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2024-08-01

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精选7篇)

篇1: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在我刚步入初中的第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说:“我们刚刚进入初中,面临着与老朋友分开,去结识更多的新朋友,但你们不要担心你们会失去许多知心朋友,因为真正的友谊是不变的,尽管时间过去了,环境改变了,性格都随着环境改变了,但是,友谊不会变,那一种情绪不会变,所以,不要为不认识新同学,想念老同学而不高兴……”

听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儿时的玩伴――黄雨。他比我大五个月,我们是邻居,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将他交给他的外婆看管,因黄雨说离不开我这个玩伴,所以他外婆大多数时间只得住在黄雨家里。我俩形影不离,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都在一起玩,简直要比亲兄弟还要亲。有几次,他外婆要回家种地,带他在外婆家呆了个把星期,他硬是闹着要回家。刚到村口,他就张开胳膊,像小鸟一样边跑边喊:“卢二,我晚上做梦都梦见跟你在一起玩勒!”

那年我才四岁,他也只有四岁半,我们都还没上幼儿园,我俩玩着玩着就出了村庄,黄雨指着一条路说:“这条路可以到我大姨妈家,我认得路哎,我大姨妈家还有许多棵梨树,我俩吃梨子去。”“好啊!”我高兴地应着,跟着他就走。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说边笑,也觉着走了很长时间,也觉着很累,但就是没想要歇下来不走。到他姨妈家时,他姨妈不在家,不过她家院门开着,院内梨子树上结了好多大梨子,我俩顿时忘了累了,摘了许多大梨子吃起来。他大姨妈回家了,我俩在他大姨妈家吃过中饭后,他大姨妈托村子里的人用拖拉机将我俩送回家。我们心里美滋滋的,得意极了,认为自己很是了不起――不用大人领着,自己可以走亲戚了。

可回到家才知道,两家的大人找我俩简直找得天翻地覆,着急得快要疯掉,他们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没想到两个小孩子会结伴去了那么远,那是近十里的山路,沿途经过山林,经过水塘边,十分难走。我妈妈见到我一把把我揽到怀里说:“二宝,你吓死妈妈了。”

后来我到泥河上学,黄雨也随他爸妈去了外地上学,就这样转眼过了五六年,这期间我俩几乎没见过面,直到去年春节,我们都回家过年才又到了一起。再见面时,不知怎的,俩人却羞涩起来,没有了儿时那种热乎劲,没有了儿时那么多的话语,我俩就那么坐着看着电视,听着大人们七嘴八舌地热情地议论着,“你俩站起来比比,看谁长得更高点。”“黄雨看起来比卢二要壮实点哈。”他奶奶说:“卢二岁数小,他上学还要高一个年级,我家黄雨以前经常转学,留级了,现在还低一年级。”……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失,我和儿时的玩伴不断长大,从天真无邪的`孩童长成今天的少年,以后将上高中、上大学、步入社会,无论日后是学习还是工作,也不管再见面时没有了话语,那无邪的童年,那一段纯真的情结啊,将是怎样的一种万金买不来的财富啊!

篇2: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在我童年欢快的时光中,有许许多多的事令人回味无穷,有的甚至还引人不由得哈哈大笑喷起饭来。你喜欢听我的故事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炸缸”的趣故事。

每逢过年,我家的小孩子们都有“无穷无尽”的烟花和炮竹,而且每年总是闹出点“轰轰烈烈”的`事情来。

每次得到炮仗,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找瓶子等物品来炸。一般炸的东西有:

壹、泥巴。一旦被炸后就像天女散花似的满天飞舞,可以说是十分十分“壮观”。

E、水(液体之类的东西)。当水被炸飞后,水花一定像我和弟弟一样蹦起来,非常非常漂亮。不懂为什么,有时水蹦得高时,我和弟弟还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叁、瓶子和小孔子(非孔老夫子)了。一旦炸开,硬点地瓶子就会拼了命地冒烟,我们小孩子这时也不会闲着,当然拿来当法宝玩啦!

介绍完,我们就言归正传吧!一年春节之夜,为了庆祝又长达了一岁,我和弟弟还有表姐几个“放炮老手”带着充足的烟花和炮仗浩浩荡荡地一起走上楼顶,准备再次大干一番。只要我们踏进楼顶一步,不放完最后一发决不罢休,正因为有这种精神,所以我们才能再烟花界立足。

我可真“好运”,一拿就中了头奖!一支喷不够米就往下垂炸下来的烟花,够“好运”的!这条烟花把我们当猴子了,你在左它在左,你过右它又跟上,让我们三人成了会跳“脚踏舞”的猴子。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只剩最后一发啦!

