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

2024-06-21

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精选8篇)

篇1: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

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环保已成为人们建筑设计的主题,就建筑设计而言,渗透绿色环保理念不仅可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也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必要性,并对公共建筑设计中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提出一系列优化路径,希望对公共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必要性;路径

1前言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水平提高,人口对建筑物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愈发严格。公共建筑是民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备公共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需积极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人民群众努力建造低碳、绿色的建筑产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污染极大,不过,建筑行业对人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行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其环保意识也得到一定增强,现阶段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至公共建筑势在必行。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公共建筑设计经验,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以期为实现公共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1]。

2认识绿色建筑设计

2.1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指的是在建筑设计时结合绿色环保理念,在不影响建筑正常建设及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把资源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最大程度减少施工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向发展。绿色建设设计理念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建筑物建设质量,切实提高舒适度,有效降低化学材料对人体损害,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2]。

2.2原则

1)生态性。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积极融入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尽可能降低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从而促进环保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2)效益性。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周边要素,如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要素等,努力设计出可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于一体的建筑。3)实用性。绿色建筑设计需融入更多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为人们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充分发挥建筑的实用性。

3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3.1有助于身体健康

绿色环保设计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绿色建筑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选取对人体无伤害的装饰材料,从而有效保证人体健康,同时注重对室内通风的设计,确保室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保障人体健康,有效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3.2有利于减少环境负担

在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危害环境的废水废料,这需建筑设计师在选择材料和施工方法时科学选择,选择那些污染少或无污染的材料,努力将污染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同时,注重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采取资源利用率较高的方法进行施工,加大对工地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队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施工,可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3.3有益于延长建筑使用年限

依据绿色设计理念,选用质量较好的建筑材料,所建造的建筑比较耐用,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3.4有效降低能耗

绿色建筑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及节能环保材料,因此,可有效降低建筑设计中的能源消耗量,节约大量的能源资源,给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公共建筑设计中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路径

4.1积极改善门窗系统

建筑门窗及玻璃幕墙作为耗能较大的环节,致使建筑施工中浪费大量资源,为此,应当合理改善门窗系统,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予以改善:1)选用新型门窗材料。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门窗材料逐渐增多,产品优点充分满足现代设计及使用理念,特别是新型高性能玻璃以其防辐射性能好和良好的保温效果得到广泛应用。2)应用新结构形式。在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筑门窗系统的安装结构随之发生变化,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得以显著提升,在其功能方面可充分发挥其防护功能。

4.2注重施工过程中的降污染设计

由于建筑工程的需要,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污染。因此,在公共建筑施工设计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设计:1)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污染。在公共建筑设计环节,需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污染,如废弃物污染、灰尘及噪声污染等等,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合理控制施工时间。应当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尽可能减少扰民概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状况。

4.3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

风能、光能属于自然因素,作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新型能源,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时需注重对自然因素的使用,采光及通风设计与公共建筑正常使用的关系密切,为了实现公共建筑设计朝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需认真落实建筑内部的采光及通风工作。1)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太阳光作为可再生能源,因此,可充分利用太阳光是一种高效节能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还可以实现杀菌目的,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明显提升。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有助于室内空气的净化,同时对于改善室内热环境有着促进作用,明显提升居住舒适度。总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将采光设计与通风设计有效结合在一起,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便是加大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实现室内环境得到最合理的优化。

4.4科学使用土地资源

公共建筑设计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工作,这需要设计人员在公共建筑设计时需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将集约利用土地贯穿于整体规划始终。同时,对土地资源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土地浪费,此外,着力提升周边交通系统,注重公共建筑功能与周围建筑的协调统一,这也是实现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有效途径。

5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意识的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引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尽可能减少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减低建筑施工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公共建筑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坚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公共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华荣.刍议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建筑节能,.100.

[2]张文静.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90.

篇2: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

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广泛利益的代表,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政权取得的基础也是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一心一意为人民,为民族谋取利益,站在人民群众之中,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走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的执政地位长久不衰。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建设;反腐倡廉

一、引言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这一论述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实践的自信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建设规律的自觉遵循,不仅深化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也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他说:“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要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它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而绝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1

[]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要保持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必须保证党的纯洁性,纪律性,保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服务,防止一些目的不纯的人混入我们的队伍之中,腐蚀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要从严治党,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开展了整党,严肃整治党内不正之风,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开展“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要管党须臾不可懈怠,从严治党一刻不可背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2[]

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指出:“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我们在从严治党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积累了重要经验,总体做得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有些地方和单位看起来党在管党治党,但没有管到位上,没有严到份上。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原因就是我们坚持言必信、行必果,认认真真管,实实在在严。这说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至于使小矛盾积重难返、小问题酿成大患。”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府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3 []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

从严治党要搞好思想引领,加强理论学习,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接受党的理念、认同党的规章制度。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4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

[]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5在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冲击下,个别党员干部丧失了应有

[]的信仰,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先从思想教育严起。要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学好党章、用好党章,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正如习主席所指出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执行者”。

