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2024-07-31

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90后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90后的我们

离开象牙塔,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竞争中发挥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所梦寐以求的,90后大学生,在许多人眼中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一代,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调皮、叛逆成了我们身上深深的烙印。然而,实际却与人们想象的相反。正因为我们是90后,所以我们有着不羁的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创意,面对挫折时,我们会迎难而上;迎接挑战时,我们会考虑周全果断突破。90后的我们既继承着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有着我们新一代的新生血液。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将去湘乡市龙洞乡,深入农村,了解农机使用情况。今天查资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龙洞乡的地理位置与风土人情,透过一张张图片,我看到了那里青翠的山,弯弯的溪,还有大片大片的、齐整的稻田里,满是颗粒饱满的谷穗,映衬着农民们喜悦的笑容,显得和谐而美好。它展现出了一个现代化农机改革下,新农村的新面貌,这让我对下乡满怀无限的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本次的社会实践需要每个成员自带凉席,

当时听了有些许惊讶,同时又有着半点好奇,没有经历过自带凉席下乡的.我们,能适应这么艰苦的环境吗?也许,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我们这群90后的孩子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但我们有勇气、能担当。因为被呵护着,所以我们宽容善待身边的人;因为被爱着,所以我们心怀感恩;因为被关注着,所以我们勇敢拼搏、自强不息,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骄阳下的我们,将化新鲜感和好奇心为动力,共同努力,迎难而上,为我们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画上精彩的一笔。

90后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

篇2: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一、基本情况概述

在经过小组成员讨论之后,我们小组选择了90后大学生上课使用手

机现状这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虽然这个课题没什么新意,但我们都觉得,这个课题最贴近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

敲定课题之后,我们就开始分工,这次调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ppt制作【演讲】、采访调查【拍摄】、调查后的信息汇总、具体方案策划以及最后的调查报告。我属于采访调查组的,负责采访调查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状况,主要是通过制作问卷调查表、面对面采访的形式进行。

二、调查中的感想

调查进行刚开始的时候,小组成员都不太在意不太认真,都觉得反正时间还早着,只要完成任务就足够了,所以一直拖着,调查进展很慢。就在不经意间时间过去了一半,组长询问我们的调查进展,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完成调查。组长了解情况之后,立即催促我们展开调查并和我们一起讨论了调查方式。随后,调查慢慢进入正轨,小组的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团队精神显现出来。

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的几个方面。第一,90后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现象很普遍,有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受访对象在上课时使用手机且上课使用手机频率高。第二,90后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功能主要包括:上网聊天、逛淘宝、刷微博微信。第三,大多数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是觉得上课太无聊,打发无聊时间。第四,有不少同学认为上课玩手机并不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玩手机不影响老师。由以上我了解到的几个方面,我发现90后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存在很多问题。他们过度依赖手机影响学习,上课使用手机主要用来娱乐自己而不是促进学习。这些问题都是通过调查发现的,给了我们所有人很多思考和感悟。手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可是不合理利用手机也会给我们造成不便,尤其是身为新一代90后大学生的我们 更要学会合理地利用手机。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利用手机查资料,记录课堂重要内容,使其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手机娱乐自己。

三、总结

篇3:“90后”学生医学职业教育体会

1 “90后”学生突出特点

“90后”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有优越的生活环境, 是全家人的希望。“90后”学生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90后”学生个性鲜明, 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复杂的社会和各种压力, 他们在彷徨失措的时候, 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 他们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90后”学生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极力表现其与众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而引起别人注意时, 他们往往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 比如说, 上课调皮捣蛋、起哄、故意迟到、旷课、穿奇装异服等, 还有些男生戴耳环、打耳钉、染发, 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穿着打扮。

“90后”学生由于过分张扬自我个性, 相对比较缺乏团队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也不会因为犯错而感到羞愧难当。对集体活动哪怕是集体游戏缺乏兴趣, 不屑一顾。

“90后”学生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 心理压力仍较大, 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懒于动手、动脑、动嘴。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不求甚解,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极差。另外, “90后”学生内心世界很空虚, 有调查显示有不少的“90后”学生考虑过自杀, 或有自杀计划。

2 教学体会

职业教育阶段也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剧烈的时期, 也是他们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独立人格的逐步形成, 使他们的个性倾向具有目的性、差异性、可塑性的特点, 是矫正不良倾向的极好时机。若教育引导得当, 可使他们终身受益。所以, 学校、教师、家长应该联合起来, 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1 学校方面

2.1.1 重视学校、班级的微观环境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内部微观环境来发挥正向功能。例如学校和教师无法限制学生接受大量的社会信息, 但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指导学生形成交流、讨论、分析信息的习惯, 对学生接受的信息加以正确引导, 就能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 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学校还可以在改造传播渠道方面多做努力, 为学生提供健康高雅的音像书刊。良好环境能对学生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预防不良倾向的产生。

2.1.2 在理解尊重中加以引导

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对有不良倾向的学生, 更要关心, 不过分纠缠他们的某些失误,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深入他们的心灵, 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给以关怀和引导,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2.1.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由于学生不良个性倾向的形成原因很多, 学生个体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 开展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的直接矫正手段。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倾诉深入他们的心灵, 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 收集信息进行诊断, 以朋友、师长的身份提出参考建议, 帮助他们自己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目标, 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倾向, 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

2.1.4 及时并经常开展校内文艺、体育活动

通过开展不同文体活动, 充分发掘一些学习成绩稍差但有着其他专长的学生,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不抛弃、不放弃。另外, 有助于集体荣誉感的建立, 建立团队精神。

2.1.5 建立健全学生会管理工作

通过选拔一批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学生来管理学生, 锻炼其组织管理能力, 同时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2 教师方面

2.2.1 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应该重点培养一批有热情、有方法、有成绩的班主任, 并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 分别聘任。尤其应该重视入学第一学期的班主任管理, 通过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完全可以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些顽固性的问题。如在入学的伊始, 及时召开迎新学生大会, 向学生介绍其所学专业的特点、用途等相关知识, 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更充分的了解, 建立学习的兴趣。配合军训完成对其在校期间的管理要求。

