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4-07-16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应对高峰:三年将建百所公立幼儿园 确保质量:六成师资达本科以上学历

上海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本报讯(记者 沈祖芸)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近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制定情况的汇报。韩正指出,要按照国家及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根据上海常住人口总量变化的实际情况,加快健全以公立幼儿园为主、有计划适度发展民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体系,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启动实施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三年内,上海将新建和改扩建100所公立幼儿园;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和看护的需求,新增205所民办三级幼儿园、规范320个学前看护点。针对全市保教队伍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要求加强对郊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职初教师、保育人员等的专业培训,且受培训率达100%;针对各区县对专任教师学历要求的逐步提高,提出了全市学前专任教师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6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的发展指标。另外,从2011年1月1日起,调整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每生每年提高至1200元。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上海就为学前教育专门制定了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未雨绸缪地规划建国以来第三次入园高峰的到来,3年内使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普遍升级,保教人员合理配置,质量整体提高,着力缩小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然而2009年以来,人口出生波段高峰所致的扎堆入园和无法精准预测的非户籍儿童“汹涌”增长的夹击,成为大城市中学前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难题;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在不断增长,资源供给、师资质量、服务水平等成为老百姓“用脚评判”的指标。上海学前教育正在经受着“史无前例”的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考验。

前不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做客“民生访谈”,向老百姓坦言学前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政府正在积极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他认为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新一轮入园高峰导致学前教育资源紧。根据预测,2011年和2012年上海在园幼儿人数每年净增5万人。到2013年,在园幼儿数将达50万人左右,与5年前相比增幅达63%。据测算,未来三年,全市幼儿园舍每年需要增加约3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二是非上海户籍儿童数量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不断增加。2010年,非上海户籍儿童在园人数达12.5万人,占在园总人数的31%。预计到2012年,需接受学前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达到20万人左右。三是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未来三年上海需新增专任教师8000人,保育员3000人,同时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为此,上海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立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保障幼儿园安全,确保在园(看护点)幼儿身心健康、快乐;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实现社会和家长对适龄儿童学前教育和看护的全覆盖。

据介绍,围绕总体目标,上海在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保教质量等方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目前,上海市政府已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第一召集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教委主任为召集人,市发改委、市财政、市房管局、市规土局、市建交委、市编办、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和市农委等11个部门为成员的上海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负责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协调和管理。

自2011年起,上海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将每年用于学前教育的市级财政经费由原来的4亿增至6亿元。同时,积极研究进一步体现上海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公共政策。目前已制定了困难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政策,对上海户籍困难家庭儿童免除管理费,并补助伙食费。

今年,上海已将新建40所幼儿园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确保园舍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新建幼儿园开办费的拨款力度,重点扶持财政相对薄弱的区县。同时,要求各区县统筹区域内的学前教育资源,为辖区内适龄儿童提供充足的公办园学位;若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辖区内的户籍适龄儿童全部按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进入民办幼儿园。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和看护需求,上海将通过新增民办三级幼儿园、规范学前儿童看护点等途径,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安全。此外,上海还加强了托幼机构因病缺课缺勤每日网络直报工作,探索建立由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幼儿健康水平监测和评估机制,并在加强儿童保教医生对幼儿园科学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保健医生进幼儿园的工作机制。

篇2: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山阳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二、学前教育实施推进情况

(五)小区配套幼儿园及支持民办园、村办幼儿园建设情况。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目前,我县城市小区仅有丰阳花园小区1个,已配套建成明珠幼儿园1所。对镇中心幼儿园,除争取省市投资外每新建1所镇中心幼儿园县上补助30万元,改扩建1所镇中心幼儿园县上补助15万元。对民办幼儿园,根据建筑规模大小分别给予10到15万元的补助。对村幼儿园新建或改建根据规模大小也分别给予适当补助。力争通过3年努力,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幼儿教育网络,全面解决全县城乡幼儿“入园难”问题。

篇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目标思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前教育工作。2010年1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目标。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2011年年初,省、市、县各级政府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省教育厅专设基础教育三处,部分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立了学前教育管理科室。

三是强化督促检查。省委、省政府把学前教育纳入市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分季度督办。省教育厅与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2011年3月和5月,连续两次开展调研督查。

二、统筹规划,构建广覆盖的服务体系

本着“立足省情、适度超前、尽力而为、逐步推进”的原则,我省普及学前教育分三步走:第一步,2011年至2013年,每个县城建1所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1 000所,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第二步,到2015年,每个县城建2所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城市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第三步,到2020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2011年2月至3月,省政府及各市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至2013年,省财政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6亿元,其中2011年2亿元;各市、县安排专项经费52亿元,其中2011年23.2亿元,西安、延安、咸阳、榆林4市2011年计划投入都超过了4亿元。2011年,全省规划建设幼儿园441所,任务全部分解到县,计划2012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2011年5月,省教育厅召开现场会督促各地加快规划建设进度。

