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通讯稿

2024-08-03

工学结合通讯稿(共9篇)

篇1:工学结合通讯稿

信息学院开展“学雷锋,青年先行,倡导环保

绿色校园”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

响应校团委深入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者服务行动的号召,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于3月3日下午开展了 “学雷锋,青年先行,倡导环保绿色校园”青年自愿者服务行动。

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王源给志愿者们做了动员,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助人为乐,积极参加劳动,美化校园环境,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同时带动更多的学生保护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志愿者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高涨,大家劳动都非常努力,冒着低温在冰冷的水中洗抹布,在寒风中把田径场看台上的座椅和栏杆擦得干干净净。清理河道沿岸、宿舍区、教学楼附件杂物时,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更加体现出来,直接用手伸进冰冷的河水把竹竿不好捞的杂物拿上来,用手去拿那些布满淤泥和青苔的垃圾,让人看了非常感动!

信息学院分团委的老师也参加到劳动的队伍中,和同学们并肩战斗。不时有经过的同学,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也参加进来,帮助一起打扫。

“学雷锋,青年先行,倡导环保绿色校园”的志愿者行动签名现场也引来了很多同学参加签名,同学们都认为确实应该行动起来,学习雷锋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志愿者们几个小时的努力,田径场的看台焕然一新,宿舍区和教学楼周围的道路和草坪上不见了之前那些不协调的杂物,小河沿岸和水面上的变化更大,一眼望过去干干净净,十分清爽。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非常欣慰。

这次活动非常成功,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它更深远的意义是号召了广大团员青年们学习雷锋精神,使广大团员青年更深刻地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也使团员青年养成了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部分活动图片:

篇2:工学结合通讯稿

力推大环境综合整治新突破

为扎实做好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崖西镇将河道整治、垃圾中转站建设和村级公路升级改造作为推动大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全面改善镇域环境面貌。

今年来,崖西镇利用生态自然法,对北崖西河河道进行治理,通过清淤整治、边坡整砌、芦苇栽植等一系列措施办法,解决全镇污水治理问题。今年还计划对北起崖西桥南至松里桥全长2.4公里的河段进行整治,整个整治工程分石砌边坡、新建河坝河段、新建拦河坝、修整河坝、小河入口整修、河道清淤等多项工程。目前,已在800米河段栽植黑松1万余棵,绿化河道两侧16000平方米,清淤整治已基本完毕。针对农村垃圾难治理、易反弹的问题,对全镇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收集,集中清运,统一处理”,全镇共划分6个片,并按照村庄大小设立1-2处垃圾集中收集点,镇政府统一将各垃圾收集点垃圾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目前,已规划建设好镇垃圾中转站和49个垃圾收集点,覆盖所有公路两侧河流、池塘、田地,实现镇域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崖西镇还借助俚李线的改造的契机,对镇区公路沿线的水、路、电网进行改造,继续对部分破损比较严重的农村公路进行大修和改造,做好上庄至大山口村路的硬化,新建和改造公路7公里。加大对村级公路的管护力度,修补破损道路10000多平方米,修整路肩坝40多公里,清除道路两侧杂草80多公里。

崖西镇党政办

篇3:工学结合通讯稿

(一) “工学结合”内涵的理解

目前, 对“工学结合”的内涵有多种阐述, 其一:“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安排, 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 训练基本技能;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岗位工作,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的培养任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 要求做到院校与企业、在校学习与参加企业工作、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学生的培养与使用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包含了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 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在企业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又包含了学生在作为员工在企业顶岗工作, 在实践期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其二:“工学结合”就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使学生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其先进性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实现有机协调, 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首岗能胜任、轮岗能适应、升岗有后劲”的培养目标。目前, 工学结合有效形式主要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前校后厂”、“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多种形式, 其主体都是学生, 都注重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岗位工作有机结合。其三: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 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 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 建立行业 (企业) 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机制, 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高职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期间, 既要在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 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 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归纳起来“工学结合”的内涵是: (1)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 (2) “工学结合”包含了在校内的“工学结合”和在校外“工学结合”; (3) “工学结合”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二) 校内工学结合的做法

