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感想

2024-07-12

人际交往心理学感想(精选6篇)

篇1:人际交往心理学感想

通过这几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使我我从中学到了也感悟了许多。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经过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通过心理学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或许以上我所说的这些都辞不达意,但我的心中确充满的是对心理学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老师的感激。如果非要要问我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两个字“改变”。

以上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篇2:人际交往心理学感想

外向的人愿意向别人倾诉,内向的人是天生的聆听者; 外向的人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向的人喜欢不断地掂量自己的想法 ;外向的人是天生的演说家,内向的人总要得到朋友的关怀与鼓励;外向的人善于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品味生活。

据我了解:性格内向那个与外向的人在数量上大约是一比三。内向者生活在一个为外向者所建造的世界中。必须在生活中发展额外的应对技能,因为他们会承受很大的“改变自己,迎合社会”的压力,要像这世界中其他人那样行动。性格内向的人每日几乎是从清醒的那一刻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并顺从外界的要求。

由于了解自己属于内向型人格,我通过对自己的经历、感受与他人作对比,得出一条内向者与外向者最明显的区别:内向者通过独处来恢复自身精力,而外向者通过于他人相处来恢复精力。

在有天赋的人中,内向者居多。写作、绘画、音乐、雕塑各方面大家很大一部分处于内向者。当然,并非所有内向者都有天赋。

性格外向内向并没有好坏之分,但从一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外向的世界,内向者应通过自己种种作为来应对这个世界。内向者的优势有:与他人工作融洽,尤其在一对一关系中、有更强集中力、自省、有责任感、刻苦、容易与他人友谊长存。

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平等、互利的思想。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有双赢思维。在对待人际关系上,存在着以下几种思维模式: 我赢你输、我输你赢、两败俱伤、双赢。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在加强“你输我赢”这种思想观念。考试的时候要考得比别人好,体育比赛时你要跑得比别人快、跳得比别人高,你要得冠军。总之只有超过别人,只有赢,才能使我们感到快乐。我们把生活看成是竞技场,但其实并不是要成功幸福就要超越别人。

而“双赢”是建立在平等互利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自己获利但又不伤害别人利益。不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我们不是敌对的双方,而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有富同享,有难同当,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双赢思维,拥有平等、互利的思想。

爱心使你能够关心他人,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勇气使你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利益。爱心与勇气的平衡,才能真正做到双赢。

内向的人往往富有爱心,但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而内向的人更欠缺勇气。没有勇气也是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只有爱心与勇气的平衡,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向者应学着使“对他人感兴趣”与“开放自我”两者平衡,即内向者应努力使自己敞开内心对朋友,也即“想拥抱,就不要握紧拳头。”人际交往的书籍教导我们要对他人感兴趣。他人感兴趣就是要了解对方。内向的人不一定对他人不感兴趣,不想了解别人,他的问题是不愿意开放自我,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他总是担心别人了解自己后,会看不起自己。其实这只是你的消极想像。别人只会因为了解你而尊重你。对一个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发自内心尊重的。

了解是双向的。内向的人因为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因此不敢过份表现出自己对他人感兴趣,害怕对方也对自己感兴趣,想要了解自己。由此可见,内向的人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勇于开放自己,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也努力去了解他人。

此外,内向者应学会大方地表达自己,这没什么可怕的 并不值得因为怕说错话而畏畏缩缩。人际交往离不开沟通交流。沟通就是通过倾听来理解别人,通过表达来使别人了解自己。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如何说话是他们的一个弱项,他们更愿意倾听。但他们的倾听是被动的倾听,别人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而不善于通过提问来把握谈话过程,也不善于通过赞同使别人感到你愿意听他说话。因此这个愿意倾听的优势,在内向的人的身上也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初中时朋友也比较多,但都是他们视我为好朋友,我在心里没有接受真正接纳他们,直到高中我遇到一个朋友,性格非常开朗,有什么就说什么,经常拉着我与我沟通,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从那以后,我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也更感受到了那些一直存在着的来自朋友的关心。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慢慢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敞开自己的内心。