2.2.2 注重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 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劣, 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卓有成效的开展素质教育。例如创设问题情景, 制造悬念, 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维, 采取多种解决办法,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2.3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 老师应该经常带学生到对口单位见习、实习, 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 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4:“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关键词]信仰教育;“90后”大学生;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46-03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着巨大且深刻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思想、观念会面临激荡和选择,最终会触及到信仰问题。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理想信仰不陷入向物质“屈服”的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破解信仰教育的困境,重构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关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信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但在多元文化激荡碰撞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他们的信仰状况也体现了鲜明的特征。

(一)主导信仰受冲击,信仰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各种思想观念混杂在一起,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容易迷失方向,从而怀疑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多元化的信仰。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中国社会主流信仰的地位并没改变,但同时“90后”大学生的信仰选择是主导信仰与其他信仰多元并存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信仰,也有非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有理性信仰,也有非理性信仰。[2]

(二)个体意识增强,信仰功利化。“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大局意识不强,欠缺团队精神与合作,忽视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实际,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比较少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比较重视学习成绩的高低,重视付出与回报的比例,缺乏理想信念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早熟、张扬,喜欢用时尚个性的生活方式来炫耀精神追求,面对快节奏、高效率、重压力的社会现象,更愿“活在当下”。

(三)迷恋虚拟生活,信仰非科学化。在新媒体盛行的大学校园里,“90后”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甚至课堂时间是被虚拟生活占据。面对现实困惑,部分大学生对政治信仰、国家主义、民族情感等正逐步走向冷漠。一些学生的荣辱观念淡薄,心理敏感脆弱,一旦遇到较大的挫折则或狂躁或萎靡或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一些学生的信仰盲从现象突出,信仰行为失范;还有一些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适应,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开始迷信星座、宗教或鬼神邪说,并通过“面试看星座”、“出门占卦”等方式来寻求庇护。

(一)社会环境的矛盾与冲击。多元文化格局为“90后”大学生的信仰形成提供了很大的选择性空间,但他们对鱼龙混杂的各种文化和现象又缺乏足够的分辨和识别能力,很容易成为它们的接受者、崇尚者和传播者,这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产生了冲击。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动摇了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主导性。这使得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前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从而淡漠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阴暗面和丑恶现象,一些“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理性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迷失了方向,从而导致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契合了“90后”大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特点,在使用这些信息媒介时,感性化和感官化的理论会潜移默化的被接受,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性化和系统化的思想形成了巨大挑战。

(二)学校信仰教育的偏差与误区。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还停留在灌输的层面上,很少向学生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比其他信仰好在哪里,先进在哪里。第一,观念误区。当前的高校信仰教育仍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忽视了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现实需求,忽视大学生主体能动性作用,更忽视了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能力。特别在当前就业压力空前加重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将“德”让位于“才”,大大弱化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第二,内容单调脱离社会现实。传统的信仰教育主要涉及政治、道德、法律信仰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职业信仰较少关注。当信仰教育脱离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就难以获得其认可并扎根于内心深处。第三,方法陈旧呆板缺少多样性。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通过“两课”的方式展开,仍然是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一些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授课内容枯燥、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发挥,被动接受的效果往往不佳,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第四,教育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但当前高校的信仰教育仍然较多流于形式,更多是作为一门课程出现,成为学生应试教育和谋取职业的工具。第五,教育队伍的自身问题。行政干部、相关课程教师和辅导员都是信仰教育的主体,同时,高校教师也必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各主体之间缺乏相应沟通和协调,无法形成合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如何,教师队伍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现实情况中的一些现象确实让人担忧。比如有的思政课教师只是把职业看作谋生手段,存在不学习、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象,导致课程缺乏吸引力、说服力;[3]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时势和个人遭遇的不满进行言语发泄,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对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产生动摇,无法做到高度的理论自信。

(三)家庭信仰教育的影响与缺失。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其信仰的建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一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良的习惯、方式传递给子女,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自己的信仰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有些家长自身信仰缺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的信仰宗教,求神拜佛;有的崇洋媚外,其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此外,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不仅平时做事为孩子留下不好印象,而且没有培养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缺乏正能量的灌输。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90后”大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为本,确立信仰教育的主体地位。在高校的信仰教育中,必须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要抛开“信仰即归类于宗教信仰”的错误观念,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应对全球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4]但这是总体性目标,是国家信仰、政治信仰,还应该有社会信仰、民间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等等。因此,在信仰教育中要让“90后”大学生感受到“终极关怀”和“意义支撑”,要以人为本,能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给予精神支持和关照。“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群体的一部分,理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在信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事例和时事热点问题的研讨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并坚定地践行下去。

