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024-07-30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共8篇)

篇1: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着障碍性因素。各国政府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行了政策支持,促进其发展。本文就国内外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我国政府支持的成效和不足。

一、国外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1、扩大创新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美国国会于1982年通过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中小企业管理局据此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要求联邦政府机构中,凡研究和开发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的单位,要按一定比例向SBIR拨出专款;凡研究与开发经费超出2000万美元以上的单位,每年要为小企业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目前,已由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宇航部、卫生部、能源部和国家基金会等11个部门参加了该项计划。据估计1983—1995年间,SBIR共从这些部门接到55亿美元拨款。这笔经费分别用来资助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三个阶段的活动,其中研究开发占大头。其次,该政府制定的《小企业法》授权小企业管理署(SBA)作为中小企业的借贷担保人,允许其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借贷担保;SBA还制定了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s)计划,通过全国270多个风险投资公司向中小企业投资和提供长期贷款。另外,美国在股票市场上还开辟了NASDAQ市场,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法国政府每年通过国家技术交流转让中心(ANVAR)向中小企业提供约14亿法郎的无息贷款,资助额占每个资助项目总费用的50%,项目成功后,企业返还全部资助,如项目失败,经专门的评估机构确定后,可以不偿还资助;政府还对实施新技术的企业给予减免50%的税收优惠,以提高企业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对中小企业的科研投入部分,政府采取退税办法予与优惠;政府还在证券交易所设立专门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迅速上市。其次,政府还为新技术企业设立专项风险资金。此外,自1984年起,法国先后为推广电子器件、先进材料和信息技术提供大量资助。资助对象为20000人以下的企业,每年约1000个项目。资助方式为,对可行性研究费用资助50%,工业项目投资给予50%的贷款。国家技术交流转让中心还向创办不足三年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资助金”。德国政府自1994年8月起实施了“创新信贷计划”,目的在于间接资助中小企业及其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根据该计划,政府将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对年销售额不超过5亿马克的中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方法进行资助;对年销售额不超过4000万马克的小企业,除资助创新费用外,还资助投入市场的费用。该计划的贷款期限为10年,年利息为4?郾5%,支付96%的现款。2、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政府采购为科技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供市场需求。政府的公共采购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政策工具,可以有效起到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政府采购在该领域市场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型企业的风险问题。许多国家都采用创造需求策略提供创新产品的初期市场。美国是最早采用政府采购政策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采用政府技术采购对技术创新进行扶持和推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美

国的《联邦采购法》中,有专门针对技术创新成果采购方面的内容。美国硅谷的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美国政府采购每年要花费几千亿美元,美国国防部、能源部、航天局等部门对高新技术产品定货价格比国外产品高很多。克林顿政府为扶持国内新产品的初级市场,仅计算机相关产品的采购就高达90亿美元。日本在振兴汽车工业时,政府采购资金都投入到了日本汽车工业,在振兴电子工业时期,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和通信设备采购也极大地支持了刚刚起步的电子工业。法国政府要求航空、铁路、通信等部门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英国要求政府部门从本国采购计算机和通信器材。2005年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印度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与其政府规定在安全、军事、国防等政府部门必须采用国产软件密不可分。3、提供信息等服务,建立服务机构,优化创新环境。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研发周期日益缩短,技术更替日趋加快,只有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得成功。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服务网络,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尤为重要。服务功能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小企业局创办的商业信息中心遍布全国的大中小城市,每个中心均配有8到10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最广泛的信息服务和资料服务。美国政府还实施了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该计划在全国建立了信息网络,把信息分门别类地输入网络,供中小企业自由选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欧盟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包括EICs、CORDIS、BC—NET、BRE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服务。欧洲信息中心(EICs)作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信息服务窗口”,现已形成了覆盖整个欧洲经济区以及中东欧、地中海沿岸,拥有294个分支机构的信息网络。它向中小企业通报有关欧盟的活动和议案,包括研究与开发技术的信息及技术转让计划。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CORDIS)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欧盟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全面信息(包括计划的执行、结论等),同时还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合作研究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等。创新传播中心(IRCs)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帮助,协助它们确认技术要求和合理技术,帮助它们参与欧盟科研开发计划。两个企业合作网络(BC—NET与BRE)专门负责帮助中小企业在地区、成员国、欧盟乃至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

二、完善我国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中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并不断地显示出其巨大的成效。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包括: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鼓励创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优惠使用和转让政策、科技人才引进及激励政策、出口和对外投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等。此外,各地还根据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根据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和我国政府对这些企业的扶植政策,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国在政府支持方面实施了很多政策和策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引导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1、采取更多方式,扩大融资

渠道。由上文可以看到,目前在我国政府所采取的诸多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法中,只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仅仅这些对我国现存的数量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仅仅依靠创新基金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可能获得的帮助范围和力量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通过其它更多样的有效方式在更多层面、更大范围上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而更大地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增加政府采购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从我国实际来看,目前我国从“供给推动”来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创业的做法、政策较多,而利用“需求拉动”,特别是以政府采购为工具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则较少。政府采购行为中没有体现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倾斜,没有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的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支持。基于现状,政府应该将技术采购政策纳入创新体系,为创新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减少科技计划成果产业化风险,明确提出促进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化的目标,进行采购行为时对科技成果产品优先购买。3、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政策保障。有关调查表明,企业普遍对“政府能够提供国内外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信息”、“对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有迫切需求,有71?郾8%的企业认为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政府服务项目。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强信息咨询服务,为数量众多而个体力量薄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扩大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二是要加强中介服务,建立完善的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和潜在市场;三是要加强培训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企业家、管理、服务、有关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不间断培训,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存活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同时注重制度创新,实现政策的联动作用,逐步完善社会的配套机构和政府的配套政策。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赵新丽

篇2: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始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初步建立起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框架,在平衡东西部地区差异,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近几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该制度还很不完善,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原财政包干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因素与分税制中的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同时并存,双轨运行,没有能够有效地控制地区间公共财政能力差距的扩大,其横向平衡效应大大降低。对此,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免疫系统”功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运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好的经验做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一、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审计的经验