1.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实施校内工学结合, 建设好与之相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前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是按产品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提供真实工作实践环境。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 具备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实训开出率100%。本模块校内实训基地有: (1) 实验室。有生态环境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应用实验室等2个综合实验室。 (2) 教学实习苗圃。面积0.8hm2 (12亩) , 是以实习为主兼顾生产、专供学生开展容器育苗、扦插育苗和播种育苗等室外项目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 (3) 教学实验林场和柳州市赛特植物组培中心。教学实验林场经营面积1136hm2 (17040亩) , 柳州市赛特植物组培中心有组织培养苗生产厂房1000m2、控温大棚2000m2, 它们是集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校办经济实体 (属学院二层机构) 和校内实训基地, 是学校重要的工学结合教育基地。

2. 建立教学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实施考核的基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林业生产职业岗位对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模块定位, 制订了森林培育模块的理论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及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教学质量标准, 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考核提供了依据和规范。为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 经多年的实践验证3门课程共设计了15项技能考核项目, 拟订了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 保证了技能考核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播种苗苗期管理”的考核, 采用1人独立操作的方式考核, 并从4大项8小项量化评分 (详见表1) 。

3. 改革考核评价办法。

森林培育模块实践性很强, 为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实行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既要考理论知识, 又要考操作技能,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都必须过关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则实行综合评价, 做到学习成绩评定多元化。理论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 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实训成绩评定实训工作表现占10%, 平时实训报告成绩占20%, 考核项目的总评成绩占70%。

4. 探索校内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起, 在森林培育模块校内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 归纳起来主要有模拟实训、责任承包、职业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4种方式 (见表2) 。

(1) 模拟实训。

模拟实训适用于造林设计、抚育间伐设计、伐区设计等设计类实训项目和种子品质检验, 即将上述设计和检验实训项目假设为学院教学实验林场的生产项目, 按林业生产的实际工作过程和要求开展实践教学, 使学生在仿真的氛围中完成实训, 优秀设计供教学实验林场经营参考。通常检验类项目个人独立完成, 设计类实训项目外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内业设计则在资料“共享”的基础上个人独立完成, 任务完成后实训指导教师按相应项目的考核标准评定学生成绩。

(2) 责任承包。

责任承包即明确责任, 以承包的方式落实生产性实训任务, 具体又分为个体承包和班组承包2种: (1) 个体承包。个体承包适用于育苗方面的实训, 即将育苗任务落实到学生个人, 学生从始至终按技术要求完成育苗工作, 最后由实训指导教师按相应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进行验收。如播种育苗的做法是:在学校教学实习苗圃划给林业班的学生每个人一小块地, 由学生进行整地→作床→播种→苗木管护 (苗期施肥、灌溉、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苗木出圃, 全过程责任到人, 直到苗木长成。实训指导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设计育苗方案, 加强育苗过程的指导和检查, 最后从苗木日常管理情况 (1学期不定期检查3次) 、单位面积产苗量和苗木质量 (合格苗比例) 评价育苗工作成绩。 (2) 班组承包。班组承包适用于造林施工管护和幼林检查验收实训, 即将教学实验林场的部分造林施工管护和幼林检查验收的生产任务落实到学生班或小组, 学生以班或小组为单位从始至终按技术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最后由实训指导教师按相应生产任务的考核标准进行验收。如造林施工管护的做法是:在教学实习林场建立学生专业劳动基地, 每年从基地中划给林业技术专业每个班一块地 (约10亩) , 组织学生挖坑→种植→抚育 (幼林期施肥、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 , 全过程责任落实到学生班, 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林场付给相应的劳务报酬。实训指导教师由任课教师和林场技术人员组成, 责任是设计造林施工管护方案, 加强造林施工管护过程的指导和检查, 并按考核标准验收造林成果和评定学生成绩。 (3) 技能鉴定。森林培育模块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有林木种苗工、造林 (更新) 工和抚育采伐工, 其内容涵盖了森林培育模块所有的实践技能项目, 是对森林培育模块实践教学的巩固和深化。充分利用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术鉴定站建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利条件, 每年都组织开展这几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为了达到预期的鉴定效果, 在每次鉴定前都认真开展技能培训工作, 使学生巩固了实践操作技能, 提高了鉴定通过率。据统计, 近3年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参加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和营林工总人数为265人, 通过人数251人, 一次性通过率达94.7%。通过职业技能鉴定, 既培养了学生过硬的职业岗位能力, 又使学生获取了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将来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阶段, 学院经济实体——教学实验林场和柳州市赛特植物组培中心接收部分顶岗实习。学生在教学实验林场参与造林项目开发和造林工程监理, 在柳州市赛特植物组培中心参与桉树组织培养、容器育苗、扦插育苗和苗木销售等。毕业实习结束时, 由“实体”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评定实习成绩。

