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2024-07-11

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精选7篇)

篇1: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文章标题: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2007年4月10日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实行居

民自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居委会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范围内实施居务管理,并充分体现“四个民主”的原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三条 本章程在广泛征集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由居民代表会议通过,由居委会组织实施,居民代表会议监督执行。

第二章 社区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

第四条 听证内容。主要是:①民主议事制度规定的重大事项;②居委会拟定实施的重大事项;③居民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 听证对象。居民代表、班子成员,必要时可邀请在社区的市、镇人大代表、党代表以及与听证内容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 听证程序。听证人员围绕听证内容充分发表意见建议或进行解释说明,听证会议结束后,由听证会召集人综合各方意见,提出建议方案。讨论通过后,根据方案实施。

第七条 基本要求。①听证会召开之前,应事先将听证会内容、时间、地点向居民公布,居民可以参加旁听,并发表意见。②建议方案须经应到会居民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未获通过的,由居民代表表决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听证。

第三章 居民代表会议

第八条 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代表、居委会“三套班子”成员、居民小组长及社区的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居民代表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行使职权。居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二次。

第四章干部管理

第九条 社区干部考评管理的对象包括工、团、妇、民兵组织负责人及社区其他专职干部。

第十条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如干部学习制度、干部会议制度、廉政勤政制度等。

第十一条 社区划分为35个居民小组,具体负责本组的各项事务,听取、反映本组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教育、组织、带领本组居民完成居委会布置的各项工作。

第五章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管理

第十二条 居民的水费、电费、有线电视视听费按年上交,不得拖欠。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行政经济处罚

第六章计划生育管理

第十三条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负总责,由居委会设立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具体组织开展工作。

第十四条 凡居住社区的居民包括外来暂住人口都必须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服从社区计划生育各项管理。对违反计划外生育条例或不服从管理的,居两委会有权上报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按条例处罚。

第七章社会治保调解管理

第十五条 为了维护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居委会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委员会,成立治安联防队和外来人口管理登记站,负责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第十六条 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利用宣传栏、有线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居民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加强安全防范,大胆检举揭发各种违法犯罪和负案外逃的刑事犯罪分子,积极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十七条 子女应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照顾好老人起居,关心老人的健康,孝敬公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一种良好社会风尚。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户。

第十八条 协助政法机关做好易燃、易爆、剧毒、枪械、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对私自制造、运输、贮藏、贩卖、使用或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报司法机关处理。

严禁赌博,发现为赌博提供场所、条件的,应予批评教育,不听劝阻的报司法机关处理。利用封建迷信招谣撞骗者,应予教育、劝阻或报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 爱护公物,不准损坏水利、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电视、生产等公用设施,违者责令其修复或承担费用,并视情节给予处罚或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不得成立非法的社会团体等各种帮会组织,如有发现,责令立即解散,并对为首者报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一条 加强对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劣迹人员的管理和帮教工作,居委会指定专人对他们进行监督、教育和帮助。

第二十二条 外来人员在社区居留的,应向居委会外来人口管理登记站登记。社区居民不得私自留宿不明身份的人员。为外来人员提供违法犯罪条件或庇护场所的,视情节按本章程由居委会给予酌情处理或报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为保护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管理,自觉遵守和爱护社区的形象工程设施(路灯、花木、道路、出租房等)公共设施的良好风气,村道上不允许堆放杂物、建筑物。凡村道两侧属村公共设施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居民不得任意占用。

第二十四条 居民自觉遵守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居民的生活垃圾必须倒入分

布在辖区的垃圾箱内或放到指定位置,不准向沟渠、河塘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凡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一经发现,除按价赔偿外,行为人必须作书面检讨和交纳保证金。

第八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社区财务工作由会计站统一管理。

第二十六条 居委会财务工作接受镇会计站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接受居民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所有资产都应登记入册。

第二十八条 实行民主理财制度。村成立由居民代表会议推荐产生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和社员代表会议产生的社务监督小组,对社区财务管理情况实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九条 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审计、专项审计由镇经管站负责,居民主理财小组协助,并定期向居民代表会议和社员代表会议报告。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条 为了加强居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建立居务公开栏,居务公开栏的内容包括本章程贯彻执行中有关的居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民主理财小组发布的财务清查、审计结果以及居民关心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如有修改变动需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

《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来源于,欢迎阅读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篇2: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2011年3月10日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广大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计划生育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综合本居委会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是在居委会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有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第三条:本章程适用于居住在本居委会的常住人口(外来人员30天以上)和户口在本居委会外出(不含婚嫁)的居民。