尽管西方各国的审计制度不尽相同,但国家审计机关对转移支付审计基本上都是遵循全方位监督的原则,不仅重检查而且重管理;重视审计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重视阶段性、集中性、专项性的事后检查,重视对财政转移支付全过程的监督。笔者认为,美国、德国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审计比较有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美国的转移支付审计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实行《单一审计法案》明确规定凡每年从联邦政府取得10万美元以上财政转移支付援助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的经营项目,例如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医院及学校等都必须接受国家独立审计师的审计。

1.审计的目标。第一,改进地方政府对联邦政府财政援助项目的财务管理;第二,对联邦政府财政援助的项目制定统一的审计要求;第三,提高审计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第四,使联邦政府机构和部门相信并依靠独立审计师遵守单项审计完成的审计工作。

2.审计方式。美国联邦政府对转移支付的审计主要是在财务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开展绩效审计。财务合规性审计,旨在查明财务工作是否恰当,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告是否公正、是否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定。绩效审计旨在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以经济的、有效的方式管理或利用其资源;查明效率低下的原因,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程序或组织机构不完善的原因。

3.审计程序和内容。美国联邦政府审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包括审计前期准备、拟订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提出审计报告等。审计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审计对象、评估内控制度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拟订审计方案就是确定审计依据、审计时间、审计人员、审计监督等。实施现场审计步骤是:检查、观察、核实、询问、测试、复算、核对、清点和审查。

4.审计报告的要求。独立审计师必须遵守美国会计总署关于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的标准,其中以美国公证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公认审计标准为主,审计师必须确定并报告:关于接受联邦政府财政援助的财务报表;接受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管理联邦财政援助项目的控制措施;接受单位是否遵守有关联邦财政援助项目的法规。审计师可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编入一份审计报告中。

(二)德国的转移支付审计

德国审计部门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审计监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联邦政府在对各州进行财力平衡时,先由各州分别测算自己的财力指数并经州审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再上报联邦政府财政部。联邦政府财政部按照财政平衡法等法律规定,确定有义务提供财政资金和需要得到财政资金的州。二是各州的审计部门有权针对具体项目检查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主要审计联邦、州投入的资金是怎样使用的,其经济效果如何。

1.审计方式。德国转移支付审计采取多种审计方式:(1)一般性审计,主要是了解行政管理部门预算及其经济经营活动的大体情况。(2)重点项目审计,主要涉及转移支付中较大的投资项目进行重点审计。(3)制度和规则审计,审查相关的规则、程序体系或几个一致的或相协调的计划方案是否有的放矢。

2.审计标准。德国宪法规定联邦审计院的重要审计标准为合规性和效益性。合规性是审查现行的管理规定和原则是否得到了遵守,包括记账方法的正确性和管理部门措施的合法性。效益性则是审查被审计单位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是否讲求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3.审计程序和内容。德国的转移支付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目的、选派审计人员或组建审计团队、规定审计时间、检查组织顺序。如果转移支付项目历时数年,那么审计人员就有必要审查计划及决策的各个阶段是否具有实质性意义,确定审计重点,阐述预定的审计方法。第二,审计的执行。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或职员面谈、落实审计方案、要求提供信息和材料、审计过程的记录、控制与调整工作程序、就审计结果与被审计部门或者其他涉及到的部门进行谈话,目的是决定审计结果。

4.审计结果的处理。(1)

审计通告的适当时机。联邦审计院可以在转移支付发生前提出建议;可以在转移支付执行过程中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对转移支付项目决策进行审计,即审查转移支付项目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对立法、预算编制和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议。(2)审计结果的贯彻。审计完成后,对审计结果的处理采取由联邦审计院、被审计单位等多种形式贯彻审计结果

二、借鉴国外经验,发挥审计在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中的作用

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和完善。审计机关可以现有的能力和条件为基础,积极探索,针对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项目、分步骤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审计监督措施,促进转移支付办法及相关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并为最终形成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积极的作用。审计机关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深化对中央财政专项拨款的审计,促使其规范化和透明化。目前,我国财政部门的专项拨款具体项目有100多项,几乎每个业务司局都管理着十几项专项补助资金,有的专项拨款的政策依据年代跨度长达40年,同时,在申请、分配和管理方面不透明、不规范,由此产生三大问题:一是专项拨款定位不明确,随意性大;二是专项补助缺乏科学的测算标准,效果不佳;三是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现象严重。在今后的审计中,一要加大“上审下”的力度。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有些问题只有通过“上审下”的方式才能发现并予以揭露。例如,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在对某省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审计中就发现相当长时期内专项补助项目设置过多导致一些项目建设内容重复且管理部门较多,以及个别专项补助设置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支付专项审计。可考虑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重点省(市),以中央补助地方专款的项目类别、设立依据、规模大小、管理方式、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效果等为专题,开展全面、彻底的审计,逐项摸底,分类总结,并予以适当披露,以促进专项拨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规范化、透明化,充分发挥中央补助地方专款的导向性作用。

(二)开展转移支付资金的专项审计调查,揭露体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应制定一个总体规划方案,调动整个审计机关的力量,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分层次、分步骤地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整体状况进行审计调查,全面了解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问题、效益,进而从宏观层面发现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划分、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项目设计的依据、数据和信息的真实和准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专项拨款规范化,以有效地实现公共财政水平的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将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以实现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全面监督。按照预算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接受返还或者补助款项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有关情况,但实际上,一些地方同级人大对这部分资金情况不清、规模不明,监督无法到位。例如审计发现某省向人大所做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及附表中,均未反映当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各类资金。此外,地方的审计部门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面审计的很少,而地方财政部门也常常以“上级拨款”为由,逃避同级人大的监督,这部分资金实际上已成为地方预算执行监督的“盲区”。因此,今后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时,要把对这几部分资金纳入审计范围,加大审计力度,以形成对转移支付资金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监督。

(四)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规范化转移支付指标体系的建立。在当前审计机关还不具备全面开展效益评估的情况下,可选择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较大的专项资金开展效益审计。根本目的:一是针对财政部制定的《中央对地方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指出项目设计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项目规模的适当性、相关指标设计的科学性、相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问题,推动财政部门尽快修改和完善转移支付相关管理办法;二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按“因素法”设计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或评估,通过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规范化转移支付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篇3: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域, 每个区域内再对相应的9种农作物确定不同的农险费率, 在这些风险区域的基础上厘定的费率共有396个, 不同地区同种农作物的风险费率的差异也较大。因此, 风险区划对于农作物保险长期稳定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

