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

2024-09-01

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通用6篇)

篇1: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

1.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A.等级与工资 B.职务与级别 C.津贴与基本工资 D.职务与待遇

2.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A.属地原则 B.只采用属人原则

C.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相结合 D.普遍管辖原则

参考答案如下:

1.【答案】B。解析: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故本题答案为 B。

2.【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分为四个,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一般是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故答案 C最合适。

篇2: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

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考点精讲一:公安刑事执法的主要内容 1.侦查行为

侦查行为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查询、冻结;鉴定;技术侦查措施;通缉。

2.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考点精讲二:讯问犯罪嫌疑人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含义: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依照法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的一种诉讼活动。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讯问应当场制作讯问笔录。

2.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地点:对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3.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期间: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4.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的特别要求: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5.讯问聋哑人时的特别要求: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

6.聘请律师: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考点精讲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询问证人、被害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向其了解案件情况的一种侦查活动。询问证人应遵守以下规定:

1.询问证人的主体: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

2.询问证人的地点: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进行询问的几种情况: ①案情涉及国家秘密,为了防止泄密;②证人、被害人的所在单位或其家庭成员,以及住处周围的人员与该案件有利害关系。为了防止干扰,保证证人、被害人如实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保证证人、被害人的安全;③证人、被害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作证行为的,为便于为证人保密,消除证人、被害人的思想顾虑。

3.询问证人的程序: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4.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即询问同一个案件的几个证人、被害人时,应一个一个地分别进行,个别询问,询问一个证人时不能有其他证人、被害人在场。这样主要是防止证人之间,被害人之间或证人与被害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串通,可以保证证人、被害人所提供的情况真实可靠,也有利于保守案情秘密,保障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

5.询问笔录的规定:应当做好询问笔录,并将询问笔录交给证人、被害人进行核对,让他们看看有没有漏下的或记错的。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被害人,应当向他们宣读。如果有漏掉或者有差错的,证人、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或纠正。在证人、被害人认为没有错误后,应当让他们签名或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对证人、被害人要求自己写证词的,应当允许;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求证人、被害人亲笔写证词。6.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规定。考点精讲二:搜查

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对搜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搜查笔录,由侦查人员、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如果被搜查人拒绝签名,或者被搜查人在逃,他的家属拒绝签名或者不在场的,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考点精讲二: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发现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财物和文件,依法予以提取、封存的一种侦查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收集和保全证据,防止证据被毁损或被隐匿。因此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及时主动进行,以多方面获取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以及犯罪情节轻重的一切证据。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以用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对于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对决定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三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后,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交给公安机关保管人员,一份附卷备查。对于需要作为证据但是不便提取或者不需要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可以交财物、文件持有人保管或者封存,并且开具清单一式二份,在清单上注明已经拍照或者录像、估价,财物、文件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财物、文件持有人,另一份连同照片或者录像资料附卷备查。对查封、扣押的物证、书证要妥为保管。对于不能随案移送的财物、文件,应当拍成照片;对容易损坏、变质的财物、文件,应当用笔录、绘图、拍照、录像、制作模型等方法加以保全。

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通知邮电机关检交扣押。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妥善保管或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损毁。

考点精讲七:查询、冻结

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考点精讲八:鉴定 1.鉴定的含义:侦查机关为了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并作出鉴定结论的诉讼活动。

2.鉴定的种类:刑事技术鉴定、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精神病的医学鉴定、扣押物品价格鉴定、文物鉴定、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鉴定、违禁品与危险品鉴定等。

3.专门性问题鉴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4.刑事技术鉴定。①范围:必须是与查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痕迹、人身、尸体等。②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或者其他专职人员负责进行。③需要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聘请书》。

5.鉴定人应当按照鉴定规则,运用科学方法独立进行鉴定。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并在鉴定意见书上签名,同时附上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多人参加鉴定,鉴定人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对鉴定意见,办案部门或侦查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有异议的,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考点精讲九:技术侦查措施

技术侦查措施,是指公安机关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经过严格批准,为了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借助于现代技术和设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与犯罪活动直接关联的人员,实施记录监控、行踪监控、通信监控、场所监控等措施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

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批准技术侦查措施的决定应当根据侦查案件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案 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

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考点精讲十:通缉

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越狱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通令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方法。为了发现重大犯罪线索,追缴涉案财物、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悬赏通告 考点精讲十一: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

