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说课稿

2024-06-27

《芦花荡》说课稿(精选7篇)

篇1:《芦花荡》说课稿

拟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听读、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激发兴趣→整体感知→品读揣摩→迁移”的教学模式,感知、品读中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和抗日英雄的故事。

说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人物活动的环境——芦花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创设有利于课文学习的情境;采用听读、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法,既是因为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也是根据课文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又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的特点,试图培养学生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适当的朗读品味、体验,培养语感;教学模式的制定则是根据情意原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根据学情,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在理清记叙要素基础上把握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复述,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刻画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写。

篇2:《芦花荡》说课稿

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芦花荡》,在授课之前,我将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被编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课文以叙事性作品为主,共编排了五篇课文,每篇课文特色鲜明:《新闻两则》以新闻形式陈述事实;《芦花荡》注重人物描写的运用;《蜡烛》深入细致的人物内心描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书信体饱含人道主义精神;《亲爱的爸爸妈妈》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涵义。而《芦花荡》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性质为精读课文。选自《孙犁文集》这篇课文以小说为题材描写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对敌斗争的老头子,他的自信、自尊、有勇有谋等性格特征造就他的英雄行为。文章注重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因此,这篇小说让我们对文中主人公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初二学生在第3学期已经接触到了小说这种题材,但对于叙事性文体小说还不怎么了解,要从小说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以对叙事性小说的理解,所以在编排本单元是教学重点有了一个清晰的表述,那就是把握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描写。

对于本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跃时期,对于什么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探索出一套轻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由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具体特点及阅读实际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引导,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着手,引导学生

复述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通过学生仔细阅读并体会课文,教师引导,感悟文中人物和景物描写。

3、结合对老头子的人物描写从而来感知英雄性格。

要完成以上三个目标,必须先在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的基础上,从而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展开分析与指导。因此,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品读、体会对人物形象描写,但由于对人物的刻画是从多方面的描写入手的,学生较难掌握。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要完成以上的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使用阅读体会法、引导欣赏法、自主讨论等方法。

所谓阅读体会法,是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掌握文中故事情节及其对文中人物、景物的描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重点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抓住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具体的语言、词汇入手,感受这些描写手法的效果;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仔细分析文中刻画人物的重点语段,抓住细节,从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篇3:《芦花荡》说课稿

一是小说开头一句“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其主语是“敌人”,换言之这景物, 当是敌人眼中之景物,而且从敌人“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来看,其眼中之景也绝不可能是“优美”的,更谈不上 “赏心悦目”了。

二是这篇文章写作背景是敌人想把冀中的抗日力量封锁起来,可是封锁的结果却是“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文章后面的情节(“每到傍晚, 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 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 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来看,此时的敌人虽然封锁和监视着我方革命根据地, 可是依旧奈何不了我们。这也解释了敌人何以呈现出 “呆望”的神情。所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在敌人眼中,非但不是什么赏心悦目之景, 而且一定会倍感恐怖的。同样,敌人见到“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 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大约也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对此观点笔者不赞同。

首先,从写作背景“敌人奈何不了我们”得出“在敌人的眼中, 非但不是什么赏心悦目之景,而且一定会感到恐怖的”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为人的复杂性和主动性并不排除在不快乐时不自觉的去欣赏美景。人在心情郁闷烦恼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有的人听到小鸟歌唱反而更加烦躁,认为是吵闹;但有的人因此而心情释然了,与小鸟同乐了。课文后面写敌人第二天下水洗澡嬉戏就是快乐的表现,按上面的理由二来推理敌人应该没有快乐的心情。

结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看,虽然敌人封锁的结果是依旧奈何不了我们,但当时敌人还是占优势,我们还是躲在苇塘里,那时敌人的气焰还是很嚣张的。因敌人依旧奈何不了我们,而得出结论“敌人感到‘恐怖’‘毛骨悚然’”,这样分析有点牵强。如果非要将“恐怖”“毛骨悚然”强加在敌人的身上,那只能说是作者内心潜在情感使然。

其次,这段描写是作者以第三人称来写的。“呆望”是叙述敌人在“监视”苇塘。“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这是当时客观景物的描写,是敌人眼前之景,也是作者心中之景。 远方的大苇塘连绵不断,在夜色的笼罩下看起来当然阴森黑暗; 近处月光如水,淀水清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 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 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 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些客观存在的景物本身就是优美的,赏心悦目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敌人可能无心欣赏,但不可能视而不见,不一定视而不美。至于敌人是否有心情欣赏,要结合文本深入的分析。

