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

2024-07-25

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精选8篇)

篇1: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

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建立符和现代高等学校要求的行政管理系统,使学校的各级领导和各方面工作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与协作,在内部结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效率机构,即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现代化的行政组织。科学的领导、有效的监督、可行的决策,均依赖于有条不紊的各级行政组织。

一、建立符合现代行政组织管理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学校的要求

现代行政组织理论认为,学校的各级行政组织必须具备四种素质,首先适应环境,能够适应系统环境提出的各种要求,并积极作出反应;其次达到目标,学校的各级行政组织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且这些目标应符合市场经济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再次统一协调,在学校的行政组织系统内的各个不同系统及其活动之间建立统一协调的关系,最后是形态维持,也就是说行政组织的结构要符合社会发展,得到社会承认和支持。也就是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符合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

综合行政组织的四个方面素质看,行政组织结构实际上表现为三个层次来体现,其第一层为决策层,其第二层为管理层,其第三层为技术层。组织中的第三层次又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有其职权、任务和组织形式。

二、校、院、系的职能

一个科学的行政组织机构,必须是能够正确有效地确定各级行政组织的职能,并能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组织的职能作用。

高校的各级权力关系是整个行政组织运行的动力,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权力分配,才能形成有效的服从与被服从、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才能明确责任,行政组织才能有共同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的共同行动。同时作为一级行政组织,还要拥有一定的人、财、物管理权限,以保证其行政手段实施的物质基础,并能有效调动本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就合计只能而言,学校是学校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通常采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它的主要职能是宏观决策。具体地说,主要着重于目标管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教学、科研工作计划和整体目标,协调、检查、监督、评价学校的工作。其机构要精简、统一、高效,即各职能部门要精简,业务范围及分工不宜过细,人员编制太多,它要求建立一支高水平、精明能干、一专多能的行政干部队伍,能较好地协助校长进行决策和提供决策咨询与参谋作用。而要把那些整天跟着领导的瞎参谋无能量的干部舍去――特别是高校机关行政人员甚多,尢其是行政干部(副科、正科和副处)不干具体工作,瞎乱指手画脚,智商又底下――可专业技术人员又大缺,往往都是外行管理内行,不懂的管理专业的――这和“中国梦”何而不同――?

而学校作为管理中心,采用院长负责制地行政管理实体,对所属院、系(部)实行领导,学校的行政管理主要通过学习学院来实现。它的职能是:协助校长管理校务(行政、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平衡下属院、系(部)的发展,帮助各院、系(部)争取资源,协助各院、系(部)间的相关业务;根据决策中心(学校)的总体规划、奋斗目标和各项工作布置,制定本学院短、中、长期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协调各院、系(部)的学科建设;组织多学科联合、交叉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工作;统筹调配全院人、财、物,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行行政管理。

同时,在大学的运行组织系统中,除了院、系外,还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保证学校的各项指令得以正确执行,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更合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监督机构按照大学的实际情况可由三方面组成:一是按照行政组织建立起的行政监督机构,依法在校、院两级建立;二是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对行政工作的监督作用;三是大学的职工代表大会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不能做样子,走形势,摆空架子。高校设了很多机构,也配备了人、物成套的东西,都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一定要把各路中间层次打掉,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反馈机构,实际上是信息机构,它是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部分,因为任何正确的决策都离不开各项信息的输入、处理。学校的信息渠道通常利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后勤等部门,同时还有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等。

目前,部分高校在行政组织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对原有的行政组织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严格管理高校各级行政组织,让各级行政组织充分履行各项权利和责任,保证高校各项行政指令的正确执行,学校就会充满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学生们一个满意的答卷。

篇2: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

大学,自由民主之地也,研究学术之所也。大学社团,是促进学生友好交流,提升各方面素质的有效途径,团结同学,增强责任感的可行方式,进入大学,每个人都难以逃脱社团的侵袭,从大一的基层开始,到大二的副部再成为主心骨,这是成功者的路径,然而大部分人是中道崩殂的,他们由于没有成为社团的领导团体的一员并且不愿与下一届的学生受到同等的待遇而选择了离开。所以,大学社团的人员组成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大一是主力,领导阶层是很少的。说道领导阶层,就不得不说说大学社团的结构与职位,社团的职位一般有主席(或者会长,社长)一位,副主席两位(大多数),秘书长一位,这是核心领导层,还有几个部,是负责执行的,每个部一般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作为未来的继承人,还有部员几个不等,他们是社团的基层劳动者。一般来说大一当部员,大二是副部长,大三是部长,大四是主席,当然这只是一种情况,大量部员会在大二选择离开,这就造成了一种传统的稳定形式。副部长既然是部长的最可能人选,那么副部长究竟是怎样选出来的,换言之,社团的领导人是怎样选出来的,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最近大学的各大社团与学生会都相继已经或者将要换届了,那么他们的社团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大部分情况来说,我们的社团标榜的是民主选举,但是我们事实上很少见到选举的真实存在,似乎连选举的形式干脆也抛弃了。大部分的换届干部已经是内定好的了,既然已

经知道了结果,那为什么还要在乎那些“繁文缛节”,干脆把民主的形式也抛弃了吧,于是我们的社团换届纯然变成了私人操控的,在院学生会是辅导员院领导说了算,在其他社团也是几个重要的部长考个会就决定了,更有甚者,某些院的几个女生在自己宿舍开个会就将整个学院的所有部长定了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一无所知他的过程,只知道某一天一张通知下来,换届了,我们身边的某些人成为了新的干部。这样草草的样子真的好吗?我不否认这样的的优点,事实上我们国家的高级领导人的选举产生也有着类似的现象,这是为了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保证施政方针的有效继承,苏联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这样做的可行性,西方的虎视眈眈也使我们不得不如此。然而,我们小小的社团需要这样吗?会有人试图颠覆你的社团吗?会有敌方试图打入我军内部吗?可笑。

现在许多社团的宣传语或者报纸通知上,居然也出现了“平稳过渡”的 字样,着实令人可笑,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化令人发憷,平稳的集成过渡十分重要,对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已经政策的实施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然而,小小的社团有这么可怕吗?平稳过渡,只是一种官腔,一群官腔体系中的一句,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话就是形式主义,他为加大社员的差距与阶层感推波助澜,使整个社团的民主思想也走向瓦解。这只是一角,在某些社团里,行政化的干部俨然已成为官员,摆架子、颐指气使、假大空的会议盛行,干事与干部的差距加大,不仅事实上思想上也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行为都已经违背了