(二)创新精神,重构信仰教育的教育体系。第一,构建开放式全方位的信仰教育模式。信仰教育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和网络四位一体的体系,号召“90后”大学生不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果,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引导家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隐性教育,关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教育;此外,要改进网络传播方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网络虚拟阵地,积极开设内容有趣、形式各异的网络宣传平台。第二,教育内容要不断创新。对“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一定要根据其身心特点和生活阅历逐步展开,不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才能使其逐步形成独立人格和坚定信仰。例如,许多大学生感到沉重的就业压力,学校在进行一系列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要以信仰教育为先导,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期望,树立在为社会奉献中发挥自己能力和专长的职业价值观。第三,教育载体要丰富多样化。除了理论学习,参观考察、大众传播、社会实践、网络教育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平台。“90后”大学生成长在信息化时代,信仰教育要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当前,新媒体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应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报等新媒体手段,增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第四,完善教育监督考评机制。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进行常规化的教学效果督导与评估,从而不断督促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我国高校的信仰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立足实践,营造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加强宏观环境建设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加强正面舆论的宣传力度。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主流媒体的宣传专栏和相关视频,通过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来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微观环境方面,学校更是要用心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层次建设,结合课程教育,通过社会调研、征文比赛、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多方位参与,增加感性认识;任课教师、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全部要联动起来,统一安排教育计划,避免重复、各自为政,形成思想育人的合力。同时,学生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要开展健康、高尚的活动,起到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作用;在校园文化方面一定要不断创新,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弘扬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此外,要鼓励学生大胆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性活动和公益性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信仰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四)敬业修德,建设信仰教育的师资队伍。首先,教师应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信念,提高理论修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随时随地用正确的理论解释当今社会,用自己的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培育人才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自觉性,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切实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传授学科知识与信仰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校管理层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仰教育队伍。要重视师德的建设,加强师德信仰教育,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相关机制,要把健全和落实教师的岗位责任制、整顿教风、评估教学质量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师德建设水平。这支队伍以行政干部、相关课程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效果。思政课教学的核心是信仰教育,教学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要始终如一、旗帜鲜明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而辅导员工作是高校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良好平台。除上课以外,辅导员教师是和学生走得最近的人,对学生也最了解,信仰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关心家庭困难或是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指导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改进方法,将严格管理和人性化说服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信仰的选择并建立科学信仰。同时,辅导员应积极通过培育良好班风和学风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通过评优评奖等环节营造公平的环境,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

参考文献:

[1]万美容,吴倩.21 世纪初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2]吴锦波,唐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3]张长虹,马福运.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4).

[4]杨汉国,王莉.转型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

篇5: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心得体会

曾经90后是不被看好的一代,90后这个标签似乎代表着自由

肆意

散漫。当年的90后小屁孩,现在都已经长大了,他们接过了上一辈的交接棒,开始给这个社会带来90后的专属力量。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现在的90后,毫无疑问,有热情

有想法

有行动,他们正在成长为社会的主力军。而其中的90后教师,一股来自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正在用自身积极、乐观、负责的态度感染学生。

篇6:一个90后菜鸟站长的建站体会

一个90后菜鸟站长的建站体会

首先说一下,我是菜鸟,我是90后,还在念大学。我从接触网络创业这个概念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也许对于很多高手来说,两个月足够做很多的事情了;可是对于我这个以前只会用电脑玩玩游戏的网络菜鸟来说,两个月的时间太短暂,又过得太快。这两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听过的东西,比如SEO,比如网络创业,比如建站,比如WP,DEDE等等。好了,废话说道这里,下面就来说说作为一个菜鸟建站的一些体会(/fanwenwang/xdth)。小弟第一次在这里发帖,还望这里的高手们给予指点和鼓励,小弟感谢不尽。大概在20天前,我在网上查了好久关于购买空间和域名的信息。对于网上的众说纷纭,我起初有点蒙。由于我本身参加了一个SEO的学习班,在那里有一个老师指导我买了空间域名。在这里我想说,想要建一个好站,建一个稳定的站,最好还是听听前辈们的指导和经验,再去买。不要贪图便宜,以免以后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买的是香港空间,然后把域名和空间绑定好,再按照我们培训的视频教程把剩下的琐碎工作做完,一个初步的裸站就形成了。第一步就这样完成了。但是当我面对这个裸站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平时我自认为我掌握了一部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但是等到真让自己实践的时候,却有点发蒙。从分析主关键词,到分析网站的`定向,到每篇文章应该做几个内链合适,到怎样去建设外链。这些问题相继而来,让我很是犯愁。此时我想告诉同样是新手的站长朋友们,刚开始注定有许多困难,但是一定要坚持。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能坚持住,因为那股子冲劲在,我们相信可以建设处一个好站来,难就难在执行力上。我当时是借助了一些分析关键词软件,再加上利用百度指数等很多的辅助工具,才并不顺利的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词。接下来就是根据老师讲述的方法,把网站的描述等内容写好。于是第二步也完成了,也就是网站的初期准备工作。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给网站增添内容了。我们都知道,内容为王,外链为皇。好的内容是网站的心脏,我们要坚持更新文章,并且最好是原创文章。搜索引擎对原创文章的态度比伪原创好很多,并且伪原创还比较费事。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我们的执行力来,去坚持每天更新至少一篇的原创文章。如果你想切实有效的丰富网站内容,增加蜘蛛对网站的好感度,还是老老实实的写围绕于网站关键词的原创文章吧。每篇文章的锚文本数量也要主要,做内链的数量也要严格控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SEO慢工出细活,重在坚持。第四步,我们要开始做外链了。说道外链这一内容,其实小弟也比较迷茫。这里我的体会(/fanwenwang/xdth)就是想让高手们给我指点指点,建站初期应该怎样去增加外链。我所知道的几种方法,无外乎软文,签名,发帖,博客及友情链接等。但是目前的实践也是在摸索之中。外链也不要短时间内突增太多,应该是害大于利吧。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新手做网站的几点心得(/fanwenwang/xdth)。我只能说我的文字功底欠佳,只能唠唠叨叨的写一些自己的感想。希望大家伙能支持一下,小弟祝大家的网站都能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把自己的站做好。 关注了。学习一下写得比较真实这样就建成了?这么快。呵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fanwenwang/xdth)么

篇7:《我是90后》读书心得

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杨懿同学是“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她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十一岁的她拥有一双敏锐、留心观察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大脑,勤于创造的巧手。有一次,她发现父母和清洁工人扫地时很不方便,路过的人们得停止走路,这样很浪费时间,而且扫得不干净,角落上不能彻底清扫。扬起的灰尘会引起人们咳嗽、打喷嚏。她便经过多次研究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多功能清洁工具”:具有吹干、扫地、擦地和吸灰尘的功能,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为此杨懿获得了专利。

读到这儿,我十分佩服杨懿。她当时只有十一岁呀!如今我也十岁了,跟我差不多的她却发明了许多东西,并且申请获得了专利,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山西唯一获奖的小学生,而我却只有在家观看的份了。同学们,创新是一个决定国家强盛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今,在这时代飞速前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更应该创造出方便生活的东西。只有创新,才能让世界、明天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个来自北川的梦想成为舞蹈家的女孩――李月,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闪亮登场。阳光、自信的神情始终挂在脸上。然而,你可知道,这个女孩的背后经受了多大的痛苦!

