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

2024-06-28

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共6篇)

篇1: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

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工作汇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活动安排部署,根据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特点与重要性,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形式多样、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通过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转变,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明确活动目的,统一师生思想

通过召开教师会议与全校师生会议,进行活动宣传动员,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即以区教育局《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的指导思想为主旨,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形成XX德育特色,巩固德育体系和网络,树立百年育人的思想,尊重人性,遵循教育规律,最终形成德育的长效机制。确定活动指导思想为:以新课程改革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相关精神为指导,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员、自主参与的德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教育活动中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达到思想品德内化与行为习惯外化的统一。坚持以体验教育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成为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中的好公民,使他们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机构

根据区教育局《活动方案》工作要求,我们学校专门成立学校“行为规范活动月”工作领导小组,并有分工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负责组织学习、宣传区教育局《活动方案》,并在教师、家长、学生中作动员;负责制定本校实施方案(即本方案),落实区教育局《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负责决定各项大型活动主要事宜。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离校期间主持本校活动。具体负责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或代理组长工作。具体负责校园环境综合治理;负责指导德育处落实区教育局《活动方案》和跟进本方案任务;负责与校外德育力量联系。副组长负责落实安排本方案的各项工作,重点是指导各年级、班级开展各种有关专项活动。负责协调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家长义工的作用,主持对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成员:XXX,负责协助李英佐同志工作。重点负责学生干部的培养,树立各年级、班级的“五优”标兵,向学生示范何谓高雅气质。成员负责规范课堂教学的规范行为,完成国家规定的相关课程计划,确保德育的主阵地是在四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之中。成员协助工作,负责环境育人,确保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负责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为本次活动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活动内容

1、活动目标

我们确定了4个活动目标:一是强化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成为从仪表到言行,从专业素质到人品人格的道德楷模。二是体现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通过思想引领和感悟体验,在广大师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培养广大学生具有诚信、崇德、尚美、文明、团结、进取的良好风尚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四是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成长特点,在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知识、态度、能力、习惯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体验和实践,掌握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规范的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判断标准、树立道德准则和养成文明行为规范。重点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自律能力,形成学校教育、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提升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2、主要活动内容

坚持以抓“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教育规律,抓好晨检(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与晨操。教育学生“讲文明、识礼仪”并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形成以文明为荣、以礼仪为美的良好风尚,以点带面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环境。在行为规范教育上,一方面抓各项“秩序”教育,要求在学习、活动、生活、工作上都要讲求规范操作和规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校外管理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另一方面抓“规范养成”教育,包括基本的学习生活习惯、法制意识、文明行为、遵规守纪、社会公德、公民意识等方面,规范养成教育应注重教育引导、重点帮扶、家校协助、社会影响、自律约束等多方面的合力形成,掌握切实有效、灵活多变、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

规范教学行为,依法执教,文明执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化教师队伍的责任教育。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各个教育环节之中,常抓不懈。

.以课堂四十分为主阵地,加强思品课等检查落实。落实友爱教育。友爱以“爱”为基础,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也包括正确处理与人交往中的各种关系。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不但要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应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中去。同时推进诚信教育。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结合,将诚信作为全体师生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建设的重要标准,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六年级的“理想与前途”教育、春游总结、与十四中队、社区、家长的互动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活动,在全校开展“让文明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师生共同提升高雅气质”主题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专项讲座、各类健康活泼的文体专项活动、社区学校互动、家庭学校互动、评比表彰。参与对象为:小学全员参与、家长义工、社区有关部门、校外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等。

