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

2024-07-10

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精选6篇)

篇1: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

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的课堂也在不断倡导和推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为了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特别是学生在思维上的参与。在生本课堂的建构中,教师要能够注重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能够让学生有自主探讨、相互质疑、相互补充、相互评价的时间,对于文本的解读也要遵循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提升课堂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高效;自主

现如今,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正在被慢慢引入。所谓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将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贯彻其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升。

一、先“学”后“教”,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W习能力,让学生们先“学”,然后教师再进行“教”,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疑问,激起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这是先学后教的关键所在。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现的过程。所以,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预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生本”课堂,将预习的效果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如下预习作业:(1)阅读课文,读准内容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长句多读几遍。(2)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和绿色通道里的二类字,为生字口头组词,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3)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4)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预习先“学”,学生就会产生一些自己对于文章的想法和疑问,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就会表现出不同,对于课堂交流也很有兴趣参加,课堂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不“教”而“教”,促进学生学习理解

所谓“不教而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并在思考之后得到相应的结论,从而获得自己特有的感受。在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促进学生学习理解。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这篇文章时,在带着学生整体感知一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一家两代的信赖的呢?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有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1)“我”是怎样逐渐得到大鸟的信赖的?(2)“我”是怎样逐渐得到雏鸟的信赖的?之后学生在小组中和小组成员展开积极讨论,围绕着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说着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学生在“不教”中也对文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效果。

三、畅所欲言,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之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他们也是教学资源的主要构成者,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知识的兴趣、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提出的问题以及小组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亦或是表述出来的错误观点,都是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要能够抓住每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文章的时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竞有这么大的魅力。有很多学生都不太理解“魅力”表现在什么地方。教师就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以及见解统统都说出来,并且层层递进,从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到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一步步的质疑中前行,在前行中获得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在生本课堂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的常规讨论,不断提升学生感悟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四、课外延展,丰富学生资源积累

生本课堂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它还可以向课堂外延展。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走廊里、广场中、花园里搜集一些诗句、广告等,丰富学生的资源积累。

又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可以让学生查询苏格拉底的资料,并做相关了解。此外,由于文章主题是讲要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和惜时有关的名言警句或者是诗词,并且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展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创造、参与相应的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外延展中丰富资源积累,实现自我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生本课堂是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2: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

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 吕恒金

在数学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了让学生“经历„„的过程”。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应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寻求发展。本人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点体会。

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 [案例1]《长方体的认识》 A教学片断:

(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物体,观察一下它有几个面?看面有什么特征?

(生观察,并汇报)

师:再看看,它的棱又有什么特征呢?(生继续观察汇报)师:长方体还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B教学:(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同学们都认识了长方体,那你能用橡皮泥做出一个长方体吗?(生动手做,并展示、汇报和交流,从中感知长方体有6个面及面的特征)

师:大家的长方体作品真漂亮。(出示一长方体框架)这是一长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生动手做,并展示、交流。)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刚才用了几根小棒,用这些小棒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生汇报交流,师板书棱的有关特征。)

A 教学中咋一看学生是经历了认识的过程,而实质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通过观察去认识;B 教学是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学生自己体验与发现的,与通过观察去认识相比,认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参与的情感也不一样,留下的印象更是不同。经历自身体验的价值显然更高。

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 [案例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割补知识的渗透。然后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求面积,有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

A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师:谁来说说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像这样剪开(拿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起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底与高呢?

(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什么? 生:底乘高。

B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没有给出数据)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汇报同A过程,加了一些进行测量的话,略)

师:好!你们都会求了!那再试着求桌子上的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看谁最快。

(生继续剪拼、测量)

师: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汇报略)。

师:咱们再比赛,看谁最快地求出第三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生继续剪拼、测量,有个别同学开始不剪,直接测量了。)师: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不要剪拼,直接测量它的底与高,用底乘高计算就可以了。师:好!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的面积,看谁最快。(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师:好!大家都很快就求出它的面积了,是怎样做的?(生汇报略)

师:那也就是说,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底和高。师:为什么呢?

