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024-07-09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共9篇)

篇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徐倩

人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反之则不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练、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的。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1、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

教材在“导语”中点明了学习重点: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说的话妙在哪儿;感受剧本、相声的语言特点。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提出日常注意发现、积累不同特点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提示语、古今笑话等,并鼓励学生试写提示语、广告词。

2、本组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安排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一个铺垫。

3、在本组教材选入了剧本《半截蜡烛》。《半截蜡烛》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情报,与德国军官巧妙斗争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物勇敢机智,而且能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4、引入相声这种新的教学题材。一般说来,相声的语言具有下面一些特点: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本组的《打电话》是一段对口相声,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

5、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体味不同风格的语言,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

3、积累优美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篇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包括认识等式和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最后,在探索乐园中安排了对“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其次,通过理解等式的性质,使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再次,使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最后,让学生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分配及每课时的重点内容和突出重点的策略和方法:

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等式和方程。主要利用天平操作,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按要求写出式子并对式子进行分析归纳的策略让学生认识等式和方程。

第二课时: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通过教师进行天平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考、充分的交流,从而理解等式的性质。

第三课时:列方程解决一部计算的应用问题。首先让学生通过看图,尝试列出方程并解答,通过交流、讨论大头蛙的问题明确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其次,利用王叔叔手写和利用电脑打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尝试解答,通过交流解答过程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通过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在解题过程中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还有就是明确检验的必要性和方法,养成自行检验的习惯。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读题、观察示意图,了解教材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等量关系,试着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问题。在教学问题一时,主要通过画线段图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用两个未知数表示两个未知量,找出数量将的相等关系解决问题;在教学问题二时,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叙述的含义,再让学生尝试列方程求解。

篇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 明确单元核心内容

本单元为北京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见图1) 。课题为W hat are you doing?单元话题为学校、家庭日常生活和业余活动。单元的功能和结构为谈论某 (些) 人正在做某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情:What are you /they doing? I am... We /They are...What is he she /Baobao doing? He /She is ...What am I doing?You are...单元的文化为介绍中国特有的日常活动, 如practicing Kun Fu, playing hide-and-seek, 公园里老人们集体dancing等, 具体到各个课时, 又有各个课时的文化渗透, 如, Lesson 1:大家认可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Reading aloud,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Lesson 2:美国人对篮球的喜好, Kung Fu一种词汇现象, 是由音译而来;Lesson 3:渗透爱家庭、敬老人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学习和教育价值是在丰富的对话交流语境中, 学生懂得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体会, 珍惜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树立爱家庭敬老人的价值观,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如美国人对篮球的喜好, 中国人对传统Kung Fu的热爱等。

(二) 多角度解读课时任务

本单元有四个课时, 前三个课时是新授课, 第四课时是复习课。下面具体谈谈新授课时自身的特点和各课时之间的联系。

1. 整体看:聚焦核心内容, 课时各有侧重

本单元三个新授课都围绕询问并回答或谈论某 (些) 人正在做的事情的日常交际用语这一核心内容展开。但各课时的教学任务各有侧重 (见图2) 。Lesson 1 侧重于What are you doing?I am...;Lesson 2 侧重于What is he/she doing?He/ She is ...;Lesson 3 侧重于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根据教学侧重点的不同, 创设的情景也不同:Lesson 1 是Mike遇到Guoguo, 知道她正在大声朗读、练习英语, 遇到Lingling, 知道她正在听英文歌曲, Mike希望自己的汉语能像Lingling说英语那样好;Lesson 2 是在Mike的家里, Mike的父母谈论Mike和Kevin正在做的事情;Lesson 3 是Maomao给Lingling看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并谈论照片中大家正在做的事情。

这些场景与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不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所谈论, 对基于照片的生活回顾也有所涉及。

2. 横向看:课时之间联系紧密, 教学内容层层推进

虽然课时之间各有侧重, 但所学语言却彼此植入, 循环往复, 层层递进。如, Lesson 1 的重点功能句型是What are you doing? 但对话中和Let’s do .中What is she doing? What am I doing? 都出现了 (见图3) ;Lesson 2 的重点功能句型是What is he/she doing? 但同时复现了What are you doing? (见图4) ;Lesson 3 的重点功能句型是What are they doing? 但出现了What are you doing? We are...You are... (见图5) 。