3、活动切入点

以第八周周五晚上召开的家长会为契机,及时地宣传、动员,家校互动,巩固和密切联系。

四、形成活动特色,凸现活动亮点

1、家长义工的作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人的《三字经》蕴含了多么深刻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哲理。我们学校探索开办家长学校的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家长义工队伍,拓展三结合教育的新模式。第一批聘请家长义工名,每周有两个以上家长轮流值日。分别有家长义工管理学校小组、有书法小组、有客家山歌小组等。他们参加管理的项目有检查学生礼仪穿着、学校班级的清洁卫生、课间纪律,还可以听课等,提出相应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等,最后家长义工们把情况总结后交给老师,老师再向学校汇报。通过他们参加学校管理,促进了我们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个举措,明确家长义工的工作制度等,把家长义工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分为书法小组、安全检查小组、心理辅导小组、舞蹈小组、帮教小组、维修小组等等。每个小组由家长委员会中的一人为小组长。这样有计划、有目的、有专人、有组织地进行为孩子的发展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网络形成合力;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全部工作中起着统帅和保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我们的教育性质决定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而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围绕如何思想教育入情、入礼、入心,力争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德育,重在实际效果的取得,而德育实效如何,取决于各条渠道、各个方位、各种层次德育资源和德育力量所形成合力的大小.。因此,我们学校建立德育网络,让学校系统内部各支德育力量以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几块德育资源能有机结合,使各渠道、各层次、各方位的德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适应了德育工作的自身特点以及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要求,适应了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新形势、以及中央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迫切需要。

3、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示范,重在“身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必须以自己良好的礼仪修养、文明习惯和道德魅力影响学生。在文明习惯的养成中,学生必须经历学习、实践、明礼、积累的循环过程,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从外在转向内隐,并在不经意间外显于行动之中,最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教师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最大影响者,其良好的正面形象不但能吸引学生,更能在无形中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扬善弃恶、纯洁心灵,构筑牢固的防恶“长堤”。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做好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学生根正苗红。

4、规范守法。

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当学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指导后,思想就会稳定下来,行为也有“法”可依,因而能稳定下来。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整个行为规范教育与纪律生活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自学性、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我校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坚持“德育必做,德育实做”抓好常规管理,以各项活动为载体,着力扩大德育内涵,提高工作实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习惯。结合十个道德好习惯主题教育,大队部开展了“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活动”,“用好每一分钱”,“每天为父母做件好事”等主题教育;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队员、队长、队集体、优秀辅导员。在活动中,重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重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立体网络的作用;重视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活跃了校园生活,密切了家校联系。

五、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制定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的“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2)组织开展“启动仪式”或相关校园宣传活动,召开专项工作部署工作会议,层层分解活动内容、细化工作流程、落实活动保障机制、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检查督促机制。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重点针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普遍性大纲要求,以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规校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专题学习,通过集体讲座、知识竞赛、课堂渗透、主题班队会、校园宣传、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文明规范的学习讨论活动中。

(2)开展争创“五优”标兵系列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争创在家庭做“优秀子女”、对同学做“优秀伙伴”、在学校做“优秀学生”、在社会做“优秀公民”、对自己做“优秀主人”的标兵评比活动,从思想道德、文明习惯、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公民素养、自主自律、团结友爱、遵规守法等各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明确要求,在全体学生中掀起“比学赶帮超,争当文明标兵”的热潮。

(3)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体验式教育活动。针对行为规范教育的各个项目和内容的特点,开展以体验、参与、感悟、内化为主要目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主题教育等活动,特别是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问题根源和发展规律,应本着尊重主体、激发潜能、提升认识、内化教育的指导思想,通过参观学习、拓展训练、体验感悟、自我升华等方式让这些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改进,激励其不断进步。

3、第三阶段:总结延伸

(1)开展情况进行校园展评、“五优”标兵表彰、活动通报等各项工作,举行有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主题班队会、集体表彰、展示观摩等活动,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教育活动,积极联系关工委、社区居委会等部门打造行为规范教育的“三结合”联动机制,延伸本项活动的社会和家庭教育效果。

(2)开展“行为规范家庭教育”走访座谈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以行为规范养成、公民道德培育、心理健康辅导、社会生活引导为主题的家访活动,并召开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社区相关人士代表共同参加的“行为规范家庭教育专题座谈会”,将行为规范教育延伸至每一个家庭,大力推动家校协作开展专项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设。