篇3: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 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 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概念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它是学习某一“知识块”的起步与先声。但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 很难清晰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从而影响概念的形成与建构。笔者回顾本节课的备课、授课、研讨过程, 有许多想法, 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录和同行交流。

二、教学实录

( 一) 引入概念

( 1) 校运会上同学们穿的T恤是老师按8折的价格40元一件购得的, 这件T恤的原价是多少元?

( 2) 老师打算运动会结束后拿出50元班委费买奖品, 其中20元买了乒乓球, 剩下的想买单价是3元的跳绳, 可以买几根?

( 3) 校运会, 我们班一共获得了10枚奖牌。其中, 铜牌数是金牌数的2倍, 银牌数比金牌数少2枚, 我们班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引导学生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来解决, 并巩固方程的概念;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只要顺应问题的条件一一呈现即可, 显得更方便和简洁, 感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3个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运动会, 问题难度层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用算术和方程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不仅是对小学知识的回顾, 更为学习方程的必要性作了铺垫。

( 二) 认识概念

观察所列的方程, 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问题1: 观察方程左右两边的式子, 它们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式子吗?

问题2: 观察含有未知数的项, 从未知数的个数考虑有什么特点?

问题3: 观察未知数的指数, 又有什么发现?

问题4: 我们能根据这样一类方程的特点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呢?

先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 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补充。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设计意图: 问题串的设置指向性明确, 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单的几个问题的结果是新概念由学生亲自建构的, 而不是由教师替代给出的。启发学生建构新概念的过程, 就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

( 三) 巩固概念

⒈下列各式中, 哪些是方程? 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⒉你能用以下数字和字母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8, -2, x

学生1:8 + x = -2

教师: 这个同学把8和x的和作为多项式放在等号的左边, 把 -2作为单项式放在等号的右边, 这样组成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全体学生: 是!

教师: 你还能再写一个吗?

学生2: -2 + x =8

教师: 很好! 还有吗?

学生3:8x = -2

教师: 这个同学是把8和x的积 ( 下面学生模仿教师前面的说法异口同声地说起来) 作为单项式放在等号的左边, 把 -2作为单项式放在等号的右边组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4: 还可以写 -2x =8

学生5: 老师, 我还能写x/8 = -2

教师: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 这样是x和8的商作为单项式啊!

教师: 你说得很好! 那我写8/x = -2可以吗?

全体学生: 不可以, 8/x不是单项式。

教师: 说得真好, 这种方程我们以后也会学到。

设计意图: 概念得出后,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复述, 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的第1题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 随后又发动学生立足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自主探究. 做一做的第2题, 能较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不经意间复习了整式的概念, 更巩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质特征, 也为以后学习分式方程作了铺垫。

三、教学反思

怎样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许多教师往往采取直接呈现的方式, 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概念的本质特征, 甚至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 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长此以往, 影响到知识的积累及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 “我们教一门科目, 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 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 而不是结果。”因此, 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获得过程, 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 既获得知识, 又增长了智慧. 那么, 如何让学生经历概念的获得过程呢? 笔者认为, 有以下途径:

1. 重视概念的背景和学生实际, 设计概念的引入过程

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 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 从学生熟悉的事例或数学知识的新旧联系中引入, 使学生看到数学概念的背景和来源, 体会概念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了解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本课中, 考虑到小学虽然已经接触过方程, 但是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正是笔者所要解决的。笔者对教材的三个实例进行了改编, 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算式和方程的两种不同方法的解决, 要比教材中单一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更能体现出学习方程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 凸显概念的本质, 设计概念的形成过程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忽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重要阶段, 强行地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 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将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概念的形成过程, 实质上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首先, 给学生提供的刺激模式应该是正例, 而且数量要恰当; 其次, 在向学生呈现刺激模式时, 应该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 以利于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第三, 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活动, 使他们有机会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 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 把握概念形成的规律; 第四, 在确认了事物的关键属性, 概括成概念以后, 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概念分化, 以免造成新、旧概念的混淆。

3. 强化概念的运用, 让学生巩固概念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 概念一旦获得, 如不及时巩固, 就会被遗忘。而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教学中, 主要通过练习到达运用概念的目的, 在练习中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 使每项练习突出重点, 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 做到有的放矢, 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的概念,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概念, 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 可以设计对比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 加深学生对新学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等。