第二章居委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居委会的权利

1.依法行使本居委会计划生育的管理权

2.维护居民的合法生育权益,限制居民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3.依法履行计划生育奖惩制度

第五条:居委会的义务

1.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切实搞好计划生育“三位一体”阵地建设,积极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组织育龄群众落实“三查”,指导育龄群众选择避孕措施

2.居委会支持计划生育协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每月召开协会小组长例会,汇报计生工作情况,并搞好“传、帮、带”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章程》

3.开展“生育、生产、生活”的三生服务,引导居民少生优生勤劳致富奔小康

4.积极落实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搞好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评议申报工作,推行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建立扶贫帮困制度

5.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合同管理机制

6.号召居委会妇女代表,共青团和民兵等群众组织带头遵守本《章程》,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居民自治

7.充分发挥协会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兴办协会经济实体,争创一流的协会先进居委会

第三章 居民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居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

1.达到法定婚龄后持本人户口簿和身份证,有依法申请婚姻登记的权利,符合《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夫妇,有权申请领取《一孩生育证》,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条件的夫妇有权申请领取《二孩生育证》

2.已婚育龄夫妻有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享受《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权利

3.享有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奖励有待的权利

4.有民主选举、民主监督、评议计划生育工作的权利,享有法律法规和各类计划生育合同规定的权利

第七条 居民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责共同责任的义务

2.居民有自觉落实或帮助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义务,生育第一个男孩的妇女,孩子出生42天以后,如无禁忌症应首选上环措施,如身体适应上环而不上环的对象,造成计划外怀孕的应自觉落实流引产手术,费用由自己承担,已生

育第二个孩子的妇女,首选女扎手术,有禁忌症者,采取其它长效避孕措施

3.已婚育龄妇女有按时参加每年四次“查环、查孕、查病”活动和如实反映孕、育情况的义务。

4.居民有协助村委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

5.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收养)子女的村民,有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义务。

6.外出务工、经商的居民有到计生部门办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的义务

篇3:居委会“自治”再认识

1954年我国宪法颁布, 在我国首部宪法颁布才3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 又出台了城市居委会组织条例。城市居民自治史基本上与共和国同龄, 这说明了国家对社会治理的重视。我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对此非常重视,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从春秋、战国时代的“什五之制”, 到明朝的“十家牌坊”制度, 到清朝时的“里甲、保甲之制”, 近代国民党政府也是通过“保甲制度”来管理社会的。我国建国之后也面临如何有效对基层社会进行管理这样的问题, 不同的是我们采取了和我国性质相适应的居委会、村委会这样的机构。1982年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居委会、村委会是我国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建设在今天又面临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居委会的职责问题、居委会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等等, 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居委会与基层政府的关系的问题, 要不要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即如何如何理解居委会的“自治”, 如何理解居委会的职责, 对居委会的法律定位如何正确认识。

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委会组织法把社区居委会定义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但从十几年的实践看, 居委会的自治性质及自治功能似乎并未得到真正体现。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都在为居委会体现自治功能而努力, 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在体制与机制上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之所以居委会在行政化和自治化实践中都会出现问题与弊端, 关键是对社会居委会的性质与功能理解不够科学与准确。如果我们把居委会的性质与功能要么定位于自治性组织, 要么定位于行政组织, 这样的二选一的定位, 必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产生冲突。在行政组织的功能依然强势的情形下, 居委会确实承担着大量行政性的工作和任务。

据了解和统计, 居委会目前要承担和完成街道办事处、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指令、指定和派发的工作和任务达170多项, 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其中单是有关调查摸底方面的工作就有:计生进村入户调查、残疾人调查、经济普查、税收调查、社区信息管理的楼房面积调查、清扫路面绿地面积调查、下水道窨井数量摸查、劳动就业情况调查、住房困难情况调查、兵役登记、灭“四害”药物需求登记发放、精神病人员调查等;另外还有:社区治安、社区节水、社区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社区消防安全和不间断突击检查工作等等。按照目前每个居委会4至5人的编制, 每人每月要承担30至40项不同专业要求工作。如此大量和繁重的工作, 而且有些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工作, 有些工作是带有政府行政管理色彩的, 必须具有行政管理权和执法权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 并且没有按照权随责转、费随事转的原则, 无权要担责, 无费要做事。居委会要承担起这些责任、办好这些事情确有难度。

一些地方对居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肤浅甚至有偏颇, 致使有些街道办事处把居委会当成自己的下属派出机构, 把指导关系变成领导关系, 居委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变成了必须完成的“责任目标”。居委会变成“一个筐, 什么都往里装”, 过多地承担了本应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负责的任务。有人称这种情况叫居委会行政化现象、也有人称为居委会负担过重现象。争论的焦点在于居委会要不要协助政府开展工作这样一个问题上。