“乓”的一声,它终于爆了。可是它存心给我们好看,不歪不斜,正中奶奶最爱的大鱼缸红心!可恶之极!可恶透顶!可恶!可恶!真可恶!

水花猛的溅起,雪花似的水滴随风飘扬,印着月光,现出一滴滴的金豆来。小鱼儿露出全身出水面,看看到底是谁“阴”它。

“哥哥!快看!从缸里溅出的水花可真美啊!可惜奶奶没见到!可惜可惜!”弟弟指着鱼缸,深情而又惋惜地说道。我们俩太久不见过那么好玩的场景了,连忙连蹦带跳地欢呼着,而不知大祸却要00%地降临。

随后的一声“砰”!使得全世界都安静了。

“哥哥!我们是要继续欢呼还是去洗澡啊?”弟弟傻傻地把嘴开得大大的,像等迟似地问到。

我傻笑了一声:“当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而表姐就幸灾乐祸地捂嘴偷笑,道:“你们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识相的就‘自首’吧!否则……”

果然,这震耳欲聋的一声惊动了老当益壮的奶奶。奶奶带着“杀气”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好象学会了“瞬间移动”。

“喔!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想销毁罪证连门都没有!明天你们俩不用吃饭了!”奶奶边忙边说到。

随着时间的流逝,过了一年后这件“炸缸”**才缓缓地平息下来。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缸为什么会被炸到崩溃的原理。原来如此!当炮仗爆炸后就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声波和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爆发力,当震动得太过严重时,缸的承受力有限,一旦顶不住就导致“崩溃”下来了。

篇3: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制力仍然较差,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学习与活动的耐心相对不足, 他们大多喜欢活动和变化着的事物, 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 是要经过人们在生活中长期不断修养锻炼才能达到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 学生自制力差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所以给他们提供的阅读, 欣赏的文学作品应该生动, 紧凑, 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中生动情节的安排是吸引同学们注意力的关键之处, 教师利用文学故事的情节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中指导阅读的文学故事如果缺少了生动的情节, 只用枯燥的说教语言对学生进行介绍那必然会引起他们的烦恼和拒绝, 难以引起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召下, 才能从情感深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发展过程中有一环扣一环地不间断地阅读下去。其间既有波澜起伏, 又有紧密联系, 既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有能恰当地展示作品的主题, 使读者在情节发展过程中, 体会到人物形象的机智, 勇敢, 受到教育的鼓舞。文学作品的生动性也是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欣赏水平的主要方式,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比较直观和表象化, 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从具体形象的感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通过鲜明的文学形象培养健康思想品德