摘要:在由宁波大学主办的宁波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概念教学”研训班的系列培训活动上, 一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研讨课, 从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 让学生经历了探究、发现、辨别、概括数学概念的过程, 给全体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4:让学生经历概念的获得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概念概念教学一、教学背景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概念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学习某一“知识块”的起步与先声。但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清晰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影响概念的形成与建构。笔者回顾本节课的备课、授课、研讨过程,有许多想法,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录和同行交流。

二、教学实录

(一)引入概念

(1)校运会上同学们穿的T恤是老师按8折的价格40元一件购得的,这件T恤的原价是多少元?

(2)老师打算运动会结束后拿出50元班委费买奖品,其中20元买了乒乓球,剩下的想买单价是3元的跳绳,可以买几根?

(3)校运会,我们班一共获得了10枚奖牌。其中,铜牌数是金牌数的2倍,银牌数比金牌数少2枚,我们班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引导学生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来解决,并巩固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只要顺应问题的条件一一呈现即可,显得更方便和简洁,感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3个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运动会,问题难度层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用算术和方程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仅是对小学知识的回顾,更为学习方程的必要性作了铺垫。

(二)认识概念

观察所列的方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80%x=4020+30x=50x+2x+x-2=10

问题1:观察方程左右两边的式子,它们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式子吗?

问题2:观察含有未知数的项,从未知数的个数考虑有什么特点?

问题3:观察未知数的指数,又有什么发现?

问题4:我们能根据这样一类方程的特点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呢?

先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补充。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设计意图:问题串的设置指向性明确,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单的几个问题的结果是新概念由学生亲自建构的,而不是由教师替代给出的。启发学生建构新概念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

(三)巩固概念

⒈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⑴5x=0 ⑵1+3x

⑶y2=4+y⑷x=3

⑸3m+2=1-m⑹5x=3

⒉你能用以下数字和字母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8,-2,x

学生1:8+x=-2

教师:这个同学把8和x的和作为多项式放在等号的左边,把-2作为单项式放在等号的右边,这样组成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全体学生:是!

教师:你还能再写一个吗?

学生2:-2+x=8

教师:很好!还有吗?

学生3:8x=-2

教师:这个同学是把8和x的积(下面学生模仿教师前面的说法异口同声地说起来)作为单项式放在等号的左边,把-2作为单项式放在等号的右边组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4:还可以写-2x=8

学生5:老师,我还能写x/8=-2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这样是x和8的商作为单项式啊!

教师:你说得很好!那我写8/x=-2可以吗?

全体学生:不可以,8/x不是单项式。

教师:说得真好,这种方程我们以后也会学到。

设计意图:概念得出后,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的第1题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随后又发动学生立足一元一次方程概念,自主探究.做一做的第2题,能较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不经意间复习了整式的概念,更巩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质特征,也为以后学习分式方程作了铺垫。

三、教学反思

怎样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采取直接呈现的方式,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概念的本质特征,甚至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长此以往,影响到知识的积累及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获得过程,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增长了智慧.那么,如何让学生经历概念的获得过程呢?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

1.重视概念的背景和学生实际,设计概念的引入过程

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例或数学知识的新旧联系中引入,使学生看到数学概念的背景和来源,体会概念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概念的感性认识,了解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本课中,考虑到小学虽然已经接触过方程,但是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決问题的优越性正是笔者所要解决的。笔者对教材的三个实例进行了改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算式和方程的两种不同方法的解决,要比教材中单一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出学习方程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凸显概念的本质,设计概念的形成过程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忽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强行地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概念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首先,给学生提供的刺激模式应该是正例,而且数量要恰当;其次,在向学生呈现刺激模式时,应该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以利于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第三,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活动,使他们有机会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把握概念形成的规律;第四,在确认了事物的关键属性,概括成概念以后,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概念分化,以免造成新、旧概念的混淆。

3.强化概念的运用,让学生巩固概念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而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教学中,主要通过练习到达运用概念的目的,在练习中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使每项练习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的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概念,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等。

篇5: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片段一]:(1)播放神5成功发送的镜头;(2)聂海胜、费俊龙登上神6的影片剪辑。

(同学们情绪高涨)

师:这么重大事件的记载,都用到什么了呀?