这说明了功能用语在本单元的复现率比较高, 体现语言在多种场景中表达的灵活性。

3. 纵向看:单一课时的各板块相辅相成

单元中每个课时都分别有四个教学板块, 板块的内容、功能和达标要求从纵向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板块间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课时目标的达成。请看表1:

词句学习板块 (见图6~8) 为例加以说明:4.独立看:各教学板块自成体系, 以各课时的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景的原则, 处理好词汇与句型的关系。

5.立体看:板块教学内容有难易、有轻重, 以第一课Listen and say部分为例加以说明 (见图9) :

二、学情分析

(一) 重点交际用语

学生在三年级的北师大版教材中曾接触和学习过不同人称的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法 (见图10) 。对be doing的句式结构有所了解。但后续学习中, 由于复现率较低, 人称的正确区分和be doing在实际情景中的灵活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通过三个课时不同人称的专项学习, 设计多种语言实践活动, 增加语言复现率, 引导学生熟练表达。

(二) 词汇和短语

本单元涉及的12 个动词及动词短语也是教学的重点, 词汇量不多, 而且都是以现在分词的形式呈现, 为语言的应用提供了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降低了语言使用的难度。其中动词及动词短语有:drawing a picture, watching a basketball game, fishing, dancing, playing以及practicing myEnglish, chattingwith my friends, practicingKung Fu, putting candleson the cake.画线的词汇学生都学习接触过, 难度不大。

教学建议: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 语义部分采取短语整体呈现的方式, 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和记忆;语音部分重点关注和具体指导学生首次接触的词汇, 如practicing, chatting, putting等, 尤其是-ing在词尾中的正确发音如practicing;并注重创设相应的语言情景引导学生语用。在词汇教学策略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归类记忆, 如practicing my English, practicing Kung Fu;making handwork, making models;playing, playing the piano等, 并进行适度地同类动词短语归纳或拓展。

(三) 情景语言

语言是情景的产物, 根据场景变化和人物真实情感的表达, 本单元也出现了一些情景语言, 如“Lingling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I wish I could speak Chinese very well. Sure you will. You are having a good time.”等。这些句子由于受情景的限制, 出现的频度不高, 即使出现, 教师也是弱处理, 所以应该是理解和朗读的难点。建议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处理, 丰富学生对对话的理解, 树立语言表达得体性的意识。

三、确定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

(一) 单元目标

1. 能询问、回答或表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并发表简单的看法。

2. 能听懂、认读practicing my English, drawing a picture, chatting with my friends, making handwork, watching a basketball game, playing the piano, making models, practicing Kung Fu, fishing, putting candles on the cake, dancing, playing hide-and-seek等动词及短语, 并能在相应情景中运用。

3. 能根据字母组合qu在单词中发音为/kw/的规律拼读单词。

4. 能理解并朗读Listen and say板块中的对话内容。

5. 能读懂Now I can read板块中转述主课文的语段, 并尝试复述。

6. 能善于观察、勤于学习他人有效的学习策略, 养成自己的业余爱好, 懂得与他人分享美好的生活记忆。

(二) 课时目标

LESSON 1

1. 能够听懂并朗读Listen and say中的对话内容;能运用“What are you doing? I’m ...”的交际用语询问对方或回答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2. 能听懂、会说、认读practicing my English, chatting with my friends, drawing a picture, making handwork等动词短语,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3.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内或同伴间完成Let’s do中的游戏活动。

4. 能认识到他人的长处并善于借鉴学习他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LESSON 2

1. 能够听懂并朗读Listen and say中的对话内容;能运用“What is Mike /he /she doing? He/She is ...”的交际用语询问并回答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2. 能听懂、会说、认读watching a basketball game, playing the piano, making models, practicing Kung Fu等动词短语,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3.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内完成Let’s do中的游戏活动。