通过以上的分析,内向的人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光是因为性格的因素,还是许多思想观念的偏差造成的。而且越分析,问题越多。不过这样也好。知道了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就能着手进行改进与提高。

篇3:人际交往心理学感想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追求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中,人际交往问题是他们存在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围绕着亲情、友情和爱情三个主题。现有的研究表明,我国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交往障碍,甚至还有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有大学生由于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而导致自身出现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1]。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有很多方法,而团体心理辅导是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的重要方式之一。

校园心理情景剧作为解决心理困扰的一种方法,具有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心理问题,最终完善和健全大学生人格,获得自我心灵成长的作用[2]。这与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有异曲同工之处。把校园心理情景剧运用在高职院校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能合理地利用校园心理情景剧的潜移默化、“寓教于剧”的优势,来弥补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成员不能敞开心扉的不足。二者的结合,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避免学生的掩蔽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发挥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其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水平。

二、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一般分三个阶段,即人际交往团体发展初期、人际交往团体发展中期、人际交往团体发展后期。在各个时期的团体心理辅导中融合校园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和技术,避免人际交往团体形成中各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融入到所开展的团体活动中来。

1. 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发展初期的运用

在人际交往团体发展初期,团体成员之间存在着陌生感。为了消除陌生感,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了解,为后续的团体心理辅导打下基础,心理情景剧运用一些破冰游戏打破团体成员间彼此的沉默,达到热身的效果,从而活跃气氛。然后成员通过言语和肢体的自我介绍,互相认识。通过“棒打薄情郎”等心理游戏使成员间迅速记住彼此。例如,设计人际间初次交往的情境与团体成员初次相识相结合的情景剧———《与陌生人的第一次会面》,让团体成员面对这个第一次和陌生人见面时候的情境。因为参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学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交往困难,所以对于参与人际交往团体的成员来说,与陌生人打交道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此让团体成员互相交流,然后让成员自愿扮演情景剧的主角,让他们将自己面对这一情景的具体言语、行为、动作和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为避免团体成员产生过度的紧张感,利用心理情景剧的“空椅技术”,搬来椅子当“陌生人”。团体成员表演后,要及时对他们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在征得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再次用真人来代替椅子来充当“陌生人”,进行困难情境的升级,让成员在真人的“陌生人”面前真正地体会情绪情感的变化。组织团体成员进行讨论,得出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合理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要营造出无压力、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团体成员能做到认识彼此,相互熟悉,建立团体成员间的信任感,使团体成员感受到这个环境就是自己想要的环境,为后续的心理情景剧奠定相应的舞台基础。

2. 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发展中期的运用

经历了团体发展初期,在人际交往团体发展中期,团体成员间已经没有了陌生感,他们的互动频率增加,对团体活动的参与度加大,团体成员间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增加,团体成员间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变大。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带来的契机,使团体成员能更好地做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同时学会合理地控制情绪。结合成员自身经历设计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情境———《与辅导员的冲突》,运用心理情景剧的角色扮演和独白等技术,让团体成员自愿扮演“辅导员”和“学生”。布置场景,用桌子当讲台,把椅子放在观众中间来当“学生”的椅子。“辅导员”和“学生”的冲突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历过的情节———不听课、逃学等问题,师生间的冲突开始展现,在“辅导员”和“学生”冲突达到不可调节的时候,要及时出面进行干预,让他们平静下来,同时谈各自在冲突情景中的感受。团体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观众的其他团体成员在体会情景中主角面对冲突时,不断地了解他人,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然后团体全体成员进行探讨,分享当自己与辅导员产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做的讨论结果,以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从而自我体会到正确的人际交往对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帮助。

