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2024-06-19

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共10篇)

篇1: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

高毒物品目录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

关于贯彻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报告,实行保健食品制度的联合通知

篇2: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二、受益保险金不用于抵债《合同法》73条

三、保单是不被查封罚没的财产《保险法》24条

四、不存在争议的财产分配《保险法》61条

五、不需要纳税且不能随意质押《税法》4条

六、人寿保险公司不得破产解散《保险法》89条

一、人寿保单不纳入破产债权

《公司法》规定,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都需要业主承担无限责任,偿债范围包括了业主的私有财产。

我国法律规定,人身保险金不属于破产债权,即在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通过要求债务人退保其人寿保单追索保单解约的现金价值。

案例: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其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肯尼思莱夫妻202月购买了3700万美元的人寿保险。破产清算了公司的所有资产,但这些保险受法律保护,债权人却无法以此为由起诉肯尼思莱夫妻。两人按保险合同每年可从保单中领取92万美元的年金安享晚年。

二、受益保险金不用于抵债

受益人的保险金请求权来自人身保险合同的规定,故受益人获得的保险金不属于被保险人的遗产,既不纳入遗产分配,也不用于清偿被保险人生前债务。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合同法》对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做了四个解释,其中第四条解释为: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才能被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结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代位行使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其中包括人寿保险,人寿伤害赔偿请求权。

三、保单是不被查封罚没的财产是不得被冒领的财富

财产私有化

《保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是 其他理财工具决不具有的安全性能

四、保险金是不存在争议的财产分配

《保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

案例: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去世,后任妻子和前妻所生的儿子为“顶梁柱”留下来的巨额保险究竟属于谁对簿公堂。

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判决,按照《保险法》中不看“关系”而看“受益人”的原则,将价值216元的“天价保单”的赔付额判给了投保人滕某某在买保险时所指定的受益人:儿子滕某。

《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

而人身保险的受益人 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让您的财富按照您的意愿支配

五、保险金不需要纳税且不能随意质押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保险赔款免纳个人所得税。

人寿保险的保险单,必须被保险人书面同意,才可转让或者质押。

……不久的将来即将出台<遗产税法>和<赠与税法>

六、人寿保险公司不得破产解散

《保险法》89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以外不得破产解散.

《银行法》71条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

商业银行破产清算,在支付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时后,应当优先支付个人储蓄本金利息,再逐一支付其它本息;

坦率的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哪一种方法比购买人寿保险更能有效的解决企业和家庭的财务问题。

全球首富 比尔 . 盖茨

篇3: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一、我国关于外国法查明制度的立法规定

在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前, 我国关于外国法查明的问题没有立法, 仅在相关的司法解释或法院文件中作出并无完善的规定。

1988年,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一百九十三条对外国法的查明途径问题规定如下:“对于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 可通过下列途径查明: (1) 由当事人提供; (2) 由中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 (3) 由与中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4) 由该国驻中国使馆提供; (5) 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通过以上途径仍不能查明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在2007年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2007年规定》) 中, 第九条规定:“当事人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律时, 由当事人提供或者证明该外国法律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律时, 可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 亦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证明该外国法律的内容。当事人和人民法院通过适当的途径均不能查明外国法律的内容的, 人民法院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该条司法解释解决了实践中合同领域外国法查明的责任问题。此外, 该司法解释第十条还规定:“当事人对查明的外国法律内容经质证后无异议的, 人民法院应予确认。当事人有异议的, 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

现行法律中, 2011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 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 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二、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有关外国法查明制度之思考

笔者认为,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规定的优势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赋予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权利, 是对民商事领域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尊重。

第二,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首次将仲裁机构列入外国法查明的责任主体中。

但是,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亦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外国法查明制度的规范存在一定的逻辑漏洞。该法第十条首先将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和行政机关列为查明责任主体, 随后又要求选择了外国法律的当事人对外国法进行查明。那么, 法院、仲裁机构以及行政机关是否为并列的查明主体, 也就造成了外国法查明责任主体由谁承担的困惑。如果查明外国法的责任在法院、仲裁机构等, 那么为何后文出现当事人选择却无法提供外国法的后果?如果查明外国法的责任在作出选择当事人, 那么前文中“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 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又有何意义?

