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2024-08-27

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共13篇)

篇1: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关于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

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检查朗读课文。看图,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

3、谁认为自己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图,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

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

5、观看枯萎的葫芦的图,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伤心)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板书“变黄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识字

1、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让四人小组集体汇报,并出现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画出重点的词、句:

“盯着”的意思。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

3、认读二、三段的词语。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2、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3、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指点、展示: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五、作业设计

1、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语气

2、 开火车读生字。再次纠正发音。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要学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

同结构的字是:盯、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是:怪、慢。

同部件的字是:挂、哇

2、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学生观察后,在练习写。

4、组词练习。

三、巩固练习

1、 填一填:

( )的葫芦藤 ( )的葫芦花 ( )的小葫芦

2、 找出部件相同的字

哇—(蛙)—(洼)—( ) 盯—(顶)—( ) 棵—( )—( )

四、课堂拓展

出示课后的句子:

1、 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不同标点符号表达的意思。

2、 你想对中葫芦的人说些什么?

7、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 生了蚜虫 虫更多了

可爱的葫芦 不用治 变黄都落了

篇2: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我们知道,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你看,那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我们身处农村,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生教育还处在基本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会有一定的困难了。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认读会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葫芦图)它是——(生答)葫芦。

2、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亲切地叫它一声。葫芦的芦单个读第二声,放在词语中读轻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课件出示课题)— 14 我要的是葫芦。

4、齐声读课题,自由读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吧,出示温馨提示: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3、生字宝宝也来了,我们一起学一学吧,指名读生字、词语,齐读生字词语。

4|、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三、看图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四、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五、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六、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篇3: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了你们研究生字的情况,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哪位同学想主持本次的学习交流活动?

(师请一名学生上讲台)

主持人:大家好,下面我带领大家学习“我会写”的生字,希望同学们积极交流。我先领读一遍生字。

(领读时拼读生字,并用课文中出现的词带读。)

主持人:我研究了“言”这个字。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它的部首是它本身,也就是言字旁。谁来和我交流?

生:我给“言”组词造句。言,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

生:我搜集了含有“言”字的成语———三言两语、言行一致、风言风语。

生:我知道含“言”的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含“言”的名言:言必信,行必果。

主持人:你能讲讲这句名言的意思吗?

生:说了就要守信用,就一定办到。

主持人:你们两位同学很会搜集积累,我向你们学习。

生:写“言”的时候,点要写在竖中线上,三个横要平行,第一横要长一些。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不愧是咱们班的小书法家。

生:我交流“每”字。写“每”的时候要注意下半部分“母”的笔顺。

主持人:现在请老师范写,大家书空。(师适时提示笔画的写法)

师: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练写一个“每”字。

生:“每”的部首是下面的“母”,不是上半部分。

生:我给“每”加上三个部首,分别变成“梅花”的“梅”,“大海”的“海”,“后悔”的“悔”。(师板书:梅、海、悔)

师:你给单字加偏旁,变出几个形近字,真会学习。

生:我交流“治”字。治,治疗,生病了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它的形近字有抬和始。(师板书:抬、始)

生:有一个《扁鹊治病》的故事,我讲给大家听。(生讲)

主持人:你的知识真丰富,我们把掌声送给你。(掌声)

生:我交流“棵”字。“木”字旁的一捺变成了点儿,它的同音字是“一颗心”的“颗”,跟“木”有关的就用木字旁的“棵”。(师板书:颗)

师:我补充一下,“果”加“页”这个“颗”表示圆形或颗粒状的东西。下面我说几个词,你们选字,看看谁区分得好。(师说“一棵树、一颗钻石、一棵草、一颗星星”,生选字。)

生:我出个字谜,“用手堆土”,谜底是哪个生字?

