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国学心得体会

2024-07-11

教师学国学心得体会(共10篇)

篇1:教师学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

国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国学精粹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弟子规》里面的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了这几句话,我懂得了父母呼唤我时必须得回应;父母叫我做什么事也不能懒惰,得马上去行动;父母对我教诲时,得虚心、安静地听,并好好接受;父母给我订下的规则,是有道理的,得听从。以前妈妈叫我做什么事,我总是拖拖拉拉,有时还不肯做。现在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对的。我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妈妈叫我做什么我就马上去做。“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中教我们怎样读好书的方法,在读书的时侯,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如果光看着书本,但却心不在焉的话,那么就白读了。如果眼睛不看好书而却左看看右看看,也是白看了。口也要配合着念,把精神集中在书本上,几遍后,便会背了。

《三字经》“幼不学,老何为”呢?启发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不懂就要不耻下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玉不琢,不成器,”同样警示着我们一个人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过生活的磨练,长大后就难以成为大器,只有发奋,才能图强。“亲师友,习礼仪”是教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篇2:教师学国学心得体会

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李达武教授的个人简历。随后她幽默地说:“首先......很感谢未来的中国的总理级以及培养这样的最大权威额辛勤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讲座内容分五个部分来讲解......”听完李老师的对我院师生第一次的开场白,全场响起了激烈的掌声!讲座内容:

一、以古见今,启迪人生。

从博学的角度,可以用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我们以前学过这首诗的理解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来总结从这首诗:

1.向上感,追求欲

2.万物声声不息,生命在于运动。

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在看到大概的提纲后,李老师通过讲解例子,用幽默让大家轻松的接受她所将的意义。

二、拓展学识,净化心灵。

国学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以前的国王制度也就是现在的法制。在诸多的流派中,我国最奉行的是儒家。主要是从“仁”、“礼”这两个方面来说。仁,就是要有仁义之心。而礼则是通过我们读书,来学会中待人。我们读书的最初目的:名利知耻。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学会适应这个社会。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而我国的二十四史中《史记》就在其中。《史记》是以写人为主,是由我国文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感触深刻的写出来的。在《史记》中写了近一百五十多篇人传......然后简单的介绍了我国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李老师把诗歌用歌的方式唱给大家听,自己创的谱,深情的唱了《诗经》。而且老师还带动全场的老师同学一起唱歌,用歌的形式来记住古诗词。

三、丰富感情,提高能力。

我们要在学习中快乐着。因为伤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抛开烦恼,开心的过自己会过的更好。

四、边走边唱,健康向上。

五、心存感激,奉献爱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信,报得三春晖!”我们要感恩父母,他们一身都在为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要用好的学习来回报他们。也有句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回报我们的祖国、学校、老师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篇3:学点儿“国学”(中)

道学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其要旨是无为而治的理念, 其贡献是辩证法思想。道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提倡“道”的核心思想, “德”的具体表现, 坚持辨证地看待世界的观念, “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事方法。“天长地久”, 不为自己而生存, 所以能永久长生。人如果能做到没有私心, 这才能成就自己。“上善若水”, 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 因而最有修养的人不致招来怨恨。“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没有欲念, 清静淡泊, “天下将自定”。这些都反映了道家最显著的特点。综合有关说法, 可用一句话概括:清静无为看得开。

释学

篇4:国学:学管理,还是学智慧?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企业竞争的背后已经是文化的碰撞、交融、融合。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呢?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把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放到今天的现实中,我们可以看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把什么忘记了?这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像仁、像礼、像义等等这些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在今天是那么的有价值,因为你讲职业化、讲标准、讲流程,中国人没有感觉,但你把职业化、把标准化、把流程化转化为仁,转化为义,转化为礼,如此等等,中国人就有感觉了。”

那么,国学能否帮助企业家解决管理难题?国学热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些传统的国学理论与现象热度背后,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究竟有什么作用?它发挥的价值究竟又有多大?

