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

2024-07-21

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精选2篇)

篇1: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

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

一、考试形式:闭卷

二、考试时间:第16周

三、评分原则:鼓励个人见解

四、考试内容:共4道题目,每道题25分,考试将从以下7道题目中选4题

试题:

1.论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内容和影响。

2.请列举三种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的著作,介绍其主要观点,并加以简单评论。(需写出作者、出版社)

3.假设你有机会穿越到近代欧洲,并有机会选择与某两位历史人物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为什么?你将会和他或她说些什么?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产生于英国而不是西班牙或中国?(只需选择英国与西班牙比较或英国与中国比较)

5.论述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和精神?(参考书: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精神与实践》,修订本)

6.试评苏姗·邓恩著《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参考论文:江晓原,《李约瑟难题是伪命题?》)

答案:

1.论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内容和影响。答:

背景:1.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断了交流。2.政治基础,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雇佣关系。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4.美国殖民者“黑船开国,带来了近

代科学技术知识;与德川幕府的不平等条约,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国内外矛盾激化。

内容:1.废蕃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专制体制,天皇独掌大权。2.废除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允许各等级之间相互交往。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3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开办大学。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4.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使土地可以买卖,推动工商业的发展。5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影响:1.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3.军事实力增强,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2.请列举三种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的著作,介绍其主要观点,并加以简单评论。(需写出作者、出版社,不得与以下提供的参考书目重复)

A.雅克·巴尔赞,美国。《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该书论述了从1500年起500年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宗教、科技等等。作者认为,五百年来对世界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是四次革命:16世纪宗教革命;17世纪君主革命;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法国”革命;以及20世纪的社会性的、集体性的“俄国”革命。他强调这些大的变革背后的长久的社会累积的因素,包括文化的、科技的等等。着重于文化的变革,突出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意义。

第一部分是宗教革命---《 从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到玻意耳的“无形的学院”》改革终止了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独一地位。第二部分君主制革命---《从凡尔赛的沼泽、沙地到网球场》路易十四和克伦威尔。第三部分自由革命---从《浮士德》第一部到《走下楼梯的裸女》第二号。从浪漫主义开始,到思想的解放,女性的自由解放都在这章得到体现,文化,教育,音乐,歌剧,建筑等也都在这里开始大规模,丰富的发展。第四部分社会革命从“大幻想”到“西方文

明不能要”。其实在一步步在把过去的历史文化变化和现代社会的意识链接在一起。

作者独特的写法:横断面。横断面一共有六个,涉及六个城市,1540年前后的马德里,1650年前后的威尼斯,1715年前后的伦敦,1790年前后的魏玛,1830年前后的巴黎,1895年前后的芝加哥。作者说,“写横断面的意义是为了概括性地介绍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方发生和出现的各种事件和思想,它们都是一个生活在斯时斯地,眼光锐利的观察家必定注意得到的。”在

B.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作者认为,从19世纪起,西欧和中国才走上不同的道路,开始了“大分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前面提到过的英国煤矿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状况,二是美洲的殖民地。这是作者理论的两大支柱,而后一个比前一个更为重要。

英格兰和江南的“本是同根生”18世纪。

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作者提出了英国唯一的一个优势——煤,煤作为矿物质燃料,成为工业革命的新能源。但作者强调的并不是煤的使用或煤的产量,而是英国煤矿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状况。作者认为英国煤矿位于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运输费用低廉,使煤可以大量推广。而中国当时的煤矿分布于山西,与江南和岭南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距离遥远。另一方面,英国煤矿含水大,开采时需要不断抽水,导致蒸汽机的发明。中国山西的煤矿相反,地下相当干燥,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煤层自燃,需要通风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即使中国的煤矿能够有大发展,这种通风技术也不能产生像蒸汽机那样重大的作用。作者认为这并不是西欧的先进之处,而是西欧的幸运,是大自然给西欧的恩惠。

其次,作者比较了欧洲和亚洲的市场经济,包括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以及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市场。作者认为17、18世纪中国的市场比西欧的市场更接近于斯密型的自由竞争模式,中国劳动力的流动和土地买卖都比西欧更少受各种制约,产品市场也很少有卖主或买主的独家垄断;提出没有什么理由认为中国的小农家庭在18世纪已形成一种“内卷性经济”。

C.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认为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一战二战的爆发原因是1789年后宗教和君主制的至高地位被法国大革命打破,民族主义产生,经过整个19世纪的发展,公民社会与各国民族主义融合的结果。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国家与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民族具有双元性,由居上位者创建,也得由下层民众观点分析。现代国家的法理性诉诸于民族认同。民族意识与社会或政治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且民族意识的进展过程中并不必然排除或牺牲别的社会意识。

从中世纪民族主义原型到法国大革命以后民族主义转型,民族主义的转变开始与既存国家的民族情感有关。再到民族主义最高峰:1918-1950。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民族国家”国民经济的角色隐身(P174),国民经济臣服在跨国经济之下。超民族主义重建全球。

3.假设你有机会穿越到近代欧洲,并有机会选择与某两位历史人物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为什么?你将会和他或她说些什么?