六、活动效果

在第二阶段,我们一是走入社区。要求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以自身的形象去影响家庭和社区,并投入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学校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成立了多个学生社区实践基地,并与他们签定协定,组织共建活动。他们分别是:等。学校经常请校外社区辅导员来校作法制辅导讲座,请消防部队战士进行消防讲解和演练,请居委会的阿姨来校作国旗下讲话……同时,同学们也积极投入到社区实践体验活动中去。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从自己的个人文明行为习惯做起,同时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开展社区文明卫生行为习惯的大宣传,开展健康常识的大普及,以营造清洁、卫生、文明的生活环境。组织卫生大“学习”:全校师生观看卫生宣传系列片,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树立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的责任意识。进行一次卫生大“宣传”:学校开展少先队假日小队活动,走向社会,深入群众中张贴环保标语,参加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在居民区捡拾白色垃圾,在路上清扫道路,填平泥坦大路,参加社区的调查,学生学环保,写环保,讲环保,干环保,体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人人拥有健康的环保宗旨。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赢得了社区居民和真新街道领导们的赞扬和肯定。二是社区互动展风采:我们经常邀请社区居民或社区居委会领导来校参加学校建设大讨论,结合卫生月活动、敬老节活动等,街道领导,社区干部、普通家长,甚至只是社区的一位普通群众,都热情参与到学校互动中来,有的参加到主题班队课中,有的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有的投入到学校的师生主题大讨论中来。学校把团队建设和社区共建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习得的才能在社区服务中有了用武之地,在社区精神文明共建中发挥作用。三是社区志愿者在行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学校红十字小组与社区在共建活动中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开展卫生活动,帮助孤老打扫卫生、清洁社区环境。每逢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在真新养老院里就会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给孤独的老人带去温暖和快乐。给社区内需要帮助的弱势人员以温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七、活动体会与今后打算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评价一个民族的素质时,往往首先是通过这个民族多数人所表现出的行为习惯而获得感性认识的。因此,抓好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校的行为规范教育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改进与提升。我们将在今后此项工作中把握与体现“四性”,把活动继续引向深入。一是行为规范教育体现指导性:行为规范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习惯,教师的指导必须和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二是行为规范教育体现规范性: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递给下一代。行为规范更明显地具有世界性、全民性和民族性。从我国国情出发,它当然必须有社会主义的内容,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全人类所能共同接受的基础文明。它必须是“传统的”,也必须是现代的。另外,如果没有这种规范性,那么也有可能把希望削弱的东西重新强化起来,这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三是行为规范教育体现选择性:所谓选择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心理和社会的需要;选择当然包括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前者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严格训练和学生的模仿学习、后者体现了可选择性、泛指性和暗示性,更能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所接受,也就更有感染力。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小气候”、“小社会”,从而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四是行为规范教育体现实践性:行为规范教育当然必须归结和依赖于学生的社会实践。然而这种实践必须是广义的,还要和学生的自身经验、社会生活、发展个性过程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篇2: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

行为规范训练与安全教育月活动情况反馈表

学校:蓟县桑梓镇中心小学

活动内容及效果 1、8月30日进行了教育周活动主题升旗仪式。全体师生明确了教育周的目的意义、活动安排和相关要求等。

2、召开了以教育周活动内容为主题的班会

3、组织广大学生集体收看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晚会,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橱窗、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4、加强学习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5、学习“五遵、五不、五远离”、“新五不”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生一日常规》

6、全面排查了学校各种安全隐患

制定了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了安全工作日志。

通过以上活动,稳定了教学秩序,使教育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开展。

存 在 问 题 今后工作设想 和措施 备 注 学生对自身的安全意识淡泊,出校门后不能很好坚持按照行为规范去做。

继续做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努力形成学生养成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贯穿学期始终。

篇3: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

会议认为,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整体上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加强中小学规范管理, 办好每一所学校, 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 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加强了中小学校的管理。但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 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约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教育部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当前要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 认真解决好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一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按照不同学段和年级、走读生和寄宿生的实际需要, 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 (包括自习) 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 并组织全面检查。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 正确引导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 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二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鼓励和表彰在规定教学时间内,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三要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逐步完善教育评价办法。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 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 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四要加强招生管理, 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五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避免简单撤点并校, 重视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的大班额问题。六要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和健康。七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化解择校现象。完善政策措施, 研究提出本地区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现象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

陈小娅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 加强省级统筹, 强化以县为主管理, 切实抓紧抓好。

