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申请书

2024-07-24

卓越工程师申请书(共11篇)

篇1:卓越工程师申请书

土建学院卓越工程师报名申请书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土建学院土木1003班的***,得知学院的卓越工程师班开始报名了,我心里感到十分高兴和激动。我从小就十分向往土建这个行业,对于它的喜爱使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可以学到更多专业知识以及更进一步的接近我的梦想,所以我衷心地希望自己能进入这个班级,和更多的新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阳光男孩,喜欢运动,尤其喜欢篮球,我的格言就是:“学习优先,篮球至上”。我出生于农村家庭,又是独生子女,深知自己的肩上责任重大,所以我努力读书,学业有成后,奉献社会,回报父母。所以,上了大学后,我并没有因为课程少而开始沉迷于游戏,相反,我认真对待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大一一学年曾担任学习部干事、土木1003班班长,现在是土建学院学习部副部长及土木1003班班长。期间,曾获得“我的大学我的梦”演讲比赛三等奖、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五四评优“优秀团员”、以及“十佳班长”等称号。并从中锻炼了自己,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收获颇丰······

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很踏实,态度端正,未受过任何纪律处

分,在这一学年的学习中我深知自己还应该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更应该努力地去上进,我十分期待自己能够加入这个班级中,以尽快实现我的梦想。同时我也深知自己的成绩还不够好,我也了解过关于卓越工程师的相关事宜,知道这条路十分的艰辛,但我不怕,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

最后,衷心的希望老师能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加入这个班级,实现我的梦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11-9-7

篇2:卓越工程师申请书

1南昌大学锂电卓越工程人才

宜春奖学金申请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年月日

备注:

1、请按规定格式进行填写,不要另作调整,双面打复印。

篇3:卓越工程师申请书

关键词: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中国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1], 拟用10年时间, 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

(2) 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物联网、云计算、遥感技术等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 重庆有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全国首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 重庆力争用3年时间, 把重庆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做成国内最大的, 乃至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

我院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长期坚持“在学院“737355[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之下, 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 围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两条主线,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探索了独特的基于虚拟企业环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迭代实训方法”。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背景和我院的办学特色, 我院于2011年4月启动了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首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分别包含:软件学院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计划”、电子工程学院的“卓越网络工程师培养计划”、经贸学院的“总裁助理培养计划”。

1 培养的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 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1]。这是国家教育部对于培养的卓越工程师需要达到的要求, 而我院在向国家教育部这个伟大目标靠近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具体的培养目标:

(1) 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2) 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能力、程序设计能里、流程处理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学习总结能力, 对需求理解能力, 对新技术敏感的理解力

(6) 具有能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

人才目标规格:适应企业对软件人才要求,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遵守规范、适应团队、外语优良”, 即强调以知识为基础, 以能力为核心,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软件应用型人才。

2 培养的前期准备

2.1 学生的选拔

选拔方式如下:在软件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外包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三个专业1000名学生中, 每年选拔50名, 组成两个班级实行小班教学, 每个班级25人, 然后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 每个班级淘汰5名学生, 最后剩下40名。选拔工作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按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排名进行初审、再经过实践能力测试和面试, 初步人选确定并公示。最终名单经学校教务处审批通过后, 学院发放“软件学院卓越软件工程师实验班”的录取通知。

2.2 培养团队的组成

卓越班的团队领导直接由软件学院的院长领导, 其他组成人员都是软件学院的骨干教师, 具有高级职称。卓越班的课程实行教授 (副教授) 负责制。课程一般由教授主讲, 每一个教授配有一个教学助理, 协助教授进行相关课程的实验准备和实验指导。卓越班老师的聘任条件相当严格, 一是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才能, 二是一般具有单独从事科学工作的特殊能力, 一般应该具有博士学位, 三是在软件开发方面具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为鼓励教授们加强与企业合作, 进行应用型科研开发活动。卓越班的教授可以每三年申请6个月的学术假, 下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 教授和工程师的广泛接触和沟通也有可能产生创新的领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我院软件学院与强渝科技有限公司、乔布斯软件公司在软件项目开发等一系列项目上正在开展深入合作, 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合作创新成果。