205月12日大地震,将她压在废墟下。同时也把她的梦想给毁了。然而,求生的本能、跳舞的梦想,使李月在废墟下度过了70多个小时。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她的左腿已经残废了。她一直呼喊着:“我要跳舞!我要跳舞!你们千万不要锯我腿呀,叔叔。”在好心人的再三劝说和与对生命的珍爱下,李月同意了截肢。她被成功救出后,仍然十分乐观。

篇8: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消费是人类每天都会进行的事情。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生理或安全需要, 更多的是社会和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这背后反映的就是人们的消费理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正确的消费理念会引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而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则会增加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

90 后作为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和未来的社会接班人, 研究其消费理念有着重要意义。而90 后大学生与90 后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参照群体不同、可支配财产不同等的影响, 导致这两个群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将这个群体分开研究, 再进行对比, 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群体的不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二、数据情况

1.90 后农民工自然情况特征:从调查情况来看, 男性占到46.99%, 女性占到53.01%。从收入情况来看, 收入曲线大体呈正态分布, 其中2000 元~2500 元占比最多, 达到26.78%;其次是2500 元~3000 元和1500 元~2000 元, 占比分别是25.14%和20.22%, 三者之和达到72.13%。平均收入是2370.219 元。

2.90 后大学生自然情况特征:本次调查中, 男生占比是33.49%, 女生占比是66.51%。从收入情况来看, 1000 元以下占比最多, 达到55.35%;其次是1000 元~1500 元, 占比是16.28%, 两者之和是71.63%。平均收入是1401.163 元。

由此可见, 步入社会的90 后农民工的收入比在校园生活的大学生高很多。

三、消费理念对比

1.通过spss17.0 进行数据分析, 发现90 后农民工和90 后大学生消费理念的差异比共性多。

由上表可以看出, 大学生相对更注重价格、实用性、外观。在流行程度和品牌上两者是持大致相同的态度。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 两者在“名牌的东西贵点是应该的”、“我赞成分期付款, 超前消费”、“您平常在节日和人情方面的支出会给您造成压力吗”、“实用比流行更重要”、“促销处理的商品也不错”这五个观点上存在差异。

由此分析得到, 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后, 对品牌有了一定的认同。并且消费理念也更加前卫, 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容易, 因此更赞成超前消费。同时大学生也更注重人际交往, 礼尚往来更频繁。但在进行自我消费时, 还是更加理性, 注重实用性和价格。

农民工相对与大学生来讲, 不是很注重价格和实用性。受周围的参照群体影响较大。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90 后大学生相对于90 后农民工, 由于可支配财产较少, 因此消费也更加理性。但90 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更为与时俱进。虽然两者的消费理念有所差异, 但两者对生活的满意度无差异, 都是更偏向幸福。故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由于90 后农民工追求城市生活, 存在非理性消费。因此应该对他们加强引导, 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2.企业在做营销组合策略时, 要更加注重流行程度和品牌策划。因为这两项是这两个群体都非常在意的。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发现, 90后大学生和90后农民工消费理念存在很多差异。并且大学生相对于农民工, 消费更为理性。

关键词:90后大学生,90后农民工,消费理念对比

参考文献

[1]潘芮.新老两代农民工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4.

[2]曾全声.新生代农民工符号消费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12.

[3]宋向华.9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3.

篇9:我的学生出生在’90后

这些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仍然沐浴在父母至爱中的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但是,强烈的自尊心并没有和遵守纪律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把我弄得头疼。一个学生在上课时,不知道是课堂气氛太沉闷还是完全被偷偷塞入耳中的MP3的音乐所陶醉,竟然手舞足蹈起来,把同学逗得哈哈大笑,把我气得口干舌燥。这次,论到我的育人三步曲发挥功效了。本人自我剖析——班主任点评补充——本人总结表态(你看,咱批评人都不忘互动),这方法屡试不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甚好。可是,这名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正当我打算以硬碰硬时,他却先“此时无语两眼泪”了。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被点名批评过,因为犯错误进办公室接受训问更是第一次,那意思是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一招却把我搞得手足无措了,简单的训斥了几句就“放虎归山”了。三部曲受挫了!

虽然,这批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但是,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他们却往往表现出了无奈,甚至有人选择了逃避。月考前几天,一名女生突然提出要退学,我反复地做工作,她才说出自己是因为害怕面对考试才这样做的。最后,在我再三的开导下,她才“战战兢兢”地留了下来。这在我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看来,学生独自面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是要重点培养了。

在面对困难这一点上,这批孩子比他们那些师兄师姐们是差了些,但主人翁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活动的精神却丝毫也不逊色。学校召开运动会,我还没有宣布一共多少人参加入场仪式时,班上的人就捷足先跑了一半去借衣服了;我还没有说竞选班长的条件时,几乎班上就没有人不是班长了。一名因“海拔”稍低而无缘运动会的女同学在周记里告诉我,“当我兴奋地抱着借来的衣服却得知自己落选时,我倍感失落,为自己没能够为班级争光而感到自责……希望下一次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多好的学生呀,我愿意为这样的学生单独组织一次属于她一个人的运动会。

周记是记录学生一周之内最难忘的事情的一种形式,也是班主任和学生交流的一个窗口,但是这个窗口在我带的上一届学生中,却很少打开,尽管我踮起脚尖向里望,还是一无所获。然而,这批学生们却把窗子开得很大,窗子里的喜怒哀乐、困惑彷徨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这对于我给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这一代是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一代。