“呆望”是脸上表情死板的望着之意。为什么而呆?据文本“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 ……”揣测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是敌人“监视”苇塘很认真;二是被美景所陶醉,沉浸于美景之中;三是在优美宁静的夜晚,触景生情, 沉醉于梦想之中,如想家想父母妻儿等。

总之,呆望的神情与如此优美的夜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衬托了战争的残酷,敌人的可悲。 这样分析,更能看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至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是作者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还是那么”“ 狠狠地”很明显地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篇4:《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

例一:“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镜子一样平”突出的是阳光照耀下的淀水的“平”与“亮”,而“蓝天一样清”则强调淀水的“清”,是“水天一色”。“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衬托的是水之“清”。这样巧妙地寓情于景,不仅强化了老头子的传奇色彩,而且还通过暗示鬼子的愚蠢来赞扬他的智勇双全。本来,按照常理,在这样的地方,稍微细心一点的人,是不难发现水中枯木桩子上系着钩子的。但鬼子一则为老头子的举动所迷惑,二则为新鲜的莲蓬所诱惑,一个个成了笨头笨脑的蠢猪。敌人的愚蠢正反衬了老头子的智勇双全,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感人。

例二:“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

这是老头子为受伤的大女孩报仇后,“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为什么鲜嫩的芦花在他眼里显得格外地美丽?这是由老头子杀敌解恨之后内心萌发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所决定的。

例三:课文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属于多项描写。对于多项描写,应该以先分后合的方式赏析、体味。

所谓“先分”,指的是从具体情况出发,把景物分成若干景致,然后一一分析。我们可将景物一分为四,其中一个就是“天空的星星”:“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里明写星星暗写淀水,还暗示了“风”的存在,用的是烘托法。只有淀水晶莹明澈,星星水能倒影在淀水里;只有随着微风的轻拂,水面才能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从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其他几处,请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下。

所謂的“后合”,指的是在具体分析之后,有所归纳与总结,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合”:这段景物描写富有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面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入景,寄托着作者深沉的情怀。

技法小结:赏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善于概括景物的特点;2.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析景物描写所渗透的人物的情感;4.分析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5.分析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渲染气氛方面的作用。

篇5:芦花荡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芦花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芦花荡》是一篇小说,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与敌人作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事迹。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更是让人心生向往,孙犁清新明丽的文风,把我们带入到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使我们感受着这片土地上那份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学生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发奋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以文载道”的目的。为此,我为本课设定了一下教学目标及其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概括口述故事的能力;

3、体会人物爱与憎的情感、智与勇的灵气

4、体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意志和顽强品格。

教学重点: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征

二、说教法

明确的教学目标犹如指引航向的灯塔,而科学的方法则是顺利抵达彼岸的助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情境烘托法:播放音频和图片,展示白洋淀优美风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刺激学生对本文的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对于文本的学习当中。

2.通过问题引导指导归纳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设定讲故事的环节来培养学生口述故事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怎么学如何学,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我将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

一、激趣引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在芦花荡里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头,照例讲这个岁数该养老了,可是这个老头却能神出鬼没,整天在塘里自如地穿梭着。他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他手无寸铁,就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同学们你们说他厉不厉害?他可是一个老头呀!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采用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课文整体感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品味,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那么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2、老头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让他们从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他们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爱读书爱思考的人。

为使学生能够更具体深入的理解本文我设计了第三个环节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作者孙犁文笔清新明丽,文中景物描写更是精彩美妙。在精读课文之前,我将向学生播放一组优美的白洋淀风光图

<一>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1、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后,并且把这些句子充满感情地读出来。接着我们逐句进行品读赏析

例如: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

面歇凉去了。

这些景物描写形象生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烘托出当时的环境险恶也真实的写出了水淀独特的韵味,同时文字中流淌着作者对白洋淀深厚的热爱之情。

《二》人物探究:感受老头子传奇的艺术形象

学生在熟悉课文之后,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已经产生了初步印象。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在老头子性格上闪耀的光辉

第一步:具体描摹

师生共同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可以进行侧面描写。这些描写方法在本文中都有大量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品读法,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指出他们所采用的描写方法,这些句子表现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其中有一段老头子找鬼子复仇的描写:

老头子孤身一人来找鬼子报仇这就表现出他的勇敢。这里主要是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来突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其中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几个动作写出老头子在和鬼子们周旋的机智。鬼子被一直锋利的钩子穿透大腿,老头子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几个动作又写出了老头子对侵略者的憎恨。

文章分析到此,老头子立体的形象已经印入学生心里了,接着让我们来

第二步:深入挖掘、突出关键

这一步的教学实际上也是突破难点的过程。在抗日背景之下,老头子对同胞的爱、对敌人的恨,这些学生都很好理解。难就难在“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个性格特征上