3 培养模式

3.1 校内培养

实验班采用“2+1”培养模式[3] (二年在学校进行学习, 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 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 为每名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 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才能, 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地发展, 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具体的教学模式是----工程化教学法

工程项目教学法是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 围绕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实施教学过程。通过工程项目教学法, 将理论讲解、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等融为一体, 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在一个或多个教学“模块”中, 围绕典型工程对象 (如一个软件项目、一个商务案例等) , 按照“任务驱动”模式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 用多少, 讲多少, 最终覆盖所有相关能力要素。在课堂上一边理论讲解, 一边动手实践, 两者合二为一, 从而达到工程化教学的目的。

3.2 企业培养

通过企业一年的学习与实践, 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新性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 实现学生培养、就业及企业人力资源选拔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真实的项目, 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并从企业工程师那里学到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 熟悉企业的工作氛围, 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通过相对较长时间的对学生的考察, 可以从中挑选更优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同时加快了新员工的上岗预热期。学生也成了联系企业研发和高校智力的纽带。学生拿着课题查阅资料, 向学校老师请教, 那也等于是利用了学校科研力量和专业资源。

4 我院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的特点

4.1 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 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和学校教研人员在一起, 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人才需求, 双方共同研讨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 共同制订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质量保证措施等。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2011年的7月份, 带着人才培养方案和重庆惠富士康、中天国际、重庆新思维等软件的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 就我们2011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讨论, 开发一线的工程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细化到每一门课程哪些内容应该加重, 哪些内容应该补充, 重点应该锻炼学生哪些能力, 这些都是我们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补充的地方。

4.2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这是加强校企合作的最佳途径。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 共同建立校企联盟的工程研发中心, 该研发中心既可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 也可作为校方 (大学生、青年教师) 的教学和实训基地, 还可作为研发基地, 将同时为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给学校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带来捷径。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与整个工业界脱离的问题。而我们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这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高校教师通过企业真实的项目可以锻炼自己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把握目前行业前沿的技术。

4.3 按照目前流行且实用的软件开发方式培养学生

我院按照目前流行且实用的软件开发方式---敏捷开发[4], 来培养学生, 提到敏捷开发就不得不提到CMM[5], 但是由于CMM的繁琐, 我们平时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完全按照敏捷的标准要求学生, 在培训中要求学生实现敏捷建模 (Agile Modeling, AM) 的价值观, 即XP的五个价值观[4]:沟通、简单、反馈、勇气、谦逊等,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 采用结对编程方式, 所谓的结对编程是两位程序员肩并肩地坐在同一台电脑前合作完成同一个设计。同一个算法、同一段代码或同一组测试、与两位程序员各自独立工作相比.结对编程往往只需花费大约一半的时间就能编写出质量更高的代码。学生经过长期的锻炼, 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4.4 强化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院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是从代码量方面来考核的,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每个人要求至少有10万行代码量, 必须有2个较大项目的项目经验, 同时熟悉外包编码规范。

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学生有扎实基础上, 和导师一起跟踪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跟处在开发一线的工程师多交流学习, 多实践。熟能生巧, 巧能生智, 作为老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学生多参加全国性的软件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提高自己的技能, 这些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阅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5结论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 将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我院通过对“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 必将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能力、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院将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企业沟通合作, 共同孕育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0年6月

[2]陈胜践行737355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重庆:科学咨询2008年18期

[3]张传军.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马丁 (美)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和实践 (C#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008-1

篇4:“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数字媒体技术;实践

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数字媒体产业,其将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于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该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它由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而成。数字媒体技术涉及的领域和覆盖范围十分广泛,而我国开设该专业的时间相对于国外较晚,教学体系相对单一,教学模式比較落后,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实践时间太少,导致不能学以致用。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使得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为实现“卓越计划”,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进行如下改革。

一、加大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技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从事数字媒体开发与数字传播的专业人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求从事该专业的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求这些人员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因此实践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只是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缺少应用的机会,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只能纸上谈兵,不能跟社会的需求接轨。

虽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也要像其他理工科专业一样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在理论性课程中将实践贯穿始终,使学生既了解掌握了应有的的理论知识,又能及时地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可采用以下方案加大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