生:是“挂”。

生:“挂”的右边是两个土堆在一起的,不是四横一竖。

生:“挂”和“哇”是形近字,我用换偏旁法找出它们的形近字还有“娃娃”的“娃”,“青蛙”的“蛙”,“水洼”的“洼”。(师板书:娃、蛙、洼)

主持人:你也很会识字。

生:我搜集了含“挂”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主持人:你的知识真丰富啊!

生:我交流“慢”字。我编顺口溜记住了这个字:心旁红日又升,调皮扁四站中。(掌声)

生:我知道“不怕慢,只怕站”。

师:这是一句俗语。告诉人们做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功。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慢”字的右半部分,写的时候要写紧凑。

主持人:现在请老师范写,大家书空。(师适时提示各部分的宽窄、高低。)

师:同学们练写一个“慢”。

生:我交流“怪”字。怪,古怪,奇怪,我的叔叔今天很奇怪。

生:它的右下边是“土”,不是“工”。

生:我搜集了含“怪”的词语:奇形怪状,妖魔鬼怪。

主持人:大家交流得很好,我们再读读这些字。(生齐读生字,师随机板书生字。)

主持人:我们认识了这些字,还要会用这些字。我能用这里的“棵、挂、哇”说话:星期天,我到山上去玩。看到一棵棵山枣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枣,我高兴地喊:“哇,太好了!可以摘枣吃了!”(掌声)谁还能选字说话?

生:我能用“言、棵、怪、慢”说话:雨停了,我跑到楼前那几棵柳树下去玩。地上竟然有几只小蜗牛在慢慢地爬。看着它们,我自言自语地说:“真奇怪,为什么蜗牛会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呢?”(掌声)

……

主持人:谢谢大家与我交流。

师:你主持得很好,同学们交流得也很好。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也送给你们自己。(掌声)

师:这些生字宝宝盼望你们把它们写漂亮呢。打开课本第65页,漂漂亮亮地描一个写两个吧。

对于这位教师的识字教学片段,我的感悟如下:

一、抓学法———放手,让学生体验自育自学的快乐

知名教育专家何炳章说:“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从这节识字教学课看,教师没有轻视二年级的学生,相信他们有自育自学的能力,完全摒弃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本位、以讲析提问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讨论、交流去获取知识,把课堂的时间充分还给了学生。学生学有章法,学得快乐,收获丰实。这可以从两个主要环节看出:一是个体独学时,学生能够紧紧抓住字的音、形、义几个方面去学习生字,不是机械地记忆,他们从结构、部首、笔顺、笔画、组词、造句、辨义等多层面去研究生字,是实实在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的学习,会催生学生更强烈的学习需求,其效果要胜于单纯听教师的分析讲解。二是交流学习时,教师只以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和评学者的角色适度介入,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自己主持,自由交流,人人乐说,人人敢说。课堂气氛活跃,秩序井然。在这样的课堂中,同伴合作,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很快,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二、抓拓展———放眼,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语文,不仅仅是作为工具使用的语言文字,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指导学生会读书识字,还要指引学生不断积累古今精华的语言,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这位教师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很好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教学理念。她没有把学生的目光局限在对一个个生字枯燥的识别、记忆、书写上,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字辨别了相关的形近字、同音字,积累了相关的成语、古诗、歇后语、名言、故事等,让学生走进了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三、抓运用———放胆,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拔节成长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节识字课上,两个学习层次彰显了这一理念:一是单字学习时的组词造句,既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字义,又培养了学生对字的运用能力;二是学完生字时的选字说话,更是意蕴深远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不但让学生懂得了识字和生活的联系,而且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篇4: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6、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二、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三、改编课文

1、把绘画作品分发给小组,请根据图画的内容改编课文的后两段。

2、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改编的第三、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和说一说。

四、寓意感悟

比较课文和改编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提示:做事是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五、日积月累

1、新词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出你最喜欢的新词。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它交朋友。