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机制尚不够成熟, 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像成人具有深刻性, 全面性, 对事物的看法只在于表面, 偏远直观。在阅读中对文学形象的认识不能准确判断。不能抛弃好的就绝对好, 坏的就绝对坏的模式。所以在文学作品中, 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显出了很大的一个特征。在学生喜欢的文学作品中, 大多数是叙事作品, 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进一步达到教育的目的, 给读者鲜明的烙印。人物形象的塑造, 要增强时代的特色, 也要塑造出能鼓舞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形象。人物形象, 不是靠静止的描述来完成的, 也不是通过冗长的心理刻画来展现的, 而是通过生动有趣, 曲折奇特的情节, 细致逼真描写和绘声绘色的语言来塑造的。在各种各样的任务形象描写当中, 应该有鲜明的个性。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是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每个人都有个别性, 具体性和生动性。优秀文学作品具有教育性, 但是它不是靠生硬的说教来表达的。要想在娱乐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文学体裁形式就要别具匠心, 不但要读者熟悉了解这些形式, 还要利用这些形式陶冶同学们的情感, 在开发智力, 发展形象思维, 愉悦身心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优秀文学作品的体裁就像是初中生身体发育必需的种种营养,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 使兴趣与求知相关, 让文学价值与教学任务联系, 自然而然地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另外寓教于乐还包括接受的语言和扣动学生心弦的艺术境界, 富有学生情趣的艺术构思和意境, 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鲜艳夺目, 令人向往, 令人陶醉。寓教于生动的意境之中的优秀作品, 格调明快不但体现在内容形式上, 还要体现在语言上, 通俗枯燥的语言不能吸引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还体现在语言的轻松活泼, 读得朗朗上口, 自然流畅, 如沐浴春风一样清新爽朗, 像盛开的花朵一样质朴。另外所选文学作品的语言通俗流畅浅显易懂, 而且极具幽默感, 既有思想价值又要有艺术魅力, 同时还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三、通过文学情境焕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激情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是脑的机能,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必须从实际出发, 懂得他们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 就能很好地对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着手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们还处在认知发展阶段, 对许多新生事物不能完全客观理智地认识分析, 其反映问题的机能仍然在发育过程中, 再加上他们本身的生活经历有限, 对事物的认识侧重于潜意识的表现和直观印象。在阅读作品时, 他们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对待一切, 想象极其丰富, 但多以美好的幻想认知一切, 而事实证明, 好的文学作品, 都是正确的眼光观察生活, 以健康的心理去思考生活, 以精彩的语言去表现生活。所以教师选取的文学作品要以同学们所熟悉的生活内容和人生体验为主, 有声有色地描绘学生天真烂漫, 纯真美好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为主进行文学启蒙和教育教学指导。在增强学生的趣味感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教育, 老师也可以进一步教导学生正确客观地分析这些现象的好坏, 把知识形象化。没有敏锐的艺术感觉, 没有纯真的爱心, 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爱心需要历练, 激情需要培养。教师需要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 适时把握认知特点, 构建学生们感兴趣的阅读世界与人文环境。结合同学们成长的环境, 把蕴含在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真理, 通过最浅显易懂的有趣的文学作品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教师应有的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倡导的文学修养理念, 其根本所要也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量, 进一步切合同学们的心理特征, 展现文学情趣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从学生的心理特征角度出发, 通过关注适合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的阅读兴趣, 欣赏水平, 文学情结和审美要求等要素, 探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的辅导策略, 夯实文学启蒙和文学修养基础。为此, 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文学情结和阅读兴趣, 以充满文学情趣的情感色调为作文教学指导特征, 引起学生心灵的体验与阅读的快感。语文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突出文学作品的教育与美育功能, 寓教育于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召力之下, 使青少年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强化学生心理特征的文学修养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必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 将心比心地和学生进行文学启蒙方面的交流。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有效辅导, 教师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必要的师德修养才能得以妥善完成这一工作, 也是关系到学生终生健康成长的最有意义的工作, 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予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尽可能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学启蒙修养水平, 强化阅读与写作训练工作, 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篇4:儿时里的怀恋初中作文

今天,我在阳台上不经意间向下望去,看到楼房下有一群儿童在自由自在地玩耍,顿时我不禁回想起了我儿时的那些事。

破坏王时期

我从小就喜欢捣蛋、搞破坏;我有几个朋友,也和我一样,我们一起是“破坏小队”,而我是其中的破坏王。有一次我和我的“队员”在晚上走到一片没有菜的菜地上,我们拿出小铲子,在地上挖洞。我们有两人挖洞,还有一人在周围找小木棍、塑料布。不到十分钟,一个有四十厘米深的.坑就挖好了;这时,另外一个人把小木棍和塑料布也拿来了。我们选了一些很容易断的木棍架在坑上,再盖上一块塑料布,最后上面铺上一层泥土,尽量把塑料布盖严。这时,那个坑如同隐形了一般,外人不可能知道它在哪。接下来,我们去找另外一位朋友,但不告诉他这件事,只说让他出来玩。等到了菜地,我们便想办法引他朝坑的方向走去,我们有说有笑,突然,他踩进了那个坑,一下子摔倒了。我们哈哈大笑。不仅如此,我们还做过很多坏事,比如把煤球丢进水缸中、用铁锤把酸菜坛子砸破等。长大一些后,我知道了那是错的,我便转向拆一些东西,这也是一种破坏。于是,家里的各种废旧电器都被我拆了个遍,特别是洗衣机、电鼓我破坏了几个,我也因此学到了很多知识。

学习王时期

在上小学的一段时间里,我学习很好,每天学的知识几下就能懂,考试也得高分。亲戚朋友都夸我。其实,周围的同学都是这样,只不过,我比别人稍微多考一点罢了。我不在意当时的成绩,而是更怀念当时的生活。因为我学习好,每天的作业很快就能完成,有时甚至没有作业。天天都能玩耍,没有任何压力。而且左邻右舍都有朋友,随时都能找他们玩。我们三五成群,做我们想做的事,大人也不过多的管我们。而相比现在,简直不能相提并论。现在每天学习压力都很大,尤其在考试前;每天作业也很多,几乎没有时间玩;现在都住楼房,不能像以前那样串门,况且都住的比较远。我很想回到过去,回到当学习王的自由时期。

