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2024-09-08

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共11篇)

篇1: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作为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诗不仅在当时,更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王维替中国诗歌定下了地道的诗歌传统,其山水诗的寂静空灵精神,也深入民族骨髓,内华为中国美学稳定的艺术趣味和心理结构。

一、了解文学创作背景

中国素来讲求知人论世,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点:知人,即我们要知道作者的个人经历,个人素养,以便将作品与作者更好的结合;论世,即我们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自身原因:将诗歌与绘画、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其本身就对诗歌、绘画并对音乐有很深造诣。诗人兼画家的身份,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使用画家绘画技巧,使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色彩上显示出独特性;王维的母亲崔氏,师从北宗神秀大弟子普寂禅师三十多年,受母亲影响,其兄弟、妻子皆信佛,王维则是一位前程的佛教徒,也以玄谈为乐,呈现出素雅幽淡的特征。

社会原因:盛唐盛世造就了王维,造就了“荣光外映而秀色内含”的王维体。盛唐是王维的时代,盛唐诗歌的主流趣味是以王维为领袖的都城诗的趣味。王维的一生,自其少年时代便声名卓著,而到花甲之年则更加为世人所重,长安地域的贵族文化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期半归半隐,作品也呈现出恬淡静远的特征,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处境密不可分。

二、从审美的角度看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在诗歌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也被誉为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人物”。王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其精湛的文学笔调和艺术就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音乐美

王维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其对《九歌》进行了很好的继承。虽然他创作的骚体只有9首,但有《鱼山神女祠歌》、《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等好诗。对“兮”字的继承,使得诗歌舒缓、悠长,具有音乐美。

大量使用叠字,增加语言的音乐性。王维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约有60余首。王维从《诗经》、《古诗十九首》中吸收营养,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叠字的运用能够如此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绘画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一大赞誉,诗画的完美混融与其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绘画原则全面而恰当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王维诗歌中色彩词有25个,在诗歌创作中出现过335次。

王维的诗也善于运用各种线条进行山川景物,运用多变的曲线描绘复杂的物体,这是绘画的常识,王维灵活的运用到了诗里面。“雾中远树刀洲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也是运用曲线来写景状物。

禅意

成长在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家庭中,禅宗思想潜移默化的对其产生影响,王维《请施庄为寺表》说:“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再加上盛唐寺院众多,佛教文化繁荣,使得其作品也有很多与禅有关的所在,尤其是后期对现实不满,决定隐遁后,禅意作品更多。隐居期间,他长持斋戒,日日禅诵,过着居士的`生活。正如《山中寄驻弟妹》一诗所说: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三、从一字、一词、一句中体味王维的诗歌艺术

“兮”字,叠词的使用,使得王维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词秀而调雅。

色彩词在诗歌中起着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的作用,当与具体的物象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王维诗歌中使用的颜色词有25 个,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诗歌中335 次,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对色彩的选择表现出集中性、以白青为主、素雅色调为主色调的特点较为明显。线条词,用长短、曲直、粗细等勾勒物体的轮廓;利用空间词对描写的画面进行构图。《送邢桂州》中,“月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积雨辋川庄作》中用色彩、光线的强烈对比准确地表现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

四、王维诗歌中的山意象、水意象、禅意象

王维诗作中的山水意象禅意悠远、恬淡、宁静,但并不枯燥、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常采用因物寄托的手法来表现某种时空条件下的主观感受,他还以耐人寻味的独特抒情方式,使作品的含意更委婉,诗情更醇厚。

王维诗歌中也存在大量水意象,因为王维向往幽静的生活,所以,他的诗歌作品也表现出淡泊纯净的境界。他将以动趁静、静中有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王维的诗歌创作和他的佛教信仰密不可分,诗歌创作中常流露出一种禅趣。此外,也受时代的影响。不得不在对现实社会的屈从下寻求解脱而禅宗正是主张“静心”“觉悟”王维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幽怨、宁静的笔调。

五、赏析王维,对诗歌研究与创作的意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文学也很好的体现了一代的社会风貌。文学创作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时代风貌,也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研究客体。

其作品将文学、绘画、禅意、音乐、世间百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蓝本。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重新认识自然、体验生命、回归本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篇2: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论文关键词:文学创作;鉴赏;想像

论文摘要:文学是传达人类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内部所深含的意义。但是语言文字只是负载着意义的符号.人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做到真正地阅读作品.获取作品内部的深层意义。创作也是运用想象进行创造的过程.丰富鲜明的想象在文艺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篇3: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杜甫, 字子美, 河南巩县人, 自号少陵野老, 杜少陵, 杜工部等。杜甫, 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一生作诗三千多首)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的生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壮游时期, 固守长安时期, 陷贼与为官时期, 漂泊西南时期。

读书壮游时期, 杜工部像所谓“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生活, 是诗人创作的准备时期。这时期杜甫的代表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全诗没有一个“望”字, 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 由远望到近望, 再到凝望, 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而这一时期正处在开元盛世, 恰逢唐玄宗统治前期, 励精图治, 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 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 在选拔人才方面, 玄宗亦对科举制度改革, 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 以减少冗官的出现, 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因此政治清明, 政局稳定。