从严治党要搞好廉政建设,坚决打击各种腐化堕落,也要积极防治各种腐化堕落的发生,给广大党员提前敲好警钟,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摧枯拉朽之势强力推进,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实现了取信于民的效果。但也必须看到,作风建设还面临艰巨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持续用力,首先要做到依法用权,建设廉洁政治。应以法律法规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职能界线,进一步清权、削权、确权,建立权力清单,约束权力事项,规范自由裁量权,透明运行权力,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又让权力“晒太阳”。其次要大抓各项制度落实。党员干部要切实落实中央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坚决反“四风”、正作风,把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清晰化、具体化,真正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带头树立和发扬好传统、好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深入改进反腐机制,完善反腐倡廉体系。要使监督权同决策权、执行权保持适当距离,强化其督责、查责、问责、追责的权威性,形成一套规范性办法。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6使

[]广大党员干部不敢犯罪、不愿犯罪。

从严治党要走群众路线。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7]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

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

[]

四、结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只有从严治党,以党管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切实实落实党章要求,做到清白从政、廉洁为民,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长久不衰,才能领到全国人民在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2]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5]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133页 [6] 毛泽东.《毛泽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页

篇3: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必要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的今天,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的节能建筑能耗水平大部分只能接近德国1995年《保温法规》的水平, 少数项目略高于1995年德国的《保温法规》水平。其次, 因为缺乏低能耗建筑标准规范, 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还不高。最后, 在施工工艺水平和产品材料性能方面也存在不小差距。另外, 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所需部件缺乏标准规范, 质量也良莠不齐, 缺乏对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可靠支撑。低能耗示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比较严密的质量监控、技术指导, 也缺少能耗数据连续测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从而难以确保实际竣工验收后示范项目能达到设计节能率。但是, 有充足的技术支持、节能减排要求、百姓的热切期盼、政策支持……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启蒙期”会很快过去。可以预言, 在不久的将来, 绿色建筑必定成为主流建筑、常态建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绿色建筑给出的定义, 对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必须体现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时段, 包括规划设计、建材与建筑部品的生产加工与运输、建筑施工安装、建筑运营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处置和再利用;应该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建筑。此外, 绿色建筑还应是环境友好的建筑, 它作为为人服务的生活和生产设施, 应充分考虑人的健康、适用需求的建筑, 是与自然和谐的建筑。

2 绿色建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的新时期战略目标, 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很多省市根据目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的重要时期。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创建建筑节能省, 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 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的指导原则是地域性、因地制宜的, 而不是为绿色而绿色, 成为技术的堆砌品。绿色建筑应当有效使用能源和资源条件,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科学地利用废弃材料, 变废为宝, 循环综合利用。生态环保主要指的就是建筑本身要适应地域的气候特征, 还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 要从建筑、使用到拆除再利用, 都要做到对环境不构成威胁, 力争做到“取于自然, 回归自然”。

我国正在向着绿色建筑这个梦想的方向大步先进。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绿色建筑很有可能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有绿色建筑的总和。绿色建筑意义重大, 它可以综合性地解决建筑的节能问题, 同时节约空间, 有效解决室内环保和对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我国已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主要授予公共建筑, 这是因为公共建筑是建筑能源消耗的焦点, 应该在全社会起到建筑节能的示范作用。

我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 在绿色建筑发展上, 我国落后于国际上一大截, 而且目前缺乏绿色建筑的某些单项技术与系统设计。第二, 不同气候区差别化的标准规范有待制定。我国地域辽阔, 全国范围起码可以划分成四个气候区。第三, 绿色建筑设计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 不同地方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

针对上述难点, 可以采用以下政策。 (1) 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 凡是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都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的支持。 (2) 要完善绿色建筑标准的编制, 使标准能够覆盖所有气候区和不同类型的建筑和住宅。 (3) 要推进材料和系统的集成创新。 (4) 要加强评估队伍的培训工作, 对我国的建筑师进行全面的再培训。

3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

3.1 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要因地制宜, 最大限度地对当地的自然采光进行利用, 以此降低能耗和污染;其次需要收集、分析当地居民的资源, 适宜总结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模式, 研究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布局, 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及健康的生活环境。

3.2 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

提倡绿色建筑, 并落实到建材行业, 更要大力推进建材生产和建材产品的绿色化进程。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施工时要尽量做到建筑造型要素简约, 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建筑室内采用灵活的隔断, 能够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的产生;同时尽量采用资源消耗低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绿色建筑材料。目前国内利用工业废渣研制出来的高性能水泥, 和利用废橡胶制成的橡胶混凝土都是新型的绿色建材,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可以灵活采用。

3.3 绿色建筑的节水及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设计

绿色建筑的节水首先表现在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型器具;其次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 合理将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循环利用。设置中水和下水处理系统, 将处理过后的中水和下水用来作为景观绿化用水和冲洗道路汽车等。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办公楼、商场类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 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

4 绿色建筑的设计趋势

绿色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其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都不应停留在个体建筑上, 建筑师应该着眼大局, 将其放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进行思考;绿色建筑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 比如污水处理、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 不仅仅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 还需要建筑师和其他专业的工程师相互配合, 共同解决。

从设计目标上看, 绿色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前提下, 还应该强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设计师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 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应该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 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使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因地制宜, 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师在建筑过程中, 应当注意结合公众需要, 按照当地的气候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利用简单的实用技术、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减轻环境负荷, 营造舒适与健康的环境。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的建筑材料;完善建筑空间的灵活性, 坚持越小越好, 将建设运行的资源和不利因素降到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 为所有人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

发展绿色建筑, 应注重地域性, 尊重民族习俗, 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素, 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尊重当地的历史, 加强对已建成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再利用, 尽量在建筑中融入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从节能、绿色技术硬件的推广应用走向绿色生态社会新风尚的建立。我国的建筑不能一味追求奢侈、浪费和讲排场, 在建筑设计上要恢复我国传统文化的节俭和自然的理念, 能够取之有度, 同时和谐相处。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经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 极大地减少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工作空间。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 它主要倡导的就是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观。并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 更加完善节能力度, 并且能够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 通过积累的实践经验, 使绿色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 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节能,环保,高新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信息所.多伦多的“绿色住宅”[A].建设科技动态, 2006 (9818) .

