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

2024-07-23

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共8篇)

篇1: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也迅速传入我国。面对现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过西方情人节不过七夕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针对此现象,为了加强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作为中国当代中学生,我们在接受西方的节日、文化方面往往走在社会前沿,有必要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所以我们小组决定从中西方传统节日为课题进行研究。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会珍惜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了解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学会分析和总结双方的不同之处。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研究方法

资料法、调查法、整理法

研究流程

一:以资料的收集和调查为主,由 负责。

1时间 2搜查途径:(1)网上查询(2)图书查询

二:以资料的撰写和总结成果为主,由 负责。

(1)时间(有关要求:最后的资料,由整理员将所有资料有条理的整理完毕后,交于撰写员,进行最后的整理和收尾,与此同时,各位组员也要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组员心得。

三:以组员形成的心得,形成结题报告为主。

本课题的表达方式:论文

附: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论文

一、节日

“节日”:古代农历的所谓“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逐渐变化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农历上的节日本意仅指节日的相交之日,并无民俗意义上的节日含义,在历法所定的年岁,季节交替的节日期间,举行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注入或文化的,或政治的,或经济的内涵,相传相袭,年复一年,从而形成具有完整意义的民俗节日。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他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不是宗教的国家,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文化的内涵。例如春节。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

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二、西方的传统节日

三、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亦具有生产、生活及宗教三大类型,但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节日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从而让位于宗教性节日。例如万圣节。

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

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

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万圣节的节日活动:

纽约市也特别在万圣节晚上举行巡游,让一群吸血鬼,僵尸,巫婆,科学怪人等齐齐现身,还欢迎市民到场参观,到会者不限年龄、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即使你是胆小鬼,也可加入他们的行列,来个热热闹闹的人鬼嘉年华会。

其实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脸更非常可爱,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参加大型化装舞会一样。

在各式各样的装扮角色中,以女巫僵尸一族最多人扮演,而那些专卖万圣节用品的店铺也特别准备这类衣饰出售,以迎合大众所需;与此同时,生产商每年更会把当年大热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场,务求令更多人投入这西方传统节日的热潮里,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师造型,已是许多孩子必选的扮演角色。

格林威治村的万圣节巡游﹝Greenwich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始于1973年,由一位面具工匠兼木偶演员Mr Ralph Lee发起,据说最初他带着朋友和孩童一起在邻居处游行,后来渐渐演变成整个村的大型活动,而活动中当然少不了大型木偶表演,同时,巡行的目的更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即使人们只是抱着想看热闹的心态,当你踏进村子里,很快便会被邀请参与巡行,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纽约市的万圣节巡游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和游客参加,而巡游会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举行,各队伍约在夜晚上七时从第六大道与春天街交界﹝6th Avenue Spring Street﹞起步,一直游行至第二十三街﹝6th Avenue 23rd Street﹞为止,全程大概多个小时。

无论是来自亚洲,南美,非洲,欧洲,以至中东地区的参观者,都可以把自己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亦可带备简单乐器,即时演奏本土的独特音乐,融合无疆界的风土文化。可能我以前从未参加过万圣节的活动,更莫说这么精彩的巡游,所以特别觉得有新鲜感。

早于十月中,曼哈顿市已开始“闹鬼”了,在繁忙的街道上,已看见四处悬挂起万圣节的鬼怪装饰,很多百货公司也忙着把应节礼品及衣物堆放在橱窗里,吸引不少途人驻足观看,而超级市场及街市亦摆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卖,供市民买回家布置家园或制作南瓜灯之用,当然嘛,也有主妇烹煮南瓜作菜肴或糕饼,完全依足节庆传统。

四、从中西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传统节日形成的历史渊源与各自特征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在古代,春节、清明节(古代称三月节)中秋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而西方文化则不同,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的由来是由于暴君克劳多斯命令男人开赴战场,禁止他们结婚、订婚,已经订婚的也必须解除婚约,人民怨声载道,修士瓦伦丁就住在离暴君宫殿不远的神庙里,他对暴君的虐行感到气愤。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暴君得知后将瓦伦丁投入地牢,瓦伦丁受尽折磨而死。那一天是公元270 年2 月14 日。后人为纪念这位善良的修士,将每年的2月14 日定为情人节。复活节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节日因此得名、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

二、中西传统节日庆祝方式上有各自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带有明显的社会特征,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

(1)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舞狮子等。总之,不论是大街小巷,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在12月31日晚,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诚心地祈祷,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顿时,优美的乐曲奏响,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可见,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更贴近现代生活。