第二, 除了当事人查明外国法的责任外, 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负担的职责应当如何分配?这一问题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中并没有体现。这样, 在具体案件中, 有可能出现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查明职责的重叠, 特别是前两者与行政机关在外国法查明方面的潜在冲突。若当事人向行政机关提出外国法查明的请求, 同时在诉讼或仲裁中又涉及外国法查明时, 这两类查明的内容和效力是否当然相同?除了不同部门进行外国法查明时可能产生冲突的问题,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对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三者查明责任的分配方面是否隐含了优先的顺序, 即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为主、行政机关为辅这样的顺序。这些问题都仅存在猜测, 有待进一步解释。

第三,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现行外国法查明的其他规范内容不协调统一。从法律位阶来看,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无疑高于前两部司法解释, (1) 但是其规范内容明显单薄, 某些具体问题没有规范或规范得不够详尽。当法律没有规定时, 我们可以从司法解释中寻找解决方案。但是,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有关外国法查明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又与先前的司法解释产生冲突, 如负担外国法查明职责的机构、进行外国法查明的途径等方面内容。以《民通意见》为例, 该司法解释列举了五种外国法的查明途径, 其中当事人查明外国法已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所认可, 而《民通意见》中的使领馆或中外法律专家提供外国法的规定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产生冲突则需要考虑。这样, 可能会产生尽管司法解释规定详细, 但由于可能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冲突而无法适用的顾虑。

总结上述可见, 对于外国法查明问题, 从我国立法层面上看, 仍有许多不足, 而要弥补上述问题, 不妨回归到外国法查明的基本理论———“法律说”和“事实说”之争。

三、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例, 探讨外国法的证明责任和无法查明时的法律后果

(一) 关于外国法证明责任之国外立法规定

1. 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

在英国, 外国法被视为“事实”, 法官既无职权也无职责查明外国法。故非经一方当事人主张和证明, 法院不会主动适用外国法。即使冲突规范指向外国法的, 法官也不应自行探究、确定外国法的内容。如果诉讼当事人不能证明外国法, 法院就将把一个含有涉外因素的案件视为一个纯国内法的案件来审理。

2.法官依职权查明。

意大利1995年《国际私法》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外国法应当由法院依职权查明。为此目的, 除国际条约所规定的方式外, 法院还可以利用通过司法部门所获得的情况, 也可以求助于专家或专门机构。”

3.法官依职权查明, 当事人亦负有协助义务。

在德国、瑞士、土耳其、秘鲁及北欧等国家, 强调外国法律的特殊性质, 故其查明程序既不同于适用本国法律, 又不同于查明事实, 原则上得由法官负责调查, 但当事人也应予协助。

(二) 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看外国法证明责任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 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 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与之前的《法律适用法》 (学会建议稿) 之规定相比较, (2) 本条依照本法规定改变了建议稿中法院和行政机关“依职权”查明的表述, 并且将“也可以要求当事人协助查明”替代为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权利。即根据《法律适用法》 (学会建议稿) , 我国旨在仿效德国等国家的做法, 采取法院依职权查明外国法, 当事人亦负有协助义务的原则。但是从真正施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来看, 第十条一开始出现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是否包括当事人选择适用的外国法律?如果包括, 那么后面的表述中“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 应当提供该国法律”, “应当”二字从何而来?如果不包括, 则这一表述仅仅包括当事人没有选择, 而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冲突规则认为应当适用外国法的情况。

因此只能从立法的意图上以及逻辑结构上推断,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首先赋予当事人首先选择法律的权利, 因此当事人也应当负担外国法查明的责任。而当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时, 外国法查明的责任应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等机构负担。以上仅为笔者的推测, 立法者本意是否如此仍有待考究。

(三) 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看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法律后果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 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 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并没有采取过去立法研究中“可以适用与该外国法律相类似的法律、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应的法律” (3) 之规定, 而是简而化之, 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摘要:外国法查明制度作为国际私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 在我国许多有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法律文件中均有所体现。值得注意的是, 在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 关于外国法查明制度的规定与以往规定有较大不同。文章旨在从此规定出发, 从学理角度对现代立法加以思考。

关键词:外国法查明,法律说,事实说

注释

1从法律规范的层级来看,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制定的法律, 在效力层级上高于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司法解释颁布的《民通意见》以及《民商事合同规定》。