2、生字积累。

(1)读一读,说一说句子。

(2)指导书写。

3、扩展阅读

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

(1)自己先练习。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展示。

篇5:二年级上教案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葫芦。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3.指名答。(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答。(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1)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答。(显示正确答案。)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 分男女生朗读该段。(2)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指名读第一句话。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齐读该段。

(3)教学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 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课件演示: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四)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扩展练习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五、小结

篇6: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

(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齐读。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板书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

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

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

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

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他怎么说的?个读。

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这是种葫芦的人在邻居劝他时说的话,邻居对他说什么呢?齐读。引读。

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

四、总结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变黄落下来,这多可惜。

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

五、练习

这有一练习题,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篇7: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大家认识这种物品吗?是什么?,板书:葫芦。葫芦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做装饰品、可以做容器,可以做乐器,还可以入菜,真是宝贝呢!你们喜欢它吗?有一个人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

一、学习生字

课文的生字你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了。把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

过渡:那么这小葫芦是怎么长的呢,咱们快快拿起书本翻到64页,读一读吧!

三、学习课文

任务一:5分钟个体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手指字,读完给课文划分自然段。

2、这棵葫芦它长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到书中找找课本上是怎样描写葫芦藤、叶子和小花的?用——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指导读该句。

是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

生:再读。

师:好,我们一起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3、听出来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小葫芦,是吧!有一个人比我们更喜爱葫芦呢,他就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任务二对子学习五分钟

对子合作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用~~~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句子。

学生汇报。

孩子们,找到了吗?(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种葫芦的人喜爱葫芦?)

生: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一生读)

师: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

生:每天几次

师:“每天”就是“天天”。看一次吗?强调看几次。(生再读)。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一生再读)(读得真不错!)

师:男孩子喜欢小葫芦的吗?(男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生读)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生:我心想:小葫芦快长吧,?生:我对小葫芦说:“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师: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生:我想每天都去看小葫芦。生:我真想为小葫芦唱歌。?

这个种葫芦的人是冲着葫芦大喊吗?他是怎么说的?“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跟自己说话。师引说:当我写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难啊?”……)当我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溅得满身是泥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真倒霉。”……)当我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忘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说。

师:孩子们,你们也来当一当那个人,对小葫芦说说话吧!(生接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生:她读的“快”“赛”字,读得很好。

师:是啊!在那个人期盼的眼神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他多么希望小葫芦越长越快,

越长越胖;他多么希望他的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他多么希望在秋天能有好收成呀!可是,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请看看吧!(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

生:以前嫩绿的叶子变黄了。生:小葫芦都落了。

师: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里怎样?生:好可惜呀!

生:我想,他一定很伤心。

生:我心里很难受。

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自读):“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是呀,那个人辛辛苦苦种的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见那个人在不停地说,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呀?我

的小葫芦怎么就这样落了呢?孩子们,帮他找找原因吧!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生自读)

师:找到了吗?小葫芦为什么落了呢?

生: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师:这是邻居劝他的话。怎么劝的?(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师:前几天,葫芦的叶子上只有一、两只蚜虫,而今天却有好几只蚜虫,叶子都被吃了

好几张了,邻居的心里着急呀!又来劝他了:“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那个人还是不听,又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再不治就来不及了,邻居

真着急呀!再一次真诚地劝劝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这一次那个人不但不听,还觉得邻居很(奇怪)。他怎么说?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

师:是呀,老兄,是叶子上长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你真是太奇怪了——“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是葫芦。”(生读)师:同学们,读懂了吗?(课件)

“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邻居”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

8、孩子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葫芦会落了吗?你们知道这两者的关系了吗?