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现行犯的人身自由加以临时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方法。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刑事强制措施的特点:

1.适用主体的特定性:有权适用强制措施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否则即构成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2.对象的特定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用强制措施。

3.强制措施的内容是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不是对物的强制处分。

4.预防性:强制措施的性质是预防性措施,而不是惩戒性措施。即适用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或被告人逃避侦查、审判,毁灭、伪造证据,继续犯罪,自杀,或进行其他破坏活动。

5.法定性:要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关、适用条件和程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严格控制强制措施的使用,防止出现因为滥用强制措施而产生的侵犯人权的负面效应。

6.暂时性:随着刑事诉讼的进程,强制措施应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而予以变更或者解除。

考点精讲十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1.拘传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件情况应予拘传的,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公安机关可以拘传到其所在的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拘传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执行拘传的时候,执行人员不得少于2 人,要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拘传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期间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2.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与本案无牵连。(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2)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查证属实,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1)不得进入与其犯罪活动等相关联的特定场所;(2)不得与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同案犯以及与案件有关联的其他特定人员会见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3)不得从事与其犯罪行为等相关联的特定活动;(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公安机关应当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等因素,确定特定场所、特定人员和特定活动的范围。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如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其先行拘留。

公安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一次性将保证金存入取保候审保证金专门账户。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 取退还的保证金。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3.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进行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监视居住:(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6)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其现行拘留。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再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或者办公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外,应当制作监视居住通知书,在执行监视居住二十四小时以内,由决定机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电话、传真、信函、邮件、网络等通信进行监控。

在监视居住期间,公安机关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案情变化,及时解除监视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4.拘留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紧急情况下,应当将犯罪嫌疑人带到公安机关后立即审查,办理法律手续。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无法通知、有碍侦查的 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被拘留的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5.逮捕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或继续犯罪,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公安机关可以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重大案件的讨论。

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并通知补充侦查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提纲补充侦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完毕,认为符合逮捕条件的,应当重新提请批准逮捕。

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将执行回执送达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决定后,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立即执行。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对被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立即释放被逮捕人,并发给释放证明书。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提出检察建议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调查核实,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认为需要羁押的,应当说明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考点精讲十三:公安行政执法的范围

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影响到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组织,覆盖整个社会。概括起来,公安行政执法的范围包括:一些专门的行政管理活动,如治安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户政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网络安全监管等,公安行政管理活动包含着公安行政处罚、强制、许可等管理手段。

篇3:浅议公安法律规范

一、公安法律规范的特点

(一) 公安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的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公安法律规范不是于单一的、仅仅针对于特定法律机关或部门的法律集合, 而是指规范和调整公安机关或部门在行使警察权力, 进行职能管理活动中, 所涉及的, 与社会关系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的集合。我国的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组织, 依照宪法, 它拥有行政、刑事和司法三种基本职能。公安法律规范是由多个法律职能部门规范的集合构成。

(二) 公安法律规范在制定主体上的广泛性

依据我国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 目前, 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本的主体, 从性质上包括两种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组织系统和国务院组织系统。根据法律规定, 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宪法和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政府所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有权制定单行条例、补充条例等。

(三) 从公安法律规范的性质上具有广泛性

从公安法律规范的性质看, 我国法律法规包括实体、程序和监督三大类。实体法是基础, 它规定了公安警察的职责、权力、义务等问题;程序法是以法定的程序保障实体法顺利、有效地实现;监督法是对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对违反实体法或者程序法的行为予以相应处理, 起到监督防范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二、我国公安法律规范体系现状

(一) 事权划分不清, 职责不明

目前还存在着中央事权、地方事权、联合事权和委托事权之间, 事权不清, 职责不明的情况, 导致了出现了问题找不到相关部门出面解决的情况, 相互推诿, 都不愿意承担事故责任等情况时有发生。这种事权划分不清的问题在社会上还是普遍存在的, 如2012年8月22号广州观察视点报道的名为“11次现场执法, 为何解决不了企业污染”真实案例, 广州市钟落潭镇一企业长期排污、村民多次反映未获解决, 最后在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的干涉下得以解决。导致11次现场执法却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督执法主体职责不清”。政府同级部门或上下级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推诿、自私自利, 对于那些“肥差”都抢着干, 互不相让;当遇到麻烦事的时候, 谁都不愿意插手, 避而远之, 认为此事不是自己部门负责。前者导致监管冗余, 后者导致无人监管, 最终造成问题被长时间搁置, 不能解决。