22010年《法律适用法》 (学者建议稿) 第一章第十三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或者行政机关应当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的内容, 也可以要求当事人协助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的外国法律, 应当由当事人提供证明。外国法律不能查明的, 或者查明该外国法律没有相应规定的, 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篇4: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1 国际公约对喜马拉雅条款的借鉴

喜马拉雅条款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航运实践向合同法原则妥协的结果。该条款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参与人纳入统一的运输法体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诉累,客观上起到促进港航发展的作用,符合航运法律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1]为此,航运领域的主要国际公约均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喜马拉雅条款的规定,但法律效果各有不同。

1.1 《海牙-维斯比规则》

《海牙-维斯比规则》第4条(之一)第2款规定,当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该受雇人或代理人并非独立缔约人)因运输合同下的货物灭失或损坏而被提起诉讼时,该受雇人或代理人有权援引承运人依照公约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第4条(之一)第4款规定,如经证明,货物损坏系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故意造成,或明知损坏可能发生而轻率地行为或不行为所造成,该受雇人或代理人无权援引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由于《海牙-维斯比规则》规定货物运输期间自货物装上船舶起至卸离船舶止,港口经营人在货物装船前和卸船后不受公约有关抗辨和责任限制条款的保护。

1.2 《汉堡规则》

《汉堡规则》第7条第2款规定,当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因运输合同下的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而被提起诉讼时,如果该受雇人或代理人能够证明其在受雇范围内行事,则其有权援引承运人依照公约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在普通法下,“受雇”表明在雇主的严格控制下完成工作,而独立缔约人通常自主决定如何履行合同义务,因此,证明在受雇范围内行事的规定使得独立缔约人很难援引该条款。此外,《汉堡规则》第4条第1款规定,承运人对货物的责任期间包括承运人在装货港、运输途中和卸货港掌管货物的全部期间;第4条第2款进一步对第1款规定的责任期间作出具体说明。结合第4条第1款和第2款的规定,承运人对货物的责任期间从承运人在装货港接收货物时起至在卸货港交付货物时止,不包括装货港和卸货港以外的接收和交付货物的内陆点。综上所述,在《汉堡规则》下,港口经营人援引承运人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的前提条件是其在受雇范围内行事,并且造成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事件发生在港口经营人作业的装货港或卸货港。

1.3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第20条第2款规定:当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因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而被提起诉讼时,如果该受雇人或代理人能够证明其在受雇范围内行事,则其有权援引多式联运经营人依照公约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当为多式联运经营人履行多式联运合同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因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而被提起诉讼时,如果该其他人能够证明其在合同履行范围内行事,则其受雇人或代理人有权援引多式联运经营人依照公约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根据该条款的规定,独立缔约人只要证明其在合同履行范围内行事即可,不必证明其在受雇范围内行事,从而使港口经营人获得类似于喜马拉雅条款的保护。该公约至今尚未生效实施。

1.4 《联合国国际贸易运输港站经营人赔偿责任

公约》

《联合国国际贸易运输港站经营人赔偿责任公约》第7条第2款规定:当港口经营人的受雇人、代理人或港口经营人为履行与运输相关的服务而利用其服务的其他人因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而被提起诉讼时,如果该受雇人、代理人或其他人能够证明其在受雇或受聘范围内行事,则其有权援引港口经营人依照公约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该条款通过明确规定港口经营人的受雇人、代理人或独立缔约人援引港口经营人享有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的条件,进一步弥补了其他公约相关规定的不足。该公约至今尚未生效实施。

2 《鹿特丹规则》对喜马拉雅条款的借鉴

由于航运领域的国际公约对享受承运人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的主体规定存在种种不足之处,港航业者依然需要援引喜马拉雅条款来保护自身利益。为此,《鹿特丹规则》创设“履约方”和“海运履约方”概念,并明确规定承运人依照公约享有的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适用于海运履约方。该公约第1条第6款规定,履约方指承运人以外履行或者承诺履行承运人在运输合同下有关货物接收、装载、操作、积载、运输、照料、卸载或者交付等义务的人,以该人直接或间接在承运人的要求、监督或控制下行事为限。第1条第7款规定:海运履约方指在货物到达装货港至离开卸货港期间履行或承诺履行承运人义务的履约方;内陆承运人仅在履行或承诺履行其在港区范围内的服务时方为海运履约方。第4条第1款规定,公约中关于承运人享有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的规定适用于以合同、侵权行为或其他理由为依据,就运输合同所涉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或就违反公约规定的其他义务,对下列人提起的司法程序或仲裁程序:(1)承运人或海运履约方;(2)船长、船员或在船上履行服务的其他任何人;(3)承运人或海运履约方的受雇人。由此可见,通过创设“履约方”和“海运履约方”概念,《鹿特丹规则》试图将货物运输各环节纳入统一的赔偿责任体系。在该公约下,港口经营人作为海运履约方理论上可以享受承运人的抗辩和责任限制等权利,但由于公约的相关规定存在不完善之处,实际适用时仍有若干法律问题有待明确。