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 我国农业保险2007年的保费收入为53.3亿元, 2008年的保费收入为110.7亿元, 其增长幅度高达110%, 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很大。在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经验启示下, 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各省区实行农业保险区划, 从长远和总体的观点出发, 全面规划各地区的农业保险。

(一) 各地农业保险模式应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幅员辽阔的农村, 既有东部发达地区的特殊需求, 也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特殊需求, 既有已脱贫走向小康的新一代农民, 也有需要关心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 具有明显的梯度效应。为此, 要采取分区域指导的方法开展各地的农业保险业务, 避免“一刀切”。要稳定农业保险的发展, 各地区可依据自身的风险特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农户投保意愿以及地方财政能力区别对待, 因地制宜地设计其农业保险产品。

(二) 对我国农业保险进行县级风险区划

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美国模式的优点是行政成本和财政成本较小, 适合于小政府大市场的成熟市场经济;日本模式的优点是利于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全面实现国家政策目标, 适合于政府主导型经济的成长阶段, 但缺点是执行成本比较

由于受限于统计资料的缺失, 我国大多数区域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农业保险风险分区, 极少数的研究进行的风险区划大都是省级的风险区划, 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各区域的生产风险和损失率, 而我国效仿加拿大执行分地块的费率也不切实际。因此, 为了能使以风险区划为基础厘定的农业保险费率科学合理, 切实保障农户和保险公司的利益, 应该对我国进行县级层面的风险区划。

在进行了农业保险区划后, 以区划成果为依据就可以对制约农险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适宜的解决办法。如精确计算出各地费率后, 再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就能够正确评价各地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和讨论保费来源问题予以调整。

(三) 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政策

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 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 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政府可以规定, 只要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少数几种农林牧渔产品必须实行法定保险, 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保费可根据保险险种、保障水平的不同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有所区别。

适当地推行强制投保。一方面, 通过强制投保, 才能在足够大的领域内分摊风大, 而目容易产生金融抑制和道德风险;韩国模式则介于二者之间, 有可能在科学设计的前提下综合美日模式的优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还不够成熟, 国家财力也相对有限, 因此我国应建立间接扶持为主、直接扶持为辅的“馄合型”中

险, 避免逆向选择行为, 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另一方面, 通过适度地强制, 能够提高农户的参保率, 以保障其在自然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大大减少, 切身感受保险带来的益处, 由此正确的认识保险和提高保险意识。世界上农业保险运行比较成功的国家, 农业保险品种的投保都存在一定的强制性。但是, 在强制投保的制度设计上, 一定要注意避免强制投保演变成乱摊派。

参考文献:

1、丁少群.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风险区划[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9) .

2、刘书祥, 王克祥.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经验与启示[J].金融会计, 2007 (3) .

3、庹国柱, 朱俊生.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 2005 (5) .

4、钟甫宁, 宁满秀, 邢鹂.我们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M].2006.

5、丁少群, 庹国柱.

论农作物保险区划及其理论依据——农作物保险区划研究之一[J].当代经济科学, 1994 (3) .

6、谢家智.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9.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在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作为对“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纠偏机制, 政策性金融虽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对商业性金融具有替代作用, 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和否定商业性金融的基础地位 (白钦先, 1998) 。由于存在种种潜在风险和弊端, 政策性金融在运作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目标定位和职能边界, 使之与商业性金融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具休到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 政策性金融应该“抓大放小”, 只有大的、国有的才是政策性的, 而中小企业是商业性的、市场化的, 不应属于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对象。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小企业在个体上看也许微不足道, 但从整体上看则意义重大, 而且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的选择, 并不取决于企业的规模或所有制性质。此外需要明确的是,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不是“二财政”, 更不同干慈善事业, 只有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按照金融活动规律办事, 才有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第二, 明确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的扶持重点。由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普惠性的、“撒胡椒面”式的政策性金融一般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林家彬, 2002) 。同时,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过度参与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都是有所侧重的:美国比较重视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日本比较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对应用型技术的开发和引进;韩国则是倾向于“择优扶强”, 以期通过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脱颖而出, 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也要明确扶持重点。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 建议将高科技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创汇型企业、环保型企业以及贫困落后地区中小企业, 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的扶持重点。

第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也是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休系赖以建立和有效运作的基础。我国虽然已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条文过于原则性和纲领化, 还必须制定更为细致、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 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此, 建议全国人大成立中小企业委员会, 专门负责有关中小企业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第四,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一是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在中小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存在机构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和经贸委都设置了中小企业司, 农业部设置了乡镇企业局 (在部分地方, 已被“改组”为中小企业局) , 此外, 国家科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都设立了相应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这种局面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 而且往往由于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 致使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我国应将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的职能合并集中, 成立专门的、较高级别 (如部级) 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确立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在各地方设立独立分支机构, 统一负责中小企业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二是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自1996年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不健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资金规模不足, 担保能力有限;二是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方式还比较落后, 大部分担保公司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同时都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或再担保以及互保, 使相当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担保服务;三是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制度不健全, 经营风险的有效分散机制不到位, 可持续经营能力不足。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加快建守健全以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三是政策性信贷机构。目前, 国内有学者呼吁, 组建一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银行 (郑之杰, 2004;景玉琴, 2004) 。因为我国中小企业基数大、分布广, 区域经济间差异显著, 而且国家财力也十分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一家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然后设置众多分支机构、层层代理的做法, 显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当前可行的做法应该是, 借鉴韩国经验, 实施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当然, 从长远来看, 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并不符合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原则和发展趋势, 因此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 比如中小企业较集中、市场体系较完善的粤、闽、江、浙等地, 可试行组建由地方财政出资或担保融资的地方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在条件成熟以后, 方可考虑建立一家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四是政策性基金。考虑到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商业性金融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 我国在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加快政策性中小企业基金的建设十分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我国应着重发展以下四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基金: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二是各级政府参与投资和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 三是政府扶持、民间运作的企业互助基金, 四是商业银行与各级政府部门联合组建的信贷担保基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家和一些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基金, 但突出的问题是僧多粥少。这方面, 目前我国显然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五是二板市场。由于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过多年拟议的创业板市场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直到2004年5月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但鉴于我国主板市场现存问题比较多, 行政色彩过浓, 目前这种依附型的二板市场定位, 显然不利于我国二板市场的市场化运作与可持续发展。从一年多来的运行情况看, 我国“中小企业板”在规范运作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实际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目前急需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上市程序和交易制度, 规范信息披露, 使我国“中小企业板”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真正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白钦先, 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2]、林家彬.如何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N].科学时报, 2002-11-09.