篇4: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浅探

【关键词】养成习惯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2)09-018-02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的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自立、自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一代。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起步阶段,也是人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所以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首要教育任务。那何谓教育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指出:“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于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这都说明了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日常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时代赋予学校和教师的历史重任。

一、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广州南拓的带动下,近年来,大量外来人携家带眷,到我镇打工、经商。外来工子女在我镇公办学校里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少的占了50%多,多的占了80%多,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增加。这对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就本人近几年所教的学生来看,表现是两个极端:本地人的家境较为宽裕,大多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以为具有优越感而看不起外来人,导致大多本地的孩子看不起外来工的孩子;外来工子女中极少的一部分,行为习惯好,学习勤奋刻苦认真,能主动为集体、为同学做事。而极大的一部分,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行为习惯差,学习散漫,如经常穿拖鞋进校园,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脏话满天,课间爱打闹,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课,爱说话,课后不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外来工里极少一部分人是从事高技术的工作,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文化素质高,重视子女的教育;而更大的一部分人文化素质偏低,是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时间糊口,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工作,靠打散工为生,租房子住,经常搬家,居无定所,为了生计,没有时间管孩子。正因如此,家长现代教育的正确意识淡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方法简单,不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当然,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学校的管理,教师的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有密切关系。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实施,但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的方式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重要依据,导致不少学校在管理上特别重视学科教育,在学生行为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导致教师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看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轻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视差生评价的现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但有的教师平时没有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亟待学校完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身作则,为师垂范。

二、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策略的探讨

面对上述现状,本人深感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学校、教师和家庭不可推卸的职责。

(一)学校教育——自上而下落实到位

1. 学校管理是实施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前提

学校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议事日程。为此,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品德课的教师为实施机构。认真学习品德课的教学标准,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和教研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研究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动向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出现的问题。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最小的事做好,把身边事做好。为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为依托,以班队主题会、“文明小天使” 、“流动文明班”评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 班级管理是实施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保证

各班根据学校的要求,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成立以班主任、班长、组长为实施监督组。班里每个同学都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里的要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如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纸屑、不讲不文明的话等。每周的班队课对班里表现的同学大力加以表扬,树立好的榜样,对做得不那么好的加以提醒,并在下一周注意帮助其纠正。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事无大小,养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身边点滴做起。

3. 教师榜样是实施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向标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这样严格的监督。”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思想、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会感染和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不能以学科学习成绩来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应以学生全面发展水平为归依。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显得庄重、稳当、大方,喜怒哀乐皆有分寸。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做好,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感染、教育学生,用自身良好的榜样影响带动去取代命令。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自己每天就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要求学生衣着整洁,自己就应注意仪表,不穿背心、拖鞋进校;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作为老师如果看到纸屑就应随手捡起;要学生认真做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老师备课就也应一丝不苟。教师只有“身正”才能“为范” ,一视同仁才有说服力,受教育者才愿意接受教育。对学生的教育,重在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自觉效仿。

4. 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全员参与,在备课时,体现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以三维目标为突破口,把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品德课教学,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贯穿始终。语文、班队、晨会等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课题的内涵,挖掘教育资源把课堂教学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好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把行为规范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通过以上举措,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在接触了众多丰富的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以后,达到从明理知行,到以理导行,促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5. 同学榜样是实施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催化剂

学生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学习、教育、训练的过程逐步形成的。每个小学生都想得到学校、老师的赞赏和表扬。在学校每天检查评比中,选派行为习惯积分高的同学检查执勤,一天一换,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争做管理人员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按“行为规范”去做。还可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表扬专栏,对校内外典型的人和事及时表扬。在班级里,教师可以树立典型,让执行规范表现良好的学生给全体学生示范,可以表演坐、立、走、举手、写字姿势等,让学生学有榜样。这些生动的、具体的、实在的典型,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更有利于学生道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有利于促进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二)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相互促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教育与生俱来,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第一教育阵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一生的成长过程。“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古人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评价。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学校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家庭教育,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学校、老师通过家访,召开学校家长会,举办家教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等多形式和家长联系,有的放矢地向家长传递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明白: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家长要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文明有礼,待人接物要大方得体。小学的孩子各方面都属于成长期,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极需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家长可适时地把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孩子探讨,并把自己积极的阳光的想法、做法和孩子分享。