[2]黄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建筑学报, 2004 (9) .

[3]罗玲玲.MER97面向21世纪的环境—行为研究国际会议”回顾[A].建筑学报[J].2005 (12) .

[4]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信息所.费城的“绎色宾馆”[A].建设科技动态, 1998 (9818) .

篇4: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

关键词:体育课改;评价体系;核心构件

【中图分类号】G807

1引言

长期以来,我们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评价的问题。这固然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好面子同时也乐意或是不得不给人面子的原因,认为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去评价他人的工作会伤害他人的情感,也并不利益同志情谊建构的乡土思想作怪;另外还是因为我们尚未习惯把对工作的评价当做与整个工作视为一体的现代认知。单以教育领域内的课程改革为例,经验表明,长期以来,教育界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内的所谓大能或是学术上的一方霸主一旦提出教育教学的某一奇思妙想的时候,跟风者和吹捧着便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但是静下心来对其加以评判或是评价的人则是少之又少,而待其实施了多年后,对其生出评价之心的更是几不可见,或者说因为现实的原因,敢于评价而其评价也有相应力度的声音并不被广众所听见。这给我们工作关涉的群体造成了持续性甚至是永久的伤害,知道多年以后,我们才重新回来反思,这是不适当的工作方式。体育课改属于整个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基础性部分,但同其他学科的课程革新一样,我们的专家学者们多数时候都只顾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去了,他们只乐于或是只善于提出该怎么干,却很少去自我评价或是评价他人如此干的效果。

2建立和完善体育课改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我们先解释为什么要建立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必要性。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评价是整个管理流程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组织实现最高目标必要手段。评价工作是对决策、组织、计划、控制、创新乃至于整个行为流程都贯穿着评价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中国教学活动是由国家主导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国民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普遍性活动,因此课程改革仅仅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其评价体系也就理所应当而且大为必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元认知是级别层次较为低级的认知,是感性终于理性的认知,他必须经过理性的评估,并加以二次认知才能够真正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教学家或是教育改革者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改革方案所经多次论证,但实际上他仍然属于心理学意义上的元认知,故此离真正的切合实际相差甚远。而评价就是实现其从元认知到理性認知的最终哟途径。简单而言,就是说,即成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评价,才能真正地知道我们教育和教学工作,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后备人才的根本理念。最终,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时空里,也就说人们在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其学习规律和认知层次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对于也已成型成派的课改方案,我们必须认真结合当下的各层次的环境,对其进行持续性不间断的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此刻我们在追捧和信奉的教育方案是我们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所真正需要的。

3建立和完善体育课改评价体系的路径分析

3.1三大规律

不仅自然世界所有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发展和变化的,在社会科学领域,包括人类世界,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相应的行为也都是是遵循相应的规律的。因此,无论是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还是对于广义上的主观世界的改造,都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规律。体育课改属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因此它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而不能蛮干。首先,应该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这里的成长规律涵盖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生物规律主要是指学生生物性的方面,而社会规律则是要关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其次,要合乎教育规律。不能滞后,但也不能过度超前。我们是认为体育课改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的。实际上,也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发展现状的认知,才能真正地推动人类事业的向前发展。因此,不仅课改方案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而我们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应该基于这个认知来进一步对课改方案进行评估。最后,我们的合乎国民素质建设规律。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人们由于自身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乃至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甚至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有具体化针对性的改革方案。照搬他人的方案自然省力气,但它并不能够引领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走向世界前列。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教改方案的创新和自主。这也是我评估方案的重要考量点。

3.2四大核心指标

课改前学生身体指标、课改后相当时间后学生身体指标、价值观指标和教师与社会态度指标是我们建构和完善课改必须要关注的四大核心指标。是我们整个体育课改评价指标的体系的框架性核心要件。考虑课改前学生的身体各方面的指标,是为了与课改后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以得出优劣之分和绩效之别;而重视课改后再一次调查学生们的身体各项指标的目的,除了前述类同目的之外,还有一点是,我们要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或是增加信心,以便于我们在既定方案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评价指标的合规性和公允性甚至于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教室乃至于社会各阶层的态度指标中获得。因此我们关注的第三个核心指标则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乃至于整个社会各阶层包括学生对于我们评价指标体系的态度。最后一点,就是价值观标准。这是方向性的东西,是评判我们整个改革大是大非的标准和尺度,但这绝对不是和政治意识形态挂钩,而是基于社会规范建设和国民素质提升的角度而言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4小结

建立和完善体育课改指标评价体系,笔者提出了要遵循三大规律,重视四大核心指标建构的意见。所谓三大规律,就是学生成长规律、体育教学规律以及国民素质建设所应遵循的相关规律。四大核心指标则是指:课改前学生身体指标、课改后相当时间后学生身体指标、价值观指标和教师与社会态度指标的路径。干好工作重要,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样重要。对体育课改工作进行评价,可以推动我们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国民素质提升,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董金果,张薇,李慧.内蒙古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方法的现状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183-185.