篇3: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大学,组织特性,划分依据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将办学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来,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研究开始见诸于学术界,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意义等方面,其他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为了拓展该领域的研究,从理论上指导从事教学服务型探索和实践的高校,以适应其组织目标的要求,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及其划分依据进行探讨,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组织特性研究现状

由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讨论只是近几年的事,学术界鲜有专门探讨教学服务型大学组织特性的专题研究,但对一般大学组织特性的研究尚有讨论。在国内,较早系统论述大学组织特性的是眭依凡,他提出大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统一性、开放性和矛盾性[1]。宣勇认为大学具有教育性、学术性、民主性、开放性、松散性和两重性六种组织特性[2]。骆洁敏提出大学具有组织上的非营利性、产权上的利益相关性、组织目标上的模糊性、权力结构上的二元性、教师队伍的“双重忠诚”性、办学体制上的趋同性、管理活动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文化方面的学科性[3]。迟景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的组织特性:知识加工性、学术性与科层性、组织构成的三要素性、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学术自由性、组织的发展性[4]。

尽管上述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大学的组织特性,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对大学组织特性的归纳和概括缺乏系统性和统一的标准,以至于有学者把目前对大学组织特性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两特性说、三特性说、四特性说、五特性、六特性说和九特性说[5]。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类研究都没有从组织特性产生的原因,即组织特性的衡量标准,或者说从组织特性的维度去研究。所以,要研究大学的组织特性,首先要弄清大学组织特性是由什么要素决定的,大学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组织特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大学组织特性的划分维度

组织特性是指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一个组织的“人格”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例如,无机物可以通过其构成元素的性质、元素的组合方式显示出自己的特性,而生物体除了通过其构成要素、结构,还通过其生长方式、繁殖方式、行为方式表现自身的特性。

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特性,必须找出反映“组织”的本质属性,即组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种类构成了该组织特性的结构,即组织特性的维度,要搞清楚组织的特性,就必须先厘清组织特性的维度。

关于组织特性的维度,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邢以群在论述组织的本质属性时,认为组织具有三个共同的特性:组织成员、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6];也有学者认为组织特性应该从职能特性、规模特性、人员特性、权力特性、分配特性和沟通特性五个维度去反映[7];季诚钧认为,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共同的目标、组织规范、组织成员的联系、物资设备五大要素是组织共同具备的特性[8];麦肯锡顾问研究中心认为组织的特性具有七个维度: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管理风格(style)、技能(skills)和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简称为7s模型[9]。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组织的特性究竟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刻画是有分歧的。

笔者认为,组织特性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组织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所形成的本质属性的外在反映。因此,对组织特性的刻画应从组织的要素着手。从系统科学和组织行为学原理综合考虑,组织由三大要素构成。首先,组织是由特定的使命、目标以及为实现使命和目标的成员组成,这反映了组织的“功能”;其次,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必须对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进行整合,形成协作格局,这反映了组织的“结构”;第三,为了防止成员各自为政或脱离组织,组织必须对成员实施控制,这反映了组织的“控制”。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见图1。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它是系统结构的外化表现,而结构则是功能的内化形式。控制是系统的本质属性之一,没有控制就没有系统要素的协同,系统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控制是系统的必然要求,也受系统结构的影响,它对系统的功能具有保证、加强的作用,对系统的结构起到维持作用。

所以,组织特性可以从组织功能、组织结构和组织控制方式三个维度去刻画和描述。组织功能主要从组织的使命、目的、任务反映组织的特性,具体的指标是该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例如,有的组织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有的提供行政管理服务,有的提供农业产品,有的提供工业产品等,组织功能是刻画组织特性最直观、最重要的维度。组织结构主要是从组织形式、组织架构、人员结构等指标。例如,有的组织以法人组织形式存在,有的以非法人形式出现;有的组织的结构以直线职能制形式设立,有的以事业部的形式设立;有的组织以低学历蓝领员工为主,有的以高学历知识型员工为主,有的具有混合的人员结构等。组织控制主要从维系组织的方式、手段反映组织的特性,具体的指标包括组织权力的分配、权力的结构、权力的行使方式、组织文化或组织规范的类型、形式。例如,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人格权力在机关、高校、企业往往分别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和地位。

依据上述组织要素构成模型,可以将我国目前大学中常见的四种类型,即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在组织三个要素维度上的特性及综合特性归纳出来,见表1。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特性

根据上述组织特性的划分依据,笔者着重把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人性

人才培养是教学服务型大学最重要的组织职能,它以教育服务为理念,通过提高育人过程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育人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人才培养的层次以本科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度开展应用性研究生的培养。教学服务型大学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要确保人才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使他们留得住、安心干,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宜过高。其次,人才培养的规格突出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的潜力;而相对于知识型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第三,人才培养的归宿和落脚点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上,专业设置以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行业特点、人才需求为原则,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适用、可用、管用。

(二)人本性

人本性是服务的本质特征,任何服务最终都是针对人的,所以,以人为本是服务行业的宗旨和行动指南。教学服务型大学是特殊的服务组织,人本性将始终贯穿于育人服务、科研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之中,成为有别于其他类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本性应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育人理念的人本性。学校的一切大政方针都要以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满意与否看成是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次,育人服务过程的人本性。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工作流程都要方便学生。第三,教学过程的人本性。学校的授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教学管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应该从学业、思想、生活等方面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成为他们贴心的良师益友。另外,人本性还体现在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社会服务方面,要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多承担一些知名大学不屑一顾的“小项目”“小课题”,为企业、社区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服务。

(三)准刚性

所谓准刚性是指组织结构以刚性为主,适度柔性。教学服务型大学由于其主要的职能是育人,高质量完成各项教学活动是组织的主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职能,组织保持一定的刚性,有利于教学政令的统一和贯彻,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有利于教学成果的衡量、对比和评价,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同时,教学服务型大学还要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这就需要组织结构具有适当的柔性,使得各学院(系)的学科、专业、师资能够灵活组合、协作,自主、灵活地开展服务,主动承揽各类社会项目和课题,以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组织的柔性既可以通过传统的组织内矩阵制形式,也可以采用组织外的虚拟组织形式,因为服务可以通过组织自己的力量实施,也可以通过“采购”或“外包”实现服务。