二、居委会的错位及应然状态

居委会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履行居委会自治的职责, 在这一点上没有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居委会要不要协助政府开展工作这样一个问题上, 在于对“自治”的理解上。大多数观点认为, 那就是认为居委会不应当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不应当承担行政性的事务, 认为居委会应当转注于自治事务。这种点的理由是,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只有干自己的活, 才符合其性质和身份;忙于应付政府指派的工作, 只能使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更强烈, 而居委会不应该是政府的“腿”, 而应该是居民的“嘴”。

对于居委会的自治, 应该看到我们界定的“自治”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排他的“自治”。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我国政府行政制度在本质上是相容的、互补的、不矛盾的, 居委会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城市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 是基层人民政府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一点可以从宪法结构的安排中得到印证。1982年宪法把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放在宪法第三章的最后一条即第111条, 宪法第三章讲的是“国家机构”, 居委会、村委会在宪法中的这份荣光, 是我国其他社会组织所没有的, 这种宪法安排在西方宪法中也是找不到的。那种认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就不应该协助政府开展工作的想法和做法, 不符合宪法制度安排。而且每种制度的生存离不开该国的政治环境、社会制度、国家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只在理论的层面讨论理论, 那只是空谈。而且“群众性自治组织”不等于不能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换句话说, 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并不会改变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就像今天的很多社会组织, 我们政府机关要购买它们的服务, 它们也要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但这并没有改变这些社会组织的性质一样。现行的城市居委会组织法, 其实就赋予了居委会这种群众性自治组织两方面的职能, 一是组织好居民的自治活动, 搞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是协助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这两方面的职能或职责都不能放弃。我国的现有的法律法规, 有很多法律和法规都规定了居委会必须协助基层政府开展某方面的工作。我们的工作目的不是为了去行政化而去行政化, 抽去行政协助的工作内容, 居委会就容易矮化为一般性的社会团体组织, 实际运行中就容易被边缘化。基于以上理解, 我们并不是说政府一股脑什么事情都可以推给居委会, 特别是现在社会事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首先, 政府要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真正贯彻执行《组织法》各项规定, 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不得干预依法属于居委会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对于政府与居委会职能的衔接, 要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 加强街道与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守土有责”以及“责权利一致”的原则, 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和居委会的职责分工和关系。

其次, 对于哪些事务可以由居委会协助, 哪些不适宜交给居委会, 凡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范围内的事项, 不得强加给居民委员会。比较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调查研究, 制定文件, 分清哪些工作是政府及其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必须自己完成的;哪些工作是必须由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应该提供什么条件;哪些是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比如, 购买市场组织的服务、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 这样既不必政府直接去提供服务, 也不必居委会提供服务。如果再加强居委会的队伍建设, 改善信息化条件, 辖区规模规划得适中, 居委会过重的负担是能够减下来的。

再之, 也要改变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和转变工作作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下指标, 派任务, 搞检查考核的行政命令方式。要改变目前流行的“居委主任像总理,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上面动动口, 下面跑断腿”的局面, 树立“能让市场做决不让政府做”的观念, 用市场化、社会化的手段, 向中介机构购买服务、委托授权等形式做好各项工作。即使要居委会协助的工作, 也不宜以指令性的方式下达, 如需居委会协助的工作, 也要提供必要的经费。

三、居委会性质之理性思考

从公共管理角度看, 居委会是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 从政府权力的角度看, 它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城市延续的最底层, 同时又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起点与发展基础。居委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 在性质及其功能上, 实然及应然与法律规定存在着二元结构状态, 表现为自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非对称性。对我国居委会性质的科学定位应该是具有行政化职能的自治性机构, 而不是纯粹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具有行政化与自治性的双重特征。

居民自治是落实城市基层民主的关键,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居委会到底干些什么?是否只能局限于承担直接同居民有关的事务?应不应该承接政府委托的行政性事务?中国开展社区建设的本意之一, 是在基层社会管理范围内, 转变政府的职能和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 一方面把社会有能力自行管理的事务移交给社区, 另一方面通过非行政的社区组织, 将原先的政府职能, 变为居民的自我服务。就像在计划生育领域, 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执法和鼓励政策, 来管制生育行为, 控制人口增长, 而社区居委会则上门提供与生殖健康相关的服务, 不但同样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还能提高人口质量, 减轻强制性人口控制带来的社会震荡和国际非议。如果把居委会原先承担的行政性事务, 完全剥离给出去, 一方面会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另一方面也容易加剧居委会的边缘化和空心化。没有足够的事务作为活动内容, 没有通过承担事务而获得的资源, 居民自治必定缺少内容;内容不足, 居民自治就难以展开, 居民自治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弱化。

