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2024-07-08

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共8篇)

篇1: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深国房〔2008〕38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规范廉租住房建设、配租和管理,根据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拟定了《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经市政府审批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我市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覆盖的廉租住房保障目标,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府〔2007〕262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廉租住房保障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以货币配租为主,实物配租为辅。

本办法所称货币配租,是指市、区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租赁补贴,由其到市场上租赁住房。

本办法所称实物配租,是指市、区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

第四条 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是我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廉租住房保障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 申请、审核与配租

第五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享受市民政部门核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二)不拥有任何自有形式的住房和建房用地。自有形式的住房包括安居房(含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军产房,商品房,自建私房等;

(三)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均具有本市户籍且实际在本市居住;

(四)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

第六条 随着住房保障水平的提高,对拥有住房但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市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并符合第五条第(一)、(三)、(四)项规定条件的家庭,市住房保障部门可视情况将其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住房困难标准由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市民政、统计部门根据我市家庭平均住房水平、人口数量、结构等因素确定,并适时调整。

第七条 具备廉租住房保障申请条件,且有下列条件之一的申请家庭,在进行实物配租时予以优先考虑:

(一)家庭成员含60周岁以上老人(含孤寡老人);

(二)家庭成员含中重度残疾人(一、二、三级);

(三)家庭成员含重点优抚对象。

第八条 申请廉租住房以家庭为基本申请单位,每个申请家庭应确定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作为申请人,其他家庭成员作为共同申请人;家庭成员均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应以其监护人作为申请人。

第九条 申请人于每年规定时间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工作站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深圳市廉租住房申请登记表》;

(二)申请家庭成员的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三)深圳市民政部门核发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军烈属证、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人证或其他证件、证明材料的复印件(验原件)。

第十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符合申请条件的居民家庭,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工作站提交申请材料。

(二)社区工作站收到廉租住房申请材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查验核实。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材料齐备的,社区工作站应当签署意见,向申请人发放受理凭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所属的街道办事处。

(三)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材料后,在6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的自有私房情况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后,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区民政部门。

(四)区民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证明文件或其他证件、证明以及是否属于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审核。申请人为残疾人的,需会同市残疾人联合会对残疾人证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同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五)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是否购租政策性住房的情况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市房地产权属登记部门。

(六)市房地产权属登记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是否拥有商品房的情况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七)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交由街道办事处在申请人户籍所在社区或单位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申请家庭,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予以轮候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

经审核不符合条件或者公示异议成立的,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或其他居民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可向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出申诉。

第十一条 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会同市房地产权属登记部门、区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对申请家庭的户籍、人口、收入、住房和建房用地等状况进行调查审核。审核方式包括查档取证、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根据资金状况确定货币配租家庭的入围比例,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通过计分或摇号等方式排序,并根据计分或摇号结果向入选家庭发放通知书。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根据房源状况确定实物配租家庭的配租比例,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分成不同队列、组别,通过计分或摇号等方式,确定入围家庭和选房顺序,并根据计分或摇号结果向入选家庭发放通知书。

第十三条 收到货币配租通知书的申请家庭,由其年满18周岁的家庭成员凭该通知书和个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签订货币配租协议,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月将申请家庭的货币配租补贴存入申请人指定的银行账号。

收到实物配租通知书的申请家庭,由申请人凭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看房、选房;选房后,由其年满18周岁的家庭成员凭该通知书和个人身份证到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签订实物配租合同,凭身份证和合同办理入住手续,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月收取租金。

第十四条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全部配租合同和协议签订后,编制汇总表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并将配租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

第三章 配租标准

第十五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人均配租面积标准为15平方米,每户配租面积标准为40平方米,原则上不超过45平方米。

自本办法生效之日起,新开工的廉租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一律不超过40平方米。

第十六条 廉租住房货币配租的租金补贴标准可以按照户籍所在辖区的市场指导租金标准确定。

第十七条 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租金标准由维修费和管理费构成,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市财政部门制定,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变化适时调整,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实物配租优先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减免实物配租住房中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租金。

第四章 资金与房源

第十八条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根据本廉租住房实施情况,分别编制下一《廉租住房计划资金安排申请表》报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 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市财政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廉租住房资金用于廉租住房的购建、维护和货币补贴发放,由市(区)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将资金划拨至廉租住房资金专账。

第二十条 廉租住房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全市每年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一定比例资金;

(三)政府廉租住房租金的收入;

(四)社会捐赠的资金;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二十一条 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包括:

(一)政府出资新建、收购的住房;

(二)腾退的公有住房;

(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要求配建的廉租住房;

(四)政府依法没收的违法建筑中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并在一定时期内按规定不予拆除的住房;

(五)社会捐赠的住房;

(六)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全市的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廉租住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

第二十三条 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根据需要指定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职责是:

(一)执行城镇廉租住房管理的政策、法规及业务技术规范;

(二)对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和利用等,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三)维护和提供档案信息。

第二十四条 廉租住房审核档案应一户一档,主要包括下列材料。

(一)申请材料。包括廉租住房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家庭收入证明、家庭住房情况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

(二)审核材料。包括工作人员入户核查记录,公示内容及反馈记录,群众举报、来访记录等。

(三)实施保障材料。包括廉租住房轮候通知书,廉租住房配租通知书,廉租住房货币配租协议,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合同或租金协议,终止廉租住房保障通知书等。

(四)复核材料。根据复核结果对档案及时进行调整变更,包括家庭收入、住房状况变更记录和复核记录等。

第二十五条 廉租住房管理档案包括申请家庭名单清册(台帐),租赁住房补贴资金发放名单清册(台帐),银行对帐单,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统计月(季)报表,实物配租家庭租金收缴情况及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文件、表、图、册等相关资料。廉租住房档案应纳入保障性住房的管理系统。

第二十六条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运用计算机等

现代化手段对廉租住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廉租住房管理系统的有关数据,健全廉租住房档案检索体系,做好档案的录入、保管、利用、移出等情况的详细记录。

市、区两级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密切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档案电子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区)廉租住房保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向所属街道办事处如实申报家庭的户籍、人口、收入、住房和建房用地变动情况。

区民政部门、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每年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户籍、人口、收入、住房和建房用地等状况进行复核。

根据申报和复核的结果,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需要调整保障资格、方式、额度的家庭进行及时调整,书面告知当事人,并将调整结果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在申请廉租住房保障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由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已经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照市场指导租金补交房租。

第三十条 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做出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决定,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后执行:

(一)被民政部门取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因家庭常住户籍人数减少或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出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最低标准的;

(三)擅自改变廉租住房用途的;

(四)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五)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六)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按规定交纳租金的。

被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但符合其他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可以另行申请。

第三十一条 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做出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并做如下处理:

(一)领取货币补贴的,从做出决定之日起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发放原货币补贴的50%,从第4个月起停止发放货币补贴;

(二)租住廉租住房的,应退回廉租住房。暂时无法退回的,可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对属于第三十条第(一)、(二)项所列情况的,可给予6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届满后仍不退回廉租住房的,按市场指导租金计租,并载入其个人诚信不良记录。承租人在超期居住期间及超期居住退房后5年内不得申请住房保障。

承租人拒不执行的,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或者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篇2: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二) 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

(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四)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

(五)社会捐赠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十条 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应当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一条 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第十二条 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新建、收购的住房;

(二)腾退的公有住房;

(三)社会捐赠的住房;

(四)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十三条 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应当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采取划拨方式,保证供应。

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应当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和就业的便利。

廉租住房建设应当坚持经济、适用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应当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廉租住房应当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第十四条 新建廉租住房,应当采取配套建设与相对集中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

新建廉租住房,应当将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并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需要,合理确定套型结构。

配套建设廉租住房的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应当在用地规划、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配套建设的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套数、布局、套型以及建成后的移交或回购等事项。

第十五条 廉租住房建设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鼓励社会捐赠住房作为廉租住房房源或捐赠用于廉租住房的资金。

政府或经政府认定的单位新建、购买、改建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社会捐赠廉租住房房源、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政策执行。

第四章 申请与核准

第十六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家庭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

(二)家庭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

(三)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

(四)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二)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并张榜公布,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市(区)、县人民政府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

(三)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转同级民政部门;

(四)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同级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

(五)经审核,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作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予以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

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诉。

第十八条 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民政等有关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等进行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九条 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考虑登记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以及个人申请的保障方式等,确定相应的保障方式及轮候顺序,并向社会公开。

对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凡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要优先安排发放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实物配租应当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第二十条 对轮候到位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或者具体实施机构应当按照已确定的保障方式,与其签订租赁住房补贴协议或者廉租住房租赁合同,予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配租廉租住房。

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和配租廉租住房的结果,应当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租赁住房补贴协议应当明确租赁住房补贴额度、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的情形等内容。

廉租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一)房屋的位置、朝向、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

(二)租金及其支付方式;

(三)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

(四)租赁期限;

(五)房屋维修责任;

(六)停止实物配租的情形,包括承租人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或者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等;

(七)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包括退回廉租住房、调整租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等;

篇3:衢州市区廉租住房保障问题与对策

的具体要求出发,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除应加快税收法制建设, 还应改进纳税申报工作, 努力提高征管电算化水平;优化机构设置, 转换职能, 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和互相监督, 尽早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强化税务执法力度, 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

(四) 相关法律规定的衔接有待加强。尽管我国的宪法、民法、继承法、婚姻法及物权法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和财产的继承、分割、转移等方面均有规定, 但总的来看, 这些规定还比较笼统、模糊, 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财产法律制度。同时, 税收征管也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 现实与需要之间的差距还较大。因此, 应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为课征遗产税提供明确直接的利益问题。因此, 加快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条件,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也是今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有效载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就必须下功夫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的住房需求。

一、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基本情况

近年来, 在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重视下, 我市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得到改善, 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得到了实惠, 而廉租住房制度是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 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我市自2001年以来, 对建立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2006年8月根据相关廉租住房保障管理规定及我市实际, 出

的法律依据, 特别是对私有财产的界定和保护, 仍需进一步完善。

总之, 遗产税虽然仅直接涉及到社会中的小部分人的切身利益, 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遗产税在我国的开征将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不应操之过急, 应选择适当的时机, 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 建立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宜的遗产税制度。同时, 也可以预见, 遗产税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随一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其完成了历史使命后, 也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所以, 我国建立遗产税制, 开征遗产税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台了《衢州市区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市政府34号令) , 2006年市区已实现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2007年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已扩面至低收入家庭, 至2009年底市区已有1, 019户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其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户数为710户, 占保障总户数的69%;实物配租户数277户, 占保障总户数的28%, 实行租金减免户数32户, 占保障户数的3%。到2009年年底, 市区已累计归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10, 466万元。

二、当前市区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不足

1、廉租住房年审退出制度执行难度较大。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 缺乏有效的居民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 对住房保障对象收入变动情况的跟踪管理较为困难。缺乏有效的居民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 是目前廉租住房退出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障碍。由于我国没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

主要参考文献:

[1]方芳.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研究[J].现代商业工贸, 2009.4.

[2]罗有三.遗产税与赠与税[M].商周出版,

[3]高萍.关于遗产税的研究[J].税务研究,

[4]杜剑.遗产税的经济学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5.4.

[5]何少武.美国遗产税和赠与税的税收筹划及对我国的启示[J].统计教育, 2005.4.

[6]段玉平.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和可能分析[J].现代经济, 2005.10.

[7]崔雅琴.开征遗产税相关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 2006.4.

人收入申报机制, 居民的真实收入很难统计, 因而划分居民收入线的基础很薄弱, 实施起来也非常苦难。目前主要由保障对象主动报告收入变动情况和廉租住房租赁协议一年一订的动态管理方式, 这难免出现申报不实和管理失控的情况, 且相关部门在审核保障对象收入情况只能通过社区及单位了解, 人为估算来评定, 由于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度不高, 会造成复核结果存在偏差, 导致住房保障退出机制缺乏必要的客观依据, 从而出现廉租住房保障消费中的“搭车”现象;第二, 缺乏系统完善的住房保障退出法律制度和惩戒机制。目前, 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 更未在住房保障立法方面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涉及廉租住房退出制度的部门规章只有建设部等九部委的《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另外我省也制定了《浙江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但对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都不够全面和严厉。依据相关规章, 对因虚报、隐瞒有关情况或伪造有关证明而获得保障资格对象的责任处理主要是退还租金补贴或补交租金、退出廉租住房, 最严重的也只是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甚至处以1, 000元以下的罚款。因此, 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 生活状况改善的廉租房住户一般不会主动退出保障范围, 有些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甚至在接到退出廉租住房通知书后仍故意拖延, 增加了廉租住房退出制度的实施成本。

2、市区低收入家庭现状与住房需求情况有待于进一步摸清。

由于对市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总户数、家庭的住房状况及收入状况还没有进行全面的普查, 住房保障需求的分析缺乏可靠的数据, 而抽样调查的数据难免会失真, 这就给制定市区未来几年的住房保障规划及计划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而造成市区住房保障工作没有前瞻性。

3、实物配租比例略显偏低。

2007年以来, 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实施了扩面政策, 但大部分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为主, 实物配租的比例约为28%, 实物配租的对象仅限于最低收入家庭及低收入家庭中的特殊家庭 (如特困证家庭、重点优抚对象、二级以上残疾等) , 而从调查情况看, 绝大部分低收入家庭还是希望能够住上廉租住房, 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 以便更好地安居乐业, 总之, 对政府的期望比较高。