[2]郑培民.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提高按科学规律办事水平[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02:17-18.

篇5: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化路径论文

一、我国空间事业的法律需求

我国航天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迅猛发展,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然而,关于航天方面的法律规范仍有不足之处,难以充分适应航天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航天事业市场化发展的法律需求

各国的航天工程在发展之初,都有着非常浓重的军事色彩。冷战结束后,航天技术的市场化程度显著加深,航天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并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供的权威报告,1996年,全球航天技术产业创造利润为750亿美元左右,而20XX年,全球商业航天活动收入己高达5000—6000亿美元。我国的航天事业同样存在着市场化的问题。20XX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在20XX年或稍后一个时期的远期目标就包括:“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广泛需求,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

就世界范围来看,航天活动己经商业化或有可能商业化的领域主要有: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电视、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商业发射、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开发、空间资产出租出售、卫星制造、火箭制造、航天器制造、太空育种、太空制药、太空保洁、太空运输,等等。对中国而言,这些领域的商业化前景广阔,将对航天事业产生极强的推动作用。然而,市场化势必涉及广泛的、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也涉及不同政府部门、军队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权限划分。如出现制度规范不清的情况,就很容易在协调过程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对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空间活动损害、航天产业发展、商业航天活动管理、商业航天保险、空间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更是需要法律制度的良好保障。国际空间法是以国家为主体,国家通过登记和颁发许可证等方式批准和监督本国的空间活动,管辖和控制在本国登记的空间物体,并承担国际责任。随着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逐步广泛、深入地参与空间活动,国际空间法对这些主体参与空间活动有关制度的模糊和不确定性成为推动空间商业化发展的很大障碍。如果一国希望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外空活动的商业化和私营化,国内空间立法是必需的。这样,才可以调整私人行为体的活动。因而,日益模糊不清的国际法又有了总量不断增加的国内空间法作为补充。

(二)航天事业国际化发展的法律需求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享的空间,外层空间利用是一项全人类共同受益的事业,不能仅仅依靠发达国家投入并从中受益,而更需要让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加强合作,共同享受航天技术带来的好处。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航天大国严密的技术封锁之下艰苦创业、自主发展起来的。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就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987年,我国开始利用长征火箭搭载他国的商业卫星。199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20XX年11月,中国与欧洲空间局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空间的合作协定》。20XX年12月16日,牵头在北京设立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20XX年4月1日,中国与玻利维亚签署了卫星合作协议—《玻利维亚通信卫星项目合同》,20XX年12月,按照合同约定,中国己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了首颗通讯卫星。

因此,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化,更加需要我们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航天法律制度。一方面,法律固有的稳定性,使中国与外国合作者在进行航天合作时,通过法律的保障,增强彼此的互信;另一方面,法律具有的公开透明性,使得外国合作者在进行合作伙伴选择之前,就能有效了解到中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基本立场,促使潜在的合作者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方面的接触;再一方面,法律具有的权威性,使得中外双方能在航天合作过程中避免分歧,为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解决的依据。

(三)外空国际新秋序形成的法律需求

为了有效化解各国在空间问题上的分歧,更好地利用外层空间,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月球协定》等多个国际公约,初步形成了国际外空法律体系。但这些公约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国际立法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需要国内立法加以弥补。

《外空条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太空军事利用问题。《外空条约》规定了太空“和平利用”的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如何理解,目前尚无定论,只是各大国根据国家利益将其解释为对其更为有利的意义。二是太空环境保护问题。人类活动对外层空间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电磁干扰、放射性污染和空间碎片等问题。其中空间碎片问题是国际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讨论最多的议题,也是当前外空环境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但在具体责任划分问题上,国际社会并未达成统一意见。很明显,航天科技越发达、航天活动越频繁的国家,就越容易产生空间碎片,这些国家从航天活动中受益,却让所有国家共同承担空间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恶果,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营救协定》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营救的一方是否能够要求获得一定报酬;二是如果外空物体给落地国造成了损害,该国在营救的同时,能否扣押宇航员或外空物体,以便于与发射国协商赔偿。

《责任公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发射国的定义。按照公约,确定赔偿责任的前提是确定发射国,不能确定发射国,求偿就无从谈起,尤其是跨国的私人主体进行的发射。那么,一个与发射无实际联系的国家,是否可以仅仅因为私人发射主体在该国注册被认为是发射国,从而要为损害负责任?在公海上进行的发射如何确定发射国?发射公司的注册国是方便注册地,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时候怎么办?因此,专门针对“发射国”的概念,联合国大会决议建议各国考虑本国立法,对有关非政府团体进行的外空活动进行管理,将有关审批等事项纳入本国的管辖范围,由相关国家对这些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督。

《登记公约》也面临一些问题。第一,它要求的是外空物体登记,而不是发射活动的登记,因此,只有发射成功的物体才需要登记,没有成功的就不用登记。这是一种事后登记而不是事前登记。如果改为事前即发射前登记,则不论发射是否成功,联合国都能够了解该次发射。在导致损害时也有助于迅速判定发射国,对于实施《责任公约》是有利的。第二,《登记公约》对登记的时间要求不明确,许多国家在发射成功后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仍然不登记的情况是存在的。如何使各国主动、及时登记是一个难题。