4. 能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并懂得与家人交流和分享, 获得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美好情感体验。

LESSON 3

1. 能够听懂并朗读Listen and say中的对话内容;能运用“What aretheydoing? Theyare ..”的交际用语询问并回答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2. 能听懂、会说、认读putting candles on the cake, dancing, fishing, playing hide-and-seek等动词及短语,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3.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内或同伴间完成Let’s do中的游戏活动。

4. 能借助图片、照片、录像等方式与朋友回顾并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 体验生活的美好。

LESSON 4

1. 能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运用本单元关于谈论某 (些) 人正在做某事的日常交际用语。

2. 能够听懂、认读、书写本单元出现的部分动词及动词短语, 并能在相应情景中运用。

3. 能够根据字母组合qu在单词中发音为/kw/的规律拼读单词。

4. 能读懂Now I can read板块中转述主课文的语段, 并尝试复述。

5.能在完成听说读写的各项任务活动中, 发展自己的综合语言技能。

四、具体实施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 笔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 强调单元整体备课, 重点把握课时任务, 有的放矢

课时的任务要相对集中, 指向性强, 重点突出, 之后适度拓展。

(二) 强调整体备课, 把握环节任务, 轻重有责

课时中的四个板块不能平均用力, 重点板块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设计, 非重点板块要简单处理。

(三) 强调学生理解, 学得明白

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多次遇到这种现象:教师在前面用课件、用图片, 又比划、又绘声绘色地讲得很卖力气, 但当询问学生书中的句子是什么意思时, 他们却不知道或一知半解。由此可见, 理解成了阻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第一大问题。因此, 建议教师在理解教学上面多下工夫, 找准理解点, 并找到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例如:在进行短语putting candles on the cake的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教学这个短语在书中的呈现方式, 配有相应的图片、视频或动作模拟, 理解其义, 甚至详细到与making a cake的区分, 还应该涉及两点:1.putting是put的现在分词形式, 是双写了词尾t加ing组成的, 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动词是有词形变化的, 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句中的;2.教师提炼短语:put...on...把……放在……上。鼓励学生替换说出新的短语, 如put a book on the table, put my hand on my head等, 使学生树立短语意识, 做到举一反三。

(四) 强调活动设计, 有量更有质

1. 激活原有认知, 鼓励积极参与, 减少机械性的操练活动, 增加意义性应用活动。

2. 建构知识体系, 弥补知识不足, 找准生长点。

3. 增加教学活动的挑战性, 获得成功感。

参考文献

胡壮麟.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 (一年级起点) 五年级下册[T].北京:北京出版社.

篇4: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愤 乐坛 享受 不屈不挠

B. 码头 撕裂 游厉 人山人海

C. 赠送 沉寂 残生 波涛滚滚

四、按要求答题。(20分)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a.扶老携幼( ) ①带, ②提着, ③拉着手。

b.惊叹不已( ) ①完成, ②停止, ③已经。

c.严阵以待( ) ①等待, ②对待, ③停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倾诉 倾注

①好久不见,大家在一起尽情地( )。

②妈妈将毕生的精力( )于教育事业。

增强 增进

③他为(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知识( )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心( )诚服 ( )臂一呼 ( )经风霜

夜以( )日 互通( )( ) ( )定自(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化险为夷(含有反义词)

②奇珍异宝(含有近义词)

③浩浩荡荡(AABB式)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阿炳非常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②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篇5: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上课时间:

执教者:韦云碧

教研组长签名: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第三单元英才篇,三篇文章。前两篇是叙事写人文章,后一篇是剧本。本单元是三篇有关历史人物的课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它们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的崇高品质,刘备是为“公”求贤;祁黄羊是为“公”举荐;公仪休是为“公”廉洁。

《三顾茅庐》课文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讲刘备三顾茅庐,侧重写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品质,同时也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有所反映教学设计要注意因文而异,分清详略。从开头的“诚心诚意”导入,充分展开2—4自然段的教学,通过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特别是多处精妙的比喻,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和课文之外的课程资源来深入理解。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课例都是两课连上的,而现实的教学可能有出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分清不同课时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过程。