(四)规范性

规范性是服务型组织的另一个本质特性,服务的本质就是对客户实施一道道流程,服务的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服务流程的规范性上。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规范性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管理活动的规范性。行政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要有章可循,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从各级行政岗位到教学岗位,编制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图;学校的大政方针公开透明,人员提拔、任用、奖惩、科研支助、奖学金支助、困难金补助等做到程序公平、结果公平。其次,教学环节的规范性。授课环节、考试环节、实验环节、实训环节、毕业设计环节等要做到有纲可循、有书可导、有账可查。同时,在实施严格过程控制的前提下,适度进行目标控制、自我控制,提高教学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对外服务的规范性。项目的签约、实施、交付要严格按照法律和合同,提供服务的标准、流程要科学和规范,收费要有依据、合理,实行预决算制度,科研经费的支出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五)准集权性

所谓准集权性是指组织的权力分配以集权为主,适度进行分权。准集权性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使命、结构所决定的。责、权、利匹配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原则,如前所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通过优质的育人服务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同时,通过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为了达到育人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双重职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教学服务型大学必须采取准刚性的组织结构,在比较刚性和规范的组织结构中,保持适度的弹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这就要求有与之对应的权力结构。作为规范教学过程、统一办学标准的手段,组织的集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此同时教学服务型大学还要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职责,这就要求组织具有开放性和张力,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承担社会服务职责的任务主要落在学校各个院、系身上,所以给予它们适度的权力,使之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对应,是教学服务型大学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力保障。权力结构的准集权性正是教学服务型大学实现组织双重使命的必然体现和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关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4) .

[2]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骆洁敏.试论大学组织特性及理论模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4]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

[5]于东红.也谈大学组织特性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 2007, (12) .

[6]邢以群.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许玉林.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6.

[8]季诚钧.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篇4:组织大学英语课堂讨论的若干思考

一、大学生课堂讨论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校2012级新生的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教材是2009年出版的《新标准大学英语》。本教材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作用与需求,促进师生的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同时,丰富的语言材料、形式多样的活动、具有启发性的训练(如 Reading and interpreting,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等)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创新思维能力。然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不容易,课堂沉默现象依然存在。好的教材只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交际活动。语言学习的目的就在于交际,而交际活动本身会创造大量的机会学习使用语言并同时习得语言。

为更有效地利用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与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对2012级两个班81名学生(回收率7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78名学生中表示对于在大学时期学英语目的有清楚认知的只有51名(65.39%),27名(34.62%)学生对其目的表示不清楚。其次,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对说(speaking)感兴趣的学生有49名(62.82%), 最想提高的技能也是说(speaking), 占37名(47.43%)。再次,对课堂交际活动的了解只有16名(20.51%)学生表示积极参与,而51名(65.39%)学生表示一般,11名(14.10%)学生表示不愿意参与。

问卷调查与访谈中发现的是:

1. 大多数学生把自己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原因归结为基础差、词汇量不够,难以表达思想;害羞、紧张、不够勇敢、害怕出错尴尬;对同班同学还不够熟悉,不愿启齿;高中英语课堂只注重应试,注重讲语法、阅读、写作、做模拟题,缺乏听说能力方面的训练。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只有4名学生答他们的高中英语老师注重听、说、读、写全方面的训练。

2. 在调查中发现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62.82%的学生表示对提高说(speaking)的能力感兴趣,并且47.43%的学生最迫切提高的也是说(speaking)的能力。虽然部分学校利用晨读时间听一听磁带应付高考(部分省、市高考包括听力),显然不能满足正常的交际需求。这种情况也反映高中英语教学中缺乏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教育机制,“哑巴英语”就成为自然现象。

3.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在大学时期学英语的目的认识浅薄。73名(93.6%)学生认为学英语有必要,并对此感兴趣。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学英语是为了通过四级、六级考试,拿毕业证书;提高交际能力、开阔视野、和外国人交流方便、旅游方便、就业较容易等,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直观上的、单方面的理解,对英语在学术研究、就业、出国深造、社会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价值有深层次的、综合的理解与思考的只有5名而已。

78名学生的今年高考入学成绩段(80~99以内2名,100~119以内27名,120~139以内45名,4人没报成绩)显示学生的英语基础并不是很薄弱,但是英语应用能力差,加上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差异,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有难度。研究表明,具有交际畏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能力低,在交际活动中采取消极或回避的态度,这种态度无疑成为外语学习的障碍;有的学生具有负评价恐惧,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有意识地回避,以使不利的评价因素降到最低,学习中遇到问题也不敢问同学和老师,严重者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当然,这两个班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大学生的状态,但从以上发现和得出的结论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部分大学生的学英语自我认知水平程度,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提出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值得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去思考。

二、有效组织课堂讨论达到教学目的

讨论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途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0多年的教学经验使笔者坚信有效实施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之一。

课堂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为pair work, group work和interview等。这种分小组进行的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提供了习得语言的真实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成员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传递信息完成口、笔头表达的任务,这使得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成为可能。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具有某种即兴的成分,交际的真实感更强,也增进生生之间的合作情感,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步骤;2.突出讨论的真实性;3.保持讨论的连贯性;4.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5.通过元认知训练,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6.采取过程考核、定期评估的评价方式促进课堂讨论的互动;7.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课堂交际的组织者、控制者、交际合作者和帮助者。

以上诸多因素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多数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氛围,但是光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谈不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和谐氛围本身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仅仅是课堂鼓勵、激发的必然结果。而学生的动力真正的发挥之后也需要控制课堂讨论的活而不乱,闹而有序。这就需要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多重角色来使讨论具有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有话要说,组织有序。

篇5:大学组织委员的工作计划

四月主题:环保、文明礼仪

1、组织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同学中倡导爱护周围环境,作环保小卫士。

2、让绿色进校园,进社区,组织同学为校园、社区的花草树木浇水。

3、开展“守则规范记在心”活动,可以以征文、演讲等形式

4、4月24日到30日是全国爱鸟周,以大队委的名义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五月主题:热爱劳动

5、开展热爱劳动教育,要求同学“在家帮父母做一件事,在课堂帮老师做一件事,在学校帮同学做一件事”。

6、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在同学中开展“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活动,要说一说自己帮助残疾人的经历或打算如何帮助残疾人。