三、下一步相关工作建议

1、加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 各地原制定的相关地方性的住房保障法规规章也应进行修改完善, 应严格制定住房保障对象的退出管理实施细则, 并规定居民收入发生变化后的相应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 应强调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 明确合理的惩罚性规定, 并对一些违法行为予以严惩。

2、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为准确认定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情况, 确保真正困难的家庭享受廉租住房保障, 应尽快建立以个人基本账户制度、消费信贷、资信评估、现金流量等信用制度为主的个人信用体系。通过信用信息数据的采集、查询等, 使那些不属于低收入却享受廉租房的家庭, 真正自觉退出廉租房保障。

3、尽快编制《2010~2012年衢州市区廉租住房保障规划》。

要认真全面地开展一次市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普查, 建议由政府牵头, 组织建设、统计、民政、工会、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 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住房调查工作机构, 做好市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及建档工作, 并根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状况普查结果, 结合《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政发[2010]1号) 等文件精神, 及时对《2009~2011年衢州市区廉租住房保障规划》进行修编, 尽快确定并组织实施《2010~2012年衢州市区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和2010年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计划。

4、完善相关制度, 提高实物配租比例。

要充分利用我省省级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补助政策, 在去年廉租住房保障实施细则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2010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实施细则》并尽快出台, 同时抓好今年的市区廉租住房保障扩面政策和保障资金的落实, 进一步放宽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实物配租准入条件, 提高实物配租比例, 提前全面实现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另外, 严格动态监督管理, 对经年审不符合当年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 退出机制要及时落实好,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使群众更加满意, 让更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共享我市改革发展的成果。

5、要多渠道解决市区廉租住房房源问题。

针对今年要提高实物配租的比例, 结合现有剩余的廉租住房房源 (注:仅为74套, 建筑面积约为6, 070m2) , 必须加大力度多渠道解决好今后的廉租住房房源问题。据了解, 市国资委对市直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 市直部门单位的存量房约有240套左右, 建议由市政府采用协议收购等方式, 将其整合纳入廉租住房房源, 这样既可以防止国有资产闲置、又可解决更多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具体收购操作办法, 可由市国资委牵头, 会同建设、国土等部门拟订, 报市政府批准后下文实施, 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实物配租。同时, 也可考虑从二级市场以招投标形式, 公开收购部分空置的小户型商品房。另外, 也可在开发地块土地拍卖时, 明确一小部分廉租住房房源, 由政府在拍卖协议中约定以一定的价格回购, 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实物配租, 以方便受保障家庭的日常工作及生活,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6、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 要切实处理好权利和责任的关系, 摆正心态, 提高觉悟, 心系廉租对象, 阳光配租, 取信于民, 自觉接受监督。二是自我加压, 严格要求, 不断丰富服务内涵, 不断提高服务层次, 积极锻造“准确、高效、温馨、周到”的过硬标准, 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另外, 要坚持服务寓管理过程中, 深入一线,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及时了解情况, 掌握工作进度, 协调矛盾, 破解难题, 以全身心的付出赢得群众的好评, 树立我们房管部门的新形象。

摘要:廉租住房制度是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 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衢州市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但廉租住房年审退出制度的执行难度较大, 市区低收入家庭现状与住房需求情况有待于进一步摸清, 实物配租比例略显偏低, 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篇4:廉租住房管理探讨

关键词:城镇廉租住房;低收入家庭;管理

1 东宝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东宝区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中,城镇房价偏高,涨幅过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房价上涨速度,城镇居民住房差距明显拉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 东宝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有效房源不足

廉租户申请租金补贴自行到市场租房,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如孩子上学、看病就医、生活习惯等原因,一般愿意就近租平房、简易楼,我区目前现有的房源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一方面,随着危改拆迁开发工作推进,平房、简易楼房数量不断减少,使得市场上低价位房源的供给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危改拆迁,大量拆迁居民家庭需要租赁住房来解决他们的临时周转问题,需求增加,房源明显不足,加剧了市场供求矛盾。

2.2 资金来源匮乏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不具有可持续性、及时性和确定性,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本级预算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益的10%、社会捐赠等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因此,廉租住房建设迟缓、房源不足,政府重视不够、推动不力的原因,政府财力不足、资金匮乏的原因,如去年东宝区本级安排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不到二十万元,仅只能发放租赁补贴,要兴建廉租住房,可谓杯水车薪,谈何容易。

2.3 保障体系不全

廉租住房政策规定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必须首先是低保户,那么一些基本符合低保条件但又未列入低保范围的人群在东宝区为数不少,如何解决这些边缘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健全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将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重点工作。

2.4 保障制度不完善

廉租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动态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如对低收入家庭的申请、受理、审核、入户调查、公示复核、登记、配租、年度审核及退出等工作,这些工作既要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统一政策、实施办法,又要由多个具体实施机构和人员承担。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由多部门配合协调的保障制度不是太多因而导致工作不太协调。

3 进一步加强东宝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的思考

3.1 充分认识新时期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不仅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而且对调控房地产市场,调节住房供应结构,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3.2 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制度

抓紧制订年度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落实建设项目、土地供应、资金安排、销售(分配)计划等并尽快组织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二要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三要坚持统筹解决住房问题的原则。住房是价格相对昂贵的消费品。

3.3 规范城镇廉租住房管理操作程序

一要摸清底数。要组织相关部门对住房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情况、住房情况,分类建卡建档。要利用新技術、新手段逐步建立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信息库。二要定期审核,动态管理。要制订严格的住房保障申请、核查、评议、审批操作程序,严格准入制度,确保政府优惠落实到应保家庭。三要加强政务公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

3.4 严格落实城镇廉租住房政策

一要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廉租住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二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三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切实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稳定住房价格,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3.5 提高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水平

篇5:温岭市区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温政发〔 2008 〕77 号

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温岭市区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在温垂

直管理各单位:

《温岭市区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已经十四届市政府第十

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温岭市区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保障我市城

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

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九部委令第162号)、《浙江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省政府令第181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低收入(含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本市区(各街道)范围内,家庭收入等符合市人民政府规定条件,并取得由本市民政部门核发的城市居民《低保证》或《低保边缘证》、《特困证》、《低收入证》的经济困难家庭。

第三条本市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其家庭收入、房产状况等符合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均有权依照本办法获得廉租住房保障。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工作。

市民政部门负责对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家庭收入状况的审核。

市发改(物价)、监察、财政、国土、公安、金融管理、公积金管理、税务、统计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廉租住房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住房保障规划及计

划时,要明确廉租住房建设规模、项目布局和用地安排等内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保障方式、条件及标准