篇10:浅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

班级:10营销3ZW

学号:10211326

姓名:肖瑜

2010年秋季,以“ 90后”为主体的大一新生进入了全国各大高校,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这一群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拥有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成果的一群优先体验者。“90后”身上明显有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点。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希望被照顾;既漠视亲情,又渴望亲情;既推崇个性,又眷恋集体;既成熟,又冲动..总之,是一个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90后”走进大学校园,对高等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结合“90后”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老师干涉。互联网的普及使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海量信息,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视角,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大多数的 “90后”都是独生子女,有的还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环境中,集祖辈的溺爱与父辈的宠爱于一身,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小太阳”。父母们一直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需要管,因此大部分“ 90后”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非常大。

2.自信与脆弱的矛盾结合“90后”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他们充满激情,勇于尝试,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谁的青春有我狂”、“舍我其谁”、“唯我独尊”成了他们的座右铭。“90后”又是脆弱的一代,他们拥有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一出生他们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极大竞争的压力。家长、老师的高要求时常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网上频频报道的自杀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3.自我意识强烈与渴望集体生活的矛盾结合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当成群体的中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满足自己。另一方面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90后”注定成为孤独的一代,他们又眷恋和渴望集体生活,希望能从集体中得到温暖和快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渴望,他们又不愿意“屈尊就驾”,不愿主动和同龄人做深入的交流,把自己处在一个既渴望又排斥的尴尬境地。就像冬天里的两只小刺猬,虽然感觉到寒冷,但是却不能相互拥抱取暖。

4.“成熟”和“冲动”的矛盾结合近年来,报纸、网络上,90后“××门”事件层出不穷。其中 95%涉及到两性问题。这一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学校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以为只要普及或者是加大教育力度就可以解决。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根源上分析这些现象,找出原因。

青年们的生理条件趋于成熟,对两性开始有着正常的需求。但是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由于教育周期比较长(4~5年)、缺乏物质条件等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其无法组织起家庭,因此校园成为两性问题多发的“热点”地带。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再仅凭着所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等等标语性口号来要求 “90后”青年们理性处理两性问题,违背人性是很难达到很好的教育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不管或者放纵他们的两性行为。虽然青年们的身体已经成熟,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却远未达到成年人标准,冲动之下的选择往往使双方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至于在许多“××门”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无不追悔莫及,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给朋友、家庭、学校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因此如何处理“成熟”和“冲动”这一矛盾,是值得当今高校教育者深思的重要课题。

5.想要学习和不知如何学习的矛盾结合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在高中时代一般都是班级中深受老师喜爱的学习尖子。但是进入大学校园后,周围的同学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精英和精英扎堆在一起学习生活,彼此之间不分高下,很容易使这些骄傲的青年学生们产生挫败感。

同时,大学不像高中,大学教师在上完课后便匆匆离去,从事自己的科研研究。大学更强调的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初高中式的“监督性”学习。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们的困扰,一方面从自身骄傲、不愿落于人后的角度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另一方面,不像从前,有老师、父母在一旁指导、监督,加上青年人爱玩、懒惰等习惯,使之无法适应大学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新环境。这种精神满足感的失衡,久而久之,就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罢学的心理,把书本丢在一边,把精力放在网络或者其他更容易找到满足感的事情中。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一新生中挂科率往往比较高。

6.盲目自信,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的普及,“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他们因此认为自己比别人甚至老师知道得多,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自信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往往对前代人的批评指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和不耐烦,盲目认为自己懂得最多,做事最得体,事实上遇事很容易失败。其次,“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也十分明显,重视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在为人处事方面,“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我性,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学生间几乎没有相互合作的意识。虽然他们渴望思想上的独立,但实际在生活中对家长和老师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

7.目光较远,功利性行为明显。由于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透明,这些“90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较清楚,忧患意识普遍较强,他们从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能认识到就业的严峻,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这些方面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大学生更趋于理性。其次,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让他们更加务实,认为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无关紧要的部分。因此,“90后”大学生对于大学开设的课程,凡认为对将来找工作有用的就重视,没用的就不闻不问,甚至于挂科。对评优以及入党等对学生个人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成为了最受学生重视的活动,许多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表现出对入党不感兴趣,并不积极,但当其意识到将来的评优、找工作会受入党影响时,随后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个别学生还赤裸裸地表达了其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将来不会因此而错失提拔、升迁、就业等良机。

二、“90后”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开展教育的前提是掌握和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新生入学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进行面谈,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起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带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各科任教师也应该在所任教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90后”大学生既不盲目也不盲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我们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惑和失偏行为既要给予帮助和教育,还要以一个正常的心态来审视,在改革的时代,在社会发生急剧转型的时期,思想上还不成熟的学生,偶尔的失范行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是可以较好地得到纠正,从而健康地成长。

(三)建立学习型班级

“90后”大学生大多求知欲旺盛,但是缺乏引导,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构建和形成学习型班级,在全班成员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要引领学生创造新知识、新思维和新的价值观,使学习终身化、学习自主化成为每个人的共识,使学校的每个方面都能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创设开放的教学资源体系。

(四)充分利用网络新载体,贴近学生实际,建设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及时发布校园时事、新闻;建立以理论知识、团队活动交流为特色的团员青年网站;以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为特色的社团网站等等。在内容的编排上,要时刻注意新颖、丰富、有特色,并随时更新,避免内容的空洞、说教,增强网站吸引力。对于班级来说,建立班级网站,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建立班级QQ群,这样可以减少师生面谈的拘谨和尴尬,大学生也乐于在网上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无拘无束的畅所欲言,教师的引导采用网络传导也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培养自信心,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发展潜能

新生刚入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辅导员、班主任在此阶段教育中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沟通的平台,如主题班会、座谈会、团日活动等集体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同时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另外,刚入学的新生迫切的渴望个人的发展,这时候班主任应该以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规划四年的学习生活,树立人生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切勿荒度时光为重点,如召开演讲、辩论、谈心等活动,了解学生想法与抱负,从而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篇11:90后党员交流发言心得体会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时,党员平均年龄不到28岁。这代表了党对新生力量的渴求。而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青年党员尤其是90后党员的迅速增加,因其显著的代际特征,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所谓90后党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大抵是1990年到1999年十年间出生的一代,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其成长见证着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出生的70后、80后党员相比,90后党员是一个承载重大历史使命、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