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寻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我们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类越来越发现自己在一个精神空虚的时代,到处都在追求物质与金钱,而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且整个社会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企业家的视野、思维模式和人文底蕴决定了企业最终能够发展的高度。中国商界亟需从商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人文领域吸取营养,夯实中国商业文明的基础。面对世界潮流,我们响亮的提出“中华文化支持中国经济”的观点,中国文化从个人修身、齐家、治企等方面全面支持企业家人生幸福美满。

国学的兴起有信仰缺失的原因,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而我们在搞活开放的同时,并不会将信仰建立在宗教基础上。当我们照搬西方思维模式时,我们没有关注到其精神思维构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因此在物质社会中,当冷漠、缺乏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后,我们才回过头来从自己的文化当中去探寻,也就是说,当我们从西方管理学中无法找到答案时,我们就会回到自有文化中寻找答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谐,这使得很多人转而研究国学。

国学中的“道、法、术”

中国的企业只有依靠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才有可能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近几年来,国内外企业界兴起对《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热,这是管理发展趋势要求的反映。

在本期“知识架构”中,我们特别从“道、法、术”三个不同的侧面,对《易经》、《论语》和《孙子兵法》三大国学经典在管理上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道: 《易经》。很多管理专家已经认识到《易经》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是以易经及易学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的自身发展历程上来看,21世纪将由科学管理走向哲学管理,这种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管理哲学的兴起和文化的回归。《易经》PK现代企业管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法:《论语》。对中国人的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但《论语》还不仅仅如此简单。我们知道,《论语》是中国哲学的颠峰之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其中的管理哲学和方法才是其精髓。研究《论语》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运用,是一条寻找中国企业管理方法的理想门径。

术:《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兵法谋略典籍浩如烟海,《孙子兵法》是其中的集中代表,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皆把《孙子兵法》奉为经典。“兵战”与“商战”都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动用资源,通过对抗征服对手。《孙子兵法》论述的是用兵作战的规律(战略和战术),但同时其所揭示出的抗争哲学,对所有人类的对抗性竞争活动都具有普遍意义,当然也包括商业竞争。

反思西方管理

长期以来,作为现代商业社会后发力量的中国企业,是奉西方企业为师、以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为教科书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西方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内商界在反思西方公司治理不足的同时,也力图求助于传统文化,尝试从东方传统智慧中求解现代企业管理之道,以帮助企业寻求危机下发展的新策略,使企业管理者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国学的精华,将先贤的智慧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从而突破企业现实的管理瓶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的经营而言, 国学的商业价值何在?张其成作为国学教授, 他指出, 西方管理学骨子里还是“科学管理”, 科学的最大特征是逻辑推理、数理描述、实验验证, 因而科学管理主要是讲究数据, 重形式逻辑。在这方面, 国学的管理与西方管理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管理学是理性思维, 是左脑在起作用; 而国学管理学强调开发人的右脑, 提高人潜在的直觉判断力。

“现在的状况就是管理者受西方管理学的影响太深, 左脑非常发达, 右腿很粗, 但右脑很迟钝, 左腿很细”。张其成特别指出: 过度强调西方管理学的结果, 就是在企业管理中常常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国学与管理不是“对头”

现在市面上流行将国学和管理强行嫁接到一起的流行书籍就是代表之一,这些似是而非或者说是形似而神不似的理论,除了迷惑读者的视线,起不到任何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而且自一开始就把国学和管理的融合带上了错误的轨道,徒增大众因为国学受到糟蹋而形成愤怒情绪。

国学中的智慧对企业管理功莫大焉,但它毕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曾因出版《中国式管理》一书而蜚声内地港台的曾仕强,虽然对中国式管理极为推崇,但也承认中国式管理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没有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管理的管理科学。

上海本原企业咨询研究所所长沈玉龙认为,将国学融入管理时切忌断章取义。不要把西学和中国式管理对立起来,好像一讲国学和中国式管理就认为西方式管理没有用,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必须承认:西方经过上百年的工业革命和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总结出适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对中国的企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隔山不隔理,在许多方面,企业经营的道理是相通的,不存在中国和西方的区别,只有如何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如何进行的问题。

国学与管理

“国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中学”到“国粹”,再到“国故”,直至“国学”这一过程。不过迄今为止,“国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广泛接受的定义,国学与管理的“联姻”,是目前学术界与企业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这一话题,反对者认为这是一种“肤浅而可笑的现象”,而赞成者则认为国学“入股”管理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哲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走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需要。

国学与管理知识架构图书

《易经》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每一位管理者都期望具有把握变化规律的能力,以及让企业基业长青的方法,《易经》中的“通变致久”就是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无论是在企业的小组织,还是在国家层面的大组织,在处理人与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都能在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中看到《论语》的现代价值。

《孙子兵法》

篇5:学国学《论语》体会仁道

与经典同行,和圣人为友!