孩子王时期

在童年时期的大部分,我都是孩子王,因为我不管走到哪,身后总有一群小伙伴。我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但我在他们中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在玩游戏时,我能很快地进行指挥;在我发起做什么事时,大家都会响应;在我讲话时,大家都会认真倾听。在我想做一件什么事时,大家都会给我出谋献策,直到把某件事做好为止。总之,我就像领导一样。我很怀念那时的生活,怀念那种受尊重的感觉。

篇5:忆儿时蜻蜓初中作文400字

那天,在音乐课上,我无意间在窗外看到,一只,两只蜻蜓悄无声息地飞来了,在空中盘旋。那么轻盈,那么灵活。接着,有更多的蜻蜓飞来了,它们在窗外跳着圆舞曲,在树枝间环绕,仿佛不是他们在飞,而是风将它们托起似的。那薄如纱的透明翅膀,活像一副艺术品。透过这薄薄的翅膀,我仿佛看到了孩提时代的我,看到了那跃动的身影……

那约莫是我四岁时的事了。那一天下午,我在外婆那儿嬉戏玩耍。外婆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只还在动弹的蜻蜓,我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捏着蜻蜓那两片薄薄的翅膀,生怕将它弄碎了。天真的我认为,蜻蜓能带我飞上天空,于是,便找了根细绳,将细绳轻轻系在蜻蜓身上。我一松手,蜻蜓就“嗡”的一声飞上了天,我拉着细绳的另一头,在院子里跑着、跳着,妄想着让蜻蜓带我飞上天空……风,在我耳边“呼呼”作响,轻轻滑过脚踝,好像真的飞起来了呢!笑声洒满了草地,洒满了树梢……

忽然,细绳松了,蜻蜓挣脱了绳子,在半空中盘旋着,在树枝间环绕,风,将它托起,越飞越高,那两片翅膀一闪一闪的,最后成了在暮色中闪烁的星光……

篇6: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每天早晨,拉开窗帘,阳光“唰”的一声就迫不及待地洒满了房间,暖洋洋的。我小心翼翼地把紫罗兰轻放在铺着黑色大理石的窗台上,让它和我一同感受阳光的温度。紫罗兰叶瓣翠色欲滴。正午时分,太阳光的温度急剧上升,紫罗兰的绿色也渐渐变得凝重了。我拉上窗帘,将它轻移到比较阴凉的地方。暮色渐上,我拉开窗帘,拿来柔软的绒布为它的花瓣、叶瓣擦拭除尘。到了晚上,我让它靠近夜空,和那漫天的星星还有我一起进入那恬静的梦乡。

日复一日,我并不觉得单调无聊,因为它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早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将紫罗兰柔和的影子映射在窗帘上,它微微摆动,婀娜多姿,仿佛在做早操,又好似在向刚醒来的我点头问好,我起身拉开窗帘,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一边细嗅着花朵散发出的芳香,一边用手触摸着微微湿润的空气。在不同的心情,它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意义:当我开心时,它会轻轻的摇摆来迎合我;当我伤心时,它像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安慰我;当我生气时,它释放出沁人的香气,舒缓我的情绪.…..它从不质疑,从不说话,但却是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世界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对于紫罗兰,我没有刻意的渲染什么,只是一种喜爱之情自然的流露。紫罗兰花儿细小,它不如牡丹、玫瑰般艳丽,它花期很短,我再想仔细看它,却发现它很快就凋谢了。

几天后,我发现紫罗兰又开花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植物世界不也如此吗?

篇7:儿时的情结初中作文

一.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英雄情结的表现

在不同的诗词作品中, 英雄情结表现出了不同的内容与情感倾向, 如报国献身、建功立业, 表现自我追求等方面, 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对不同的诗人 (词在广义上可归入诗歌) 的作品进行探究。

1. 挚爱家国, 视死如归

爱国主义是古诗词英雄情结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 也是不同时代永恒的进步思想主题, 诗人们通过作品为我们描绘了挥洒着爱国热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少年英雄夏完淳生活于明清之际, 松江人。他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17岁时就在抗清事业中英勇就义, 留下了动人的诗作五律《别云间》 (八年级上册) , 后四句是:“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思乡怀亲之心, 满腔爱国热情, 溢于言表, 还有笑对死亡、抗清到底的坚强决心, 这来自生死之际的呐喊表现了夏完淳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同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感染了无数的读者。