(2)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颇受人民的重视。那一天,每户门前都要挂上一盏南瓜灯,人人都穿上奇装异服,据说有辟邪之用。其实,作为先进的发达国家,人们对于鬼怪已不再迷信,他们多半是为了寻开心而已。同时,人们还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他们可以任意去左邻右舍讨吃的,绝不会受到惩罚。在中国,传说中元节是鬼门关打开的日子,这一天,地府里的小鬼会出来游荡,迷信色彩浓厚的中国人,对鬼神是极为敬惧的。那一天,他们会当街烧香祭祖,祈求鬼神不要降祸于他们。于是,中元节这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产物逐渐被淘汰了。

五、中西节日文化的交融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令,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西方的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及外国人过中国节,我们感到中西文化交流加快的脚步。在全球化时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深化,中西传统节日逐渐被双方人民相互包容接纳,又有此消彼长的现象。

研究成果

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增强我们的团队意识,让我们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是多么的雄伟壮观,同时了解西方的外来节日,增加了我们的知识面。

结论与建议

同学们,当今中国,传统节日中充斥着商业驱动,作秀泛滥,面对这个物质严重挑战精神的世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新青年,你们应当全面正确地把握节日的概念和内涵,理性看待节日这个文化载体,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尚,更重要的是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薪火相传!希望当代中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篇2: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

“节日”:古代农历的所谓“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逐渐变化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农历上的节日本意仅指节日的相交之日,并无民俗意义上的节日含义,在历法所定的年岁,季节交替的节日期间,举行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注入或文化的,或政治的,或经济的内涵,相传相袭,年复一年,从而形成具有完整意义的民俗节日。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他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不是宗教的国家,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文化的内涵。例如春节。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

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二、西方的传统节日

三、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亦具有生产、生活及宗教三大类型,但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节日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从而让位于宗教性节日。例如万圣节。

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

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

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万圣节的节日活动:

纽约市也特别在万圣节晚上举行巡游,让一群吸血鬼,僵尸,巫婆,科学怪人等齐齐现身,还欢迎市民到场参观,到会者不限年龄、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即使你是胆小鬼,也可加入他们的行列,来个热热闹闹的人鬼嘉年华会。

其实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脸更非常可爱,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参加大型化装舞会一样。

在各式各样的装扮角色中,以女巫僵尸一族最多人扮演,而那些专卖万圣节用品的店铺也特别准备这类衣饰出售,以迎合大众所需;与此同时,生产商每年更会把当年大热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场,务求令更多人投入这西方传统节日的热潮里,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师造型,已是许多孩子必选的扮演角色。

格林威治村的万圣节巡游�zGreenwichVillageHalloweenParade�{始于1973年,由一位面具工匠兼木偶演员MrRalphLee发起,据说最初他带着朋友和孩童一起在邻居处游行,后来渐渐演变成整个村的大型活动,而活动中当然少不了大型木偶表演,同时,巡行的目的更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即使人们只是抱着想看热闹的心态,当你踏进村子里,很快便会被邀请参与巡行,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纽约市的万圣节巡游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和游客参加,而巡游会在格林威治村�zGreenwichVillage�{举行,各队伍约在夜晚上七时从第六大道与春天街交界�z6thAvenueSpringStreet�{起步,一直游行至第二十三街�z6thAvenue23rdStreet�{为止,全程大概多个小时。

无论是来自亚洲,南美,非洲,欧洲,以至中东地区的参观者,都可以把自己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亦可带备简单乐器,即时演奏本土的独特音乐,融合无疆界的风土文化。可能我以前从未参加过万圣节的活动,更莫说这么精彩的巡游,所以特别觉得有新鲜感。

早于十月中,曼哈顿市已开始“闹鬼”了,在繁忙的街道上,已看见四处悬挂起万圣节的鬼怪装饰,很多百货公司也忙着把应节礼品及衣物堆放在橱窗里,吸引不少途人驻足观看,而超级市场及街市亦摆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卖,供市民买回家布置家园或制作南瓜灯之用,当然嘛,也有主妇烹煮南瓜作菜肴或糕饼,完全依足节庆传统。

篇3: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

一、对科学探究的认识1.探究

《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辞海》 (1989年版) 的解释, “探究”则指“深入探讨, 反复研究”。[1]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 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 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 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 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 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2]

2.科学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就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之所以这样表述, 乃是由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探究有这么一段论述:“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还涉及到科学探究的认识, 如科学探究的特征。”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发现, 科学探究既是过程, 也是方法与能力。

3.施瓦布实验室探究三水平体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探究作为一种科学教学方式, 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4]