――题记

近日,深入学习《论语》感悟颇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曾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

《论语》中的仁道便在于“恕”。也就是说,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本身自己做到像别人这样了。如此你的要求才能心安理得,简单来说, 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到人做到。

“恕”,便是这样种由己及人的情怀,人性往往是自私的。自己不愿做的总想推给别人,因此,仁便是包容这种心思。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这都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人应该都有宽广的胸襟,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该宽宏大量、明白“宽恕”。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远离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眼中便只有你自己,早无他人。富人仔细琢磨这句平淡无奇的话却百思不得其解。富人虽得到了财富却丢掉了仁的准则,更何谈“达者兼善天下”的仁。

这何曾不像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他人语言行为刺激你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你有没有瞧不起他人呢,你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呢。以宽容真诚之心待人,他也一定会真诚待你。可见,论语中的仁道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做到“仁”其实并不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当他人有过失时,包容原谅他,别人会对你尊重万分;“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受人帮助与帮助别人,你就做到了真正的“仁”。

仁者还会在别人强加于自己时不恼不愠,平和地礼貌的拒绝,在拒绝时也考虑别人的感受,随时推己及人,拥有博大的胸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思考,不断琢磨。对修身做人,仁,甚至国家修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都应怀着宽容宁静的心奋勇直前,仁亦在其中矣!

篇6:幼儿园教师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国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师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

一、幸福与快乐

首先理解幸福的内涵,创造美丽的人生。从几千年的汉字就能看出古人的智慧:“人”撇代表男人,男人要顶天立地,捺代表女人,女人要学会支撑。“家”上面的宝字盖代表房子,底下的豕原意是小猪的意思,也就是说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群小猪,大家亲亲热热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亲人之间一定要学会表扬,学会彼此欣赏。“命”一个人只有一条命,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的活着。

其次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包括:喜、怒、哀、忧、思、悲、恐、惊,情绪的变化影响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恐伤肾等等。

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情绪调整到适度,这里总结了10条健康情绪的特点:

1、开朗、豁达,遇事不斤斤计较,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肝火或郁结于心。

2、情绪正常、稳定,很少大起大落或喜怒无常,能承受欢乐与忧愁的考验。

3、能给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等人热情,乐于助人,有同情心。

4、谈吐风情、文雅。

5、自信、乐观、有主见、能独立的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工作。

6、明智、少偏见、能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长处、短处。

7、对前途有信心,勇于上进。

8、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承认现实,并按社会要求行动。

9、对平凡事物保持兴趣,能不断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美的感受,快乐的享受生活工作,也会消谴。

10、尊重他人,能与人为善,和睦相处。

二、做心灵健康的幼儿教师。

张教授重点强调:“身心健康永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一)心里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正常)

2、有安全感,不会惶惶不可终日;

3、情绪相对稳定,乐观向上;

4、对自己有充分了解,并能作出恰当评价;

5、要有适应能力;

6、人际关系和谐;

7、睡眠正常;

8、心理行为表现与年龄、性别相等。

(二)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的主渠道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

2、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

4、创设良好的环境(人文环境、物理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5、了解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6、充分发挥幼儿园活动课的作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7、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发生师源性心理问题;

8、建立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三、以先进的幼儿教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陈园长讲了一天的课,中心只有5点,但都很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1、如何健全幼儿的体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节活动课前都应该动动小肢体、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幼儿创设思维。

2、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从小入手、从小事入手,德的教育是根本。

3、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态。教别人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喜欢,所谓“教人先教己,身先示范”,孩子就是一台24小时开着的录像机,所以老师和家长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成人对任何事有一个快乐的心态,孩子才能对任何事有一个快乐的心态。

4、灵活孩子的思维。

5、培养幼儿感恩的品德。

四、面向儿童全面发展和早期教育

钱教授说孩子要多听则聪;多看则明;多动则灵;多抚则通;并给家庭教育提了几点建议:

1、增加家庭教育的人数;

2、增加语言学习的机会;

3、多些家庭交流的机会;

4、家居环境别太安静;

5、多听故事少看电视;

6、家长鼓励伙伴交往;

7、背节奏感强的古诗。

五、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幼儿园老师要经常面对家长,和家长沟通要遵循两个原则:

1、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对待,而产生抵制情绪。

2、和家长谈话要有节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通过国培的十几天的学习我觉得我们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我们要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家;把同事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幼儿当做自己的孩子。必须克服自己的心里障碍,能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牢记学校的“合和”精神,让我们用真诚、坦荡的心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让学生成长,也让自己成长。

幼儿园教师国学培训心得体会2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幼儿园教师国学培训心得体会3

1)感受、收获、心得?

感谢园长给了我们这次跟果雪儿团队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例如拱手礼、鞠躬礼等等。以前的我只是对这些文化有些粗略的了解,那也是从电视、书籍中看来的,也没有详细的介绍,这次的学习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重要性,身为中国人我很自豪,以后一定努力学习。

2)下一步教学的规划?