(三) 工学结合的效果

1. 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通过责任承包、模拟实训、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 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理论联系实际, 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过硬的林木种子生产、苗木生产、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施工管护、造林工程监理、抚育间伐和主伐更新的能力, 掌握了从事林业工作的重要专业技能。

2. 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通过校内工学结合, 学生接触了苗木生产管理、造林生产管理、造林工程监理、苗木销售等管理工作, 熟悉了各项工作的生产流程和林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行业要求, 对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 (下转第163页) (上接第169页) 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工与学的结合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院的林场、苗圃和组织培养中心等工作场所参加实际的工作或模拟实训, 亲身感受到实际工作的职业氛围, 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接受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 锻炼了吃苦耐劳和勤劳诚肯的精神, 为将来成为职业人做好了铺垫。

校内工学结合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施森林培育模块的校内工学结合, 对培养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亚丽.高职制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卫生管理, 2007 (9) .

[2]何七荣.谈工学结合模式的生产型实习基地建设[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篇4:工学结合通讯稿

[关键词]工学结合 工学四合

[作者简介]杨生斌(1963-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陕西 西安 710072)

[课题项目]本文得到了2006年航空科学基金(2006ZG53075)、陕西省2006年社会科学基金(06E032S)和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专项科研计划(06JK150)的支持。课题主持人:杨生斌;课题组成员:侯普育、黄勇虎、孟宪芳、刘庆昌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26-02

一、工学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模式

早期的教育是典型的“干中学”模式。随着对劳动技能和劳动技术的专业化要求,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教育相对独立后却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里,特别在“学在官府”的封建教育制度中,尽管出现了“知”“行”统一的思想,但仍长期存在着教育与生产实践脱离的鸿沟。现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是工业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随着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普及,工学结合的学校教育制度随之迅速形成。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堂教育制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工学结合的制度、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结和吸取了近代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经验教训,学习并引进了发达国家工学结合的经验,如德国的“二元制”、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等,使得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更加明晰和坚定,工学结合的水平逐步提升。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推进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完善,职业学校的工学结合问题日益突出而紧迫。过去几年,教育部连续多次召开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2005年8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2006年3月,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确定把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世界合作教育协会2006亚太地区交流研讨会的议题就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这说明工学结合是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进一步来说,工学结合模式不仅是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也是教育事业发展模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总结本校从技校、到中专再到高职学院近半个世纪跟进国家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十年学院在国家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探索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践,经过提炼和概括,提出了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工学四合”,从而在学校这一层面为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借鉴。

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四合”的理念与实践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新中国成立不久,就跟进国家飞机制造基地,培养第一线生产技术人员,走出了“校企并举、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近十年来,该校适应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变化,利用得天独厚的基地优势,总结历史经验,创建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即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简称工学“四合”系统模式。

1.教育与产业结合。这是指航空高职教育与航空产业发展结合。该校根据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新发展,相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精心打造富有航空特点的教育文化,与国家航空基地管委会合作,实现了三个“共建”——共建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共建基地航空馆、共建航空俱乐部,使学校成为国家航空基地开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2.学校与企业结合。这是指继承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走出了一条“通、宽、新、活”的路子。该校利用原属“空军装备系统”的历史联系和航空是制造业“制高点”的优势,打通与空军装备生产企业、通用航空企业、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基地“航空产业链”企业的联系;拓宽企业与学校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生就业的全程全面合作;创新学校与企业灵活多样的合作机制;激活学校与企业不同的利益联系,形成互利互动的双赢局面。

3.教学与生产结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根据航空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教学,突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学特色。该校采用评估手段,抓好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首要环节”;利用基地人才资源,诚聘兼职教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以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新建“标志”性的一流实训中心,完善航空、数控加工等13个实训基地,扭转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由于抓住了上述三个环节,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4.学习与就业结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用新的视角改进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该校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密切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重新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应的社会督导评价体系,开展“模块化”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他们根据航空资源正向基地相对集中的趋势,把“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企业核心理念引进学校,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航空精神铸造学生心灵,培养优秀的航空生产第一线专门人才。

三、“工学四合”模式分析

“工学四合”是该校“工学结合”实践经验的概括提升,体现了富有实际成效的市场理念、人本理念、开放理念、系统理念及和谐发展理念。工学“四合”系统模式既是一个工作模式,也是一个理论模式,从总体上揭示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规律,把头绪纷繁的工学结合工作有序化、简明化。