施瓦布提出的实验室探究的三种水平:最简单的水平, 学生根据实验手册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以发现他们从书本中得不到的联系。第二种水平, 实验手册只提出问题, 而把方法和答案留给学生。该水平教师 (教材) 引导的少些,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第三种水平, 问题、方法、答案全部留给学生。学生面临的是“原始的现象”, 问题、方法等要自己研讨得出。[5]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科学探究指的是培养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指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 能独立自主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 会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他们不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自主意识、自学能力、探究精神。

二、认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具有轻个体重集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 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性, 看重人的自由, 看重个人价值, 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遵奉的信条。苏格拉底, 古希腊“三哲”之一, 是柏拉图的老师。关于如何“教”他们各有一则经典对话流传下来, 我们来比较一下。东西方传统文化有些什么差别, 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因材施教,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 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是科学求实的, 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但孔子作为老师的权威身份, 他用权威的口吻教诲学生, 用灌输的方式告诉学生, 只许他人接受, 不容他人怀疑。《论语》通篇是“子曰”, “告诉”是孔子最常用的教育方法, 整个《论语》中看不到一处学生与孔子的争执、辩论, 更不用说设置情景, 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据说,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间曾有一次关于“什么是爱情和婚姻”的对话。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哪样权威地直接告诉柏拉图, 而是先设置相关情景, 让柏拉图自己去行动, 并通过行动的结果促使其自我思考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 如果学生思考的结果是错的, 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设置另外的情景引导学生再思考 (再发现问题) ,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继承, 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 不注重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科学探究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质疑的精神, 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 鼓励学生在与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用、学以致用、重整体的观念是东方的直觉的经验思维。东方的直观、经验思维与西方的重理论、重实验和实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方思维具有直觉的、经验的、整体、模糊的思维特征, 西方思维具有分析、逻辑、实证、抽象、精确等特征。西方在发明和掌握了形式逻辑、数学思维工具和实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严密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人没有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形成逻辑体系, 使科学发现只能停留在经验直觉的层面上, 中国文化传统往往具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的传统。

三、理性实施科学探究的策略

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 科学探究在我国实施受到传统文化 (当然还有考试制度等其他方面) 的影响, 全面快速推行, 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 我们应该采用逐步过渡, 理性实施的方式。

(一) 分批、反复培训———突破传统, 提升理念

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我们知道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不是控制课堂, 而是如何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学生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然而突破传统, 改变教学观念这一问题,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可真难啊,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我们总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课堂的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因此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老师们一培训就会, 一会就懂, 一懂就能实施, 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 分批、反复地进行培训。

(二) 分段、亲历过程———培养兴趣, 学习技能

学生的科学探究我们应分阶段进行, 开始可以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制作, 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 以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 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然后可安排一些科学主题式的科学探究, 课题要小一点, 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 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 就可以安排有关控制变量, 建立模型、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包括完全的和开放的探究, 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数量也应由少到多。

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开发, 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对结论放宽要求, 不要统一答案, 允许不同结论, 鼓励每一位学生。

(三) 探究、传授互用———适时适度, 取长补短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 但是也不能排斥教师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传授式教学也非一无是处。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 能够培养学生自律性和自省力。在一堂科学课中探究和传授可以并存,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传授, 两者并不矛盾。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与传授的运用要适时适度。当探究的问题过于难时, 需要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时, 可以采取讲授式教学;对于一些史料性的知识, 讲授往往会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3]罗星凯, 李萍昌“.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惟存教育———探究学习.http://www.being.org.cn/inquiry/inquirylearning.htm.

[2][4]陆璟.探究性学习.惟存教育———探究学习.http://www.being.org.cn/inquiry/tanjiu.htm.

篇4: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社会认同;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53-02

节日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群体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节日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在节日里,人们所传达的不仅是彼此之间的情感,它其实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的体现者,是一种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的寄托。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试图在文中探寻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姿态面对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交际。

一、中西主要的传统节日

(一)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俗称为“过年”,与西方的圣诞节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春节的时候,远方的游子们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春节这天,中国民间有着贴春联、倒贴“福”字的习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而在南方两河流域的地段,人们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大赛。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因为该节日多是在秋天的中期,所以叫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到晚上的时候还会有赏月的习俗。这三个节日是我国民间最主要的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有清明节、腊八节和元宵节,等等。

(二)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是西方人纪念基督徒的主神耶稣诞生的日子,时间为每年的12月25日。按照习俗,人们在这一天需要互赠贺卡和圣诞礼品,还会装扮圣诞树来庆祝。复活节是为了纪念主神耶稣复活的日子,时间为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按照习俗,人们在复活节的前夕要相互祷告,而在节日当天则要互赠彩蛋。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奔走于天南海北的游子们要回家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食的盛餐。此外,西方较为重要的节日还有万圣节、狂欢节和愚人节,等等。