文学创作离不开政治。正是这清明的政治、稳定的政局背景下, 才为杜甫无忧无虑的读书游历创造了机会 ;正是开元之治, 玄宗选贤任能的科举制度改革下, 杜甫才能在北游齐鲁时重情抒发人生抱负与理想, 创作出传世佳作。尤其一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意为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 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

固守长安时期, 杜工部过着“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是杜甫生活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变时期。其代表作《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 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此诗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 但在惟妙惟肖的描摹中, 隐含犀利的匕首, 讥讽入木三分, 是讽刺杨氏国戚之奢侈淫乱, 侧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而这一时期的政治状况是唐玄宗不再理会朝政, 朝政由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把持。

文学创作离不开政治。固守长安时期, 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李林甫为示“野无遗贤”, 让科考应试者全部落弟, 杜甫亦不可幸免。正是受进士落第、朝政腐败政治的影响, 不仅使杜甫政治理想受挫, 而且生计也无着落, 跟着其诗歌创作风格也在迅速转变。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 使其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态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

陷贼与为官时期, 杜工部过着并不得志并不如意的生活, 这是安史之乱为祸最多的时期, 也是杜甫创作成就最高的时期。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哀江头》等。其中《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 (757)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 满目凄凉。全篇围绕“望”字展开, 前四句借景抒情, 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 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 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不禁触景伤情, 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体现了诗人爱国之情至深。是的, 这一时期正值安史之乱, 政局动荡, 战乱频发, 民不聊生。

文学创作离不开政治。国将不国、社会动乱、人民苦不堪言的政治状况, 直接或间接导致杜甫政治生涯受阻、情感忧国伤时、抑郁悲愤。《春望》中“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 , 搔头思考 , 白发越搔越短 , 头发脱落 , 既短又少 , 简直不能插簪。在国破家亡 , 离乱伤痛之外 , 又叹息衰老 , 更增添一层悲愁。这首名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理, 还恰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漂泊西南时期, 杜工部仍然既不得志又不如意, 这一时期仍旧动乱, 也是其创作仍然丰收的时期。《蜀相》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借游览古迹, 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 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他写《蜀相》这首诗时, 政治局势动荡、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 生灵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 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 无限仰慕, 倍加敬重。

文学创作离不开政治。杜甫漂泊西南, 政局不稳, 安史之乱余波仍在, 再加上吐蕃回纥入侵, 蜀中军阀又相机叛乱, 想过太平日子依旧是不可能的。《蜀相》“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可谓此诗的“诗眼”。诸葛亮为兴复汉室, 六出祁山终病死五丈原, 可谓壮志未酬而身先亡, 诗人因政治动乱、饱经丧乱而屡失意, 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怎能不激起失意英雄的仰慕和叹惋之情呢?

篇4: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王维;佛教;诗歌

【中图分类号】 J207.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30-02

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传播和发展,至唐代,已和中国的本土文化进一步融合,获得了独自发展的态势。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各宗派创立,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士大夫研习佛学理论成风,与各宗派名僧进行佛学义理的广泛交流,佛学理论逐渐渗透到他们文学创作的思想意识中。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其诗歌无不渗透着禅宗思想。

王维早年即习佛,他的名字就是由于崇佛而取典于佛教维摩诘居士的。《新唐书》称其“与弟缙齐名……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1]王维信奉禅宗,尤其对南禅宗的佛理有深刻的理解。《旧唐书·王维传》云:“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2]在唐代崇佛风气的盛行,士大夫与佛教僧人普遍来往的环境影响下,王维亦与不少僧人结识。这可见于他诸多反映与僧人往来的诗,如:《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过福禅师兰若》、《饭覆釜山僧》、《同崔兴公送衡岳瑗公南归诗序》等。与王维结交的僧侣中,他与禅宗关系深厚。[3]因此,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主张对王维的诗文创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经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他一心想到佛教中去寻求自我解脱。他表示:“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他感叹:“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许多诗文流露出他内心向往超离世事,得到思想解脱的渴望。因此,王维被誉为“诗佛”。

王维的诗深受禅宗影响,他往往把佛典章句、佛学理论以及对佛学思想的理解融入到诗文的创作中,写了不少禅理诗宣扬佛理,表达他对佛教的理解和对人生的体悟。如《过香积寺》直接引用佛典: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4]

这首诗是诗人以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静环境,从而营造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其中末句的“毒龙”是出自《涅槃经》来喻内心的欲望和妄念。这深山孤寺正是安禅的好地方,通过安禅祛除内心的妄念。又如: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4]

诗中的“法身”“天眼”就是借用了佛教的原义,“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通过佛学概念表达他对世界的认识。他认为要通过诚心修行而得到的“天眼”去观察世间的形形色色,才能认识这个世界。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4](《登辨觉寺》)

这里的“初地”,即菩萨十地中之第一地,诗中借作寺外的路径;“化城”也是借用《法华经》中化城事,诗中指代寺中的殿宇。[5]

还有宣扬佛教理论的诗,如《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和《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4]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4]