这次学习之后,我打算先从日常生活中把国学的知识慢慢融入进去,让幼儿一点一点的“吃”进去,之后再开展国学课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幼儿对知识的渴望达到“童蒙求我”的境界,为了这一天我一定会努力的。

3)对果雪儿的建议,对园长的意见?

希望果雪儿可以继续把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去学,去知道,让国学走得更远,传播得更多,希望园长可以多多开发一些国学类的活动。

4)问题?

篇7:教师学国学心得体会

第一节课是太和一小付丽老师执教的三则《论语》。从开课伊始,她带领孩子们学习古代拜师礼仪,然后了解孔子,简介《论语》。学习第一则论语,先从注释理解词语,连词成句说出译文的方法,然后学习第二则,稍加点拨,最后学习第三则,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意思。这种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切的体会付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而本节课最精彩之处,莫过于观摩课尾声时,付丽老师指导孩子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学习国学经典。总之,听付丽老师的这节课后,坚信孩子们以后真的是“腹有论语气自华”。

来自阜阳北城小学的叶慧老师所执教的《道德经》,不仅让我感受到执教教师的深厚的语文素养,也感受到她游刃有余的课堂掌控能力。首先用《孔子拜师》引出老子,瞬间让孩子产生对老子的崇敬和向往之情,然后通过不同版本的书和介绍海外印刷的1600多版本的《道德经》从而勾勒出老子的形象,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介绍老子,一下子让学生们带着虔诚、崇敬的情感走进文本。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叶老师带领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古文今学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战狼2》的视频插入,战争图片的展示,很好的辅助学生,懂得“要做有道之人,不做无道之夫”的道理。最后,叶老师引导学生巩固积累,三读“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引出“知足常乐”一词,引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容易: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困难”。再次举例用玩手机和写作业作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都不能放纵自己,要学会克制自己…

篇8:学点儿“国学”(下)

墨家以“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为宗旨, 主张“非攻”, 反对诸侯的兼并战争, 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观念, 并以唯才是举的“尚贤”、消弥社会等级的“尚同”、反对奢侈享乐的“节用”作为治国方针。

法家主张制定法律, 加强国家权力, 注重发展经济, 实现富国强兵。

名家虽然夸夸其谈, 但是开辟了逻辑领域, 建立了逻辑学的理论体系。

纵横家通过从事政治和外交活动, 主张“合纵”——连六国抗秦, 或“连横”——拆散六国联盟, 为以后的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阴阳家提倡阴阳五行学说, 并用来解说社会人事。

杂家博采各家之说, “兼儒墨, 合名法”, 保存了各家的思想资料。

兵家“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优秀军事著作, 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农家坚信农为衣食之本, 主张推行耕战政策, 发展农业生产技术。

医家行医治病, 中医中药疗法至今有益于民, 在世界上也得到盛赞。

此外, 还有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隆礼”、“重法”、“使天下皆出于治”的观念。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 在汉初对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社会元气,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不入流的小说家, 其作品也大多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

其余各种学说, 虽然只关乎国学枝叶, 但是浩瀚如海, 投身进去, 任君遨游, 领略风情, “不亦乐乎?”

篇9:学国学经典感想

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经典教育

合川区尖山小学教师 夏忠

听了国学大师们的国学经典课程讲解,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工作特点,感触颇多,窃以为:国学经典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思想、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是中国人就要学国学经典。

温家宝总理面对世界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儒尔文雅、富有修养的大国总理形象。毛泽东、温家宝等伟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塑造灵魂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精深厚重的根,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坚持从小诵读国学经典,就会知书达礼,品德良好,提高文学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0-13岁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孩提时代孩子的理解力发展缓慢,比较薄弱,只鼓励孩子背诵,不强求理解,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这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以后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发展,到了一定年龄,再经过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

能“薄发”呢?因此,组织和指导孩子们从小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诵读一些国学经典,及时播下国学经典文化的种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孩子拥有了国学文化底蕴,就拥有了通向成功人生的绿卡。小学教学中从孩子的美好未来出发,以“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为载体,选择《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书籍,根据学习能力,在每个年级开设了不同的国学课程。同时,学校通过宣传诵读国学经典的好处,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倡导家长每天与孩子“相约今晚八点”,陪孩子读30分钟的经典。家校配合,创造了良好的诵读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更加乐意亲近经典。