二、中西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文化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节日体现的是一种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它是源自上古时代的腊祭,腊祭即是在岁终的时候祭祀众神的日子。而西方的节日多是凸显一种基督教文化,无论是最为重要的圣诞节还是复活节,其最为悠远的精神依托是基督教里的文化载体。

节日的习俗也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我国的节日习俗也体现着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在春节时要打扫卫生,这象征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把“福”字倒过来贴,象征着“福到了”的吉祥话语。而在西方里的圣诞节当天,要装扮圣诞树,上面还要挂些小甜饼,这代表着一种赎罪的意愿;复活节里的彩蛋则代表了复活后的欢喜与生命的绽放。

(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还凸显出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综合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代表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则代表的是个人主义精神。

之所以有以上的不同,是由于中西方均受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更多的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观,尊崇着辈分制以及长幼有序的家族观念。所以在中国社会中会更多地强调血缘以及家族的地位,进而体现出集体主义的观念。而在西方国家则不同,其社会更多的是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由于文艺复兴倡导的是个人至上,保护人权等理念,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所以西方的节日里都会体现出个人主义的色彩,比如在节日里的盛装打扮、狂呼狂庆都是自由、独立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饮食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也体现出饮食文化上的不同。比如在中国的春节里,人们要吃饺子,在端午节的时候要吃粽子,在中秋节吃月饼……而在西方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多以烤类食物为特色,比如在复活节的时候要吃“烤兔”,感恩节的时候吃火鸡,英国在圣诞节的时候会吃烤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节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三、全球化浪潮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在中国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些国人会因此感到恐慌,认为“洋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霸占和侵凌,担心西方的节日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湮没本国的传统节日。像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都是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西方节日,这的确证实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社会中的入侵趋势愈发猛烈。与本土的传统节日相比,一些国人更加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可见这些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与交流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要想守住自己本国的一方净土而免受他国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交流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调整自身的心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学会以一种全新的状态找到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不应过多的排斥这些外来的节日,而是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和状态,迎接这种必然的文化“冲击”。

四、“洋节”冲击下的冷思考与社会认同下的建议

(一)由个人本位到公共文化的诉求

文化中所包含的事物是没有所谓的好坏与对错之分的,实际上它们都是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必然选择。节日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有着它该有的状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彼此在过分地烘托了一种敌对的情绪和排外的心理,将文化上的交流曲解为外来文化的侵略,这有悖于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和宽容性交流。在面对中西方不同的传统节日时,应该更多的将个人的激愤与排斥心理转化对为人类文明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共文化的诉求和敬仰。

(二)由扬中抑洋到中西互补的追寻

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是在国际交流与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逐渐碰撞的,每个习俗中都有它值得珍视的地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不同节日的交流可以交换不同的“水土”,也可以去了解在不同“水土”之下成长的人文特色。

每一种习俗和节日都有它的存世价值和人性精神意义。应该扬长避短,学习他国文化里的精髓,吸收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扬中抑洋的态度转变为中西互补的价值追寻。

(三)由官民博弈到自由选择的释放

当前中国部分传统节日中存在着政府的文化施政性,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选择好像都存在着一种约束性,即一种政府下的严格保护,殊不知群众愈是被紧看就愈是想挣脱。最好的行为是给与大众一定的自由选择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准绳,况且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对“洋节”考虑太多,而仅仅是一种娱乐或者消费心理,大可不必形成“节日危机”或“文化侵略”这样的偏激想法。

(四)由无序状态到规范引导的发展

在认识到“洋节”已不可避免的要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让其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规则、有秩序地存在,而不再持着一种敌对和排外的心理。所以说,政府需要在“洋节”这种无为的状态之下对它们进行积极地干预,给本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不同国家传统节日文化的交流和借鉴。

中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种种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协同作用而产生的。不管这些差异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存在着,在今天的世界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它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与交流。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们,是如今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实国民可以试图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去解读这些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尊重每一种文化与节日习俗,多领略它们的精彩之处,少一些排斥与敌对。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 常天.节日文化[M].沈阳: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4] 谭颖沁.中西文化整合与我国文化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2).