(三)社会教育——齐抓共管相互配合

要提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效率,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的支持和配合,齐抓共管,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民警派出所共建警民文明学风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净化治安环境。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并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到社会上给敬老院老人送温暖,为社会献爱心,捐资助学、助残,到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附近工厂参观访问等活动,这样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得到培养和强化。

篇5: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

学生常规管理强化教育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以“八礼四仪”教育为主线,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教育、放学、两操路队路队管理教育、学生就餐管理教育、学生就寝管理教育,为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创建优良校风,净化育人环境,进一步提高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活动目标

1、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全校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

2、学生能够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

3、振奋全校学生的精神,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三、具体措施

(一)第一周(9月1日—9月5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具体要求:

1、早晨上学

(1)上学前要检查书包,带齐当天的课本和学习用品;穿着要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

(2)出门上学时应向家长打招呼,说:“××再见”或“××我上学了”;进入校园,见到老师要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见到同学要打招呼:“你早,你好”;有客人到校,要热情招呼:“老师,您好!”。

(3)要按时到校,因事、病不能到校,应由家长到学校或打电话向班主任老师请假,或写请假条(必须有父或母亲的签名)请人向班主任老师请假。

(4)上学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在上学路上逗留、玩耍、做危险性游戏;上学、放学一律靠右行,横过马路要做到:一等、二看、三通过,不准骑自行车或电瓶车上学。

(5)到校后,没有特殊原因(如值日等),应一律在教室内早读,不得在教室外玩耍;进校后不得随便离开学校,有事出校门要征得老师同意并持班主任便条方可离开(有家长来接,要在门卫室等待家长)。

(6)值日生提前到校,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主动迅速地完成自己卫生区的值日任务。

2、课堂常规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读书、写字保持正确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说话、朗读清楚响亮;作业书写认真整洁,按要求及时上交。

(2)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不乱讲话,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位置,未经教师同意不得离开教室等上课场所。

3、课间常规

(1)课间应在所在教室前规定活动区域进行活动,不得随便到其它区域;不准攀爬树木及进入花坛践踏草坪,服从值日领导和值日生的监督和管理。教室内禁止追逐打闹和大声喧哗;体育器械活动区不得随意进入,不得随意攀爬体育器械。

(2)进出教室要谦让慢行,不快跑或追逐嬉闹。上下楼梯靠右行。

(3)课间要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具及书簿本,值日生应及时把黑板擦干净,课代表要根据老师要求把下节课所用书本、教具和小黑板等及时拿进教室。

(4)进入老师办公室或上课期间进教室时应先喊“报告”或轻声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进入,不得随便进入办公室或上课期间直接进教室。

(5)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不打架斗殴,不说脏话,不给别人起绰号,不得乱翻其他同学的学习用品等;不小心碰撞了别人或无意中伤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请原谅”等。

4、卫生

(1)要自觉维护和保持教室、公共场所、场地卫生;不随便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对不良现象要加以制止,或报告值日教师和值日生;自觉主动地捡起地上的垃圾。

(2)室内要保持整洁,桌椅排放整齐,卫生用具及其他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墙壁、黑板不准乱画。(住宿生)值日生每天按规定时间打水,勤洗毛巾、勤倒垃圾,不得向水槽和水沟内倒菜汤及涮碗水。

(3)学生不带零食进校园,严禁到校门口小摊买零食等。

(4)每天早晨各班值日生按规定时间将卫生区打扫干净,其余时间各班派值日生进行管理监督,保持好教室和场地卫生。

(二)第二周(9月8日—9月12日)放学、两操路队管理要求

具体要求:

放学路队

1、班级整队

(1)上午下午第三节课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并指导学生站好路队,强调路队纪律。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本班教室门前整队放学。整队时做到

快、静、齐。各班统一分为三路纵队:一路向东,两路向西向南。

(3)各班要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路队长每队各一名,负责本路队秩序。(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置1-2名分队长)

2、出校行走

(1)路队出校门要按先后顺序依次走出,班主任必须跟班护送,先到先出,任何同学不得提前下队,更不得跑步冲出校门。各班步伐整齐,口号、哨声响亮走出校门。

(2)路队出校门后,沿指定路线靠右行走。学生过马路要注意

安全,横穿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跑着过马路,一个接一个走过马路,坚决不准从别的地方过马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必须护送到指定地点,中途不得下队。