《祁黄羊》这篇课文讲了祁黄羊因病辞职、外举解狐、内举祁午三个小故事,表现了他出以公心的可贵品格。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清这三个故事的外在联系,还要弄清其内在的联系。建议可在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出示悼公的话,明确文章中心,接着抓住人物的语言讲读后面的两个小故事,然后再讲第一个故事,最后总结归纳。

《公仪休拒收礼物》这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其文本的核心价值在当代极具现实意义,尤其在中国这个讲人情的国家中,如何学会拒绝真是一门艺术呀!《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3篇课文的课后各项练习,都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读写结合小练笔训练等等;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都涉及到了,从各题的训练看,是单项的;从整个单元来看,又是综合的。特别是“练习3”的安排,也与这一单元的阅读遥相呼应:“处处留心”先介绍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断,再让学生讲讲“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沟通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而“读读背背”的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概括了诸葛亮辛劳而光辉的一生,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三顾茅庐》内容的理解,而且扩大了文本的张力,激励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对诸葛亮生平的探究。教师在本单元课文教学中要把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习作3:引言部分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学习如何从生活中选材,明确选材范围。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写出了小作者“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为学生提供了借鉴、模仿的范例。

练习3:处处留心:引领学生留心我国古典名著。写好钢笔字:字中部的撇、捺要写得如同鸟翅舒展。读读背背:简练的描述了三国时期蜀国军事家诸葛亮的特点。口语交际: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培养语言交往能力及爱心。教学对象分析: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优秀品质;

3、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熟记成语,了解一些“三国”故事。背诵《三顾茅庐》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4、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人格;

5、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学会安慰别人,培养语言交往能力;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习作的内容来自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即使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心;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学会安慰别人,培养语言交往能力;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习作的内容来自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即使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领会文字技巧,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进行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教学用具: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

三顾茅庐

两课时 祁黄羊

两课时 公仪休拒收礼物

两课时习作3

两课时 练习3

三课时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吩 塞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

晌(xiang shang)辰(cheng

chen)

诸(zhu zu)

卧(wo

wu)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 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祁黄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教学过程: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故事中有哪些人物。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

晋国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前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

慎重

其它:中军尉

兴亡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左右结构:祁 尉 慎 上下结构:晋 荐 召 半包围结构:选 适 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一)、复习。

1、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兴亡 合适 召

慎重

解狐

2、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 慎重 举荐 当此重任

二、理清文章脉落。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2、辨字组词。

普()荐()伐()悼()晋()存()代()掉()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不避仇 内举祁午

不避亲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学目标:

1、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出从哪里看出公仪休很爱吃鱼。教学重难点: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2’

1、板书课题。

2、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B、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检查自读效果。

A、出示生字词,正音。

B、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C、教师指导读长句。

3、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

A、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C、故事分为几部分?

D、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5’

1、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学生回答。

3、指导朗读。

4、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5、再进行朗读训练。

四、课堂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公仪休的美好品质。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

教学重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仪休:爱吃鱼。清正廉洁。聪明机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a)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质的问题。

三、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

四、表演。

1、分配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表演的要点)。(如时间紧就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段)

2、表演

3、点评。有没有把大家的意图演出来。

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再反馈表演,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五、明理

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认为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你以后会怎么做?

六、作业:课后试演课本剧。板书设计:

公仪休拒收礼物

读人物对话

揣摩人物想法

选择人物

体验内心活动

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发展。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我们要乐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做事要有创造力;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好奇的眼睛,去了解周围的世界。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作文,眼中有景物;眼里看着新景物,心里想着新发现。教学准备:

利用观察的机会,完成下面一张观察表。(要求重点写出解决的方法,不一定有许多发现,但是关键要有解决的过程)

我的新发现 我的解决方法 结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名人的故事”。谁来说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2、是呀,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聪聪发现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当当发现一到秋天苹果就变红了……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项本领?赶快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可以是《科学》上的小实验。](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小结出发现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的,可以是来自生活的。)预设:

生:我有一次玩胶水的,发现胶水粘粘的,粘在手上洗不掉,然后奶奶让我用热水洗,咦,就洗掉了。

师:嗯,不错,你有一双慧眼,发现得不错,还有谁说?