3 《鹿特丹规则》喜马拉雅条款适用于港口经营人的若干法律问题

3.1 关于港区外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鹿特丹规则》第19条第1款规定,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情况下,海运履约方必须承担公约对承运人规定的义务和赔偿责任,并享有公约对承运人规定的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海运履约方在缔约国为运输而接收货物或在缔约国交付货物,或在缔约国某一港口履行与货物有关的各种活动,并且造成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事件发生在货物到达装货港至离开卸货港的期间内、货物在海运履约方掌管期间内或海运履约方参与履行运输合同所载列任何活动的其他时间内。该规定有意将喜马拉雅条款的适用期间扩大到海运区段外,但由于其适用主体为海运履约方,根据《鹿特丹规则》第1条第7款的规定,海运履约方的行事期间仅限于海运区段内,这就导致公约相关规定在实践中难以准确适用。例如,港口经营人向承运人提供港区外货物集运和港区内货物装船服务,其中,港区内货物装船行为可以适用喜马拉雅条款,但港区外货物集运行为是否适用喜马拉雅条款不明确。

3.2 关于受雇范围外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鹿特丹规则》第19条第1款适用于海运履约方履行运输合同所载列任何活动的行为,未明确排除受雇范围外的行为。据此规定,即使海运履约方的行为超出受雇范围,只要其属于运输合同所载列活动的一部分,海运履约方依然可以受喜马拉雅条款保护;但在实践中,该规定很容易引起争议。例如,作为海运履约方的港口经营人向承运人提供货物装卸服务,在此过程中,港口经营人的雇员超出受雇范围向承运人提供货物集运服务,结果因该雇员的行为导致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在此情形下,港口经营人依然受喜马拉雅条款保护显然不合理。

3.3 关于“钩到钩”责任期间是否适用的问题

《鹿特丹规则》第12条第1款规定,承运人对货物的责任期间自承运人或履约方为运输而接收货物时开始,至交付货物时终止;第12条第3款规定,为确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各方当事人可以约定接收和交付货物的时间和地点,但有关接收货物时间在根据运输合同开始最初装货之后或交付货物时间在根据运输合同完成最后卸货之前的约定无效。上述规定旨在允许承托双方约定“钩到钩”的承运人责任期间。在此责任期间外,港口经营人不再是海运履约方,而可能是托运人的独立合同人,受托运人委托履行以合适的方式包装并交付货物、与承运人合作、提供相关运输单据等义务。根据《鹿特丹规则》第34条的规定,托运人对因其雇佣人、代理人和独立合同人的作为或不作为而造成的违反公约规定的托运人义务的结果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此种情形下港口经营人是否享有抗辩和责任限制权利,《鹿特丹规则》未作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 胡正良.论我国航运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10.

篇5: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年顾字第号

聘请单位(简称甲方):

受聘单位(简称乙方):律师事务所

甲方因业务发展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有关规定,聘请乙方的律师担任甲方的常年法律顾问。经甲乙双方平等、充分、友好协商,就聘请法律顾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律师的委派

乙方委派律师担任甲方的法律顾问(或:组成法律顾问服务小组)并提供约定范围内的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因故不能履行职务时,经甲方同意,乙方可另派其他律师代行职务。

甲方同意上述律师指派其他律师助理协助完成法律事务工作。

第二条法律顾问的具体工作范围

1、解答甲方提出的与甲方业务相关的法律咨询。必要时,乙方可以出具书面的法律意见书。

2、根据甲方要求,协助修改、审查合同以及其他法律文书,并提供相应专业法律意见;

3、根据甲方要求,对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提出法律意见,协助企业理顺劳动合同关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根据甲方要求,协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中重大决策、商务谈判等法律风险控制;