1. 开展校内实训

我校在数字游戏和虚拟仿真行业所建立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校内实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与“可视化计算机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已于2012年起合署办公,为本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学院现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验室2个,实训室一个,学生可参与其中,培养自身的基础实验操作能力,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 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有机结合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跨界。但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生为理科学生,艺术修养不及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生,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艺术的学生和学技术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相互合作,互相弥补不足,共同完成项目,由此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教师引进项目

高校教师可引进项目,有兴趣的学生可同老师一起完成项目的制作。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案例锻炼自己,使自己学有所用,还能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创立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四年的本科培养采取“3+1”的培养模式。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要打好基础。前三个学年在校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学年进行企业实习实训并完成毕业设计。

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学校截然不同,因此仅仅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没能亲身体验过具体的环境,就不会有切身的感受,学生通过进入相关企业可切身感受数字媒体当前的发展状况,这决不同于通过上网查询、阅读相关书籍或其他途径了解数字媒体产业的行情和发展趋势。进入企业实训,学生可明确自己的喜好、奋斗方向,不至于到了大学毕业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没计划,一片茫然。

学院依据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合作,建立了联合工程教学实验基地,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体系。通过企业阶段的实践学习,有如下好处:

1. 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如使自己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编写代码的能力得到提升,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

2. 学生能够真正地深入到企业中学习,更好地了解数字媒体行业的社会需求、企业生产要素、业务体系、岗位设置、工作流程、技术规范等。

3. 学生能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体验并融入项目的团队开发,增强团队协作、团队交流能力。

4. 加快学生身份的转变,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获得就业岗位所学的岗位能力。

三、聘请教师的新理念

现在高校聘请教师都有一个硬性指标——博士学历。当然“卓越计划”的实施,一只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必不可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个很特别的专业,它的发展速度很快,更新速度很快,因此该专业必须要求教师能了解数字媒体产业的最新动态。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从传统的偏重学历和学术转变到学历、学术水平和实际项目经验并重的方向上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要有丰富项目经验的人来担任老师,公司和企业当中经验丰富的工作者是不错的选择。但他们往往不是博士生,不符合高校招聘教师的条件,因此被拒之门外。而他们身上常常有当前博士生缺乏的东西——项目的工作经验。如果将这些业界人士聘请为高校教师,他们可为高校学生传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传达当前数字媒体产业的最新情况,能够使学生找准方向。他们也可以讲解公司或企业的实际案例,或者将公司或企业的项目拿给学生做。通过聘请业界人士,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工作中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达到社会各部门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

总之,实践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学的改革也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辅相成与有机结合,为数字媒体产业培养出卓越的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及其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3):263-267

[2] 朱熹基.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173-175

[3] 叶福军.浅谈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状况.[J].新闻界,2010,(5),168-169

[4] 湛永松,钟艳如,文益民.工程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教学形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32-33

篇5:卓越舞社成立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我是本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单雨晨,因为热爱大学生活,热爱学生活动,希望通过组织社团为我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也想更好的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同学服务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而有效的准备。于是递交此社团申请书。

启发:

大学校园是学术的天堂,因为她的博爱,给了我们在校大学生无拘无束的生活,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因为这种宽松的环境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因此也会使很多人沉迷于自我的世界不能自拔,比如网络游戏和大学生对感情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个人发展和整体学术氛围。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毕业后我们就要真正踏上自力更生的人生之路。而单纯的大学生活无法教会我们更多的社会生存技能,所以当代大学生急需要一个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平台,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发展符合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我们大学生踏上人生道路之前提供一次充电学习的机会。只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有积极地人生;才有幸福的生活;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于是我发现有很多学校为此成立了很多学生社团,他们个具体色,为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因

为有校学生会的大力支持和严格管理,使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蓬勃发展,也使得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完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我深深地被社团活动的魅力所吸引。于是我经过认真而周密思考,在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商议之后,我们决定一起把我们自己的社团活动搞起来。所

一、社团简介

我们的社团全称为:卓越舞社,筹备成立时间是xxxx年11月底,社团筹备组织人有单雨晨,赵位,付宏远,田海奇,张鹏,张国鹏,陈云鹏,刘汶鑫,王强,王宗辉,侯伶童,陈麒,赵超,郭萧,王蓓,续琳琳。为志向于发展自己,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的本校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锻炼成长的平台。