任务三小组学习8分钟

葫芦和葫芦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讨论后交流。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交流:

(1)那个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没有及时治蚜虫。

(2)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

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一边补充一边板书。

师:(课件: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叶子吸收太阳光为果实输

送营养。同样,葫芦的叶子上长了(蚜虫),自然,小葫芦就得不到(营养),所以,小葫芦就一个个(落了)。看来,那个人不懂得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四、课后作业:编故事

1、种葫芦的人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篇8: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上梅二小

刘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 语气。

过程与方法

采用看图讲故事形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和探究问题原因的兴趣,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练习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中受到启发。

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PPT出示葫芦图片:这是什么?(葫芦)PPT出示葫芦读音:谁来和它打打招呼?(点名读词语,指导读好“葫芦”一词,“芦”读轻声,全班齐读)

2、同学们见过长在藤上的葫芦吗?(生答)有些同学见过,有些没见过,(PPT出示葫芦藤图片)你们瞧这就是的。刘老师叫一名同学上台指一指葫芦藤在哪?(指名上台指并试读葫芦藤一词)藤在这是后鼻音,跟老师读(指名读,生齐读)

3、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葫芦吗?(生:喜欢)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他还种了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

14、我要的是葫芦)聪明的小朋友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

(二)朗读感悟,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把书本翻开到63页(板书页码),先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生字词,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生自由读文,师到处走动查看进度)

2、师:哇!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学习,我们一起来合作,讲讲这个故事,好不好?

生:好。

师:刘老师先来开个头,(出示PPT)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出示PPT)谁来接着说?你来.(指名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指导读,齐读)那个人盯着小葫芦,在自言自语地说——(出示PPT指名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师再指导读)

师:是呀,一位邻居看见了,对他说(出示PPT: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好,(出示词语:盯着)这个词你会读吗?(指名读)

师:盯字在这里是后鼻音,你读的很准,谁再来?(生读)一起读!盯着这个动作会做吗?生:会做!

师:请盯着刘老师看一看,(生示范动作)就是像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一个地方,一眨也不眨。就叫(盯着),所以盯字是“目”字旁。好,我们再把“盯着”送进故事当中,谁再当邻居说一说。(指名读)瞧,多热心的邻居呀!可是,那个人听了觉得很奇怪,他说:(出示PPT: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指名读、带读、齐读)

师:就这样,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生: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生:变黄了)一个一个(生:都落了),那个到最后一个葫芦也没得到,在葫芦架旁难过的不得了。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咱们来看看,本来刚刚的故事老师准备了四幅图的,但是这里忘记画第一幅图了,我们把它补上好不好?但是要画好这幅画,我们首先要读好这段话(PPT出示课文第一段)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段话读一遍(生自由读文,再指名读课文)

(2)认读并区分“挂”和“哇”:

师:读得很不错,其他同学也听的很认真,眼睛都盯着字看呢。读着读着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有两个字,字形很像的字宝宝。谁找到了?这两个字长得可像了。

生:挂和哇。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尖。(板书挂和哇)就是它们俩。那他们长得这么像,你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你来说。

生:挂的偏旁是提手旁,哇的偏旁是口字旁。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生:因为挂要用手挂,哇要用嘴巴说。

师:来,我们一起来做做动作(众生说哇)你的这个办法可真好啊,那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换一个偏旁,变成别的字?你说。

生:佳、娃、洼、蛙(3)学儿歌辨认字:

师:同学们认的字可真多了,老师把刚才大家说的编成了一首儿歌(出示PPT: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能手小青蛙,小-青-蛙!),快读读看。跟老师来读一读,会更有意思的(边读边拍手做动作)。全体起立,一起边读边做动作读一遍。(师生一起做)。请坐!

(4)师:好,同学们,你们一定等不及了,我们赶紧来画这幅插图吧。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你看看咱们的葫芦架搭好了,要画好一棵葫芦需要再画些什么呢?(生自由读文)

生:我们得画些叶子还有葫芦。生:我觉得我们要画绿叶子,和花。师:对了,好像还缺一样诶 生:葫芦藤

师:对呀,我们要画这四样东西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我们先来画一画葫芦藤,葫芦藤长什么样? 生:细长细长的

师:是呀,细长的葫芦藤,跟老师一样在课文中把这个短语圈出来(师边讲解边画)

师:瞧!这就是细长的葫芦藤,接下来该画什么了? 生:绿叶

师:(边画边问)画这几片叶子够不够? 生:不够 师:为什么?