在我国《宪法》中, 居委会既被明确界定为居民的自治组织, 同时又被置于“政府机构”部分加以规定, 可以理解为, 在最初设计居委会时, 本意就是让居委会成为“政府的腿”和“居民的嘴”, 一身二任。居委会在实行居民自治的同时, 需要协助基层政权履行某些职责, 不是一个完全与政府无关, 只代表居民利益, 对政府进行制约甚至抗衡的自主自治的“非政府组织”。因此, 居委会同街道办事处之间理可以存在协助的关联, 人为地将居委会的双重身份分解, 形成作为“政府的腿”和作为“居民的嘴”的居委会, 容易导致居委会与政府的关系分裂, 居委会不再承担行政性事务后, 建立在“委托和资助”基础上的街居关系有可能转化, 从合作变为制约乃至抗衡, 居委会也会变成一个类似于居民维权的“清谈馆”, 反而不利于居民权利的维护。

解决居委会负担过重问题, 要有一个历史过程, 要逐步积累各方面条件, 不能搞“休克”疗法, 即干脆不让居委会管任何行政事务, 不做协助政府的任何工作, 这就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这也不利于居委会建设和发展。居委会工作面对的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前所有的变化, 居委会建设又碰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 如何把握好社区建设背景下的居委会建设, 使之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委会组织法》把社区居委会定义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但从实践看居委会的行政化特征十分明显, 当前对委会性质的科学定位应该是具有行政化职能的自治性机构, 而不是纯粹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具有行政化与自治性的双重特征。这样更适应我国的国情。

关键词:居委会,性质,自治,行政化

参考文献

[1]李建林:《行政化趋势下社区居委会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2007年。

[2]詹成付:《关于在社区建设背景下城市居委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EBOL].http://zqs.mca.gov.cn/article/sqjs/llyj/201010/20101000110578.shtml, 201010-25.

篇4:浅析我国公司章程自治

关键词: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自治;公司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98-01

一、公司章程的合理设计

欧美国家的公司章程制度设计的目的就在于有效管理公司运作,它是私法主体意思自治的产物。我国的公司制度主要移植于西方国家,在被引进之初公司就承载了富国强民的政治重任,又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深远影响,行政干预过强而缺乏意思自治,公司只是当权者进行社会改革的工具。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主观上的积极构建,而非市场体制内的自发形成,很多在西方行之有效的制度条款,在我国却成为橘生淮北的苦枳,且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与制度保护机制。与依公司章程进行有效自治在大的制度层面上举步维艰的现实相似的是,公司管理者对公司章程缺乏足够认识,不能因地制宜的对公司章程进行合理设计,相互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当出现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董事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利益冲突之时,公司章程形同虚设,毫无用武之地。

由于受历史传统、国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设计趋同于一般大陆法系国家,将公司章程大致区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必要记载事项,经过商事登记的公司章程才被法律赋予了效力。这样的设计使公司章程稳定性较高,但是这样的设计又使章程变更的成本过大,因为任何一类条款的变动的成本几乎等同于整个公司章程变更的成本。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法关于章程(大纲)的条款一般不因公司类型的不同而作区别规定。公司章程在结构上主要由两个文件构成:l、章程大纲。章程大纲主要规范公司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是涉及公司对外关系的法律文件,其记载内容主要是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该部分章程内容必需登记公示方可产生变动后的效力。章程大纲是公司申请注册的必要文件之一,内容是法定的,其修改或者废止一般只能经股东大会决议。2、章程细则。章程细则更像是公司内部事务基本规则的操作手册,主要记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规则等事项,一般在公司内部有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章程细则的内容不得与公司法及章程大纲相抵触,其通常由董事会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特殊情况下也可由股东大会制订、修改或者废止。

二、公司章程自治边界界定

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司契约理论积极倡导公司是合同产物,认为“公司是一个由明示和默示的交易组成的网络,或称作合同的联结体”,在该理论框架下,公司章程实际上被认为是一个开放式的长期的格式合同。作为公司成立的必备条件之一,发起人在公司成立之前制定好的公司章程必然会因公司成立后具体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显得周延不全,因此,他在补充着公司合同的种种缺陷的同时,也必然不断地为公司合同所补充。尽管公司法对市场的适应性品格经常使其任意性与强制性规则的界限游移不定,但仍然应存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基础性判断标准。公司章程自治的边界问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认识公司法与公司章程的关系问题,是公司章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排除公司法适用的问题。