二、社团成立的初衷

近年来,大学生难就业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在学生为就业叫苦连天的时候,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各用人单位也在抱怨应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等,企业也在为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人才而苦恼。这是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身为一个大学生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朝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目标努力,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毕业后才能更好得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无愧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称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帮助更多的同学进步,为我校提高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三、社团的宗旨

严格按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要求、校学生会的社团管

理规定筹办成立,不折不扣地执行我校社团管理规定的各项要求,以服务会员、丰富我校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而努力,配合学生会,共同建设我校积极、上进、和谐的社团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我们的社团就是要唤起同学们的激情,让他们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帮他们把好的创意想法付诸行动。我们的口号是:卓绝越秀。

四、社团的精神

互助、互爱、团队合作、创新求变、积极发展、勤奋锻炼、坚持不懈、努力成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修身养性、明心见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乃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动创一切皆有可能;动创越磨越锋利;动创永不止步。

五、社团组织构成

我社团组织机构设置入下:

指导老师赵松林。

社长一人,负责社团的统一管理工作。

副社长一名,秘书长一名,负责日常活动的具体实施和会员的组织安排。

人事部(主要负责社团成员档案管理等工作)

宣传部(主要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

外联部(主要负责社团对外的联系等)

财务部(负责管理和监督社团各种财务收支活动)

活动组织部(开展具体组织工作)

综合管理部(负责后勤及综合管理)

通讯员(与社联进行工作汇报)

我社团总人数计划本学期达到10—50人,下学期计划发展40—80名会员。

六、社团费用来源

我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有以下来源

1、会费收入

2、校外企业赞助费用

3、校外商业演出等等。

七、社团活动的开展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业余生活,我社团将定期开展以下活动:

1、培训,拉丁舞教学、拉丁舞演出、比赛、领导能力、团队管理等多层次的培训。

2、经验交流会,以谈话会的形式出现,座谈交流经验。

3、会员大会,集思广益,大家一起讨论社团的发展和活动组织问题各抒己见

4、组织会员参与社会实践

5、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我们的活动宗旨是多才多艺走向社会,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个人能力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卓越舞社,是我步入大学生活以来成立的第一个社团,虽然组织经验少,个人能力有限,但我相信,在我校团委、校学生会的支持帮助下,在我们协会筹备人员不懈的努力下,我到新的发展。我们团队愿以我百倍的热情和激情,努力管理好社团,服务好会员。

望尽快给予批准,此申请书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学长给予帮助指正!万分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单雨晨

篇6:卓越工程师感想

在前几个月里,我参加了由学院及英飞凌公司举办的“英飞凌卓越工程师训练营”,感慨颇多。如今,时间一晃而过训练营就要结束了,我从也中学到了很多。时刻提醒我身为江大的一分子,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自己的卓越梦而努力。素质拓展中,我们参加了许多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增加了我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提升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个人作为集体中一份子的责任感。各种主题讲座,涉及面非常广泛,有的很励志,有的辅导心理健康,有的培养工程素养丰富而多彩的讲座,为我们的素质训练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英飞凌公司里,我真真正正地接触了我将要学习的专业,很大可能也就是我今后的职业。在这里,我看到了在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真的很震撼我。在这里知识不再是书本上那一行行的文字,而是转化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我懂得了更多专业方面的内容,让我对微电子的前景也更有信心。除了听了许多老师的演讲,我自己也上网查阅了好多资料,对于卓越工程师也有自己的理解,现代的卓越工程师不仅要联系现代国家及国际变化方向,还要具备多学科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由此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在经历大一的稚嫩,我时常问我自己我在我的专业以及以后相关的领域的目标是什么?!在学生会干部会议上,老师提出“卓越工程师”这一概念,我明白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但何为卓越工程师,在参加学院及英飞凌举办的“英飞凌卓越工程师训练营”中,我似乎懂得了一些。