[3]、景玉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J].经济评论, 2004 (6) .

篇4: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作为对“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纠偏机制,政策性金融虽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对商业性金融具有替代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和否定商业性金融的基础地位(白钦先,1998)。由于存在种种潜在风险和弊端,政策性金融在运作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目标定位和职能边界,使之与商业性金融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具休到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政策性金融应该“抓大放小”,只有大的、国有的才是政策性的,而中小企业是商业性的、市场化的,不应属于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对象。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小企业在个体上看也许微不足道,但从整体上看则意义重大,而且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的选择,并不取决于企业的规模或所有制性质。此外需要明确的是,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不是“二财政”,更不同干慈善事业,只有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金融活动规律办事,才有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第二,明确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的扶持重点。由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普惠性的、“撒胡椒面”式的政策性金融一般难以收到理想效果(林家彬,2002)。同时,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过度参与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都是有所侧重的:美国比较重视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日本比较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对应用型技术的开发和引进;韩国则是倾向于“择优扶强”,以期通过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脱颖而出,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也要明确扶持重点。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建议将高科技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创汇型企业、环保型企业以及贫困落后地区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的扶持重点。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休系赖以建立和有效运作的基础。我国虽然已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条文过于原则性和纲领化,还必须制定更为细致、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此,建议全国人大成立中小企业委员会,专门负责有关中小企业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第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一是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在中小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存在机构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和经贸委都设置了中小企业司,农业部设置了乡镇企业局(在部分地方,已被“改组”为中小企业局),此外,国家科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都设立了相应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这种局面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往往由于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致使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我国应将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的职能合并集中,成立专门的、较高级别(如部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确立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在各地方设立独立分支机构,统一负责中小企业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二是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自1996年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健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资金规模不足,担保能力有限;二是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方式还比较落后,大部分担保公司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同时都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或再担保以及互保,使相当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担保服务;三是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制度不健全,经营风险的有效分散机制不到位,可持续经营能力不足。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守健全以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三是政策性信贷机构。目前,国内有学者呼吁,组建一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银行(郑之杰,2004;景玉琴,2004)。因为我国中小企业基数大、分布广,区域经济间差异显著,而且国家财力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家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然后设置众多分支机构、层层代理的做法,显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当前可行的做法应该是,借鉴韩国经验,实施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当然,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并不符合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原则和发展趋势,因此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比如中小企业较集中、市场体系较完善的粤、闽、江、浙等地,可试行组建由地方财政出资或担保融资的地方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在条件成熟以后,方可考虑建立一家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四是政策性基金。考虑到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商业性金融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我国在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加快政策性中小企业基金的建设十分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应着重发展以下四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基金: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二是各级政府参与投资和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三是政府扶持、民间运作的企业互助基金,四是商业银行与各级政府部门联合组建的信贷担保基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和一些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基金,但突出的问题是僧多粥少。这方面,目前我国显然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五是二板市场。由于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多年拟议的创业板市场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2004年5月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但鉴于我国主板市场现存问题比较多,行政色彩过浓,目前这种依附型的二板市场定位,显然不利于我国二板市场的市场化运作与可持续发展。从一年多来的运行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板”在规范运作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实际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目前急需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意识,完善上市程序和交易制度,规范信息披露,使我国“中小企业板”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真正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林家彬.如何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N].科学时报,2002-11-09.

3、景玉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J].经济评论,2004(6).

4、郑之杰.中外中小企业发展及其立法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4(4).

*本文得到吉林省软科学引导项目《促进民间资本支持我省技术创新型小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资助。

篇5:但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法国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就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具体条文是:“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

美国州法律,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国汉律师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但应谨慎,毕竟中国的国情与别国不同,但是可以立法规定惩罚机制,即被救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新加坡就有类似的规定,正因为有“道歉+赔偿”,新加坡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公民在实施见义勇为时也免去了顾虑和担忧。

2011年10月23日下午1时,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小悦悦出事之地,280名来自佛山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抱抱团的名义,在悼念小悦悦之际,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爱心抱抱团的成员们举着各种倡导拒绝冷漠的牌子,边走边向路人呼吁。

活动开始,抱抱团成员一起宣读了“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倡议书,并在“我们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的横幅上纷纷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倡议书号召:“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如果那一天是你,是我,我们一定要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拉她离开街心;我们一定要伸出各自的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向冷漠宣战,都来将温暖传递”。

篇6: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一)政府采购制度概念及特点。

采购是采购人或采购实体基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等目的,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交易行为。采购和销售一样都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交易行为,依据采购主体和采购资金来源的不同,采购可分为企业(私人)采购和政府采购。企业(私人)采购是企业或个人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采购的行为;政府采购亦称统一采购和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或为公众提供劳务,在财政监督下将财政购买性支出通过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和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付款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开支单位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与此相关的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采购过程中以法律形式表现的采购法规、采购政策、采购程序和采购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而相对于企业(私人)采购,政府采购具有如下特点:

1.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预算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是大部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财政管理政府直接支出的一种基本方式,并且已经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政府采购为非商业性、非盈利性购买行为,即只能买,不能卖。

2.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的款项实行直接支付方式,即财政部门不是将采购款项支付给支出单位,而是按采购单位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将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

3.政府采购制度的采购环节是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按公开招标,减价竞卖的方式进行,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而且这一过程又直接置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一切按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使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抑制。

4.政府采购涉及面相当广泛,其采购对象小到日常的办公用品,大到公务用车、飞机乃至武器等无所不有。并且,采购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当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政府在1989―1992年间每年仅用于货物和服务的采购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6%―27%。

5.政府采购与企业(私人)采购相比前者能产生社会效益,具有社会责任。政府利用自己是最大的单一“买主”所形成的巨大吸引力,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政府想解决,但又不太好解决的社会问题。如:总量控制问题、结构调节问题、稳定物价问题、避免经济犯罪问题、残疾人就业问题等等。政府在采购时通过经济手段就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些靠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我国推行政府采制度的历史背景。