第六条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等相结合。

本办法所称货币补贴,是指市人民政府向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

本办法所称实物配租,是指市人民政府向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申请对象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

本办法所称租金核减,是指产权单位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包括国家直管公房、单位自管房)且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申请对象,对其在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范围内的租金给予减免(即按实物配租的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第七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享受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

(一)家庭成员至少有1人具有本市常住城市居民户口(指非农业户口,不包括学生户口)5年及以上;

(二)家庭人均收入在本市城市低保标准两倍之内(含两倍,下同)且持有本市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边缘证》或《特困证》、《低收入证》;

(三)家庭现有房产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下同)或2人及以下家庭现有房产建筑面积低于36平方米(含36平方米,下同)。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

(一)家庭成员至少有1人具有本市常住城市居民户口(指非农业户口,不包括学生户口)5年及以上;

(二)家庭人均收入在本市城市低保标准之内且持有本市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

(三)家庭现有房产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或2人及以下家庭现有房产建筑面积低于36平方米。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实际共同居住一年及以上的父母、子女和其他有法定扶养、赡养、抚养关系的人员。

服现役义务军人、在校大中专学生、劳教(改)人员户口已迁出本市的,可作为家庭成员;未成年独生子女可作为两个家庭成员;未满35周岁未婚子女不管有未分户均必须列入父母家庭成员。

已婚子女分户后可作为一个独立家庭;年满35周岁未婚单身者分户后可作为一个独立家庭。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的全部收

入总和,包括家庭成员的工资性收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收入以及其他劳动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各类保险金、存款与借出款利息、有价证券与股份、投资经营收益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经营收益等)。

拥有轿(汽)车(不包括经营车辆)的家庭,一律不列入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已经列入的立即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

第十条保障面积标准按每户家庭住房建筑面积计算,2人及以下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为36平方米,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5平方米,但每户最高建筑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

实际保障面积,应扣除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现有房产建筑面积。

第十一条家庭现有房产建筑面积按家庭成员拥有的下列

房产建筑面积认定(含已转让、析产、赠与、拍卖、没收等时间在10年内的房产,家庭所有成员的房产面积合并计算):

(一)私有房产(含与他人共有产权的房产部分);

(二)拆迁房屋实行产权调换待安置的房屋以及实行货币安置的拆迁房屋;

(三)已享受的住房货币补贴面积;

(四)在农村批地建房的房产面积;

(五)承租的公有住房(包括国家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房)中免缴租金或应缴租金低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面积部分。

夫妻离婚前,家庭现有房产超过保障面积标准的,离婚析产后十年内视同双方均拥有超过保障面积标准的家庭现有房产;家庭现有房产低于保障面积标准的,离婚析产后无房一方可视为无家庭现有房产。

第十二条采取货币补贴方式的,对持有《低保证》或《低保边缘证》、《特困证》的住房困难家庭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按照市场平均租金给予补贴;对持有《低收入证》的住房困难家庭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按照市场平均租金的60%给予补贴。

保障面积按实际保障面积计算。

第十三条采取实物配租方式的,对持有《低保证》或《低保边缘证》、《特困证》的住房困难家庭,实物配租住房在实际保障面积以内的,其租金按照廉租房租金标准缴纳,超过实际保障面积部分的租金按照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缴纳;对持有《低收入证》的住房困难家庭,实物配租住房在实际保障面积以内的,其租金按照低保家庭廉租房租金标准上浮20%,超过实际保障面积部分的租金按照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缴纳。

篇6:《东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现行的《东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自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下面是办法的详细内容。

《东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我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根据《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及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和房屋修葺等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制度。

租赁住房补贴,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发放补贴,由其自行租赁住房。

实物配租,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直接提供廉租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租金核减,是指对现已承租市直管公房的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给予减收住房租金。

房屋修葺,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危旧房或泥砖房等自有房屋进行修葺。

第四条市投资新建和收购廉租住房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各镇(街)投资新建和收购廉租住房资金由镇(街)财政负担。租赁住房补贴资金以及房屋修葺资金参照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负担比例,由市、镇(街)财政共同分担。

第五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建局)负责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发改、规划、国土、财政、房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做好廉租住房保障的相关管理工作。

各镇(街)负责辖区内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家庭资格的初审和公示工作,负责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信息调查工作,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信息档案。

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配合调查申请家庭的收入、住房或资产等情况,并出具相关证明。

第六条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行政区域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有关工作情况纳入镇(街)领导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范围。

第二章申请条件及程序

第七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应具有本市户籍,且在本市工作或居住;申请人的子女未满18周岁且户籍不在本市的,若与申请人共同生活和居住,可作为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

(二)申请当月前12个月家庭人均月收入在本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2倍以下(含2倍);

(三)家庭人均资产在本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年标准10倍以下(含10倍);

(四)无自有住房,或者现自有住房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

(五)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超生家庭,在有关单位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满14周年,并落实结扎措施后方可提出申请廉租住房保障。

第八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家庭应当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

第九条家庭的认定:

(一)夫妻双方或离异、丧偶人员与未婚子女构成一个家庭;

(二)已婚子女与直系亲属独立分户,构成一个家庭;

(三)与申请人同住且存在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的,经有关村(居)委会证明,可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申请;

(四)离异或丧偶不带子女的人员、年满30周岁的未婚人员可视为一个家庭。

第十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户口簿、身份证、婚姻关系证明和户籍地镇(街)计生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二)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房屋产权证明材料或村(居)委会、工作单位出具的住房情况证明;

(三)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申请当月前12个月的收入情况证明材料;

(四)家庭资产情况相关证明材料;

(五)因就学、服兵役迁出本市户籍的,提供原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证明;

(六)申请人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户籍不在本市但在本市居住和生活的,应提供与申请人共同居住和生活的相关证明;

(七)中重度残疾人(一、二、三级)家庭需提交有关证明;

(八)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以上规定的各类证明材料,应当提交经申请人签字确认的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属低保家庭的,提供《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保障证》,免交本条第(三)、(四)项规定的资料。

第十一条家庭成员的自有住房面积需经所在镇(街)建设部门或其委托的测绘单位测量后方可确认。

第十二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人凭户口簿、身份证向户籍所在地的建设部门领取和如实填写《东莞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提交申请表和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材料。

(二)镇(街)建设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条件的,当场予以受理,并出具收件回执;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

(三)镇(街)建设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应当会同镇(街)民政、计生部门及当地村(居)委会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完成对申请人户口、收入、资产、住房和计划生育等情况的调查。村(居)委会应在收到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加具意见后转送镇(街)民政、计生部门;镇(街)民政部门在收到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的收入、资产情况加具审核意见;镇(街)计生部门在收到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的计生情况加具审核意见,镇(街)建设部门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核实申请家庭名单。