二、我国空间立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太空利用的国内立法有《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等少数单行法规。此外,一些部委也制定了相应规定,如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并于20XX年发布了《中国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许可指南》。这些立法在当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调整对象的范围相对狭窄。《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完全根据《登记公约》制定,只对空间物体的登记问题进行规定;《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则规定了航天器民用的行政许可问题;《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则只涉及相关装备、技术的保护和保密问题。至于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制定的关于两用物项的规定,则都属于技术性事项,不涉及具体的制度安排。当前这些散碎的规范调整范围狭窄,没有在航天产业、航天管理的问题上进行充分、适当的引导与规范,极不适应当前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制度需要。特别是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航天涉及的法律问题种类繁多,关于空间活动损害保险与赔偿、宇航员营救等基本制度还处于立法空白阶段,对于航天活动的管理尚不能覆盖从研究、设计、生产、发射及空间技术应用等各个阶段,关于经费、发射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航天产品市场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航空产业促进法也没有。关于航天商业化活动的立法更是滞后,缺少关于航天商业发射、遥感数据商业利用和空间知识产权的专门规定,有关卫星等航天产品技术的出口管理规则也亟待发展完善。

二是管理体制发展较为滞后。我国民用航天活动由原航天工业部(现国家航天局)和原国防科工委(现在的国防科工局)管理,军用航天活动则由解放军总装备部管理。这种体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断磨合发展,在航天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XX年的大部制改革之后,国家航天局和国防科工局都隶属于国家工信部,这显然有利于民用航天管理更加顺畅地发展。然而,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需要在航天领域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的管理模式。这个管理模式,应当能够更好地协调军地合作、促进军民融合,并在处理军事保密、知识产权转移等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规范层级有些过低。上述规范,除《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外,其他的规范均为规章或者政策,效力层级较低。如果其他的可能涉及航天事务的部委制定了与上述规章、政策相悖的制度时,缺乏一个顺畅、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这些规定在制定的过程中,往往由个别部门组织立法工作,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对很多问题都缺乏充分的考虑。比方说,《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就只对相关的第三方责任保险作了非常原则性的规定,“既未确定责任限额,也未对承保企业的资质等提出具体要求。这导致有关保险问题只能通过发射合同加以确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航天发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际上,要对此进行规范,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没有他们的参与,这些部门立法就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三、我国空间立法的体系安排

中国是空间大国,有义务在外空法制建设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己经制定有空间法的国家约有20个,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乌克兰、比利时等。因此,中国学者也在研究呼吁尽快制定中国的空间法。

在空间法的体系问题上,我国学界有两个思路:一是直接制定一个统一的空间法,二是区分领域制定多部单行法。这两种设想各有利弊:统一空间法虽然难度较高,但易于规划,方便产生一部统一协调的法律;多部单行法分解了立法难度,但也容易因部门立法而造成法律冲突。

笔者认为,对空间法进行体系安排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我国目前空间法的立法水平、立法成果。从我国空间法的立法水平和立法成果来看,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在空间法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我国的空间法内容毕竟较少、调整范围狭窄,在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检验,如果一蹴而就地形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法,哪怕未来在某个小方面存在运行不畅,就可能影响整个空间法的调整效果。二是空间法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空间法各项内容的联系性来看,空间法的各项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多部单行法制定空间法的方式,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三是空间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稳定性。空间技术日新月异,问题颇多,法律不可能预测未来的空间技术,一部全面规定空间发展的法律,在未来势必频繁更改,这就不利于维护法律本身的稳定性要求。

根据联合国外空委网站上公布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的太空法,基本上是通过制定单行法律来进行处理的。比方说,美国于1958年制定了《国家航空航天法》,但这一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美国航空航天局,至于航天的其他具体问题,则一般采用单行法律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美国的空间立法活动,也与美国空间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如1962年《卫星通信法》也是伴随着通信卫星的兴起而制定的;1984年《商业性空间发射法》则是伴随着运载火箭私营化而制定的。

因此,笔者主张,应以航天基本法为核心、航天单行法为重要补充建立一个科学的航天法体系。其中,航天基本法应优先制定,其内容宜粗不宜细,关键是要理顺各个机关在相关问题上的权力分工秩序。航天单行法则应当分情况处理:一是成熟的政策,也就是在现实中运用得良好的政策,可以制定法律;二是紧迫的政策,也就是针对非常具有现实必要性的问题,也可以制定法律。

四、我国空间立法的具体内容

我们认为,空间立法应同时涵盖国内事务立法和国际事务立法。

(一)涉及国内事务的空间立法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运用法律进行航天事业的调控,存在很多困难,其中主要的困难包括:第一,原有的航天管理体制略显滞后,在这样一个各种权力交叉运行、各系统各自为政的领域内,要维护相关各方权益、保证航天活动(尤其是主体更加多元的民用航天活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相关管理制度问题,用法律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各方配合认可的管理体制。第二,航天事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牵涉的冲突较多,如保密与商业利用之间的冲突、军事设施与民间使用之间的冲突、军事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资源充分利用之间的冲突等等。

要处理这些问题,应当对如下问题加以明确:一是管理主体,也就是中国航天军用、民用活动的管理主体和协调机构;二是基本管理手段,包括航天行政许可、监管、事故调查等;三是航天产业的促进机制,包括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招投标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等;四是航天的社会事业发展,包括航天产业的社会利用,如航天科普教育、与航天有关的衍生商业产品(如飞船模型等)的管理等;五是航天商业活动的具体制度,包括商业发射管理、航天产品与技术管理、航天衍生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转移等;六是航天技术性规范,进一步统一我国航天科研活动的术语、标准,更好地与国际航天活动接轨。