1.从我国国内局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但是财政却日益窘迫,财政赤字逐年增加,债务规模逐年扩大,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严重削弱。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出管理体系明显地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这样讲的理由是:第一,从理论上讲,需求与供给问题始终是财政面临的一个矛盾,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了支出结构的扭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收入和支出都高度集中,职工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财政,这是计划配置的必然结果。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资金相对分散,但支出包袱却不能减少,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系正在建立,一方面计划经济条件下原有的管理机构却未能取消。一方面产生了下岗职工安置,克服市场不完善和规避风险的各类政府基金等新的支出,一方面本应推向市场的支出仍由财政负担,财政职能范围内的事管不好,财政职能外的.事又摆脱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再多也不能满足支出。第二,我国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经过长期实践建立起的一整套法制化、规范化的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而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有些还在摸索探讨之中,这方面改革的任务相当大。这是政府采购制度走进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主要背景。

2.从国际局势看,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曾经是封闭独立的政府采购市场也逐步走向开放。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经过1973年至1979年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和1986年至1993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协商,参加谈判的成员国最终形成了《政府采购协议》,并于197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取代了关贸总协定,因此,《政府采购协议》成为世贸组织的诸项协议之一,是各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签署的文件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愿望即将实现,在我国及早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已迫在眉睫。这是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又一重要背景。

二、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政府采购制度起源于欧洲。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国家逐步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建立管理机构;一战前后,政府采购的主体逐步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向其它公共服务组织扩展。二战后,政府采购的作用向外延发展,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到了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由于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兴建基础设备和发展重点行业,国际招标得到广泛的应用,政府采购制度开始走向国际化。最终,1980年,政府采购的国际规则《政府采购协议》建立。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经过20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体系。因此,我们应大胆借鉴国外政府采购的理论与方法,来发展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尽管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在我国许多地方已有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为了将这些成功实践经验加以进一步总结并从理论上予以升华,以促进我国科学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为此,我们拟结合国外政府采购制度,从法律规范、制度建设及运行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进行剖析。

(一)发达国家有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为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各国都备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国会为了管理联邦政府的采购行为,通过了一系列管理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这些基本法律主要包括1949年《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和1948年《武装部队采购法》。另外,国会还制定了与政府采购相关的一系列法律,如1933年通过《购买美国产品法》,对美国的采购市场进行保护;《小企业法案》要求在政府采购中对小企业进行优惠。以上述基本法律为基础,由各行政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包括:联邦服务总署制定和颁布的《联邦政府采购条例》以及《国防部制定的武装部队采购条例》。

(二)各国自有一套有效的适合本国国情的采购组织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的政府采购模式不能一概而论,都具有各自的历史原因的国情特点。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种模式:①集中采购模式,即由一个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所有的采购。如香港政府除了土地、建筑物和个别低价商品外都由布政司物品供应科根据《公共采购条例》集中采购。②分散采购模式,即由各支出单位自行采购。新加坡是实行高度分散的采购制度,只有有限的物品如计算机、纸张等是通过集中采购的,其他物品都由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预算署)制定的《政府采购指南》自行采购。③半集中半分散采购模式,即除部分产品由专门部门采购外,其它则由各支出单位自行采购的采购模式。如英国规定,财政部的授权支出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在资金总额内),但在大项目上的支出通常需要同财政部经费小组协商。虽然,各国政府采购的基本模式不尽相同,但都是从各自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各自的法律范围内有序运行。

(三)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

1.有明确的政府采购目标及原则。随着发达国家200多年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其目标已不仅仅局限于制度最初的节约政府支出。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内涵的扩大,政府经济作用的不断增强,政府采购的目标也日趋多元化。这些目标包括:促进政府采购的经济有效性;促进政府采购中廉洁和公众对政府采购制度的信心;促进实现其它特定的社会目标,如扶持小型企业和少数民族企业、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和其他政策配合实现多种经济和社会目标。如保护环境、促进就业等。政府采购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竞争性原则、公开性原则、货币价值最大化原则等。

2.有具体的政府合同的授予方式和程序。尽管支出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对政府采购制度而言管理的核心是政府合同的授予方式或程序。大多数政府采购法规都以规范政府采购方法为主要内容,而不涉及采购计划和采购之后合同管理阶段。这些采购方法包括:①公开招标,即由招标人发出招标公告,邀请潜在的投标商进行投标,最后由招标人通过对各投标人提出的价格、质量、交货期限和该投标人的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确定其中最佳的投标人,并与之签订合同的过程。②两阶段招标,即采购活动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购机构就拟采购货物或工程的技术、质量或其它特点以及就合同条款和供货条件等广泛征求建议,并同投标商进行谈判以确定拟采购货物或工程的技术规范;第二阶段,采购机构依据第一阶段所确定的技术规范进行正常的公开招标程序,邀请合格的投标商就包括合同价款在内的所有条件进行投标。③选择性招标,即采购机构直接邀请有限数目的投标商投标的国际竞争性招标,即只有收到了采购机构投标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才可以参加投标。④寻价采购,即对几个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性的一种采购方式。⑤单一来源采购,即采购实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向单一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征求建议或报价来采购货物、工程或服务。⑥谈判采购,即采购方和买方通过对合同的细节进行面对面的商谈从而达成共识的一种采购方式。

3.注重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进行有效保护。这是一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项政策目标。如美国至今仍执行着其1993年制定的《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联邦政府在签字购买物资采购合同或公共建设项目合同时,必须承担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的义务。国内产品优先是美国政府采购政策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即参加了《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在政府采购中采购外国产品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实际上,通过对政府采购市场的有效保护,鼓励采购本国产品,对本国经济发展极为有利。从政府采购制度对一国经济发展作用来看,在日本、韩国都曾为其支柱产业的振兴立下过汗马功劳。如日本在振兴汽车工业时,其政府和公共团体采购资金均投入了本国汽车工业;在振兴电子工业时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通讯设备的采购为日本刚刚起步的电子工业提供了一个不小的市场,帮助日本企业顶住了美国跨国公司电子产品的冲击。