有的学者把设立公司时制定的章程称为“初始章程”,公司存续期间经变更的章程叫做“章程修正案”。“初始章程”是由全体股东或发起人,采取全体一致同意的原则制定而成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初始章程”的制定行为称为合同行为。将“初始章程”视为合同的观點,在德国早期就有学者提出,并为韩国、日本的学者所追随。“后续章程”则是通过股东大会采取资本多数决原则而做出的决议。“初始章程”是全体股东通过讨论、协商,最终一致同意。“后续章程”是在股东大会上,通过表决,形成的资本多数决。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初始章程在选掉公司法方面存有正当性。因为公司法应当主要是提供赋权性、补充性的规则,即当公司参与各方没有细为商定条款时,公司法规则就潜入该合约之中,而且由于对募集股份面临困难和成立过程中求稳的考量,公司发起人也不会在章程中选掉太多的公司法规则。“后续章程”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投资者等存在极大的认知困难和股价反映章程修改的滞后性等原因,公司通过后续的“章程修正案”来选掉公司法规则,其正当性基础不足。

结束语:从公司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行政权力或司法干预对公司过多的管制必然会使公司治理处处掣肘,成为行政权力的附属,公司章程也会成为一件摆设而使公司治理缺乏有效的自治,公司发展缺乏足够的活力而必然遭遇更多的发展瓶颈。我国在体制转型中,必须要剥离更多的行政干预,才能真正培养公司私法自治所需要的适宜的环境空间。公司章程自治理念是公司法的核心理念,是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对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奉行国家主义的中国来说,倡导公司章程自治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卞耀武.德国股份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M].吴日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篇5:村委会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农村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保证各项村务工作正常运转、促进农村三大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村委会是负责对本村的村务依法进行管理、组织和实施的机构,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其它社会事务;

第三条、本村委会实施管理村务和活动必须在上级党委、村党总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镇人民政府的指导,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四条、本村委会现设主任1名,委员2名;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计划生育、社会事务、经济管理、规划建设和农业生产七个工作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依法选举组成村民代表会议机构;

第五条、本章程是村委会组织实施村务管理的工作规程,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本村干部,村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本章程由村民代表会议监督实施;

第二章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六条、村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村民会议。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村民会议开会时可以由18周岁以上村民参加,也可以由每户派一名代表参加;

第七条、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原则下,村民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决定本村的发展规划和规划

二、听取并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报告

三、撤换和补选村委会成员

四、审议决定涉及全体村民利益和重大事项

第八条、为方便召集村民开会讨论决定村中事务,设立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本村的各级人大代表、村委会成员和党支委组成;

第九条、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修改通过本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委会各项管理制度

二、听取、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收益分配报告,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情况报告

三、讨论决定村集体重大生产性投资项目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四、推选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五、讨论决定有关人事安排

六、评议村委会工作

七、审议决定其它需要由代表讨论的事项

八、反映、提出村民的建议,议案和意见

第十条、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主席团负责召集主持。主席团或“两委会”认为有必要,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会议成员提议,可以随时召集村民代表会议。会议闭幕期间,一般日常事务由主席团研究决定处理;

第十一条、村民代表提出的建议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提出,村委会负责答复意见;

第十二条、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应设会议专用记录本,参加会议代表签名,并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

第十三条、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必须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参加,应当经到会代表的过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第十四条、建立村民代表联系村民制度,各村民小组长负责本村小组代表会议精神;实事求是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向村委会反映村民解释;代表村民意愿,决定村中事务;

第三章 干部管理

第十五条、本村干部管理的对象为“两委会”成员、村工作人员;

第十六条、村干部要坚持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实行勤政、廉政作风,做村民公仆。建立村干部会议制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和工作汇报,研究决定村务工作;

第十七条、村民代表每年应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活动,作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的评定结论;

第四章村民小组管理

第十八条、以便于管理为原则,本村设10个村民小组,设小组长10名,由村民推选产生,村民小组是村委会下属基层管理组织,接受村委会的领导;

第十九条、村民小组长负责对涉及村民村务各项工作的管理、组织和教育,完成好村委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十条、村民小组长(不脱产)报酬实行固定补贴和误工补助办法,经费在村经联社财务开支,补贴数额由村“两委会”审定;

第五章 集体经济管理

第二十一条、本村实行财务管理核算单位,实行集体资产积累,村民收益分配制度,财务应如实、准确、及时反映村经济活动情况;

第二十二条、村财务工作应接受镇财税、经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建立村财务审计制度。村委会换届和村主任离任前,应对村财务进行一次审计,并向村民代表会报告;

第二十三条、实行民主理财制度,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财务实行监督、检查,每有3日定期检查,对违反财务规定的开支,有权要求村委会纠正和处理;