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组织同学劝阻周围吸烟的人 六月主题:快乐六一、自立自强

8、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9、古诗词背诵表演活动。

10、通过主题班会或演讲,在年级、班组开展安全和自我保护教育。

篇6:大学中的非正式组织

摘要:大学中除了有以行政班级的形式存在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数量繁多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正式组织,通过对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的影响,促进整个校园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词:非正式组织 大学生 管理

一、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介绍

(一)非正式组织的概念

非正式组织是梅奥通过“霍桑试验”提出的,后来被巴纳德完善而被广泛接受。梅奥指出:“企业中不仅存在正式组织,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承担明确职能的机构。而非正式组织都存在于正式组织之内,它是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共同劳动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自然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具有双重的作用”。正如“霍桑试验”中,工人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就是不要超过非正式的标准成为“生产的冒尖者”,也不要过低于标准,成为一个“生产落后者”。巴纳德指出:“非正式组织有三种作用:信息交流;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维护个人品德和自尊心的感觉”。这些使非正式组织成为正式组织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大学班级作为一种正式组织,组织内部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会以兴趣爱好、性格、生活习惯等为依据,形成许多的非正式组织。特别是大学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学生的自主时间较多,因此非正式组织对于学生的影响要大于正式组织。

(二)大学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非正式组织是存在于正式组织之内的,具有自发性、不稳定性的特点。非正式组织能够存在全是因为内部成员的情感、相互关系和协调性。但是,由于“校园”和“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存在,大学中的组织又区别于社会中的组织。

1.大学中的非正式组织容易形成:大学的生源地是很广泛的,学生从家乡来到异地求学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可能不适应集体生活。且在大学与老师见面交流的机会较少,与同学几乎是朝夕相处。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他们更倾向于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2.大学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稳定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高年级的组织中。低年级时,学生对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抱有很大的热情,愿意多认识朋友,如果磨合的好就会形成非正式组织,如果不好,就不会形成。到了高年级,成员之间已经较为熟悉,形成了固定的“班底”。

3.大学的非正式组织具有开放性:一个大学生可能同时存在与多个非正式组织中,一个非正式组织也还可以是跨班级、专业、年级形成,比如“老乡会”等。非正式组织是成员多方面发展、多元化选择而产生的。

(三)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1.根据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可以把大学中的非正式组织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

1)大学中的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相冲突或者一致。这些组织对班级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多为学术性组织和阳光健康的兴趣型组织。校园中存在这些积极型非正式组织可以活跃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

2)中间型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活动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有时能主动投入,有时又漠不关心,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发展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加以引导,会使他们向积极型非正式组织靠拢。

3)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原则与正式组织不相符,内容也是不健康和消极的,有时甚至会对正式组织有对抗的情绪或行为。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于集体和学生的发展存在危害性,应该及时加以教导,预防他们产生破坏性行为而影响自身发展。

2.根据非正式组织形成原因,可以分成情感型、利益型和地域型。

1)情感型非正式组织顾名思义,是内部成员在情感交流上比较“投缘”而产生的。友情因

素在组织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此外,如果成员有着相同的爱好和观念,也会形成情感型非正式组织,比如各地大大小小的“歌迷会”,还有“**发烧友”等各种文体型的非正式组织。

2)利益型非正式组织是基于组织成员有共同的利益形成的,团体成员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目

标利益不受损。比如几个学习上比较自觉的同学组成“研友”,彼此互相监督,在精神上和行动上形成“统一战线”,互相帮助共同努力。

3)地域型非正式组织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老乡会”。这类组织是由地域相近的学生所组成,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地域的差异不仅带来文化上的差异,还有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语言上的差异,尤其在新生中表现得突出。这类组织对于成员的心理归属,调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民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对这类组织进行一定的管理,防止他们形成帮派而引起事端。

二、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一)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大学生的需要,这一点是正式组织不能比的,因此非正式组织有着独特的积极作用。

1.现在在读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在他们的口中经常充实着:“无聊、寂寞”等

消极的词汇。非正式组织正是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孤独,这一点正是正式组织的不足。

2.非正式组织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学

生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发生的。非正式组织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够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和沟通渠道,增强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

3.非正式组织可以从侧面反映正式组织的不足。如果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很多且活动非常

活跃,这就说明正式组织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内部建设存在着不足,凝聚力低。

4.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一般沟通很及时,能够迅速传播消息。通过非正式组织,学生之间可

以获得大量及时有效地信息,学生工作者也可以获得学生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信息,便于管理。

(二)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

由于非正式组织没有严格的组织章程,没有指导老师,开展的活动大多无计划性,内部管理不正规,因此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

1.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可能会降低正式组织的作用。这种不一致主要

表现在组织之间的对抗性和利益冲突上,会影响正式组织活动的开展。

2.不加以对非正式组织引导和管理,会形成各个帮派,这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校园的稳定安全。

3.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信息会受到某个成员的个人喜好的影响而产生偏差。有时为了维护

自身的团体而去散布谣言攻击另外的团体,特别是通过网络,不仅传播的快而且传播的广。

4.非正式组织有时容易干扰到正式组织的利益分配,比如在选举上,往往非正式组织成员

会支持自己团体的参选人,造成其他人受到不公平待遇,对抗的反应会更强烈,出现不满情绪甚至冲突。

三、对大学中非正式组织不同类型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一)发挥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长处,增强其自我教育的功能

管理积极型的学生非正式组织,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加强其自我教育的功能。首先,让学生在非正式组织中正确自觉地评价自己。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组织那样过多的纪律和规则,所以,其更能使学生在群体中自觉地认识到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定位自己。其次,让学生在积极型非正式组织中实现自我学习。组织中的成员由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每个学生都能下意识的将自己与其他优秀的人比较,在差异中完善自我。

(二)重视对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将其转化为积极型

对于中间型的大学非正式组织要注重内在的激励因素,把学生的感受提升到满意阶段。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极力争取,使他们转变为积极性的组织。可以多方位的开展活动,满足中间型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兴趣,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扩大他们的自主权和活动范围,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积极的引导,对他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

(三)重点规范消极型非正式组织,防止他们的行为恶化

首先,大学工作者和教育者应该积极、民主的与他们进行沟通。因为消极型的组织成员可能比较个性化,常常将自己放在组织之外,甚至与组织对着干,管理者必须抓住他们的心理,与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会产生什么危害,从心底转变。