三、多措并举,完善保基本的入园条件

一是制定基本标准。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陕西省幼儿园办园标准》,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综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的指导意见》,要求闲置校舍主要用于举办幼儿园。商洛市洛南县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为贫困山区普及学前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近期,我们制定了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幼儿园收费标准,力争秋季学期前实施。

二是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6月,我们起草了《陕西省人民政府解决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若干问题的意见》,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兴办幼儿园,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幼儿园。西安市设立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奖励民办和企事业幼儿园。

三是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7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方案,从2011年秋季起免除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按每生每年700元测算,省财政按需求总量的80%设立奖补资金,资金分配与市县人均财力、在园人数、毛入园率挂钩。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残疾幼儿、孤儿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天3元,所需资金50%由省财政承担。

四、科学保教,实施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通过“省考县选”公开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经专业培训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实施全员培训,今年培训幼儿教师5000名,省上培训骨干教师800名、园长200名。

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开展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新建幼儿园的审批,规范办园行为、收费行为。坚持科学保教方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加强骨干体系建设,组织保教水平较高的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篇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加大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力度

杭州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要求根据杭州儿童(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3年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通过三年努力,基本解决幼儿园园舍不足问题。目前,各县(市、区)已根据本地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以及逐步推进“托幼一体化”的需要,结合所在地区住宅布局情况,基本完成学前教育布点专项规划。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将“2011年底前新建改建100所幼儿园”列入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分管副市长与分管县(市、区)长签定了2011年幼儿园建设任务书,将10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各地幼儿园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空前。如江干区提出三年内实现“三个三”的目标,即投入建设资金3个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以上,新增班级300个。富阳市政府2011年投资学前教育项目共18个(列入市政府建设任务书的有7个),计划总投资13421万元,总建筑面积达84134平方米。余杭区确定2011~2015年全区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共74个(其中2011~2013年完成36个),预计将新增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新增班级796个,总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0.76亿元。

温州市“十二五”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同步规划。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和总量进行了进一步规划,要求各县(市、区)根据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新农村建设任务,按照“1650”(指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中心镇)城镇体系框架和村级组织“转并联”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并结合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科学规划空间布局。2011年3月制定并印发《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已经列入“十二五”温州教育重点发展工程,市、县两级同步实施。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主要以扩大等级幼儿园覆盖面为载体,加快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2011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等级幼儿园19所,创建等级幼儿园123所,新增优质资源惠及2.5万名幼儿。同时,抓住全市乡镇区划调整的契机,加强乡镇等级中心幼儿园建设,构建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体系,乡镇(街道)等级中心幼儿园建成率达到了90.71%。

台州市以县、乡镇为单位,分级制定《近、中期幼儿园布局规划》,城市根据“园随社区走,万人一园”原则,农村根据“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原则,确定幼儿园的数量和布局。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幼儿园实行联合办园,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全市新建376所幼儿园,在2012年前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拥有1所以上的公办幼儿园。

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宁波市政府制定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中明确要求,到2013年各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力争达到8%以上,不举办高中段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2%以上。这一指标已纳入对各县(市、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考核,并分解到三年逐步实现。目前,各县(市、区)均大幅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如鄞州区2011年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达1.1亿以上,较2008年增加了9000多万。宁波市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也从2008年的1000万增至2011年的3000万,2012年将增至5000万,主要用于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培养培训幼儿园教师和引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湖州市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湖州市财政落实50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励市级幼儿园升等级、教玩具配备补助、省等级幼儿园保教质量考核奖励、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等。长兴县201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费总投入3396万元,约占全县教育事业费总额的4.8%。德清县2011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提高非在编教师待遇、幼儿园教师业务进修、幼儿园升等级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奖励、民办幼儿园扶持等。安吉县每年按1%递增水平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2013年将达到8%以上。

绍兴市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经费、幼儿园升等级创标准奖励机制、学前教育困难资助机制、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设立”实现五个全覆盖。如,越城区从2011年起,增设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对公办幼儿园和参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的民办等级幼儿园,经考核合格后,给予每年每生200元的补助。2011年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在职非公办教师每人补助13500元,2013年将达到15000元;对初始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考核为优良等级的,每人每年再增加5000元的补助。