第六章 社会事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发展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其所需费用,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中筹集,具体办法由村“两委会”提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第二十五条、加强村容村貌的管理,切实做好村环境卫生工作和村民卫生保健工作,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第二十六条、搞好村“五保户”的统筹供养,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做好优抚对象的工作,积极完成征兵任务;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抵触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村委会根据本章程规定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以2008年制定的为准。

篇6: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模板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建制、以制治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为目标,调动居民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促进本居委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联系我居委会实际,由全体居民讨论,民主制定。

第三条 居民自治是在党的现行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居民委员会具体组织管理本居委会的政治、经济及其它社会事务的一种制度。

第四条 本章程是全体居民的行为规范,在章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第五条 本章程由居民委员会具体安排实施。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监督执行。

第二章 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

第六条 居民会议由户口在本居委会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是居委会最高权力机构。居民会议设立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代表及居委会里的各级人大代表、居民委员会成员组成。

居民代表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热爱集体,关心群众,坚持原则,主持正义,有群众威信的居民,同时能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居民委员会反映,协助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居民代表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必要时也可以经居民会议罢免和补选。

第七条 居民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居民提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代表提议,应召开居民会议。召开居民会议,要有本居委会18周岁以上的居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居委会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居民代表参加; 所作决定,要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居民会议也可分片召开。

居民代表会议每季召开一次,在特殊情况下或有三分之一以上代表提出可以临时决定召开。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代表会议成员参加。

居民代表会议议事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决定问题要经居民代表会议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居民会议的决定、决议相抵触。

第八条 居民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依法选举、罢免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审议决定居民委员会成员的辞职请求。

(二)决定聘用本居委会财会人员和其他居委会事务管理人员;决定本居委会享受补贴人员及补贴标准。

(三)听取、审查和批准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财务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报告;审议决定本居委会规划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以及有关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其他重大事项。

(四)审议决定本居委会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居委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决定居委会集体经济收益的使用。

(五)审议决定办公益事业的经费的筹集办法。

(六)审议决定宅基地分配、计划生育指标安排的方案。

(七)决定对居委会财务和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议居委员会成员的工作。

(八)制定和修改本居委会居民自治章程、社区民约等规章制度,并报街道办事处备案。

(九)撤销或者改变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议、决定。

(十)审议决定居民会议认为应当由其决定的涉及居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居民会议第二至第七项职权交由居民代表会议代为行使。

第九条 为强化居民代表管理居委会事务作用,在居民代表会议下设会议召集组、监督组和发展组三个独立工作小组。三个组的人员组成原则上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从居民代表中推选产生(发展组组长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并可吸收非居民代表成员),每组由3至5人组成,分别设组长1名。

会议召集组的职能:根据符合法定人数的居民(居民代表)依法提出召开的会议而居民委员会不作为时,可以召集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会议,具体负责沟通各方、协调会议召开时间及做好会务有关工作。

居委事务监督组的职能:主要负责居委事务监督和民主理财职能,负责监督居委事务、财务活动。有权否决居委会、不合理的开支。在讨论居委事务公开和经费使用议题时可以列席居民委员会会议。

发展组的职能:发展组是居委会发展经济的智囊和参谋,负责调研论证本居委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收集掌握生产发展信息,提出本居委会发展经济、兴办公益事业的计划和项目建议,协助筹措发展生产和兴办公益事业资金,并为居民发展生产提供信息指引。

以上三个组的成员统称为居委事务管理人员,任期与居民委员会成员相同,可以连选连任。居民委员会可以对不称职的居委事务管理人员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表决罢免。

第三章 居民委员会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由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受街道办指导和社区党支部的领导。

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居委会属于居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编制并实施本居委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管理本居委会财务,教育居民爱护公共财物和设施,珍惜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巩固和壮大居委集体经济,管理本居委会居民集体所有的各类经济组织;尊重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支持和组织居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及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承担本居委会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本居委会经济发展。

(三)编制并实施本居委会规划建设,按照规划修建硬底化道路,指导居民建设民房,整顿环境,发展公益事业,搞好公共卫生,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四)促进居民团结和家庭和眭,照顾五保户、困难户和军烈属,依法调解民间纠纷;代表本居委会处理与其它(村)居委会的纠纷,维护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团结;协调处理居民小组之间的关系;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生活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对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居民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六)宣传贯彻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居民履行纳税、服兵役、计划生育等依法应尽的义务。

(七)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向街道办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八)召集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工作;执行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一)学习制度。每半月学习半天,主要学习党的农村现行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二)会议制度。居民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半年一次汇报会,年终一次总结会,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随时召开。