生:课文里是这样说的,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师:观察的可真仔细,长满了说明我们需要画很多很多的绿叶,但时间有限,老师就先只画到这。接下来该画什么了?

生:小花

师:葫芦花长什么样子? 生:雪白雪白的,小小的。师:课文中怎么形容的? 生: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师:雪白的小花,请跟老师一样在书上圈出来。(边圈边画)你们瞧,这些小花多好看呀!接下该画什么了?

生:葫芦

师:课文中说的小葫芦长的怎样? 生:很可爱!

师:请找到圈出来。(边读边画)看,画好了,谁来夸夸这些小葫芦?(指名夸)

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师:谁能做做动作夸夸再夸夸吗?你来。生加动作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师:大家一起来动作来夸一夸,齐 众生加动作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师:诶,能不能像这样来夸一夸葫芦藤啊,叶子啊,小花呀。请你夸。

生:多么碧绿的叶子啊!师:真美 生:多么雪白的小花呀!师:我都能闻到花的香味啦。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师:小葫芦夸过了,葫芦藤还没人夸呢。谁来夸夸? 生:多么长的葫芦藤啊!师:好的。你也来夸 生:多么细长的葫芦藤啊!

师:看,用上了课文里的词来夸呢。最后请你 生:多么绿的葫芦藤呀!

师:是呀,只有葫芦藤、小花、叶子长得好了,小葫芦才能长得好啊。可是最终这个人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为什么?(PPT出示图片)

生:没有

师: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治叶子上的蚜虫,最终导致他的葫芦都落了,那大家有什么想要对他说的吗?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都说的很好,也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三、课外拓展

师:如果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一棵葫芦,大家猜一猜他会怎么做?请发挥你的想象去写一写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呀,我们不仅学习一个故事,认识了好多新的字宝宝,而且呢还学会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回家唱给你们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板书设计:(略)

六、课后作业

1、我会选。

一(一(2、我会连。挂了

开了

生了

长了

小花

蚜虫

绿叶

小葫芦

一()葫芦

一()蚜虫

雪白的可爱的细长的圆圆的 南瓜

小花 葫芦藤)邻居)小花

篇9: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公开课教案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篇10: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

课文讲了一个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有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结果可爱的小葫芦全都落光了。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识字写字和朗读积累。考虑到一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可能存在的阅读困难,教学中将课文以连环画的方式呈现,融整体感知、初读反馈、学习字词于一体,展开教学。并巧创情境,以补充连环画为抓手,充分发挥板画的功能,逗引孩子反复读书,在读中还原画面,在读中积累语言。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葫、芦、藤、哇、盯、邻”等6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特点区别“挂、哇”等形近字。正确书写“挂、哇、怪、慢”等8个生字。

2.通过看图、动作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葫芦、葫芦藤、盯着、邻居”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预备

课件、田字格及葫芦叶、小葫芦等板画教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熟悉“葫芦”,读准字音。

2、认识“葫芦藤”,读准子音。

3、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二、师生共读 初读启思

1、自由读文,留意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借助画面,师生合作讲读故事,随机点拨:(1)正音“盯着”、“邻居”。理解词义。(2)学习生字“哇”“挂”“每”。

3、交流初读感受。

4、启发思考: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三、补充画面、积累理解。

1、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你知道这棵葫芦长得怎样呢?板画葫芦架)葫芦架搭好了,接下来,该在上面画些什么呢?(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随机点拨:发现含多音字的词语“细长、长满”,正音。

2、你知道这棵葫芦长得怎样呢?学生自读圈画。

3、汇报交流,完成板画:

(1)根据反馈,随机板贴:小葫芦、葫芦藤、小花、绿叶

(2)给词卡摆序,说说理由,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3)师板画,引导体会 “长满”关键词语的意思。

(4)指导朗读句子。迁移说话。

4、发现形近字 “挂—哇”。童谣律动,区分形近字。(1)指导写字:挂、哇

(2)引导观察,说说发现;教师范写,学生练习;随机点评。

5、指导朗读。

6、指导写字:每

引导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7、师生合作朗读二、三自然段。引导体会“邻居”“盯着”的意思。

四、观察画面,积累理解。

1、(出示插图2)你们发现了什么?