生:年、月、日、时、分、秒

师:时、分、秒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要学习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一年有365天,一首歌就是这样唱的“一年由365个日出,我送你365个祝福……”

反思:教学时,教师选择了学生关心的“神5”、“神6”发射的这一时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引发了学生争相表述的激情,唤醒了学生已有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乐学、爱学,而不是在冷漠的状态下学习。这样兴奋的学习,学生就不会产生疲倦,相反,如果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

[片段二]:师:为了方便人们的学习、生活,每年的各大商家都要发行各种各样的年历。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出一种挂历来呢?

生:想。

师:这是一张空白卡,请你根据12月份的挂历,制作处一月份的日历来。在设计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随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篇6: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

关心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三大支撑点之一。人们公认“文学是人学”,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从一定角度看,更是人学。理念与情感,从来就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两个基本的主观原动力,而要理解历史,当然离不开对每一个重大历史活动这两个主观原动力的认识与体察,包括隐藏在主观动机后面的客观影响。同时学习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活动,作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和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列宁深刻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完整地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对历史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定位。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历史内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三,学生与教师相互的情感状态,这三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都很重要。本文主要从第一和第二个方面着重探讨。尽管传统的教育很重视教师与学生间情感因素的作用,津津乐道“亲其师,重其道”。但是,师道尊严的古代师生关系和我们今天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毕竟是有根本区别的。一

对历史学习的情感和价值定位,是指从一开始就重视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争取成功的比较强烈的愿望和追求,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升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从学科学习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主张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学科领域有所创造”。无数的事实说明,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你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认为“热情是一种魔力,是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早期教育和天才》)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指出“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宗教和科学》《爱因斯坦文集》)

怎样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新课程的强烈兴趣和热情?首先要看到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比较丰富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这是他们开始新的学习的基础和宝贵资源,应当加以充分发掘和利用。教师应该尽可能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富有成效的初始教育。这里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精心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回答,以大体了解以往在历史学习方面的大致情况,同时和学生作适当的个别谈话,以作稍微深入具体的了解。这里面,肯定可以发现一些对历史学习有特别强烈兴趣和爱好的学生,他们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而且是特别宝贵的资源,在学习目的教育中他们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性,这一点,我将在后面作具体说明。第二,影响学生对一个学科的情感与兴趣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恐怕不外乎:教师的人格、学识、教学经验与方法策略;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经验;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节课的课程学习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很好地兼顾以上因素。首先,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大胆表达他们学习历史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如果这两种类型的学生能够展开一场遭遇战式的辩论,那就太好了,思想火花的撞击正是激发真理和智慧的强磁场啊。最后再由教师富有激情和哲理的加以引导总结:这里,最重要的是不应当否定对历史学习持消极看法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他们可能是比较片面、肤浅的认识中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肯定他们思维的成果。在这样的平等而和谐的思想交流中引导他们懂得:历史 1

是人生的百科全书,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是一道道风景线,从而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到:科学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崇高的情操,可以启迪智慧,可以取得大量间接经验;同时,历史也是一门富有情趣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得到这么多的收益和乐趣,所以有无数的理由去学好它,而没有一条理由去否定学习它。可能会有个别学生一时不能完全接受老师的观点,这时教师不应该强求,人的思想认识是不可能通过高压而强行灌输的。人的动机是既有功利性也有非功利性的,我认为教师在学习目的教育中,功利性目的是无法回避的也回避不了,关键在于定位和引导。比如说,高中历史学习状况将决定我们能否参加高考,对选择文科的学生来说,还决定你高考成绩的层次,你能上什么样的学校。这你能回避吗?现代社会不排斥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合理合法的实现。回避显而易见的东西,只能使学生感到你的虚伪。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个人的发展是依赖于社会发展这个基础的,因为,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以社会整体利益和实现为基础的,所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切实同时也合乎逻辑的教育,显然不是简单呆板的说教,学生是能够或者是乐于接受的,我认为,追求这种有效性的教育或者教育的最大效率,正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上好第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为以后长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上好”主要是;学生对教师有初步的理解和认可,对学科学习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情感倾向。第一节课的影响如此之大,我们不能不充分重视“第一节课效应”。