(三)值班制度。居民委员会实行轮流值日制度,保证在上班时间都有一位成员在居民委员会办公场所值班,处理居委事务。

(四)建立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分工负责制度,并定期进行总结检查。

(五)居委事务公开制度。凡需要居民知道的居委事务大事都要公开,主要包括:

1、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

2、居委会干部的分工,居民委员会三年任期目标、本居委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

3、年度财务计划及各项收入、支出和债权债务情况;

4、集体资产及其经营管理情况,包括土地、物业等生产资料的经营情况以及承包经营方案、投标结果、承包费收缴、合同履行情况;

5、居委集体经济收益及其使用情况;

6、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以及招标投标、建设承包方案及实施情况;

7、征用集体所有土地各项补偿费的收入和使用情况;

8、救灾救济、扶贫助残、拥军优属、社会捐赠等项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情况;

9、各级政府下拨的补助经费、专项经费的收支情况;

10、居委会干部工资、奖金、补贴及其他福利,公务活动方面的开支情况;

11、当年宅基地的.申报、批准和使用情况;

12、安排计划生育指标、落实计划生育节育措施和计划外生育费的收缴、管理、使用情况;

13、协助街道办开展工作情况;

14、十分之一以上居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居民代表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

公开的形式:设立公开栏,发放明白纸,居委会干部述职。

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各委员会工作由居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

第四章 居 民

第十四条 凡户口在本居委会的居民在社区内享有以下权利:

(一)享有《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

(二)参加居委事务活动,提出有关居委事务的批评和建议,对居委会干部和居委事务进行监督。

(三)享受本居委会举办各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权利。

第十五条 每个居民在社区内都有以下义务:

(一)遵守居民自治章程,执行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和居民委员会的决议、决定。

(二)按时完成居民委员会分配的各项任务。

(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维护集体利益,同一切危害、破坏居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四)自觉开展移风易俗,争当文明居民、文明户的活动。

第五章 居民委员会成员

第十六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是全居委会居民的公仆,必须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于本职工作,努力为居民造福。要求做到: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认真学习政策,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坚持实事求是,讲究工作方法,遇事同群众商量,尊重居民意见,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不请吃、不受礼、不以权谋私、清正廉洁,敢同不良倾向作斗争。

(五)以身作则,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六)坚持原则,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七)维护集体团结,执行会议决议,齐心协力共同开展好工作。

第六章 制度建设

篇7:村居民自治章程样本

(年 月 日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群众作主人”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机制,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以下简称章程)。

第二条: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体村民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逐步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观念,建设“少生优生、富裕文明、健康幸福”的新家庭。

第三条:本《章程》是村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行为规范,凡户籍在本村的村民及居住在本村一个月以上的育龄人员,均应自觉遵守本章程。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村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负责全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员由村“两委”提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村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受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并按时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五条:村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村计生协)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村委会的指导下,依据《章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管理本村计划生育事务。计划生育协会组织机构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组成。理事会具体负责本《章程》的实施工作,承担本村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

第六条:理事会成员由“两委”提名,经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计生协秘书长负责村计划生育协会日常工作,会员小组长协助秘书长开展工作。

第七条:村建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监督小组,其成员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

第三章

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村民在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中的权利:

1、有依法生育的权利。鼓励村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省条例》规定经过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无生育能力的,符合《收养法》和《省条例》规定,可以依法收养一个子女。

2、有接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服务的权利。

3、有获得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服务的权利。

4、有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

5、有享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及本村规定的各项优待和奖励的权利。

6、村民实行计划生育,其人身权、财产权有不受侵害的权利。

7、对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和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请求法律给予援助的权利。第九条:村民在计划生育中的义务:

1、夫妻双方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结婚必须依法登记,严禁近亲结婚。严禁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不得违反《收养法》的规定非法收养子女。自觉落实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禁止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

2新婚夫妻应及时参加免费婚检和优生检测;已婚育龄妇女参加村组织的孕环情及生殖健康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怀孕,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终止妊娠,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

3、待孕妇女应及时接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在怀孕二个月内到村计生办报告怀孕情况,在三个月内到街道计生办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未经计生部门许可,不得私自终止妊娠。村民生育孩子后,应在生育的当月向村计生办报告孩子的出生时间、性别、孩次,并落实可靠、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提倡一孩放环,二孩结扎)。凭出生证及时向当地派出所申报户口。

4、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的夫妇,必须先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夫妻再生育申请审批表》,经村核对签署意见后,由乡镇(街道)计生办审核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公示无异议的经市人口计生局批准后,方可生育。