[5] 薛晓萍.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6] 维克多·特纳.庆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5: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

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作者张昀熙系别投管系专业工程造价年级 学号103603306指导教师王琼教师职称助教

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据权威资料表明,上海城里约有70%年龄在14.30岁的年轻人在平安夜选择走出家门,狂吃狂欢。其中,90%的人会选择像“JJ”、“纽约客”等可容纳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厅,去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发泄旺盛的精力。情侣中88.3%的人会去排场不大的西餐馆享受一顿浪漫的西餐,而还有10.8%会选择在家看电视,共享二人世界。剩下的那部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相聚。综上所述,年轻人向往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上海的圣诞节普及着一种国际视野,文化占有率为70%。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形式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东校区大

一、大二级学生为样本进行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学生过中西方节日的状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问卷设计

问卷的具体设计方面,我们根据所设计的题目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操作化,每一个题目量化之后分为五个维度,列出了16个关于传统文化态度的问题,每题都采用1-5计分方式进行打分,根据总分的不同判断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分越低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越高。本次调查设计了性别、年级两个变量,用以探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影响。

三、调查目的(一)证实课题假设

调查从“了解度”、“参与度”、“认同度及主管观点”以及“大众传媒及文化产品对文化的影响力”四个角度出发,完成了测量,并通过SPSS数据图表和访谈文本进行描述和分析。对于不同变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较为准确的勾画出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并对每一个题目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以求得出支持本次调查假设的结果

(二)围绕课题深入分析

经调查研究表明,西方节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受商家宣传和新鲜感的刺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性别有关,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较好,其中对节日背景知识的了解会影响大学生节日形式和节日目的的选择。

四.调查结果

(一)样本总体分析

据结果统计,调查对象62%为女性,32%则为男性。令有6%的问卷因未答完的原因被进行了作废处理。

(二)中西方节日受欢迎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喜欢的西方节日,30.95%的学生选择了圣诞节,另外还有7.14%的学生选择了西方情人节。剩余样本中,有85.71%的喜欢春节。而中秋节的受欢迎程度紧随其次。

(三)调查样本对中西方节日的态度

1.西方节日

47.62%的人觉得之所以过西方节日是因为其有趣,庆祝形式多样,新颖时尚,能更好的彰显个性。并且很有氛围,是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的好机会。16.67%的人觉得过那些西方节日很有代表性意义,例如:父、母亲节、圣诞节、西方情人节。另有4.76%认为西方节日非常乏味,无非是人们为了自己的那些娱乐购物等活动找些借口,亦或纯属商业炒作。而剩余30.95%对其态度比较冷淡,觉得和自己无关,终其背景不是发生在中国,更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过了也没意义。

2.中国传统节日

90%的人表示绝对会过节庆祝。大部分人认为是这长久以来的风俗习惯、观念以及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是家人朋友之间联络感情的一个机会。个别几个表示,大家都这么过,就跟着而已。3%的人表示因工作等原因不过节。另外7%显示为无所谓。

3.对现状的理解

45%认为,“洋节流行”只是表面现象,因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的节日增加娱乐、宣泄情绪,其实处于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动摇。虽然会有一定冲击,但不会影响中国传统节日的主导地位。25%认为,西方节日带来新鲜感,大学生喜欢尝试新事物,只是一时流行,商业文化,冲击很小。还有一部分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中国传统节日已被西方节日所取代,中国传统文化收到的冲击非常大,已经岌岌可危。

4.庆祝节日对自身的影响

西方:增加了向亲朋好友表情达意的机会;增加了娱乐开销;减少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极少部分认为,没有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而已;很好,有假期。

五.分析

(一)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就有对外的各方面交流,尤其在文化领域更是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统治阶级的策闭目塞听却直接导致了我国逐渐落后。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西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作为中西方文化扩散的分水岭,自之后,外来风土文化纷至沓来,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开始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看着日渐增多的外国商品品牌占据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在人群中流行,甚至连外国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对此现象,人们不禁忧心,这样下去,中国的本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会不会衰落?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然而,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一代代持续传承下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三)西方节日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当今社会,利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存因素,面对西方节日成为时尚的现实,众多商家争先恐后地打出节日牌,一时间,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中国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传统的端午、中秋节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这样的事实,国人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国家也不得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法定节假日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是明证。与此同时,过洋节也一夜之间风靡校园。

(四)调查报告分析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认为大学生对中西节日文化的态度有如下四点:首先,多数大学生都喜欢过西方花样繁多的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表现更多的则是一种内在的感情,与自身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喜欢西方节日的原因是其表现出的趣味性,并可借此于亲朋好友大肆庆祝,而商家借机名目繁多的宣传活动也有部分关系,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更多的是建立在体会其深层的文化背景上的,是对自身感情与历史与国家本质的融合;第三,对中西文化相对立的现状,多数人认为西方文化盛行是表面现象,只是严肃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让年轻人充分宣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会受到一定冲击,但并不会真正影响其主导地位,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力的冲击下以岌岌可危;最后,人们认为无论过中西方节日都是为了更好的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还有各种假期,但同时却增加了娱乐开销。

我想,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动势在必行,但在中外交流活动频繁的当下,外来文化疯狂涌入是无法阻挡的现实,而其未必绝对是坏事,哲学上讲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有矛盾是必然的,但可否更好的使中外文化相结合,更具有中国特色!