5、根据甲方要求和委托,在企业进行债务清收以及对有关侵权行为进行权利维护时签发律师函,以非诉讼方式协助企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双方视具体情况另行协商有关费用);

6、根据甲方要求和委托,有偿代理企业参加诉讼、仲裁、调解等事宜(包括民事、经济、行政等诉讼、行政复议、仲裁,以及其他索赔、追收债款等)。

第三条乙方的工作方式

1、乙方委派的律师应与甲方保持经常性工作联系,甲方需要乙方律师处理具体法律事务时,甲方应提前通知乙方委派律师办理,以便乙方做出工作安排。

2、对甲方临时性或突发性的紧急法律事务,乙方律师在工作安排上应积极作好调整,尽量满足甲方的工作需要。

3、双方可以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保持工作联系和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对一般法律事务,乙方律师可采取口头解答、签署律师意见等形式予以解决。对重大或疑难的法律事务,乙方可出具书面的法律意见供甲方参考。

第四条法律顾问费和其他工作费用

1、根据湖南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甲方每年向乙方支付法律顾问费人民币万元(大写:万元)。

具体付款期限为:。

2、甲方按以下第种方式向乙方支付法律顾问费以外的其他工作费用:

(1)乙方律师在市市区范围内提供法律服务的各项费用自理,但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相关行政、司法、鉴定、评估、公证等部门收取的费用、乙方到地区之外的差旅费、食宿费和通讯费以及事先征得甲方同意后支出的其他工作费用,由甲方

(2)乙方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其他工作费用采取按次(/件)包干方式进行支付,具体金额另行协商确定。

(3)其他方式:

3、甲方需要委托乙方律师代理参加诉讼、仲裁、调解等事宜时,须与乙方另行办理相关手续,代理费用按湖南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第五条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应当全面、客观和及时地向乙方提供与委托事务有关的各种情况、文件、资料。甲方向乙方提供资料有延误、虚假、误导、隐瞒、重大遗漏及其他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2、甲方需要乙方律师提供本合同第二条所列服务范围的法律服务时,甲方应当向乙方律师提出明确、合理、合法的要求;

3、甲方应当依照本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向乙方支付法律顾问费和其他工作费用;

4、甲方应给予乙方律师开展工作提供合理的必要的提前通知和相应的工作条件;

5、甲方指定负责转达甲方的指示和要求,提供

文件和资料;接收乙方向甲方送达的通知、文件和资料等,甲方更换联系人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常年法律顾问;

6、甲方有权利对委托事项做出独立的判断、决策。甲方基于商业秘密考虑或者未接受乙方律师提供的法律意见、建议、方案自行所做出的决定而导致的损失,由甲方自行承担;

7、如甲方认为乙方委派的律师在服务期间不称职,经双方负责人沟通并充分听取乙方律师的陈述意见后,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更换顾问律师。

第六条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律师应当勤勉、尽责地完成约定的法律事务工作,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2、乙方律师应当在取得甲方提供的文件资料后,及时完成委托事项,并应甲方要求通报工作进程;

3、乙方律师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或双方约定的期间内,在涉及甲方的对抗性案件或者交易活动中,未经甲方同意,不得为与甲方具有法律上利益冲突的另一方就本案件或本次交易提供法律意见或代理;

4、乙方律师对其获知的甲方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非由法律规定或者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5、乙方律师不干涉甲方的内部事务;

6、乙方委派的律师出差或有其他事务急待办理或待办理事务非该律师能力足够应付时,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另派律师完成或协助完成该事务。

第七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

2、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守约方有权依法解除本合同。

第八条违约责任

1、乙方的违约责任

1)乙方律师因工作失职造成甲方损失的,应依据《律师法》的规定,由乙方负责赔偿。对乙方提出的法律意见甲方不予采纳或予以改变所产生的后果,乙方不承担责任。

2)乙方律师应严守甲方的相关秘密,对因泄密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应负责赔偿。

3)乙方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第二条规定的法律服务或者违反第六条规定的义务,甲方有权视乙方已实际提供服务的工作量要求乙方退还部分或者全部已付的法律顾问费。

2、甲方的违约责任

甲方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法律顾问费或者工作费用,或者无故终止合同,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应付而未付的法律顾问费、未报销的工作费用以及延期支付利息。

第九条 争议的解决

甲乙双方如果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诉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十条 合同的生效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由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一条 合同期限