生:我有一次去买菜的,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一只大狼狗跟着我,我吓得蹲下来了,没想到它竟然被吓跑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它是怕我拿石子扔它呢。生:我发现口香糖粘在衣服上可以用鸡蛋清洗掉。生:我发现衣服上油渍可用洗涤剂洗去。生:我发现鸡蛋壳可以去掉瓶子里的污垢 ……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是不是把新的发现写下来就好了呢?来看严晓敏的新发现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 “分豆”经过的。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真实可信,让人乐意看。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 出示习作要求:

a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你的新发现

b把你发现的过程写具体。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2.指导说的过程。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主要选择一个发现,说清楚怎样解决的过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3.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学生能通过一件事情清楚地介绍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2.普遍存在的问题。

事例不够新颖,绝大部分学生的发现让人感觉乏味。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事例具体,详略得当)。2.讨论:有哪些优点?。3.交流。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进行评议。2.修改习作草稿。

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发现问题

生活中的新发现 探究问题

练习3 教学目标: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

1、熟记八个词语。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 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弄懂读读背背中成语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安慰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天,王奶奶总觉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五、总结

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板书设计:

练习3

学会安慰

篇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作者:[淄博教研室]王红梅 发布时间:2010-4-13 点击:18

一.教材解读:

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

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

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这一单元主题为“名人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单元54个生字

会写3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4.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走进人物内心

感悟人物品质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

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6.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

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7、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8、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9、口语交际:教会学生与人商量

10、明白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写下自己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

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三、教学提示:

《菩萨兵》这一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句――最后一句作为课文研究的主题

重点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

通过理解“吃尽”“乌云”“糊涂”“怨不得”“尽心尽力”“种好”这些词语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

关于复述故事

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复述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前后来复述

《李广射虎》这一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三、四重点段反复阅读品味

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

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

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

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

《少年王勃》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

由此带动全文

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

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在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谈谈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这些词的理解

在一遍遍朗读、一次次体会的基础上

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是水到渠成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练习的处理:第4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

训练时

可以先让学生顺着诗句的顺序

说说字面的意思;再根据课文的第3节的内容

自己说说;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找出不同来

也可以再提高要求

引导学生欣赏诗句的对仗

《大作家的小老师》上课前让学生质疑

会有学生问“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以这个问题为文章的切入点

其中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最能凸现两人的性格特点

是课文的重点

指导萧伯纳及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

让学生感悟到

萧伯纳是为了带给小姑娘惊喜

为全文理解萧伯纳是个谦虚自律的人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拟萧伯纳说话的句式体会这位小姑娘的天真、纯朴、可爱

再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不觉为之一震“让学生说说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他的严于律己

在这样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做一回萧伯纳和小女孩

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课文

最后再回归到上课前同学疑问: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关于练习:第4题

比较两句话的语气

这两句话

都是要别人做什么

这样的句子

叫祈使句

祈使句

有两种语气

一种是命令(第1句)

另一种是请求(第2句)

使用的对象是不同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可以在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提示

习作3先让学生默读例文

然后讨论:小作者发现了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自己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重点指导学生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以及使用打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

把自己的发现写得有趣

练习3处处留心练习的重点是指导理解”荡漾“

上册教材中出现了”漾“这个字

要求联系上下文确定这个字的意思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感受汉语语言的丰富内涵

有助于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词语

教学”读读背背"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少年王勃》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时

我们不要孤立地去解释词语的意思

可以说出其中一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成语即可

口语交际教学时

应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并说说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如何和别人商量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篇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讲述推敲、嫦娥奔月及寓言故事,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要求会认读;

3、会用“即使……也……”造句。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感悟“推敲”的益处,养成“推敲”的习惯。

4、学会默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通过多形式地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学会朗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通过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感知形象,感悟道理,受到启发。