(二)涉及国际事务的空间立法

在国际空间立法较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国际法规定的事务进行国内立法,具体内容包括:

首先,通过国内立法,细化国际法的原则性规定,明确行使我国航天事业管辖权、履行国际法义务的方式方法。国际法往往对某些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如《外空条约》第8条原则规定“凡登记把实体射入外层空间的缔约国对留置于外层空间或天体的该实体及其所载人员,应仍保持管辖及控制权。”然而,如何进行管辖、控制,国际法无明确表述,这都需要国内立法予以明确。

其次,通过国内立法,有效表达国家承担国际责任的决心。承担国际责任,就是要在国际法的框架下进行活动,最能体现国际责任承担决心的,就是用国内法对政府行为、社会活动的原则、规则进行规范。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在航天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国际航天活动的发展。展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国内航天立法的重要内容。

篇6: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

王 立

2011年第1期 ——生态建设

建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类能源、资源消耗的综合载体。作为节能建筑的新兴概念,“绿色建筑”最早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2006年我国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武汉市建筑能耗约占社会能耗总量的28%,并将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耗的主要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落实节能减排,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实现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到2009年,设市城市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的216个增加到660个,增长两倍多。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22亿人。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6.6%,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配套建造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建筑耗能,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热水、家电等在内的总能耗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达到约30%。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这一比例还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不仅如此,建筑物还日益成为城市碳排放的“大户”。据估计,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维持建筑物功能所耗能源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约30%。建筑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耗费了地球大约50%的土地、矿石、木材等资源,城市的发展与建筑业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武汉市在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正在为城市建设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作出贡献。

一是广泛宣传,加深了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必要性的认识。如:在电视上做公益文告、开展“发展节能住宅,造福江城人民”户外宣传活动、《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宣传月活动,在建筑工地悬挂宣传建筑节能的条幅、标语,免费发放宣传册、培训建筑管理人员,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建筑节能业务水平等。

二是制定措施,强化监管,确保节能设计标准在新建建筑中得到严格执行。武汉市先后出台了《武汉市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条例》、《武汉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未经审查或建筑节能设计审查不合格的项目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同时,多次组织相关管理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在建工程进行建筑节能专项监督、检查。目前,武汉市新建建筑项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启动绿色建筑,不断提升全市建筑节能水平。在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50%强制性设计标准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新标准的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四是以建设“王家墩绿色中央商务示范区”为契机,推进我市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及施工。示范区的建设以绿色建筑为基础,为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探索政策、积累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

五是大力推进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应用。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武汉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武汉市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地源资料评估报告》,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激励政策。

六是打造低碳生态新城,为武汉市节能减排作贡献。武汉市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快,建设总量大,在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对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议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武汉市正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市率先将“绿色建筑”作为“两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抓手,从建筑节能入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建立可实现、可复制、可持续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

——加强宣传,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一是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使参与建筑活动的各方主体和公众提高对“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三是向公众宣传,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宣传绿色建筑的经济政策、建设方式、经营方式,激发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绿色建筑的工作机制。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监管体系和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涉及建设行政主管多个职能部门,涉及项目立项、规划审批、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房屋拆除等全过程,因此应建立发展绿色建筑“政府组织、部门负责、区城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完善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根据《节约能源法》、《建筑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市长令,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建设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推进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对绿色建筑的引导和调控。认真研究城镇发展空间布局,确定适宜的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城镇规划和运行模式,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加强农民建房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城乡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加强规划对城镇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利用方面的引导和调控,切实体现城乡统筹和区城统筹。

——抓好科技创新,建立技术标准,为绿色建筑提供政策支撑。充分发挥武汉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开展规划设计与集成优化技术。拟定和建立适合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建立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竣工验收规范和运行管理标准;加强技术指标管理和服务,建立发展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开展绿色建筑学术交流和推广,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以绿色建筑为契机,规划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绿色产业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的规模应用;重点扶持光电、光热、地源热泵的生产企业,节水设备和节能门窗生产企业,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扶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产业支持。■

篇7: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摘要:文章从绿色食品的涵义入手,阐述了绿色食品产业产生和形成的国内外历史背景,不同角度分析发展绿色食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绿色食品;背景;必然性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在当今已经成为全世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发和应用绿色食品,快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保障人民的食物消费安全;有利于优化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有利于培植农业精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利于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l.食品

绿色食品的定义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的食品。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象征生命和活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色食品产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国际背景

在20世纪,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工业和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2.1.1 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温室效应、酸雨危害、热带雨林减少、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土地沙漠化、毒物及有害废弃物扩散污染等,农业的生产和人类的食物安全构成了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0)估计,热带雨林每年以1140万hmz的速度减少,有10万种生物在地球上消失。物种的灭绝,直接导致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减少,潜在植物食

物资源和病虫控制因子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对自然灾害缓冲能力降低。

2.1.2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对食物安全、人体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直接构成了威胁。

2.1.3 民众的呼声

环境问题造成食品污染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公害事件。在发达国家经常发生,并由此产生“不安全感”,并从局部地区的区域性环境问题发展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和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环境污染对食物安全性的威胁及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发达国家民众的环境意识迅速增强,保护环境、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自身的健康已成为头等大事。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需求。因此,生产无污染的农畜水产品及其加工品,就应运而生。