(3)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求家长在指定接送区域等候,不得堵在校门口,以免堵塞交通。接送车辆要顺序摆放。

(4)路队长在校外路队上要带好头,走路速度匀速,不得时快时慢。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要管理好本班路队,指挥全体同学做到不追、不跑、不吵闹、不并排走、不随意掉队、不无故滞留,不边走边看书,不在外面的摊点上购买东西等,做到不说一句废话,自然成队,走成一条线。路队长要带领本路队同学共创文明路队。督查队员要对违反路队纪律的同学要及时记录,及时汇报政教处作班级管理量化考核依据并公示。

(5)强调放学后必须回家,路上不要随便接受任何陌生人的东

西,回到家后仅可能告诉家长一声。不要给任何陌生人开门。

两操(集会)路队

1、当听到上下五第二节下课铃声后,五分钟后学生迅速有序地

走出教室,来到广场整队(指定班干部负责整队),做到快、静、齐。

2、队伍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行进,不嬉笑吵闹、互相推搡,队伍

保持整齐、安静。

3、队伍按体艺处要求向操场行进,在平地行进时,队伍仍保持

整齐、安静,学生双眼正视前方,不东张西望,抬头挺胸,正步行进,队伍横向两两对齐,纵向保持一条直线。双臂摆动一致,口号、哨声响亮。

4、队伍来到操场指定部位,由班干部指挥整队,学生边踏原地

步边迅速调整队伍,使队伍横竖前后左右保持一条直线。队伍应始终保持整齐、安静。

5、班主任当听到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时,应迅速到班组织带队,班主任在队伍前列,待早操(集会)开始时到队伍最后。

6、个别学生如因身体状况不能参与,必须在班主任视线范围内,不得到处走动或留在教室。特殊学生家长同意留在教室,必须有家长保证书。如因其他任科教师自留班级,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7、学校督查队员应对各班行走、做操中学生有违规的行为要及

时记录,及时汇报政教处作班级管理量化考核依据并公示。

(三)第三周(9月15日—9月19日)学生就餐管理要求

具体要求:

1、学生:

(1)候餐:就餐铃响,各班应在本班走廊整好队,安静有序地前

往广场整队,值日领导对前餐就餐情况作小结和要求,所有班级必须按指定路线成两路纵队行进,不得抢道、抢行,不得以跑带走。依次整齐进入餐厅,不得吵闹、喧哗、嬉戏。没走的班级不得吵闹、喧哗、嬉戏等。

(2)用餐:依次有序入座,用餐时做到安静、文明、不浪费,除

值日老师和桌长可适时进行管理外,其他学生一律不得讲话。如需添饭、添汤,可以于生活老师打手势。

(3)餐后:用完餐后安静、有序离座。必须安静地从北门出去清

洗碗筷,再从南门进入将碗筷整齐放到自己餐桌上。饭盆里的汤水不随意滴洒,保持桌面及地面整洁。值日生认真值日。

(4)第二时段用餐:五六年级11:30分听到铃声后整队进餐厅

用餐。依次有序入座,用餐时做到安静、文明、不浪费,除值日老师和桌长可适时进行管理外,其他学生一律不得讲话。如需添饭、添汤,可以于生活老师打手势。餐后:用完餐后安静、有序离座。必须安静地从北门出去清洗碗筷,再从南门进入将碗筷整齐放到自己餐桌上。饭盆里的汤水不随意滴洒,保持桌面及地面整洁。值日生认真值日。

2、值日教师:

(1)加强组织管理:学生用餐由各班班主任在学校安排的时间段,组织学生在教室走廊整好队,带领学生有序前往广场整队,不抢行,不拥挤。

(2)加强教育督促:班主任参与管理,在学生候餐、用餐、餐后

等全过程中,按学校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文明、节俭教育和管理。

(3)午休:午餐后,午间值班老师带领学生稍事休息,按作息时

间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安静午休。不得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如需走出,要做到安静进出。