乙方向甲方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合同期限届满前30日,经双方协商,可以续签合同。服务期满未续签合同,甲方交办的法律顾问工作须延续进行的,视同续签合同

第十二条其他约定

甲方(盖章):律师事务所乙方(盖章):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篇6:2018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清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48号2016年修正)(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588号2011年修正)(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2012年5月31日起施行)

(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1日施行)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012年6月1日施行)

(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年6月1日施行)

(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2017年5月1日施行)

(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2013年12月31日起施行)(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2014年11月13日起施行)

(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年2月28日起施行)(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5年11月17日起施行)

(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2015年12月21日起施行)

篇7: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而从事街头饮食摊档经营行为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使处罚权的依据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在滕州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鲁府法发[2007]44号)第(十)项“行使食品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伪造卫生许可证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街头饮食摊挡经营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二、行政处罚范围

(一)未取得卫生经营许可证或伪造卫生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业经营行为,包括从事街头饮食摊挡经营行为。

(二)虽已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但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街头饮食摊档经营行为。

三、行政处罚的依据

(一)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业经营的处罚依据

1、违反的法律及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主席令第59号公布之日其施行)第二十七条第一、二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0年6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餐饮业经营者必须先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

2、处罚所适用的法规及条款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餐饮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应予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但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街头饮食摊档经营的处罚依据 对街头饮食摊档检查时,既要检查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是否伪造卫生许可证,又要检查其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明。

1、违反的法规及条款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七条“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依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

2、处罚所适用的法规及条款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或者对患有疾病不得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人员,不按规定调离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篇8:论职业安全卫生法律的完善

关键词:职业安全卫生;劳动者;救济

由于职业安全卫生关系到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活中或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的问题,这就决定了职业安全卫生成为劳动关系领域中的特殊事项。而我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现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实践中企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劳动者的企业安全卫生权益难以得到救济和保障,究其原因有很多。为了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关系,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统一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并对其进行法律定位。

我国《安全生产法》中职业安全涉及的是劳动者的身体和生命安全,而《职业病预防法》中的职业健康涉及的是身体健康和安全。无论是职业安全还是职业健康,都涉及的是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从法理学的角度讲,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两者保护的客体即核心利益、调整的对象、法律关系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因此作出安全和健康的区分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而且纵观世界各国,无论其法律体系如何,都将“职业安全卫生”视为一个整体,将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均纳入到同一部法律中进行规范。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两法并立的局面不仅造成监管分割、政府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利用、行政成本过高,而且也使得企业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于相同或相近的事项在某些程序上重复进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将《职业病防治法》与《安全生产法》两法合并,制定一部统一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的定位不准,给司法实践带了不小麻烦。实践中用安全生产法调整交通运输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还有著作将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地位等同于劳动法,这种混乱的法律定位,使得安全生产法超越了本身的规范界限。笔者认为,职业安全卫生法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劳动领域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劳动法框架内的安全生产法,在理论上属于劳动法的特别法。我国现行的《职业病预防法》和《安全生产法》均是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而不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所以《安全生产法》不是基本法。

(二)明确界定监管机关的职责,强化和落实用人单位的义务,使其配置合理化

明确监管机关的职责,并不意味着增加监管机关的权力,我们可以借鉴成熟的行政立法的的成果。将职业安全卫生法律监管机关的职权划分为制定规范文件、查处违法行为、执行法律法规这三大类,并详细列举每个部分下的具体的权力种类。同时,界定还意味着对职业安全卫生监管机关权力的制衡和约束。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等国成熟的运行模式,当下国际社会制约政府权力的一种通行做法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社会第三部门等行使部分公权力。

利润最大化意识驱动下的违法冲动与经营权利受限所导致的束缚是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主要问题。用人单位作为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主要义务主体,职业安全卫生法应当对其义务做具体的规定,明确其责任主体地位。在制度上鼓励工会对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积极的监督。工会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虽然我国的《生产安全法》和《职业病预防法》对于工会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权利做出了规定,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当前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中,权利义务配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监管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不匹配。在实践中,监管主体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如监管的政府工作人员因监管不力而受到刑事处罚。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得职业安全卫生的监督成为一种普通的行政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监管人员不能代替用人单位履行保护劳动者健康安全的义务,监管人员的职责只能是监督、督促。