其次,学校要加强校纪校规的执行和规范作用。只有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奖惩分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秩序才能井然有序,学生才会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和积极的思想。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应该对他们采取惩罚措施。处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惩处,而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待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要“软硬兼施”,从思想上感化他们,从行为上纠正他们。

四、结语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都是普遍存在的两种组织类型,大学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式组织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应该研究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积极探索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规律以及成员的心理,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寻找得当的方法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非正式组织,促进非正式组织的良性发展才是根本之道。

五、注释

1.娄成武.管理学基础 [M]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2.9 第43页

2.娄成武.管理学基础 [M]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2.9 第39页

六、参考文献

篇7:浅谈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

2006年暑假,华南理工大学启动教育管理高级人员出国交流培训项目,首批28名管理干部被派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培训。从7月22日到8月21日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学员们通过课程讲授、实地考察、参观交流,对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一流大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作了全面了解。他们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我校实际,立足自身工作岗位,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马里兰大学各项工作加以关注和研究,撰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和论文,现挑选其中五篇予以发表,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推进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的转变有所启迪。

摘要:本文在对当代美国大学管理体系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主要特点,并对美国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定位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大学;行政管理

一、美国大学的管理体系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也是科技与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虽设有教育部,但其管理职能与作用非常有限,在美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体系。1862年《莫里尔法案》以立法形式确立州政府的办学责任。美国的州政府通常是通过教育协调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来对本州区域的各类大学进行管理与协调,但州政府与大学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美国的宪法从法律上赋予了各州拥有教育立法权和管理权,各州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州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向本辖区内的大学拨款和监管教育质量。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出于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正在巧妙地利用一套调节机制把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贯穿到大学中去,通过与大学建立起某种联系,推动大学参与国家的建设与科学研究。其主要的调控方式: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各州政府的教育责任;以“签约”形式,委托大学管理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使大学科研向着国家需要的方向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保证教学质量,把教育的选择权交给受教育者;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引入竞争机制,确保联邦政府的研发经费得到有效使用。同时还通过经济手段的介入来支持各州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多项科研基金和各类学生奖学金,通过科研项目的拨款支持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奖学金引导年青人就读联邦政府所需的人才专业。美国公立大学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各州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学校的自筹资金,部分来源于学费(低于30%),而科研经费则主要是由大学各学院教授们掌握,学校主要是提供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服务。

二、美国大学内的管理机构

通过对美国马里兰等多所大学的实地考察与交流我们知道,美国各大学的行政管理架构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基本管理模式还是有相似性。其管理架构一般分别是由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组成,三方各有分工,相互协作、相互牵制共同管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决策机构

美国大学的组织框架,分别由大学董事会、校务委员会、院长委员会和校长顾问委员会组成。其中大学董事会最为重要。美国大学的组织机构中,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管理模式——大学系统,即由本州的几所或十几所大学共同组成一个大学联合体,联合体内的各大学校长组成大学系统的董事会。大学系统的董事会主席通常由知名的学者或社会人士来担任。大学系统董事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机构,它对系统内的各大学的财政预算、战略发展、校长聘任、大型项目投资、学费标准制定、协调各大学之间的有关标准与问题等有决策权。马里兰州就设有这种大学联合体的系统,其中马里兰大学就是这个系统大学中的旗舰大学。

1、大学董事会。公立大学董事会主席由州政府任命(广泛听取大学和社区意见),其他成员包括公众代表、校长、校友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非教学人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人组成。大学董事会负责处理战略性的、预算性的、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或对大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务决策,如大学的财政预算、大学财产管理和学生的收费标准等。大学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包括人力资源与报酬、社区与政府事务、审计及投资等常务委员会。

2、大学校务委员会:大学校务委员会的主席由大学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校级管理者、学院代表、非教学人员代表和学生代表。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学生事务以及院系负责人的任命和教学人员和高级管理者的聘任。大学校务委员下设学术计划委员会、设施发展委员会、学习环境委员会、学术标准委员会、大学教学奖励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

美国大学的校务委员会与董事会的成员在任职上互有交叉,校长、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本科生代表、非教学人员代表、教学人员代表都有可能同时担任多个委员会的成员。校务委员会的各个重要决定需要经过大学董事会批准,大学董事会的各个议程由校务委员会提供。

(二)行政机构

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层,包括校长、兼管学术的常务副校长和分别主管科研、外联、财务和行政、设施的副校长以及院长、系主任。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拥有管理和指导学校一切事务的权利以及董事会所赋予的其它权利和义务。校长可以书面形式将其权利、义务委托给适当人选,并明确其所托之权利、义务的行使条件。副校长的权利和职责在校长的建议下由董事会任命。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向校长报告。大学各学院院长一般都是由校长聘任,系主任由学院院长聘任。

(三)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及立法部门,对大学的个案进行判断,根据立法机构通过的司法政策对个案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除了以上管理机构,在美国大学的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顾问团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学的评议委员会、院长委员会、校长顾问委员会、校友会。(1)大学评议会:一般大学的评议会是一个独立的,包括政府管理人员、大学的师生员工、社区各方人士、企业界人士等组成。通过这个大学评议会来协助大学加强与本地社区、工商界、政府、本国以及国际社会的联系,它是大学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大学评议会有责任调查大学自身及与社会利益有关的各项事务。同时,大学评议会还可要求院系委员会、研究生委员会及大学的任何教学人员向其提供报告,还可以向大学董事会提出各类建议。(2)院长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各个学院院长以及任何由其它专业委员会指派的大学成员构成,院长委员会是校长、董事会、校务委员会的顾问班子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职责。(3)校长顾问委员会:负责为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提供有关各院系主任所关注事务的建议,校长顾问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组成校长的院系主任顾问委员会。(4)校友会:美国各大学都非常重视校友会的工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为校友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鼓励和帮助校友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大学吸引校友关注母校、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美国大学还有多个团体,它们分别是学生会、研究生会、教师联合会和教辅人员联合会。(1)学生会: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和管理,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会是美国最强的学生会组织之一,有近250个学生团体和俱乐部,经费预算超千万美元,为学生提供的服务项目多、范围广。(2)研究生会:性质与为本科生服务的学生会一样,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服务。(3)教师联合会:保护会员的个人和集体利益,保护个人的教学和研究自由及思想的独立性,调节和管理雇佣合同,监督和影响大学内部管理,参与州政府可能影响到大学的活动。(4)教辅人员联合会:维护大学的教学辅助人员利益,帮助他们与大学的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交涉,包括工资待遇和其它聘用细节,同时也为会员提供其它方面帮助。