能够激发起学生初步的学习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要保持和升华这种热情更重要也更困难。长久的热情需要学习中的成功来激励和巩固,为此,教师要重视学习目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指点、鼓励个性化学习、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要求和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当然各个学生成功的内涵和层次是有差别的。同样重要的是,教师要带着强烈的精品意识,精心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他们对历史课程内容的感悟。不同的教育理念对此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传统教育注重知识,前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关注能力,现在看来都有局限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就比较科学、全面,在重视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知识、能力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融为一体的。“感情可以使一个人高尚,但是真正人的感情不能离开思想而存在。感情来自思想;思想滋润感情,感情寓于思想之中。”(苏·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可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这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人没有感情,就没有行动的准则,也就没有活动的能力”(法·埃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从三个维度或者层次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要求:一是从个人成长角度,从历史学习中全面吸取一切美好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形成比较全面的良好素质;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从培养世界意识的角度理解认识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接受和吸收基于理解,从一定的角度看,人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从根本上看,是在不断解决社会发展遭遇的问题中形成的。要理解就应该从根本开始。这个根本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人的动机、思想、行为、习惯和制度。当然,人的动机思想对历史发展有反作用。二是任何社会制

度、思想、政策,重大事件,都是人的意愿情感施行于活动的结果。要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感染力,就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中处处感受到人的作用,人的情感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从物中、事中、制度中处处见人。比如,汉朝反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为什么能够屡建奇功,英勇无比,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什么古代雅典的梭伦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以国家为己任,果断实行改革?认识历史人物不仅要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就要应用有一定生动具体细节的史实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体验,觉得历史人物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亲可敬的,从而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感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深刻全面地认识不同时代人们对历史发展道路所作出的不同选择。离开人的情感和观念去谈历史,历史只能变得枯燥乏味,不可思议,这是历史的悲哀;离开人的情感和观念去谈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就变成了机器式的木偶,这是对历史的糟蹋,也是对充满生命力的学生的情感的冷酷和漠视。

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的智力和全面素质发展有巨大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指出:“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机蓬勃的溪流。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管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慧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从学科学习来说,学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是历史教育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教育的关键性因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显然,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才能有这种“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如何才能形成这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有比较高尚的人格:为人正派。这种正派对学生来说,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公正对待学生,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和情感不可能没有差异,但是,教师要善于理智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明显的亲疏差别,这应该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相处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艺术之一。第二,现代教育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发展是多元化的,不能只用单一的、狭隘的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是很严重的:它会扼杀被错误认识和对待的学生的信心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在历史上,就有不少杰出人物在小学、中学都表现平常,他们中间就有人受到老师的某种程度的伤害,影响到他们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这是教师应当深深引以为戒的。第三,教师在学科上的造诣、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对教师评价和信任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稍微有点经验的老师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第四,教师,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要和年轻而充满朝气、求知欲旺盛、乐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融洽相处,需要努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当然这绝不是指《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式的疯疯癫癫。首先教师不要对学生自我封闭,要乐于与学生交往;其次,教师对新事物要多了解,积极接受和尝试健康的新事物,不难设想,一个教师如果不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接受新事物,对学生脱口而出的许多新词语都不知所云,你怎么能和学生很好沟通融洽相处?学生怎么能对你有亲切感乃至敬重你?我对此就有切身体会,我由于注意到向上述方面努力,课堂上也好,平时也好,交谈中,学生就会忘记彼此之间年龄的差别,学生都亲切地称呼我为郭大侠,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谈心交流。第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融洽的师生感情大大有助于对学生的管理和严格要求,而恰当合理的严格要求表现出一个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也反映出一个教师是非分明的正直品格,应该相信,无数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此不仅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当然,这里重要的不仅是要严格管理,还要善于严格管理。教育中的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这里不展开,我在只是特别强调一点:管理不能脱离或者超越学生的现实,尤其是学生的认识水平。