1.“工学四合”的系统存在。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方式。工学结合是一个复杂事物,也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应当从不同的层面来认识。“工学四合”来自该校的实践经验,实际上是工学结合客观存在的分层认识。“工学四合”,即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别作为要素共存于工学结合的统一体,其结构如表所示。

篇5:区教研活动通讯稿通讯稿

10月13日,温州滨海学校举行了小学数学学科的16学时培训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倍的认识》的数学研讨课课;基于这次研讨课的两个主题交流:基于教材分析的学习目标设定和基于导学单的课堂;教研员雷祖听老师《基于导学作业单的教学设计》讲座。

首先由滨海学校的陈仲琼老师执教三年级《倍的认识》研讨课,课堂内容的主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倍”这个新的关系,通过多个活动逐步建立“倍”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倍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应用倍概念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也为之后比率学习打好基础。

接着是由天河一小小的王晓彬老师做了《基于教材分析的学习目标评定”》观点交流,王老师先通过课标的目标和要求,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对比苏教版与人教版、新旧人教版教材的区别以及学科知识构架中“比较数量大小”的知识脉络,分析人教版教材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穿插具体分析陈老师观摩课中的一些环节设计和安排。整个讲座的内容详实深刻,细致入微,引人思考。随后天河一小的姜银平老师做了“基于导学单的课堂”的课堂评课,姜老师通过架构图的方式呈现导学课堂和理想课堂的之间产生距离在于的两个“怕”:一怕不讲怎么会。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由此展开具体分析以及处理各个环节的方式思考。

活动最后教研员雷祖听老师做了《基于导学作业单的教学设计》讲座,针对导学单的构成要素及如何设计做进一步分析讲解,还表达了对在职教师能尽快做好导学单落实的希望。

篇6:通讯专业的通讯稿

外国语学院级英语三班全体班委在三教二楼的小办公室展开了一次针对上一学期的总结和本学期的计划与措施。

本次会议各位班委都对上学期自身的工作做出了总结和提出了本班存在的问题,并且都得到了班主任费老师的指导。此次会议中,本班的学习文员对于上学期的签到问题提出了看法和解决的方案,她提出关于本班的签到,可以实行让全体班委轮流负责,每次点到共两名班委。一名班委随机点班上的学号,另一名班委则负责去按抽查的学号点人数是否到齐。最后结果告诉学习委员进行记录。依次每个班委依次轮流下去,这个方案一致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并且准备实施下去。同时,班委们也提出了关注省外同学的建议,希望省外同学们在班级中得到如家般的温暖。当然,班委也对班上的问题提出了更多很好的方案。为了加强本班的班级建设和集体凝聚力,班主任和大家都尽心尽力地帮忙把本班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最后,此次班委列会在班主任和各位班委的热烈讨论中结束了,也都对此次班上的问题和方案作下了记录。本班正用心朝着一个优秀的班级努力着。

篇7:工学结合总结报告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顶岗实习情况简介...................................................................................................................................二、顶岗实习内容...........................................................................................................................................(一)实习过程介绍...............................................................................................................................(二)实习体会.......................................................................................................................................(三)对学校开设课程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1.就业指导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顶岗实习总结...........................................................................................................................................我还要面对从石家庄总比来人的面试。面试全部通过后,我还要经历不定期的专业知识的考核„„通过以上种种,我充分感受到单位工作作风的严谨,也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

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联想作为国际企业所应有的严谨仔细、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这样的售后服务员工,联想有着非常杨哥的工作条例进行约束,并且有严厉的奖惩措施。当有客户有电脑需要维修的适合要对其说:“请让我来把!”并双手托底将机器搬至预备维修台,在为客户打印排队号让其等候。到检修的时候要先检查机器外观是否完好,然后对客户说:“您好!我可以为你开机检验吗?”在取得其同意后进一步检验以初步得出故障原因,并向客户交代。还要对客户说明维修过程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让其提前做好重要数据备份工作。接下来就可以打印验机单并让客户签字,同时还要声明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风别规定在48小时和72小时内修复,但一定会尽快解决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客户泵人。这样整个接待就算完成了。