首先我认为,卓越工程师不是只会工程技术知识的人。我觉得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提高自己本身的专业技能是首当其冲的,许多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可是试问你是否掌握了在大学里该掌握饿知识。卓越工程师,首先必须满足一名工程师的要求,才能再去谈卓越二字。没有量的积累,恐怕没有质的飞跃。基础知识技能就是搭建卓越工程师这座宫殿的基石,有了理论知识才能联系实际,付诸于实践。最后,我觉得每一名卓越工程师并不仅仅只会自己专业的知识,局限在很传统,很狭隘的专业世界里。通过学习,我发现好多问题并不是我们一个专业就能解决的。现在我们畅谈物联网时代,可是我们身在物联网工程学院毕业之后就能在这个领域里畅游吗?显然不能,我们需要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日常的,专业的,化学的,物理的,美学的等等,换句话说就是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在此我还是不得不说大家都知道很重要的创新能力,没错,创新能力的确是一名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人都说创新重要,在此我就不想强调了,可是我想好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何为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我们,创新是不是就是创造出新的东西?那我只能说我永远都没有创新能力了,因为我不能在大学的阶段像牛顿一样发现牛顿三定律。我想大学里的创新就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件事可能前辈们可能已经有答案,但是我们用另一种方式也得出了答案,这就是创新,当然这只是创新的一种形式,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创新并不是一件未出现的事。最后,我想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条件还有很多,要想具备这些条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凡事抵不过一个学字,都说天道酬勤,虽然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是天道一定只酬勤!我想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学习书本知识,还有其他很多方面,要想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就要依照卓越工程师所要具备的条件学习。

愿为以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卓越工程师而努力。严谨认真,刻苦踏实而自勉。

篇7:轮机工程(卓越工程师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水上交通运输和船舶建造装备行业,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轮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并获得工程师素质良好训练,能胜任现代船舶轮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以及现代化船舶轮机管理、维护与修理、船舶机务管理、海事管理、船舶检验等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

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背景,以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海事法规为标准,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双证并重、海河并举为特色,突出船舶轮机工程师素质训练,立足行业,服务区域,面向世界,确保本专业与国际接轨,在国内知名,西部领先。

核心课程:

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轮机维护与修理、轮机自动化、船舶管理、轮机英语、机舱资源管理、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船舶节能及防污染技术、船舶管路仿真设计

就业服务方向和从事主要工作:

篇8:关于卓越工程师的若干思考

一、高等工程人才需求

现代及未来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工程领域类专业必须保证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呢?为此, 国内外教育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程院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中对未来的人才需要做了介绍, 指出尤其需要: (1) 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2) 进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 (3) 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2]。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 (ABET) 认证要求提出, 工程领域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 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3]。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亦有所不同, 以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为例, 在对研究生应具有的能力中, 对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选择率较高, 其选择数占调查总样本数的比例分别为63%和71%, 其次是创新能力, 占38%[4]。众多研究结果表明, 对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求较高, 然而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国家、社会、高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努力, 需要实施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等多种措施。为此, 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 (学) 会共同开展并实施了“卓越计划”。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

“卓越计划”培养的标准体系中包括了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的内容, 卓越工程师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本科层级、硕士层次、博士层次[5]。其中本科层次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 维护;硕士层次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具备设计开发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层次工程师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 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不同层次卓越工程师人才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 学校的培养模式应分别依需求设定, 结合我校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现状, 对我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研究。

三、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北京工业大学于1979年创办交通工程学科, 在交通工程界享有较高的声誉。1981年, 本学科获得全国第一个交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 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 成为全国首批交通工程博士点之一, 同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0年成为教育部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交通工程专业提出申请, 准备申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1. 课程设置方面。