条件不足畏,命运不足信,得失不足计。我认为在我们90后党员的成长之路上还应该常修“三心”。

一要修炼自信心。作为90后党员,我们应该坚定地持有对时代的自信、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对我们祖国和人民的自信,正视困难,勇于前行。

二要修炼责任心。责任促人成长。在汶川地震、奥运圣火等事关国家存亡和民族尊严的大是大非面前,被激发的90后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着坚强和成熟,书写着责任和担当,传递着爱心与希望。

篇12:90后大学生的陶艺创业故事

又是一波大学生毕业创业的高峰期,回想起1年前,“爱雅陶艺”的两个创业者――朱国军、杨伟正四处找房子,而现在,他们的陶艺工作室已经有模有样。

云南省首届陶艺大赛中崭露头角

朱国军是云南民族大学09级美术学陶艺专业毕业生,比他大一点的杨伟是云南师范大学09级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两个在普洱江城的家中“玩泥巴”长大的男生,在上大学以前从没想过要以此为生,直到第一次在云南省首届陶艺大赛中崭露头角。

20,云南省首届陶瓷艺术作品大奖赛举行。这次大赛,云集了刘也涵、谢恒、田波、李向阳、谭知凡等业界大师,可谓竞争激烈。当时还是在校大学生的朱国军,也带来了他的作品――《面具》,与陶艺大师同台竞技。

朱国军的《面具》是一个中空的人物面具造型,它突破了传统面具平面和半弧形的模式,高约55厘米,最宽处直径约25厘米,夸张的手法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面具图案设计上,朱国军凭借自己对陶土的理解,融入了云南的东巴图腾文化元素、民族图案中蕨草的图案元素,并引入非洲木雕夸张的表现形式,使得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正是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富创新的设计,《面具》一举获得大赛铜奖。这一次获奖,让朱国军对自己的陶艺作品信心大增,也正是这一次获奖,让他有了创业的念头。

此后,朱国军参加了很多比赛并频频获奖。作品《土陶靠椅》在“云南民族大学‘元盛杯’民族民间工艺品创新大赛”中获得最佳创意奖;作品《卷边荷叶茶盘》在“云南省首届大中专院校师生旅游手工艺品和工艺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破旧工棚里建起工作室

,大三的朱国军用家里给的学费买了一台拉坯机、3吨陶泥、1辆电动车,约来高中同学杨伟,融入杨伟的艺术设计,两个人开始做一些陶艺挂件、手工艺品,然后用电动车拉着到昆工门口摆地摊。

“那时一天可以卖一百来块钱。”朱国军和杨伟一边学习,一边开始了他们的“地摊生意”,积累了最初的创业经验。

,大四的他们持续创作,已经从原来的粗泥拓展向了更细腻的建水陶泥。朱国军认为,做陶艺创作应该了解粗陶、细陶的不同特点,抓住每种材料的优点来展开创造,而不应该排斥不同种类的陶艺。就这样,他们的陶艺作品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设计上,都日趋成熟。

207月,两位90后大男孩从学校毕业,东挪西凑,凑了不到5万块钱,毅然决定在昆明成立自己的陶艺工作室。“当时最头疼的是找地方,宽敞的地方租金贵,而我们的资金有限。”杨伟回忆。后来,他们通过网络找到了位于新河村的一个旧工棚,虽然那里破旧得没有一个完整的窗子,四壁漏风,但却足够摆放他们的气窑、原材料、拉胚机以及成品。于是,两个大男孩就在这里开始了真正的创业。

竹编工艺嵌入陶艺大放异彩

在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两个大男孩的内心是火热的。他们大胆创新。“从小就接触竹编的生活用品,自己也编过,于是就想到了用陶泥来表现竹编工艺。”朱国军指着一个茶壶介绍。

这个茶壶的形状是传统的,但因为引入竹编的图案而变得与众不同。茶壶的壶身下半部分是竹编图案,这个造型先要用陶泥做成条,再仿传统竹编工艺的方法进行编制,然后靠泥与泥之间的粘性粘合起来,整个工艺为手工制作,很考制作者的水平。配合茶壶壶身的竹编图案,壶嘴和把手都引入竹节元素,再结合紫陶本身能烧出的古铜色和象牙黄色,使得茶壶或古朴、或自然,让人爱不释手。在年的文博会上,爱雅陶艺的竹编系列产品大放异彩。

如今,朱国军和杨伟在去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竹编系列茶壶、茶罐、茶杯等产品。在今年8月9日举行的新一届文博会上,朱国军和杨伟带着他们新的竹编系列陶艺作品,以及高山流水荷叶香道等作品参加。他们认为,创新才是陶艺的生命所在,而他们的创新之路,才刚刚开始。

1.90后学生的创业故事

2.五位90后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3.90后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4.90后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参考

5.两个9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旋转在指间的“陶艺梦”

6.90后情侣创业故事

7.90后微商创业故事

8.90后创业故事集锦

9.90后客家妹子的创业故事

篇13:90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 ,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1]。鉴于中国是互联网大国, 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而微博作为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平台, 以其显著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备受青睐[2]。与此同时, 我们发现社会上关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通过调查 问卷的方式对共计5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 , 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微博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并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合理、合法、健康地使用微博平台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2 “90 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 及微博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 微博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微博热潮”, “90后”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微博使用的行列。通过查阅以往参考文献, 我们发现对于微博对大学生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微博对大学生思想形 态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分析“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有助于我们帮助“90后”大学生合理、合法地使用微博。

2.1 大学生中微博使用的总体情况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分析依据,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508名来自扬州大学的学生 , 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 其中男生250名 , 女生258名 , 确保了样本的广泛性, 同时, 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确保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所学专业、性别、所在年级等基本问题, 还包括大学生对微博的认识问题、使用方式和使用时间问题、微博对自身的影响问题以及是否关注过政府机构、学校机构的官方微博、是 否参与过“微博打拐”、“微博反腐”、“微博问政”问题, 是否关注过转发微博合法性等19个具体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注册微博的学生约占55%, 未注册微博的学生约占45%, 大学生微博的使用率较高, 但有约20%大学生在注册完微博账号之后很少会登录微博, 原因是他们认为微博没有吸引他们的地方, 还会浪费时间。但由于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我们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大学生的微博使用率仍会有较大增长。