整个过程的背后,是客户良好的口碑。曾经有客户对我说:“我买联想不是为了别的,就是看中你们的服务了!”诚然,在产品同质化的大趋势下,售后服务质量成了企业争夺事成份额的突破口。在这一点上,联想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民族企业的榜样。

(二)实习体会

工作小结离不了两个主题: 第一,回顾过去一年来工作的方方面面;第二,新的一年的工作展望和计划。所以工作小结不仅仅是给领导看的,更是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使自己更加认识自己,因而,工作小结就如一面镜子。

其实工作中,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没有做到尽心尽职,有没有做到爱岗敬业,有没有像领导一样思考问题,有没有达到“工作着并快乐着”的工作态度。如果我们都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看待,我想我们在工作中肯定做得比现在更努力更出色更完美。

篇8:杨帆工学结合心得

——工学结合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管理系 杨 帆

2000年教育部把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并将其作为创建示范性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措施。

一、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观点及逻辑关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必须搞清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一些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起点。

1、何为课程?

课程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一门一门的学科(虽然现在我们反对学科的提法,但事实上在很多教师心中课程对应的就是学科,或者说是一门一门的课),其内涵还包括了“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案,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和规定”。换言之,课程不仅包括学什么内容,而且还包括怎么学的规定。它应包括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等在内的一系列材料。

2、何为课程开发?

简而言之,课程开发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的进程、方式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的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开发专业教学实施性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材料等。

3、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逻辑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两个最为基本的逻辑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简而言之,就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每一门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考核评价标准;而一个专业的若干们课程之间的关系是按照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来组合的。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就是按照这两条逻辑线索开展的。要真正理解这两个逻辑,必须深入的分析其提出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研究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1)“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的理由

这里就首先要明白关于“能力”一词的理解以及他认为的“技能”与“能力”的区别。“技能”指的是“针对具体岗位任务和职责的”操作性技巧;而“职业能力”是“才能、方法、知识、观点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即“在真实工作情景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

“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还可以表述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这个观点就来自于上述的对“能力”的理解,理由如下:

其一,能力都是存在于具体的职业活动中的,我们无法脱离具体的工作任务对能力点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培训; 其二,一个工作任务中,有的能力或许可以被分析出来,但是存在众多的隐性的能力不可测量或者无法分析、难以表述;

其三,把能力看作是孤立的行为,认为多种能力简单的叠加就能得到综合能力的思维范式,忽视了真实工作世界中职业行动的复杂性,即通过单项能力的培养未必能够必然的形成综合能力。

其四,即便可以明确列出能力点,现在我们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将其组合成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

核心观点在于,对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析的做法是片面的,即便能够明确分析出来的能力也很难组合成课程,同时,通过对分析出来的单项能力的培养是不能真正胜任实际工作的。正是基于此,所以“工学结合”才是一种更可行的做法。

(2)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的理由

人的职业成长要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逻辑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等五个阶段。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单项技能,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所需,因此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应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来开发。每一个阶段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同的,难度也不一样,每一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

(3)典型工作任务的逻辑

工学结合的课程中所谓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平时我们理解的某一职业岗位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有所区别。为什么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呢?既然不能脱离工作任务实际来分析和培养能力,那么能力的培养就只能在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形成。但是一个职业实际所从事的工作任务是繁杂的,不可能让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都去经历,必须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那些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必须要从事的、完成的,不完成就不能说是经历了这个职业阶段的工作任务,这便是典型工作任务。一般来说一个职业共有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而每一个发展阶段有3—5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全部典型任务产生的课程就构成了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毕业以后能缩短由学生向工人的转化。下厂实习期间学生们兴趣高,环境的变化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提高,认识了工厂认识了产品认识了工作的严肃性,很直观的接受着道德,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2、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使学生从这个窗口窥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并从与师傅的交流和学习中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到了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在摆正自身位置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眼观手动,师傅的传帮带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挖潜、发挥,并在实践得到了证明。

3、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明显的提高,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学生是肯学的,工作是努力的,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效益,用人单位对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欢迎的。

三、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试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首先要作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吃苦耐劳的精神。

2、要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要认识到墨守成规只是一名好员工而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应具有创新精神,但要明白创新的前提是自身具有高技术含量,才能具有创新的思路,那么高技术从哪里来;努力求学,刻苦钻研,要想收获丰富的知识就要头悬梁、锥刺骨,学海无涯苦字当头,这才是人生坐标系中努力寻求的重要位置。