陆游生活于于南宋时期, 目睹了民族的衰亡, 山河的破碎, 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因为现实黑暗, 他只好借助梦境和想象来抒发爱国情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八年级上册) 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直到晚年卧病在床时, 仍心系边疆战事, 寥寥数语就将其鲜明的忧国之心传达了出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是夏完淳还是陆游, 在诗词作品中都关心祖国, 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仍然值得珍惜发扬。

2. 建功立业, 积极进取

除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方面外, 渴望建功立业、施展个人的宏图抱负, 也是古人英雄情结的突出表现, 辛弃疾的词中对此表达得更加简洁:“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1]

生活于汉末乱世中的曹操, 在诗歌《龟虽寿》 (九年级上册) 中写道:“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体现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感悟,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老马, 虽然行老体衰, 屈居枥下, 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2], 其人生态度是:应当珍惜有限的生命, 实现个体的价值, 以个人永恒的成就超越生命的限度。唐代的李贺, 有诗《雁门太守行》 (八年级上册)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他希望遇到像燕昭王那样爱惜人才的明君, 诗人愿提宝剑, 肝脑涂地来报答知遇之恩。“在这个身材瘦弱、通眉长爪的诗人的这首诗歌里, 这种昂扬和刚烈是不能掩抑的”, [3]诗歌彰显了其英雄的气质。此外, 北宋的苏轼也是如此, 《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下册) 使用了冯唐的典故, 引人注意。汉文帝听取冯唐的话, 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 仍叫魏去做云中太守, [1]这表达了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 结尾的“西北望, 射天狼”更是他建功立业心声的表达。

3.珍视自我, 追求自由

由于封建专制政治的黑暗, 中国古代怀才不遇的文人很多。当仕途受阻时, 文人们往往选择傲视权贵, 高扬自我, 流露出对尘世功名的厌弃, 对独立自由的向往, 这也可以说是英雄情结的另一种表现。

李白的性格狂放不羁, 有别于上述诗人, 其直面苦难挣扎求索的自由意志也升华成为一种英雄情结。如《行路难》 (九年级下册) 一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可见李白不受约束的纯真个性风采, 他的诗歌豪放飘逸。“儒侠道相济最终归于成就大业的理想之境, 这理想的精神就是盛唐人充沛的生命元气的体现”。[4]在这里, 李白给我们展现的主要是旷达的道家思想, 以及放荡不羁的侠士精神, 这种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应该是其诗歌创作的源泉, 是他面对困境寻求解脱的精神支柱。又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中所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不愿被消沉的情绪所吞噬, 他要寻求自由翱翔的天地, 这表现了他洒脱达观的个性。

4.报国无门, 慷慨悲歌

无论诗人身处什么朝代, 都无法回避党派之争, 有时会成为其斗争的牺牲品, 惨遭排挤, 不受重用, 虽胸怀大志, 却无法施展, 于是, 理想与现实交织成一曲曲悲歌。如辛弃疾的词《破阵子》 (七年级下册) , 在抒发豪情后是“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年华易逝, 无所作为。报国复国的希望越发渺茫, 金人依然盘踞北方, 一腔热情只能付诸酒醉与梦境, 然而梦境的快意愈发突出诗人的不被朝廷重用、才能无处施展的凄苦, 词作传达了对朝廷求和政策的不满。又如范仲淹的词《渔家傲》 (八年级下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诗人引用东汉大将军窦宪刻石记功的典故, 表现自己渴望收复失地、报效朝廷的决心, 然而现实失意, 壮志未酬, 归乡无期, 英雄的慷慨悲歌令人十分同情, 词作写出了为国与思家的矛盾。

二.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英雄情结的成因

不同的诗人词人, 其英雄情结的表现会有不同, 我们将从诗人个人因素、时代背景与文化根源三个角度, 对古代诗词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1.诗人自身因素

作为诗歌创作的主体, 对比时代社会的原因, 诗人的性格决定着英雄情结的表达。无论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如何, 最终决定诗人创作动机的依然是他个人的情感倾向、发自内心的感触及诗人本质的性情。

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拥有救民众于水火的情怀, 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苏轼踏入仕途前期, 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希望凭借自己的才智使得仕途通达。此外, 家庭也影响着诗人的创作。李白的个性使其不会见容于官场, 而只能高扬自我。苏轼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 祖父苏序好读书, 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 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苏轼出身于寒素的文人之家,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父辈们经世济民思想的影响下, 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走上仕途, 因此, 在词中会表达英雄情结。陆游的父亲陆宰也是位爱国的士大夫, 对儿子影响很大。另外, 他人的影响也很重要。夏完淳早慧, 受到父亲夏允彝及老师陈子龙的影响, 幼年时期就能“扺掌谈烽警及九边情形, 娓娓可听”, 他的诗文学习陈子龙直抒愤懑、豪放悲慨的诗风, 歌颂抗清爱国将士, 抒发救国抱负。

