》, “脍炙人口, 红遍了天”。穆青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感动几代人, 就在于穆青长着“八路军的腿, 老百姓的嘴”。无数新闻前辈“一头汗、两腿泥”地跑新闻, 他们的朴素作风和敬业精神, 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 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 当记者就是要一辈子向生活、向社会学习。

在记者的实际采访工作中, 往往会遇到缺乏新闻线索、不知采访什么、去哪里采访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走进基层, 没有走进生活。

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 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 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才能写出好的新闻。

有评论指出, 新闻报道从基层起家, 这次“走基层”, 不是回到原点, 而是一次回炉和重生, 是一次回归新闻专业的机会。只有走进基层, 才能把握受众的思想脉搏, 养成回应受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 也才能找到创作的着力点。

从这个意义而言, “走转改”活动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10月2日清晨, 鞍钢劳模郭明义同往常一样步行1小时到采场

上一篇:培训部10月总结下一篇:江南四月烟雨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