调查核实后,村(居)委会应将镇(街)建设部门确认的申请家庭名单进行公示,同时镇(街)政府也应通过当地门户网站、电视、报纸等多种方式将镇(街)建设部门确认的申请家庭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5日;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实际居住地村(居)委会应配合调查、核实,实际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应当同时组织公示。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向镇(街)建设部门提出,镇(街)建设部门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异议成立的,退回申请材料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异议不成立或公示无异议的,镇(街)建设部门将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送市住建局。

(四)市住建局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就申请家庭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

(五)市住建局将经审核符合资格条件的申请家庭名单在东莞政府网和《东莞日报》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5日。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向市住建局提出,市住建局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异议成立的,退回申请材料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异议不成立或公示无异议的,市住建局应当批准申请家庭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出具《登记结果通知书》,并统一在《东莞日报》上公告。

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市住建局应当向申请人出具《终止住房保障申请通知书》。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住建局申诉。

(六)选择实物配租保障方式的家庭,公示完毕后,通过公开摇号确定轮候顺序。公开摇号在公证部门及入围申请人代表监督下进行,并向申请人发出《轮候结果通知书》。

对申请、轮候期间因家庭情况发生变化而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由镇(街)建设部门审核后报市住建局取消资格,并向申请人发出《终止住房保障登记通知书》。

第三章保障方式

第十三条租赁住房补贴按照人均保障居住建筑面积、家庭人口、补贴标准等因素确定。

第十四条租赁住房补贴计算方法:

租赁住房补贴=(市场平均租金-廉租住房租金)×(保障面积-自有住房面积),其中保障面积=人均保障居住建筑面积×家庭人口计算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一)人均保障居住建筑面积标准:18平方米;

(二)家庭人口计算标准:1人家庭按1.5人计算,2人家庭按2.5人计算,3人及以上家庭按实际人数计算;

(三)若保障面积减去自有住房面积后不足27平方米的,按27平方米计算补贴;

租金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住建局、财政局根据市场情况拟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五条租赁住房补贴办理程序:

(一)申请人凭《登记结果通知书》,在6个月内自行选择租赁房屋(房管部门、房地产中介机构也可提供部分合适的房源供其选择租赁);

(二)申请人与出租人签订《东莞市住房租赁合同》后,应将合同提交所在镇(街)建设部门确认;

(三)出租方开设银行帐户收取租金,并到当地出租屋管理机构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四)镇(街)建设部门将《住房保障用款计划表》报送市住建局和镇(街)财政分局,由镇(街)财政分局按补贴数额每月划拨租金到出租人帐户。

第十六条申请家庭所承租的房屋租金超过市住建局核定标准的,超出部分由其自行承担;低于核定标准的,按实际发生额发放租赁住房补贴。

申请家庭原已租住公房,现申请租赁住房补贴的,原租住公房应当退回原产权单位。

第十七条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新建、收购的住房;

(二)腾退的公有住房;

(三)社会捐赠的住房;

篇7: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

经研究,现将《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本市城市廉租住房制度,保障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根据《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 号)、《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第 162 号令)、《关于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琼府〔2007〕77号),以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水平以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根据低收入家庭收入、住房状况、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住房保障对象及住房保障标准。

第四条 市房产管理部门是本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区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房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办法及廉租住房保障的相关实施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市发展和改革、规划、土地、建设、财政、监察、人劳、价格、民政、公安、税务等管理部门,以及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廉租住房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保障方式、保障对象及标准

第五条 本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以发放货币补贴为主要方式,同时实行实物配租和公房租金核减相结合。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货币补贴,是指区房产管理部门向申请且符合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按照本市廉租住房保障的补贴标准及方法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到市场上承租住房。

本办法所称实物配租,是指区房产管理部门或房屋产权单位向申请且符合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本市廉租住房租金标准计收租金。

本办法所称公房租金核减,是指对现已承租本市、区直管公房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自管公房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按照本市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及计租方法给予减收住房租金。

第七条 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选择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方式。现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需申请变更并经批准获得其他保障方式的,应当终止原享受的住房保障。

第八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申请本市廉租住房保障: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具有本市非农业户口,在本市工作或居住,且申请人或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非农业户口3年(含 3年)以上;

(二)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公布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收入标准;

(三)无自有住房,或者现自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本市当年公布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住房困难面积标准;

(四)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没有转让过住房。

前款第(二)、(三)项规定的条件实行动态化管理。每由市房产管理部门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整及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章 保障资金及房源

第九条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按照下列渠道筹集:

(一)每由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二)每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

(三)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四)廉租住房租金收入;

(五)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

第十条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作为长期专项住房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及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工作。

第十一条 廉租住房的房源按照下列渠道筹集:

(一)政府和单位出资新建的廉租住房或收购的普通住房;

(二)市、区直管公房中可用于廉租保障的住房;

(三)腾空的公有住房中可用于实物配租的住房;

(四)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筹集的普通住房。

第十二条 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可采取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也可相对集中建设。

新建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列入土地供应计划予以安排。

第四章 申请及核准

第十三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以户口簿记载的户主作为申请人,并由与申请人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收养关系的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申请人凭户口簿及身份证明向其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领取廉租住房保障申请表,并如实填写后,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提交申请表和相关资料。

(二)受理及初审。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30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家庭人口等申报情况进行调查及初审,将其家庭人口、现居住地址、住房状况、家庭收入、工作单位等情况在申请人居住地所处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15日。对公示有异议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在公示期限内书面向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提出,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应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实。

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的,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应当配合调查及核实,并同时组织公示。

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作出初审意见,将申请、审核等资料档案转区民政部门。

(三)复核。区民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初审资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将申请、审核等资料档案转区房产管理部门。

(四)核准和公示。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审核资料档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最终审核意见,并按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申请人情况进行评分,记录在案。对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保障对象资格确认书,明确核准住房保障方式、保障标准等,并抄送市房产管理部门备案,同时告知相应的区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

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经核准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住房保障方式、保障内容等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第十五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廉租住房保障申请表、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户口簿及婚姻关系证明书;

(二)家庭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家庭成员在本市拥有自住房的,提供自有房产的证明材料;承租住房的,提供房屋租赁合同;有工作单位的,提交单位住房分配情况证明;

(三)家庭成员上一收入证明材料,收入包含工资、奖金、各类补贴、加班费及其他收入证明材料;未就业的,提供失业证或其他证明材料;有工作单位的,提供单位出具的年收入情况证明;个体工商户或投资办企业的,提供营业执照及上一相关税收缴纳凭证;

(四)属本市低保家庭、烈士遗属、优抚对象、孤老、残疾人等特殊困难家庭的,提供相关证明;

(五)其他必要材料。

前款规定的材料所涉及的各类证件或合同等,应当提交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

第十六条 区房产、民政管理部门及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等,可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等有关情况进行核实,申请人、有关单位及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七条 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核实:

(一)申请家庭成员中在行政、事业、企业等单位就业的,由所在单位出具其收入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申请家庭成员中属灵活就业或未就业的,由该家庭成员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会同居(村)委会调查核实并出具相关收入状况证明材料;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由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调查核实并出具相关收入状况证明材料;

(三)申请家庭成员中属个体工商户或投资办企业的,由其本人如实申报其收入情况,并提供营业执照及相关税收缴纳凭证,分别由营业场所或企业住所所处的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调查核实并出具相关收入状况证明材料;

(四)申请家庭成员中属离、退休的,由发放离、退休金的银行或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五)申请家庭成员中有股息、利息等其他收入的,由申请人申报,户籍所在或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根据其申报或掌握的情况进行核实,并出具相关证明;

(六)申请家庭属本市低保家庭的,提供属地民政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

第十八条 申请人家庭住房状况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审核:

(一)申请家庭成员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核定。自有住房产权已登记的,按登记的面积核定;自有住房产权未登记的,按实测面积核定;

申请家庭自有住房经鉴定为危房,且鉴定结论适用于整幢房屋危险且无维修价值,需立即拆除的,参照无自住房情形处理。

(二)申请家庭成员在申请之日前 3 年内转让住房的,是指以出售、赠与等其他合法方式转让住房的情形,不包括司法裁判抵债、协议抵债方式转让的住房。

第十九条 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将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申请家庭按一户一档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保障对象信息资料档案,并实施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按评分高低、轮候顺序等因素实施安排住房实物配租。评分分数相同的,可通过摇号方式确定先后顺序。

第二十条 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评分标准如下:

(一)无自住房户计15分;

(二)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低于 6平方米以下(含 6平方米)计 8分;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 6平方米以上计 6分;

(三)低保住房困难家庭计 10分,非低保住房困难家庭计 6分;

(四)申请家庭成员每增加一代加 2分;

(五)家庭人口为 1人的计 2分,每增加1人加计0.8分;

(六)申请家庭经确认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且轮候时间在 4个月(含4个月)以上,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每轮候时间增加 1个月加计0.5分;

(七)申请家庭属烈士遗属、优抚对象、孤老、残疾人的,加 3分。

第五章 货币补贴

第二十一条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家庭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超过 8平方米(含 8平方米)以上的,原则上采取发放货币补贴的方式实施住房保障。

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货币补贴额按照人均保障住房建筑面积、家庭人口数、补贴标准、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确定。

第二十二条 货币补贴计算公式为:货币补贴额=(人均保障住房建筑面积-家庭人均现自有住房建筑面积)×家庭人口数×补贴标准×补贴系数,具体如下:

(一)人均保障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按市政府公布的当年保障面积标准执行;

(二)家庭人口数:按申请人家庭户口簿记载并在本市工作或居住的家庭成员核定;

(三)补贴标准:按市政府公布的当年租赁住房货币补贴标准执行;

(四)补贴系数:属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按补贴标准的100%计发,补贴系数为1;属非低保的 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按补贴标准的80%计发,补贴系数为 0.8。

对前款第(一)、(三)项规定的补贴标准、人均保障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由市房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二十三条 租赁住房货币补贴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区房产管理部门向申请人出具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确认书;

(二)申请人与区房产管理部门签订租赁住房货币补贴协议书;

(三)区房产管理部门按月在指定银行将补贴款存入申请人名下的银行帐户内。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领取租赁住房补贴后,应当自行到市场上租赁住房。申请人与房屋出租人议定的房屋租金超过核定的租赁住房补贴额的,超过部分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第六章 实物配租

第二十五条 无自有住房或家庭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低于8平方米的保障对象,可申请住房实物配租。

第二十六条 采取实物配租方式的,配租住房面积为保障对象家庭现自有住房建筑面积与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计算公式为:配租面积=(人均保障住房建筑面积-家庭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家庭人口数。

家庭人口数按申请人家庭户口簿记载并在本市工作或居住的家庭成员核定。

第二十七条 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保障住房房源筹集及储备情况,编制实物配租方案及计划,做好报批及公布实施工作,接受监督。

第二十八条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在申请实物配租轮候期间,可按本办法的规定申请租赁住房补贴实施住房保障。

第二十九条 实物配租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区房产管理部门向申请人出具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确认书;

(二)申请人凭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确认书,按批准配租住房的房型、面积及评分高低顺序等选定住房;

(三)申请人与区房产管理部门签订廉租住房租赁合同;

(四)区房产管理部门开具廉租住房入住通知书,申请人持该通知书办理有关入住手续。

对前款第(三)项规定,可按廉租住房房源筹集渠道,由房屋产权人与申请人签订廉租住房租赁合同;或者经房屋产权人委托,由区房产管理部门与申请人签订廉租住房租赁合同。

第三十条 实物配租的住房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一条 实物配租住房租金,按照配租住房建筑面积及公布的廉租住房每平方米租金标准核定。

对于低保住房困难保障对象家庭,免收实物配租住房中经核准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租金。实物配租住房中经核准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外的住房租金按政府规定的租金收取。

第三十二条 对于已核准实物配租的住房保障对象不服从配租住房安排的,原则上不再安排廉租住房配租,区房产管理部门可采取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方式对其实施住房保障。

第七章 公房租金核减

第三十三条 对经核准确认具备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现租住本市、区直管公房或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自管公房的申请人,可向直管公房管理单位或房屋产权单位办理公房租金核减手续。

第三十四条 公房租金核减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依据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程序,持有关证明材料申请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确认;

(二)区房产管理部门向申请人出具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确认书;

(三)申请人持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确认书与直管公房管理单位或房屋产权单位签订公房租赁协议,办理公房租金核减手续。直管公房管理单位或房屋产权单位应当协助办理住房租金核减手续,核减租金部分从我市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中给予补助。

第三十五条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租住公房租金,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实物配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及计算方法确定。

第三十六条 直管公房管理单位或房屋产权单位在办理公房租金核减手续后20日内,应当将办理情况回复区房产管理部门。

第八章 廉租住房的房屋管理

第三十七条 廉租住房按取得的途径及方式,分别确定房屋产权归属,并予以登记房屋产权。

利用市廉租住房专项资金购、建的廉租住房,其房屋产权归属市人民政府,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区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出资购、建的廉租住房,按房屋产权取得方式及权利归属办理登记手续;民政部门通过接受社会捐赠方式取得的廉租住房,由相应的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十八条 利用廉租住房专项资金购、建的廉租住房,原则上只作为向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申请家庭提供住房实物配租,不得销售。

第三十九条 廉租住房的租金分别由廉租住房产权登记名义人收取,租金收入应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