2.2 不同性别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 具体情况不同

调查结果显示, 约62%的大学生在微博中关注了1~100人, 33%的大学生关注了100~200人 , 5% 的大学生关注了200人以上。但在他们关注的人 中,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关注的人群呈现不同的趋向, 仅有14%的女生关注了政府机构、学校机构的官方微博, 而约有30.7%的男生关注了政府机构、学校机构的官方微博。有22.6%的女生曾参与过“微博问政”、“微博反腐”, 而有40.3%的男生曾参与其中, 这反映出男生在“微博问政”方面显示出更大的兴趣。但总体来看, 大学生对于官方微博的关注率较低, 原因是他们认为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太过于正式。

2.3 微博使用 情况反映了大学生 的思想形态

虽然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于政府机构、学校机构的关注有较大区别, 但是他们在微博的使用中也存在着共性。 约81.2%的大学生都在微博中关注了娱乐、体育明星, 69.5%的人关注了自己感兴趣的公共主页, 66.3%的人关注了亲朋好友, 63.8%的人关注了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 而只有38.4%的人关注了学校机构和学生组织的官方微博, 关注政府微博的人只有22.6%。这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停留在娱乐消遣方面。

调查中, 仅有约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一直有“求粉丝”的经历, 32.8%的人偶尔有“求粉丝”经历 , 66.5%的人从未有过“求粉丝”经历,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较为理智。

此外, 大学生转发微博时约30.5% 的人从未关注过所转发微博的合法性, 这表明大学生网络法制化观念有待提高。在他们发表的微博中,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转发的个人喜爱的精美语句与他人见解独到的看法, 而自己发表生活中的消息却远远落后于转帖, 这说明, 当代大学生在微博使用中更多做的是一种“看客”的心态, 而没有很好地融入微博的使用中。

2.4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 微博既有积极的影响, 又存在某些不利的因素。微博中 丰富多彩的信息能够带给学生刺激感和新鲜感, 学生可以接触到新颖的观点和即时的信息;并且, 对于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 通过微博这一平台, 可以帮助新生加强彼此间的交流, 快速熟悉大学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 网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法信息。由于大学 生缺乏一定的辨别力和抵抗力, 对于这些不良信息容易产生腐朽思想和消极价值观念。 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微博中的消息良莠不齐, 很可能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3 大学生使用微博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大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其中存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网络法制化观念有待提高。并且,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所转发微博的关注度也有所不同, 虽然男生对于政府及学校机构官方微博的关注度高于女生, 但是他们对于所转发微博的合法性的关注却不及女生。女生对自己所转发的微博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 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对于这一问题, 我们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 在交流中发现绝大多数的男生对于转发微博是“随性而为”, 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转发, 有时甚至会转发一些偏激的言论, 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却从未想过自己所转发微博的合法性问题。相比之下, 女生转发微博更加理性, 虽然她们很少转发政治性问题的微博, 但她们无论转发怎样的微博都会提前思考法律和道德的因素。但是总体来看,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存在网络法制化观念淡薄的问题。

其次, 大学生使用微博多在生活娱乐方面, 他们参与“微博打拐”、“微博问政”、“微博反腐”的比率不高, 倾向于一些放松性的话题。比如, 在他们转发的微博中, 更多的是一些娱乐调侃的视频、图片等微博。

此外, 虽然很多高校都纷纷建立了党建、团建微博, 大多数学生组织也都建立了官方微博, 但是大学生对其关注度不高。说明了大学生不乐意参与思想形态方面的活动, 积极性不够, 也同样说明了官方微博不够吸引大学生, 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的形式于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有益影响。

4 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对学生的走访以及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查阅, 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4.1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化教育, 尤其是网络法制化教育, 因为网络中消息良莠不齐, 而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薄弱, 尤其是男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 如果不加以合理地引导很可能陷入误区。这些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法制意识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网络言论的 合法化直接影响到网络的健康化程度和发展方向, 中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 这表明国家规范网络行为和网络言论的坚定态度[3]。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应该树立法律意识, 用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关注自己转发微博内容的合法性, 真正提高微博转发的质量, 增加大学生对转发微博行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4.2我们应当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 大学生使用微博有潜在的弊端, 这是由于微博的受众是量大面广的社会各个层次人士, 素质参差不齐, 价值观多元化, 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差异较大, 因此容易受错误信息的误导[4]。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行为。 教育工作者通过微博深入大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 以微博为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接近大学生。同时, 高校教师应当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向健康化、规范化、合法化的方向发展[5]。虽然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党建、团建等官方微博 ,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强, 这就要求学校方面运用新思维、积极努力探索新方法来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关注, 让学生们能够在微博平台上耳濡目染受到积极思想的熏陶。

4.3“90后”大学生要转变观念 , 树立新的“微博观”, 运用微博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微博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不仅起着娱乐消遣的作用, 它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创业就业提供很好的指向。通过微博, “90后”大学生们甚至可以为他人、集体、乃至国家做出自己的贡 献。比如, 学生们可以参与“微博打拐”、“微博问政”、“微博反腐”等一系列有意义的事,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这些正是大学生在目前的微博使用过程中所欠缺的地方。

“90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力量, 在未来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而微博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成为网络舆论的前线。因此, “90后”大学生如何使用微博事关重大, 本文通过调查对“90后”大学生微博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希望能够为“90后”大学生以及各高校及教育部门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让“90后”大学生更理智地使用微博并使用微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思想[J].教育研究, 2011, (2) .

[2]蒋永福.网络信息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9, (2) .

[3]刘林翔.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新闻知识, 2011, (9) .