结束语

教育是一门爱的科学和艺术,没有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爱,就没有教育。要在教育中给学生以充分而美好的情感体验,首要的是教师要富于爱和奉献精神,把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铭刻在心,以科学态度和满腔激情把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融洽的情感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历史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教学的现实性

◎ 金丽

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重庆教育科学院历史教育研究专家龚奇柱教授着重指出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如何处理好理念的前瞻性,规划的超前性,与现实的可能性的关系”,确实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历史学科为例,新课标强调:“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1)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2)在信息传输中,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3)在教学模式上,应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4)对学生的态度,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这是非常前瞻性的理论。因为自十四、十五世纪至今,人类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神性—人性—理性—全球性的进化轨迹。特别是十七世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普遍接受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还发出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进步”等呐喊。人们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为社会发展构造理想的蓝图。这意味着人类开始进入了理性为自然立法、为道德立法、为社会立法的时代,即我们称为现代化时代。

在科技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理论也开始了现代化之路。主要表现在目的观、课程和教学观、教师观上。第一,“教育要面向未来,为了培养人。”从黑格尔的塑造具有普遍心灵的“理性人”、赫尔巴特的培养“有道德的人”、到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等,都是以“未来人”、“理性人”为前途的。第二,以“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为标志,科学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导。在泰罗强调绩效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泰勒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即泰勒原理。各门学科也都开始追求学科本身的体系,从本学科的角度把握世界的本质,追求各自领域的知识体系内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第三,教学开始考虑序列与次序,依靠量化的手段来评价学生和教师。表现在教学上,追求统一的方式方法;在学习方式上,追求的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中心和权威。第四,教师成为科学、理性和真理的代言人。

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日见端倪。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发生的革命、战争、混乱以及政治、外交中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道德的沦丧、道德标准的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加深,使得崇尚理性和秩序的启蒙运动失去了感召力。虽然科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越来越成为杀人的机器,并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类资源的逐渐枯竭。反思、批判理性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哲学的一股强大的思潮,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崛起,理性更是各种哲学流派反思、批判的对象。从德里达的“解构”,到福柯的“人是近代的一个发明”;从利奥塔拒绝宏大叙事的“向总体性开战”,到罗蒂新实用主义的“后哲学文化”,宣布“哲学的终结”,“主体性的黄昏”。

教育理论深受哲学的影响。自杜威以来的百年,西方形成了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传统教育中的理性、主体性问题进行批判和解构。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是反对教育中的规律、理性和主体性,拒绝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

表的传统教育观采取了激进的彻底否定态度,倡导知识的相对主义,历史的虚无主义。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第八轮教育改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从课程改革入手,带动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改革;第二个特点是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凸现;第三个特点是新课程为动态生成的课程,它需要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具体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历史学科为例,其依据的理论有:“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切入,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心理学重在教学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关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学科教学法则侧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综合表现为:倡导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生活、体验和情感的重要性;倡导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景性;倡导研究性学习,反对接受式学习;反对教师的权威,反对教师的主体性;这些都是前瞻性的理论,反映了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无疑对纠正我们教育界目前存在的弊端十分有益。

具有历史思维的人都明确,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目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最大国情就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落后与发展同在。“如何使我国低水平、不全面、发展极不平衡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当前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因为“后现代化国家一般都是通过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先导的模式,优先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缩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终实现对先行国家的经济追赶。”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教育也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化,就离不开国家意识和公民教育,离不开理性。我国的主导性思维样式在本质上仍旧是经验代理理性、情感关系大于法律和契约。理性、自由、科学和主体精神还远没有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来,仍然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

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大瓶颈在于高考评价体系,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只要现存的高考制度不变,基础教育改革就是空中楼阁,无效劳动,得不到社会、家长的理解,更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自江苏省高考单独命题后,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根据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组在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对历史学科的考试方式,62.6%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20.6%的同学认为“基本上不能反映”,80%的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应该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

而且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组在南京的一项调查还显示:75.7%的学生反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有课堂提问,但没有讨论课”;52%的学生希望“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认真听讲”,只有35.1%的学生希望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希望“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以及“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诵这些重点”的学生分别占3.7%和9%。

上一篇:客观归责理论下一篇:2024劳动局工作人员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