1、让学生找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老头子自尊自信的句子

2、接着再问学生为什么说他是过于自尊和自信了呢?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回答

一个六十多岁的干瘦老头,手上又没有枪,要护送两个小女孩去寻找部队,一路上他要对抗的可是手握机枪的一个个的年轻力壮的日本鬼子,因为过于自信而不够谨慎导致一个小女孩大菱受伤了,却又因为过于要面子过于自尊而却不能再送她们去找部队,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要去帮大菱报仇却还叫上二菱说是去看热闹,其实很有可能是想挽回一点面子

3、这时老师再提出疑问,难道这老头子就真只是一个这样狂妄自大的又死要面子的家伙?这时学生可能会陷入沉思,教师应当适时点拨:“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老头子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实际上探照灯照得雪亮,大菱也挂花了,他会不知道?他说这些话是为了安慰惊慌的孩子。没脸见人不敢送她们去找部队,是因为他没有照顾好孩子的极度的自责,也因为没有完成好任务的高度责任感。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美丽的芦花荡上演这出传奇的抗日故事,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抗日故事呢?2-3名学生讲完以后,老师总结发言:

篇6:《芦花荡》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芦花荡》,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一单元的课文均以战争为题材,今年恰好是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此时学习《芦花荡》一文,正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芦花荡》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就文体而言,《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本文。初二的学生对于这一概念并不会感到陌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过《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篇目,此时重提这一概念,能唤起他们对于旧知的记忆,同时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加深对小说这一文体的结构要素和行文特点的理解。其中,情节可以在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复述来学习完成。人物是本课分析的重头戏,可以通过情节发展的几个关键来剖析其个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分析,可以抓住文中景物描写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组织整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

基于上面对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构想,我确立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2.区分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他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

2.赏析主要人物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传奇色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白洋淀的美丽风光中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派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重点:

1.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难点:

1.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2.优美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决定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复述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联想拓展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实现。在人物分析上,我决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感受

学生在熟悉课文之后,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已经产生了初步印象。我采用讨论探究法来实现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老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第二步:具体描摹

人物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可以进行侧面描写。这些描写方法在本文中都有大量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品读法,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指出他们所采用的描写方法,说说这些句子表现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老头子这一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立体形象。

第三步:深入挖掘、突出关键

这一步的教学实际上也是突破难点的过程。在抗日背景之下,老头子对同胞的爱、对敌人的恨,这些学生都很好理解。难就难在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个性特征上,尤其是对于过于二字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过于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层,确实有过头的意思。接着,就引导学生思考,老头子的自信与自尊为什么过了头呢?高尔基曾经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我们要紧紧扣住情节发展来分析这一问题。学生不难发现找出答案。老师总结: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接下来,我谈一谈《芦花荡》一文的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从优美的白洋淀风光入手,切入到景物描写的分析和故事情节的复述,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环境和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第二课时主要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探究其传奇色彩。下面,我具体讲一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随着多媒体课件显示的一幅幅优美的白洋淀图片,这时,传来了老师的画外音:

同学们,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这就是白洋淀。白洋淀,它位于河北省中部,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这里水道纵横,芦苇万顷,抚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深深地陶醉。你们可曾想到,在半个多世纪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芦花丛中,去解读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

二.作家作品简介

紧接着导语,老师说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最先把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就是孙犁。借着对孙犁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和他所代表的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

三.景物描写品读

紧接着作家作品的介绍完毕,老师又说,既然孙犁笔下的白洋淀如此美丽,那就让我们一度为快吧。

1.美句美读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后,并且把这些句子充满感情地读出来。

2.美句品评

学生就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老师总结:这些景物描写写得好的理由在于:1.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手法的综合运用。

2.真实的写出了水乡独特的感受。

3.文字中流淌着对白洋淀深厚的热爱之情。

四.感知故事情节

如此美丽的白洋淀,是谁破坏了这种美呢?

学生齐声回答,是侵略战争,是日本鬼子。

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对故事情节的感知。在这片芦花荡中,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听故事: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受故事。

2.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说故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3.怎样说故事:(自主、合作、探究)

1.要注意情节的铺垫和环境的烘托;

2.在故事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3.有矛盾冲突和高潮的出现;

4.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五.拓展延伸

在美丽的芦花荡上演绎了抗日英雄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抗日的故事。

提醒学生,学习本文景物烘托的方法,并遵照以上四点讲故事要注意的方面。

2-3名学生讲完以后,老师总结发言:同学们讲的故事都很精彩,一个个抗日故事听得人热血沸腾,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年前纷飞的战火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美丽的白洋淀容不得玷污,今天,世界各国人民纷纷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努力缔造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新世界,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篇7:芦花荡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说课。