3. 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发展后期的运用

经历了团体发展初期和中期,在人际交往团体发展后期,团体成员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团体活动中,成员间信任程度更强,沟通水平更高,成员间理解和包容程度更深。团体有凝聚力、有集体感、有共同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毅力。但是在这个阶段会面临着团体解散和团体成员间的离别。如何处理好成员间的分离,学习如何处理离别的情绪,实现情绪平稳过渡是这个阶段的关键问题。设计在团体结束时,成员离别与人际交往关系的暂时停滞相结合的情景剧———《道一声再见》,让成员现场表演,进行离别的情绪体验,使团体成员正确认识离别,意识到离别不一定要伤感,离别或许意味着再次的重逢。成员探讨离别会产生的负面情绪,以及用何种方式才能减轻这些负面的情绪,最终掌握正确处理离别的方法。笔者还设计了心理情景剧———《带走什么,留下什么》,在这个心理情景剧中,团体成员体会到自己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收获,同时使团体成员意识到自身一些不好的品质,比如自己的懦弱、胆小、伤感、弱点等缺点和不足,必须要留下来; 而坚强、勇敢、乐观等在人际交往团体中学会和收获的品质是要带走的,带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三、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中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要恰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运用,需要有经验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如果在表演中校园心理情景剧使用或引导不当,就可能对人际交往团体成员造成伤害。因此,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担任心理情景剧的导演,他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专业背景,经过专门训练,并且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第二,要营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应鼓励团体成员自然真诚地、有创造性地进行角色扮演,让团体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的角色,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尝试。

第三,表演后要进行交流分享。交流分享是心理情景剧在人际交往团体中运用的关键。参与情景剧表演的“演员”和“观众”对同一个情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演出后要让“演员”分享参加演出角色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共鸣和经验收获,要邀请观看的“观众”参与交流、讨论,让“观众”能在观看中体会到人物角色与自己的不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同时要给予总结、提升,以加强教育效果。

第四,注意校园心理情景剧的导向问题。尽管校园心理情景剧的目的是促进成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积极心态的养成。但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心理情景剧是团体成员们真实的内心感受,这些感受除了有积极的特征被展现外,还会有一些消极的心理、负性的情绪体验体现出来,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实现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摘要: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为切合点,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建立人际交往团体,同时结合校园心理情景剧的相关技术与模式,将校园心理情景剧的方式方法运用在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过程中,在人际交往团体形成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将团体心理辅导和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优势和长处相结合,以期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新模式。

篇4:现代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则

在现代生活中,怎样进行人际交往?建议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要感情也要实惠——双重原则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过去人们在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层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层以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某种功利目的的人际交往。现实中,这两种情况多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候即使是功利目的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某种评价、某种感受,引发感情上的反应;有时候虽是情感领域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物质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满足。

交往中可能出现“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但不可因对方的功利目的而把别人想得太坏,甚至切断与对方的联系。要既重感情,也讲实惠,应从不同层次上保持与周围的人的关系。

给别人爱你的理由——主动原则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互动的、对应的。在交往中,我们总是期待别人承认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你要别人爱你,你就得给别人爱你的理由。我们周围的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圣贤。人家为什么要喜欢你?为什么要做你的好朋友?不可能没有原因。为什么先要别人接纳自己,而不是自己先去接纳别人?为什么要求别人先给予而自己不先付出?你可以要求自己先付出,但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坚持主动原则,给别人爱你的理由,就是你先要爱别人。无论是情感定向的交往,还是功利定向的交往,要使交往顺利进行和延续,都该先从自己开始。当你成为别人的朋友时,你也就拥有了好朋友。你肯播撒爱的种子,才能有爱的收获。

别让人家抱“定时炸弹”——真诚原则

不论是情感定向的交往,还是功利定向的交往,都需要真诚。现代人际交往中,越是坦率承认功利定向上的交往,越需要真诚。真诚是跨时代跨国度的一条永恒的交往原则。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真诚是每个人所期待的交往方式。人都有安全的需要。出于这种需要,人们都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可以把握的,自己的交往对象是能够把握的。而你不真诚就让人感到没法把握你,就担心吊胆。打个比方,谁愿意怀里抱个“定时炸弹”睡觉?人家把握不了你,只能像躲避炸弹一样躲避你。其实,挚友交往的最高境界是利他的。如此,还愁没有朋友与你交往?