这两首诗是对佛家缘起理论的宣说。王维认为因为人有了贪念才感受到病痛,而人所执着的声、色都是虚无的。他作此诗是希望胡生能战胜自己的妄念,才能摆脱痛苦。王维借诗宣扬了佛家的因缘缘起理论,整首诗充满了禅学思想。

王维的禅理诗更多的是表现他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人生态度。禅宗主张自性清净、万有皆空、顿悟成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王维认为一切的苦难都不过是自寻烦恼,要以内心的自我解脱来克服。因此在诗歌中他一方面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和仕途不顺的愤愤不平,但是又表现逃避、无奈、超然的态度。如《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4]

诗的前部分是对现实的不满,而最后笔锋一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表现的是一种避世、任运随缘的人生观。又如前文所引“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诗人感叹“黄金不可成”,否定了道教炼丹服药祈求长生,只有信奉佛教,以佛教的灭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达到心灵的无生无灭的境界。这是他对清净、悠闲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此外,王维还有关于佛教修习的诗。如《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描写了修习的方式: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4]

如果说上述的禅理诗还能看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的痕迹,那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则是将宗教情感融于诗歌的艺术创造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为唐代诗坛创造了一番新景象。这类山水田园诗“不专门讲佛理,也不大量运用佛教术语典故,而是在禅宗的影响下,构成禅机理趣”。[5]禅宗修习就是要达到自性清静、物我两忘、心灵获得闲淡自然之意味,因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描绘的是一种“空寂”“闲适”的意境。他笔下的自然之美是安宁祥和之美,人物之美是一种物我两忘、内心清净之美。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4]

诗人描绘隐居终南山空寂幽旷之景和欣赏美景悠闲自得、随遇而安之情。其云卷云舒正是写出了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又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4]《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4](《鹿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山居秋暝》)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4](《辛夷坞》)

王维的山水诗喜欢用“空”“寂”,这正是他宗教情感的自然流露。在这些山水诗中,没有纷争和喧嚣,有的只是大自然的秀丽风光。王维的田园诗亦是他禅意的流露,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空”“寂”“闲”的境界。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4]

这里俨然是一幅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图。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徐徐归村。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让他感到田野上的一切都有了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由此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又如《赠刘蓝田》: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4]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野望》)[4]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归辋川作》)[4]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4]

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开阔的原野、宁静的村庄、兀立的山峦,景色秀美却自然朴素。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一种“空”“寂”之美,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些诗里他讲求的“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是有生命力的“空”。 禅宗讲“空”,认为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幻想,因而是空。但是万事万物又是佛的显现,即前面所说的佛的法身的显现,因此禅宗并不回避有,认为佛性正是这空与有的合一,也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在上述所引的诗中,我们能听到花落鸟鸣、潺潺流水、瑟瑟风声的天籁之音;能看到辛勤劳作的淳朴村民,能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山水田园的景致伴随着这些浮动的气息,自然之美在诗人笔下祥和安乐、有声有色。无怪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唐代崇佛风气浸染之下,王维的诗歌深受佛教影响。其禅理诗以诗说禅,有纯粹宣扬禅理,也有将自然景物与佛理的体悟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不过让世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其山水田园诗,他把禅理完全转化为艺术之美,将自我融于自然万象之中,以宁静淡泊的心境去聆听万物的一呼一吸,寄情于山水田园,归隐于心灵。无怪苑咸在《酬王维序》里称赞王维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4]

【参考文献】

[1]《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

[2]《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中华书局.

[3]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4]《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一百二十七,一百二十八, 一百二十九.

篇5:王维诗歌鉴赏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 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指出王勃的《山中》一诗中的情景关系。(4分)

(2)两首诗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区别?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4分)情景交融,(1分)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表达悲伤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具体分析2分)进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1分)

(2)(4分)王勃的《山中》抒发的 是诗人的旅愁归思。(1分)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诗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1分)

王维的《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初冬时节山中景色的喜爱与喜悦之情。(1分)诗歌细致描绘了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热爱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分)

篇6:王维诗歌鉴赏简案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王维生平及诗风特点

2、理解王维诗歌的思想感情

3、掌握王维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在高考中能科学解题。

(三)、情感目标:感悟王维诗歌中的闲情逸致,领略如画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从形象、语言、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王维作品,掌握王维诗作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难点:王伟使各种的禅意理解。

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先练后讲反思法

五、教学安排:两课时 本教案为第一课时教案。

本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王维生平,掌握王维诗歌形象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以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引入课文

《诗经》——陶渊明——南朝谢灵运、谢眺等——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王维、孟浩然。

二、王维生平:介绍王维生平,知人论世,为更深入学习准备。

三、主体:

(一)、欣赏课文中王维诗作: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内容感知:朗读、学生描述内容(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时间、环境、诗歌情境一一阐述): 参考:(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看吧,垅中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听吧,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动听的啼声。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于人无碍,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后四句抒写幽居山林的生活乐趣。

2、题目:请你试着从绘画美的角度,感悟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分析解题思路:要做这个题目,我们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呢?牵涉到绘画美,那一定是关于画面,所以我们要确定作者写了什么(列举意象,重绘图景)?怎么写的(确定表现技巧)?写的怎么样(阐述表达效果)?为什么写(结合诗歌主旨)?(1).哪些诗句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

A.首联写田家生活。写出了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展现了一幅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农家生活图景。....