三、美国大学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从对美国大学的行政组织架构的简单介绍中,可以看出美国大学行政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大学各行政管理层的权利与工作职责明确

美国大学在机构设置的设置过程中就已对校长职责、各个委员会的职责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如董事会的职责之一是选聘校长,之后便授权校长管理大学,如果校长做事不力,董事会也不会代替校长行使其行政管理权。相反,他们会重新选聘合适的校长来管理大学。校长与副校长、副校长与院长、院长与系主任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上一级不会直接介入下一级的工作,只要认为选定了合适的人选,便放手放权,然后根据职责要求对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二)大学的师生员工都有其组织的委员会参与大学管理

在美国的各大学,教师代表参与学校董事会工作,出席学校董事会议,教师还是校务委员会的重要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委员会在大学行政管理事务中发挥作用。同样,学生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学校事务,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提高学费,学生都有权发表意见。高层管理者特别是主管学术的副校长特别重视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有时甚至带领学生前往政府部门谈判学费等问题。另外,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得到学校大力支持,成为美国大学最强大的学生组织。

(三)大学有多个专业委员会管理学校不同业务

大学里的这些专业委员会,一方面有助于将擅长处理某类事务的专业人事集中起来协助校长管理大学,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大学工作效率。因为,大学只会将一些特别事务提交校务委员会研究,而学校的一般事务都是由这些专业委员会来处理。而且,行政管理人员与各级委员会之间不是直接的领导关系,这样有利于委员会提出的意见更为客观公正,行政官员的个人管理职权受到限制,从而保证大学管理事务的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

(四)美国大学的行政事务管理重心在院系

美国大学的行政事务管理重心处于学院一级,学院院长拥有很大的权利。美国大学包括马里兰大学的学院都相对独立,学院的很多事情包括项目管理、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教师的聘任和评价、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等都由学院根据教授委员会的意见来决定。院长对校长负责,校长赋予院长极大的自主权,对院长实行年度目标管理。

(五)美国大学校长的产生过程

美国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大学校长的选拔工作,而且大学校长的产生过程都有各自的选拔程序。一般大学会将招聘大学校长的信息向全世界发布,欢迎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应聘该校的大学校长。同时,学校也会向一些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人先发出邀请,也会通过一些中介组织协助大学寻找最理想的人物来担任校长一职。大学董事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找到一位最合适人选来担任大学校长,所以,在大学董事会的领导下,大学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校长选举委员会,委员人数往往超过100人,其中有教授、学生、职员、政府代表、学校董事会成员,社区代表、工商界人士等。校长的选举过程非常严谨与规范,候选校长要经过各种专业委员会考核,并要作多场应聘校长的报告,同时也有许多机会让候选校长了解该大学的基本情况,提供各种机会与大学的各方人士接触。

四、美国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定位

(一)大学领导的工作职责

1、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在美国,大学校长是学校的象征,有很多决策并不需要校长来决定,各行政职能部门或学院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事不需要征求校长同意或审批,可以由自己决策并执行。在美国大学里最有权力的是学院院长,因为美国大学的学院是相对独立的,学院的很多事务,包括项目管理、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教授与管理人员的招聘等都由院长决定。院长是学院的执行总管,但学院的具体事务则主要由分管的副院长负责实施。美国大学的权力是下放到学院这层次的,由学院自己决策,自行执行,不需要向大学校长汇报。美国大学有一套非常详细而又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管人管事,大学校长完全可放心去处理自己的事。如果院长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或做不好学院的管理就将面临解聘风险,其他人不会来代替院长来做本应由院长应该做的事。

美国的大学校长主要负责实施大学董事会的战略决策与发展规划,并可向董事会提交他认为应经大学董事会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大学校长负责领导和主持大学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大学校长是学校最高的行政长官,负责大学的一切事务管理与运作。大学的副校长则拥有大学董事会在校长建议下所赋予的权力、义务和职责。

2、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工作职责。美国有的大学设有常务副校长一职,其权力与工作责任明显高于其他副校长。其权力来自大学董事会在校长建议下所授予的权力。校长不在学校,常务副校长就是学校的代表。一般情况下,其他的副校长都经常与常务副校长交流校务工作(也可以向校长汇报)。学校的院系工作会议通常由常务副校长主持,所以许多院系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人事聘用、各项评估等都由常务副校长负责领导,并拥有对这些学院或部门的工作评估权。当然,校长有权力改变副校长的任何决定,但通常这样的事情在美国的各大学都很少发生。

3、大学副校长的工作职责。美国的各大学均设有副校长的职位,其具体的职位数则由大学董事会决定。一般大学会设立分管理国际事务、教学、科研、财务行政、总务运行、对外联络的副校长。副校长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围内承担管理责任和行使管理权力。

(二)大学校长的工作定位

1、校长是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根据美国州政府的教育法案规定,大学校长是大学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大学事务的管理与决策权。大学校长是学校发展战略、各项重大事务、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执行者。

2、校长是大学内外重要关系的协调者。美国的大学校长通常由大学董事会聘任。美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成员中的多数成员是由政府指派的,但这些政府指派成员的产生也是会广泛听取大学和社区的意见。大学董事会的多数成员虽然是由政府指派,但大学董事会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保证大学的独立运作而不受政府的干预。大学校长同时又要担任大学的校务委员会主席,全面领导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学校的许多事务性工作都可能会在校务委员会上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而有些决策是需要报告大学董事会批准的,所以,大学校长要能很好保持与大学董事会各成员的沟通,让董事会成员能够全力支持大学的工作。大学董事会是从宏观上来把握大学的发展,而大学校务委员会则是更具体地研究和决定大学的行政事务。大学校务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业事务委员会,具体执行校务委员会所做出的工作决定。同时也为校务委员会收集和整理有关的项目资料供校务委员会研究使用。

3、校长是大学战略发展的创新者。美国的大学校长具有相当大的管理与决策权,虽然,大学校长的权力来自大学董事会的授权,许多大学的重大决定需要经过大学董事会的批准,但大学校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大学董事会的成员来支持大学校长的管理与创新工作,而且,大学董事会一般都会非常支持大学校长的工作。因为,大学校长是具有极强专业背景的高层管理者,他对于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会有比较成熟的思考,而且大学校长对于如何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管理大学是会有所创新的,如果大学没有发展或者进步,大学校长是无法在学校呆下去的,大学董事会另选合适人来担任大学校长这一职务。