2、出示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存疑,感悟课文。

鼓励质疑,存疑:长得好好的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我们下节课帮他找找原因吧?

第二课时

一、温习生字,课堂练习。

二、回顾题目,读中解疑

1、聚焦“那个是人”说的话。指导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表达效果的不同。

2、情景剧表演,体会那个人的可笑。

3、想象说话,读文明理。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质疑:

①那个人看见叶子的蚜虫,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说的? ②邻居看见了,是怎么说的?他是怎么回答的?

(2)合作朗读

(3)引导体会“自言自语”的意思。

(4)聚焦“那个是人”说的话。指导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表达效果的不同。再次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体会种葫芦人的不在乎蚜虫及叶子的态度。(5)感悟道理:

①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②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什么呢?

四、总结谈话: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顾着结果,应该要尽力地处理好每个小细节,这样才能得到好成果。

五、拓展延伸

作业一:假如他听了邻居的劝告,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把自己想的写下来。作业二:编故事:种葫芦的人听了大家的劝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为开头,小朋友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说给家人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课文讲了一个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有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结果可爱的小葫芦全都落光了。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识字写字和朗读积累。考虑到一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可能存在的阅读困难,所以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学融整体感知、初读反馈、学习字词于一体,展开教学,并巧创情境,充分发挥板画的功能,逗引孩子反复读书,在读中还原画面,在读中积累语言。

同时,我利用了观察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

篇11:我要的是葫芦续写二年级左右

第二年,他又种下了一棵葫芦。他每天给小葫芦浇水,施肥、除草,小葫芦慢慢的长高了,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真是可爱极了。

有一天,他发现葫芦藤上又布满了虫子,它们正津津有味地啃着树叶,叶子上都是星星点点的小洞。可恶的虫子,你又来了!这次我一定把你们消灭掉种葫芦的人这样想到。然后他立刻拿起杀虫剂消灭了蚜虫,小葫芦们又焕出了勃勃生机。

秋天到了,小葫芦在微风中舞蹈。他收了一大筐葫芦送给邻居,他对邻居说:“感谢您当初对我的劝告。

篇12: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是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问题:

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

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我再顺延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我又从图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那他都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习。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

两个问题串起一堂课,简洁有效,学生学得快乐,老师引得自然。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我要的是葫芦》语文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教学反思

★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我想》教学反思

★ 部编二年级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13: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识字的情境,让字词句教学有生命力

语言文字的学习一定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如果脱离了语境,让孩子单纯地去识某个字,不但字形不容易记,而且字音也很容易遗忘,字义的理解也就更难了。所以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识字,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比如:学习“藤”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藤,直观了解藤的特点,再由“葫芦藤”拓展到生活中学生见过的黄瓜藤、葡萄藤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识记这个“藤”字;在“谢”字教学中,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在“谢谢”这个词中,“谢”表示感谢的意思,在“花谢了”这个词中,就表示的枯萎凋落的意思,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谢”的字义。

二、关注语言的应用,让字词句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语言。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比如,在“慢”字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小葫芦慢慢变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想想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什么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个问题一下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我想,孩子们在用慢慢说句子的时候,他们的脑子里面是有画面的,是有情境的,这样的字词句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的,是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是有生命有活力的。

三、关注汉字文化,让字词句教学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个汉字都承载了及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本节课在“慢”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古文字深入理解“慢”的字义,同时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上一篇:微信好句子下一篇:爱校园讲公德倡议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