(二) 法律规范不完善、不健全

我国法规从性质上分为实体、程序和监督三大类, 但是, 现在以人民警察法为核心的配套的、相关的实体法规至今尚未健全, 长效机制和队伍管理方面的工作还缺乏新的规范, 部分高层次规范性文件虽已经颁布实施, 而与之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却未出台。《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程序方面的法规还要修改完善,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比较分散, 急需制定统一、完善的程序规范。执法监督的法律及法规也比较薄弱, 不健全, 不完善。

三、建立和完善公安法规体系的注意事项

(一) 坚持立、改、废协同并重

公安立法是一个涉及范围广, 包含内容量大的系统工程, 除了要不断补充大量新的法律法规外, 还需要对现行的法规进行修订、废除。“立”是根据社会实践管理的需要, 将在公安部门在处理社会关系时缺失的法律依照, 进行一系列法定过程, 完善到比较成熟时, 补充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中。立法要从实际出发, 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做到相对公平、公正、合理、和谐等。“改”与“废”对于公安法规的制定也很重要。一般, 当符合以下条件时, 可以对法规进行废除, 一是超过适用期, 失去法律效应;二是上下级法规相互抵触而失效;三是新的规范取代就得规范而失效;四是规范内容是为阶段性工作制定的, 不再适用。

(二) 从实际出发,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无论是制定新的法规法, 还是现行的法规进行修改、废止, 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做到充分的调查、研究, 考虑我国现有国情, 制定出符合我国国家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公安法规。

(三) 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虽然世界各国的制度、文化、发展程度等存在不同, 但就公安法规而言, 各个国家还是存在相通的地方, 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公安立法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经过实践证实的知识和经验。国家不同, 社会状况同样不一样, 但是当发展到某个阶段时, 有些问题是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 借鉴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做法, 我们可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少走弯路, 节约时间和资源, 高效、高质量地建设我国公安法规体系。

四、结语

公安法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修改、完善, 基本已经达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很多不足或过足, 比如, 有些方面的法规空白、细化程度不够、不够人性化等, 我国要想制定出完善的、先进的公安法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公安法律规范是公安部门行使公安执法权力的重要法律依据。本为首先从公安法律规范的特征和结构出发, 对公安法律规范做了简要的阐述, 然后对我国公安法律规范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问题原因, 并针对这些不足列以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公安,法律规范,特征,现状,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江波, 湛中乐主编.公安行政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4, 08.

[2]公安教材编写委员会.公安竹理学概论[A].公安管理学概论流里组[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6, 08.

篇4: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

[关键词]高职 公共法律基础课 案例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鲁建明(1967-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政治与法律课程教学与研究;郭红(1968-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政治与法律课程教学与研究;徐春阳,(1980-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政治与法律课程教学与研究。(江西 南昌 33009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高校省级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公共法律课程案例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赣教高字[2005]95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37-02

一、新教材中有关公共法律基础知识的范围

根据新教材、新大纲的要求与安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构成了新形势下高职学院公共法律课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些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领会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学生对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悉方面。在教学中,要通过大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法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高职公共法律基础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部分作为高职院校公共法律基础课程,我们认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授课时间与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在新教材中,法学基础理论与宪法,以及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劳动法、诉讼法等各主要部门法构成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其授课时间仅为24课时。因此,造成了法律基础课授课时间与其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第二,法律基础作为公共课与它作为非专业课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矛盾。法律基础课是必修课,学生必须要学,教师必须要教。但作为非专业课,学生不重视它,在他们看来,法律课可学可不学,教师有时也因此而心灰意冷。第三,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与教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无法兼顾之间的矛盾。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提问法,必然会造成由于课时少、学生多,教师教学“蜻蜓点水”、顾此失彼、有“启”无“发”的现象。由于存在着上述三个方面的矛盾,因此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法律基础课教学需要。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借助案例将许多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应用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将成为实施法律基础课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它是运用案例剖析其中蕴含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运用的、有着强烈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优势:

(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模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急于要求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创造性思维,增强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比较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同,它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讨论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要参与讨论,最终发表见解,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述《刑法》中的犯罪和违法问题时,可分别展示犯罪和违法两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可使所学知识更牢固、清晰。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源于人的潜能和天赋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选择行为,是人的潜在能力的释放过程;学习必须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的个人价值和意义,体现“知觉”的个体性、主观性的情感。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法律课教学理论性较强,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社会,有着广阔而丰富的社会内容,生动、逼真,没有那么多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心态下进行探讨,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拓展思考空间,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四)缩短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教学中展示的书本世界和真实世界往往有着很大差距。现实生活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现实世界是问题式的,而不是概念式的。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通过展现真实、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进入案情,身临其境,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认识并处理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际间的距离。

三、案例教学的实践做法

案例教学的运作,可分为两种方式:主导型和辅助型。主导型是指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案例进行;辅助型则仅仅是作为常规教学的一个补充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一般来说,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我们全部采用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法,并通常采取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教师导向,出示案例

教师通过投影、录像、讲义以及其他多媒体形式把准备好的案例出示给学生。出示的案例应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新颖性,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如在学习《民法》的基本原理——“诚实、信用原则”时,我们就设计了有关大学生考试作弊、助学贷款不还贷等案例。在学习《劳动法》时,我们设计的案例是有关劳动合同的正确签订和劳动纠纷的处理等问题。在学习《婚姻法》时,我们又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同学们就教育部允许大学生结婚的规定,从法律、道德价值目标比较的层面进行讨论。

(二)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篇5:专业法律知识和公安队伍建设

2、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贯彻从严治警方针,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素质(3)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人民警察的范围:(1)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2)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3)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4)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5)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4、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合法财产(4)保护公共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5、人民警察法确定的原则:(1)警务活动的原则(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关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行为规范的原则(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的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3)法律保护的原则(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6、人民警察的职权的特征:(1)警察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国家统治权和管理权的一部分,是国家的基本权力(2)警察权的主体是人民警察(3)警察权的内容是由法律规定的(4)警察权是职责和权限的统一

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3)维护嚼用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5)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要的场所和设施(8)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物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旅行的有关事物(9)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11)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12)监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13)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8、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1)行政强制措施权a、对人身的强制措施(强制戒毒、收容教育、强制传唤、强制拘留、强制治疗、强制隔离)b、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收激、追激)c其他行政强制措施(限期整顿、停业整顿、强行铲除)

(2)行政处罚权(警告、罚款、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限期入境和驱逐出境)

(3)人身强制权(强行带离现场权、依法拘留权、采取法定的其他措施权)

(4)盘问检查权(5)使用武器权(6)使用警戒权(7)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权和搜查权(8)优先权(优先乘坐、优先通行权;优先使用权)(9)约束权和强制监护权(10)交通管制权(11)技术侦查权(12)技术侦查权(13)现场管制权

9、盘问检查权与治安处罚权的传唤的区别:(1)口头传唤的对象是当场发现的违法行为人。盘查的对象是违法犯罪的嫌疑人(2)书面传唤的对象是已知姓名住址和违法行为的人,盘查的对象是只是形迹可疑,不知其基本身份信息(3)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或逃避口头传唤和书面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并使用约束性警戒,盘问检查后带至公安机关的不具有强制传唤的性质,继续盘问期限也不能使用警戒(4)传唤后的询问查证时间分别是8小时和12小时,继续盘问的时间分别是24小时和48小时。此外,询问笔录和继续盘问笔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10、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周岁的公民(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4)身体健康(5)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6)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除外)

11、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条件:(1)具有法律专业知识(2)具有政法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指挥能力(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4)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12、人民警察的录用的原则:(1)公开考试(2)严格考核(3)择优录取

13、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民警上岗前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一线民警必训

14、奖励种类和等级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15、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1)天敏警察必须警令畅通(2)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3)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和协助(4)追究妨害警务行为的法律责任(5)惩治侵犯警用标志、制服、警戒和证件专有权和专用权的行为(6)人民警察的物质技术保障(经费、装备、设施、科技成果)(7)人民警察的工资、福利和优抚保障(警衔津贴是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16、妨害警务后给予治安处罚的情况:(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2)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3)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4)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5)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

17、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步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2)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资秘密(3)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4)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犯人(5)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6)敲诈勒索或索取、收受贿赂(7)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8)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9)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10)从事盈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的(11)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12)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18、违纪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二章人民警察使用警戒和武器条例

1、警戒: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驱逐性、制服性警戒)、警绳、手铐、脚镣(约束性警戒)