篇10:快乐学国学

无论齐鲁大地,京都重畿,还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偏远山区,少儿诵读经典活动持续不断,而且规模日渐扩大,这是几十年来难以见到的文化教育盛事。对此,我抱以乐观态度:国学复兴,是中华文明复兴的“报春花”;少儿读经热,意味着民间大地草根发芽,中华文明的春天肯定到来。但是,少儿国学教育自身如何健康、持久、多样化的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一个问题无可避免地摆上台面: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主张在国学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上,紧密针对儿童心理年龄特点,“赤橙黄绿青蓝紫”,开展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实验。大家“和而不同”,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在竞赛中共同前进。之所以发出这项呼吁,是因为我不认为背诵整部《论语》或全套《四书五经》就是国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如何淘选精髓,择其大要,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把国学生动有趣地教给孩子,并引领他们“学而时习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一种观点,把教育的效果预期在小学童长大成人之后的某一天里突然触发灵感,复苏记忆,“顿然开悟”,于是主张只读不解,只管一本一本经典背下去。这样长久地仅以背诵为教育手段,难免使国学教育简单化、“空心化”。儿童有权利在现实教育中即时受益。童年,不仅是“学国学”的起点,而且完全可以是“用国学”的起点。

“近水楼台”应该“先得月”,不该“头顶太阳走夜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殆”,先师是不赞成把“学”与“思”隔绝开来的。先师

夸赞颜回“闻一知十”,主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了强调:必须让受教育者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君子不器”,儿童也应该“不器”。只读不解、只管背章句,不管解其义,仅满足于朗朗成诵、倒背如流,是低估了儿童的思维,是教者主观上限制了儿童的思辨力。《论语》即 “仁学”,“以近取譬,仁之方也”,不“以近取譬”,不引导儿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实在对《论语》所载的孔子一贯的教育主张说不过去。如此下去,会不会重蹈历史老路上私塾失误的辙印——“死读书”?

《论语》开篇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成功的教育方法必须包括“学”、“习”、“悦”三要素——不仅“学”,还要“习”,不仅“习”,还要时时“习”,不仅时时“习”,还要“悦”。南怀瑾先生解释“习”为“见习”,山东潍坊高绪利先生在其网文《前无古人的注解——<论语妙义>简评》中把“习”解释为“实践”。“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使人脱离蒙昧、形成高尚人格素质的关键。排除了“习”就架空了“学”。我认为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必要回响在每一间国学课堂,有理由叩问每位国学教育工作者:“传不习乎?”

我赞成高绪利先生的观点:“‘学’和‘习’的无限循环,不至于中断,且能加速度递进,关键在于是否能‘不亦悦乎’。”“如果没有这两条最基本的获得,说什么长大了如何辉煌、发达,统统是骗人的鬼话,学生必然厌学、逃学、出走、轻生。”痛哉斯言,鞭辟入里!

在儿童国学教育活动中,我尝试应用孔子先师的教育思想,做过一番实验,总结了名之曰“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在此做以汇报,就教专家、同仁。

一、淘选精髓,择其大要,自编教材

宋代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权且用这个说法,“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那么另外“半部”呢?少儿国学教育主要是帮助儿童懂“修身”,学做人。对儿童来说,“齐家”尚在其次,那么用余下的“半部论语”之“半部”,学习“修身”,应该是足够的。

我以《论语》为主,兼采其他(比如《孟子》《孝经》《史记》),荟萃了百条孔子语录。主要内容:

(1)以公认的孔子思想精髓,暨具有全人类普适价值的,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德不孤,必有邻”,附以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构筑教材主干;

(2)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展示孔子博爱世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问‘伤人乎’,不问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次之,帮助儿童了解孔子生平大致的,比如“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与学生失散于郑国东门外遭到“丧家之狗”的讥笑,而孔子大度的自嘲“形状末也”,“然哉然哉”;

(4)再次,孔子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如“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5)要点:与儒家后学主张的“三纲”保持距离,着力从现代意识认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提取教育资源,对“忠”“孝”“和”等道德信条列以专章;

(6)继之,收录孔子察人论世的警言名句,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如此等等,教材收录孔子之言,总计不过百条左右。

如此编辑教材,我的理由:儿童时期记忆力好,越好就越应该选取他们可受用终身的精神之宝,帮他们获得永久所有权,以便享用终生,而不是滥用儿童记忆力,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我主张:与其一字不漏的背《论语》,不如有针对性的“银里挑金”,记诵精要。