六.结论

大学生过洋节是受到商家广告宣传的刺激,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为此,我们选择了从中西方节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个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今天的年轻人是否淡忘了传统,是否逐渐被西方同化,我们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什么依据和建议?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将通过自己的研究去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尝试为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篇6:中西方传统节日 教案

汪集中学 黄志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起源方面的差异 2)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庆祝方式方面的差异

2、能力目标:

1)学生有一定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能用英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3、情感目标:根据对中西方节日差异的学习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

1、中西方节日起源及庆祝方式对比

2、中西方两个最重要节日春节和圣诞节

三、教学难点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别

四、教学内容

步骤

一、介绍中西方节日起源

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为传统节日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农业。因此,农业活动使得节日更具有地方性色彩。如春节与一些农业活动,如种植、收获,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不断进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说和传统。

西方: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因此,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圣诞节,复活节也与宗教有关。

步骤

二、传统节日的命名

中国:中国的节日多数都是以季节来命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天气和季节在农业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最初为农业丰收庆祝而创立的那些传统节日都和季节有关。以季节节气来命名也很容易让农民们记住这些节日,通过节日的名字,农民们就可以适时打理庄稼。例如,春节是适宜播种的时节,还有中秋节、夏至、冬至等等。

西方:西方的节日多以宗教形象或事件命名。尽管有些西方节日也是以季节来命名,如历史上芬兰的施洗约翰节,但是在宗教传播之后,特别是基督教的传播之后,节日都相继以宗教来命名。例如,圣诞节(耶稣诞生日)、耶稣受难日和圣周六等等。

步骤

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

中国: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节日,它的庆祝活动丰富而且隆重。林语堂,著名的华人学者,曾经对春节做了一个很好的描述道:古老的中国农历新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相比之下,其他节日似乎黯淡许多。这五天,整个民族穿着最好的衣服,关闭商店,打锣,放鞭炮,等等。这是好运的一天,每个人都期待着一个更美好和更繁荣的一年,每个人都开心地增加一岁,并准备对他的邻居说带来好运的吉祥话。

西方:在平安夜,绝大多数庆祝圣诞节的人们都会在他们自己家里举行一个特殊的节日庆祝仪式。家人们通常会装饰一下那棵圣诞树,然后把彩色包装的礼物都放在下面。在圣诞节那天,同样有许多庆祝的活动。在圣诞节交换礼物、赠送圣诞贺卡给亲朋好友是全世界庆祝圣诞的习俗。

步骤

四、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

1.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3.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5.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6.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步骤

五、西方传统节日的介绍

1.情人节—— 2月14日

2.愚人节—— 4月1日

3.复活节——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4.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5.父亲节——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6.万圣节—— 11月1日

7.感恩节——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8.圣诞节—— 12月25日

步骤

六、总结

篇7: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

——简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

杜杨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637131)

摘要:生育文化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上帝崇拜。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有着类似的精髓,如重视人口繁衍、注重家庭伦理、反对淫乱等。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分别支撑着中国和欧美人口的持续发展,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欧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传统生育文化的诸多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借鉴,不应简单地将其斥为“封建”、“愚昧”而加以全盘否定。

关键词:生育文化;中华;西方;祖先崇拜;上帝崇拜;繁衍;伦理

生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道德等。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而生育文化在人口再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医疗水平都很低,人类的夭折率高,平均寿命短。同时,自然灾害、猛兽、战争、饥荒等天灾人祸常使得人口剧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曾经辉煌的民族由于没有顽强的生育文化而相继灭绝。现存的民族经过长期摸索各自建立起了有自身特色的生育文化,这些生育文化支撑着民族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作简要分析。

一、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

中华家庙、祖宗祭祀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早在夏商时期,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祖先祭祀仪式已经形成。没有子嗣(或者子嗣夭亡),祖先祭祀就会结束,香火就会断绝,这就代表着家族不能持续存在。扎根于每个家庭的祖先崇拜将个人责任与利益跟繁衍高度挂钩——养育孩子一方面是对祖先尽义务,另一面关系到自己身后的祭祀——,并且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奠定了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儒家学说接续了祖宗崇拜的文化基因,进一步认为“孝”首先意味着生育传嗣、延续香火,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深入人心。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西方也有过顽强的生育文化,其生育文化的建立和衰亡对其民族及文明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此不作深入探讨,仅着重论述基督教兴起后西方的生育文化。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并在后来成为了欧洲的主要信仰。基督教创造出“三位一体”的宗教观念,以此维系着源自犹太教的“一神论”观念,从而保持着以上帝崇拜为根本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教义中多次提到了上帝要求信众“生养众多”,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生养繁殖是上帝创作的计划,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生儿育女是教徒的使命。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上帝崇拜。