2.时代背景

中国古代国家的格局统一多于分裂, 和平多于战乱, 然而无论何时, 诗人多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 能够感知时代的脉搏, 体会国家的兴衰, 自然会在诗词中书写国事, 表达英雄怀抱。

首先, 与社稷动乱、山河破碎的现实有关。历史上王朝交替或小人当道之时, 时局往往最为混乱动荡, 胸怀大志者则希望能够重整乾坤, 建功立业。因此, 陆游、辛弃疾等人在作品中倾吐英雄之情。在这动荡的年代里, 思想也较为自由, 曹操一吐豪情, 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并且他诗文的内容、风格与时代也有很大关系。

其次, 与民族矛盾突出有关。在中国历史上, 异族分裂统治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凭借武力, 恣意妄为, 结果自然是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引起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明末清初满人入关, 制造了“嘉定十日, 扬州三屠”的惨案, 强迫汉人改变服饰头型, 实行思想专政, 民族矛盾突出, 仁人志士愤而反抗, 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歌曲。

最后, 与党派斗争不无关联。中唐以后, 统治者不思进取, 社会矛盾突出, 诗人被排挤。宋代, 各种矛盾加剧, 苏轼等文人积极投身政治, 遭受了“乌台诗案”, 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 诗人们凭借诗词诉说心声, 慷慨悲歌, 留下了这些动人诗作。

3. 文化原因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内涵要宽于文学, 是文学发生的背景。这些在诗词中表现英雄情结的作者, 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儒家与道家文学的影响。

A.儒家思想的渗透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看重群体价值, 《论语·卫灵公》写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 文人受此熏陶, 经邦济世、建功立业的思想根深蒂固。儒家还强调正直有为、仁德爱民的道德人格, 君子之人要胸怀天下, 忠君为国,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些都对诗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 夏完淳、陆游、李白、苏轼们的精神追求与此相关。

B.道家思想的熏染

顺境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逆境时用佛老思想求解脱, 所谓的“儒道互补”, 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宋代人士都有参政的热情, 经科举考试入士是多数人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 即使是功业彪炳者也不例外”[5], 然而统治阶层的软弱与妥协, 使得一批爱国人士的希望抱负付诸东流, 他们便粪土王候, 蔑视权贵, 逍遥山水, 追求一种玄远、自我的精神境界, 儒道气质在古代文人身上有较好的融合, 由此影响了古诗词英雄情结的形成。

三.研究这一问题的现代意义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时见荒芜。古诗词中的英雄情结产生于特定的时代, 然而其中的爱国主义、建功立业、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 却是我们今天仍然值得提倡的。

1.关爱家国、进取有为的精神追求

中学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文的教学建议是“‘知人论诗’。为了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作者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所写诗歌的时代背景。”[6]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词主题思想的讲解已经成为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情结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高尚品德,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作品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直到今天仍为我们所传颂, 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可贵精神, 仍然激励着青年一代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2.不惧困难、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当下社会的信仰缺失还表现为少数人的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 人生价值观的扭曲, 他们变得追名逐利, 迷失自我, 道德缺失。有的甚至铤而走险, 触犯了法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有欲而不执著于欲, 有求而不拘泥于求”, 学习古代诗人们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心态。人生总会有波澜, 得意时莫骄傲, 失意时莫沮丧, 学习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豪放, 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精彩, 这也是今天学习这些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

总之,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展现了古人的英雄情结, 表现了一个时代不朽的印记, 为我们再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立志报效国家的满腔热忱, 还有坚守民族大义、捍卫家国利益的可爱英姿, 以及坚持人格独立, 追求人生自由的豪放气魄。古代文学作品并不完美, 并不都是精华, 也有精神糟粕, 但只要我们学会辨别, 吸收其进步的一面, 就会寻到我们中华文化之根, 这对当代青年、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3]李俊丽.<雁门太守行>赏析[J].文学界, 2010 (10) .

[4]钱叶春.虚拟景象中的和谐性与直觉性——兼论李白<行路难>其一[J].名作欣赏, 2010 (11) .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我的益友写人作文下一篇:爱眼日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