(4)值日老师要负责对各班午休情况进行考核,将单天检查结果,记录好报送政教处备案,公示,量化班级考核。

(四)第四周(9月22日—9月26日)学生就寝管理要求

具体要求:

1、周一入校住宿生严格按学校要求整理学习、生活用品,按

时入校。不准迟到,进校后不得随意走出校园。有病、有事要写好请假条班主任签字、家长来接方可离开校园。遵守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到校时家长必须护送,严禁携带刀具、火种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2、洗漱早晨按时起床,不睡懒觉。起床后抓紧时间整理被褥,枕头放好,褥子展平,然后洗漱。做到物品整洁、仪表干净。整理完毕后把鞋、脸盆、牙具、毛巾等摆放床下成一条线放好。值日生认真整理内务,彻底打扫宿舍卫生。关闭电源,一切就绪后关好门离开宿舍。进入班级晨读,不得在外逗留,值日生按时值日。

3、早餐铃响后,学生应迅速有序地站好队,不准乱跑,不准插队,不准高声喧哗和打闹,队列要整齐。进入餐厅不容许大声喧哗,吃多少打多少,不准浪费粮食。

4、就餐所有就餐学生必须按管理员指定位置在餐厅就餐,做到文明就餐,不喧哗打闹,不偏食、不挑食,顿顿吃饭。就餐后到指定位置洗涮餐具,并将剩余饭菜倒到指定位置。值日生按时值日。

5、早读早读铃响后,学生应迅速有序地进入教室,按课堂常规要求去做,不准吃东西,不准喧哗打闹。坐姿端正。

6、课间活动做对身体有益的游戏,不猛追、不猛跑、不爬课桌、不爬窗台,不玩危险游戏。

7、午休午休铃响后所有住宿生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地点午休。不准在校园内逗留、打闹。到宿舍(教室)后必须到自己位置上,要保持安静,不喧哗和打闹,不随意走动,不做与午休无关的事。

8、晚自习晚自习铃响后,所有住宿生迅速有序地到指定位置上晚自习,不喧哗和打闹,不随意走动。晚自习期间,教师进班要认真辅导,了解缺勤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否向班主任请假等,做到准确无误。为学生进入宿舍作准备。

9、晚上就寝晚自习下课铃响后,住宿生要迅速有序地赶到宿舍。不准在校园内追逐打闹。进入宿舍楼不准大声喧哗,迅速为就寝做准备(上厕所、洗漱),果皮纸屑等放入垃圾桶。宿舍长配合值日教师清点人数,准确无误,熄灯铃响后,按规定床位就寝,保持安静。宿舍长和值日老师及时制止违纪学生。

10、有事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有事请假时必须写请假条,经班主任、值日教师、校领导签字后方可离校。

11、值日老师和生活老师要按天统计好违纪的学生周五上午必须报到政教处,政教处将在周前会上公示。

四、考核评比、总结

篇6: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月

活动实施方案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镇教管办精神,为促进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做好今年3月份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的工作,我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的重要性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是加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尤其是小学一年级,这段时间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其他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闲,或多或少地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开学之初进行“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既可以加强一年级新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也可以强化其他年级学生的“收心”教育,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因此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的重要性,组织师生进一步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20条习惯养成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二、成立领导小组真抓实干 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针对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详实制定学校习惯养成规范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三、创造性地开展主题教育

根据层次低、坡度小、分解细的原则,我校在习惯养成教育月中要从细微入手、从小事抓起,精心设计主题,开展系列训练,让习惯养成教育进课堂、进活动。

我校结合实际,创新思路,积极开展以“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营造“人人讲习惯,校校创特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各种教育力量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学校切实加强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各小学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督查措施,全程监督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落实。

学校在活动之初召开动员会,针对学校以往及现阶段学生习惯养成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宣布活动内容、形式、措施以及达到的目标要求,并明确各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增强活动实效性;在活动过程中召开一次现场会;活动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会。

各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从全局出发抓好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工作,对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休息等各方面细化措施,建立班级日志和各项评比制度,以制度促习惯养成的经常化和规范化。

各任课教师要以自己的课堂为主阵地采取有效措施助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上一篇:重庆工商大学统计预测下一篇:【实用】住宅质量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