二、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似之处

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均博大精深,不仅涉及到直接生育,还涉及到一系列与生育相关的社会道德和伦理。尽管两者在形式上的表现有很大不同,但其思想内核有很大的相似之处。11作者简介:杜杨,男,1984年9月出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互译,中西文化对比。

(一)都高度重视并鼓励人口繁衍

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均把人口繁衍放在重要地位。《礼记·昏义》提到:婚姻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强调了生育的传宗接代的目的。《孟子·离娄》更是明确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中,生育传嗣在某种程度上是“孝”的最高体现。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多处提到“生养众多”,例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 ”(《圣经·创世记1:28》)、“你们要生养众多,在地上昌盛繁茂”(《圣经·创世记9:7》)、“我要眷顾你们,使你们生养众多,也要与你们坚定所立的约”(《圣经·利未记26:9》)。基督教坚决反对同性恋,认为“这本是可憎恶的”(《圣经·利未记18:22》)。另外,《圣经》中明确指出上帝将胎儿也视为人——“那造成我在母腹中的,不也造他吗?造我们在母胎里的,不是同一位吗?”(《圣经·约伯记31:15》),因此基督教反对堕胎。基督教对同性恋和堕胎的坚决反对起着鼓励人口繁衍的作用。

(二)都注重家庭伦理,反对淫乱

家庭在生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生育对家庭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中西方的生育文化不约而同地注重家庭伦理。由于淫乱会严重影响生育能力,降低生育质量,中西方的生育文化都坚决反对淫乱。中华的传统生育文化可以浓缩为两句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强调的是利益和精神激励;“万恶淫为首”是通过将“性”局限于夫妻而保护生育器官(当然也起着维持社会道德的作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庭关系得到大力提倡,而淫乱行为则受到普遍唾弃,一些大家族甚至会以私刑严惩本家族内有淫乱行为者。基督教各派均遵循的《圣经》十诫均也把“孝敬父母”和“毋行邪淫”放在重要地位。基督教的教义也对夫妻关系做出了规定,如“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正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圣经·以弗所书5:22-28》)。

(三)都重视男女分工

由于生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女性是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兼顾物质再生产),男性是物质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协助人口再生产)。在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中,男女分工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传统中国,社会普遍推崇“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即男性通常在外为家庭获取财富,女性在家料理家务以及养育后代。《圣经》中也提到了上帝对男女分工的要求。

三、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意义

(一)保证了民族的持续发展壮大

在物质条件差、大型天灾人祸不断的古代,许多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都彻底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民族和欧洲大陆的各民族不但没有灭绝,反而得到了发展壮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功不可没。顽强的生育文化使得中西方的民族在历经多次灾难后仍能得以恢复元气甚至更加壮大。

(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

在中西方生育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规范家庭伦理道德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父慈子孝是华夏传统的家庭观。这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的父母的孝敬扩展到全社会就是孟子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基督教教义中也规定了家庭关系硬和睦,并认为应将其扩展到全体基督教徒之间的相互关爱。

(三)奠定了中西方文明的根基

人口是文明的基础。也是文明的载体。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F.A.哈耶克(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1988)提到:“我们可以做人口稀少的野蛮人,也可以做人口众多的文明人。如果将人口数量减少到10000年前的水平,人类也保不住文明。实际

上,即使将已获得的知识储存在图书馆里,如果没有足够的人从事广泛的专门化和劳动分工所要求的各种工作,人们也不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分别支撑着中国和欧美人口的持续发展,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欧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人口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位,其经济、科技、文化也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大大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儒家学说等中国传统人文学说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长城等古代建筑至今仍举世瞩目。华夏文明也曾遭到多次破坏和蹂躏——如五胡乱华、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满清入关等——但都没有被彻底征服和摧毁,传统生育文化所带来的人口优势是关键因素之一。

虽然欧洲长期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也历经战乱、瘟疫的巨大破坏,但其顽强的生育文化使得其文明得以延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欧洲的人文与科技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基督教生育文化仍然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得到坚持,欧洲各国人口尤其是英国人口得到快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大规模移民和开发新大陆成为了可能,大批以英裔为主的欧洲人大量向美洲、澳洲等新大陆扩散,并且繁衍出庞大数量的后代。工业革命后,西方文明开始在全球占有主导地位,英语也由一门不起眼的地区方言发展成为了世界语言。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人口是文明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没有足够的人口肯定无法产生和传承辉煌灿烂的文明,但是单凭大量的人口而没其他条件也难以产生和传承辉煌灿烂的文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四、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生育文化