乔治·拜伦:(1788-1824),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所见的世界?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坚强斗士,对民主的看法?,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希腊独立战争),并成为领导人之一。十八世纪的英国。希腊自1460年就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伏尔泰在对人的理性备加推崇的同时,批判和否定压抑人的理性的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观。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断的种种弊端,认识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他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4.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产生于英国而不是西班牙或中国?(只需选择英国与西班牙比较或英国与中国比较)

麻省理工学院的强森(Simon Johnson)、阿西墨格鲁(Daron Acemoglu)以及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罗宾森(James Robinson)等人,在他们的新文章〈欧洲的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转变与经济增长〉他们发现,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也就是说,从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也应该能在西班牙发生。

英国领先一步建立起私有产权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建立起有利的制度环境。立了财产权制度的英国,生产性活动受到鼓励而免受政府干预,逐渐成长为世界上最有效率、发展最快的国家。1624年,英国颁布《专利法》,鼓舞了人们发明创造的热情。

经济基础:英国与西班牙在制度上的差异正反映在商业活动是否开放,大西洋贸易中,西班牙是贵族垄断。西班牙是财富大部分流向宫廷贵族而不是平民与资本家手中。而英国则产生了资产阶级。

由于圈地运动的影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就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工业革命需要两种人:大量脱离土地的科技创新人员,大量自由劳动者。美洲新作物对英国人口增长的助力远远大于西班牙。

客观原因:1588年英西海战的胜利,获得了海上霸权

5.论述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和精神?(参考书: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精神与实践》,修订本)

答:

背景:a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大陆会议为形式的中央政府的松散和软弱,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美国是一个各州享有主权的“自由的联盟”难以保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联邦国会缺少管理商业权和征税权,于是有关阶级渴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障其经济利益。1786年马萨诸塞州发生了以债务农民为主的“谢司起义”,从而敲响了邦联的丧钟。

b.法律基础。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的启发,继承了自身的制定《五月花号公约》、《独立宣言》、《邦联条例》文献的经验。

内容:原始的美国宪法由一个简短的序言和7条27款构成,属于世界上最简洁的宪法典之一。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属国会、总统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了其产生或组成的方法;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主权在民原则与民主制。分权与制衡原则及联邦政府结构。宪法的效力与修改当国会两院2/3的议员认为必要时、或因2/3州议会的请求而召集的制宪会议可以提出宪法修正案,经3/4的州议会或州制宪会议批准而成为宪法的一部分。

主要原则。A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掌握在国会、总统和。在理论上,三权是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一般认为其思想根源来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B联邦体制——美国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C宪法至上——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D人人平等——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人人都有平等地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各州之间也保持平等地位,原则上任何州都不能获得联邦政府的特殊对待。

精神:民主、理性精神的妥协。主权在民,人人生而平等。多元利益相互妥协。各利益集团之间达成妥协,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不断改善。

6.试评苏姗·邓恩著《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法国的革命者,无论是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或是其他派别,革命之前都无参政经验;美国的国父们在英属殖民地时期则多担任公职,或是议会议员,或是行政官员。

这两场革命的着眼点就是两国革命者对何为“统一”的看法。美国人统一的观念“意味着公民对这个国家的政治和道德原则的忠贞不渝”和“对民主价值核心的共同承诺”;法国人的统一则意味整个国家必须完全一致,不得出现有碍团结的因素。美国人强调个人权利,而法国人着重公共秩序和团体的内聚力。

地理位置。美国选择了三权分立式的混合政体,法国采取了单一的民主政体。最好的革命,是最小的革命。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史上的重大事件,近代国家由此产生,民族主义经历大革命后也开始转型。

7.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参考论文:江晓原,《李约瑟难题是伪命题?》)

答: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在19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的,其主题是:“中国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但为什么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江晓原认为“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领先的图景,相当大程度上是虚构出来的。”。中国和西方在科学技术上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因而也没法说谁在前谁在后了,“领先”也就无法定义了,丧失了这个前提,“李约瑟难题”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观点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科学的普遍性,应该看到,中国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都产生了包含于科学这一范畴中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可以在产生时间和内容上进行比较的。当我们强调要摒弃“西方中心论”的时候,也应该避免模糊了一切事物评判的尺度。

不过,“伪命题说”也指出了中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相异的这一本质性差别。爱因斯坦曾指出近现代科学的两个基础是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中国古代在这个方面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从社会结

构的角度来看,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交流和知识传播难以实现,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认为,中国和西方的封建社会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如封闭的小农经济对应庄园经济、等级制度、思想控制等。很重要的差异在于国家与宗教的关系上。基督教与王国长期存在利益冲突,冲突带来了人们抉择和反思的理性精神;而儒家却一直臣服且服务于国家,结果中国人缺乏打破权威,探索未知的意识。

同时,李约瑟难题也给出了一个研究历史的别样眼光,即为什么没有发生的事没有发生?这也正是其“难”的所在——为什么一件事情没有发生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篇2: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

信息安全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交易安全.主权平等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全球治理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上一篇:安全培训调研报告下一篇:最好的作品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