第四十条 利用廉租住房专项资金购、建的廉租住房,其物业管理按住房属地管理原则,由区房产管理部门依照物业管理的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实施管理。

市、区直管公房及单位产权房屋用作廉租住房配租的,由配租住房产权单位依照物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管理。

第四十一条 廉租住房的物业服务收费,参照本市普通住宅物业服务费的政府指导价标准确定,由物业服务的单位依法向价格主管部门申办备案手续。

第四十二条 廉租住房的修缮维护、设备维修更新及房屋空置期间产生的物业服务费等相关费用,在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四十三条 承租人负有保护配租住房及其设备完好并合理使用的义务,因使用不当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房屋及其设备损坏的,承租人应当负责修复并依法承担相关费用。

第四十四条 承租人应当及时向供水、供电、燃气、有线电视、电信、物业服务等单位申请办理开户或变更手续,相关费用由承租人自行承担。

第九章 退出机制

第四十五条 申请人应当自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次年起,在每年的3 月份向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和自有住房变动等情况。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应当对其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及经区民政部门复核,区房产管理部门核准后,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未发生变化,或发生变化但仍符合保障条件、保障标准及保障方式的,继续保留原已提供的廉租住房保障;

(二)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原核定保障标准、方式,但仍符合其他保障标准、方式的,按对应的保障标准、方式调整;

(三)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规定保障条件的,取消其廉租住房保障。

第四十六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应当主动申报退出廉租住房保障:

(一)家庭人均收入已超过规定标准的;

(二)新建、购买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住房产权,且家庭人均自有住房面积已超过规定住房困难面积标准的;

(三)出现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其他情形的。

第四十七条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主动申请退出廉租住房保障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向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与区房产管理部门签订退出廉租住房保障协议。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依照前款规定腾退租住的廉租住房的,应当结清水、电、煤气、电视、电话、物业及其他应当由承租人承担的相关费用。

第四十八条 取消廉租住房保障的按照下列办法办理:

(一)领取租赁补贴的,停止发放租赁补贴;

(二)享受实物配租的,应当腾退租住的廉租住房;暂时无法腾退的,给予 10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满仍不腾退廉租住房的,按政府公布实施的当年的同类结构公有住房市场租金标准并上浮40%计收租金,或者按占用公房情形并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三)享受公房租金核减的,通知直管公房管理单位或自管公房产权单位停止核减租金。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协同区房产管理部门、民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对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实行抽查,对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按规定取消廉租住房保障。

第五十条 申请人未按本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及时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和住房变动等情况的,区房产管理部门可暂停廉租住房保障。其中属货币补贴的,暂停发放补贴;属实物配租的,暂按配租住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 2.3 元的标准计收租金;属公房租金核减,通知直管公房管理单位或自管公房产权单位,暂按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原租赁住房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计收租金。

第五十一条 申请人以虚报、瞒报情况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廉租住房保障的,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已核准但未取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保障资格;

(二)已领取货币补贴的,停止发放货币补贴,并责令其退还已领放的补贴;

(三)已实物配租的,收回已承租的廉租住房,并责令其按政府公布实施的当年的同类结构公有住房市场租金标准补交占用期间的房屋租金;

(四)已核减公房租金的,停止核减租金,并责令其退还已核减的租金。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区房产管理部门收回已配租的廉租住房,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申请人擅自将配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的;

(二)无正当理由连续 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的;

(三)无正当理由累计 6个月以上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的;

(四)故意损坏配租的廉租住房及其附属设备的。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区房产管理部门及各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涉及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来访、来信和来电,并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五十四条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审核和监督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监察部门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和政府批准的重点项目拆迁中涉及的廉租保障对象安置和廉租住房配租,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公布实施后,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对原已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进行复核,并按复核结果分别对保障对象的保障方式、标准等进行调整。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终止住房保障。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25日起施行。《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海府〔2006〕21号)及《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的决定〉》(海府〔2007〕97号)、《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租赁住房补贴实施细则》(海府〔2006〕62号)及《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租赁住房补贴实施细则〉的决定》(海府〔2007〕98号),以及《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配租及租金核减实施细则》(海府〔2006〕97号)同时废止。

附件:

海口市2008廉租住房保障相关标准

一、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收入标准: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 3612元(含 3612元)。

二、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住房困难标准:无自有住房、或家庭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低于 10平方米(含 10平方米)。

三、政府提供保障的住房面积标准:人均保障住房建筑面积标准为 12平方米。

四、租赁住房货币补贴标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贴 9元。

五、实物配租住房中经核准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住房租金标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 1元。

篇8: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住房保障是政府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的一种居住福利。目前, 我国的住房保障包括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两大块。住房实物保障主要有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住房货币补贴主要有货币购房补贴、住房租金补贴等。住房保障的核心是解决“住有所居”问题。从我国住房保障发展的实践来看, 住房货币补贴只能起补充性作用;而在住房实物保障中, 经济适用房由于它的先天性缺陷与内在矛盾在实践中已陷入困境。因此, 建立以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廉租房的多元化是实现“住有所居”的基本思路。

一、经济适用房的先天性缺陷和实践困境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 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以政府指导价出售给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既有保障性, 也有商品性, 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经济适用房的推出, 缓解了保障性住房全部由政府投资的压力, 也一次性地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但从实践情况看, 经济适用房的先天性缺陷和内在矛盾越来越凸显出来。

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的先天性缺陷, 首先是对经济适用房的模糊定位。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性与商品性的双重属性, 使经济适用房摇摆于商品与非商品之间。从商品属性看,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仅相当于同类商品房的50%左右, 显然违反等价交换要求, 与市场经济原理是相违背的。从保障属性看, 在实践中, 大部分住房困难群体得不到基本的居住消费, 而少数人却得到长期的居住消费, 这又违反了公平原则。

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显然, 经济适用房的非市场运作, 不利于用于经济适用房的这部分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甚至出现无效率状态, 从而带来社会的绝对损失, 即少数人的福利增加, 而社会总福利降低。

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中的另一缺陷是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 使经济适用房难以流动。经济适用房是对极少数人居住的永久性保障, 并不能动态地保证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受益。由于经济适用房是按认购者当前收入核准的, 缺乏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会发生变化, 部分已获得了经济适用房的人, 以后收入可能提高, 甚至变成富有阶层;但由于经济适用房缺乏退出机制, 难以退出, 出现富人享受经济适用房, 而其他众多住房困难者却无法解决居住问题的尴尬局面。