3、要克服少数学生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的片面认识,这种错误观念必须加以引导,学生的思想问题就是老师要作的工作,思想问题不解决,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要学的东西很多,从车间管理、环境保护、工件摆放、工艺分析、产品性能、总成装配,师傅们的敬业精神,都是学习的内容。

4、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应该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企业也有教育和指导的责任和义务,从这学期的实践来看,一些车间不愿意接受学生,认为给他们找麻烦,是被迫的,不情愿的,主管上他们把学生等同于自己的员工,当然像员工一样的严格要求是对的,但学生下厂还是学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用简单退回的办法来处理,要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5、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旦有个别学生严重违纪或屡教不改,那么学校应该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并在下厂之前予以公布,做到有章可循。

6、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实习单位也应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建议学校把学生人身安全列入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体系中去,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加以完善,并和专业厂形成安全教育的合力防患于未然。

7、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修改

篇9:“工学结合”总结5

基本情况:

2006年,我校成为广东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我们先后四次到清远市招收半工读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清新县、英德市、佛冈市、等地。开设机电、烹饪、电子商务三个专业,共有7个机电班,2个烹饪班、1个电子商务。两届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为100%,而且就业质量高,很多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者,最高的月薪已达到五千多元。

机电、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批到海信科龙空调有限公司、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东泰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有限公司顶岗实习,烹饪专业的学生分批到顺峰山庄、福盈酒店、皇帝酒店顶岗实习,采用一学年里,一学期在学校学习专业课和文化课,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赚取学费的形式。机电班学生包住平均工资1600元/月左右,烹饪班学生包吃包住平均工资1000元/月左右。具体做法:

一、广泛调研,寻找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结合共赢点。

我们深深感到要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顺利推进,选好合作企业是关键,我校选择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机制灵活、有一定规模、具有核心生产能力的大型的知名企业,而且领导重视支持,能给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住宿环境、活动场地和福利待遇的。经过筛选,确定四家普遍认同半工半读模式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他们签定了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协议。它们分别是: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以生产小家电为主,拥有十数家分厂,员工逾18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名,厂房面积超40万平方米的大型企业。公司产品95%以上出口到欧洲、美洲、澳洲等发达国家。2004-2006年,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和“广东省专利试点企业”,并组建了“广东省电热电动小家电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及“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实验室通过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L国家认可。

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近5000万港币,现有固定资产3.8亿元,厂区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员工近2000人,十六年来一 直是全球最大的消毒碗柜研制、生产基地,享有“世界消毒柜王国”的美誉。

顺峰集团公司1990年1月创建于“中国厨师之乡”广东顺德,迄今为止已经在国内外建立了40余家连锁店,员工6000余名,主营高档粤菜海鲜食府,年营业额约15亿元人民币,2004年上缴国家税收3800万元,同年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为8.2亿人民币,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佛山顺德福盈酒店是中外合资,按国际四星级标准于2003年兴建的多功能商务酒店,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其属下的朗晴居海鲜酒家历史悠久、出品一流,是“中华餐饮名店”。

企校合作,只有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真正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建设,才能持续发展。四年多来,学生在企业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也得到一批素质高,纪律性强的初级技能型人才;学校把企业作为师资培训、产教研结合的基地。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赢。2009年12月,“海信科龙梁銶琚职校生产线”顺利开线,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为全省中职学校走“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之路发挥了示范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联系实际,开设适应市场需求和半工半读特点的专业和课程

我们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与企业家们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思路和方法,探讨如何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顺德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我校实际,选取了机电类专业和烹饪专业作为试点,为更好地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校与合作企业协商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还结合岗位需要,制定了岗位能力标准。学校与企业一道根据岗位能力标准制订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开展课程和教法改革、开发新教材,按“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生产岗位需求,编写适合半工半读班学生的教材,目前已编写了23门教材,我们的教材,在内容上突破了专业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安排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内容,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各专业的课程和技能训练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实习课程,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以企业文化为龙头,以就业热身为主线的结合学校 “专业实习”课程,深受学校与学生的欢迎。实施“专业模块”教学,除开设文化课基础模块外,按照职业岗位的不同,开设多种专业模块,如机电专业分为机电、数控、模具三个方向,分别配备学校专职专业理论教师和企业实训指导师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有兴趣的2种,既保证了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功底,又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兴趣,自主选择学习专业模块,学生学有所好,学有所专,学有所成。按照“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分配有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时间,按基础课15%、专业课55%、企业岗位课30%进行分配,采用分层次教学法。通过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整合、改编或新编,使企业“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之中,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推行“双证书”制,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纳入实训计划,通过专业技能考核检验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成效,实现了学生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三、校企联动,校企合作参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学校工学部与各公司的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培训部联合成立了“学生实习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教学与生产时间,利用双休日和工余时间为学生授课,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实现了校企共同培养。专业理论课由学校派专业教师任课,实践课由企业派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任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和设备资源,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考核,分为应知、应会两个部分,应知部分由理论课教师考核,应会部分由企业工人师傅在学生实际生产中结合产品