B.颔联写自然景色。

诗人选取了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两种景象,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准确把握物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神,鲜明地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2)本诗表现了王维怎样的思想志趣? C.颈联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清斋素食。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充满了闲情逸致。....D.尾联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诗人自谓自己是野老,运用了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写自己澹泊自然的心境: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3)、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寓禅理(脱离尘俗、幽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于写景叙事中; 用典明志。

(二)王维诗歌中的自然景象——“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解题思路:景——境——情)

明确:①诗中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等自然景物,以及浣女喧竹、渔舟穿莲的百姓生活;②构成一幅清幽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秋景图;③表现了作者对安闲淳朴生活的向往。

(三)、王维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诗人自己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问题:请简析“山客”形象?(思路:结论——分析——意义)

明确:①本诗中的“山客”是一个享受闲散生活的形象; ②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甜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 ③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田园自由闲适生活的诗人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2、诗中人物生活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题:尾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思路:结论——分析——意义或效果)

明确:①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工作的景象。

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是人才能

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③从而给前面所给的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诗歌形象角度欣赏了王维诗歌。体会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更理解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下节课我们会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领会王维诗歌的魅力。

五、作业设计: 《山居即事》(节选)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莲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四)、王维诗歌语言

山水田园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的就是:清新、朴素自然、感情真挚。王维诗歌就很好体现了这一点。

1、语言风格: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问题:请简析本诗的语言特色。(思路:结论——分析——意义与效果)

明确:①朴素自然②本诗一、二句简要交代送别归家,三、四句写对朋友重逢的殷殷期待。语言不做任何雕琢,显得朴素自然、感情真挚。③和诗歌情境相得益彰。

2、炼字: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问题:你认为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思路:找出——解释——意义或效果)

明确:①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②山中的流泉因为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由于山木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连日色咽被它映冷了。③“咽”和“冷”二字一写听觉,一写触觉,精炼传神的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五)、王维诗歌中常用艺术手法:情景交融、以动衬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思路:指出手法——结合诗歌分析——点明作用或表达效果)明确:①情景交融、以动衬静 ②诗中所写的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③创造了一个静谧安详的意境。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常见描写手法有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明衬暗、渲染、白描等。

四、小结:做诗歌鉴赏题一定要审好题目,题目问什么,有针对性的去解答。出题思路离不开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诗歌表现手法。而写诗的目的又离不开诗人的表情达意,无论是形象,语言还是表现手法都是为诗歌主旨服务的,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以载道”思想。

五、作业 《山居即事》(节选)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莲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篇7:从《文赋》谈文学创作之道

陆机最富理论价值的观点是对创作过程的论述, 他强调了感悟、想象、创新、行文乐趣、灵感等在创作时的重要作用, “它着重探讨了文学的内部规律,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万物、钻研古籍

《文赋》云:“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於典坟。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 喜柔条於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 志眇眇而临云。”在这里, 陆机要求文学创作者要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感叹光阴易逝, 瞻仰万物的盛衰而引起思绪纷纷。文学创作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积累作基础, 主要包括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观察万物, 可以丰富知识, 这正是生活的积累, 而钻研古籍, 则可以吸取间接经验, 获得语言的积累。“咏世德之骏烈, 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 嘉丽藻之彬彬。”学先士之辞藻, 得才士之用心, 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陆机还在文赋中提到, 在创作过程当中还需要怀抱高洁的心情, 即所谓怀霜之心, 凌云之志。有了对前人经验的汲取积累, 再加上创作的心情, 再加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文以情生, 情因物感, 这才是创作过程的起点。

二、想象

随着对现实生活所感悟而产生的表象的丰富, 想象也逐渐形成。《文赋》云:“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其致也, 情曈昽而弥鲜, 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 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 濯下泉而潜浸。於是沈辞怫悦, 若游鱼衔钩, 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 若翰鸟缨缴, 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 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 抚四海於一瞬。”“笼天地於形内, 挫万物於笔端。”有了创作的要求, 接着运用艺术的想象, 艺术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 突破了上下古今的限制, 然后使得感情更加鲜明, 物象更加清晰。于是进入写作过程, 对艺术素材进行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正如陆机在《文赋》中所写的“观古今於须臾, 抚四海於一瞬。”“笼天地於形内, 挫万物於笔端。”这些都说明了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 写作是离不开想象的。“文学重要生命有二, 一是实感, 二是想象力, 要能从想象力中活跃出实感来, 才尽文学家的能事。”想象可以使情节更曲折, 让内容更充实, 让人物更典型。同时想象又可以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让不相关联的现象发生联系, 这样就可以拓宽写作思路和写作空间。