三、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宁波市通过政府督政、政府督园、社会督园三个层面加强学前教育监督和规范。(1)政府督政。全市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当地政府教育事业考核的重要内容。2012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各级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当地学前教育工作,启动宁波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2)政府督园。各县(市、区)采取积极措施,整治无证园,规范民办小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规范。如宁海县通过说服教育、签订承诺书、现场督查、勒令停办等多种形式,在引导和治理无证幼儿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北仑区采取重点扶持、限期整顿等办法提高个体幼儿园的办园质量。(3)社会督园。通过建立与广大家长沟通交流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例如,海曙区创新幼儿园管理方式,成立由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组成的“教育议事会”,对幼儿园办园重大事务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强化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

金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金华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金华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乡镇总数的40%和85%以上;至2020年,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85%和100%。义乌市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和动态监管,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市教育局新设行政审批科和学前教育科,对新设置的幼儿园进行严格的察看、审批,加强对已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督。认真开展年检工作,对一些办园条件差、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通过年检手段促使其改进提高。对已评的等级幼儿园,严格按要求开展定期复查和日常监督,对有问题的幼儿园给予发放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暂时摘牌等处理,促使幼儿园始终保持相应等级标准要求。磐安县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严格准入制度,严格学前教育机构的登记注册、审批、年度检查和评估制度,达不到办园标准的不予审批。二是鼓励幼儿园上等级,积极鼓励全县幼儿园以争创省等级幼儿园为目标,加大投入,提升品位。三是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规范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同一性质、同一等级的公办幼儿园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审批后执行。民办幼儿园可根据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向社会公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杭州市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要求加快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和配备工作进度,提高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数量和比例;逐步提高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非事业编制教师合法权益;拓展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教师培养培训。2011年,全市共招聘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1271名,其中定向招聘在岗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800名,主城区还定向招聘民办幼儿园教师69名。各县(市、区)还根据提高非事业编制教师待遇的年度目标,按照差额部分政府补助为主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提高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年收入的补助方案,2011年全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含民办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人均年收入的60%以上。其中,上城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幼儿园教师的90%,部门企事业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事业编制教师的73.5%;下城区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事业编制教师的64%;江干区根据职称分别给予非事业编制教师每人每月300~1500元不等的经费补助;拱墅区按年人均7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富阳市对公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和教辅人员分别给予年人均1万元和5000元的补助。市教育局还下发了《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列,完善了有关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课时要求、培训机构、培训经费保障等政策。

绍兴市增强保障,提高待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增数量。2011年全市专任幼儿园教师比上年增加217名,其中公办教师数比上年增加89名,师幼比达到1∶17;全市农村幼儿园公办教师配备达到3﹢X(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公办教师配备标准为中心幼儿园3名及以上、每个中心村幼儿园1名及以上)的乡镇达6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4%。二是增待遇。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其中越城区、绍兴县2011年教师平均收入达到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年平均收入为2.87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元左右。三是增培训。各县(市、区)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全部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2011年全市用于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学历奖励经费达263万元。

舟山市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逐年增加事业编制教师比例,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到位,乡镇中心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达到每班不少于1名。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待遇,确保各类幼儿园聘用的符合资格的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舟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两倍,并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险。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研训基地,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

衢州江山市优化配置、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政策倾斜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配。一是对上等级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公派教师。二是采取倾斜政策,对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的在编教师给予一级浮动工资及农村任教津贴(约230元/月)。三是部分乡镇幼儿园和市职业学校签订协议,招收一定量的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回到原乡镇幼儿园工作。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龙游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一下”:根据下属园区内部建设的需要,总园下派业务负责人到每个园区进行支教和对口支援;“二上”:各联盟园选派园长、教师到总园定期轮训或挂职锻炼;“三互动”:建立交流机制,双方互换教师交流。每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总园每月选派骨干教师到联盟园开展一节示范课、一堂教学点评、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一场讲座等活动。

五、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温州市开展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行动。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探索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幼儿保教内容,加强对幼儿园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图书和玩教具的配备与选用指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根据《浙江省幼儿园等级管理评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努力做好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制了《温州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从保教管理和一日活动常规两个方面全面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探索幼儿园全程化保教质量评价运作模式,建立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篇5: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我校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格局。但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不稳定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民群众对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呼声强烈。为了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普及学前教育,满足本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我园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 “入好园”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导向原则,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坚持家园联系原则,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办园原则,努力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灵活多样、多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坚持科学保教、规范提质原则,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保教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快 乐成长。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幼儿园资源进一步扩大,幼儿园发展规范有序,幼儿园办园水平有较大提升,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师资队伍日趋优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6%,满足村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年度目标

启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程,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6%。

四、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结合实际,制定本园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分步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二)完善机制,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

1、学前教育经费要有保障。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

2、拓宽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制定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在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3、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照 顾。

4、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发展学前教育。为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必要用地,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幼儿园建设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入园。