2.2 国内背景

我国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发展。

2.2.1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而导致每年泥沙流失量达50×10*8t,耕地有机质和肥力下降;土地沙化,沙漠化面积15330万公顷,严重退化面积7300万公顷,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2环境污染

在20世纪50—80年代的30年间,我国共施用六六六400万t,DDT50万t,受农药污染面积1000万hm2对全国16个省市的1914批粮食调查的结果显示,六六六的超标率达16.5%,DDT超标率达2.8%,1980年调查,受农药污染的粮食达2975万t,因污染而减产粮食1165万t。1992年全国使用农药、化肥的折纯量分别达22万t和2930万t,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2.3 “三废”的污染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000万hm2,有2400km河段鱼虾绝迹。每年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农畜产品达1535万t,农业经济损失达310亿元。日趋严重的工业污染更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国家农业部于1989年提出了要发展无污染的食品,并根据国际绿色朝流,将无污染的食品定名为“绿色食品”。

2.3建立严密的产业化体系

在基地化条件下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即实现产前准备,生产过程,产后贮、运、加工、市场销售各阶段的监测相配套的一条龙。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化的一条龙体系,做到“环环相接,步步检查,洁净到底,保证质量”。防止出现只抓产中、不顾其他的事倍功半的倾向。开发期间,多部门须相互配合和合作。从长远考虑,以农民为主体形成的产业集团更有利于绿色蔬菜的生产与管理。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组织形式。

2.4绿色蔬菜的开发应以高新技术为手段

对绿色蔬菜的质量要求比一般蔬菜更高更严格。因此,需要采用一些高新技术作为手段。如何采用温室进行无土蔬菜栽培,发展基质培、营养液膜技术(NI叩或深水培技术(DFT),做到少施或不施农药。目前还应大力推广应用脱毒种苗的繁育技术及许多高抗病毒、细菌、真菌与害虫的转基因蔬菜品种。并配合嫁接技术、防虫网覆盖技术、化学农药降解菌、黑色纸膜(生物降解膜)、黑色地膜、有孔地膜等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促进绿色蔬菜生产的发展。

3.展绿色食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3.1 实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技术标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再沿袭以牺牲环境和损耗资源为代价,走发展经济的老路,而必须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要建立和发展确保农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此,绿色食品基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我们在选定绿色食品基地时。首先是对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方选为绿色食品基地,同时对基地的生态环境加以建设和保护;其次是对那些暂不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地方加以改造、整治和建设,使其逐步达到绿色食品基地的环境技术条件。

3.2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有利于防止环境与食品的污染

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是无公害的生产过程。通过系统的绿色食品技术的实

施,环境的监测与控制,实现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无公害,保护和改善了产地生态环境,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可持续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运用、监控也保证了绿色食品产品的无公害性和食用的安全性,这是绿色食品生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的必然结果。因此,绿色食品生产是防止环境与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

3.3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要的是全面调优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而绿色食品具有安全、优质、营养的特征,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而发展绿色食品是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具体行动和重大措施,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农业经济结构。

3.4发展绿色食品是应对WTO竞争的一项重要措施

WTO在要求全面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同时,正在筑高食物安全性的绿色壁垒。如果在加入WTO后不迅速提高农产品及其食品的安全性,我国的农产品就会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力,同时国外的农产品就会长驱直入,对我国的农业产生强大的冲击。发展绿色食品是打通食物安全性的绿色壁垒、建设国际市场绿色通道的战略措施,绿色食品标志将是未来国际国内市场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的优先通行证。

3.5绿色食品生产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成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产品,没有产品,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名牌产品,农业产业化就不能快速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开发绿色食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的名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培植龙头型的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成为绿色食品企业,带动基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毓侠,于传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l一2.

[2].薛秉仁,刘婧,姚长春,等.乌兰察布盟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农业科技,2003,(3):24—25.

[3].市无公害蔬菜,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叨.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2):24—26.

[4].巍.我国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缓慢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6):4,16.

[5].张力.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概述【J】蒙古农业科技,2005,(6):20—23.

篇8: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的路径优化

关键词:绿色金融,碳金融,绿色信贷

0 引言

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提出, 到2012年德班会议的召开,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实现了世界前所未有的快速经济增长, 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代价。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为我国保护环境做出了一份贡献,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

绿色金融, 也称为可持续性金融或环境金融, 国外更多地使用碳金融这一称谓, 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 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为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绿色金融的深入发展。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境保护部等相继发布了相关政策, 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实施“绿色金融”的要求。2007年,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并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环境保户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等“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相关政策。2011年9月, 又联合启动了“绿色信贷”评估研究项目, 规划建立“中国绿色信贷数据中心”, 为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管理和评价环境风险提供权威信息支持。2012年2月, 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 要求银行在组织管理、政策制度、业务创新、流程管理、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加强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

这些绿色金融政策的出台, 有助于敦促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责任,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现状

通过对全国各家上市银行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相关网站数据的调查分析, 可以看到国内所有商业银行都已开展了绿色金融的相关业务, 取得一定的成果, 形成自己的特色。相对国外众多银行的深度参与, 尽管我国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 但是我国碳资本与绿色金融的发展落后, 目前仅在“绿色信贷”等方面有所进展。

在绿色金融领域有一条著名的赤道原则, 该原则适用于资金总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所有新项目融资和因扩充、改建对环境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原有项目, 引导金融机构就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并利用金融杠杆促进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采纳了“赤道原则”的银行被称为“赤道银行”。