4、校长是大学运作资金的主要筹集者。由于美国大学的起源是由私立大学发展而来,因此,筹资建校历来就是美国大学的主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州政府给大学的拨款有限,加上全球范围的科技竞争日渐激烈,这使得美国的大学校长更要将工作重心转到以对外交流争取资金为主的工作上。

篇8:大学的行政组织论文

一、管理行政模式: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根源

政府自成立以来,便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身份活动,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行政模式(2)不同而已。在传统的阶级统治模式中,行政管理是附属于阶级统治的,从属于阶级统治的需要和为阶级统治服务的。尽管作为统治附属的行政管理的目标更多地指向公共利益(不同于统治),但在方式上与统治极其相近(具有强烈的强制性特征),政府行政行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觉,表现出为统治服务的职能特征,这时的行政管理理念及方式称为“统治行政模式”。近代社会以来,行政管理则趋向于采用金字塔型的管理方式,淡化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的目标,倾向于效率追求,这时的行政管理理念及方式称为“管理行政模式”。“管理行政模式”作为一种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奉行“管理即管制”的理念,以政府为中心,以权力和权益为管理宗旨,以效率为管理原则,以行政命令为管理手段,以实现对社会组织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为目标;政府是行政相对人的“主人”,组织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处于高度等级化,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历史表明,“管理行政模式”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形态,对提高组织效率、稳定组织秩序功不可没。即使在当代,对于机械化的大工业生产和高度科层化的行政组织的管理而言,“管制行政模式”仍有一定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尽快改变百业待兴的局面,我国全面引进“管理行政模式”,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管理中亦不例外。“管理行政模式”在大学管理中的运用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复兴和繁荣,但也导致了大学管理“行政化”。所谓大学管理“行政化”是指在大学管理活动中,不尊重大学组织的特性和运行逻辑,不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或学术研究等活动的特殊性,依靠行政权力,采用行政命令等手段来管理大学组织、指导人才培养或学术探索等活动。移植“管理行政模式”管理大学的直接结果导致了大学的“行政化”,具体表现为大学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和在管理目标上的“利益化”和“数量化”。

首先,管理行政模式是目前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科层化的渊薮。在“管理行政模式”下,行政管理者高高在上,是行政相对人的“主人”。在此行政模式下,我国政府比照行政组织结构体系在大学中建立金字塔型的科层化管理系统,并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来强化“管理行政模式”中的“管理本位”性质。大学科层化管理系统吸取了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中的“层级组织结构”、部门划分、职能设置等,但没继承“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法治精神,反而光大了“传统组织”中的行政长官意志式的行事方式。从国家层面看,管理大学的行政机构有教育部、各省(市、区)有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厅、各县(市、镇)有教育局,其他有关党政部门都有管理大学的权力。在大学层面,管理部门有校办、党办、各处(室)等管理机构。在任命方式上,校正副书记、正副校长都由上级党政机关任命;各处(室)的处长由校级书记、校长任命,等等。这种任命方式导致他们各自只对上级领导负责,漠视学校的长远发展,忽视学生和教师的利益;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的指挥权威,下级对上级则必须绝对服从。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国所有正规高校都被整合在这样一个官僚层级的体系中,从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到高校基本教学与学术单位,一元大行政权力贯天通地。”[1]

其次,管理行政模式导致大学管理目标的“利益化”和“数量化”。“管理行政模式”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向管理索要利益和效率,利益和效率至上,利益和效率是其生命力所在。有人指出,以“管理行政模式”为导向的政府的突出表现是重“显绩”轻“潜绩”;热衷于形象工程,重硬指标轻软指标,片面追求统计数字增长而忽视行政相对人的实际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为求政绩而不惜代价[2]。受“管理行政模式”的利益和效率至上之工具理性和不合理政绩观的影响,大学行政管理部门主张大学管理目标的“利益化”和“数量化”。具体而言,大学行政管理部门视大学组织的管理活动如行政组织一样,以权力和权力背后的利益为目标;视人才的培养、知识的创新如企业组织的产品生产一样,主张管理目标的“数量化”,并以此作为考核、评估大学业绩的指标。大学管理目标的“利益化”不仅表现在对经济利益(获得金钱多少)的要求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上。大学管理目标的“数量化”主要表现为大学行政管理部门近年来在教职员的业绩评价领域引入“投入-产出”的量化管理方法,推崇计量评估制度。大学管理目标的“利益化”和“数量化”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及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大学“行政化”的又一表现形式。

二、大学“去行政化”绝非等同于取消行政管理

在探索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策略的过程中,有学者认为,“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实行“教授治校”,以体现学术自由。笔者尚且不论“教授治校”的是非曲直,而是先考察行政管理(团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诉求还是大学被“行政化”的结果。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便能知晓“教授治校”是否能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比较而言,现代大学已在多方面显著不同于中世纪由行会组织(Universitas)发展而来的大学,具体表现为:(1)现代大学的地位已由孤傲的“象牙之塔”走向“社会中心”,为社会培养人才和进行学术研究,既涉及国计,更关乎民生;(2)现代大学的功能已从最初的“传授”、“批判”、“创造”知识,拓展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3)现代大学的架构已由“一群僧侣居住的村庄”或“一座有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扩展为多元化巨型大学[3];(4)现代大学的任务不再是少数精英学者的集合与“基于闲暇好奇”的探索与追求,而是与公众利益、社会需求甚至国家战略目标休戚相关的公共机构;(5)现代大学的社会关系日益频繁和复杂化。概而言之,当大学由规模较小、学科有限、任务和使命单一的“学术共同体”发展成为当今的巨型联合体时,客观上要求大学有一套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来管理大学的日常行政事务。换言之,当大学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矩阵机构”时,聘任专职和专业的行政管理(团队),把大学教授学者从繁琐的行政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诉求。实际上,对于任何一所现代大学而言,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团队)都有助于大学的健康和谐发展。诚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所言:“效率、纪律、平衡、计划、导向等都是行政管理的优势。更具体点说,首先,通过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分配迅速实现国家的重点目标;其次,行政性的干预可以更好地实现计划经济状态下的资源和力量的重组;第三,可以充分显示国家对教育发展方向和质量的引领。”[4]因此,随着大学职能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日常事务的复杂化,以及与外界联系的频繁化和广泛化,聘任专职和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将教授学者们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诉求,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大学运行中的时代体现。