5、本村18-49周岁育龄妇女跨市外出一个月以上的,外出前须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1寸照片到乡镇(街道)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签订计划生育协议;外来育龄妇女在本村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应持本人身份证、1寸照片、《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到乡镇(街道)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办理《居住证》。村内企业和个体业主与村签订企业计划生育责任书,招用外来育龄妇女时要查看《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协助宣传本地计划生育政策,督促外来已婚育龄妇女一年两次参加孕环情检查,发现其怀孕或生育的应及 时报告村委会。本村出租房主应配合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发现外来育龄妇女怀孕或生育的应及时报告村委会。

6、有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不得阻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不得阻碍育龄夫妻采取避孕节育措施;不得虐待歧视女孩或生育女孩的妇女;不得遗弃、买卖、残害婴幼儿;不得容留、包庇违反计划生育的人员;不得仿造、骗取计划生育证明。

第四章

若干制度

第十条:学习教育制度。

1、村会员之家(人口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培训(会议)或活动。讲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基本知识及“优生两免”政策;结合“五关怀”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结合传授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知识和村民需要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2、村民小组经常组织会员、育龄群众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3、村级要利用墙报、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议事监督制度。

1、每月召开计生工作例会。乡镇(街道)驻村干部、联片领导、村计生协会会长、秘书长、村计生办工作人员、计生联络员、村会计参加例会,必要时可扩大至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参加例会,汇报小结当月全村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全村结婚、怀孕、出生、四项手术、生育全过程管理、征收社会抚养费等情况,按实补充调整村级月报告单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工作档案。根据上级部署,结合实际,布臵下月人口计生工作任务。

2、每季由村计生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一次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计生协理事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每年召开1-2次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村委会关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情况和下实施方案的报告;评议村委会成员和计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审议当年奖扶对象;审定表彰名单;讨论决定其它有关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服务管理制度。

1、村建立人口计生工作信息网络。应有未婚男女青年信息,已婚育龄妇女基本信息,征收社会抚养费信息,外出外来人员信息,当年的新婚、怀孕、出生、死亡、四项手术和随访信息等,并且村计生办主任要做到每月进行更新。

2、村委会应及时为新婚夫妇或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出具有关证明或申办《生殖健康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3、计生联络员(协会小组长)对本村育龄妇女每月上门访视一次,积极配合街道计生服务人员对产后、术后对象及时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做到生、孕和节育措施落实情况掌握到人。

4、协会会员应及时了解所联系家庭的基本情况,宣传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和知识,帮助解决生产、生育、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向村计生协会秘书长上报动态变化情况。

第十三条:评比表彰制度。

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表彰奖励“文明家庭”、“新家庭示范户”、先进计划生育协会小组、优秀联络员和优秀协会会员等。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村委会每年从可支配资金中提取百分之(或 元)作为生育关怀专项经费,设立专项科目,单独核算,优先用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等风险补偿,也可用于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和救助。

1、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每年可领取100元的奖励费,至子女14周岁为止。

2、符合再生育条件而自愿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双农独女户家庭,在该独女户母亲满42周岁后,市、镇(街道)、村三级给予2000元的奖励。

3、对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伤残的,可享受村规定的风险补偿,死亡的一次性领取补偿金 元,致残的一次性领取补偿金 元;其父母不再生育或领养的,还可享受市、街道规定的公益金补助。

4、独生子女或无子女家庭、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或死亡的家庭符合市政府奖扶条件可享受每人每月100元-360元奖扶金。

5、在安排拆迁安臵时,独生子女数按2倍计算。

6、符合政策生育的一孩夫妇,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落实长效可靠节育措施的妇女,可享受规定的一次性放环100元、结扎500元的补助。

7、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子女应征入伍的每年给予 元慰问金,在部队获得荣誉的奖励 元。

8、对本村计生困难户村委会给予优先照顾救助,年终给予每户补贴 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五条: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要依法进行处理。

1、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和违反《收养法》收养子女的,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2、对违法超生或非法收养的子女,年内不得作为其家庭成员享受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的计算依据,并追回该家庭此前承诺作为独生子女户时所获得的各类奖励费及政策优惠获利,款项划归村集体所有。

3、参与非法“B”超鉴定胎儿性别的,在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时少分,非法人工终止妊娠的,少分。

4、房屋出租户对房客违反政策生育情况,不如实报告,且隐瞒、包庇的,(在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时少分)。责令写出检讨,并批评教育。

5、违法超生后拒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暂缓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分配,待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后再补发。

6、有违法生育行为的个人与家庭,不能享受村规定的一切优待政策,取消文明户的参评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未尽事宜或特殊情况处理,授权村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如遇重大情况,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

上一篇:小学生《三毛流浪记》读后感100字下一篇:化学性消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