理论上, 按麦克唐纳德的市场过滤原理, 一个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家庭, 在经济条件改善后, 一般都有更换住房的需求。此时, 他若将经济适用房售出, 一方面, 目前还没有一种机制对经济适用房的再出售进行控制, 该家庭购买时享受的优惠此时以差价的形式完全获利, 这显然是最大的不公平;另一方面, 经济适用房向市场出售后转变为商品房, 使经济适用房的存量减少;政府虽增加经济适用房的投资, 但社会中经济适用房总数无法增加, 政府不得不年复一年地投入更多的土地和财力来建设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目标是公平, 但又产生了新的不公平。经济适用房的实质是运用财政收入对一部分人赠送房屋产权, 这相当于用一部分纳税人的钱来增加另一部分人的个人资产,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满足基本的住房需要。在实践中, 由于经济适用房运行机制不规范, 导致许多不具备条件者运用非法手段获取经济适用房的产权收益。同时, 经济适用房人为地制造了较大的“寻租空间” (价格仅相当于同类商品房的一半左右) , 成为部分人谋取私利的重要对象, 也成为近几年的腐败高发区。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 经济适用房既不利提高效率又有害公平;那么, 推行经济适用房的目的究竟何在?不论当初推出经济适用房的愿望有多么良好;最后, 往往事与愿违。由此可见, 经济适用房对实现“住有所居”是弊多利少, 应由其他方式所替代。

二、廉租房: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方式

廉租房是政府以核定的低租金、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 向城镇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居住者对住房没有产权, 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都是由政府提供, 都是为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有所居”问题;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经济适用房只卖不租, 廉租房只租不卖。从实践情况来看, 廉租房比经济适用房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方面, 更有优势与效率, 应是我国住房保障的主体方式。

从理论上分析, 住房保障的目的是解决住房困难人员的“住有所居”问题。而“住有所居”是指“人人有房住”, 并非“人人有房产”。显然, 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的功能是不同的, 前者是解决“有房住”;而后者解决的是“有房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实现“住有所居”只能是保障“人人有房住”, 无力保障“人人有房产”。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但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低收入群体“有房住”, 而不是保障这部分人“有房产”。因此, 要转变传统观念, “人人有房产”不应成为改革目标 (美国住房自有率才不过64%) , 住房保障应从经济适用房转移到廉租房为主的轨道上来。

公平性是住房保障的基本特征, 相对而言, 廉租房比经济适用房更具有公平性。一方面, 廉租房的多次保障性使其覆盖面更广, 在分配上更为公平, 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政府的住房福利。另一方面, 廉租房的制度设计相对合理, 由于廉租房的受惠者只能居住, 并无产权, 无法获取巨大利益;加上廉租房的权力“寻租”空间很小, 大大削弱了“寻租”者的兴趣和获取“寻租”收益之可能, 有利于消除腐败, 增进社会公平。

廉租房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可满足更多人的保障性住房需要。由于廉租房产权归国家所有, 加上政府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 使廉租房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能不断在住房困难人员之间流动, 可以安排更多的保障对象入住廉租房。廉租房犹如住房困难人员的“住房公交车”, 一批住房困难人员住进去, 当他们条件改善后就退出, 又可安排其他的住房困难人员。这就实现了廉租房利用的良性循环, 从而提高了廉租房的使用效率。

建立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符合我国的国情。首先, 我国住房困难人口多, 原因复杂, 短期内要解决“住”的问题, 难度较大;廉租房对住房困难群体的覆盖面更广, 有利于缓解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其次,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 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 土地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由土地短缺造成的高房价将不可避免, 政府直接控制土地及住房 (即廉租房) 越发重要。再次,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弹性大、收入变化快;廉租房的灵活性和多次性保障的特点, 使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的主体。

三、廉租房多元化:解决“住有所居”的创新模式

廉租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方式, 要更为有效地解决保障对象的“住有所居”问题, 必须改革现有的单一模式, 在“廉租”的前提下坚持多样性、多元化, 才能满足我国多元化社会对保障性住房的多种需求。

1. 保障对象的多层次

廉租房的保障对象是全社会的住房困难群体, 这个群体是多层次的。除政府公布的1000多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应作为保障对象外, 还应该包括“夹心层” (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 又暂时买不起商品房的人员) , 每年新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以及1亿多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这些住房困难人员的特点及困难情况不一, 这就要求政府对住房困难群体进行细分, 确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廉租房保障目标, 使不同层次的住房困难者都能按照公平的原则享受到住房保障。

2. 产权的多元化

目前, 我国廉租房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政府和单位出资兴建的廉租住房;腾空的公有住房;在二级市场收购旧有住房和符合条件的空置商品房;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普通住房。由于社会捐赠的廉租房数量也极少, 廉租房来源主要还是要靠政府购房和建房;廉租房的产权单一, 基本上是政府单一产权, 以致供求矛盾加大。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 由企业或私人承担一部分廉租房建设, 产权归企业, 按廉租房运作, 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和补贴。

3. 标准的多样性

廉租房是保障性住房, 其主要功能是为住房困难群体“解困”, 而不是享受。故大部分廉租房应以小户型为主, 突出实用、方便、宜居原则。但另一方面, 由于政府保障对象具有多层次性, 廉租房的标准也要保持多样性, 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者的需要。人口少的家庭, 其房型面积标准可小一些;人口多的家庭, 房型面积标准可大一些。此外, 还可适当建设少量的标准高一点的廉租房, 满足引进人才的特殊需要。因刚引进的高级人才, 可能暂时无法自己解决住房, 政府提供标准高一点的廉租房, 可以满足他们暂时的需要。

4. 资金来源的多渠道

目前的廉租房资金供给仍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 渠道比较单一, 应拓宽廉租房资金来源的渠道。包括: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的专项基金、住房公积金的部分增值收益、直管公房出售后的部分资金、社会捐赠和其他渠道。此外, 为解决廉租房资金不足问题, 应积极开辟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商业融资渠道, 如运用联合租赁方式、BOT模式等, 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 广泛筹集廉租房建设资金。

5. 租金的多档次

大致可以把廉租房需求者分为三类, 其租金也相应有多个档次。一是急需保障的特困户。如城市中的无收入、无劳动能力的住房困难群体, 可实行租金全免。二是低收入住房困难户, 占保障对象的大部分, 政府应当制定统一的、较低的租金标准。三是中等收入水平 (即“夹心层”) 住房困难人员, 可采用“三个一点”政策, 即申请条件放宽一点, 住房标准稍好一点, 租金标准提高一点。对这些不同的廉租房需求主体, 政府应设置不同标准的租金调节。总的原则是, 在租金低于市场平均价的前提下, 采取区分收入水平和住房差别的方式, 实行差别化、多档次的廉租房租金。

参考文献

[1].沈卫平.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10.6

[2].焦艳芳.经济适用房问题分析及市场操作探讨.生产力研究.2010.1

[3].韩丹.当前我国城镇廉租房制度创新模式探索.改革与战略.2008.11

上一篇:怀念母亲完美下一篇:养老机构设立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