三、推进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的几点设想

(一)制定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我国的《招标投标法》正在制定之中,这对保证我国政府投资资金的有效利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它只是政府采购法的一部分,无法满足对整个政府采购市场进行管理的目的。因此,抓紧制定我国的《政府采购法》是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一环。但仅有《政府采购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大量的配套法规,如对供应商资格要求的规定、对评标标准和程序的规定、对采购从业人员资格要求的规定、对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规范的规定、对采购质疑和仲裁程序的规定等等。

(二)改进现行的预算管理机制。

首先,改进预算监督。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财政监督将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延伸,这意味着财政部门的工作领域要拓宽,财政干部的知识结构也要作相应调整,他们既要具备专门的招、投标知识,又要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准确细致的了解。其次,改革现行财政预算编制方式和拨款方式。一是在预算的编制上尽快实行“零基法”,并细化预算科目;()二是以项目定资金,对专项资金跟踪监督,年终以报表形式单独反映;三是改简单按预算下拨经费为按采购合同直接向供货商拨付货款。再次,相应调整国库制度。现行国库制度是国库根据预算会计制度通过结算系统和层层下拨预算资金,这与政府采购资金的直接支付相矛盾。实行单一国库帐户,才能与财政直接拨款方式相吻合。

(三)建立一套有效的集中组织管理体制。

目前各国实行政府采购组织管理的统一模式多为集中采购制。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基本上是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及各个部门自行进行,由此引起的资金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严重,实行政府采购的集中管理是必然趋势所在。因此,我国可参照国际贯例,在最高层设立政府采购委员会,制定和统一全国的政府采购政策,统一管理全国的政府采购项目,下设专职机构,具体实施政府采购。

(四)制定政府采购市场稳定、适度开放的政策目标。

篇7: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不仅关系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关系着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长期竞争能力。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农产品价格支持对农民收入的间接补贴,也不同于直接支付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而是通过向农业或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来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创造良好的环境。换句话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不是简单地向农业或农民“输血”,而是增强农业或农民自身的“造血”机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所涉支持来自政府计划并由公共基金或公共财政提供(包括已放弃的政府财税收入),而且所涉支持不应具有对生产者价格支持的作用,也不应具有对生产者或加工者提供直接支付的作用。

正因如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政策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成为各国或地区政府重点运用的一种国内支持手段。在中国,由于受到国家财政实力、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诸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度小、效率低,已经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乏力、低效所造成的农业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已成为加剧中国农业弱质化、农民弱势化和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已成为完善中国农业政策体系的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我国与巴西、印度一样,都是属于发展中大国,印度、巴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经验

1.巴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为改善粗放的农业生产、开拓农业边疆以及为吸引私人资本和国外资本投资农业生产领域创造条件,巴西政府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成为其投资主体。

1.1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和国外金融资本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直接投资是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式。如州际间的公路以及州际公路到各个农场之间公共道路完全由政府出资,除此之外,巴西政府以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优惠措施来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如联邦政府为私人修建乡间公路提供低息贷款,甚至还为农场内部的道路建设提供一定的政府支持。为加快国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边疆,巴西政府还积极利用和引导国外金融资本投资国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

1.2以提高仓储能力、缓解交通瓶颈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仓储设施、道路、水利灌溉、农村电气化等,井以仓储设施和道路为建设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仓储能力对保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巴西政府重视仓储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能力。由于地广人稀,为便于扩大农产品出口,巴西政府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也较大。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以后,巴西加快了农业边疆的拓展,为缓解开发这些地区的交通瓶颈,巴西实行“北方农产品出口长廊建设计划”和“北部地区灌溉计划”,以改善开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基础设施为手段,调动民间资本开拓边疆的积极性。

2.印度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受财力等所限,印度农业基础设施长期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改善这种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绿色革命”带动下,印度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1.多渠道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财政实力有限,为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印度采取了以财政投资为主、私人投资为辅、金融机构配合的办法。联邦政府出资兴建农村电力、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堤坝、运河、灌渠等外部性强、工程投资规模大、一般私人投资难以独立承担的地表灌溉工程。安装水泵等中小型地下灌溉工程,由农民私人投资完成。另外,印度政府积极引导和利用金融资金,如为鼓励农民大力投资打井,充分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印度组织各级银行和信贷机构为打井提供优惠贷款,并对农村用电实行价格补贴和农业用电免税等措施,鼓励农民打井抽水、灌溉农田[2]。

2.2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印度非常重视改善农业生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修筑道路、开发地下水资源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之外,还尤为重视农村通讯网、电力网的铺设,以及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期通过农业电气化促进农业发展。印度还大力支持农业机械的发展。如实行农机具国内自给为主、进口为辅的政策,鼓励国内发展农机制造业,使得农机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农用水泵、收割机、脱粒机得到大范围普及。此外,印度还支持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和改善,如强化农村定期市场制度、为农产品主产区农民提供制冷储藏设备以及改善农村零售市场的管理和配置、大力传播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等。

二、经验比较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经验

1.1政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主体。发展中国家主要以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建设投资大、外部性强、私人无力承担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灌溉设施等;

1.2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外资本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充。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依赖国家投入,面临社会资本投入不足问题,为此.有些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投资之外,积极引导和利用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如巴西政府除了自己作为主要投资者外.还积极利用金融资本尤其是国外金融资本参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也注重发挥国家财政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鼓励私人(包括农民)将自己的积累投资于农业,完成农村大量小型农业基础投资,如小型灌溉机械、水泵、拖拉机等。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自的特色。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不同。如巴西为扩大出口重点投资交通和仓储,印度结合国内气候情况,在项目选择上,更注重水利灌溉、农村能源设施和道路建设。由此说明,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结合国情选择建设重点,以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农业发展瓶颈问题严重的基础设施方面。

三、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资乏力,政府在此方面的职能明显缺位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7.1%、“二五”时期的11.3%、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的17.6%、“四五”时期的9.8%到“五五”时期的10.5%。28年投资年平均高达11%左右,使得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显著增强。但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大幅度降低,且呈下降趋势:由“六五”计划时期的6.2%下降至“七五”时期的3.2%。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农业投入继续下降:1991~1995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3.7%、2.8%、2.7%、2.4%、2.2%[3]。虽然“九五”以来,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有所增强,特别是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增发国债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逐步回升,1996~2002年,分别为3.7%、4.2%、5.4%、6.7%、7.0%、6.8%、7.3%,但是比重仍然偏低,且没有达到改革初期的水平[4]。由此可见,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资乏力,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职能明显缺位。