[4]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2) .

篇14:登上大学讲台的“90后”女孩

一位年轻漂亮的90后女孩儿走上大学讲台成为教书育人的园丁,大家对这位美女老师的成长之路产生了浓厚兴趣。

喜欢阅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许董翔出生于1991年9月,父母因创业,每天十分繁忙,于是她稍大一点便被送到大连的大姨家,让大姨照顾着。

许董翔的大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家中书香气浓郁,大姨和大姨夫都特别爱读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许董翔渐渐也爱上了阅读,有时看到兴头儿上,大姨喊她都听不见。就这样,日复一日,到上学前,许董翔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记住了很多经典故事。

许董翔上小学后,在大姨的引导下,学习刻苦,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同时学校举办的大小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且每次都有不俗表现,很快在同期入学的同学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少先队干部。

此后,随着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数量的增多,许董翔的性格越来越大方开朗,头脑越来越机智灵活,逐渐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品格,深受学校领导和老师喜爱。

一次,学校所在区举行全区小学少先总队总队长竞选,校领导决定派许董翔参加。几关考核下来,大家的表现不相上下,这时考核老师出了最后一道题——模拟迷路后找家。

许董翔看着前面选手的表演,不断琢磨,一上台,迅速进入规定情境,她走到舞台中央,突然做了一个被什么东西绊倒的动作,起身回头一看,脸上顿时露出喜悦之色,她俯下身,边抚摸着绊倒她的东西边喃喃地说:“树桩啊!树桩!你虽然绊了我一跟头,但通过你的年轮我就能分辨出南北,找到回家的路啦!”许董翔的表演,构思巧妙,又融入了学到的知识,评委们看完频频点头,最终她在竞选中一举胜出,当选为区少先总队总队长,戴上了四道杠。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精神头,许董翔一直品学兼优,快乐的成长着。

热爱表演,决心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工作者

许董翔从小对表演特别感兴趣,看电视时遇到自己喜欢的节目总爱跟着学。上中学后,许董翔对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母亲来大连看望她发现她这一兴趣后,支持了她的爱好。

由于动力来自内心,许董翔学的认真,练的刻苦,几年下来不仅舞跳得曼妙飘逸,歌唱得悠扬甜美,主持也大气睿智,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

许董翔的付出,为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上高中时,许董翔报名参加了“全国蒲公英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赛”。比赛中她沉着应战、稳扎稳打,一路过关斩将,总决赛时,以全场最高分夺得主持组冠军。

参加完“蒲公英大赛”,许董翔的不俗表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可许董翔却不为所动,一一婉言回绝了。她的反应大出母亲和大姨意料,她们不解地问:“你不是想走艺术这条路吗?怎么这么多艺术团体要你,你竟不想去啦?”

“妈、大姨!我是喜欢艺术、喜欢表演,但我更看重文化知识,我要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扎实,走得远!”

母亲和大姨一听,连连点头,坚决支持许董翔的决定。

就这样,尽管后来许董翔又参加了“活力之星”等大赛,但对文化课学习毫不放松,最终,以优异成绩完成高中学业,考入中国6大艺术院校之一的“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勇闯银屏,志存高远,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

2009年盛夏,电影《我和父母》开始筹拍,因外景地选在大连金州新区,剧组到大连选女主角。当时许董翔正利用假期在一个表演培训班学习,她得到消息有些晚,剧组已从上千名报名者中选定了5名候选人。

这要在一般人看来,就打退堂鼓了,但许董翔却不放弃。当她得知几天后剧组要举办一次媒体见面会时,心里有了主意。见面会召开那天,许董翔瞅准一个机会,大胆毛遂自荐出演女主角。

她话音刚落,顿时雷到全场,一瞬间,所有在场的人向她投来异样的眼光。许董翔的举动,也引起了导演的注意,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许董翔,随即让她展示一下才艺。许董翔当众唱了一首歌,表演了一段印度舞,一切做的自然流畅,没有一点怯场之意。看完表演,导演吩咐有关人员将剧本拿给许董翔,让她第二天到剧组试戏。

面对这一好消息,许董翔回家后,把几十页的剧本认认真真看了数遍,时至午夜,台词和场景基本都印在了脑子里,接着她又按自己的理解设计表演,一直忙到清晨东方吐白。

许董翔如约来到剧组,导演拿出剧本问道:“第一场戏的台词你能记住吗?”“记住了,后面戏的台词也基本记住了,您考吧?”导演一听,毫不客气,翻开剧本随意找出某场女主角的一段戏,让许董翔表演。许董翔立即有声有色的表演起来。导演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微笑。表演结束,导演当场敲定:“女主角就是她啦!”

大学期间,许董翔一直在完成好学业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影视剧拍摄和各种综艺节目录制;应邀在江苏卫视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中与江苏台主持人李好搭档主持节目……她青春靓丽的形象,良好的表演才能,挥洒自如的主持,深受专业人士好评,也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不少圈内人士说她在荧屏和影视方面很有发展前途。

2014年,许董翔顺利完成学业,这时她已出演过两部电影的女一号,家人和很多亲朋好友都以为她毕业后会趁热打铁,步入影视圈或主持界,万万没想到,许董翔再次做出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到大学教书。

大家纷纷劝她慎重考虑,她知道大家都是为自己好,每每坦诚地回答:“我从上学开始,参加了各种很多比赛,近几年游走在电视荧屏和影视剧组间,除了专业课外,很少有大块时间读更多的书,我想到大学这样的环境中,一边工作,一边为自己充电,争取像一些前辈那样,做一个既能教书,又能演戏的知识性艺术工作者。”

很快,许董翔开始搜集招聘信息,恰巧“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正在招聘台词老师,她二话不说立即报名应聘,最终凭着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层层考核。一些好友得到消息,纷纷称赞她是个“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有志女孩”!

2015年许董翔正式登上三尺讲台,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演绎着自己的青春之歌,书写着绚烂人生,相信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青年人要以实干践行中国梦下一篇:销售励志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