三、创新

《文赋》云:“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 启夕秀於未振。”这是说艺术构思必须发扬个性, 提倡创新精神, 不能拘泥于前人窠臼。“朝华”“夕秀”是指一种新的境界、新的技巧, 是兼指意与辞两方面的, 所以下文即从意与辞两方面说明艺术构思的甘苦, 怎样从复杂多变的构思中达到完美地表现事物, 做到“抱景者咸叩, 怀响者毕弹, ”做到“笼天地於形内, 挫万物於笔端。”“虽杼轴於予怀, 怵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 亦虽爱而必捐。”意与辞不可抄袭雷同, 贵在独创, 即便是自己的所思所得与他人的作品暗合, 也必须忍痛割爱。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变则新, 不变则腐;变则活, 不变则板。”所以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时刻树立创新意识, 从新的角度出发, 运用新的方法, 写出“人人心中有, 别人笔下无的文章”来。

四、行文乐趣

行文乐趣是通过构思使意与辞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 注意镕裁而使辞意双美。 (二) 通过警句而突出主题。尽管文繁理富, 波澜层叠, 但只须片言居要突出主题, 则纲举目张, 不致因理富成累。 (三) 避免雷同而力求创新。意与辞不可抄袭雷同, 贵在独创。 (四) 保留文章精美的词句, 避免文章的平庸。此外, 还要防止五种弊病:

(一) 篇幅太小, 不足以成文。 (二) 混妍媸成体, 文不调谐。

(三) 重辞轻情, 流于空乏。

(四) 迎合时好, 格调不高。 (五) 清空疏缓, 缺少真味。总的来说, 仅管作品的表现方法变化多端, 但是只要能认识变化的规律, 理解次序的安排, 那么也就掌握住最基本的关键了。这是构思时重要的关键, 也即是作文利害的重要关键。

五、灵感

随着想象的丰富, 最终产生了灵感, 即陆机所谓的“感兴”。灵感的出现时偶然的, 偶然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基础。它并不是一种凭空想象, 而是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这种积累正如陆机所言:“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於典坟。”在天地万物之间感受天地的变化, 在古籍中陶冶自己的情怀。灵感来时才思不可遏制, 去时也不可挽留。“若夫应感之会, 通塞之纪。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藏若景灭, 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 夫何纷而不理。”陆机认为灵感“虽兹物之在我, 非余力之所戮。”指出了灵感的难以控制。灵感来时下笔成文, 一气呵成, 毫不费力。灵感去时, 文思渺茫。可见灵感对于为文创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灵感的出现并不是一个顺顺当当的过程, 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才能盛开的思想之花, 有了这种灵感, 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表达出来, 便很难让思想化为文字。在文学创作中, 灵感即便出现, 想要完全表露出来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第一, 个人天赋。陆机认为有的作者崇尚文辞的奢华, 才会出现“夸目者尚奢”;有的作者注重文章的内容, 才会出现“惬心者贵当”;有的作者讲究辞穷形尽想, 才会出现“言穷者无隘”;有些作者追求文章的通达, 才会出现“论达者唯旷”。这些都与个人的天赋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二, 言辞表达。灵感的出现是很难以用言辞来完全表达的。陆机云:“辞程才以效伎, 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黾勉, 当浅深而不让。”指出了文辞尽其才而发挥作用, 文意在掌握要领作出安排的。无论是具体或者抽象的, 查看准了之后, 都应当勉力去找适当的文辞来表达出来。这便指出了文辞的重要性。

第三, 文章体制。陆机认为不同体裁的文章写作的特点是不同的。例如他在《文赋》中指出碑文是用铭记功德的, 立言要与其人相称, 所以要文质相当。诔文是用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所以要情思缠绵, 感情凄怆……总的说来,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格式, 这就要掌握不同文章体制的写作技巧。

通过《文赋》我们可以了解到, 要想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 就必须先从感悟入手, 或是钻研古籍尔后有所体会, 或是直接近距离的与大自然接触从而得到感触, 得到了现实的材料以后通过感性的思维想象进行加工塑造, 树立创新的意识, 再通过修辞达到辞意兼美, 如果再有点灵感, 那就更完美不过了。但《文赋》的局限性也是很大的, 主要表现在:陆机所说的客观事物很狭隘, 仅指自然景物, 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物没有触及。对文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陆机只强调作家的主观作用。对文学的社会作用, 没有提出独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82.

[2]钟新果, 赵润金.“体变曹王”——试论陆机的文体创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5, 15 (4) .

篇8: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 意象;鉴赏诗歌;创作诗歌

所谓“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术语,实际上它是一个复合词语。“意”,指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趣旨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具体到诗歌创作中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的审美感受的提炼与集中,蕴含着诗人的审美体验理想。“象”即物象,就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事物。对诗人来说,“象”是其审美对象,是与它的“意”互为所指的客观对象物。“意象”即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意象”是诗歌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及其拟人、状物、象征、夸张等体现方式的作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或片段的可感可触的具象。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诗经》三百篇,虽草木鱼虫鸟兽毕收,而并无一句写景。”大学者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是通过意象来抒发的。意象把诗人抽象的情感思绪形象化。所以,阅读赏析诗歌关键在于抓住具体可感的意象,从“象”入手,品出其中之“意”来。