6、认真观察后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推敲》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悟“推敲”的益处,养成“推敲”的习惯。

3、《嫦娥奔月》要引导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震撼。

4、《读书莫放“拦路虎”》侧重自读,指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篇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那么, 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 可以关注哪些语文本体性的教学内容呢?下面结合京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鲸》和《奇异的琥珀》的教学, 谈谈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一、聚焦获取信息的方法, 提升阅读能力

《鲸》一课有这样一道课后题:默读课文, 按照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学中, 很多教师反馈此表时, 都把目光放到了学生所填的知识上。当然, 交流鲸的知识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能否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准确地获取到文中的知识。

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我在课前进行了以下准备:

1.布置预习:填写表格, 获取鲸的特点。

2.分析学情:汇总问题, 预设教学重点。

关键在于第2步, 依据学生课前填写的表格, 我进行了学情分析, 发现学生在“食性”的填写上分歧最大。这一自然段简要摘录如下:

依据这段内容, “食性”方面应填:须鲸主要吃小鱼、小虾,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而学生出现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填一个方面;另一类是没有重点地摘抄很多语句。显然, 只写出一个方面的学生, 没有读懂这个段落的层次。而啰嗦填写的学生, 显然还不会提炼每一方面的重点, 因而把具体叙述的语句也摘抄了进去。可见, 对于一个含有并列内容的段落, 如何准确提取其中的信息, 学生还欠缺方法。

学生有阅读障碍的地方, 就是教学应该关注的地方。针对学生这一障碍, 我在教学中就适时引导学生重点聚焦这一段落, 引导生生互动, 重点交流获取信息的方法。

二、经历有依据的推测, 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奇异的琥珀》一课, 记述了科学家根据一块虫珀, 推测到一万年前发生的故事, 详细地介绍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 可以了解到一般琥珀的形成条件和科学价值以及这块虫珀的奇异之处。

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这些知识, 但比了解知识更重要的, 是体会作者推测、想象的合理性。因此, 我们要创设机会, 让学生尝试科学地、有依据地推测, 在推测中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这才是这篇科普说明文的“语文核心价值”。

教学中, 当简要交流了文中包含的知识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教学实录片段】

师: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 把这个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生 (兴奋) :想。

师:这可是个科学小故事, 要想讲好这个故事, 我们先来思考:故事中有哪些要点是不能丢掉的, 为什么这些要点不能丢?

(生默读思考、批注)

生:我认为“一个夏天”和“太阳”这两个要点一定不能丢。

师:为什么呢?要说清依据。

生:琥珀是由松脂球形成的, 形成松脂球必须得有松脂往下滴, 要想把苍蝇和蜘蛛牢牢包裹上, 就必须保证松脂不断往下滴, 松脂不断往下滴就必须要有热辣辣的阳光, 而热辣辣的阳光不会在冬天, 只能在“一个夏天”。所以, 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一个夏天”, 这一天有着“热辣辣的阳光”。

……

三、体会行文思路的缜密, 感受布局谋篇的匠心

说明文以叙述思路缜密、逻辑清晰见长, 比如《鲸》的行文:

文章开篇先介绍鲸的形体很大, 接着第2自然段介绍了“鲸的进化和分类”, 这样到下文介绍鲸的食性、呼吸时, 就可以按须鲸、齿鲸的分类分别介绍。这样写更便于读者获取信息。所以, 作者在第2自然段写清鲸的分类是很有必要的, 这体现了作者行文的缜密。

当然, 学生对作者精妙的构思往往是没有意识的, 这也正是教学的意义所在, 我们有必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