四、质量考核,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一次生产任务的完成过程都是一次考核过程,实现作业与产品合一。还聘请了企业的专家担任学校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指导工作。顺峰山庄总经理、中国烹饪大师罗福南为我校烹饪专业竞赛队参赛的事费尽了心思,他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并让学生到他们酒店强化训练,结果我们的参赛老师同学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海信科龙(广东)空调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和工程师定期定时为学生上课,让学生了解公司的管理、运作以及基本技术。

四、深入细致,管理工作效果显著

为了更好做好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工学部,由主管行政、部长、班主任、下班老师、驻厂老师组成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清远学生有以下特点:

1、大部分学生家庭困难,家里子女多,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们。

2、大部分学生劳动态度好,有刻苦耐劳精神,有强烈学习欲望,但基础不好。

3、由于缺乏引导和关爱,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4、小部分学生家庭环境好,好逸恶劳。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们要求工学部的全体老师以培养他们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作为切入点,关心爱护他们,在班级营造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安排分类型、分步骤进行教育。每次都要求学生提前来到我们学校,我们组织了各类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系列教育,内容包括:介绍顺德的风土人情、学校简介、企业文化介绍、专业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辅导、校纪校规教育、班纪班规制定、军训等。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每班派一位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24小时跟踪教育,班主任每周3次以上到企业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每周一次班会课。对于在学校学习的班级,工作的重点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到清远招生、选择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与企业签订合同、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待遇到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我们都全程跟进。学校领导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特别是晚上到企业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召开部长班主任会议,检讨阶段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特别注意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专门成立就业指导组,把企业招工信息进行汇总归类,有针对性地分批进行推荐。学生就业质量非常高,60%的同学走上管理或技术岗位。由于考虑周密,工作细致,各项工作都推进得比较顺利,基本上能做到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五、成果

1、学生满意

实行工学交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的有效结合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技能,了解各个服务环节的质量要求,获得适应生产、服务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在顶岗生产的过程中,学生对企业文化、对就业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对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的优质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信科龙梁銶琚职校生产线”为我校顶岗实习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地,同学们可以熟悉生产线流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得到锻炼。正如我校学生范桂兵所说:以前担心即使有书读,但读完后也不一定找到工作,现在慢慢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学校里学的东西能直接用到 工厂上里,而工厂里不懂的东西又可以在教科书里找到答案,只要自己用心去学,就肯定越来越精,就业就不会有问题。这两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非常高,60%的同学走上管理或技术岗位。

2、家长满意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一些家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让孩子缀学.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实行零收费入学,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用通过顶岗实习获得的报酬,支付学费,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学生又实实在在地学到一技之长,真正实现入学一个,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今年的毕业生机电073班的陈文洪同学到企业顶岗实习赚取的钱除了交完三年学费和扣除生活费,还剩6900元寄回家。

3、学校满意

半工半读办学模式,虽然我们只实行了近一个学期,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它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为学校从学科型向技能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的零距离就业教学改革。比如,我们机电专业的老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发现了这门课的技术要点在哪里,马上就回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最近一次技能课测试成绩,半工半读班的成绩比普通班学生的还要高,说明这种模式很有效。另一方面促进了校企深度和广度合作,为产教研、产学研提供一个更高更宽的平台。如我校美术专业师生参与康宝产品外型设计,模具专业老师与企业一同研究模具开发与技术改进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产教研能力。

4、企业满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工学结合通讯稿】相关文章:

工学结合教学06-05

工学结合模式06-03

工学结合联盟06-12

仿真工学结合07-13

工学结合论文范文05-09

工学结合问题范文05-26

工学结合条件范文05-26

工学结合心得范文05-26

工学结合总结报告07-02

工学结合总结大会07-02

上一篇:对县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意见进行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下一篇:2010年春季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