首先, 按“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和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要求, 制定交通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标准, 基于交通工程专业原有的培养计划, 制定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方案。按照卓越工程对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要求, 制定到校外交通工程研究单位或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实习、参观以及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的详细方案。其次,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为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理论教学部分设置了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结合是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统一性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处理关系的核心在于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目前,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79.2%和20.8%。除学习基础理论课外, 通过工程大师论坛、国内外学者集中讲座、国内外学者不定期讲座等方式讲授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并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向。实践教学是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以及内化生化的过程,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公共基础技能教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最好有一年或以上在企业实习的经历。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各院校目前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是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大幅度压缩, 与工程界、企业界缺乏联系等等。我校交通工程专业2007年之前教学计划设置过2周的工作实习, 在实施过程中, 时间较短, 一方面学生不能接受到系统的锻炼, 学生兴趣不大;另一方面, 仅实习2周的实习单位不容易联系, 不少企业将接纳学生当作一种负担。在新版教学计划中, 安排了4周的工作实习, 与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相比, 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应调整课堂时间, 增加实践时间, 通过实践强化, 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前三年进行本科课程学习, 完成公共基础技能教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 第四年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分流, 所有学生均需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校外实习。考研的学生主要参与导师研究课题, 其他学生借助专业实习, 进行毕业设计, 做到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在校外实习期间, 企业指派专人进行指导和监督, 与校内指导教师一起确保学生学有所获。

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工科院校的教师多为博士毕业留校, 或从相关单位引进, 其中引进人员中仅少数从工程科研单位引进, 且多为兼职教授, 因此高校工科教师通常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现有教师队伍配置与“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如何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已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对专职教师中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 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建立鼓励专业教师到设计、生产、管理、施工等企业工作或挂职的激励机制, 制定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 搭建教师的工程实训平台。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为校外指导教师, 校内教师与企业的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 形成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同时, 聘请企业中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为学生主讲相关专业课程或进行专题报告, 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 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等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淑庆, 任其亮.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 11 (02) : 108-110.

[2]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1) .

[3]刘志强, 吴艳红, 韩广.美国ABET认证对国内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S2) :65-68.

[4]秦焕美, 荣建, 韩艳, 张智勇.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社会需求调查与培养计划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4) : 34-37.

篇9: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研究了当下卓越工程师的开展情况,并找到了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B-4;G642

Abstract: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is a major reform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was presented. The developing problems in this program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outstanding engineer; teaching reform;solution

1.引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始于2010年6月,清华大学

等61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实施高校,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并批准了133所高校为第二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1],2011年9月,昆明理工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该计划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并引导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2]。“卓越计划”的实施,可以密切结合高等教育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2.卓越工程师开展情况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河南理工大学的薛铜龙[4]等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培养要求为指导思想,针对“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武汉理工大学的陆宁[2]从精简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完善实验内容,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改革考核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电工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河北科技大学的杨文玲[5]等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对“化工热力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讨,对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化工热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教育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济南大学的彭亚萍[3]等认为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卓越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强作业试验设计等环节的教学,点滴渗透,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弄懂原理学会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同济大学的周雪梅[6]等还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在课程体系、创新性教学和教材、创新性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3.卓越工程师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卓越工程师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培养定位不明确;理论多于实际;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程度不够;师资水平严重不足等[7]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不用以传统方法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平时的作业可以考虑3-5人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想法的融合完成。期末考试不要比重太大,平时的训练更重要。

教学和相关的科研相结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把相关老师的科研情况带入到其中,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以致用。

多与相关企业联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是应用创新型人才。所以,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应该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推送自己的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或者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讲解。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最开始听知识来源是老师,老师队伍强大了,才能在水平高的学生。所以,多派相关的老师出去调研、学习。

4.结束语

工程师是未来世界的开创者。我国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应用及创新型工程人才; 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同时,更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这是卓越工程师所要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韩新才,闫福安,王存文,余响林,喻发全,王凯,陈启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

[2] 陆宁.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

[3] 彭亚萍,谢群.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增刊.

[4] 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

[5] 杨文玲,于奕峰,戎欣玉,赵瑞红,李小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2(4).

[6] 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研究,2011(5).

篇10:航海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国际国内航运及相关行业,履行国际海事公约,满足国内海事法规,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双证并重、服务远洋为特色,培养应用型高级航海技术人才。确保本专业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区域优势明显,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满足STCW78/10国际公约和国家海事法规相关强制性规定,具有良好远洋船舶驾驶技能,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突出,熟悉远洋运输业务和海运管理,掌握国际国内海事法律法规等的应用型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航海力学、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船舶原理、航海学、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结构与货运、船舶管理、航海英语、GMDSS通信业务、航海仪器、驾驶台资源管理。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

篇1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有61所高校进入。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共有133所高校进入。

上一篇:政府采购家具标书下一篇:火烧云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