二、编撰教材的五项原则

为了实现国学教育现代化、普世化、生活化、趣味化,我为自己确定了编撰教材的以下原则。

第一个原则:既要继承前人释孔的成果,也对某些孔子语录作出符合孔子思想本义的新的或深入的理解

例如,“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多被忽视,鲜有引用。我发掘其内涵,大力阐扬。当剖解了“乐道人之善”的含义,家长们恍然大悟:原来孔子是“赏识教育”的鼻祖啊。老师对小朋友任何的成长进步、“才智萌芽”、“修为闪光点”,真诚、慷慨、一一地“乐道人之善”;小朋友之间互相“乐道人之善”;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孩子乐道父母之善。国学馆师生之间、小学童彼此之间、父子母子之间其乐融融。我的第一个实验基地——哈尔滨博厚国学启蒙馆,把“乐道人之善”运用得出神入化。

对于“君子不器”,我不拘泥一些注本所解释的“君子不应该只有一门本事”,而是解释为“君子的头脑不能仅仅消极地做容器”,并把“君子不器”作为“仁义礼智信”中“智”类语录的核心之语、领衔之语。这是因为贯通了孔子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就会发现前人对“君子不器”的解释,未免 “窄化”了孔子思想,是不确的。孔子鼓励门人弟子“当仁不让与师”,他不满意自己最喜爱的高足颜回“于吾言无所不悦”,都可以佐证孔子是鼓励君子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把脑袋仅仅当作“容器”的。这虽然是对于一则孔子语录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但却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观照了孔子作为思想家的伟大光彩,对于贯彻案例式教育法,塑造当代儿童健全自由的人格心理,大有裨益。

第二个原则:在乐中学国学,因学国学而乐

荟萃孔子之言,不是注字、解词、译句就完事大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极其珍视“情商”的要素——“乐”。我编撰的实验教材,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诉诸她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针对幼稚园儿童编创《拍手歌》,从“你拍一”到“你拍十”有序有机地贯穿了15句孔子名言;为小学低年级编创《学孔童谣》,引用二十余条孔子名言;为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一二年级编创《孔子歌谣》,有机有趣地引入80句孔子名言。例如《学孔童谣》:

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有一位好老师。(合:)好老师,他是谁? 大名鼎鼎孔夫子。(合:)对,大名鼎鼎孔夫子。

孔夫子,“少也贱”,(合)从小就过苦日子,三岁父身亡,十七母去世。自古寒门出贵子,(合)艰苦环境走出了中华伟人孔夫子。孔夫子,有志气,自强自立又自律,(合)“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 逾 矩”。„„„„ „„„„

在歌谣语境中记诵孔子言行,上口,易记,不须冗言注释,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孔子的高尚人格以及言行内涵。例如《孔子歌谣》中关于“孝”:

孔夫子,讲“孝心”,他说:(合)“孝,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衡量人,看人品,首先看他怎样对待父母亲。

(一小朋友上:)要说孝,那不难,长大了我赚好多好多的钱,我让爸爸和妈妈,吃得饱,穿得暖,养活他们过晚年。

小弟弟,听我言,你的话,不全面。吃好还要心情好,穿暖更要心温暖。子由问孝孔子说:(合)“今之孝者,谓之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对呀,人和动物不相同,不仅需要衣食饱暖还要享有好心情。父母操劳一生为了儿女儿女不领情,得不到爱得不到敬,你说父母那是啥心情?(合)谁都不会永不老,谁都不会永远年轻,孝道一辈传一辈,人人都对父母孝,人人都对父母敬,你的父母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你我他她大家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经过精心设计、含有表演情趣的语境,比枯燥的名言解释更受欢迎。比如根据台湾首富蔡万霖先生讲的“大海龟拜寿”的故事,编成诗歌剧,蕴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儿童评书《说三国讲论语》蕴含“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哈尔滨博厚国学启蒙馆馆长孙嘉宜,登门拜请老曲艺家来给孩子们指导演练,老老小小,三世同堂,孩子们既受到孔子思想的恩惠,又享受了施展才智的快乐,国学启蒙馆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园。

符合儿童年龄,贴近儿童心理,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正如孔子所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第三个原则:学哈佛,拜孔子,用案例贯彻“启发式”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育原则,是在教授基本理论之后,让每个学生都面对800个案例,集体研讨,一一发言,多角激辩,成绩获优,才能毕业;而且哈佛大学商学院每年都从世界各地重金购买案例,以便更新教材与时俱进。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信念:“一个优秀案例胜过一千个正确答案。”所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培养出大批精英,从此案例式教学法风靡全球。我用“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编撰的教材,同样贯穿案例式原则。

案例教学法其实与孔子启发教学法一脉相承的,孔子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出示“一”,让学生联想并道出“三”,“闻一知十”更好。这个“一”其实就是案例,“三”或者“十”就是案例的追求。而终极目标:培养“君子”——要的是“君子不器”。

所以,在我的实验教材中大量使用自己撰写的和转载、求购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下举一例,如转载了这样的图片:

两组照片不着一字,只让孩子们观察,结果“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马上联想到“汎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联想自己,评论社会风气,情动于中,学有所用,发言踊跃,作文动情。与单调背诵、枯燥说教相比,案例里有孩子们参与的空间,有孩子们伸展思维的乐趣,这应了一句俗语“钓的鱼比买的鱼香”。案例教学是人类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教学途经。

第四个原则:人际道德伦理和人与自然伦理并重

我的实验教材,先从孔子思想汲取人际道德伦理的教育资源,继其之后,紧接着推出孔子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思想资源。

大自然给与人类恩惠,人类应该知恩图报,节用慎取。人类对大自然的傲慢冷漠、无偿掠取,已经使人类生存的危机日益迫近。孔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很丰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例证。孔

子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仅是“为生民立命”,也是“为天地立心”,不仅是指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法则,也是指导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二法门。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逻辑关系,必然推演出这样的命题:“对大自然仁爱,就是人类自爱”。为了阐发这一思想,我撰写了如下案例:

我是一条河

我是一条河/一条快乐的河/穿过乡村,穿过城镇/灌溉两岸庄稼花朵/观赏蓝天白云、万家灯火/我奔跑我跳跃/一路撒满欢乐的歌

我是一条河/一条美丽的河/碧绿的水面荡漾清波/老人在我身边钓鱼/孩子在我身边嬉戏/匆匆赶路的人凑近我解渴/人们称我是“母亲河”

我是一条河/现在是被人害怕的河/鱼儿诅咒我/鹅鸭躲避我/十八九的孩子泪洒河边/长年喝了我的水/他们升学、参军体检不合格

我是一条河/一条无奈的河/工厂向我排放废水/土地向我渗透农药化肥/我的怀里充满污浊/即便是超大的“垃圾箱”/我也已经“超负荷”

我是一条河/我是一条有性格的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我不能再沉默/人们啊,与我同归于尽/难道是你们的选择/为了拯救你自己/快来救救我

【读后研讨】

“河”的回忆、控诉、警告,说明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再如: 森林和猎户的后代

有这么一个家族,祖祖辈辈是猎户,“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猎户忙坏了,年年捕猎獐狍野鹿,岁岁锅里野味飘香„„ 到了曾祖父那一辈儿,飞禽走兽不见了,“靠山吃山”,伐木为生吧,一声“顺山倒喽!”“轰轰隆隆”原木滚下山,日子过得还可以。在祖父那一代,森林伐光了,留在地面的树墩有一指多高,好咧,齐根截下它,背到城里卖“菜墩儿”。

到了父亲那一辈儿,树墩不见了,好在地下有树根,刨开地面挖树根,艺术家乐颠颠儿地买回去做“根雕”。

到了儿子那一辈儿,黄沙“大丰收”,儿子的儿子们跑去卖黄沙。再后来,建筑公司不需要林业工人的后代供应黄沙了——城市周边黄沙铺地,谁会舍近求远?

再后来,住在大山脚下的最后一对老小也要撤离了。想到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爷爷两眼干涩,欲哭无泪;孙子眺望黄沙中露出的校园一角,眼角流出一滴泪,这是小镇的最后一滴水。

祖孙二人走了,渐去渐远,沙地上两双脚印不见了„„

【读后作文】

联想孔子思想,围绕“对大自然仁爱,就是人类自爱”,自己选材,体裁不限,写出自己感受。

以上案例,学童们喜欢朗读,争相表演,并且由此及彼,写出很不错的作文。12岁的哈尔滨市抚顺小学5年级学生夏雪写出《雪人的一年四季》,9岁的哈尔滨市虹桥小学4年级学生陈昱昊写出如下小诗: 假 如

树叶消失了

太阳像大火球挂在头顶上

树干消失了

再也听不到鸟儿歌唱

森林消失了

我的诗不用写了,写也只能写在沙子上

而且很快一扫而光

因为世界成了沙尘暴撒欢儿的广场

第五个原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中教国学,在教国学中贯通东西方文化

复兴不是复古,复兴东方文化,不是为了对抗哪一方文化。孔子思想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相比,虽有不同,多属“和而不同”。孔子思想一经冲破土掩尘封,我们为它拂尘拭埃,砺垢磨光,使其重放普世价值的光辉;再而通过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比较、汇合,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使国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智慧系统。目的只有一个:建设当代中国儿童的心灵家园。

例如,在我编撰的这部教材中,有一篇儿童对口快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插录了联合国大厦里用25000多块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壁画的图像,以及壁画上的《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 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用以印证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正如许多外国学者所说,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借此启示孩子们:孔子是世界的,就更应该是我们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如此一致,我们就更该“学而时习之”。