有鉴于此,如果说对于由行会组织发展而来的中世纪大学而言,以“学者行会”与“象牙之塔”身份实现教授治校与大学自治,被西方诸国教育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话,那么,当大学组织发展成为复杂的巨型系统,继续主张由教授学者承担大学管理的所有事务不仅是不可行的,亦是不科学和不经济的。因为,其一,“教授治校”不利于人才培育和新知创造。教授的首要任务是从事人才培养和知识创造,如教授过多介入学校管理,尤其是日益繁杂的行政事务管理中,不仅容易分散精力而且难免造成“角色混乱”(disorder of role)。其二,“教授治校”不利于学校的系统规划与和谐发展。随着学科的分化和深入发展,教授们的知识结构向纵深拓进,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从自己特定的学科和专业出发,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比较容易封闭,难以从和谐发展的角度规划学校的发展。其三,教授们管理能力可能有限。恰如长于政治的人不一定长于学术一样,长于学术的人也不一定长于政治,管理现代大学并非教授们所能胜任的,如“诸多与社会沟通联系、博弈妥协的事务,尤其是资金的筹措、财务的决算、多校园的管理等社会事务,决非是那些在天体物理领域如鱼得水,或者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不断拓进的教授们所感兴趣或者说所能胜任的”[5]。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 Brubeck)早就指出了“教授治校”的不可行性,在他看来,“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务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它,就像战争的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交给教授们决定”[6]。为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各界正在热议的大学“去行政化”绝不是不要行政管理,或取消行政管理团队而回归至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教授治校”、兼任管理工作的状态。

三、服务行政模式: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选择

如上所述,大学“去行政化”不是要取消大学的管理(团队),而是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构建一套适合大学组织特性的服务管理模式,明确大学行政管理(团队)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之本质。

首先,应该借鉴公共行政学的先进理念,建构“服务行政模式”。“服务行政(Leistungsverwaltung)”一词最早见之于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Ernst Forsthoff)于1938年发表的代表性作品《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20世纪末,我国行政法学界把“服务行政”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引入,强调“服务行政”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关于行政法的定位和作用的指导理念。与此同时,我国具有行政法素养的行政学学者继行政法学者之后把“服务行政”概念逐步引入到行政学的研究中,并对行政管理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学者张成福在分析了中国公共行政体系内部的深层次的问题时指出,公共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表现之一就是“管理行政”与“服务行政”的冲突。他认为,中国行政现代化的目标取向在于建立市场或亲市场的政府行政,使公共行政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7]。学者马敬仁指出,“在社会转型期,权威行政与党和国家所极力倡导的,正蓬勃生发、但仍未确立的‘服务行政’情绪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相克相生的状态,而‘服务行政’将是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8]。之后,学者张康之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服务行政”的文章,目标之一是从更高层次论述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是建构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统治行政模式”,也不同于近代的“管理行政模式”的全新行政模式,即“服务行政模式”。他认为,“在这种模式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种行政观念,而且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被确立下来的一种制度,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约,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当然,服务行政模式必然会继承管制行政模式中的全部社会管理职能,但在实施管理时,公共权力与行政职位的结合,是从属于管理的需要的。这种管理与以往的管理不同,它是建立在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基础上的,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9]。笔者认为,“服务行政模式”是政府行政秉持“公民本位”和公民意志居于决定性地位,将服务作为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目标,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和促成社会良性发展为己任的一种新型行政模式。从理念上讲,服务行政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社会公众的意志为根本向度的亲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目标上讲,服务行政是要建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和民主公正的行政;从功能上讲,服务行政就是明确政府是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其最基本的法定职能是“服务”;从方式上讲,行政指令不再是行政的必要手段和普遍形式,实现价值目标的措施不是依靠权力控制,而是民主的手段。

其次,应以服务行政模式作为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选择。如前所述,专业的行政管理(团队)是现代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诉求;但大学就其本质而言仍是“学术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内在的运行逻辑。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不同学科间的显著差异性。二是大学组织结构的松散联合性。学科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组织各子系统之间联合的松散性。学术自由、高度自治是中世纪大学组织的传统,然而,现代大学还承担着为社会利益服务的使命。据此松散联合是大学组织的有效运行模式。诚如伯恩鲍姆所指出的:“大学组织本质上是学术组织,其从事学生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自由。学术和科学工作首要的、永恒的要求就是有一双‘自由之手’。在像高校这种开放的系统中,在各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内部,需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因而,松散联合是一种适合大学的有效运行模式。有效的管理取决于接受和理解松散联合,而不是去制约它。”[10]大学组织结构的松散联合性和管理的自由性显然与强调组织职权的等级性“管理行政模式”格格不入。大学的“学术组织”本质拒斥“管理行政模式”。

大学是高智商、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富集之地,主要承担着创造新知和培育人才的社会重任;无论是知识的创造抑或人才的培养,均有其特殊性:(1)知识分子劳动的特殊性,诸如“非线性”、“非墨守成规”的学术探索与知识创新特性;诸如社会学与个体性的结合、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兼顾、周期长而效应滞后的人才培养特性。(2)知识分子心理的特殊性。知识分子奉行的是“独立、自由之精神”和对真理的忠贞不渝,不崇尚和屈服于权力。实际上,任何真正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都不能靠行政命令、不可能通过计划、不可能通过统一的生产线作业去实现。因为大学创新力的基础存在于大学教授的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知识的创新或人才的培养等大学组织活动的特殊性均诉诸改变大学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管理行政模式),建立一套符合以“被管理者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指明了方向,即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换言之,在大学的管理活动中,构建“服务行政模式”不仅是培育人才和创造新知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政府探索新型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的指向。

上海200262)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大学学术权力的实践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10(04).

[2]陈建平.公共精神:公共行政现代化的价值维度——一种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7,40(03).

[3]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能[M].陈雪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7.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2.

[5]龚放.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J].探索与争鸣,2011(11).

[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9.

[7]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04).

[8]马敬仁.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企业与社会管理——中国管理情结解析[J].中国行政管理,1996(01).

[9]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1998(04).

上一篇:信息安全教案下一篇:生活教会我微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