2003年6月以来, 赤道原则已被包括花旗、汇丰、巴克莱银行等来自全球78家金融机构正式采纳, 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遵循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额已经占到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项目融资总额的70%。

2008年10月, 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 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2009年该行在北京成立可持续金融中心, 其可持续金融业务致力于以金融创新支持可持续发展, 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生态经济发展, 支持的领域主要有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废处理以及煤炭清洁化利用、节水等。截至2014年9月, 兴业银行累计为数千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4923亿元, 余额达2435亿元。

此外, 中国工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积极开展了绿色信贷活动, 如招商银行于2010年推出两项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设备买方信贷和绿色融资租赁。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 招商银行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到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优先将信贷资源投向能够创造就业、繁荣市场, 效率高的实体经济方面, 严格限制向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及主要从事对外拆借、资本运作的小企业发放贷款。

3 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 北京市积极以“绿色金融”带动节能环保行业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 北京地区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为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授信4300亿元。

为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与北京经济转型相结合, 北京积极落实《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对于节能环保企业融资这一关键问题, 从顶层设计、差别化信贷管理和产品创新三方面入手, 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创新业务, 金融支持环保行业作用日益突出。

北京市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主要通过绿色信贷实现, 其余绿色金融手段尚不多见。如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业务, 其支持领域包括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工业废物废气治理、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华夏银行北京分行推出近60项绿色信贷项目, 涉及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升级、循环经济、合同能源管理等领域。此外, 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逐步减少其贷款发放, 以逐步调整绿色信贷的投资方向。

为建立一种长效的市场机制来解决和应对环境问题, 2011年11月, 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会议, 确定北京、上海、天津等7个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需要一家行业组织来加强行业自律和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北京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一家中介机构来聚集行业力量和完善金融市场要素。为此, 在北京市金融局的支持下, 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中国主要的碳排放企业、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等, 于2011年初发起成立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是中国碳减排行业的第一家同业组织。

作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代表行业企业, 围绕中国碳市场、北京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建设, 参与国内碳减排市场的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 为会员企业提供一个业务实践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促进市场繁荣, 加强行业自律, 开展国际国内交流, 致力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碳减排行业的同业组织。

该组织从2013年起启动“中国企业碳披露”项目, 该项目以企业回复的问卷为基础, 通过信息整理和数据分析, 形成中国企业碳排放和碳管理状况的研究报告, 报告每年更新。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企业碳披露标准趋于统一, 为公开透明的碳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展示中国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发挥参与企业的先行示范作用, 引导中国企业积极应对政府的碳减排政策。

4 北京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而且减少企业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社会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有效地引导民间资本充实到实体经济建设中来, 不仅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而且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同国外金融机构相比, 北京市金融机构提供给企业、社会投资者选择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基本集中在绿色信贷方面、多元化的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互换等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还不成熟, 使得企业、社会投资者选择范围较窄、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

4.2 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的协同效率低下

绿色金融的实施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环保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协调配合, 进行及时信息沟通, 依据企业环境影响、环保标准、现行的金融环境制定合理的金融服务方案。然而, 目前企业为推卸环境责任, 往往隐瞒或虚报自身的环境信息, 致使环保部门对区域内环境情况掌握不充分。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的不健全, 阻碍了环保部门建立切实有效的环境质量评估标准, 其发布的环境信息往往数量少、时效低。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宣传力度不足, 故公众对绿色金融还缺乏认识。上述种种, 导致绿色金融风险大, 效率低下。

4.3 缺乏合理有效的绿色金融制度保障

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及人民银行颁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性指导意见, 但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环保核查机制、资本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违法惩罚集资和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制度的缺失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影响不能做到有效监管, 在申请贷款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企业环境风险未被充分发现。对金融机构自身也缺乏必要制度约束, 关联交易的发生阻碍了绿色金融效率的提高。

5 北京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策略

5.1 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针对北京市绿色金融的特点, 积极组织和实施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着眼于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拓展绿色信贷业务, 并尝试从污水收费权、专利权质押等方面进行产品创新。为绿色信贷客户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 尝试借助第三方力量扶持绿色信贷。在直接融资方面, 应为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便利, 如发行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 并鼓励风险投资、开发专业绿色引导基金, 绿色金融衍生品等, 加大对能源节约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 引导社会公众饯行绿色消费的生活理念, 推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地发展。

5.2 健全绿色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多方沟通和协调, 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共享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应及时、全面地核查和披露有关环境信息, 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 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要将参与绿色信贷的企业财务状况等信息及时反馈至环保部门。通过绿色金融信息共享系统, 实施绿色信贷等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的动态跟踪监测, 对积极落实环境目标的机构或项目提高信用等级, 反之降低信用等级。以此作为企业或项目后续贷款发放的依据和条件。

5.3 强化绿色金融的制度保障

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都要做好推行绿色金融的长远规划, 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应制定环境信用评级标准, 将其运用于绿色投融资实践中。环保部门应定期向各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提供污染企业黑名单, 对于排污超标且不进行积极有效改进的企业或项目施与停止发放贷款或不予发放贷款。金融机构自身应制定与绿色金融业务配套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积极推进绿色金融相关人才培养, 尽快组建通晓绿色金融国际规范的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1]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宋晓玲.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 2013 (1) :170-174.

上一篇:六五普法(普通)答案下一篇:安全电流电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