花香淡淡情味更长——距离原则

不少年轻人在朋友交往中喜欢形影不离,结果,并不利于扩大交往范围,而且双方也会感到不舒服。一些年轻的朋友常常在咨询中诉说这种苦恼。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们在交往中都需要一定的人际空间,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都需要一个独享的心理空间,需要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失去心理自由度,人际气泡会感到拥挤,于是,不舒服产生了。

因此,人际交往既需要拉近心理距离,又需要拉开心理距离。也许,你对拉近心理距离有足够的准备,对拉开心理距离缺乏应有的认识,怕距离太远了不利于交往。其实,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保持适当距离。你别怕因此而中断友谊,因为自然的法则是淡淡的花香情味更长久。

路靠自己走——自立原则

保持距离就不能靠在朋友身上走路了,你必须得自立。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世的支持网络;但迷失了自己,也就全无意义。传统上,我们缺乏个体独立性,在人际交往上有较多的人际依赖。比如,我们到一个地方找工作,下车不是先安顿好自己,而是先去找朋友,请朋友帮助解决住处和工作。好像朋友理应承担这份责任。如果朋友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被看成无情无义。有些青年朋友更是从学习到生活,习惯于依赖别人的帮助。

篇5:人际关系感想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其次要坚持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再次必须注重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所以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最重要的当然少不了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尊者,不藐视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最后还有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人际交往中必须注重的技巧: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篇6:人际交往心理学感想

比如第一次竞选总统拍竞选广告时,他描述自己一生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出生于阿肯色州一个名为霍普的小镇,此时距我父亲去世刚刚三个月。我记得我曾经同我祖父母共同居住过的破旧二层小屋。他们收入微薄。1963年通过“Boy„s National Program”我来到了华盛顿,见到了肯尼迪总统。这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难以置信的国家,像我这样没有权势的人,却可以获得与总统见面的机会。我对大众的关心让我决定做些公益服务。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尽办法做兼职工作,毕业后我对赚钱不感兴趣,就像回家乡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的投入以及增加就业,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振奋的是,现在如果我作为总统,就可以使全国人民生活的更好,重新燃起对美国梦的追求。

显然克林顿讲故事的模式就是典型的成功学模式,他首先告诉大众自己以前和你一样差劲,不过后来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同时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而且如果大家认同他、跟随他,那么一定可以获得不错的未来。作为成功学大师,他肯定不会说自己智力非常高,耶鲁这种一本不是你们这些屌丝可以触及的。不过显然有人不知道“秀优越,死的早”这根红线,结果有一个叫约翰·克里的民主党候选人竞选总统时是这样宣传自己的:

我出生在科罗拉多州的菲茨西蒙军队医院。我父亲当时正在飞行大队服役。我的双亲教导我要服务大众。我也这样觉得,所以应征入伍。我认为有就读耶鲁大学,或者为你的国家在战场上出死入生的经历,是非常重要。(节选)

结果大众对克里的印象肯定是:这家伙与我不同,是毕业于耶鲁的史泰龙,太牛逼了。但这样的牛逼资历是独一无二么?肯定不是啊,他的竞选对手小布什也是毕业于耶鲁的。不过布什肯定对这段经历很不以为然,看看人家布什在2001年耶鲁大学是如何讲话的:

祝贺各位01级的同学们。你们获得了尊敬、奖励与荣誉,你们干的很好。对于成绩为C的学渣们也是如此,你们也有可能成为美国总统(布什自己就是学渣)。耶鲁大学的学位意味着很多,比如我经常想起切尼,他也曾经在这里学习,不过很快离开了。因此你们要明白,如果你从耶鲁毕业,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总统;而如果你掉队了,那么你就成为副总统。

上一篇:信访稳定工作制度目录版下一篇:工程竣工总结安装