那么,究竟怎样从“象”入手,品出诗中之“意”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步入手。下面将结合九年级下册课文《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学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步是找出诗歌中的“象”,看诗人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心志,选取了哪些具体的物象。《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中,诗人就选取了两组意象:一类是灰烬、血和泥、家乡湖中的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水田的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南海的苦水,这一组意象选取了祖国广大的土地上从北到南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当时被侵略者践踏下的沦陷区的形象表现;另一类是辽远的一角、恋人的头发、婴孩手中乳、太阳、春,这些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的形象表现。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找出修饰物象的词语,去分析这些词语所隐含的信息,以此体会这些意象的特点。《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家乡湖中的水和荇藻是“微凉”的,长白山的雪峰是“冷到彻骨”的,黄河的水是“夹泥沙”的,江南的水田是“只有蓬蒿”的,岭南的荔枝花是“寂寞地憔悴”的,南海的水是“没有渔船”和“苦”的,这些物象的修饰词语都是冷色调的、忧郁的,展现的正是阴暗的沦陷区。而“那辽远的一角”是“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的,“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带给诗人的感觉是“像恋人的头发,婴孩手中乳”。“太阳”和“春”象征的是温暖,是希望,这一系列的暖色调的词语修饰“那辽远的一角”,和前面一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了解了这些物象的特征,有助于理解诗歌中所寄托的情感思想。

第三步是引导学生根据诗人在诗中描绘物象的那些词语及这些物象的具体特征,去揣摩体味诗人在物象中所寄托的情感、志向,即诗中之“意”。《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总领全诗的句子,“摸索”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触觉感受,随着“手掌”的移动,作者的感觉发生了变化,内心的情感也很自然地发生变化。当“手掌”“摸索”到的是阴暗、凄凉的被侵略者践踏的沦陷区时,诗人的内心是愁苦的,他想表达的也正是那种国土沦亡的切肤之痛。当诗人的“手掌”“摸索”到那温暖、明朗的“辽远的一角”时,愁苦的心获得了安慰,“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唤起的是人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太阳”和“春”象征的是祖国光明的未来,从中我们读出的是诗人那份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可以掌握具体解读诗歌的方法,减少学生对诗歌的那份陌生感,拉近与诗人心灵的距离。在教学完《我用残损的手掌》后,我还结合“探究与练习”三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练笔: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情感,如一学生(黄嘉恩)写了这样一首诗《寻找》:

似光非光,

虽是黑暗,但仍要走着

寻找那微弱的光线,

因在微弱的光线中带着一切的光。

另一个世界出现了,

总会是光明和色彩缤纷的

可换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似路非路,

虽是没有方向,但仍要走着

寻找那路的指南针,

因那路的指南针中带着一切的方向。

那路出现

将会是踏实和进取的

可换来充实的生活。

这首诗中小作者运用了两个意象“光”和“路”来表达她内心的彷徨与追求,她是一个后进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彷徨,但她内心仍坚持着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我认为是一篇较成功的习作。

篇9: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一、想象在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一) 想象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

作者创作文学作品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这两个过程是不同的。从宏观上分析, 文学创作的过程与文学鉴赏的过程是逆向存在的。文学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时需要确定好方向, 所确定的方向直接决定了读者阅读过程中能够联想到的内容。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很直观的从作品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情况。例如:一些叙事性的历史史诗,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应该将一些新颖的事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样更能够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创作现代作品时, 作者通常情况下是运用优美的文字和句子, 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 从根本上讲就是创造者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创作者一般会留意自己生活中一些细微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让其以静态的方式停留在头脑中。然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 结合自己的审美情感, 将停留在头脑中的记忆融合到作品的创作中。一些水平较高的创作者在作品创作的最后阶段, 能够进入到作品人物同化的世界。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聊斋志异》, 这部作品便主要描写的是鬼怪的世界, 人们并没有真正看见过鬼怪。只是作者充分发挥想象, 虚构出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便是能够引领读者全身心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回忆和空间。因此, 充分运用想象力, 有利于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 促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让人寻味。

(二) 想象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鉴赏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的一种方法, 也是鉴赏者再一次发挥创造能力的过程。文学鉴赏的过程是一种对文学内容创作评价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 有利于读者获得更新的素材, 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1. 文学鉴赏者可以利用想象力将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为灵活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因此, 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 才能够让文学作品的价值真正展现出来。

2. 想象在文学鉴赏中的应用就是让文学作品内容重现, 其中文章的审美意象和创造意象都只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大体的框架结构2。有些文学作品的结构体系较为清晰, 这样鉴赏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审美意象, 更加直观的进行人物形象再造, 可以说“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位文学鉴赏者在鉴赏作品过程中的想象力是不同的。

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 鉴赏者通过运用想象力能够将生硬的文字进行再创造, 让人物形象能够更加灵活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让固定的人物想象发生千变万化。如果世界上鉴赏者缺乏想象力, 那么任何一种艺术形象都会失去本身的魅力3。当然, 作为文学作品的鉴赏者也不应该仅仅处在被动地位, 而是应该在鉴赏作品的同时, 不断研究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涵义, 最后进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造。

二、想象在当前文学创作中的缺失

创作者通过发挥想象力来认识世界, 利用语言文字来评判现实社会和人性, 以此来抵抗社会世俗人们庸俗思想的渗透, 大力提倡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效构建公平公正的道德体系, 从而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当前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缺乏的就是想象力, 所以才会出现一些没有价值的文字, 这样的形式下便容易导致读者鉴赏文学作品的缺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