1.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部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1.2.1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向水利和林业倾斜,对农业投资不足。在中央财政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水利建设所占份额最多,林业和生态建设次之,农业在农林水三大行业中所占份额最小。如“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农林水的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水利的达1049亿元,占63.77%,用于林业的达180亿元,占10.94%,用于生态建设的为260亿元,占15.81%,用于农业的为86.5亿元,仪占5.26%[4]。这种投资结构显然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对称。

12.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偏重生产领域,对流通领域的农业基础建设重视不足。对农业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1)农产品市场体系设施落后,信息服务更是严重不足;(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未建立。地区之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和发育缓慢;(3)农产品市场管理不善,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农用生产资料要素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坑农害农事件屡屡发生等。

1.2.3农业生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偏重大江大河治理,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不足。国家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农投资大部分用于农业水利建设。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分别是53.8%、59.6%、63.l%和63.4%。2001年以来有所降低,2001年为56.3%,2002年

为54.5%,但是所占比重仍高于一半[5]。而且.这些水利设施建设多集中在对外部性较高的大江大河的治理,对那些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农村中小型水利建设的投入却偏小。此外,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农田改良等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也偏小。

四、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我国与巴西、印度一样,都是属于发展中大国,印度、巴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投资结构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家J A.莫利特通过对若干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多年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下降0.6%,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就上升0.48%。因此,随经济发展,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应该呈上升趋势。按照维利斯?钱纳里的大国模型,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1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中,每年政府的财政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应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0%~16%左右。中国1953~1980年,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上,1982年下降到5%,1991年下降到4%,1994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2.5%[6]。现在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000美元,然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却低于10%。虽然我们不能按照国际经验标准来衡量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但是,中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偏低,已与经济发展大趋势相违背,而且也不符合中国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下发展农业的要求。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中国如何能较有效地解决资金约束,优化资金配置,提高政策效应。

2.在政府继续发挥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从外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来看,各国或地区政府毫无疑问的都处于投资主体地位,同样中国政府也应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承担主要责任,并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稳定投入。鉴于中国正逐步加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瓶颈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可考虑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增长速度。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根据工程大小、收益范围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等不同,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责权利,合理分担资金。

2.部分适合市场化运作的农业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如市际、县际的公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可在政府指导下,采用招标投标等方式让私人资本建设经营。3.进一步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投资能力。4.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受益对象明确,可通过政府的适当补贴来鼓励和引导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建设。5.在考虑妥善降低银行风险盼隋况下,加大金融支农力度;6.落后地区可积极争取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与援助等。

3.关注农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一方面要重视农业生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另一方面应安排资金投向流通领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产地建设农产品批转和处理中心、完善农产品市场、农村高速公路建设等。需说明的是,流通领域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受益对象明确,更有利于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4.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8: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一、国外物流业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

1、对物流业在流转税方面主要以征收增值税为主。

国际上对物流业征收的流转税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征收增值税或具有增值税性质的货物劳务税 (以下统称“增值税”) , 二是在没有实行增值税制的国家和地区, 物流业仍随同传统服务业征收销售税或劳务税;三是如我国这样, 对产品和部分劳务征收增值税, 但对包括物流业在内的主要服务业征收营业税。国外对物流业在流转环节主要以征收增值税为主, 增值税克服了对营业额全额征税的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缺陷, 从鼓励物流业发展的流转税政策角度来讲, 增值税模式比营业税模式更为科学、合理。

2、国外对与出口有关的物流服务一般都实行零税率。

为了鼓励本国的产品和劳务出口, 国外对与出口有关的物流服务一般都实行零税率, 并且适用零税率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以促进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如捷克, 规定直接与货物进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都实行零税率;新加坡不仅规定国际运输服务和与进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适用零税率, 还规定与进出口有关的货物装卸、搬运以及保险和保险安排等服务都允许实行零税率。此外, 有些国家还对一些与物流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实行零税率, 如丹麦规定, 载重不低于5吨的飞机和船的销售、出租和维修, 适用零税率;马来西亚规定, 集装箱拖运公司进口本国不能生产的主要拖运设备可以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销售税;泰国规定, 物流业可以享受进口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等优惠;韩国则对在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和“企业新城开发区” (Development Dis—tri Ct Of Enterprise New Town) 内投资且投资规模达到500万美元的物流公司, 其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税3年免税、2年减半征收 (地方政府可以延长地方税优惠期限至15年) 。

3、对物流业实行专门的流转税优惠政策。

对物流业实行专门的流转税优惠政策方面, 比较典型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使新加坡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近年来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措施, 在流转税方面实施了“核准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计划”, 根据该项计划, 经政府审核批准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除出口业务适用零税率以外, 还可以享受如下优惠:一是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或以海外委托人的名义进口货物, 免征货物劳务税;二是从2006年起, 从保税仓库取得货物免征货物劳务税;三是将货物提供给其他经核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保税仓库或经核准的“大宗出口企业”, 免征货物劳务税。

4、对物流业在所得税方面采取优惠措施。

国外对物流业的发展日益重视, 制定所得税优惠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日渐增多, 从鼓励物流业发展政策角度看, 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要比流转税更为明显。比较典型的有法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法国政府允许物流中心采用“成本加计法”确定应税所得, 即由纳税人与税务部门商定平均成本利润率用以计算应税所得, 成本利润率一般在5%~10%之间, 此外, 法国还规定对物流中心的境外职员提供全部或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马来两亚规定, 新成立的综合物流公司, 可以享受为期5年的法定所得70%免纳所得税优惠, 现有综合物流公司可以享受为期5年的再投资新增所得70%免纳所得税优惠;泰国规定, 物流企业可以享受免征公司所得税8年的优惠;新加坡规定, 经核准的船务物流企业提供货运和物流服务所取得的所得可以在5年内按10%优惠税率缴纳公司所得税 (新加坡公司所得税一般税率为20%) , 2007年, 新加坡预算案将此项优惠的期限从5年延长到l0年。