(三)保障劳动者权利

对劳动者个体权益救济制度渠道的不畅是导致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权益被侵害的的重要原因。在职业安全卫生法律领域,对劳动者个体权益救济渠道不畅主要是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未对劳动者的现实情况进行考虑。加之,政府机构人力财力有限等因素,由政府主导的公权力救济是不可能的。绝大部分的权利救济还是要依靠权利人自己。而法律必须具备充分保障权利主体救济权利的途径的功能。因此,作为劳动领域基本人权保障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必须从立足于实际生活,贴近于劳动者的现实情况,为劳动者提供充分便捷的救济途径。

职业安全卫生事故中的认定机制即归责机制也是阻碍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救济渠道的另一个障碍。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为了纠正实质意义上的权利义务不平等,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引入了了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归责原则作为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的归责机制,主要是为了提高责任主体的违法成为,从而使其积极守法,同时,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方不需要承担繁重的举证责任就能迅速地获得救济。在作为保障劳动者基本人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领域,如果法律规定要受到侵害的一方即劳动者来证明职业危害的因素存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因果关系等,这与将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置于败诉的境地中无异。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除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无过错责任外,在具体的举证制度上通常也是做出对劳动者有利的规定。而我国的现行的2011年《职业病预防法》第47条虽然没有明确写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产生的职业病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但是可以从中推出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而2014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也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无过错责任的字眼。因此,在职业安全卫生立法中,应当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的规定,并且在具体的举证制度上做出对劳动者有利的规定。

参考文献:

[1]薛长礼:《劳动权论》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韩震、周玉龙:“论职业安全卫生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2014年。

作者简介:胡莹,女,西南科技大学2013级经济法研究生 。

篇9:适用于各种极端天气的概念相机等

与一般相机不同,Extu Camera的外型相当特别,它不但拥有细长的机身,搭配上手提式的握把和大大的镜头,远看起来还特别像水中鱼雷。

抛开外形,Extu Camera强劲的功能也让它的爱好者们更加吃惊,Extu Camera能够像电影《变形金钢》一样,变换出各种不同的相机形状,其最大的卖点还在于它超强的极地气候适应能力。专为适应各种极端气候所设计完成的创意相机,不但全身上下都是用铝、ABS塑料和硅橡胶所组成,除了拥有非常好的耐摔能力外。即便遭遇到了像是雪地、沙漠、大海等各种严苛的气候条件限制,也都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非常适合拿来拍摄各种极地气候的壮丽美景。

摘自:http://www.yankodesign.com/

点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Extu Camera的出现,瞬间颠覆了我们对传统相机的所有认识,从此不用再大包小包背着各种器械奔波,也不用再担心因为极端天气的出现而损坏了自己心爱的器材。有了这款无所不能的超强相机,摄影发烧友的好日子将越来越临近。

Wacom Realism

采集真实颜色的取色笔

常用Photoshop等软件的朋友对取色工具一定相当熟悉,国际著名数位板品牌Wacom近期推出了一款独特的取色笔Wacom Realism。这支触控笔类似iPad的触摸感觉,来自著名设计师Majel Korytar之手。它的基本功能是,从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任何物体上获取(通过微型扫描)颜色信息,然后将之用于平板电脑上的文档,比如说,用笔头获得了一片树叶的绿色,然后就能用笔尖在平板上画出这种绿。当然,这背后有配套软件和驱动的支撑,而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电力支持,你只需要从握着笔的手指上获取热能,就可以讲将之转换为自己所需的电力。

摘自:http://www.yankodesign.com/

点评:提取植物色彩本就已经是很新奇的手段,而Wacom Realism还能通过手中的热能发电,可谓将环保做到了极致。就目前现状来看,这样的笔不仅在艺术工作者眼里备受亲睐,对于科技爱好者想必也存在巨大诱惑力,而一旦其研发成本开始降低,未来在学生中普及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篇10:适用于便携式的运算放大器

这些通用的贴片式器件可代换老的穿孔式DIP封装器件,更适合设计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

近年來,为了满足新颖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要,开发出工作电压低、耗电省、封装尺寸小、 性能好的各类贴片式集成电路。本文介绍两款适用于便携式的运算放大器LMC7101(单运放) 和MC33202(双运放)。

LMC7101简介

LMC7101是高性能CMOS运算放大器,它是为缩小尺寸及减轻重量而设计的。它具有输入和输 出可接近电源电压(即输入和输出满幅值)、开环增益高及工作电流低等性能。其主要特点:

工作电压低,最低为2.7V;工作电压范围为2.7~15.5V;在5V时工作电流典型值为0.5mA;失真小,在5V时THD典型值为0.01%;增益带宽为1.0MHz;输入共模电压范围从V-到V+;小尺寸贴片式SOT-23-5封装;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

LMC7101的管脚排列如图1所示。该运放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及PDA、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仪器及仪表、便携式音频装置及传感器接口电路等。

MC33202简介

MC33202是双运放。其主要特点:工作电压低,最低可达1.8V;工作电压范围从1.8V到12V; 输入和输出满幅值(输出电压与电源的电压差小于50mV,输入电压范围从V-到V+);工作电流低,典型值为0.9mA/每一运放;在过驱动输入信号时,输出端无相位反转;输出电流大,典型值为80mA;工作温度范围为-40~+150℃。

MC33202为贴片式SO-8封装,它的管脚排列如图2所示。该运放除了上述特点外,并且具有噪 声低、失真低、转换速度(压摆率)高及驱动能力大的性能,是音频应用中较理想的放大器;它也适用于便携式仪器、仪表等方面的应用。

主要参数性能

LMC7101及MC33202的主要参数性能如附表所示。

一般的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不能到电源电压V+,要比V+小0.8~1.5V左右。对工作电压低的 情况,输出电压就很小了。笔者用CA3140、LM324(用其中一个运放)及LMC7101三种单电源运放作了一个电压跟随电路试验,其试验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仅画出LMC7101的电路,其它运 放电路相同)。工作电压V+=3V,输入电压从0开始,旋转电位器使输入电压增加,用数字电 压表测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试验的结果如下:CA3140的输入电压到0.70V 以后输出就饱和了;LM324的输入电压到1.7V以后输出就饱和了;LMC7101到2.98V后才饱和,其试验结果可用图4来表达。

如果输入信号是正弦波信号,采用了如图5右边的单电源交流放大电路。则用上述三种运放,其输出不削顶的Vout(p-p)值分别约为0.7V、1.7V及2.98V,如图5左边的输出波形图。

由上述的结果可知,在低工作电压时,要获得较大的输出电压,只有采用LMC7101才能获得 接近电源电压幅值的输出电压。

应用电路

1.双通道采样保持电路

双通道采样保持电路如图6所示,它由二选一模拟开关与双运放MC33202等组成。运放接成电压跟随器,由微处理器(μP)来控制模拟开关分时将第1通道(CH1)的信号电压及第2通道(CH2) 的信号电压输入μP。虽然工作电压仅3V,但采样电压可接近3V。

2.双运放组成的仪器放大器电路

图7是一种由双运放组成的仪器放大器电路。输出电压Vout与Vin1、Vin2的关系为:Vout=(Vin2-Vin1)〔1+1/2(R2/ R1+R3/R4)+(R2+R3)/R5〕R4/R3,

即增益Av=R4/R3〔1+1/2(R2/R1+R3/R4)+(R2+R3)/R5〕。一般在设计中常采用R1=R4,R2=R3,R1=10R2,则 Av可简化成:

Av=1+R1/R2+2R1/R5 =11+2 R1/ R5。

R5用作增益调整电阻,可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大小。该放大器有很高的输入阻抗。

图8是一个温度测量电路。它由二极管作温度传感器,其灵敏度约为-2mV/℃(其负号表示增加1℃时,其VF减小2mV左右)。由R6、VD、R7、RP1 组成测量电路,其中RP1为调零用。温度测量范围为0~+50℃,要求输出电压0~2V。放大器采用双运放组成的仪器放大器,工作电压为+3V,采用MC33202双运放可满足电路的需要。

电路中R1=R4=10kΩ,R2=R3=1kΩ,R5采用5kΩ电位器来调整增益(因为二极管的灵敏度有一定的离散性)。增盖的计算如下:设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为-2mV/℃,则0~50℃时,二极管的VF变化为2mV/℃×50℃=100mV,输出电压要求2V,则放大器的增益Av=2000mV/100mV=20;R5=2R1/(Av-11)=20kΩ/(20-11)=2.22kΩ。

增益可用5kΩ电位器来调整,电位器也可在调整后换上电阻。

上一篇:国税群口快板写作样式下一篇:有用的植物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