1.当前政府主流意识的压迫, 导致创作者只能够对现实加以装饰, 大部分文学中的想象都是虚浮存在的, 创作者并不能够全面书写历史的真相。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便无法唤起读者的共鸣, 让读者认为这些作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甚至在读后还容易产生一种反抗情绪。

2.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越来越注重实用主义, 文学的创作也越来越趋于功利化和世俗化, 甚至已经成为了无法避免的事实。从根本上讲, 这种现象也是整个文学核心精神出现了问题。很多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将想象力融合进入, 只是进行枯燥生硬的阐述。这样长时间发展下去, 便必然会让整个文学创作失去价值。因此,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用鼓励性的策略去调动创作者的创作意识, 而且还应该不断提升创作者的文化素养, 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想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4。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 去体会领悟, 展开合乎逻辑的想象再创造。只有这样, 理解了想象的作用, 才能更深人的了解文学作品, 认识文学作品中的美。

三、结论

想象在整个文学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成为了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没有发挥想象力, 那么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就没有灵动性和生命活力, 就如同一潭死水, 毫无生趣。只有将想象合理的渗透到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所创造的作品才能够让读者回味无穷, 让文学鉴赏也变得更加有价值。

注释

11 .戚琦.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J].大江周刊:论坛, 2012 (7) :67-67.

22 .李伟.文学与民主的联姻和疏离——试论胡适文学活动中的民主想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129-133.

33 .李娟, 彭振生.文学创作与鉴赏中融入物理学元素刍议[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103-105.

篇10: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灵感;神思;文学创作;情感体验

日本著名私小说作家芥川龙之介在其短篇小说《戏作三昧》中写过这么一句话:“灵感跟火毫无二致,不懂得笼火,即使点燃了也会立即熄灭的……”说的就是人们灵感闪现时,如果能保持“虚静”状态,头脑清醒、精神贯注,接着产生“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①的感受,用自己的意志控制住滚滚而来的“灵感”,言语才能流汇成文章。古代教育学者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也有“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②的话语。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字制体,大小殊功。”③劉勰指出,有些人写文章写得快且好;有些人写得好但很慢,是由于个人的天分不同或文章体制不同造成的。虽然有作者的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难易虽殊,并资博练”④。有时创作者创作文学作品,常会遇到瓶颈不知如何下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平日的经验不够丰富以及素材贫乏所造成。故只有“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见”,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同样提出了类似的说法,即“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⑤这里的“气”有人说指的是“道德”,笔者不以为然。

诚然,先秦时孟子提出的“气”是指自我修养达到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但到魏晋时期,曹丕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⑥这里他把“气”引入创作批评之中。但他这里的“气”,基本上是就作品所体现的创作主体个性而言的。于是韩愈所说的“气”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与发展——作为一个创作者,的确是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他的言论才能够让世人信服;而且需要饱读诗书,具很高的文化素养,正如我们现在所讲的“气场”一般,作者的写作风格是能够被读者所感受到的。不然像学问浅陋的只是写得慢的人,才疏学浅光靠写的快的人——这些类型人在写作上无法有所成就。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还提到,他刚开始写作是“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⑦何言“誉之则以为忧”?因为文章若是被人赞美的话就说明还是存在着很多世人的观点。再后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最终他进入创作“沉思”状态,于是从相反方向对文章提出诘难、挑剔,平心静气地考察它,直到辞义都纯正了,后才放手去写——也就是一个文章的修改过程。韩愈虽主张学古即“文以载道”,但他并没有抹杀“文”的“个性”。“学古”,正是为了反对六朝以来的千篇一律的骈俪文风;“载道”,正是为了传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而按刘勰的说法,韩愈的文章才是真正做到了“风骨”——“唯藻耀而高翔,故文笔之鸣凤也。”⑧

刘勰认为,“风”是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根源,作者情志气质的外在表现,要是遣词造句正直挺拔,那么文章的骨力自然就形成了;意气俊发爽朗,文章的风貌就清朗了。“情采”和“风骨”二者可谓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新锐小说作家郭敬明当下可谓如日中天,但作为一名男性,那绵软如“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笔,遣词造句缠绵悱恻,时常用一些“娇喘”、“呻吟”之类的与自己形象不符的辞藻,实在没有所谓的“风骨”,好似患了软骨病的人,永远只能瘫在床上,嗅不到一丝活力与生机。而在当下这个“娘化”了的时代,男女之间的界限仿佛越来越模糊,因此早已分不出什么“婉约”还是“豪放”,逐渐趋于中和的状态。

文章的“骨架”就如人类的骨骼一样永远必不可少。文学作品的内容不能只为寻求新鲜的写作手法而故意“制造”情感。文学创作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的,它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都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所以,创作者不能只是为了气势的宏伟或是篇章的华美而去堆砌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赋”这种太过于重视格式和形容词的文章现在逐渐衰亡的原因也正由于其自身对“情感”的不重视:情感是需要自然流露的,而不是嵌入条条框框。诚如刘勰言:“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⑨为何《诗经》久盛不衰,就因质朴而真切抒发情感的文章最能够深得人心。