不可否认,传统生育文化中也有一定的糟粕。而且,时过境迁,其中的某些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有人将传统生育文化贬为“封建糟粕”、“愚昧落后”而全盘加以否定,还有人片面放大传统生育文化的糟粕之处,声称中华文化天生愚昧落后,这些都是有失公允的。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传统生育文化,充分肯定其为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的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核心思想,例如其大力提倡的重视家庭责任、父慈子孝、反对淫乱等观念对现代中国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西方世界在这方面有着惨痛的教训。二十世纪,西方世界的女权运动兴起,最初以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基督教禁止离婚的戒令、主张婚姻自由为主要诉求,这些诉求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逐渐走向极端,演变成了“性解放”风潮,对生育文化等传统宗教文化全盘否定。性解放主义者反对一切道德伦理约束,反对男女的分工,鼓吹性与婚姻分离、淫乱不该受到谴责,还大力主张娼妓合法化、同性恋合法化。性解放动席卷欧美,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性解放运动既导致西方社会离婚率剧增、大量家庭解体,又使得性病数量大大增多,同时还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道德,间接地导致了盗窃、抢劫、贩毒等犯罪现象的加剧、社会治安恶化。另外,性解放运动使得欧美多国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导致了后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欧美国家被迫大量地雇佣移民(而移民的大量涌入又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目前,西方社会已经开始对性解放运动进行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发出回归传统生育文化的呼声。

西方世界已经为全面否定传统生育文化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其深刻的教训值得中国吸取。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生育文化,要摒弃其糟粕,但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吸取其精华并使之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

五、总结

殊途同归,生生不息。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虽然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具有类似的精髓,同时都为各自的文明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和理性地对待中国文化,也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对当今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8: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传统节日

一、节日起源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主要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而西方文化由于长期受基督教的影响, 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 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与天气密切相关。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 祭祀日月星辰, 庆祝五谷丰登,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 如情人节 (纪念一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的圣人和殉道者) 、圣诞节 (纪念耶稣诞生) 。在西方, 人类社会早期的节庆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但后来由于基督教等宗教的兴起和普及, 由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 敬奉土地乞求丰收的传统节庆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

二、节日习俗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 这一点中西方都相同。但中西方的节日风俗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中亦能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

中国讲究饮食, 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在于, 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 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 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这种隐喻和象征性在节日风俗的饮食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除了拜年, 贴春联等习俗外, 饮食也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全国各地习惯各异, 较为一致的食俗有糖瓜, 饺子和年糕。元宵节是我国各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主要习俗。又如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可以看出,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的。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 主要通过饮食来实现, 即“民以食为天”, 所以节日习俗不仅以饮食为主, 并且以特定的节日食品作为这些观念的最好注解。

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 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必须通过信仰上帝, 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 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 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

如西方最重视的圣诞节, 每年的圣诞前夕, 各教派的教堂都要举行礼拜仪式, 由教堂的圣诗班为大家演唱颂诗。许多家庭也有在圣诞节前夕进行祈祷、齐唱颂歌的习俗。人们在圣诞之日汇集在广场, 围着拜访在那里的高大圣诞树齐唱颂歌等活动。还有热闹非凡的圣诞晚会。还有世界闻名的狂欢节, 从规模上仅次于圣诞节, 可称得上世界上最大的传统节日。狂欢节里, 人们要狂乐三天, 尽情地吃喝、歌舞、恶作剧, 不分种族肤色, 不分富贫贵贱, 全都汇入了欢腾的海洋。在复活节期间, 伦敦要举行盛大的化装游行;感恩节期间, 美国的乡村市镇举办规模庞大的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等。

三、节日色彩

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传统节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喜欢红色;而西方崇尚白色。

红色, 是我国文化中的崇尚色。红色源于太阳, 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 阳光下万物繁茂, 生机勃勃, 令人振奋。我们的祖先在祭、祈过程中, 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 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喜庆的日子比如春节, 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它还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原是一个贬义的词, 是“火”与“血”的联想, 它象征残暴和流血, 象征着激进和暴力革命, 也象征着危险与紧张。

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禁忌词, 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 西方为白虎, 西方是刑天杀神, 主萧杀之秋, 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在中国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 象征着死亡和凶兆。而在西方, 白色的象征意义着眼于其本身色彩, 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等。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 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正直、诚实幸运、吉利。比如提到圣诞节, 我们想到的皑皑雪景和门上的白色雪花饰物。

透过节日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和宗教信仰的差异, 以及思想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融合。认识西方的历史与文化, 克服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达到更有效的融合, 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一个窗口。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传统节日, 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 经常有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从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中不难发现, 中西方在节日上有许多的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底蕴的差异造成的。

上一篇:学校的室内设计下一篇:小学生校园安全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