四、体会语言的严谨、准确, 感受说明文表达的周密

《奇异的琥珀》中有一处描写, 非常值得一品。

这块虫珀之所以珍贵, 是因为它里面不仅包着小虫, 还是一对小虫, 一只会爬, 一只会飞, 可它们竟被活生生地包在了一起。作者是怎样把一万年前这精彩的一瞬间写出来的呢?请看这一句, 蜘蛛“刚”扑向苍蝇, 松脂就“刚好”落下, 把它们“一齐”“包”在里面。这些词语本身很普通, 但是用在这里, 特别贴切地把当时一瞬间的巧合写了出来。句中用“包”, 而没有用“盖”, 是因为松脂要把蜘蛛、苍蝇从头到脚一点儿都不露地包在里边才成, 而“盖”则可能会露出一部分, 可见作者用词的严谨, 思考的周密。这些精彩之处,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五、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 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最有特点的是《鲸》的第1自然段, 这一段综合运用了比较说明、数字说明、举例说明。

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综合运用这么多种说明方法, 来介绍“鲸很大”这一个特点呢?

作者首先拿鲸与常见的象进行比较, 让读者建立起感性的形象。如果这个时候停笔, 那么“鲸很大”还很抽象。所以作者接着用准确的数字, 告诉人们鲸具体有多大。但它真的有那么大吗?为了让读者信服,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同时, 为了让人建立起直观的形象, 还拿“十几头大肥猪”与鲸的“一条舌头”作比较, 十几头大肥猪是很重很重的了, 而这才只相当于鲸的一条舌头, 可想而知这头鲸该有多大了。说到这里, 作者仍觉不够, 还要假设“它要是张开嘴, 你站在它嘴里伸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4个人围坐, 还显得很宽敞”。这么一读, 很容易让读者想象自己正站在鲸的嘴里, 这样设身处地一想象, 鲸到底有多大就真真切切地让读者感受到了。

也就是说, 作者的目的, 不只是要告诉读者“鲸很大”, 更是要让“鲸很大”的特点直入人心。综合运用这么多种说明方法, 就从陌生到熟悉, 从感性到准确, 一步步地让本来距离读者很遥远、很陌生的鲸, 在脑海里变得具体、形象了。

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意图, 学生自己在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时, 才能学着作者那样, 去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恰当地表达, 而不是简单进行说明方法的堆砌。

篇9: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文所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简称小语五下)教材是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由人教社2005年11月出版的教材。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的教材。

一、教材编排体例的分析

传统教材的编排体例倾向于文选型,即每个单元都是依照相同的结构,将精选的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的范文作为主体,再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训练,以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包括八个单元、生字表、查字表,每个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首诗词以及语文乐园组成。语文乐园中包括词语、句子、名言警句、课外阅读(主要是读书习惯、学习方法、成语故事等)、习作,其内容拘泥于统一的模板,形式不够灵活。而人教版小语五下教材包括八个单元、八篇围绕全书主题的选读课文、生字表。这其中七个单元是由两篇精读课文、两篇选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构成,再加上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由此可以看出,鄂教版和人教版的编排体例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突破。它们将综合性学习板块单列出来,自成一体。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中有两次探究与实践,以问题或任务的提出、分析、解决、评价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个体间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但都是附于单元课文后或是语文乐园后,内容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共计两页的篇幅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的课时与活动安排。相比而言,人教版教材更具开放性与连贯性。它不仅保留以往的小综合性学习,还安排了独立单元形式的大综合性学习。大综合围绕鲜明的主题,设置了明晰的活动建议和参考性的阅读材料两个板块,自成体系。较大的篇幅使得课时得以有效保证,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了充分的时间,也为教师提供了明晰的教学思路,降低了综合性活动教育的难度,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以相对连贯的主题内容贯穿小学高段。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世界”、“轻叩诗歌的大门”、“难忘小学生活”,让学生感受有趣的汉字,培养其对语言文字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会到信息世界里信息数据带来的生活便利与快捷,灵活地运用汉字及语言规则,利用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汉字的魅力让我们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感受了其中的意境美与精神美,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用文字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表达日臻丰富的思想情感。

二、内容的比较分析

两个版本教材内容特点与要求差异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字的比较

1. 识字写字数量的要求不同。人教版小语五下要求认识350个生字,其中150个要求会写,占比例约43%。鄂教版小语五下要求认识328个生字,其中240个要求会写,占比例73%。通过数字比较,可以看出鄂教版小语五下的识字任务相对过重。新课标中强调识字教学须贯彻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减轻学生负担。当学习的压力与难度在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较好地培养,同时效果也是比较高的。