5、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根据办园综合成本、社会承受能力等情况,下浮不限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控制最低收费标准,禁止恶性竞争,坚决查处乱收费。物价部门每年定期将公、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和执行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7、落实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惠政策。符合税法规定的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幼儿园按标准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税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幼儿园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

(三)优化队伍,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整体素质

1、严格执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做到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岗。

2、加强教师培养。鼓励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进行自我提高。大力推进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3、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教育等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定期督查。

(五)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遵 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延伸,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2、依托社区开展早期教育。以社区为依托,构建教育、卫生、妇联、关协等部门协同运作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社区儿童早期教育资源中心每年为社区0至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1次以上免费的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六)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

篇6: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全面启动实施《文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5年)》,根据《文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促县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为目标,重点抓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建设,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学科竞赛和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素质明显提高、“三校生”高考上线率明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健康较快发展,学校办学能力、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二、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70.2亩,建筑面积28266㎡,现有在校学生 1162 人,有教职工85人,其中本科学历35人,专科

学历31人。专任教师75人,“双师型”教师12人。开设专业有计算机应用、焊接、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文秘、学前教育等专业。同时与省内外多所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联办专业有:学前教育、民航服务、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学校建有汽车驾驶模拟室、电子电工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焊接实训室、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室、钢琴室、形体训练室等专业实训室12个,并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处。学校总资产达到6000多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极大提高,但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校舍严重不足因学校重建项目尚未完成,当前临时搭建的板房只能容纳400学生,部分实训器材因无房至今没有安装使用。同时板房冬天冷,夏天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也对招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二是办学设施简陋,器材缺乏。近年来国家虽然给予我校实训项目建设支持,已建起了电子电工实训室、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室、德国赛会援建了焊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汽车发电机及检修实训室,北京未来基金会援建了计算机室。但仍有些实训设备简陋,配套器材和耗材缺乏,部分专业无法开设或不能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三是实习实训基地缺少。

我校处于内陆贫困山区,周边几乎没有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大、中型工厂,对学生实行工学结合和实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实习必须得远赴沿海工业发达地区,提高了实习成本,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招生。

2、教师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校教师大多数是从普教调来的,从结构上看相对文化基础课教师过剩,专业课教师缺乏,已严重影响到了专业设置及专业课的开设。二是专业教师中大多数人只受过国家级、省级专业培训,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是很高,且缺乏专业操作技能,不能完全胜任专业课教学,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未能充分结合学校当前实际,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纰漏。二是对教师的管理不够严格,师道教育不够,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措施不到位,致使部分学生纪律散漫,学习缺乏能动性,上进心不强。

4、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提高困难。我校招收的学生,是淘汰分流机制下的中考、高考落榜生,分数普遍偏低,其中大多数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缺乏钻研精神,并且有相当部分学生纪律表现不良,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没有适合的模式,教学难以兼顾,质量难以提高。

5、招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观念落后,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普高考大学才是正道,出现了“普高热、中职冷”现象,使我校招生非常困难。二是招生环境恶化,招生市场混乱。社会招生人员受到利益诱惑,跨地区进行有偿招生,既严重扰乱了招生秩序,又给广大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是本地生源外流,直接影响我校招生任务的完成。

四、整改措施

1、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一是积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尽快使新校区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使用。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实训项目,及德国赛会援建实训项目,力争建成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焊接实训室。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一是争取国家省级培训项目,三年内再培训专业教师12人。二是请求上级部门为我校引进招聘10名本、专科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到我校任教。

3、加强学校管理,完善各项制度。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严格考评,确立良性机励机制,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加强教师管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强化考勤,继续实行全员聘任制,目标管理制,绩效工资制。三是加强学生管理。从学籍管理,德育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4、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建立合理 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学年与各科任教师鉴定教学目标责任书,结合市上抽考,对各科任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对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上线率制定责任指标并进行奖罚。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研教改工作。针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择研究课题,对专业课教学进行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三是结合职校学生学习基础差、能力弱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特长,重视其能力的培养。四是建立规范标准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推行学分制建设,促进学校教学正规化管理。五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并开办好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自办专业。

5.进一步加强招生就业工作,一是完善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力争三年内招生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二是继续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模式,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及跟踪服务,就业率达95%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长:杜保成 副组长:关继林、蔡花

成员:赵兴富、赵建德、梁晓琪、蔡旭、刘安平

(二)靠实工作责任,抓好落实工作,按照实施方案的

具体工作目标要求,明确责任,分清职责,制定工作措施,积极抓好组织实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对各项工作落实进展情况的检查指导。学校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总结经验,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O一二.6

上一篇:城市博物馆设计任务书下一篇:最新驾照理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