2、武器:手枪、突击步枪、自动步枪、阻击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防暴枪

3、人民警察使用警戒和武器的原则:人民警察使用警戒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反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4、人民警察使用警戒的条件和情形:(1)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2)剧中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3)非法举行游行、集会、示威的(4)强制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6)袭击人民警察的(7)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戒的其他情形

5、使用约束性警戒的条件和情形:(1)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2)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3)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戒的其他情形

6、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1)现场的人民警察必须判明情况(2)犯罪分子正在进行暴力犯罪行为(3)情况紧急(4)先行警告

7、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1)放火、决水、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2)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3)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4)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5)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6)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违纪公民生命安全的(7)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8)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9)聚众械斗、**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10)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违纪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11)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行凶或者脱逃的(12)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13)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14)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1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8、人民警察禁止使用武器的情形:(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

9、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1)犯罪分子停止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2)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10、使用武器后应采取的措施:(1)现场处置

1、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2、保护现场

3、立即报告(2)书面报告

11、违法使用警戒和武器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赔偿责任。

第三章公安学基础理论

1、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公安现象的基本规律、公安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对策和基本要素。

2、基本规律:警察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公安机关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的规律、正确处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规律

3、基本对策: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工作方法

4、基本要素:公安组织要素、公安意识要素、公安实物要素、公安信息要素

5、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指导思想:(1)马克思主义为公安学基础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2)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3)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4)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警察起源观:警察自然起源观;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

7、警察产生的自然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8、古代警察时期的历史特点:(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2)其职权行使,在法律上使极不严格的,法外行权是普遍的现象(3)私刑普遍存在 9、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10、1905年,在北平成立的“巡警局”,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11、近代警察的主要特点:(1)警察职能彻底从军队、审判机关和一般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并在职务在有了明确的界限(2)警察组织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设机构,并呈多层次化,警察队伍迅速扩大,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专政机器,在国家机器中成为举足轻重的暴力机关,警察实力大大加强,并采用了先进的装备和科学技术(3)警察机关的简历和行驶职权都依据法律(4)警察人员有统一的制式服装

12、现代警察时期:1914年在摩纳哥公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

13、现代警察的特征:(1)加强中央集权,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实行情报和治安分开,在加强治安管理的同时,强化反间谍工作(3)搞科技装备,建立了防暴组织和特种警察部队,以应付暴力犯罪和国际恐怖组织活动,营救人质等(4)强调为民众服务,抢险救灾,救死扶伤,解救民众灾难

14、四次警务革命浪潮:(1)伦敦大都市警察的诞生即警察的职业化运动(2)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3)欧美各国开展的警察现代化运动(4)欧美各国警察开展的警务改革即社区警务改革

15、警察的本质:它们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和巩固其阶级统治,实现其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

篇6: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

之接警范围

1.报警(1)刑事案件;(2)治安案(事)件;(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4)自然灾害、火灾、治安灾害事故、道路交通事故;(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2.求助

(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危急情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2)老人、儿童、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行为能力、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查找的;(3)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4)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5)其他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险情,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

3.投诉

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违反《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

【考前实战】

1.(单选)下列报警电话所称事项,110报警服务台将不作为警情处置的是:

A.甲酒后与邻桌客人言语不和,被用酒瓶打伤脸部 B.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乙在广场走失 C.丙被工厂老板辞退,讨薪未果 D.工友之间因为琐事发生纠纷,丁被刺伤

【答案】C。解析:A选项被酒瓶砸伤,属于治安案件,应当按照报警类的警情处置。B选项老人走失为求助案件,C项讨薪未果属于民事纠纷,可以不作为警情处置,D项发生刺伤事件也属于报警的范围。故本题答案为C。

2.(多选)2016年5月17日16时40分许,某市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电话称凤凰路开源红大酒店8楼楼顶有一名男子,年纪大概40多岁,穿棕色衬衫,蓝色牛仔裤,坐在防护栏边,双脚悬空,情绪激动,一直叫嚷“还我血汗钱,还我工资!不来人解决问题就跳楼!”楼下有上百人围观,酒店边的广场和马路出现拥堵迹象。下列关于该警情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有:

A.讨要薪酬的内容属于求助 B.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内容属于报警 C.自杀的内容属于求助 D.扰乱单位秩序的内容属于报警

上一篇:公诉演讲稿下一篇:我们需要坚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