当主体在观察一件事物的时候,已经在不可避免地改变着这个观察对象了;即是说,读者阅读某个文本,也就改变着这个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误读”在文学中司空见惯。不仅是读者误读,作者在写作时也并非完全明白自己的创作意图,由于作者在创作作品之前和之后都不处于“创作状态”,因此无法断言自己的作品是否还会具有未知的外延空间。

文学创作其实与一个著名物理概念“薛定谔之猫”很相似——猫的生死是打开盒子前的“客观存在”,又决定于打开盒子后的“观察”,这种观察不是发现,而是决定。正像哈姆雷特所说:“是死,还是活,这可真是一个问题。”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是同样状态:“灵感”出现在作者脑海里,一旦形成文本,发表之后,其他可能性不复存在。这只“猫”在作者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是存在着无数可能性的,或许是死,或许是活,又或许是半死不活的状态…因此不但对作者来说是个“打开箱子的过程”,对读者来说更是个开箱的“结果”,每个人打开箱子的方式不同,则造成结果不同。所以,文学创作和阅读中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而结果怎样,就要看创作者和接受者究竟如何运用它。

【注释】

[1]①③④⑧⑨ 刘勰:《文心雕龙》,2008出版。

[2]②⑤⑦韩愈:《答李翊书》

[3]⑥曹丕:《典论·论文》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1: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边塞诗;幽愤赠友诗;艺术特点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被誉为“诗佛。其诗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边塞诗明朗清丽,豪迈雄浑;幽愤赠友诗,宛转含蓄,深沉真挚。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于后世作品影响深远。本文欲从王维诗歌题材入手来分析其艺术特点,以求对王维诗歌艺术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

清淡自然是王维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诗人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些诗歌反映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冲淡自然,清新有致。如《赠裴十迪》、《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山居秋螟》等作品。这类诗大都表现诗人对现实理想幻灭而转向隐逸山水的闲适宁静的思想和心境。这在上述诗中都有所表现。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援。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口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诗歌不仅描述了诗人恬静悠闲的情致还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山居生活的美丽画面。在美丽的风景中,诗人兴趣盎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又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主要是描写了村居生活场景的自然和闲适,晴朗的天气,宜人的风光,诗人的恬淡安宁与美丽的自然风景互相兼容。王维的另一个代表作《山居秋暝》,首联总领全诗,在秋天的傍晚,山雨过后,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空山”是因山中的林木茂盛,把人的活动都给隐藏起来了,与后面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空远清丽,也包含诗人主观意识的宁静和悠闲。第二句是写景的名句,此联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错落有致的景观融入对仗工整的句子之间,行笔如水,自然流畅。安静与宁静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相一致,随意挥洒而展现出诗人的境界。颈联动静相生,从视觉、听觉来描写一群洗纱妇女打破了山间的宁静,竹林响动,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活力。在清新和宁静的乡村夜晚,感受到一切事物的生命和活力,这也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结句表明诗人随遇而安的意志。

二、边塞诗明朗清丽,豪迈雄浑

开元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间,王维出使凉州监察御史,任河西节度使幕府判官。在此期间,王维写了相当数量的边塞诗歌,如《陇西行》、《从军行》、《陇头吟》、《凉州郊外游望》、《使至塞上》、《出塞》等典型的边塞诗歌。其风格豪迈大气,壮阔明丽。这其中最著名的是《使至塞上》,这首诗风格有力,通过壮观开阔的塞上景色,表达自己出使塞外的自豪感。笔力雄劲,形象生动。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以写景生动,直至今日也为世人所称道,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与王维所做的山水诗不同,其山水诗体现了明秀清幽之境,而边塞诗歌描写了最具塞外地理环境的特征。如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长河、 孤烟、归雁、征蓬等为主体。通过“出”“入”“直”“圆”四字传神之笔,让人置身其中,将整体环境和具体景物相融合,使人身临其境,显现出一幅既明朗清丽又雄浑粗犷的塞外风光图景。

三、幽愤赠友诗,宛转含蓄,深沉真挚

王维早年遭贬,所以也写过一些揭露贵族骄奢淫逸,抗议贤才备受摧残压抑的幽愤诗。这些幽愤诗揭示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寄寓诗人贬谪不得志的幽愤。如《寓言》二首、《西施咏》、《偶然作》六首之五等。《西施咏》里写道:“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有如他的赠友送别诗《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全诗意态百端,表现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诗的佳篇。

总之,诗人王维把自己的个性气质、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他笔下的诗歌意象中,构造出清幽又空灵的意境。在此意境中,又含着别致的顿悟,蕴藉着理性的思索。给人以情感的、审美的、哲学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8月版

[2]李瑞腾.《唐诗中的山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1981年12月.

[3]王志清.《纵横论王维》.齐鲁书社,2008年7月.

[4]李泽厚.《禅意盎然》.《求索》,1986年第4期.

[5]张秀平,王乃庄编著.《中国文化概览》[M].上海.东方出版社.

上一篇: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为司法公正司法事业而不断奋斗的演讲稿下一篇:员工薪资调整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