2. 生字注音方式差异。鄂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没有随文注音,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方框里有注音,书末页中的生字表与查字表均有注音。人教版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是随文注音的,而会写的字一律不予注音,旨在让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在解决读音的基础上,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字义和用法,而不是将对字的认识局限于课文。

(二)课文的异同

1. 课文的题材与体裁。从题材上看,人教版课文题材相对较抽象,偏重人的社会性教育,如五年级下册中的主题包括“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其侧重于宏观地反映和传播人类社会生活与智慧。而鄂教版的题材相对更具体,较集中折射出儿童熟悉的经验世界,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取题材,如读书生活、童年往事、熟悉的戏剧电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体裁上看,两个版本都涵盖了诸多体裁,但人教版中显得更为丰富。人教版教材中编入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一篇相声《打电话》和两篇研究报告,即《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此外,它在取材形式上也更灵活,如在第七组中第22课,仅截取了一个小兵张嘎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片段,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与技巧的妙处。

2. 课文的篇幅与类型。鄂教版的课文篇幅比人教版更大,且纯粹由精读课文构成,其教学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升其阅读速度,却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略读、浏览的读书方法的训练。此外,大量精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优美语段的记忆成了每节课的强制性任务。人教版则更突出儿童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首先是精读课文与选读课文的交叉学习,使得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进行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课文灵活设置让学生在适度的心理压力状态下收获的是学习的乐趣与良好的习惯,而不是程序性繁复的记忆任务。这也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精神,即将减负落实到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 课文练习的异同。尽管两个版本的教材中课后练习都涉及到读、背、理解、表达、讨论等方面,但鄂教版没有选做题、阅读链接。鄂教版中的课后习题的开放性与弹性不够,不能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个别化与个性化。

(三)单元训练

人教版教材中单元训练即口语交际习作前一面都有词语盘点,主要是将本单元课文所学的生词按照不同要求汇总。这样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时回顾,有效进行自我检查与强化记忆。这一设置遵循了人类记忆的一般过程与规律即记忆、保持、再现,学习的过度有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及时温故旧知促进长时记忆的转化,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期末总复习的超重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渗透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与鄂教版中的口语交际习作部分较相似,对单元知识的回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人教版以回顾·拓展的形式呈现,具体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两个固有板块以及灵活的第三个板块。第三个板块的形式有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展示台。在交流平台中鼓励学生联结新旧知识并结合课内外的阅读,比较分析句子,交流讨论想法,分享自己的收获。不仅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而且让学生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锻炼与整体性的提升。其“日积月累”与鄂教版中的“读一读”、“记一记”部分相似,只是数量较多一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第三个板块,不仅注重语文的趣味性同时也强调实践性。不仅如此,人教版中的单元课文与单元训练明晰突出的重点衔接更紧密,单元内部间的聚合度更大。鄂教版对单元知识的回顾相对比较僵化单一。在语文乐园中:如第一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主要分析词语,第二块“读一读,说一说下面各组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针对句子的分析,第三块“读一读,记一记”是语言积累,第四块是“读一读”或“成语故事”,介绍了学习方法、读书意义等。单项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不如随文学习的效果好。学生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自身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才会理解得更深刻透彻。

(四)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途径。鄂教版中的两次“探究与实践”围绕问题或活动,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参与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最终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达到思维的训练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合计两页的较短篇幅,不仅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容易造成教师重视不够,而且课时安排上也难以保证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因此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教版中两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不同,其中一次与鄂教版相似,以单元课文为主体开展的,另一次则以独立的单元展开的。单元紧密围绕主题“走进信息世界”,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作为先行组织者以提供感性认识,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大量的课外材料,了解有关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意义,然后列举了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使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和写法,作为学生初次写研究报告的一个参照。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写研究报告的难度,而且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运用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大综合的设置为儿童创造了更多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历练。

上一篇:初一英语上教案下一篇:议论文片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