二、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1、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物流业税收政策。

在我国现行各项税收政策中, 所涉及的与物流相关的产业只有营业税税制中“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中的仓储服务, 适用税率分别为3%和5%。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代物流业已经突破了仓储、运输等传统职能, 具有了流通、加工、信息服务、融资等多种功能。物流企业已普遍采取集成化经营的模式, 业务领域已覆盖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包装等多种环节。现行税收政策对物流系统业务分割过多, 使得现代物流无法发挥其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不利于物流企业开展一体化运作, 妨碍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2、物流企业税负过重。

在我国现行各项税收政策中, 物流相关产业涉及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据统计, 在北京市的物流企业中, 营业税缴纳额占企业缴纳总税额的60%至7O%, 企业所得税占到2O%左右。我国现行营业税税制规定, “交通运输业”的税率为3%, “服务业”中的仓储服务的税率为5%, 兼营不同应税项目, 应分别核算, 否则从高适用税率。2008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的税率为25%。这些税率从数值上看似乎并不高, 但物流行业是微利行业, 毛利只有4%~5%, 税后利润只有1%~2%, 显然3%、5%的二档营业税率相对较高, 其中仓储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过重还体现在抵扣增值税上,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运输业发票可以抵扣7%的增值税, 但是作为物流业中的仓储业却不能抵扣增值税, 这增加了广大仓储企业的税收负担。

3、对物流企业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现代物流企业已经普遍采取集合一家核心企业、多家外围企业构成的网络化经营模式, 这种网络化经营模式也带来了重复纳税的问题, 目前主要体现在营业税上。核心企业作为网络化经营的主导力量, 直接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 并对整个网络负责, 核心企业出于财务上的考虑, 在与客户结算时通常采取整单结算的方式, 然后核心企业在完成自己的业务后, 把其他业务分包给其他外围企业, 并与他们进行结算。核心企业按照整单金额交纳营业税, 外围分包企业也要按照分包协议上的价款纳税, 这就出现了重复纳税问题。另外, 由于物流企业经营项目的多样性, 以及一些服务中的特殊性, 物流企业常常要为客户垫付水电、交通、手续等费用, 结算时由客户返还给物流企业。税务机关将这种垫付还款一并作为营业收入加以计税, 也很不合理, 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4、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高, 偷漏税现象严重。

目前一些地方运营车辆管理费按照车辆所属企业的年营业收入作为收费基数, 不缴纳者的车辆将无法接受年检, 进而无法上路运营, 同时, 物流企业还会发生大量的管理费用、信息费用、出入库费用、仓储费等, 这些费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有些物流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 于是采取各种手段来逃避纳税。许多规模较小的运输、仓库企业, 由于在服务水平、经营规模等方面的劣势, 加之经营者素质不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来维持经营。当在价格上已经无利可图时, 转而通过买卖发票、一票二开、涂改发票底等方式偷漏税款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 也严重扰乱了物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三、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思路

借鉴国外物流业发展的税收经验, 通过完善物流业税收政策, 不仅可以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而且可以降低物流业的税收成本, 减轻物流业的税收负担, 增强物流业的竞争力。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

1、统一物流业营业税政策, 尽早出台物流业专门税收政策。

物流企业的两大主要服务项目运输和仓储, 目前分别属于营业税税制中“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两个不同的税目, 适用的税率分别是3%和5%。而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将运输和仓储两个服务项目合并在一起, 因此, 应对物流企业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合并在一个营业税税目中, 采用统一的税率, 使物流企业可以按照规范去开具发票, 从事物流服务。这既能解决营业税税率偏高、企业负担重的问题,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统一物流业务各环节的税率, 为以后出台物流业专门税收政策做好充分准备。

2、重新确定物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 解决重复纳税问题。

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 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时, 以将承揽的全部物流收入减去分包给其他单位的物流支出后所得的余额作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 是税收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12月下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 从2006年1月起, 137家试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业务应按其收入性质分别核算;提供运输劳务取得的运输收入按“交通运输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开具货物运输业发票;凡未按规定分别核算其营业税应税收入的, 一律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该文正式明确了试点企业承揽的运输和仓储业务, 外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费用的, 应以该试点企业取得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外包单位运费 (仓储费) 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来征收营业税。该文件还规定如果物流企业不符合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 其按差价征税的规定不能享受, 即对于代开票的纳税人, 分包出去的业务收入也要纳税。该文确定的试点企业范围太小, 不足以惠及大范围的物流企业, 同时造成了试点企业对非试点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因此, 应确定物流服务营业税计征基数, 解决大多数物流企业重复纳税问题

3、降低物流业营业税税率, 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批发零售业的不断发展, 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正逐渐变为需求弹性较小的社会必需服务。建议适当降低仓储、配送、代理及租赁等物流业务的营业税税率, 由原来的5%降到3%, 与运输业务的营业税税率持平。这既能解决营业税税率偏高, 企业负担重的问题,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统一物流业务各环节的税率, 为以后实行物流服务营业税统一税目、税率做好充分准备。另外, 物流服务成本低廉也会进一步激发物流服务的社会需求, 增加物流服务税收收入的总量。

4、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使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能够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建议税收部门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政策, 出台针对物流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借鉴国外物流业的税收政策经验, 如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国内物流公司,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以降低税负, 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有利于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物流给予减免税待遇, 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对那些进行废物处理和资源收的物流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待遇, 以促进对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等。

摘要: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对物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物流业税收政策主要特点有:在流转税方面主要以征收增值税为主;出口有关的物流服务一般都实行零税率;实行专门的流转税优惠政策;在所得税方面也采取优惠措施。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物流业税收政策, 对物流企业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物流企业税负过重, 偷漏税现象严重。借鉴国外经验, 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统一物流业营业税政策, 尽早出台物流业专门税收政策;重新确定物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 解决重复纳税问题;降低物流业营业税税率, 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物流业,税收政策,完善

参考文献

[1]薛钢, 郭扬虎.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研究[J].中国财政, 2007 (1) :51-52.

[2]吴静.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J].物流经济, 2007 (2) :51-52.

[3]吴才明, 肖勇军.完善物流税收政策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7 (6) :50-51.

上一篇:弘扬雷锋精神 发扬雷锋精神下一篇:六一游园活动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