再如,在教材之一的《礼之用》集体表演童谣中,运用 的说唱形式,在言明“礼之用,和为贵”之后,“小朋友们懂礼仪,大家真是了不起!中华民族讲礼仪,世界各国都有礼,听我讲讲西方的礼,小朋友们乐不乐意?(合)乐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见贤 思齐”。于是引出1902年“泰坦尼克号”大海难的故事,大批妇女儿童

优先获救,是因为西方社会长期形成一种尊重妇女的礼仪:“Lady first”——“女士优先,请。”“万丈高楼平地起,参天大树有根基。咱们的礼要发扬,别人的礼要学习„„”学童们在歌谣声中,理解了对中华古老的“礼”的价值,又潜移默化的获得了“礼”在现代的升华。

三、“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具体做法

哈尔滨市博厚国学启蒙馆,是我的“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第一个实验基地,第一批实验成果是在博厚国学启蒙馆的一所10几平米教室、最小4岁、最大14岁的30几个孩子中间近一年时间内取得的。馆长孙嘉宜热爱国学教育,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师接受培训刻苦自修,她从2002年就从事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成绩卓著。我的教育实验活动得益于她的招生、组织、配合,以下工作汇聚着她的心血。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第一个理念:“有教无类”“后生可畏”。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对教育内容的定位:“学国学,学做人,练演讲,写作文”。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教学流程:“关起门来学经典,敞开心扉谈体会,抬起眼睛看天下,低下头去写作文,走出门去做演讲,以近取譬做君子”。

师生之间、学童之间共同遵行的行为方式:“乐道人之善”“见贤思齐”。

演讲口才与作文,是“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运行的双轨。对此,我稍作重点加以介绍。

许多家长往往抱怨孩子性格内向孤僻、见人不爱说话、不会说话,不爱写作文、写作文头疼„„其实每个孩子对于表述他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都是天生的演讲家、天才的作家。问题是让他们讲什么、写什么?言不由衷,笔不由心,言不感兴趣之言,写引不起乐趣的现代八股文章,产生隐性或显性的抵触与反感都是理所当然的。

关键在讲什么和为什么而讲,写什么和为什么而写。国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语》,如南怀瑾先生所说是“老百姓的杂粮店”,日常所需,须臾不离,融进血液里的东西,以近取譬,案例提供思考空间,在发言讨论中,只有掌声鼓励,没有讥笑呵斥,享受到的是交流的快乐、对成功的肯定,没有孩子会久久呆而坐不发言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春鸟噪林的场面,那时真是孩子们放飞思想、畅抒感受的心灵节日。遇到争论是经常的,怎么办?提示以儿童学过的“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个个孩子都学会了逢有不同意见,先说“我提一点小小的建议”,被建议者无论采纳与否,都要道一声“谢谢”。作文也是这样,每篇作文写完,大家赏析、点评。不同意见的交流都是“君子之争”。所以在博厚国学启蒙馆里孩子们特别开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乐融融。

如果一个国学馆被屏蔽在社会之外孤零零地自教自学,断难有太大发展。黑龙江省文联以及省文联下属的演讲协会举办全省演讲大赛,少儿组的比赛题目是“我与孔子”,这标志着社会团体对推广国学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和大力行动了。春苗破土逢甘雨,“时来天地皆同力”,博厚国学启蒙馆小朋友参赛面达到100%,人人有讲题,有的是教材里示范演讲稿,有的是家长、教师、孩子共同打造的讲演稿。在这场比赛中,孩子们摘银掠铜、大胜而归。博厚国学启蒙馆随后成立了“少儿国学宣讲团”。由于邀请单位很多,博厚国学启蒙馆只选择了两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做了三场演讲。有一次,一位小学一年级小女生由于个子矮,被教授抱到讲台上,站在教授的讲台桌上演讲,这件事被传为佳话。

作文训练,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说我心”,不硬性规定孩子们写统一的题目。作文题目因人而异,因材施“题”,引导他们围绕在国学班中所学所思所感所作所为而写,记录他们学做“小君子”的体会和成长进步。这样做法使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作文不再是遭罪,而是快乐的经历,许多孩子不写则已,一写就一发而不可收,甚至连写几篇还不肯罢手。这种教育模式,“学”与“习”得以紧密衔接,“悦”可以一以贯之,孩子们“乐亦在其中”。博厚国学启蒙馆的小学童回到所在的学校,老师惊讶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上一篇:庆“七一”歌咏比赛主持词下一篇:中国最认可的英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