一.说教材 :

我说课的题目是《芦花荡》,它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它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当时特定历史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勇气与威力、信心与信念,揭示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带来无尽的伤痛以及侵略者被勇敢者无情的杀戮。这看似残酷,反映的却是一个不屈民族的抗争之魂,永不示弱的民族之气,体现了“以其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勇武精神。作者借用这样一个及不惹人注意却很有个性的小人物,设置了一个简单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让学生体会一个在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背景里涌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抗战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口述故事的能力;体会人物爱与憎的情感、智与勇的灵气。这是本课的重点。启发与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而新颖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2、动作技能目标:帮助学生揣摩文中“老头子”用竹篙砸敌人脑袋时的心理独白并把它写下来。

3、情感取向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憎意识,反对侵略、主张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谐友好的原则。

4、教学重难点 :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派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重点:1.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难点:1.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

三.说学情: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我们鉴赏小说,应仔细寻味一个特定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物是怎样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学生是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现有的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寻味小说中人物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依据与出发点。虽然班级学生语文素质良莠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但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再加上有一部分学生对抗日战争题材的故事已相当熟悉或怀有深切的情感,所以课堂上可以通过激趣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注意力。

四.说教学方法:

我先说教法:课文由于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读完课文后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当堂用纸条的形式把问题告诉老师,老师整理、分类、筛选后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再反回合作小组进行交换讨论、解决。如果学生还有困难就再去引导他们生成知识与能力,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中心观”的新课标要求,也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当然,学生所提的问题也许反映不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这就需要老师敏锐感知有没有补充问题的必要。如,学生往往会忽略的“老头子为什么一个人能承担内外的交通重任?从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等等深层次的问题也许就需要教师及时提出来。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学习内容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

2、我再说学法:新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自主合作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学生感性认知文本的实践基础,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渐进过程,也是教师发现学生聪明才智的不渴源泉,所以必须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地预习。在阅读预习中搜集信息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为上课作好准备。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由于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现进行交流、比较、补充,激发并牵引底子薄、基

础差的学生,从而“达到一同参与共享进步”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进行小组内的合作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背景图片,理清故事概况,播放背景音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及芦花荡的图片,并作适当的解说,让学生感知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和时代背景,感知作者在作品中借助形象倾注的情感(哪儿是对大菱二菱的爱,哪儿是对敌人的恨)并口述故事情节。指导学生自行找出本文的主角——老头子的性格特征:“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第二步:快速阅读,勾画性格写照,呈报疑难问题:哪些地方是老头子性格的具体写照呢? 这里要说的是人物的性格写照都散落在课文中,请学生圈点出并用“从这一句看出了 ┅┅”或“这一句表现 ┅┅”的句式独自举手发言。例如,从“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可以看出老头子的自信。然后学生还需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字条上呈报上来,老师整理、分类、筛选后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再反回合作小组进行交换讨论、解决。鼓励学生提问,创设对话环境,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里拥有了真正平等对话的机会。学生有可能会提到我在前面讲到的问题,那就是:“既然老头子这么厉害一个人能灭杀十几个鬼子,那抗日队伍怎么会藏在苇塘里不敢出来呢?”等这样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精讲课文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自己找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浅显,这些问题在书里大部分能直接找到,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补充,深入讲解,以完善文本对学生的要求。第三步:巩固复习,加深理解。“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小说形象的描写的最基本的方面,往往是典型人物的塑造”。这篇小说中的老头子对大、小菱的拳拳爱心与对侵略者的切齿憎恨、在同敌周旋中的智慧与以少胜多的勇敢都寄存在这个形象中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于是在此就有必要深入课文再次研读相关语段,要求学生仔细去研读课文。是学生课内知识及时消化,在巩固环节加大力度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第四步:摘引相关材料,拓展阅读空间:课件展示《生死攸关的烛光》片断:“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蜡烛熄灭了。”以课文为原点形成阅读辐射,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外化信息的鉴赏与内隐素养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和平的意识。第五步:课堂小结,用一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和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九一八》来衬托小结,渲染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那种誓死抗争的悲壮历史,以此表现“正是有许许多多象‘老头子’一样的英雄存在,才显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一事实。适时煽情,来引发学生共鸣。

六、当前新课改提出教学知识要由课内像课外延伸,所以我今天布置以个作业:要求同学们课下去寻找一个像“老头子”这样的爱国英雄的事迹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板书设计芦花荡

“老头子” 一切保险(自信)爱憎分明

(过于自信)过失(大菱负伤)民族

复仇(竹篙砸鬼子)智勇双全英雄

总之,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熏陶紧密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所收获。

上一篇:社区开展端午节的活动总结下一篇:福建有害生物申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